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剖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现象与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现象与本质现象与本质是同形式与内容关系密切又不尽相同的一对范畴,它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一、现象与本质的含义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本质总是类的本质,即一类事物之所以区别于他类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因此它是普遍性、共性,但并非共性都是本质。
例如,黄种人的黄皮肤是黄种人的共性,但并不是黄种人的本质。
由于事物的种类是分层次的,本质也是分层次的,根据深浅层次的不同而分为多级本质。
例如,张三这个人可以有作为人的本质、作为公民的本质、作为国家干部的本质,当然也还有作为动物或自然物的本质。
张三作为人的本质是他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或改造世界的根据,至于他的其他各级本质具体是什么当然都应具体回答。
现象是本质的具体表现,即该事物的各种个性、特殊性、具体性的总和。
人的感觉器官所直接接触到的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但人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
本质是内容,但现象不一定是形式,内容也不一定都是本质。
例如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却不能说生产力是本质,生产关系是现象。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与器、理与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
系辞上》),形而下者指有形体的具体的东西,即现象;形而上者指包含于器中的无形的东西,即抽象的共性,其中就包括本质。
在中国哲学史中,关于道与器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出现过多种观点,比较明确地把道与器理解为本质与现象的是朱熹。
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答黄道夫》)“凡有形有象者即器也,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
”(《与陆子静书》)这里所谓的理不是任何共性,而是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共性,即本质。
这里所说的气不是质料,而是具体事物,即现象。
现象和本质在西方哲学史中也是一对极其古老而又重要的范畴。
古希腊哲学家在探索万事万物的本原时,还不完全是把本原当作本质。
2019-2020年高二政治哲学常识专题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2019-2020年高二政治哲学常识专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现象和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科学思维方法1.现象和本质事物都由其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
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备条件。
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不是认识运动的结束。
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度开掘,向广度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基础知识】Ⅰ、基本概念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感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具体生动性的特点。
4.理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它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等特点。
5.真理: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6.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判断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7.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全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Ⅱ、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主观能动性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的原理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主观能动性发挥还受到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的程度等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意义:要着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自觉总结经验,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反对否认或夸大主客观因素在主观能动性发挥中的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现象与本质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教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师: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第93页中提到的“太冲穴”的发现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请根据我们所学的哲学原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本质。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人类从无数次实践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和学习提高能力,既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也要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板书)
简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简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是必要理解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它说明了现象表现出来的事物拥有一定的本质,而这种本质又是经过多次变化而产生的。
它也解释了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变化,以及为什么变化能够产生发展。
认识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对于理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个体的伦理和社会规范以及科学技术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驾驭宇宙秩序的重要技能。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总结:变化中的统一。
这四个字概括了辩证思想的基本精神。
变化是指现象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导致了现象之间的矛盾问题;统一则指物质和精神本质的本质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也必然存在,但它们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和本质的协调,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因此,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辩证变化”、“统一变化”和“对立统一”。
第一种变化是辩证变化,它主张现象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可以通过辩证思维有效地解决;第二种变化是统一变化,它认为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统一性,即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最后,第三种变化是对立统一,它指出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对立的本质,但这种对立本质也有着一定的统一性,即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发现它的特点是介于快速发展和缓慢发展之间,这种变化是由各种社会利益的变化以及经济的矛盾对立引起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统一性,即社会经济经过变化以后,也可以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自身的本质。
总而言之,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既表明物质和精神本质之间的关联性,也表明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不仅对于人们理解宇宙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社会实践中理解变化以及产生发展的关键。
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1、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意义答:(1)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得方面表现着本质。
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2)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2、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1思想领导方面。
社会主义革命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要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政党来承担。
○2政治领导方面。
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
在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能正确的判断形势,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明确的方向○3组织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有纪律、能战斗的新型政党。
在革命中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才能同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有效的抗争(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1思想领导方面。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
○2政治领导方面。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3组织领导方面。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现象和本质
2019考研政治知识点: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与本质之间存有着联系。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有;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有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例题:(2016.17)(多选)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
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
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
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体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
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理解变化而改变
C.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理解而达到对世界的整体把握
D.人们能够通过制造和是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理解
【答案】:ACD
以上就是考研政治考点现象和本质的内容,学会了么?。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解析现象和本质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解析: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从人的认识来看,形于外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表明,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因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
【知识点讲解】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1)假象是由客观事物本身决定并歪曲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留给人的印象,不是感知上的错误,而是人们由于客观事物外部实际表现的反映。
假象是属于客观范畴的东西。
(2)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是对被感知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它既不属于客观事物,也不是客观事物本质的某种体现,它表明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反映者之间的矛盾。
错觉是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
2.案例或记忆方法假象是对事物本质歪曲的反映,真相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都属于外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不管是歪曲的还是真实的,都是对本质的反映,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假象,透过假象也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2016政治考研重难点之:马原关键点
2016政治考研重难点之:马原关键点很多2016考研的学生在做马原分析题的时候,经常会跑偏,觉得哪个哲学原理都贴点边,发生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哲学中的某些概念理解不清,所以就容易混淆,很多考生在记忆概念的时候抓不住规律和方法,力没少出,但效果却不甚理想。
今天考研政治辅导老师先为大家总结其中的一部分,即哲学中的五对基本范畴,足以帮你理顺相当一部分马原的关键点。
现象和本质(1)含义: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①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
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本质与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不过本质的含义更广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本质是同一类现象的一般共性。
③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④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深刻单纯的。
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①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
②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
③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3)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②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形式和内容(1)含义:①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②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对立的统一关系。
对立:内容和形式是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是对立的。
统一:①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没有无形式的纯粹内容。
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2023.9.9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一事物的必要要素的内在联系。
事物的本质以自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为基础的,是食物具体表现在内在根据。
和本质不同,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表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多方面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就人而言,每隔人在外表特征、思想品质、性格气质、待人处事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现象,可以说是多样的,但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就事物的总体看,现象比本事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第二,现象是多变的和易逝的,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事物的本质在该事物的根本矛盾得到解决之前是稳定不变的,但是,在事物本质不变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现象却是经常变化,不断地改变着形态。
剥削是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本质,在消灭剥削阶级以前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但剥削的形式、手段,剥削的具体表现确实变动不居的。
第三,现象是表面的、外露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内部,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股票的表象外在波动与本质的内在价值。
现象和本质又是互相依赖的。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且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从特定的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其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正如列宁所说:“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
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或者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现象可以分为真象和假象。
假象是一种与本质对立最为明显、最为突出的现象,但它也是为本质所决定的,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假象同本质也是同一的。
假象同样也是一种现象,是由实际存在的具体条件造成的,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就人类认识而言,假象往往包含着未曾被注意和理解的本质方面。
简答现象和本质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1.简答现象和本质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答: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于他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按它表现本质的不同方式,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无论是真象还是假象都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并且都是客观的,假象与错觉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象是个别、层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的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着的东西。
同类现象具有共同的深刻的本质,而作为共同本质的外部表现的现象都是千差万别、多姿多态的。
因此,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第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
列宁曾以海水作比喻形象地指出,现象如同浮在水表面的泡沫,本质就象水底层的深流。
第三,从人的认识来看,形于外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其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着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现象又总是一定本质的表现,其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本质的。
在现实中本质和现象总是结合在一起存在的,不可能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也不可能有无本质的现象。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思考
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思考现象与本质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现象总是表现着人对世界的感知和人对世界本质认识上的分歧,但并不是本质与现象之间就根本对立起来,而是有一定辩证关系存在着。
现象中隐含着本质之所在,而人们却常常把事物的某些特征与本质混为一谈。
在人类生活中,人们经常把表象看作是实质,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但又经常把表象与本质混为一谈。
人们常常用这种“表面”来认识现象本身;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表面”就意味着其本质的不可知、不可触摸和不可把握。
在“表面”之上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更具普遍性的“实质”存在着,这个实质就是事物的本质在客观世界中,事物的存在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既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也不会被主观意志所左右,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
因此,作为客观存在事物的现象是人们用来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途径。
所谓“现象”是指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又能为人们所感知和认识的那些事物。
在这个概念中“表象”两个词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前者指客观存在着的某些事物;后者则是相对于前者而言的一个概念。
当然,这里所说的“现象”并不是指纯粹意义上、客观上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规律可循、可以通过人直接感知、能够被认知和把握、能被认识到并对之进行加工处理或进行人为安排而呈现出来的那些事物,而是指由人所主观感知了、把握了和对之加工处理或人为安排而呈现出来、可以被人认知和把握到并对之进行加工处理或人为安排而呈现出来的那些事物。
就像前面提到的:“现象”是由“客观存在”构成并反应着客观存在;“表象”是由人主观感知并把握了“现象”所呈现出的客观存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事实作为认识世界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途径呢?这是因为:(1)事实存在着;(2)人们可以用来认识世界及其规律;(3)人们可以用来改造世界。
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获取一些真实有效而又有用之信息,以便在自己对事物所进行之主观判断和分析时,尽量做到客观和全面。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很少去深究事物背后的本质。
然而,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理解并把握好这种关系对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现象的相对性1. 现象是事物呈现给我们的显而易见的一面,是我们最直接感知到的。
2. 现象的多样性。
同一个本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现象。
3. 现象的相对性。
现象往往只是表面的、相对的,不能完全展示事物的本质。
4. 通过多角度观察现象,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例如,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应仅仅看他的外貌,还应该了解他的性格、才能和人品等。
第二部分:本质的内在价值1. 本质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事物的各种属性、功能和规律。
2. 本质是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是事物的本真之处,是事物存在的根源与内核。
3. 本质是稳定的,不会因为外部的变化而改变。
4. 从本质出发,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内在运行机制,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1. 现象与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本质通过现象来显现。
2. 现象与本质既有不同又有联系。
现象是本质的表面,本质是现象的内核。
3. 现象与本质相互依存。
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本质通过现象来表达自己。
4. 只有同时关注现象和本质,才能完善地认识事物。
只看到现象会陷入表面和片面的认识,只看到本质会失去具体的现实基础。
结论:现象与本质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概念。
在认识事物时,我们既要抓住现象来了解事物的外在表现,又要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来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通过辩证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正确处理好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自考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自考摘要:一、引言1.探讨本质与现象关系的背景2.文章目的与结构安排二、本质与现象的定义及关系1.本质的概念2.现象的概念3.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三、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阐述3.实例分析四、本质与现象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意义2.指导实践的意义3.提升认识水平的价值五、结论1.本质与现象关系原理的总结2.对认识与实践的启示正文:的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关系的内涵与意义,以期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全文结构如下:首先,我们要明确本质与现象的定义。
本质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属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现象则是事物表现在外的特征和形象,是人们能够直接感知的。
二者相互联系,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
接下来,我们讨论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与现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发展是由本质与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原理。
本质与现象关系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方法论。
通过把握本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提高认识水平。
其次,本质与现象关系原理指导着我们的实践。
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从而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最后,这一原理具有提升认识价值的作用。
通过对本质与现象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体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本质与现象关系原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一关系,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事物的发展。
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在认知是非的作用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方法.——毛泽东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
表现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着联系;事物与自身的过去、未来存在着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这些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认识一个事物时,要关注他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要关注他自身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要重视对一事物的改造可能造成的对他事物的影响,及对该事物未来发展的影响。
要反对孤立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的错误做法有人说,门捷列夫是在玩扑克牌时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实际上,门捷列夫吸取了前人的成果,自己又经过20年探索,做了无数次的实验,积累关于各种元素的基本资料,终于从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得方面表现着本质。
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影响。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科学回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146(深入其里,看到本质世事往往与其显现不同,而无知所见只是表层;人们常常在深入其里之后,顿觉幻灭。
万事万物,都是欺诈先行,让愚痴紧随其后,尽显其低俗、平庸。
真相往往姗姗迟来,和时间一道蹒跚徐行,最后才到。
小心谨慎的人则知在感谢自然母亲赐以双耳的同时,常留其一倾听真理。
欺诓是肤浅的,可浅薄之人还忙不迭地对它趋之若骛。
辩别真相需退隐静观,因而智者与谨慎者从不急于下判断。
从哲学上讲,就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和本质有明显的差别。
显现个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单纯的。
因而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
(二)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1、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
也就是说,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
任何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是不能存在的,实际的存在总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2、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实际上也是相互包含的。
本质寓于现象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象是整体,本质是现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
反过来,本质也包含现象,因为现象尽管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但毕竟是由本质决定的,早已潜在地包含于本质之中。
3、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本质变现象应理解为本质表现为现象。
某一具体的人无疑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但其本质也在不断地表现出来,即不断转变为现象。
现象与本质的相互转化,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叶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这是因为背景的不同而使得露珠有了不同的色彩,但实质上它就是一颗普普通通的露珠。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时下,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衣着时尚的花衣女郎,打扮前卫,靓丽。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本质和现象是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现象是表面的、外在的、可感知的事物表现形式,是本质的外在呈现。
本质和现象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
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和分析现象,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同时,本质和现象也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现象的变化也会影响本质的发展。
因此,本质和现象是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只有辩证地看待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推动事物的发展。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本质和现象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络,表现于外,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络,深藏于内,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是个别的、详细的、多样的,本本质和现象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络,表现于外,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络,深藏于内,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是个别的、详细的、多样的,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平静和稳定的。
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根据,是组成事物的各个根本要素的内在联络。
它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络,这种内在联络是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本质与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络。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叫做真象;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不一致的,叫做假象。
真象与假象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坚持现象和本质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科学
研究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2)本质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含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作用: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简述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
答: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4)竞争的范围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马哲: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剖析
考研政治马哲: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剖析,更多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考研政治备考经验、考研历真题及答案等信息,请及时关注很多人都看过杂耍表演,在观看中无不欢声喝彩,惊叹这些演员的表演技能,但是表演结束,欢笑结束,各自散场;然而有些人却会在现场欢呼声中及时关注演员各方面表现,即使散场后也能不断反思,从中寻出一些规律和门道,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有些人只看到了演员的外部表现,而没有深究其内在规律。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只看到现象而没有深究本质,那什幺是现象,什幺是本质,它们二者之间有什幺关系?今天就为大家讲解现象与本质的内容。
一、内涵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其中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既然是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那幺现象是人可以用肉眼识别,用感官感觉的。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因为是内在的,感官不能识别,所以它是人通过理性思维来把握的。
比如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等,这些都是人可以看到的一些现象,而背后的本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