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引言】财产继承权是每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法定或遗嘱的方式享有的权利。
如何向学生普及财产继承权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这一权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财产继承权,并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继承责任感。
【知识目标】1. 理解财产继承权的概念,知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继承权;2. 了解财产继承的种类和形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3. 掌握财产继承的相关法律条文,知道如何正确行使继承权;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继承责任感。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引入(10分钟)1. 通过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财产继承权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继承权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了解财产继承权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探究(30分钟)1. 分组活动: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财产继承案例进行研究。
案例可以是真实的或者虚构的,每组需要分析案例中的财产继承权涉及到的问题,并准备介绍给全班。
2. 小组介绍:每个小组依次介绍他们选择的案例以及相关的财产继承问题,并展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解答。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案例中的财产继承权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依据和方法。
三、知识输入(20分钟)1. 教师系统地介绍财产继承的种类和形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2. 教师讲解相关的法律条文,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行使继承权,并注意继承义务和继承责任。
四、实践应用(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的财产继承案例,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继承权的行使过程,并演练如何处理案件中的争议和纠纷。
2. 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财产继承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继承纠纷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回顾(10分钟)1. 学生回顾课堂学到的知识,总结财产继承的重点和要点。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题目:7.1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生活中可以主动使用合法的武器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2、树立正确的财产观。
能力目标1、掌握维护自己合法财产所有权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行使自己的财产权。
2.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经济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未成年人财产继承权不受非法侵犯。
公民经济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讨论法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和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过程:1 .引入新的课程;将电子白板引入“法律报告”王先生是一位市民,在繁华的市中心有一栋临街的私人住宅。
他多年来一直依靠在这里经营的小百货商店来维持他的正常生活。
由于市政府扩建了该地区的道路,王家被迫搬迁。
王先生建议,搬迁必须以补偿他的小店的经营损失为前提。
讨论:王先生是否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政府赔偿损失?为什么?学生讨论和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法制报道》公民王王的资料,让学生标注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学:(一)公民经济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
(投影)活动1:“你知道吗?”介绍宪法保护公民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
这一预测表明,《宪法》第13条规定,学生一致朗读,回答1。
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12.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用或者征用公民的私有财产,并依法给予补偿。
这一预测表明,经济权利是我国受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活动2:“检查”教师引导学生查阅教材和自主探究的公民的主要经济权利是什么?(首先,使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绩,然后教师介绍答案,学生进行比较,教师对答案进行评论。
)1.财产权2。
继承权。
劳动权。
休息权利5。
物质援助权教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了解了公民经济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
依法财产继承权教案
依法财产继承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财产继承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法定继承的顺序和规定。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遗产分配案例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尊重并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财产继承权的概念、原则及法定继承的顺序。
2. 难点:复杂情况下遗产的分配与继承权的行使。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财产继承权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 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介绍财产继承权的基本含义,即指被继承人死亡时,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继承人所有的权利。
2. 财产继承权的原则(1)平等原则: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2)优先原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3)互谅互让原则:继承人之间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3. 法定继承的顺序(1)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个具体的遗产分配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律意识。
(四)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财产继承权的重要性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搜集并整理关于财产继承权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依法处理遗产纠纷”的短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财产继承权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律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2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教学设计2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在我国法律制度中,财产继承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对于教学设计来说,理解并灵活运用法律制度对财产继承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财产继承权的法律规定、保护途径以及相关案例。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正确理解并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一、案例分析: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权的比较1. 打开视频资料:播放两段关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权的案例视频,分别讲述不同继承方式下的权益保护差别。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就案例视频中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和辩论。
二、法律体系:财产继承权的法律保护1. PPT讲解:通过PPT介绍我国有关财产继承权的法律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相关法律文件。
2. 讲解案例: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并分析如何依法保护财产继承权。
三、提供资源:研究与讨论材料1. 分发材料:提供精选的法律案例、法规解读和相关评论文章,供学生研究和讨论。
2. 讨论和解答问题:学生独立阅读材料,并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中解答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财产继承权的保护。
四、实践活动:模拟法庭审理1. 角色扮演:学生分为原告和被告,模拟法庭审理的过程,围绕财产继承权进行辩论。
2. 议案准备: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资料,撰写辩词或法庭辩护词,准备辩论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
3. 辩论实施:模拟法庭辩论开始,辩论结束后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反思与总结1. 学生反思:要求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对财产继承权的认识以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财产继承权的理解和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财产继承权的认知水平,并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财产继承权的概念、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增强学生对财产继承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财产继承权的意识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财产继承权?2.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基本原则3.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财产继承权?”“你是否听说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请学生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讲解财产继承权的定义和意义,以及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基本原则。
重点强调继承权的保护和合法性。
3.案例分析(20分钟)3.1请学生阅读一段与财产继承权相关的案例,并自由讨论案例的情况和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法规,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继承权的保护和限制,以及公平与合理等问题。
4.角色扮演(25分钟)4.1教师分组安排学生,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扮演任务。
例如:A 是已故父亲,B是长子,C是次子,D是未成年孩子,E是妻子。
请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权益和情况,讨论和演练财产继承权的分配和解决方案。
4.2每个小组表演角色扮演,其他小组对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
引导学生对不同角色的利益冲突、合理分配等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5.拓展学习(15分钟)通过学习案例、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财产继承制度和实践,发现其中的异同并进行比较。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财产继承权的和完善。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请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鼓励学生扩展学习,加深对财产继承权的理解和应用。
最新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案
最新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财产继承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权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本教案旨在系统地介绍最新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的概念、原则、规定以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最新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使学生掌握最新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对继承人身份、继承份额和继承顺序的规定;3. 提高学生运用最新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素养。
三、教学内容1. 财产继承权概述(1)财产继承权的概念: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死亡后,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由其继承人继承的权利。
(2)财产继承权的种类: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形式。
(3)财产继承权的原则:遵循男女平等、和睦团结、互谅互让等原则。
2. 继承人身份与继承份额(1)法定继承人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亲属和兄弟姐妹等旁系亲属。
(2)继承顺序: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继承份额:法定继承份额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分配,遗嘱继承份额则根据遗嘱内容进行分配。
3. 继承权的行使与保护(1)继承权的行使:继承人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继承权,否则可能导致继承权丧失。
(2)继承权的保护:公民应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对于侵犯继承权的行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财产继承权的基本概念、原则、规定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财产继承权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9.1《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9.1《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继承权》是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点和保护,以及财产继承权的概念、方式和范围。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财产继承权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财产所有权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点和保护,以及财产继承权的概念、方式和范围。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财产的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点和保护。
2.财产继承权的概念、方式和范围。
3.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的概念和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相关内容。
3.准备小组合作活动的问题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继承权。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点和保护,以及财产继承权的概念、方式和范围。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回答以下问题:a.你认为自己拥有哪些财产所有权?b.你了解哪些财产继承权的方式和范围?c.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人的财产所有权?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教案
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婚姻登记、家庭关系、离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 使学生了解财产继承法的基本规定,掌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等继承方式以及遗产分配的原则。
3. 培养学生尊重婚姻家庭制度,维护家庭和谐、稳定的法律意识。
4. 提高学生对财产继承权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继承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婚姻登记制度3. 家庭关系4. 离婚制度5. 财产继承法的基本规定6.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7. 遗赠与遗产分配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中关于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部分,占总分的适当比例。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对婚姻家庭法与财产继承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0课时,其中婚姻家庭法占15课时,财产继承法占15课时。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答互动。
3. 教学进度安排:第1-5课时: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婚姻登记制度第6-10课时:家庭关系、离婚制度第11-15课时:财产继承法的基本规定、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第16-20课时:遗赠与遗产分配原则第21-25课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第26-30课时:复习、考试、总结七、教学案例1. 婚姻家庭法案例:案例一:某男女双方未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后因感情破裂分手,财产纠纷引发诉讼。
初中文化继承家产教案
初中文化继承家产教案课程类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家庭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
2. 家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
3. 法律意识的教育。
教学难点:1. 家庭财产继承的具体操作。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家庭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教学准备:1. 教材《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相关章节。
2. 相关法律资料。
3.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家庭财产继承的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了解的家庭财产继承的例子。
2.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了解家庭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
2. 教师讲解家庭财产继承的具体操作,如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
3. 通过教学视频或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财产继承的实际操作过程。
三、传统文化教育(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
2. 教师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家庭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如节日习俗、家族规矩等。
四、法律意识教育(10分钟)1. 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家庭财产继承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 教师讲解如何在家庭财产继承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签订遗嘱、咨询律师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财产继承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要尊重和继承家庭传统文化,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家庭情况,撰写一篇关于家庭财产继承的短文。
2.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家庭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并提出具体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家庭财产继承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财产继承的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教学设计
7.2 《维护财产权》第2课时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说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内容和含义,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对公民经济权利的保护。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的意识,树立依法同侵犯财产继承权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难点:法定继承顺序。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情景体验。
教学模式创、疑、探、生、拓五步问题探究模式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
2.问题设置:谁有资格继承侯耀文的遗产?为什么?二、出示预习目标:问题1、专门规范遗产继承的法律是哪一部?问题2.我国公民继承财产的方式有几种?其内容分别是什么?问题3、女儿有继承权吗?未成年人呢?问题4、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被侵害以后,应该怎么办?三、探究学习•问题探究1(问题1、专门规范遗产继承的法律是哪一部)学生自学60页倒数第二段解决问题1、2问题探究2、(问题2、3)活动一:遗产风波一 -----继承之争思考:谁有资格继承侯耀文的遗产?学生自主学习P60—P61“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有关内容。
•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1、法定继承:(1)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
(2)法定继承的顺序教师讲解: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注意1、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学生思考探究:谁才有资格继承侯耀文的遗产?(3)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原则①一般均等原则,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②协商原则,经协商,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也可以不均等;③照顾原则,照顾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人;④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初三第7课第一框《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生活中能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财产权利2、树立正确的财产观.知识和能力1、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懂得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非法侵犯。
2、掌握维护自己合法财产所有权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行使自己的财产权。
3.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与能力.二、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等民事权利。
三、教学难点: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与能力.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五、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六、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七、教学过程:导言: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也离不开法律.在生活中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哪些合法权利呢?法律又是怎样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维护合法权利》(点题并板书)整课梳理:第七课主要有三个框题的内容:第一框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主要讲的是经济权利;第二框保护智力成果,主要讲的是文化权利;第三框学会行使监督权,主要讲的是政治权利,其中,经济权利是基础,因此,本节课我们就首先学习公民的经济权利.新课讲授:一、公民的经济权利1、重要性:经济权利是我国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3、保护我国公民经济权利的主要法律有哪些?:《宪法》《物权法》《民法通则》《刑法》《继承法》……明辨是非:材料一:小李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钱包,将之据为己有.材料二:小亮的父母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积攒到三万元钱。
材料三:王某的父亲是位个体经营户,经过一年的合法经营,在缴纳各种税款后获得25万元收入。
材料四:某市副市长,索要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53万元,将其作为家产。
请问: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合法所有?为什么?生答:(略)交流:无意中从地里挖出的财物或从水里打捞的财物,能拒为己有吗?国家法律给予保护吗?知识拓展: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八年级政治下册 财产继承权教案 陕教版
《我的经济权利-----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课题第十二课第二目1课时我的经济权利-------财产所有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2.了解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条件3.掌握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4.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5.理解遗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能力目标学会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提高依法维护遗产继承权的能力,.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思想目标树立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的意识,树立依法同侵犯财产继承权行为作斗争的意识.教学重点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范围既继承顺序教学难点处理有争议的继承权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教学内容与步骤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时间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图片展示:著名影星陈晓旭,2007年5月13日,患癌症去世,终年42岁,据说她得知身患重病后就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了分割,一部分留给家人,一部分捐给佛教,第三份赠给”陈晓旭慈善基金会”。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财产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既然不能带走,那留给谁呢?这是一个法律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讲授新课]首先组织学生从课本上找出公民财产继承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一环节:以案说法多媒体展示案例:陈某早年丧偶,有一子一女,儿子陈明在外地工作,女儿陈白与陈某住在单位的公房里。
陈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一辆小汽车,并持有1万股的某公司的股票,并借给朋友4万元。
陈某死后,他的著作又出版了,有5000元的稿费。
陈明与陈白因遗产继承发生了纠纷。
陈某的弟弟陈木也提出了继承的要求。
教师:材料显示,继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教师予以肯定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律对于继承权的相关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及其相关材料,集中注意力,和老师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设计3——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
2、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与水平。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与水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日说法”市民王先生,在市中心繁华地段有一处临街私房,多年来一直依靠在这里经营的小百货店维持正常的生活。
因为市政府要在该地段扩建道路,王家被迫拆迁。
王先生提出搬迁必须以补偿其小店的商业损失为前提。
讨论:王先生有权要求政府赔偿损失吗?为什么?学生:阅读教科书P85页“知识链接”宪法第十三条规定。
讨论,交流得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新授:法律保护公民的经济权利(一)公民的经济权利(投影)1、公民经济权利的重要性2、公民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略。
教师: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公民的财产权和继承权。
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投影)学生:指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公民的非法财产的所有权不受法律保护。
活动:“视频欣赏”播放张老汉购买、使用、出租、出售拖拉机的动画。
提问:2、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所有权包括哪些权利?(投影)学生: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过渡:当好公民拥有合法财产所有权后,能够对自己的财产实行相对应的处理。
去年股市看涨,很多人纷纷投入其中,准备大显身手。
1 5岁的中学生张某也想试一把。
请看案例:(投影)15岁的中学生张某,见有人买股票很赚钱,也想试一把。
他私自将家中的存款提出8000元,在某证券交易所建立了股东账户。
但是几次交易后,张某不但分文未赚,反将8000元的本钱赔光。
为此,张某父母要求证券交易所赔偿。
证券交易所则表示,股票买卖,有赔有赚,风险自担,不能赔偿。
张某的父母遂向法院起诉。
●分析张某父母起诉的理由。
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7.2维护财产权----------财产继承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权时学会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
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鉴于本课的法律性较强,名词术语较多,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应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由于本框知识点较多,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实现信息与技术的整合。
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容量大、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讨论法:通过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争辩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问题式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将教材新知识设置于一系列问题情景之中,通过情景设置条件的变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不断猜想、思考、讨论、归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逐步弄清本课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案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二、讲授新课财产继承权(板书)(一)、我们享有继承权(板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今天和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发生在小军的家里:.(多媒体展示案例)案例:中学生晓军,全家有六口人,晓军的父亲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财产继承权”教学设计
庙坪九年制学校:李永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
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同龄人晓军因为家庭财产问题非常困惑,现在他一家人来到了我们这儿……
活动一:角色扮演——阅读关于晓军的材料
学生分角色扮演晓军一家人(材料:中学生晓军,全家共六口人,属于其父所有的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家产还有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
因晓军父亲病情恶化,晓军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在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和所有的家产。
晓军也觉得似乎有理。
)
教师:看了晓军家的情况,请你谈谈一家人谁说的有道理?真的所有的人都能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吗?
板书:二、财产留给谁
(二)讲授新课
1、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板书)
首先我们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遗产?继承人?什么是被继承人?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
学生1:遗产就是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学生2:被继承人是遗留财产的死者,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是继承人。
教师:明白了这几个关于继承问题的概念后,让我们再来看晓军家的事。
晓军父亲尚未辞世,财产能继承吗?是否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
学生1:晓军的父亲尚未辞世,其财产不能继承。
学生2:即使晓军父亲死亡,也不是所有的财产和家产都能继承
学生3、假如晓军父亲的财产中有来源不明的,晓军的家人就不能继承。
学生4:父亲死亡后,他的所有个人财产如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学生5:还有家产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属于父亲的那部分可以作为财产继承。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
谁来归纳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归纳得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的个人财产。
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板书)
活动二:家庭AB剧(多媒体显示:)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不下。
爷爷、奶奶认为遗产应该由五人平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姑姑不能继承。
教师: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出依据。
学生1:因为爷爷奶奶是长辈,应该由他们说了算。
学生2:姑姑与父亲是亲兄妹,财产分给妹妹也是理所当然。
学生3:姑姑总是要出嫁的,不能把家里的财产带给外人。
教师:同学们似乎说得都有点道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7页,然后请你再次作出选择。
学生4: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所以我赞同爷爷奶奶的说法。
学生5:我赞同母亲的说法,因为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继承顺序继承。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姑姑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因而不能继承。
教师:同学们通过争论、阅读教材已经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共识,姑姑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父亲的遗产。
2、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板书)我国继承权有哪两种实现方式?
(1)法定继承
①什么是法定继承?(板书)
②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人和继承顺序。
(板书)
③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板书)
教师:晓军家的这种继承方式属于哪种继承方式?它应该按哪些原则对遗产进行分配?
学生阅读教材51页,理解上述案例属于法定继承以及法定继承中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
活动三:律师到我家
学生角色扮演晓军一家和律师:正当晓军的家人准备分割遗产的时候,晓军父亲的律师来到晓军家,拿出了晓军父亲生前的遗嘱,遗嘱中提到:晓军是未成年人,要把遗产的二分之一留给晓军,父母年老体弱,四分之一留给父母,另外四分只一给晓军的母亲。
晓军继承的份额暂时由爷爷奶奶和母亲共同管理。
(2)遗嘱继承(板书)
①什么是遗嘱继承?(板书)
②遗嘱继承的优点。
(板书)
教师问:你认为晓军父亲的遗嘱有效吗?
学生答:有效,因为父亲的遗嘱具备了以下条件:父亲有遗嘱能力,意思表达真实,内容和形式都合法,继承人都在法定继承的范围。
教师:父亲立遗嘱确定继承方式与法定继承有什么区别?
学生:这种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自己得到财产。
教师:晓军家到底该采取哪种继承方式继承父亲的遗产呢?
学生:我国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因而晓军一家应该根据父亲的遗嘱继承遗产比较合理合法。
(3)遗赠(板书)
活动四:家庭纷争(媒体展示):三个月后,晓军的母亲另嫁他人,对晓军不闻不问,对爷爷奶奶更是置之不理,姑姑也远嫁他乡,从此音讯全无。
为此,
年迈的爷爷奶奶和邻居家签定了协议:爷爷奶奶由邻居一家照顾,死后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
临死前,爷爷奶奶立下遗嘱并办理了公证:两人死后,存款由晓军继承,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
晓军的姑姑知道父母去世,回家要求继承自己父母的遗产,要求晓军交出爷爷奶奶的存款,并要把邻居的房产收回。
晓军的母亲也以晓军是未成年人为由,霸占了晓军应继承的遗产。
教师:晓军爷爷奶奶的遗嘱有效吗?
学生:有效,因为这份遗嘱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遗嘱必须的条件。
教师:姑姑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不正确,因为爷爷奶奶的遗嘱是有效遗嘱,而且邻居受赠房产属于遗赠,受我国法律保护。
教师: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是我国继承的两种继承实现形式。
而邻居接受遗赠取得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但是是我国法律所允许的。
教师:面对姑姑和母亲,假如你是晓军,你会怎么做?
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板书)
学生1:与姑姑协商,拿出爷爷奶奶的部分存款给姑姑。
我们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做有利于继承人之间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稳定幸福,有利于充分发挥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效益。
学生2:通过老师,做姑姑和母亲的工作,向她们宣传有关法律知识,通过协商取得自己应该继承的遗产。
学生3:起诉姑姑和母亲,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最赞同哪种做法?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我国继承法第15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
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当继承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继承的法律知识,知道了在继承权发生纠纷是该怎么做。
学法就是为了守法、护法。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
当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