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显微鉴别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材显微鉴别

中药材显微鉴别

天然药物集一一丁香:药材鉴别(显微鉴别)显微鉴别花托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气孔少见;其内为薄壁组织,细胞多边形;外侧有多数卵圆形油室2〜3列排成环状;内侧为一轮周韧型维管束,其周围伴生少数纤维;维管束环的内方为多数类圆形的薄壁细胞,形较小,排列疏松,间隙很大,形成通气组织;再内为轴柱,其中央为薄壁组织。

外侧由15〜25个小型周韧型维管束排列成不整齐的环状(轴柱外围有时能见到成椎纤维,均木化)。

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

<华慧医学教育频道搜集整理>•周臥绩背束通气组织簇晶丁香花托横切面详图(X129 )粉末:深棕色,具香气。

油室多,大多已破碎,完整者椭圆形,长径140〜200 ^m , 短径80〜100叩;纤维梭状,两端钝圆,壁厚木化,长160〜600叩,宽16〜40艸;花粉略呈三角形(在高倍镜下观察大致呈非正多边形);直径约20 ym,药室壁细胞木化,横切面观呈栅状增厚。

表面观壁呈念珠状增厚。

切面观可见增厚的次生壁呈菊花瓣状。

草酸钙簇晶直径16〜20 y m.(一)丁香花纵切面(X3.6)(二)丁香花托中部横切面简图(X17)(三)丁香花粉末图(X343 )1.纤维2.油室3.药室壁横切面观4.药室内壁表面观5.花室壁次生壁切面观6.花粉粒7.簇晶天然药物集一一番红花:药材鉴别(显微鉴别)显微鉴别本品粉末橙红色。

表皮细胞长条状,壁薄,微弯曲,有的外壁突出呈乳头状,内聚集有细小的圆形、方形多角形草酸钙结晶。

柱头上缘细胞分化成绒毛状突起。

花粉粒圆球形,表面不光滑。

导管小,多为螺纹形,有时可见孔纹导管。

<华慧医学教育频道搜集整理>番红花花柱粉末图(X276 )1.表皮细胞2.柱头顶端表皮细胞3.花粉粒4.导管天然药物集关木通:药材鉴别(显微鉴别)显微鉴别藤茎(直径1.3cm )的横切面:残余木栓层为数列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稍径向排列。

栓内层为30〜40列扁平的薄壁细胞。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21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 矿物种类识别:准确识别矿物的种类是鉴定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光泽以及硬度比重等物理 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结合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等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矿物种类。对于难以识别的矿物可以借助X射线衍射分 析(XRD)、红外光谱(IR)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辅助鉴定。
利用免疫学技术研究中药 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药效学鉴定法
通过观察中药对生物体的 药理效应来判断其真伪和 优劣。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 药进行基因水平上的鉴定 和研究。
2024/1/27
11
2024/1/27
03
常见中药的鉴定
12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根或根茎的形状、大小、粗 细等特征。
中的稳定性。
24
鉴定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01
02
03
仪器校准
定期对鉴定所使用的仪器 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 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2024/1/27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鉴定操作规程,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数据处理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鉴 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减小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的影响。
25
观察断面颜色、质地、纹理等。
2024/1/27
14
皮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皮的形状、大小、厚薄等。
表面特征
注意颜色、皱纹、皮孔等。 2024/1/27
内表面特征
观察颜色、纹理等。
质地
检查质地坚韧或松软,纤维性或 粉性等。
15
叶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表面特征
质地
气味
观察叶的形状、大小、 长宽比等。

3-中药的鉴别

3-中药的鉴别

§2
显微鉴别
二、中药饮片的显微鉴别 1.部分组织不完整:
地骨皮--去心--饮片缺少木质心--木质部不得检出
2.炮制后组织结构、细胞特征、排列产生差异 3.既可鉴别饮片真伪,又可鉴别生熟及炮制程度 。
§2
显微鉴别
三、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
(一)、定义
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制剂中原中药饮片的组织碎片、细胞或 内含物等特征,从而鉴别制剂的处方组成。
(二)、特点
1 制剂中各饮片及辅料相互影响,需要适当预处理。
2.制备方法不同,选择药材在制剂中专属性强的显微特征。 3.中药制剂在装片镜检前需作适当处理,消除辅料影响。
§2
显微鉴别
三、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
3.中药制剂在装片镜检前需作适当处理,消除辅料影响。 1) 散剂、胶囊剂:粉末装片或透化后装片; 2)片剂 水丸 糊丸 乳钵研成 水蜜丸 粉末,取粉 锭剂 末装片 3)蜡丸 加极性小的有机溶剂搅拌,倾去溶剂,反复处理 蜡质再装片检视。 4)需解离装片的: (1)氢氧化钾片(2)硝铬酸法(3)氯酸钾法
物理常数:折光率、旋光度、相对密度等
§2
(一)、定义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法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饮片)切片、 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制片及含药材粉末的制剂 中药材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 一种方法。 鉴别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供试品,根据各种鉴别 项的规定制片。制剂根据不同剂型适当处理后制 片。
§1 性状鉴别
一、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6.质地
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坚硬、松软、致密、黏性、粉性等。
7.气
§1 性状鉴别
一、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8.味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

30、牵牛子:正品呈橘瓣状,腹面三棱形,有一点状 微凹种脐。背面弓形隆起,有一条浅纵沟。水浸泡 后种皮龟裂,手捻有明显黏滑感。伪品多刺月光花 子呈卵圆形,略扁,具钝三棱。背面稍弓形隆起, 腹面为一钝棱线,有一圆形凹陷种脐。其主要区别 在于种子腹面的不同。 31、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莹闪 光为真品;若用火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糊状, 则为伪品。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膨 大5~6倍,达不到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现用 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耳粘合而 成。
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味。 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臭腐败 味。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 不粘附泥沙杂质。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红 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取 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灰白 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3.水试:取正品红花4g于烧杯中,加60摄氏度热水 150ml,搅拌,水染成金黄色。而掺假红花水染成 橙黄或色加深,搅拌有较多灰白色沉淀入杯底,液 面可见油沫。
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 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 的掺伪(杂)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 仿制品。(地地道道的伪品)
常规鉴别要点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 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 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 材的好坏。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 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 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5、特征性理化鉴别、特征性显微鉴别(典型品种 天麻、川乌与草乌)。 6、全草类:主要根据花、果实、种子来鉴别真伪。

中药显微鉴定

中药显微鉴定

2
仪器与材料
2.1 仪器 生物光学显微镜(应配有目镜测微尺和载物 台测微尺)、滑走切片机或徒手圆筒生物切 片器、小型粉碎机、镜台测微尺、离心机、 医用超声仪。
2.2 用具

放大镜、刀片、解剖刀、镊子(包括粗镊及眼科弯镊 与直镊)、剪(眼科剪与手术剪)、解剖针。载玻片 、盖玻片、吸湿器(即玻璃干燥器改装蒸馏水加微量 苯酚,潮气润湿药材样品用)、培养皿或小烧杯(放 切片用,切片后的处理均可在其中进行)、酒精灯、 铁三角架、石棉网、滴瓶、试管、试管架、滴管、玻 璃棒(粗与细)、乳钵、量筒、毛笔(从刀上刷取切 片用)、铅笔(HB、4H、6H绘图用)、带盖搪瓷盘( 装切片标本用)、纱布、吸水纸(滤纸)、火柴等。
粉末显微鉴别时,先记录原粉末的色泽、气味。然后边观察、
边记录。注意观察的全面性。观察每张粉末片时,应自上左至 下右,呈“之”字形扫描,逐渐移动装片,全面观察目的物, 描 述其特征,测量其长度,并注意统计最小量值、多见量值、最 大量值。一一记录。
8
记录
通常以先多数后少数的顺序描述特征,并标明“多见”、“少 见” 、“偶见”。注意着重描述有鉴别意义的组织、细胞和内含物 ,
7
显微鉴别法注意事项
可借助偏光装置寻找和观察,尤其是淀粉粒、结 晶,纤维、石细胞、导管等显微特征。
鉴别成方制剂前,应了解处方组成和制法,分析处方
中各种饮片的主要鉴别特征及用量的多少。进行显微
鉴别时,应观察3~5张装片,使特征不致遗漏
8
记录
组织特征的记录,应以从外至内的次序进行,对有鉴别意义的 特征需详细地描述;一般应绘制简图。必要时,应利用显微描绘 器或显微摄影装置绘制详图或提供显微照片,并注明放大倍数, 或加比例尺。

中药显微鉴别ppt课件

中药显微鉴别ppt课件
草酸钙结晶:为无色半透明或稍呈暗灰色的晶体,一 般一种植物只能见到一种形状,少数有两种或多种 (如曼陀罗叶),在同一植物中晶体的分布以及形 态特征较稳定,是植物显微鉴别的主要特征之一
36
草酸钙结晶的类型
① 簇晶:由许多八面体、三棱形单晶体聚集而成, 如:大黄、人参、白芍等。
② 单晶 通常呈正方形、长方形、斜方形等,包括方 晶、砂晶、棱晶等。例如:葛根、甘草等。
菊糖能溶于水,在细胞中呈溶解状态存在,不溶 于乙醇,乙醇处理后,可成球形、半球形或扇状 结晶析出,久置不溶化。
水合氯醛装片(不加热),可见呈扇形或不规则 的菊糖团块,表面现放射状线纹,久置渐溶化。
45
菊糖
桔梗
--木香
46
菊糖—茅苍术
47
5)黏液
黏液为杂多糖,是植物正常的生理产物, 多存在于种子、果实、根及根茎等的黏液 细胞中(如白及、山药)。
使用高倍物镜时,只能用细螺旋调节焦距,禁止 用粗螺旋调节;也不得装卸载玻片。
使用完毕,应将最小物镜与通光孔相对,关闭光 源,罩好,收置起来。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只能用特殊的擦镜头纸擦拭
55
偏光的应用
显微鉴别中,常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双折射性的特点, 采用偏光检测。
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黑十字现象;草酸钙结 晶类型多样,在偏光显微镜下呈不同的多彩颜色; 矿物类多具有偏光特性。其他如石细胞、纤维、 导管等也呈现出不同的偏光特性。可作为药材鉴 别的补充。
③ 针晶 晶体呈两端尖锐的针状,在细胞中多成束存 在,称针晶束,一般存在于单子叶植物的粘 液细胞中,在双子叶植物中较少见。 如:半夏、山药、巴戟天、茜草等。
37
簇晶
大黄簇晶 38
SUCCESS

中药显微鉴定演示文稿 (2)

中药显微鉴定演示文稿 (2)
中药显微鉴定
实训一 川贝母与浙贝母粉末鉴定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斯试液做粉末装片,能够在显微镜下分辨出川贝母 ﹡与浙贝母淀粉粒的主要不同。
2.能使用显微测微尺测量淀粉粒的大小。 3.会用显微化学方法鉴别淀粉粒与非淀粉粒 4.会对川贝母﹡浙贝母进行显微描述、显微绘图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幻灯机、视频数字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 微镜
4.导管(vessel):分子短小,为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 5.菊糖(starch):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表面现放射状 纹理。
白 术 粉 末 图
(二)半夏:粉末类白色。
1.淀粉粒(starch):极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 直径2~20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 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多,较大,由2~6个分粒组成。
复粒由2~8分粒组成。透化后可见糊化圆点状痕迹。
大 黄 根 茎 横 切 面 简 图
大黄粉末图
三种大黄粉末比较区别
(二)人参:
生晒参粉末淡黄白色。
1. 树脂道碎片(resin canal):易见,内含黄色块状分泌物。 2. 草酸钙簇晶(cluster crystal):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 3. 淀粉粒(starch):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多
2.草酸钙针晶(acicular crystal):较多,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 液细胞中,针晶纤细,长20~144μm,或随处散在。
3.导管(vessel):主要为螺纹导管,少数为环纹导管,非 木化或木化。
半夏
半 夏 粉 末 图
半 夏 粉 末 图
半夏粉末图
半夏粘液细胞
(三)天麻:
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
木化细胞+间苯三酚与盐酸—→红色

2024中药显微鉴定1

2024中药显微鉴定1

中药显微鉴定1•绪论•中药显微鉴定的基本原理•中药显微鉴定的常用方法•中药显微鉴定的实践应用•中药显微鉴定的注意事项与误区•中药显微鉴定的未来发展与展望绪论01中药显微鉴定定义:利用显微镜对中药进行微观形态、组织构造、细胞内含物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以达到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目的。

中药显微鉴定的意义鉴别中药真伪,保障用药安全;评估中药质量,指导合理用药;发掘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中药显微鉴定的定义和意义古代中药显微鉴定的萌芽01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尝试通过观察中药的微观特征来鉴别其真伪。

《本草纲目》等古代医籍中就有一些关于中药微观特征的描述。

近代中药显微鉴定的形成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逐渐应用于中药鉴定领域。

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中药的微观特征,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药显微鉴定方法。

现代中药显微鉴定的发展03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显微鉴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新的显微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不断应用于中药显微鉴定领域,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中药显微鉴定方法的研究目前,中药显微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组织切片法、粉末制片法、表面制片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中药鉴定。

中药显微鉴定标准的研究为了规范中药显微鉴定工作,保障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和完善中药显微鉴定的标准和规范。

中药显微鉴定技术的应用目前,中药显微鉴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各类中药产品的鉴别和质量评估中。

同时,该技术也在中药资源调查、新药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显微鉴定的基本原理02显微镜的种类和原理光学显微镜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适用于一般中药显微观察。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成像,分辨率更高,可达纳米级别,适用于更细微的中药结构观察。

通过观察中药表面的微观特征,如细胞形状、纹理等,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中药性状鉴定观察中药的切片或粉末,了解其组织结构特征,如细胞排列、细胞内含物等,辅助鉴别不同中药。

《中药传统鉴定》PPT课件

《中药传统鉴定》PPT课件

10
精选ppt
❖ 1.眼看 ❖ 用肉眼直观中药材的特征,包括看形状、大小、色泽、表
面、质地、断面六个方面。 ❖ 2.手摸 ❖ 天仙子手握有粘性;羚羊角手捏合把;真鹿茸毛光滑舒适
;土茯苓折之具弹性。木瓜、白芷用手触之表面似硬,用 手捏之觉有软意;荆三棱坚实体重,而炮三棱则体轻;盐 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肉桂水浸后手感粗涩。
精选ppt
28

❖ (5)漂浮反应:海金沙(正品)入水漂浮;(伪品)入水后红色 粉末沉于水底(如棕红色矿物细粉等)
❖ (视频) 6、番红花:放入水中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 水染成橙黄色,无沉淀。若呈线条状、片状等,水面有油 状物,水染成红色、有沉淀则为伪品
29
精选ppt
10、火试:有些药材火烧之后,能产生特 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 象。
12
精选ppt
❖ 4.口尝
❖ 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
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天然牛黄味苦具有清凉
感,且入口其色挂色不落;熊胆味苦而后甘,其气清香。
另外还有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
为麻、涩、谈、滑、凉、腻等。如麝香放入口中,有甘、
辛、苦、咸、酸五味,并有清凉浓郁的香气,钻舌感直达
13
精选ppt
❖ 1.形状:通过肉眼观察药材形状。不同的药材,往往有 其独特的外形,而且这些外形特征一般较为固定。如野山 参形如“芦长碗密枣核芋,锦皮细纹珍珠须”;党参形如 “狮子盘头芦”;黄连形如“鸡爪”;天麻形如“鹦哥嘴 ”;防风根头如“蚯蚓头”;海马形如“马头蛇尾瓦楞身 ”;粉防己形似“猪大肠”等,皆取其形也。观察药材性 状时,如系干燥、皱缩的全草、叶、花类等药材,应先用 温水浸泡,待其展开后再观察。

中药的显微鉴别 PPT课件

中药的显微鉴别 PPT课件
2.草酸钙针晶(acicular crystal):较多,成束存在于 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纤细,长20~144μm ,或随处散在。
3.导管(vessel):主要为螺纹导管,少数为环纹 导管,非木化或木化。
2021/1/10
李昀松制作
26
2021/1/10
李昀松制作
27
李昀松制作
5
人类鉴别中药材的发展历史
2021/1/10
李昀松制作
6
扫描电镜的使用
扫描电镜观察中药材可以获得更多微 观的信息,使显微鉴别方法发展到更高的 水平。
2021/1/10
李昀松制作
7
金 银 花 8
中药显微鉴别中常见的制片方法
有支持剂切片法
切片法 有无支持剂
中药的显微鉴别简介
为了鉴别仅凭性状难以鉴别的中药材,中 药的显微鉴别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中药显微鉴别的对象有:性状相近的中药 材、多来源的中药材、被切碎和粉末状的中药 材、粉末制成的中成药等。
2021/1/10
李昀松制作
3
中药的显微鉴别简介
中药鉴别方法的发展历史:
经验、形状、大小、颜色…
《神农本草经》—《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
理化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基 源鉴定等
19世纪
20世纪
扫描电镜(SEM)、色谱法、 光谱法、热差分析法
未来(?)
2021/1/10
李昀松制作
4
中药的显微鉴别简介
中药显微鉴别方法的分类:
鉴别目标为: 药材的组织构造、 细胞形状、及后含 物。
可以进行定性 与定量地鉴别中药 材的真伪及纯度。
2021/1/10
结晶?
形态?大小?数量?分布?

中药鉴定学期末复习实验十一 中成药的显微鉴定课件

中药鉴定学期末复习实验十一 中成药的显微鉴定课件
②纤维
③油细胞
1
金银花
①花粉粒
2 1 2
红花
①花粉粒 ②分泌细胞碎片
山药
①草酸钙针晶 ②淀粉粒
苍术
①石细胞 ②草酸钙针晶
穿心莲
①含钟乳体的细胞
作业
❖ 描绘六味地黄丸的显微特征图。
中药鉴
实验十一
中成药的显微鉴定
中药鉴定教研室
中药鉴
【目的要求】
❖掌握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定特征。 ❖若干种中药粉末的显微鉴别。
中药鉴
【实验材料】
❖仪器:生物显微镜、镊子、载波片、 盖玻片、酒精灯。
❖试剂:水合氯醛、稀甘油。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药材粉末:黄柏、山药、苍术等。
中药鉴
【实验内容】
❖ 六味地黄丸显微特征的观察。 ❖ 五苓散显微特征的观察。 ❖ 黄柏、厚朴、金银花、红花、山药、
山药的针晶束
中药鉴
熟地黄的薄壁细胞,内含核状物
中药鉴
山茱萸的果皮细胞
中药鉴
泽泻的薄壁细胞(未见纹孔)
中药鉴
牡丹皮的草酸钙簇晶
中药鉴
4. 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
❖ 黄柏 ❖ 厚朴 ❖ 金银花 ❖ 红花
❖ 山药 ❖ 苍术 ❖ 穿心莲
中药鉴
1 2
黄柏
①石细胞(分枝状) ②晶鞘纤维
1
231来自3厚朴①石细胞(分枝状)
苍术、穿心莲、桃仁的粉末。
中药鉴
1.六味地黄丸的制片:
取六味地黄丸一粒,切开,用解剖针在中 心处取供试品或取药丸在研钵中研碎,加适 量蒸馏水混匀,备用。
粉末水装片:主要观察淀粉粒。 粉末透化片:挑取检品少许,按粉末
制片法进行。
中药鉴
2. 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别:

中药的鉴定ppt课件

中药的鉴定ppt课件
等多个方面。
可操作性原则
鉴定方法应简便易行, 适用于不同场合和条件
下的中药鉴定工作。
02
中药鉴定的方法与技术
传统鉴定方法
基原鉴定
显微鉴定
通过观察中药原植物、动物和矿物的 形态、特征,确定其种类和学名。
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 胞形状及内含物等微观特征,进行种 类和品质鉴定。
性状鉴定
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 火试等方法,对中药的形状、大小、 颜色、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 观察和描述。
中药鉴定的意义
确保中药质量与安全,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 升中药的国际竞争力;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药鉴定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中药鉴定
以经验鉴别为主,注重形态、色 泽、气味等外观特征。
近现代中药鉴定
引入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现代科 学技术手段,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 科学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注意事项一
注意事项二
过分依赖单一理化指标。不同中药的 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单一指标难以全 面反映中药质量。
选择合适的理化指标和检测方法,确 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中药鉴定的挑战与展望
中药鉴定的挑战与问题
品种繁多,形态各异
中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给鉴定带来极大 困难。
同名异物,同物异名
中药存在大量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易 导致混淆。
样品制备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清洗、 干燥、去杂等处理,制备 成符合鉴定要求的样品。
性状鉴定
01
02
03
04
观察
通过手感、硬度计等工具检测 样品的质地。

中药显微鉴定

中药显微鉴定
6.木间韧皮部薄壁细胞 形状不一,壁非木化,细胞中含黄棕色物。 有的细胞壁经菌丝腐蚀形成纵横交错的纹理,暗棕色菌丝体可 察见。
7.树脂团块 黄棕色。大多由导管脱出,多破碎。呈断圆柱状或 不规则圆形团块,直径约至104μm。
实用文档
沉香显微特征与白木香区别点为:
1.木射线大多宽为1列细胞,高以5个细胞为多。 2.具缘孔纹导管直径至150μm。 3.纤维较细,直径6-40μm,壁不具单纹孔。 4.草酸钙柱晶极少,长至80μm。
同。 3.能够在显微镜下鉴别出人参﹡的树脂道和党参﹡的乳
汁管 4.会用显微化学方法鉴别党参﹡的乳汁管
5.会对大黄﹡、人参﹡和党参﹡进行显微描述、显微绘 图
实用文档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幻灯机、视频数字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 2.大黄﹡、人参﹡、党参﹡幻灯片、 3.大黄﹡、人参﹡、党参﹡粉末 4.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5%稀醋酸、苏丹Ⅲ
和显微绘图
实用文档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幻灯机、视频数字显微镜 2. 沉香﹡、麻黄﹡粉末幻灯片 3. 沉香﹡、麻黄﹡粉末;﹡石斛浸泡标本 4.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间苯三酚及浓盐酸 5.载玻片、盖波片、大针火柴、酒精灯、吸水 纸、双面刀片、及培养皿
三、显微化学鉴别
实用文档
四、显微鉴别
(一)沉香 :白木香粉末:黑棕色。
5. 导管(vessel):为螺纹实。用文档
川贝粉末图
实用文档
川 贝 母 : 松 贝 粉 末 图
实用文档
川贝母:松贝粉末图
实用文档
(二)浙贝
粉末淡黄白色。淀粉粒极多,为粉末主体,也为鉴别要 点。
1.淀粉粒:甚多,单粒卵形、广卵形或椭圆形,直径 6~56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位 于较小端,层纹大多明显;偶见半复粒及复粒,复粒 由2分粒组成。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二 微量升华法
1原理:
利用某些成分的升华性,在一定温度下将其从制剂中升华分 离出来,并以升华物所具有的某些理化性质作为制剂鉴别的 依据。 2 特点: 简便、实用,由于升华性仅为少数中药化学成分所具有且升 华物纯度较高,故专属性较好。 3 操作方法: 微量升华法常用,少数使用坩埚法或蒸发皿法。
三 光谱法
4 常用的一般化学反应 主要用于制剂中生物碱、黄酮类、蒽醌类、皂苷、香豆 素、萜类以及各种矿物类成分的鉴别 (1)生物碱
碘化铋钾反应
碘化汞钾反应 硅钨酸反应 苦味酸反应
产生红棕色沉淀
产生类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黄色结晶性沉淀
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注意事先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 少数生物碱不与上述通用沉淀试剂反应,而具有专属性较强 的其它反应。
荧光显色
喷雾显色
6 操作过程
薄层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与检视→结果判断 (1)薄层板的活化
吸附原理的薄层法用板应在110℃活化30分钟,放干燥器中备用。 ①市售薄层板:如在贮放期间被空气中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三 氯甲烷、甲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后活化。 ②自制薄层板: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 3份水(或0.2% ~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在研钵中向同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 的气泡后铺板,置水平台上室温下晾干后,在反射光及透射光下检查其 质量,若板面不均匀、不平整或有麻点、有气泡、有破损及污染等情况 ,应重新铺制检查合格后活化。
附:自制薄层板
自制薄层板通常使用玻璃,规格常有 10cm×10cm 、 10cm×15cm 、 20cm×10cm、20cm×20cm。 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 G 、硅胶 GF254 、硅胶 H 、硅胶 HF254 等。其颗粒大 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 薄层板多采用湿法制备,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 均匀薄层(250~300μ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