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浑金的故事
成语浑金璞玉的故事
成语浑金璞玉的故事成语是中国语言的瑰宝,它们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生活、情感和智慧的理解。
而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成语就是"浑金璞玉"。
"浑金璞玉"形容崇高的品质或者潜在的价值被隐藏起来,需要经过提炼或者发掘,才能展现出它们真正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浑金璞玉"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座山,山中蕴藏着无数的金矿和玉石。
然而,山上的金矿和玉石呈现出与一般的金矿和玉石不同的特点,因为它们表面都有着很多的瑕疵,看起来毫不起眼。
由于瑕疵的存在,人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价值,认为它们只是普通而平凡的石头而已。
然而,有一个年轻的矿工不相信这些说法,他认为这些金矿和玉石一定有所不同。
于是,他决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将这些金矿和玉石全部提炼出来,看看它们真正的面貌到底是怎样的。
矿工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的努力,终于将所有的石头都加工处理完毕。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打磨和去除瑕疵之后,终于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极其美丽的金矿和玉石。
这些金矿金光闪闪,而玉石则晶莹剔透。
这些经过提炼后的金矿和玉石充满了崇高的气质和无法估量的价值。
人们得知了这个年轻矿工的经历后,纷纷表示惋惜和后悔,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些"浑金璞玉"的潜在价值。
从此之后,"浑金璞玉"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崇高的品质或者价值被掩盖或者未被发现的事物。
"浑金璞玉"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事物的真正价值,我们不能仅仅凭借外在的表象来判断,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探索和一步步的发现来理解和认识。
有时候,一些平凡的事物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只有通过努力去发掘和提炼,才能真正看到它们的美丽和崇高。
"浑金璞玉"的故事也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或者事物,他们可能并不起眼,但是却蕴含着无尽的可能和价值。
我们不能够被外表所欺骗,而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机会,发掘他们真正的才华和潜力。
竹林七贤引出的成语
“竹林七贤”引出的成语发布:2008-1-30 17:52:45 来自:焦作广播电视网说起“竹林七贤”,在魏晋时期可谓赫赫有名,他们分别是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阮籍、阮咸叔侄。
因其七人经常在一片竹林(位于今云台山景区百家岩一带)里相聚,一同纵酒狂歌,做诗弹琴,故称“竹林七贤”。
可能你不知道,璞玉浑金、鹤立鸡群、卿卿我我、得意忘形等很多成语都是从“竹林七贤”口中代代相传的。
故事先由“七贤”中的山涛说起,因为他是我们的老乡——焦作武陟县人。
山涛,字巨源,年轻时就性格耿直,器量宽宏。
当时司马氏和曹魏争夺政权,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
他不愿卷入官场因而隐居洁身自好,跟嵇康、阮籍、王戎等人意气相投,一起作“竹林之游”,共同研究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
王戎称赞他说:“山涛这个人就像是璞玉浑金,人人都赞赏它宝贵,却又不知怎样形容它的素质。
”“璞玉浑金”的意思是说,未经雕琢的玉、未经冶炼的金子,天然美质,没有加以人工的修饰。
山涛直到四十岁时才出来做了郡的主簿、功曹,直至推举为孝廉。
司马懿的妻子穆氏是他的表姑,因而司马师掌权时就让司隶推举他为秀才,任为郎中,不久又升任赵国相、尚书吏部郎。
司马昭曾写信给他说:“您任职公正清廉,情操高雅超出世人。
我想您必定手头困窘用度缺乏,现在派人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后,又委任山涛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这时,山涛就举荐好友嵇康接替自己尚书吏部郎的职位。
再说嵇康,字叔夜,三国末期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
他才华卓越,志向高远,刚直豪迈但不合群。
嵇康长得身高七尺八寸,不喜欢修饰,风度姿态特别秀美。
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风度潇洒就像松树下的风,清高而舒缓绵长。
”山涛称赞他说:“嵇叔夜魁梧挺拔,就像独立的孤松;‘其醉也,傀峨若玉山之将崩(他的醉态,就像雄伟高大的玉山将要倒下来似的。
)’。
”“玉山自倒”这句成语由此而出,形容人喝醉酒的样子。
一颗生不逢时的璞玉浑金
一颗生不逢时的璞玉浑金摘要:李白,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文坛天才,有着绝世的才华和“济沧海,安社稷”的伟大抱负,一生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美诗篇。
他想凭借自己的才华碰到一位独具慧眼的地方官员直接推荐他进入朝廷,然而,在经朋友推荐后进入朝廷的他,孤傲自信,心性耿直,由于“僰文”一事,他受权奸们的陷害而被迫离开朝廷。
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年迈的他却时时想着请缨从军去“济沧海”。
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最后却不得不泪洒黄泉。
究其原因,只能是李白生不逢时,未能遇到像李世民那样识人善用、不计前嫌的贤君明主。
作为现代人,我只能与李白共慨!关键词:文坛天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于碎叶城(今中亚细亚巴尔喀什湖以南),五岁时被父亲带到了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故又以青莲居士自称。
自幼天资聪慧的他在十多岁时就怀有“济沧海,安社稷”的宏大抱负和“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弻,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秘书》)的远大理想。
常常把自己比作大鹏的李白为了这些抱负和理想,除了致力于文学的钻研创作外,他还非常喜欢剑术。
但是由于他曾在青城山隐居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书,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感染,于是又具有浮云富贵、粪土王侯、隐逸求仙的思想和以后功成身退的处事态度:“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又有着奔放的性情和豪迈旷达的性格,他想觅天下美景于眼底,踏世间圣地于脚下。
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本来好侠、好仙的李白从二十岁(721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首先遍览了四川境内的名山大川,如峨眉山、青城山、成都等地。
他恃才自傲,根本不愿走阶梯般的科考程序,想“一步登天”,于是从二十五岁开始便走出四川,漫游全国,想凭借自己的才华碰到一位独具慧眼的地方官直接推荐他进入朝廷——天子脚下。
公元742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终于被他的道士朋友吴筠直接推荐到朝廷,实现了当初的愿望。
学习古今当代敬业,廉洁、勤政、爱民、乐于奉献的人物故事或事迹
学习古今当代敬业,廉洁、勤政、爱民、乐于奉献的人物故事或事迹古代廉洁人物及事迹:1、山涛: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著名清官。
陈郡人袁毅曾做县令,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
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
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
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
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
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
”2、徐勉:南朝萧梁时期,徐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
这下他家可热闹了,有事没事来套近乎的人不晓得有多少。
某天晚上,徐勉邀请友人相聚。
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关系比较好,竟狮子大开口“求詹事五官”。
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虞暠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告辞。
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3、袁律修:隋朝袁律修一生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5个朝代,官至尚书郎、太常少卿。
为官50余载,却两袖清风,连升酒薄礼也不收,人们皆呼他为“五代清郎”。
4、范景文:明代的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
他位高权重,很多人来求他办事。
为杜绝纷至沓来的亲朋好友求他,范景文特地在府门上写下6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故被百姓美称为“二不尚书”。
5、汤斌:清代岭北道道台汤斌,为官多年,竟毫无苟取,坚持以清贫为本,每日以豆腐汤为肴,许多百姓便敬称他为“三汤道台”。
意思是说他为政像豆腐汤那样清廉,生活像黄连汤那样苦涩,对世道人心像人参汤那样滋补。
古代敬业人物及事迹:1、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他于1722年继承皇位,到1735年去世,在位仅12年8个月,但他所做出的改革,比他父亲康熙担任61年皇帝所做出的改革还要多。
他勤于政事,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清单
《世说新语》知识点+练习题【作者简介】刘义庆: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 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作品简介】《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zhēn)》《贤媛(yu án)》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世说新语》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文学地位】《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琢璞成玉的典故
琢璞成玉的典故
"琢璞成玉"是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
据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宋玉的年轻人,他生活贫困,家境贫寒,但他自幼聪明好学,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
有一天,他在山上捡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糙而毫无价值。
然而,他被这块玉石的内在潜力所吸引,决定将其打磨成一块
美丽的玉璧。
于是,宋玉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进行琢磨和雕琢,将这块粗糙的玉石一点点地打磨,直到最终打磨成一块美丽的玉璧。
这块玉璧具有瑰丽的色彩和完美的形状,令人赞叹。
这个故事中的“琢璞成玉”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潜力被完全发掘和开发的过程。
就像那块粗糙的玉石一样,人们经过不断地努力、锲而不舍的追求和自我超越,最终能够将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才或者创造出极大价值的事物。
这个典故也强调了人们要有毅力、耐心和坚持,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世说新语简短
世说新语简短1.《世说新语》中简短古文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解释:孔融被收押,朝廷内外群臣们都很惶恐。
当时孔融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他们两个如故在外面玩耍,丝毫没有理会官兵。
孔融对着使者说:“戴罪在身的是我,我的两个儿子能不能放过?”儿子说:“大人知不知道把一个鸟巢打翻,还有完整的蛋吗?”过了不久,他两个儿子也被害了。
2、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解释:东汉时,颍川郡名士陈实(陈寔)担任太丘县长,他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都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行甚佳。
陈纪的儿子陈群(字长文),陈谌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功德,不可开交,找祖父陈实评理。
陈实认为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样的,感叹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扩展资料: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
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和氏献璧的故事
和氏献璧的故事
故事内容:
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
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石头。
”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等到楚厉王死了,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那块璞玉拿去献给武王。
武王叫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是一块石头。
”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楚武王死了,楚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
文王听说后,派人去询问他:“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被砍掉双脚而悲伤,我悲伤的是宝玉被说成是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
”文王于是叫玉匠加工这块璞玉,果然得到了一块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寓意:
这个故事揭示了真理有时会被误解和埋没,但只要坚持真理,最终会被认可。
同时也赞扬了卞和的忠诚和坚定,批判了统治者的无知和专横。
启示:
1. 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遭受挫折和误解,也不放弃追求真理。
2. 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他人的言论就轻易下结论,要有深入探究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璞玉浑金
璞玉浑金发音 pú yù hún jīn 释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示例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
(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用法作宾语;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故事魏晋时期,在文学上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40岁才当上官,在京城任尚书吏郎,他很敬重有才学的嵇康,因工作调动想推荐嵇康去接替他的位置,可嵇康不愿。
后来他为吏部尚书,启用嵇绍。
王戎盛赞山涛是没有琢磨的璞玉。
璞玉浑金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司徒王戎赞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山涛(公元205年~公元283年),字巨源,河南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
山涛早孤,家贫,却有器量,卓尔不群,他生性喜爱《老子》、《庄子》。
早年隐居不仕,与嵇康、阮籍、王戎等志趣相投,结交成“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
在“竹林七贤”中,嵇康最有才学,也最放任随便,敢于蔑视权贵。
山涛虽然比他大19岁,却很敬重他。
山涛与大将军司马懿有亲戚关系,但他并没有依仗这层关系去取得荣华富贵,40岁,才在郡里当小官。
司马昭当政后,山涛调动官职,累迁尚书吏部郎、吏部尚书、太子少傅,成为当时重臣。
他上书推荐嵇康担任吏部郎,但嵇康对司马氏铲除异己、独揽朝政的做法很反感,不愿为司马氏效劳,所以得知山涛上书推荐自己,不仅不感激,反而写了一封信,与山涛断绝来往,这封信就是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山涛了解嵇康,了解他的秉性,对此并不介意。
但是,司马氏集团不放过蔑视他们的嵇康,公元263年,司马昭借一件事把他杀了。
临刑前,嵇康对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也。
”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后,山涛上书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说他德才兼备,应当任用。
司马炎接纳了山涛的建议,任命嵇绍为秘书丞。
璞玉浑金
璞玉浑金作者:思齐来源:《现代妇女》2015年第11期祁连山脉绵延起伏,河流纵横交错,特殊的地质地貌蕴藏了丰富的玉石资源。
远古形成的火山岩、蛇绿岩和浊积岩等,经过上亿年的风雨砺蚀,雪水冲击,沐浴日月之精华,汇聚天地之灵气,造就了声名远扬的祁连玉。
祁连玉的开发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甘肃武威娘娘台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的精美玉璧,即以祁连玉制成。
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山海经》《尚书·禹贡》等古籍,将祁连彩玉、墨玉的人文背景、开发历史载入史册。
据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西周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西王母馈赠姬满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日“夜光常满杯”。
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
夜光杯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质地光洁,一触欲滴,色泽斑斓,宛如翡翠,倒入美酒,酒色晶莹澄碧。
尤其皓月映射,清澈的玉液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熠发光。
到了唐代,夜光杯更是闻名遐迩,唐人王翰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诗以杯名世,杯因诗增辉。
祁连玉因夜光杯而闻名天下,而实际上,祁连玉的美并不止于月光杯。
作为一种近乎朴拙的玉,祁连玉高贵典雅,含蓄温润。
它“色美”,以绿为主,有浅绿、翠绿、墨绿,以白色为过渡色,另有少量黄色、红色玉石,半透明,带有均匀的黑色斑点,层次分明,好像繁星撒满天际;它结构致密、质地细腻,雕制品细腻、滋润,光泽度好,遇水则神韵更佳,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它“形美”,小的玲珑可爱,大的敦实稳重,可达几十吨、数百吨,甚至可以被加工成观赏石和园林石,用来美化城市景观;它“意美”,不仅纹理变幻无穷,色彩也相互交融,构成了精美绝伦的图案意境,或酷似人物肖像,或构建自然风光,或再现山水花鸟,或表现生灵百态,意境万千,栩栩如生,耐人回味。
目前,除了青海省格尔木市祁连县野牛沟一带之外,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也发现了多处大型祁连玉石矿化体,初步探明平均资源储量在1亿吨左右,同时发现了多种可供开发利用的奇石资源。
卞和得到璞玉的故事
卞和得到璞玉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年轻人,他对玉石非常着迷。
卞和时常听人说起玉石的美丽和价值,因此他渴望拥有一块珍贵的玉石。
有一天,卞和得知一个传闻,关于一块藏有宝贵玉石的璞玉出现在附近山区的一座山洞里。
听到这个消息,他兴奋不已,决定立即出发寻找这块神奇的璞玉。
卞和背上行囊,踏上了去寻找璞玉的旅途。
他沿着传闻中的指引,穿越森林和山脉,时而经历艰辛,时而感到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几天过去了,他终于来到了传闻中的山洞。
山洞口阴暗而幽深,但卞和毫不畏惧,决心进入寻找璞玉。
他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每一步都会小心翼翼地观察周围是否有蛛丝马迹。
随着探索的深入,卞和发现山洞内光线逐渐明亮起来,并且一阵温暖的气息笼罩着他。
他逐渐走近声音的源头,心中越发期待这块璞玉的出现。
当他看到最后一个转角时,眼前出现了一块巨大而闪亮的璞玉。
璞玉庄严而典雅,闪烁着令人惊叹的光芒。
卞和不禁感到欣喜若狂,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璞玉。
然而,他想起自己曾经听过的一句话:“真正的玉石需要经过在人间修行才能被彻底开化。
”卞和明白了,他的旅途并非只是为了得到一块璞玉,而是前进的过程中的人生历练和修行。
因此,卞和并未着急把璞玉带回家,而是在山洞中静心修炼。
他花了数月的时间,用心磨砺自己,培养出一颗宽厚善良的心灵。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卞和对玉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明白了玉石的珍贵并不仅仅在于外表的美丽,更在于内在的品质与历程。
真正的玉石需要经过辗转磨难,才能展现出它真正的价值。
最终,卞和将璞玉带回了家乡。
他用自己心灵净化的璞玉制作了一件精美的玉器,并将其展示给周围的人们。
大家被这件玉器的美丽和内涵所折服,纷纷称赞卞和的成就。
卞和得到璞玉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珍宝与财富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成长和理解。
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外在的物质,更在于内心的修炼与成长。
犹如璞玉需要人间的历练来完善自己,我们也需要通过经历与成长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和价值。
用璞玉浑金写作文
用璞玉浑金写作文璞玉浑金是说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就像我们写作文呀,有时候最真实、最质朴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我有个小伙伴叫小明。
有一次老师让写自己的家人。
小明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说好多华丽的词,像什么“我的爸爸宛如巍峨的高山,他的身躯撑起了家庭的蓝天”。
小明就老老实实地写,他说他的爸爸每天早上都会给他做早饭,会把鸡蛋煎得金黄金黄的,面包烤得香香的。
爸爸有时候接他放学,会背着他的大书包,走路的时候,小明能看到爸爸后脑勺有几根白头发。
他还写爸爸晚上会陪他一起看动画片,两个人笑得前仰后合的。
这篇作文虽然没有那些很高级的形容,但是大家读起来就感觉特别温暖,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爸爸一样。
这就是璞玉浑金的感觉,作文里有最真实的情感,最平常的小事,可就是能打动人心呢。
璞玉浑金,那是一种不加雕琢的美好。
写作文的时候,要是能有这种感觉就很棒啦。
我记得我们班有一次写关于友情的作文。
有个同学叫小花,她写她和好朋友的故事。
她没有说什么“友情是人生中最璀璨的明珠”这样的话。
她写的是有一次她忘记带铅笔盒了,急得都快哭了。
她的好朋友小红看到了,啥也没说,就把自己的铅笔、橡皮还有尺子都分给她用。
然后课间的时候,她们还一起跳绳,小花跳得不好,小红就一直在旁边耐心地教她,告诉她怎么摆手,怎么抬脚。
小花写的这些都是特别简单的事情,可是我们读的时候,就觉得她和小红的友情好真挚啊。
就像璞玉浑金一样,没有什么修饰,但是那种友情的美好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我们写作文也应该这样,把最真的东西写出来就好。
璞玉浑金,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
写作文的时候要是能做到这一点,作文就会很吸引人。
就像有一次写小动物的作文。
有个同学写他家的小狗。
他没有写什么“小狗的眼睛像两颗璀璨的宝石,它的毛发如同锦缎”这样的句子。
他写小狗每天早上会在他的床边叫他起床,那叫声“汪汪汪”的,叫得可欢快了。
他写他带着小狗出去散步的时候,小狗看到小蝴蝶就会兴奋地追着跑,然后跑累了就趴在地上吐着舌头喘气。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翻译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翻译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这个古谚,字面意思是“一个宋
朝的普通人,有幸获得绝版璞玉,便将之赠送给皇帝极其珍贵的儿子”,蕴含了“特别的礼品才能受到重用”的寓意。
这个古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宋国它的宰相张九龄,在某个严冬的
夜晚,张九龄因为独自守在官舍,而并没有瑞雪兆丰年的心情,正当
他发怒的时候,突然一个乞丐上门来,向他捧出一块美观至极的璞玉,他立刻喜出望外,把它送给皇帝,而皇帝也接受了这份用心的礼物,
而且表示对张九龄十分欣赏,非常地感动。
这个古老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几百年前,但其中的主题思想一直没
有改变,就是“特殊的礼物才能受到重用”的寓意,我们今天仍然可
以从中学到很多,就是当我们要去向他人求情,尽量把特殊的礼物给
他送给,这样更容易受到对方的欣赏,取得好结果。
璞玉美玉语文作文
璞玉美玉语文作文咱先来说说这璞玉,就像那蒙着面纱的神秘姑娘,你知道她是个美人坯子,可就是还没完全瞧见真容呢。
璞玉啊,外表看起来就是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灰不溜秋,糙糙的,毫不起眼。
但你要是个识货的主儿,拿起来在手里一掂量,就感觉有点不太一样。
这就好比你在一群普通人里,突然发现一个看着低调,但气场与众不同的家伙。
我曾经就见过一块璞玉,那是在一个老工匠的摊子上。
当时我就想啊,这破石头有啥稀罕的?可那老工匠眼睛可毒了,他笑着跟我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可是宝贝。
”我就特别纳闷儿,这怎么就是宝贝了呢?老工匠就跟我讲起了璞玉的故事。
他说璞玉就像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孩子,虽然现在看起来啥也不是,但只要经过精心雕琢,就能变成美玉。
这雕琢的过程可不容易啊,就像培养一个孩子,得花好多心思。
得小心翼翼地把外面那层“石头衣服”给去掉,还不能伤着里面的玉。
这个过程那是急不得的,就像你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样。
而美玉呢,那可就是妥妥的大明星了。
你看那些古代的美玉,温润柔和,色泽晶莹剔透,放在哪儿都闪闪发光。
它被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形状,有的是翩翩起舞的仙女,那身姿轻盈得好像要从玉里飞出来似的;有的是威风凛凛的巨龙,龙鳞一片片都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要腾云驾雾。
美玉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就像在舞台上的超级巨星,粉丝无数。
可是啊,美玉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风光的,它也是从璞玉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这就告诉咱们一个道理,不要小瞧那些看起来平凡的东西或者人。
说不定哪一天,那个默默无闻的家伙就像璞玉变成美玉一样,一下子就惊艳了所有人。
咱再从做人的角度来说说这璞玉美玉。
有些人就像璞玉,他们可能没有好看的外表,也不会说那些漂亮话,但是他们内心有着很珍贵的品质,就像璞玉里藏着的美玉。
而有些人呢,就像是已经雕琢好的美玉,他们把自己的优点都展现出来,闪闪发光,让人羡慕。
但是无论是璞玉还是美玉,都有自己的价值。
璞玉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而美玉有着已经展现出来的魅力。
璞玉浑金的成语故事
璞玉浑金的成语故事
“璞玉浑金”这则成语的“璞玉”是未经人工雕琢的玉;“浑金”是没有冶炼过的金子。
比喻人的品质纯美质朴,或指天然浑朴的精美之器。
这个成语来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魏晋时期有七位文人,他们在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其中有一名叫嵇康的,家附近有一大片竹林,风景秀丽,七位贤才常在那里游玩,毫无顾忌地开怀饮酒。
为此,社会上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七贤”之一的山涛,与魏明帝时任大将军的司马懿有亲戚关系,但他并没有依仗这层关系去取得荣华富贵。
公元23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璞玉浑金
成语拼音:pú yù hún jīn
成语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典故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
成语例句: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
(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
古代廉洁的人物故事
古代廉洁的人物故事古代廉洁的人物故事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做好官的标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古代廉洁的人物故事,欢迎借鉴!1、羊续:“悬鱼太守”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
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
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
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
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
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2、刘宠:“一钱太守”东汉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且清廉俭朴。
在他离任时,当地百姓凑了一批金银相赠。
刘宠虽坚拒不收,却又不忍令父老乡亲过于失望,只好拿一文钱作为纪念,故被时人誉为“一钱太守”。
百姓还修了“一钱太守庙”来纪念这位清官。
后人有诗赞道:“刘宠清名举世佳,至今遗庙在江边。
近来仕官多能者,世学先生拣大钱”。
3、山涛:“悬丝尚书”、“璞玉浑金”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著名清官。
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送给山涛一百斤上等蚕丝。
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
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
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
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
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象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
”4、徐勉:“风月尚书”南朝萧梁时期,徐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
这下他家可热闹了,有事没事来套近乎的人不晓得有多少。
某天晚上,徐勉邀请友人相聚。
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关系比较好,竟狮子大开口“求詹事五官”。
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虞暠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告辞。
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沈从文《边城》中翠翠人物形象简析
沈从文《边城》中翠翠人物形象简析璞玉浑金,玲珑剔透——沈从文《边城》中翠翠人物形象简析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范雅君“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注:教材为“就又从从容容的来完成任务了”)——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边城》翠翠是一个“美”女!这种“美”,有别于中国传统审美习俗中的“肤如凝脂,腮如新荔”,翠翠的肤色是“黑黑的”,是健康的;翠翠的眼睛也有别于《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顾盼生辉,而是“清明如水晶”,是纯净的。
疏朗几笔的肖像描写,你的眼前仿佛立着这样一个美女:璞玉浑金、玲珑剔透、健康明丽,你由衷地赞叹:真美啊!然而,这种“美”还有更丰富的内涵,请看接下来的两个比喻:“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如山头黄麂一样”,前一个比喻,意在突出翠翠的天真活泼,后一处比喻意在彰显翠翠的善良纯真。
仔细思考,作者为什么青睐于动物作比?读到“小兽物”三个字,你可曾联想起中国古语“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当然,不仅仅如此,还因为“小兽物”“山头黄麂”喻示着原始的,未经开化的朴质,因为这里是湘西边境,是茶峒古城,古风犹存。
当然,翠翠的纯净自然、健康明丽,最根本的成因还在于作者两次强调的“长养”,因为自然的养护,才有了翠翠的健康成长。
翠翠生活的世界是简单的,是纯粹的,她是如何看待外部世界的呢?“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这一句和前面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相映成趣,是一个单纯自然的人在面对外部陌生的世界时本能的反应:犹疑、谨慎、提防,这是人之本初的自然属性。
高考高频成语-备战高考-2021-高考必备_150
高考高频成语-高考必备-2021备战高考:2021-05-051、璞玉浑金[pú yù hún jīn]也说浑金璞玉。
《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
” 比喻人品质朴、纯真。
浑金:未经冶炼的金。
2、覆盆之冤[fù pén zhī yuān]形容无处申诉的冤枉(覆盆:翻过来放着的盆子,里面阳光照不到)。
3、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意思是靛青是从蓼蓝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蓼蓝更深。
后用“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4、开宗明义[kāi zōng míng yì]原为《孝经》第一章名。
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
开宗:阐发宗旨。
明义:说明意义。
5、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庄子·列御寇》上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
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龙下巴底下取得,而且是在它睡时取得的。
”后来用“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
6、四海鼎沸[sì hǎi dǐng fèi]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
形容天下大乱。
7、青天白日[qīng tiān bái rì]白天(含强调意):~的,竟敢拦路抢劫。
8、烟波浩淼[yān bō hào miǎo]烟波:雾气迷茫的水波;浩:水大,引申为大和多;淼:同“渺”,水大的样子。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同“烟波浩渺”。
9、仰人鼻息[yǎng rén bí xī]依赖别人的呼吸生活。
比喻不能自主,看人脸色行事。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璞玉浑金的故事
【出处】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释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用法】作宾语;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成语故事】魏晋时期,在文学上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40岁才当上官,在京城任尚书吏郎,他很敬重有才学的嵇康,因工作调动想推荐嵇康去接替他的位置,可嵇康不愿。
后来他为吏部尚书,启用嵇绍。
王戎盛赞山涛是没有琢磨的璞玉
【示例】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
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