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完整

合集下载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2.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会诊合作机制,共享会诊资源,提升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水平;
3.积极参与国际会诊交流,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医院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影响力。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是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患者体验的重要措施。通过明确会诊目的、范围、组织、程序、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确保了会诊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通过会诊团队建设、病例资料准备、会诊时效性保障、跨科室协作、应急预案等措施,增强了会诊的实际操作性和有效性。此外,评估与反馈机制、激励机制、伦理考量、监督与改进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促进了会诊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医院将持续推广和优化这一制度,以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3.定期举办患者教育活动,介绍会诊制度在提高诊疗质量方面的作用,提升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二十一、会诊制度的激励机制
1.医院应建立会诊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会诊、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患者康复的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会诊专家的绩效评价应充分考虑其在会诊中的贡献,作为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3.鼓励科室间通过会诊合作,共享诊疗经验,提升整体诊疗能力。
1.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会诊相关培训,包括专业技能、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
2.建立会诊人才发展计划,鼓励优秀医务人员参与国内外会诊交流,培养会诊领域的专业人才;
3.会诊经验丰富的专家应承担导师职责,指导年轻医务人员,传承会诊经验和技巧。
二十八、会诊制度的推广与交流
1.医院应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向外界展示会诊制度的成果和经验;
五、会诊质量管理
1.会诊专家应秉持客观、公正、严谨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专业、合理的诊疗建议;
2.医务科应对会诊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定期对会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为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质量,加强多学科会诊的管理,特对全院多学科会诊做出以下规定,请各临床、医技科室即日起参照执行,并在实际执行中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细节。

一、会诊程序院内多学科会诊由经治科室主任提出,医务科负责安排、组织,由科主任主持,必要时医务科安排人员参加;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会诊前会诊医师要熟悉病情。

会诊中经治医师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按照会诊意见及要求实施诊疗。

二、会诊申请1. 病例选择:多学科会诊病例,一般是入院1周诊断不明或特殊需要,患者病情疑难、危重、复杂,需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共同参与诊治。

2. 会诊申请要求: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1天,科室填写会诊申请单,科主任签字或确认后送交医务科。

同时,提出全院多学科会诊的病例,原则上要求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科室讨论意见。

会诊申请单内容包括:(1)患者病情介绍,在诊治上需解决的问题(2)拟会诊时间(3)拟请会诊人员(4)科室主任签字或盖章三、会诊前准备1.经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理解与配合。

2.会诊前经治医师完成各种病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完善,并附于病历中,影像资料收集齐全。

3.医务科收到全员多科学会诊申请后,应立即组织通知被邀请的各位专家,拟请专科会诊的通知专科科主任参加会诊。

被邀请专家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及推诿,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必须自行联系落实本科其他副主任及以上医师代为会诊,并向医务科报告确认。

4.为保证会诊质量,被邀请专家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尽早了解病情,必要时会诊前查看患者。

四、会诊过程1.会诊专家应准时到达会诊科室,不得迟到。

2.医务科工作人员协调会诊,确认拟请的会诊医师均到场,及时联系未到场的医师,若有拟请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前来会诊,需立即落实,更改会诊医师。

3.提请会诊的科室主任主持会诊,管床经治医师详细汇报病史,提出拟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补充。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多学科会诊制度在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协同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多学科会诊的定义、目的、流程,并探讨其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

一、多学科会诊的定义与目的多学科会诊是指医疗团队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通过共同研究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其目的在于整合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以提供最佳的诊疗策略。

二、多学科会诊的流程(1)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的第一步是病例讨论。

主治医生将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资料等,并与会诊团队分享。

会诊团队成员针对患者情况提出问题和观点,进行初始化讨论。

(2)专家评估在确定讨论问题后,各学科的专家开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独立评估。

通过对病情的深入剖析和评估,专家可以提供更具体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讨论与决策在完成专家评估后,会诊团队成员再次集合,共同讨论和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专家们共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讨论利弊、风险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以达成一致意见。

(4)制定治疗方案根据多学科会诊的讨论和决策结果,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治疗目标、实施步骤、药物选择和手术安排等细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5)沟通与执行制定治疗方案后,主治医生负责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并解释诊断和治疗计划。

在患者同意后,医疗团队开始执行治疗程序,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三、多学科会诊的作用多学科会诊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诊断与治疗多学科会诊通过整合多个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更综合、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不同学科的专家可以共同分析病情,避免单一学科的片面性和偏差,从而提高了医疗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提高医疗效率多学科会诊通过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能够加快病情评估的速度,减少重复测试和冗余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xxxx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是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的医疗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活动,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
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
2、恶性肿瘤患者;
3、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
4、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5、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二)、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三)、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
(四)、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递交《XXXX腔医院院内大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
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五)、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的完成会诊工作。

会诊后,应及时书写院内会诊记录,并登记。

(六)、申请科室做好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评价分析工作。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及记录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及记录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及记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目录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会诊工作,提高医院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我院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

1、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的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紧急会诊除外),主持人为医务科工作人员或申请会诊科室负责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2、组织会珍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除Array专家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

3、医务科将不定期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申请会诊科室:申请时间: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会诊评价纪要县人民医院会诊制度1、在诊疗活动中,凡遇疑难病例,治疗上有困难或涉及其他专业问题时,应及时组织会诊。

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病人诊治问题。

2、急会诊:(1)急会诊指生命体征不平稳,本科室处理有困难,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

慢性病或择期手术病种,不得申请急会珍。

(2)凡生命体征不稳定,已危及患者生命或突发事件,本科室处理有困难,可申请“特急”会诊,可先用电话邀请,后补填会诊单,或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二字送到会诊医师手中。

(3)受邀会诊科室接到急会诊通知后原则上由当班最高级别医师前往,必须于10分钟内迅速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或拒绝,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

(4)会诊时患者的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应陪同受遮会诊医师,并详细介绍病情。

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上做好会诊记录,对尚未处理完毕或重危病人应负责随诊及交班。

(5)对疑难、危重、抢救病人,会诊医师难以诊治时,应立即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参与会珍抢救。

3、科内会诊:对象为本科疑难病例,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病区戚本科有关医护人员参加,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讨论会进行。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制度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制度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诊疗行为,有效利用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患者管理,促进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根据《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定义多学科综合诊疗是指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多系统医疗问题以及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情况,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为患者提供最佳个体化诊疗的过程。

二、目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适用于诊断不明确、诊断明确但疗效欠佳、治疗涉及多个专科等各种临床情况。

通过实施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工作,以患者为中心,以多学科共同诊治为基础,医务人员有依据地做出系统科学的临床诊治计划,保证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

三、适用范围下列情况须申请医务部组织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一)病人因同一症状或体征到医院门诊诊治3次仍未诊断明确或治疗效果欠佳者;(二)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三)需多学科协助诊治的恶性肿瘤病例;(四)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六)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七)其他科室认为需要进行多学科协助诊治的病例。

四、组织管理(一)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专家组组长由主管医疗副院长担任,组员为副高以上职称医务人员,专家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部,由医务部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下设秘书一名,负责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日常工作。

(二)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五、工作要求(一)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先行科室内部讨论,会诊申请原则上由科室负责人提出,且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部递交《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

医务部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1、会诊前必须认真阅读病历资料,对病情有充分了解;2、会诊时应当认真听取主治医师的诊疗经过和治疗计划,并对病情进行全面综合分析;3、会诊结论应当详细、准确、科学、可操作性强;4、会诊结论应当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必要时应当与主治医师共同制定诊疗方案;5、会诊记录应当完整、规范、准确,记录应当包括会诊结论、诊疗方案、医嘱等内容;6、会诊过程中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7、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职业道德,不得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六、评价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医务部将定期对会诊记录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同时,医务部将定期对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1、在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先进行内部讨论。

会诊申请原则上由科室负责人提出,并且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部递交《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

医务部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申请科室须提前将医务部核定后的《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发送至各受邀请专家,以便受邀专家了解病情。

紧急会诊需由科室负责人提出,会诊后及时完善会诊资料。

2、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

会诊后,应及时书写院内会诊记录,并登记。

应将会诊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综合会诊前要取得病人及/或家属的同意,会诊后应及时将讨论结论告知病人及/或家属,做好知情同意。

4、申请科室应当做好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评价分析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评价分析。

6、医务部负责对多学科综合诊疗管理情况进行协调和指导,加强监督和检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医务部将不定期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纳入科室质量考核体系,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及流程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及流程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1】
一、对需要多学科会诊的患者,首先科室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对效果做出评价,科室讨论后认为诊治方面还需要多学科会诊,向医务处提出申请,医务处根据科室提出的问题,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会诊。

二、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目前的诊断、治疗方案是否准确、适宜,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相关检查,目前患者最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并发症的处理,预后分析,确定今后诊疗方案,最后讨论结果记录于病历中。

三、受邀请参加会诊的学科必须仔细阅读会诊材料,了解本次讨论内容,对诊断、临床分期、病理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方案等做出判断。

应派出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诊。

四、组织讨论科室必须按照讨论结果意见,认真执行,并及时将诊治情况反馈相关科室,以便评价治疗效果。

五、多学科联合查房,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需要由多学科联合查房时,向医务处申请,并将患者病历资料发送至相关科室。

医务处协调相关专家并派人参加查房,做好记录。

查房时按照三级医师查房标准进行,查房后认真讨论,得出下一步诊疗方案。

六、受邀请学科严格按照邀请学科确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参加,对于紧急情况下发出的
多学科联合会诊,按照急会诊时限要求(10分钟到达现场)。

多学科综合诊疗流程。

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

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

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综合门诊会诊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不同专科医生的协作与沟通,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全面、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包括会诊的流程、参与的专科、沟通方式和好处。

通过建立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医院可以提升患者的就诊效果,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1. 会诊制度的流程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会诊申请、会诊安排、会诊讨论和会诊意见反馈。

首先,医生或患者家属提交会诊申请,并提供相关的病历和检查报告。

接着,医院综合门诊管理部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会诊安排,确定参与会诊的专科医生。

在会诊讨论环节,各个专科医生就患者的病情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最后,综合门诊管理部门将会诊意见整理好,并及时反馈给患者或主治医生。

2. 参与的专科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涵盖了多个专科领域的医生,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和需要,确定参与会诊的专科医生,以确保会诊讨论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多学科的参与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3. 沟通方式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中,医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会议讨论、病历交流和电话讨论。

对于一些常规的病例,医生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

对于紧急情况或需要及时沟通的病例,医生可以通过电话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进行病历的共享和交流,方便各个专科医生查看患者的病情资料。

4. 好处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可以提升患者的就诊效果。

不同专科医生的参与,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避免了狭隘性诊断的问题,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综合的医疗服务。

其次,会诊制度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会诊制度
1、多学科综合门诊由门诊部牵头,各临床科主任协调,各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对一周中遇到的疑难和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共同拟定患者的诊断,为其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2、多学科综合门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对不能确诊的疑难重患者或经复诊仍不能确诊者,首诊科室对患者诊治全面负责,严禁推诿,互相扯皮,贻误病情。

3、对科室之间“临界病人”应由首诊科室负责诊治。

4、多学科综合门诊出诊医师要求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质。

5、会诊病人必须携带门诊病历、检查报告、化验结果等全部资料如约提前抵达指定地点,等候会诊专家问诊与体检。

6、现暂行规定每周一次,每周二下午(14:30—17:00)开诊。

门诊部将结合一周会诊实际工作安排和患者病情灵活机动处理,无法进入会诊的患者则安排到下周。

7、为了满足特殊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门诊部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临时组织增加会诊,望各科室积极配合。

8、《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表》中的“会诊结果”一栏由首诊医师负责完成。

多学科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诊疗会诊制度

多学科诊疗会诊制度Ⅰ 目的为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治疗,加强对疑难、危重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管理,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住院诊疗方案,特制定以下多学科综合诊疗规定。

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医务科。

Ⅰ 制度一、会诊中心地点及时间(一)会诊地点各临床科室医师办公室。

(二)会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定为肿瘤多学科会诊日。

每周二下午定为肝病学科会诊日。

每周三下午定为呼吸多学科会诊日。

每周五下午定为疑难、危重及感染性疾病多学科会诊日。

二、多学科会诊各专业小组及职责(一)肿瘤多学科会诊专业小组组长:肿瘤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秘书:肿瘤内科骨干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骨干(二)重症肝炎多学科会诊专业小组组长:肝炎科主任重症肝病科主任秘书:肝炎科骨干重症肝病科骨干(三)疑难肝病多学科会诊专业小组组长:肝硬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副组长:中西医结合肝炎科主任中西医结合肝硬化科主任秘书:中西医结合肝炎科科骨干中西医结合肝硬化科骨干(四)呼吸多学科会诊专业小组组长:耐药结核病科主任老年结核病科主任胸外科主任秘书:耐药结核病科骨干结阳一科骨干胸外科骨干(五)疑难危重多学科会诊专业小组组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副组长:重症医学二科主任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秘书:重症医学科骨干(六)感染性疾病多学科会诊专业小组组长:感染一科主任副组长:感染二科主任感染三科主任秘书:感染一科骨干感染二科骨干职责:各小组组长负责主持每次多学科会诊,对多学科会诊患者的综合诊治方案做最终裁定;根据会诊病例选择参加会诊的专家;向医务科提出需医院协调的建议。

秘书负责本专业小组患者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会诊等工作,并每日将会诊情况上报医务科。

三、会诊范畴(一)肿瘤多学科会诊范畴肿瘤或怀疑肿瘤的患者;危重疑难肿瘤患者。

(二)重症肝炎多学科会诊范畴各种类型的重症肝炎。

(三)疑难肝病多学科会诊范畴除重症肝炎以外的各种疑难、危重肝患者。

(四)疑难呼吸多学科会诊范畴各类疑难呼吸疾病的患者。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一、目的
实施多学科诊疗,解决疑难、危重及特殊患者诊断、治疗问题,做到尽早诊断,规范诊疗。

二、内容
(一)会诊时机:当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难度大,需要3个或3个以上的学科共同参与诊治时,提交多学科会诊。

(2)医务处(或医疗总值班)即刻组织会诊。

(3)会诊地点:申请会诊科室医生办公室。

(2)医务处负责组织多学科会诊,通知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并发送《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电子版至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

(3)参加人员:多学科会诊由会诊申请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
任医师)主持,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需具备医院授权资质,并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到场参加会诊讨论。

(4)记录:申请会诊科室负责记录、整理会诊内容,并如实记录在电子病历中,主持人审核签字,同时将电子版上报医务处;认真执行会诊意见,并在科室《院内多学科会诊登记表》中登记。

(5)执行:申请会诊科室认真执行会诊意见(6)监管:医务处负责对院内多学科会诊进行监管。

三、质控与考核;;
(一)各科室应高度重视院内多学科会诊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申请科室提请将申请表交到医务处,执行会诊意见﹔应邀科室安排符合本制度规定资质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上述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科室每季度对院内多学科会诊情况进行总结、整改。

(二)医务处每半年检查和总结多学科会诊工作的执行情况,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三)应邀会诊科室会诊人员不符合资质、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一次扣罚综合目标2分;申请会诊科室会诊申请单书写不规范、无会诊医嘱、无会诊病程记录及多学科会诊登记者扣罚综合目标2分。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一、目的实施多学科诊疗,解决疑难、危重及特殊患者诊断、治疗问题,做到尽早诊断,规范诊疗。

二、内容(一)会诊时机:当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难度大,需要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学科共同参与诊治时,提交多学科会诊。

(二)组织: 1.急重症病例 (1)多学科会诊时,科室电话通知医务处(中午及夜间通知医疗总值班)。

(2)医务处(或医疗总值班)即刻组织会诊。

(3)会诊地点:申请会诊科室医生办公室。

2.复杂疑难病例 (1)提交多学科会诊申请前必须先进行科室内讨论,明确会诊原因、目的及会诊科室(专家),至少提前 1 天填写《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科主任审核后交医务处,并电话通知。

(2)医务处负责组织多学科会诊,通知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并发送《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电子版至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

(3)参加人员:多学科会诊由会诊申请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需具备医院授权资质,并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到场参加会诊讨论。

(4)记录:申请会诊科室负责记录、整理会诊内容,并如实记录在电子病历中,主持人审核签字,同时将电子版上报医务处;认真执行会诊意见,并在科室《院内多学科会诊登记表》中登记。

(5)执行:申请会诊科室认真执行会诊意见 (6)监管:医务处负责对院内多学科会诊进行监管。

三、质控与考核; ;(一)各科室应高度重视院内多学科会诊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申请科室提请将申请表交到医务处,执行会诊意见﹔应邀科室安排符合本制度规定资质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上述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科室每季度对院内多学科会诊情况进行总结、整改。

(二)医务处每半年检查和总结多学科会诊工作的执行情况,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三)应邀会诊科室会诊人员不符合资质、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一次扣罚综合目标 2 分;申请会诊科室会诊申请单书写不规范、无会诊医嘱、无会诊病程记录及多学科会诊登记者扣罚综合目标 2 分。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摘要:(一)会诊时机:当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难度大,需要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学科共同参与诊治时,提交多学科会诊,(1)多学科会诊时,科室电话通知医务处(中午及夜间通知医疗总值班),(6)监管:医务处负责对院内多学科会诊进行监管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一、目的实施多学科诊疗,解决疑难、危重及特殊患者诊断、治疗问题,做到尽早诊断,规范诊疗。

二、内容(一)会诊时机:当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难度大,需要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学科共同参与诊治时,提交多学科会诊。

(二)组织: 1.急重症病例 (1)多学科会诊时,科室电话通知医务处(中午及夜间通知医疗总值班)。

(2)医务处(或医疗总值班)即刻组织会诊。

(3)会诊地点:申请会诊科室医生办公室。

2.复杂疑难病例 (1)提交多学科会诊申请前必须先进行科室内讨论,明确会诊原因、目的及会诊科室(专家),至少提前 1 天填写《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科主任审核后交医务处,并电话通知。

(2)医务处负责组织多学科会诊,通知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并发送《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电子版至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

(3)参加人员:多学科会诊由会诊申请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需具备医院授权资质,并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到场参加会诊讨论。

(4)记录:申请会诊科室负责记录、整理会诊内容,并如实记录在电子病历中,主持人审核签字,同时将电子版上报医务处;认真执行会诊意见,并在科室《院内多学科会诊登记表》中登记。

(5)执行:申请会诊科室认真执行会诊意见 (6)监管:医务处负责对院内多学科会诊进行监管。

三、质控与考核; ;(一)各科室应高度重视院内多学科会诊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申请科室提请将申请表交到医务处,执行会诊意见﹔应邀科室安排符合本制度规定资质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上述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院
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是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医疗活动,为进一步规我院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情况,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院多学科综合会诊:
(1)新发现的传染病病例;
(2)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
(3)疑诊恶性肿瘤患者;
(4)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多科室会诊(超过2个专业)的病例;
(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6)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二、院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三、院多学科综合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科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授权科室其它高年资医生参加会诊。

四、院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递交《XX医院院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科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以上医师)。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反馈给申请科室。

五、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完成会诊工作。

会诊后,应及时书写院会诊记录,并登记。

住院医师将会诊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医务科做全程记录。

六、申请科室做好院多学科综合会诊评价分析工作,每年至少开展2次评价分析。

七、科室每季度至少申请一次院多学科会诊。

否则扣罚科主
任(含副主任)责任奖200元。

八、医务科每季度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认真执行会诊制度的科室进行通报表扬,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每发现一例扣罚科主任(含副主任)责任奖100元,扣科室绩效1分。

九、因科室在诊疗过程中未执行该制度而造成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由科室负全责,并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十、其他事宜参照医院会诊制度中的院会诊部分执行。

十一、院多学科诊疗会诊医师:
抄送:院领导
市第四医院办公室 2014年5月15日印发
附件1
XX医院
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
XX医院
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
XX医院
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
XX医院
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评价纪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