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分子间的作用力-习题
7.3分子间的作用力
5.分子力与物质三态不同的宏观特征
(1)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明显。 其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 此,固体不但具有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位置 附近做范围较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 不是固定的,因而液体虽然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 形状。 (3)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可 认为分子除了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 子力可忽略。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 状,总是充满整个容器。 (4)固体、液体难于被压缩,是因为分子斥力的原因,而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不是分子引起的原因,而是气体压强 作用的结果。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引力: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分子斥力: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3.分子力: 两个相邻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叫分子力。
4.分子间作用力的变ຫໍສະໝຸດ 规律(1)变化规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 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 减小而增大;但具体的函数关系不同,斥 力变化比引力快。 (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①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r0为10-10m),引力和斥力相等,此 二力的合力为零,即分子间表现出没有作用力,此时分子 所处的位置称为平衡位置。 ②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r的减小而 增大,但斥力增大的更快一些,故斥力大于引力,此时分 子之间表现出相互作用的斥力(此时引力依然存在)。 ③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r的增大而 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一些,故引力大于斥力,此时分 子之间表现出相互作用的引力(此时斥力依然存在)。 ④ 当r>10r0时,斥力、引力及分子力均非常微弱。
7.3分子间作用力
1、那些宏观现象实例能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2、那些宏观现象实例能证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那些宏观现象实例能证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4、常说的分子力也就是分子对外表现出来的力实质指 的是什么力? 5、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分子 之间总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为什么引力和斥力都随 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6、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可以得 出当分子间距离变化相同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变 化量那一个的大?说明了什么? 7、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如何 变化?需要分几个阶段来说明?(做出合力曲线后回答)
R
r
F引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图像 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D
(1)两分子间的距离r由小于r0的位置逐渐增大,直至 到大于10r0的过程中,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反过 来由10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后到无法减小的过程中,分 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2)合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可分三个阶段来讨 论:
r
>10 r0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
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r
>10 r0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
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r
>10 r0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
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r
>10 r0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
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r
>10 r0
F斥
F引
r0 F引
F斥
(1)当r=r0=10-10m时,F引=F斥, 分子力F合=0,处于平衡状态 (2)当r<r0时,随r的减小,F引、
7.3分子间的作用力
六、根据分子力解释物体三种状态的宏观特征 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也就 不一样. 1.固体: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分子之间的作 用力表现明显,其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 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此,固体不但具有 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
2.液态: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也很小,分子之间 的作用力也能体现得比较明显,但与固体分子 相比,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位置附近做范围较 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不 是固定的,是不断移动的,因此液体虽然具有 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气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之间的 作用力极小,可认为气体分子除了与其他气体 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分子力可忽 略.因而气体分子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 碰撞时才改变方向.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 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是充满整个空间.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打气筒打气很费劲,这是气体分子间存在 斥力的宏观表现 B.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水分子间存在斥 力的宏观表现 C.气缸中的气体膨胀推动活塞,这是分子间的 斥力对外做功的宏观表现 D.夏天轮胎容易爆裂,说明温度越高,气体分 子间的斥力越大
答案: B
4.(2010· 四川卷)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 在分子力的是( ) A.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 B.钢绳不易被拉断 C.水不容易被些现象还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结构图
思考2:分子间存在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 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这是为什么呢?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力 1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如:压 紧的铅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开).
2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如:固 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甲和分子乙距离较远,设甲分子固定 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 近的这一过程中(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分子做正功 B.乙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 乙分子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然后乙分子克 服分子力做功
高中物理7.3 分子间的作用力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3-37.3 分子间的作用力★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知道分子力为零时,分子间距离r0的数量级。
3.知道分子间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这个斥力随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4.知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这个引力随r 的增大而减小。
5.知道r增大到什么数量级时,分子引力已很微弱,可忽略不计。
6.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宏观物体来模拟和理解微观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变化关系。
★教学1.分子间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2.能用分子力解释简单的现。
★教学难点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练法、电教法、举例法★教学用具:玻璃管、酒精、水、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引入课教师:(提问)(1)什么叫扩散现象?什么叫布朗运动?(2)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证明了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都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教师:(总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如果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地紧靠在一起的,颗粒或分子就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就不可能有布朗运动,也不可能产生扩散现象。
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分子组成的,而且分子之间还有空隙,可是要把固体的一跟另一分开却是很困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进行课1.分子间有空隙[演示]在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里装上一半水,再沿管壁慢慢地把染色的酒精注满,这时可清楚地看到水和酒精的面,把管口封闭,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物理 3-3 7.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随堂练习 3套 有解析
7.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一1.(基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A.F引和F斥是同时存在的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表现为引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合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是A.答案:A2.(中档)“破镜难圆”的原因是().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解析: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接近到分子间有作用力的程度,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连在一起.答案:D3.(基础)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其合力B.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加,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D.当分子间距的数量级大于10-9 m时,分子力已微弱到可以忽略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力指的是它们的合力,A正确;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有关,当分子间距减小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比引力快,故B正确、C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很小,可忽略不计,D正确.答案:ABD4.(基础)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其中r0为分子间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两个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只有斥力B.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C.压缩物体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D.拉伸物体时,分子斥力和引力都减小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r>r0时,它们的合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它们的合力表现为斥力,故A、B选项均错;当物质分子间距变化时,分子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或减小,故C错、D对.答案:D5.(基础)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挤压后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范围内,故不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D6.(中档)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A.用粉笔写字在黑板上留下字迹B.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相互吸引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的纸屑D.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解析:毛皮摩擦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的纸屑及两带电小球相吸是静电力的作用,磁铁吸引小铁钉的力是磁场力,二者跟分子力是不同性质的力,故B、C、D错,粉笔字留在黑板上是由于粉笔的分子与黑板的分子存在引力的结果,故A正确.答案:A7.(中档)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点是引力最大处,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是().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a点和c点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乙分子间的加速度为零,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故分子由a点到d点先加速再减速,所以在c点速度最大,故C正确.答案:C8.(基础)如图所示是描述分子引力与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引随r增大而增大B.F斥随r增大而减小C.r=r0时,F斥与F引大小相等D.F引与F斥随r增大而减小答案:BCD9.(基础)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 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 m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 m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 m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 m解析:表示引力的线与表示斥力的线的交点,横坐标表示分子间距r0,r0大约为10-10 m,由分子力特点可知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引力小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由此可知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C对,A、B、D错.答案:C10.(中档)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是().A.用瓶子装满一瓶砂糖,反复抖动后总体积减小B.手捏面包,体积减小C.水很容易渗入沙土层中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原来的体积之和解析:反复抖动砂糖、手捏面包,使总体积减小和水易渗入沙土层中只能说明宏观物体有空隙,不能说明微观分子间有间隙,故答案为D.答案:D11.(提高)某人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发现有一对分子A和B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如图所示,从而形成一个“类双星”体系,并且发现此“中心”离A分子较近,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r表示.已知当r=r0时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为零.则在上述“类双星”体系中,A、B两分子间有().A.间距r>r0B.间距r<r0C.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D.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解析:分子A和B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分子间引力提供向心力,故分子间距离,r>r0;又F=mω2r,v=ωr,而它们的ω相同且r A<r B,所以有m A>m B,v A<v B,故A、C正确.答案:AC12.(中档)如图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则玻璃板在拉离水面的过程中().A.测力计示数始终等于玻璃板的重力B.测力计示数会出现大于玻璃板重力的情况C.因为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气压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D.因为拉起时还需要克服水分子间的吸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解析:玻璃板被拉起时,受到水分子的引力作用,故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与大气压无关,所以B、D正确.答案:BD练习二1.(基础)下列现象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B.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C.光滑的铅块经过挤压后“粘”在一起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解析: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是由于电场的原因;磁场吸引附近的小铁钉是因为磁场力的性质,不是分子力的结果,光滑的铅块经过挤压后“粘”在一起和铁块焊接,都是物质分子间距离在r0<r<10r0范围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答案:CD2.(基础)两个分子从靠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答案:D3.(基础)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了()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C.分子之间有斥力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析:物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C对.答案:AC4.(基础)当钢丝被拉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C.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D.分子力为零时,引力和斥力同时为零解析:钢丝拉伸,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B、C正确,A、D不正确.答案:BC5.(中档)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一般固体难于拉伸,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一般液体易于流动和变成小液滴,说明液体分子间有斥力C.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越打越费力,说明压缩后的气体分子间有斥力D.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解析:固体难于拉伸,是分子间引力的表现,故A对;B中液体的流动性不能用引力、斥力来说明,它的原因是化学键的作用;自行车胎内越打气,气体越多,气体的压强会越大,打气就越费力,这不是分子斥力的结果,况且分子斥力始终存在;在气体状态下,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钢分子间有空隙,油从筒中溢出,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不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故只有A正确.答案:A6.(中档)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C.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D.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2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A、B错误;当r<r0时,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斥力大于引力,C错误;当r=2r0>r0时,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故D正确.答案:D7.(中档)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解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r=r0时,F引=F斥,每个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并非不受力;当r<r0,F斥>F引合力为斥力,并非只受斥力,故A、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而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再减小到零,故C正确,D错误.答案:C8.(基础)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物体的形态表现为固体B.当物体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排斥力时,物体的形态表现为气体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减小D.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大而排斥力减小解析:气体的分子间距约为10r0,分子力约为零,所以选项B错误;物体的形态表现为固体时,分子间距约为r0,分子力约为零,所以选项A错误;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减小,选项C正确;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增大,斥力比引力增加的更快,表现为斥力,选项D错误.答案:C9.(中档)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乙分子由b到c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一直做负功解析:乙分子从a到b,再到c的过程,分子之间均表现为引力,显然乙分子始终做加速运动,且到达c点时速度最大,故A错,B正确.乙分子从a到b的过程,分子的引力一直做正功,故C正确.乙分子由b到c过程,分子力仍然做正功,故D项错.答案:BC10.(中档)将两块截面洁净的铅块a和b紧压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块b不下落,这说明a、b接触处()A.分子间无空隙,故粘在一起B.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分子间的分子力大于b物的重力解析:铅块b不下落,说明铅块b处于静止,所受分子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由重力方向知分子力一定竖直向上是引力,故C是正确的,而B错是因为铅块b不下落的原因不是因为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而是分子力等于铅块b的重力.答案:C11.(基础)(1)两个分子由于距离发生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则可以判断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是分子力做了________(填“正功”或“负功”),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增大(填“一定”或“不一定”),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是引力(填“一定”或“不一定”).(2)温度高的物体内能________大,但分子平均动能大(填“一定”或“不一定”).答案:(1)正功不一定不一定(2)不一定一定12.(提高)(1)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__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作用.(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现象,是由于分子的________而产生的.解析:(1)玻璃板接触水面,水分子与玻璃表面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将玻璃板向上提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此时向上的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大.(2)红墨水滴入水杯中后,由于扩散的作用,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扩散是分子的热运动造成的.答案:(1)大引力(2)扩散热运动练习三1.(基础)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解析:只有分子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分子引力的作用,纸被打湿后,水分子填充了两纸之间的凹凸部分,使水分子与两张纸的分子接近到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故A正确;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在较大的距离内都可发生,不是分子引力,B错误;斧子劈柴,克服的是分子引力,C正确;电焊的原理是两块铁熔化后使铁分子间距达到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D正确.故选A、C、D.答案:ACD2.(中档)如图所示的是描述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r变化的曲线,根据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引随r增大而增大B.F斥随r增大而减小C.r=r0时,F斥与F引大小相等D.F引和F斥随r增大而减小解析:F引和F拆均随r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F引=F斥,合力F=0.答案:BCD3.(中档)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B.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得比斥力快C.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D.压缩汽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解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故A正确;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斥力增大得比引力快,故B错;紧压两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压缩汽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是因为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了压力,不是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所致,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D错.答案:AC4.(中档)如图所示,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r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C.可能增大D.可能减小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题设的r是大于r0(平衡距离)还是小于r0未知,增大多少也未知.由题图可知,分子间距离r在小于r0的范围内,F随r的增大而减小,在大于r0的范围内随r0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C、D项正确.答案:CD5.(基础)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分子已占据了整个空间,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C.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D.分子都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解析: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故A、D两选项都是错误的.压缩固体和液体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答案:C6.(中档)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的是()A.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B.钢绳不易被拉断C.水不容易被压缩D.空气容易被压缩解析: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钢绳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而水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小,轻微压缩都会使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因此A、B、C都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大,而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因此选D.答案:D7.(中档)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解析: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而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D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错.答案:D8.(中档)两个同种类的分子从远处以相等的初速率v0相向运动,在靠近到距离最小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加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小解析:开始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且对分子做正功,使分子动能增加,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对分子做负功,分子的动能减小了.答案:D9.(中档)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正x 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或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 m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 m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 m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 m解析:由于分子间斥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比引力快,所以图中曲线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点引力和斥力平衡,分子间距为r0,数量级为10-10 m,所以B选项正确.答案:B10.(基础)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__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________作用.解析:由于玻璃板除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外还受向下的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的分子引力,故向上的拉力应大于重力.答案:大分子引力11.(中档)将下列实验事实与产生的原因对应起来.A.水与酒精混合体积变小a.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B.固体很难被压缩B.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C.细绳不易拉断c.分子间存在着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很快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E.冰冻食品也会变干e.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在横线上填上实验事实与产生原因的符号)解析:热现象的微观本质大都是通过物体所发生的一些宏观现象,通过分析推理而获得,因此实验事实和微观本质的对应是认识热现象的基本方法.答案:①Ac②Be③Cd④Db⑤Ea12.(中档)同学们写作业时,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误处揭去,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手抹几下使之与纸贴紧,所以揭得很干净,这是为什么?解析:因为用手抹几下,可以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所以揭得很干净.答案:见解析。
九年级中招考试物理专项练习:分子间的作用力含答案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 两滴水接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这一现象说明()A. 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间有间隙 D. 物质间有扩散现象2. 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 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 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 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 用“粘”字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两块磁铁靠近能“粘”在一起--因为同名磁极相互吸引B.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因为分子间有引力C. 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D.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灰尘--因为衣服带静电4.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磁铁吸引铁钉B. 带电的橡胶棒吸引通草球C. 弹簧秤提重物 D. 有些固体很难被拉伸5.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B.与头发摩擦过得梳子能吸引不带电的纸屑C.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稍微向上拉,测力计示数变大D.铅板和金块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人6.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有关系B.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不同时存在的C. 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D.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固体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既存在斥力也存在引力B. 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就越大C. 柴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内能增大的物体,其温度一定升高8. 如图所示,是薛同学所做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如图,底面被削平、削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如图,抽掉中间玻璃板,下方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上方,说明气体间可发生扩散D.如图,红墨水同时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9.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B. 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C. 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 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10.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B. 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 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1.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这个实验表明()A. 分子间存在间隙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间存在引力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 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D. 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B.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 物体内能减少,不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D. 烟雾能在空中上升,是因为烟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B.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15.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 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 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C.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 D. 磁铁能吸引铁钉16. 下列关于“粘”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胶水具有“粘”性----因为分子间有斥力B.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因为分子间有引力C. 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冰棒熔化D. 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17. 以下几条摘录出自小李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学习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能够在固体中发生B.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的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二、多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缩空气,可使空气内能增大B. 水温升高,红墨水在水中扩散速度加快C. 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D. 压缩物体时,物体内部的分子只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1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 看上去晶莹剔透的玻璃是晶体C. 当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时,其热值较小 D. 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0. 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D.金属管装有少量酒精,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管内的酒精沸腾21.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可将平衡螺母向左调B.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C.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向饮料管A中吹气时,饮料管B中的液面会下降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 -18℃的冰块由于温度太低可能没有内能C. 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 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C. 两个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D. 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 金属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 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沙漠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2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丝绸带负电 D. 木头是绝缘体,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2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固体很难被拉长,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B. 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较多C. 用电扇吹刚洗过的衣服,可以加快衣服上水的蒸发D. 打开醋瓶的瓶盖后,屋里弥漫着醋味,这说明醋分子不停地运动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27. 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粘”在一起很难被拉开,是因为______;28. 把鸭蛋放在盐水中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是______现象.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力.29.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填“引力”或“斥力”);水结冰后,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填“引力”或“斥力”);往冰块上滴一滴墨水,发现冰块被染黑了,说明______.30. 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如图所示).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______.该实验说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31. 夏日荷塘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了______的缘故.32. 图中甲、乙是同学们做过的两个物理实验.甲的现象:“磨平的铅块能紧紧地'粘在'一起”;说明的原理:______.乙的现象:“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的原理:______.33. 鸭蛋放入盐水中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咸鸭蛋,说明______;通常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飞散开,保持一定的体积,说明______.34. 如图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______.35. 如图所示,接触面磨平的两块铅,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36. 如图所示,将两根铅柱相对的端面磨光,再用力紧压,观察到两根铅柱连接在一起,即使在铅柱下面悬吊一定质量的钩码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37. 如图所示,把两个铅柱的端面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这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8. 如图是本学期的四个热学实验或应用.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情景: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可吊起重物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会逐渐感觉到暖和,热水袋慢慢凉下来C.抽掉中间的玻璃板后,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D.绳子摩擦使铜管内乙醚沸腾,乙醚蒸气冲起软木塞(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2)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3)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______;(4)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9.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均选镇“引力”或“斥力“)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0.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分子间的作用力(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1. B2. B3. D4. D5. C6. D7. D8. C9. C10. B11. D 12. A 13. A 14. A15. D16. D 17. B 18. ABC 19.AD 20. ACD21. BC 22. CD 23. ABD 24.BD 25. BC26. ACD27.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28. 扩散;斥29. 斥力;引力;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0. 增大;引力31. 扩散;引力;电32. 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3.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4. 分子间有引力35. 引36. 引力37. 引力38. D;B;A;C39. 引力;斥力40. 变大;分子间有引力【解析】1.解: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故两滴水靠近时能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故B正确。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 (4)
C.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 子距离变大时,斥力变大
D.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 r0 ,还 是r< r0 ,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快
6.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细线 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 面(如图所示).如果你想使玻璃 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量 大的力向上拉细线.动手试一试, 并解释为什么?
玻璃板离开水面后,可以看到玻璃板下表 面上仍有水,说明玻璃板离开水时水分子发生 分离,所以原因由于玻璃分子和水分子、水分 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外力要克服这些分 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分子间相互存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有时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有时表现为斥力
5、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 又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 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可见,分 子是一个复杂的带电系统;而分 子间的作用力就是由这些带电粒 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三.分子动理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 时存在.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 与分子间距离(相对位 置)有关,与分子的运 动状态无关.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 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 而减小,且斥力总比引 力随r的增大衰减得快.
4、分子力以及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引力、斥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值时代表合力的点,连成平滑曲线,这条曲 线将在第5节用到,因此作图时要尽可能准确, 讨论这条曲线的含义.
4、分子力以及引力和斥力的大小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断裂,同时也有化学键形成,正确;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错误;C.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含有阳离子,正确;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因此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考点】考查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的知识。
2.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BaCl2B.H2O C.Ca(OH)2D.Na2O【答案】C【解析】A、氯化钡中只含有离子键,错误;B、水中只含有共价键,错误;C、氢氧化钙中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O与H之间是共价键,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正确;D、氧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中化学键的判断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碳60(C60)晶体②硼晶体③Na2O晶体④ CaF2晶体⑤P4O10晶体⑥碳化硅晶体。
其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属于分子晶体的是,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
(2)有下列分子:HCN、P4、SO3、PCl3、BF3,其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3)有下列离子:SO32-、SO42-、CO32-,其中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2杂化的是。
(4)CaO晶胞如右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与每一个钙离子距离最近并且距离相等的钙离子有____个;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3 401 kJ/mol、NaCl:786 kJ/mol。
7.3 分子间的作用力
第三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引力.asf
1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如:压紧的铅 块结合在一起,它们不易被拉开).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如:固体和液体很 难被压缩). 3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 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
3. 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当 r=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平衡, F引=F斥分子处于 平衡位置,其中 r0 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 2.当 r< r0 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为斥力.
3.当r>r0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F 为引力. 4 .当 r > 10r0 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 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为零(如气体分子间可 认为作用力为零).
解析:
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因此当乙分子从无穷近逐渐向甲集近过程 中. 当甲、乙两分子间距大于 r0 时,分子间作 用力对乙做正功; 当分子间距小于 r0 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分子力对乙做负功.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
小结: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它
四、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 核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五、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 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 力和斥力。
例题:
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 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 在这整个过程中( ). A.分子力总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 做功. 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 功.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练习
高中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练习夯基达标1.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它们之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②分子间引力和斥①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力都随它们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③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时,分子间只有引力可以看作与分子直径的大小差不多,其数量级为10-10 m④分子力平衡距离r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时,每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个分子受另一个分子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而不是既无引力也无斥力.从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可以看出,无论分子引力还是分子斥力,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都是随距离r增大而单调的减小,当分子间距离r>r离r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一些,所以分子力合力表现为引力,而不是只有引力.答案:D2.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的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固体分子间的距离较近,其平均距离就是分子间处于平衡的距离,这时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选项A不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很远(大约是平衡时距离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完全可以忽略,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发生碰撞以外,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它总是充满整个容器,选项B也不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只是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减小更快,选项C正确而选项D错误.答案:C3.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变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将()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先增大后增大再减小解析: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都随r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在r>r的情况下,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减小,分子力增大.随分子间距离r减小,这种表现为引力的分子力又将逐渐减小,直至当r=r0时,分子力为零.随分子间距离r再减小,r<r,表现为斥力的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减小而急剧增大.所以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答案:C4.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中,哪个是错误的()A.两块铅块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B.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存在斥力C.碎玻璃不能再拼成一整块,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留下字迹,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解析:两块铅压紧后连成一块,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而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因此选项A、B、D说法都是符合事实的,碎玻璃再拼在一起,分子间距离比10r大得多,不能达到分子引力和斥力发生作用的范围,或者说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微弱,所以两块玻璃很难拼成一块.答案:C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隙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也变黑了,证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解析:用手捏面包,面包易被压缩,是因为面包内有空腔,并非分子间距所致,“空腔”是个宏观的“体积”,分子间距是微观量,无法直接测量,选项A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扩散现象,会使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物体中,选项B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C对;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选项D正确.答案:BCD6.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十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判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的分子很小,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有相互作用的斥力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解析:萝卜变成咸的原因是盐分子扩散到萝卜中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扩散现象越显著,萝卜变咸也就越快.答案:D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一般固体难于拉伸,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一般液体易于流动变成小液滴,说明液体分子间有斥力C.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越打越费力,说明压缩后的气体分子间有斥力D.高压密闭的钢筒中的油沿筒壁溢出,这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解析:固体难于拉伸,是分子间引力的表现,故选项A对;选项B中液体的流动性不能用引力、斥力来说明,它的原因是化学键的作用;选项C中应将“压缩后”去掉,因为气体分子即使不压缩时也有斥力,只不过较小而已,选项D中说明钢分子间有空隙,油从筒中溢出,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不是钢分子对油分子的斥力.答案:A8.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B.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为零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相同D.分子间有时引力大于斥力,有时引力小于斥力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引力和斥力相等,且均不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减小分子间距离,则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斥力比引力增大得更快,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则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表现为引力.综上可知,应选择AD.答案:AD9.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焊接方式,如摩擦焊接、爆炸焊接等.摩擦焊接是使焊件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约每平方厘米加几千到几万牛顿的力),瞬间就焊接成一个整体了.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摩擦焊接的原理.解析:利用分子力使物体结合在一起,要向分子间距方面考虑,拉伸和压缩物体,要优先考虑分子力.摩擦焊接是利用分子引力的作用.当焊件的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且加上很大的压力,就可以使两个接触面上的大多数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或接近r,0从而使两个接触面焊接在一起,靠分子力的作用使这两个焊件成为一个整体. 10.晒干的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当衣服湿了的时候,会粘在身上,这是为什么?解析:干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是因为衣服与皮肤之间凸凹不平,不能使较多的分子接近到10-10 m的数量级,分子力无法起作用(短程力),因此衣服不会粘在身上,所以感觉很舒服,当衣服湿了以后,由于水的流动性,会填补凸凹不平的空隙,使之有较多的部分与皮肤间的距离接近10-10 m的数量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使衣服粘在身上,感觉很不舒服.11.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图7-3-3,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用手向上拉橡皮筋,拉动玻璃板的力是否大于玻璃板受的重力?动手试一试,并解释为什么?图7-3-3解析:拉力会大于玻璃板的重力,玻璃离开水面时水层会发生断裂,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外力要克服这些分子引力,造成外界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我们在实际操作实验时可以发现:玻璃板离开水面后,可以看到玻璃板下表面上仍有水,说明玻璃板离开水时,水层发生断裂.走近高考12.(2004广东高考,2)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解析:本题考查分子间作用力的有关知识.液体体积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项A,D正确;气体容易充满容器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很难分开是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故选项B,C错误.答案:AD13.(2005北京春季高考)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B.液体难于被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力总是引力C.气体分子之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解析:依据分子动理论可以明显判断B、D项错.气体分子之间可发生碰撞,产生相互作用力,故C项错.A项符合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规律.答案:A14.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析:物体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分子斥力和引力,这两个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因此选项C对,D错.固体分子在一般情况下分子引力与斥力平衡,选项A 错.气体充满容器是由气体分子热运动所致,B错.答案:C。
7.3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实验
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F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正值表示F斥
F斥
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
r
0
F引
负值表示F引
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的变化图
F
1、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引
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
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
为斥力。
F斥
r0
r
0
F分
2、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虽
2、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CD) • 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 • 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 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 •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3.玻璃打碎后,不能把它们再拼在一起,其原因是 ( D)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子力为零.
1、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 下面关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
应是:
CD
A.两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两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 C.两分子间的距离r<r0时,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作用, 而且斥力大于引力
D.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2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 又有斥力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
F引
然引力和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
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间作用力表现
为引力。
1.当 r=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平衡, 分子处于平衡 位置,其中 r0 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
2.当 r< r0 时, F引< 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 习题
分子间的作用力习题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7题为多选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D.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答案:C解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A、B对,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错。
分子动理论的提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汽车轮胎充气时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液体很难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向气球充气时,需要用力,这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以上说法全错答案:D解析:A、C选项中用力是需要克服气体的压强,A、C错。
对于B选项,液体分子中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不过在压缩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B错,只能选D。
3.(山东烟台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两个相近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答案:D解析: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选项A错误。
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在减小,选项B错误。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合力不为零,选项C错误。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选项D正确。
4.(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力的概念,下面铅柱不脱落,是因为上面铅柱对它有向上的分子引力作用,D正确。
化学分子间作用力练习题
化学分子间作用力练习题化学分子间作用力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相关练习题,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强的是()A 氦气B 氧气C 水D 氯化钠答案:C解析:水在常温下为液态,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强。
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很弱;氧气为双原子分子,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2、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范德华力是普遍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较弱的作用力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范德华力通常会逐渐增大C 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D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答案:B解析: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范德华力通常会逐渐减小。
范德华力是普遍存在于分子间的较弱作用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通常越大,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3、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A 乙醇B 乙酸C 甲烷D 氨答案:C解析:乙醇、乙酸、氨分子中都存在氢键,甲烷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直接相连,不存在氢键。
4、下列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H₂O ②H₂S ③H₂Se ④H₂Te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③②D ①③④②答案:D解析:H₂O 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由于 H₂O 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₂O>H₂Se>H₂Te>H₂S。
5、下列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 碘升华B 氯化铵受热分解C 水分解D 氯化氢溶于水答案:A解析:碘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氯化铵受热分解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水分解破坏的是共价键;氯化氢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
二、填空题1、范德华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选修3-3《7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例1当物体被拉伸时,物体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是()A.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更快B.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C.斥力减小,引力增大D.斥力消逝,只有引力选题角度:理解引力和斥力的变化状况.解析:固体被拉伸时,物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A)、(C)均错.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斥力要比引力减小得更快,但两者同时存在,故(B)对,(D)错.所以,正确选项(B).例2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视),设甲固定不动,乙渐渐靠近甲,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整个过程中()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选题角度:理解分子力随其间距变化状况.解析:在乙分子渐渐向甲分子靠拢的过程中,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此时分子对乙做正功,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阻碍乙分子靠拢,此时分子力做负功,即乙克服分子力做功.所以,正确选项(D).例3设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时的距离,是两个分子的实际距离,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等于零B .时,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C .由渐渐减小到小于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D .由渐渐减小到小于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其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选题角度: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解析:当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但都不为零,只有合力为零,(A)错.在时,引力大于斥力,两者同时存在,(B )错.在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错,由渐渐减小到的过程中,由分子力随的变化关系图线可知,分子力有一个极大值,到时分子力又增大,所以在由渐渐减小到小于的过程中分子力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所以,正确选项(D).习题精选一、填空题4.两个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平衡距离的数量级是_______,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分子间距离约为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为_______.5.设为A、B两个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AB 间距离,在它们之间的距离从,变为的过程中,它们分子间的引力将会______,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变化状况是_____.6.常温下当你用手去压一块橡皮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橡皮有抗拒压缩作用.当你用手去拉这块橡皮的时候,也会明显感觉到橡皮有抵制拉伸的作用,请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其中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下列现象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B.磁体吸引四周的小铁钉C.用粉笔写字在黑板上留下字迹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2.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变化的状况是()A.引力增大,斥力增大B.引力减小,斥力减小C.引力增大,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固体很难被拉伸,这是由于拉伸时固体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压缩时液体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气体被压缩时有时需要用较大的力,这是由于气体被压缩时其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4.关于分子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B.两物体分子间引力的合力等于万有引力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浮力等于固体与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5.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斥力及引力与斥力的合力F 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越大,越大,越小,F越大B .越大,越小,越小,F越大C .越小,越大,越大,F越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6.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斥力大小相等,则A .当时,分子间只有,而没有B .当时,分子间只有,而没有C .当时,分子间既有,又有,且D .当时,分子间既有,又有,且7.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A.金属块经过锻打能转变它原来的外形B.拉断一根钢绳需要用肯定的外力C.食盐能溶于水而石蜡却不溶于水D.液体一般很难压缩8.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哪个是错误的?()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肯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分子间存在着斥力9.下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A.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和固体分子间无间隙C.物体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金属分子能聚集到一起形成金属块说明金属原子间的作用力始终表现为引力。
7.3分子间的作用力
2.布朗运动
名词解释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 粒,由于受到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 则的撞击的不平衡性使固体小颗粒所 做的无规则运动叫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颗粒永 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我们无法直接看见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 的运动,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 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液 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在某一 瞬间跟它撞击的液体分子数越少,撞击 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的越明显,布朗 运动也就越明显。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分子间是存在间隙的。
知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与分子距离有关,并 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更好的研究所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认 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基本规律。 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和统计规律。
知识回顾
1.扩散现象
名词解释
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
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现象。
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和外界作用还有化学反应无关。 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热运动产生的。扩散 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与分子浓度有关,与物 质分子结构有关。 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直接结果, 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
问题与练习
1.本题可借助分子力随份子间距离的变化图线 来描述。 由图示曲线可以看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 小于r0,逐渐增大,直至远大于r0,这个过程可以 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小于r0逐渐增大 到等于r0的过程,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比引 力减小的快。由于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和引力的 合力表现为斥力。第二阶段,由r0逐渐增大到合 力中引力最大所对应的分子间距离的过程,引力 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小于引力,斥力和引力的合 力表现为引力而且
7.3分子间的作用力
如:拉伸---分子力(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压缩---分子力(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
一、分子间作用力
3、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原因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核 和带负电的电子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研究表明:
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大小都跟物体分子间的距离 有关。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距离的变化对斥力的 影响比对引力的影响大.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 2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3
二、分子动理论
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研究热现象一般热现象的微观理论——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 来研究宏观热现象的规律(统计物理学)
统计规律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没有统一运动步调, 单独来看,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 性的,但从总体来看,大量分子的运动且有一定的规 律。
F
f斥 f引 f引
F
f斥
0
r0
F斥 F分 F引
F
f斥 f引
F
f引 f斥
r
r>10r0
一、分子间作用力
r0 F斥 F引
F引
F斥
(1)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 处于平衡状态
一、分子间作用力
(2)当r<r0时, r的减小 1 F引、F斥 增大
F斥
1
增大得快 F引
斥力
r<r0
<2>当r>r0时,(拉伸) 引力、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的快
从而F斥< F引, 分子力(合力)F表现为引力,阻碍拉伸
<3>当r<r0时,(压缩) 引力、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典型例题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典型例题[例1]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分析]: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r=r0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作用互相抵消分子力表现为零.所以,选项A不正确.当r>r0时,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所以,选项B不正确.当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长得更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所以,选项C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超过它们的直径10倍以上时,相互作用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力等于零.所以,选项D正确.[答]CD【例2】设分子间距离r=r0(平衡距离)时作用力为零,则当一个分子从远处以某一动能向另一分子趋近的过程中[ ]A.r>r0时,分子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B.r=r0时,分子势能为零,动能最大C.r<r0时,分子势能增大,动能减小D.r具有最小值时,分子动能为零,分子势能最大[误解]选(A),(C),(D)。
[正确解答]选(A),(C)。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分子势能的变化是跟分子力做功联系在一起的,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合力)又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其关系如图8-1表示。
F为正值时,表示斥力;F为负值时,表示引力。
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为引力时,趋近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为斥力时,趋近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37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19题57题)
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组1.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分子间力2.固体草酸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A 离子键B 共价键C 氢键D 分子间作用力3.在下列物质的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 二氧化硅B 氦C 氨D 铜4.在单质晶体中,一定不存在A 离子键B 分子间作用力C 共价键D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5.下列物质晶体中,同时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和氢键的是A SO3B H2OC C2H5OHD C2H66.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结合力的组合是A ①②⑤B ①③⑥C ②④⑥D ①②③⑥7.碘晶体升华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内共价键B 分子间的作用力C 分子间的距离D 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8.下列物质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 HCl溶于水B I2升华C H2O电解D 烧碱熔化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 碘和碘化钠B 金刚石和重晶石C 冰醋酸和硬脂酸甘油酯D 干冰和二氧化硅10.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说,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称为相似相溶原理。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下列物质中,易溶于水的是;易溶于CCl4的是。
A NH3B HFC I2D Br211.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ⅣA、VA、ⅥA、ⅦA旅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Ⅵ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表示Ⅳ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A、B、C曲线中第2周期元素的气态氯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3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
12.请写出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哪种作用力有关?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分子间的作用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C【解析】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的过程中,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A错误;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是引力后是斥力,故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B正确;只有分子力做功,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先增加后减小,故C正确;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力做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小量;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故D错误。
【考点】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B.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较大D.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必变大【答案】A【解析】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在微观上它跟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在宏观上与气体的压强及温度有关,选项A 正确;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选项C错误;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气体的温度升高,但不知道体积的变化,故压强不一定变大,选项D 错误。
【考点】气体的压强;分子力及分子势能。
3.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现把乙分子从a处静止释放逐渐向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a、b、c、d为x甲分子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Ep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B.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乙分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ACD【解析】试题分析: 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是相同的,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A正确;在C点,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0,所以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故B错误;由题意知,从C点往右,F<0,甲、乙分子表现为引力,故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而从C到O,F>0,甲、乙分子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对乙分子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7-3 分子间的作用力(共43张)
5.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 [答案] √ 6.分子间的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随距离的增大 而减小.( )
[答案] ×
课堂互动探究 K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要点一 分子力的理解——重难点突破型 [知识精要]
1.结合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
2.分子力 F 随 r 变化的关系 当 r<r0 时,F 随 r 的增大而减小;当 r>r0 时,F 随 r 的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如图所示.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1)当外力欲使物体拉伸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 引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拉伸. (2)当外力欲使物体压缩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 斥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压缩. (3)大量的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间存 在引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固、液体分 子间有空隙,却没有紧紧地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还同时存在着 斥力.
第
七
分子动理论
章
第3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
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2.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 引力和斥力,其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3.知道分子间的距离 r<r0 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斥力,其随 r 的减小而迅速增大.4.知道 分子间的距离 r>r0 时,实际表现的分子力为引力,其随 r 的增大 而减小.
[题组训练] 1.(多选)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分子间有 吸引力 B.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 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 C.电焊能把两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 D.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斥力 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分子间的作用力-习题
7.3 分子间的作用力习题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7题为多选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错误
..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
D.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答案:C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A、B对,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错。
分子动理论的提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汽车轮胎充气时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D.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
答案:D
解析: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选项A错误。
当分子间距离由r0开始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都在减小,选项B错误。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合力不为零,选项C错误。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选项D正确。
4.(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二
下学期检测)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
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
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力的概念,下面铅柱不脱落,是因为上面铅柱对它有向上的分子引力作用,D正确。
5.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象来看,最能反映这种规律的是图中的( )
A.ab段B.bc段
C.de段D.ef段
答案:B
解析: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对应弹簧被拉长;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对
应弹簧被压缩;由于bc段近似为直线,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增大量或减小量成正比,因此选B。
6.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
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答案:ACD
解析:只有分子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分子引力的作用,纸被打湿后,水分子填充了两纸之间的凹凸部分,使水分子与两张纸的分子接近到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故A正确;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在较大的距离内都可发生,不是分子引力,B错误;斧子劈柴,克服的是分子引力,C正确;电焊的原理是两块铁熔
化后使铁分子达到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D 正确。
故选A、C、D。
7.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CD
解析:当r=r0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合力为零,A错;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的快,当r≥10-9m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B 错误,C、D正确。
二、非选择题
8.“破镜不能重圆”指的是打碎的镜片不能把它们拼在一起利用分子力使镜子复原,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因为只有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m 时,分子引力才比较显著。
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相互接近到距离很小的程度,绝大多数分子彼此间的距离远大于10-10m,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重新接在一起。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
选题)
1.表面平滑的太空飞行器在太空中相互摩擦时,很容易发生“粘合”现象,这是由于( )
A.摩擦生热的作用B.化学反应的作用
C.分子力的作用D.万有引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当表面平滑的飞行器在太空中相互摩擦时,可以使相互接触的两个表面上有许多分子间的距离达到分子力作用的范围,而发生“粘合”,因此发生“粘合”现象的原因是分子力的作用。
2.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
分子从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作用
下靠近甲.图中b点是引力最大处,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则乙分子加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
A.a点B.b点
C.c点D.d点
答案:D
解析:a点和c点处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乙分子的加速度为零。
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由于到d点分子的速度为零,因分子引力做的功与分子斥力做的功相等,即F-cd·L cd=F-ac·L ac,所以F d>F b。
故分子在d点加速度最大。
正确选项为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
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
答案:D
解析:当r<r0,减小r0斥力增大得比引力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所以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A错误;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体现,则B错误;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是大气压强的作用,C 错误;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D正确。
4.如图,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
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m
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m
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0m
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数量级为10-15m
答案:C
解析:表示引力的线与表示斥力的线的交点,横坐标表示分子间距r0,r0大约10-10m,由分子力特点可知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r0时,引力小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由此可知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C对,A、B、D错。
5.(济南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
B.实际上水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现为斥力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0(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当r>r0时,分子力为引力
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
答案:ABC
解析:正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才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才可以将物体压缩,
A正确;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力表现为斥力,B正确;由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C正确;弹簧的弹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与分子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D错误。
6.如图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测力计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则玻璃板在拉离水面的过程中( )
A.测力计示数始终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B.测力计示数会出现大于玻璃板重力的情况
C.因为玻璃板上表面受到大气压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D.因为拉起时需要克服水分子间的吸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答案:BD
解析:玻璃板被拉起时,要受到水分子间的引力,所以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与大气压无
关,所以选BD。
二、非选择题
7.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焊接方式,如摩擦焊接、爆炸焊接等。
摩擦焊接是使焊件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同时加上很大的压力(约每平方厘米加几千到几万牛顿的力),瞬间就焊接成一个整体了。
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摩擦焊接的原理。
答案:摩擦焊接是利用分子引力的作用。
当焊件的两个接触面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且加上很大的压力,就可以使两个接触面上的大多数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或接近r0,从而使两个接触面焊接在一起,靠分子力的作用使这两个焊件成为一个整体。
利用分子力使物体结合在一起,要向分子间距方面考虑,拉伸和压缩物体,要优先考虑分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