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第三版教师心理章节总结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第三版教师心理章节总结张大均第三版教育心理学教师心理章节总结教师心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师的心理特征、心理素养和心理健康。
一、教师的心理特征1. 教师的心理特征教师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如素质教育观念、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等。
(2) 教育技能教育技能是教师实施教育行为的必备能力,包括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谈话技能、评价技能等。
(3) 教师气质教师的气质是指教师在性格、情感、言行举止等方面的表现。
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气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2. 教师的心理素养教师的心理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良好的情感特征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情感特征,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等。
(2) 良好的性格特征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坚强勇敢、宽容大度等。
(3) 良好的智能特征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智能特征,如优秀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4) 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能够积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的心理素养1. 教师的心理素养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良好的情感特征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情感特征,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等。
(2) 良好的性格特征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坚强勇敢、宽容大度等。
(3) 良好的智能特征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智能特征,如优秀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4) 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能够积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
2.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处理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教师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教师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教育观念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因此,研究教师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
一位教师的教育观念所强调的教学目标,会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如果教师认为知识传授是最重要的,他们会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如果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重要的,他们会更注重学生参与式的学习和探索。
因此,不同的教育观念会导致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深化教学的程度。
其次,教师的教育观念还会影响教学方式和策略的选择。
例如,对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师来说,他们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采用更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项目式探究课程;而对于强调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的教师,则可能更倾向于采用讲授式教学和笔记整理讲解。
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同,教学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教师的教育观念还会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位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更愿意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而一位注重知识灌输和控制的教师则可能更倾向于呵斥和批评学生,缺乏耐心和关心。
教育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关系质量。
教师的教育观念也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
教师教育观念的不同,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方式和策略选择上有所偏差。
如果教师持有狭隘和死板的教育观念,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闭目塞听,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
相反,拥有宽广教育视野和积极开放的教育观念的教师,则更容易吸纳新知识,不断开展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
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和持续努力。
教师应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关注教育新知,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机构也应该加强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引导和培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观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在幼儿园教育中,户外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分析其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师幼互动行为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能力、情感交流和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提升。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实际教育过程中,如互动机会不均等、教师主导互动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和解决。
本文采用文献回顾、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出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运用实地调查法观察和记录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和幼儿对师幼互动行为的看法和建议。
研究发现,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机会存在不均等现象。
部分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互动机会,而部分幼儿则相对缺乏。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多以指导性互动为主,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教育理念、幼儿个性特征、环境设施等。
教师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待幼儿的态度和方法,进而影响师幼互动行为。
同时,幼儿个性特征和环境设施也会对师幼互动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发现,良好的师幼互动行为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能力、情感交流和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提升。
而缺乏互动或不良的互动可能导致幼儿发展受限,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行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以实现更加平等的师幼互动。
幼儿园应环境设施的改善,为师幼互动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应鼓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户外活动策划与组织,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研究样本较小,可能无法涵盖各种类型的幼儿园和教师。
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
幼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优秀篇)
幼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幼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育观、教学观做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观念是针对传统教育重人才培养的统一性以及重知识灌输轻自学能力培养的特点提出来的。
在传统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幼儿教育自身的价值不受重视。
在新课程倡导树立活动教学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过程性,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既关注幼儿未来的发展又关注幼儿目前的现实生活,既关注幼儿整体又关注每一个个体,强调幼儿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
因此,与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相适应,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观的指导下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
1)、树立活动教学观,促进幼儿建构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评判活动效果的好坏往往依据幼儿获得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达到让幼儿多学知识这一目的,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个性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使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降低,甚至开始厌倦学习。
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特性活动性,活动的特点一是活,二是动,这是学前儿童的最大特点,学前儿童好动,喜欢游戏,在活动中能充分展现自己,身心各方面都得到有益发展。
福禄倍尔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活动的本能,婴儿期以后这种活动本能主要表现在游戏中,在游戏中幼儿最能表现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活动教学观,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使幼儿在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2)、树立终身教育观,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幼儿园课程处于基础位置,它的特殊对象是学前儿童,它处于人生起跑线上,其获得的经验会影响到青少年及一生,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幼儿未来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自我学习能力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信赖于教师、懒于思索?如果是后者的话,无论教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都是幼儿教育的失败,因为幼儿失去的远比我们得到的多。
教育观的角度评价老师的教育行为
教育观的角度评价老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老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评价,可以从教育观的角度出发,探讨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老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评价和分析。
一、教育理念评价教育理念是指老师对教育价值、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的根本观念和认识。
不同的教育理念会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以实用主义为教育理念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技能。
他们在教育行为上更注重实践、实践和实践,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他们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进行学习。
其次,以发展主义为教育理念的老师,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性。
他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个性特长。
在教育行为上,他们会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以人本主义为教育理念的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质。
他们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教育行为上,他们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方法是老师实施教育理念的手段和方式,是转化教育理念为教育行为的桥梁。
老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老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创造互动、参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放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关注个性化的教学。
老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例如,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任务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教育效果评价教育效果是评价教师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它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结果和影响。
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
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变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日益凸显。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
深入探讨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对于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首先将对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随后,分析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教育行为的具体表现。
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教育观念如何影响教育行为,以及教育行为如何反作用于教育观念,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结合具体的教育实践案例,提出优化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而在教育的诸多环节中,教师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败。
探讨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教育行为上,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机制,以期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深化对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关系的理论认识,更在于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对于教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本研究也有助于他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化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应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化学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化学经验,促进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更新理念是前提理念是实践的前提,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明确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前提。
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面对全新的课程理念,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要从潜意识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要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根据“生活—化学—社会”的线索组织学习内容,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才能实现课改的目标要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重视设计是基础教学设计是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基础。
组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按新课程要求统筹安排好“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尤其是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一)转变课程观“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
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
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不给教师、学生发挥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的观念呈现出新的转向,“教材是范例”。
所幸的是我们小语“能力训练”实验对教材的认识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二多年前遵循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理论,明确提出以“课文无非是例子”的理念,在全国第一个以“能力系列”与“主题系列”整合来建构单元体系。
因此我认为我们实验说的“例子”涵盖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例子;二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比如94年我在乐安执教《我的弟弟》是以一个自然段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因果式的自然段后,指导朗读文章结尾“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凯米和德弗里斯早期教育方案最为忠实地演
绎了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但是由于其操作性 差而在实践应用有限
凯米和德弗里斯早期教育方案
凯米(Kamii, Constance)是美国阿拉巴 马州立大学伯明翰校区的教授,早年曾跟 随皮亚杰一起作过多年的研究。 德弗里斯(DeVries,Rheta)是美国北爱 荷华大学教授,也曾与皮亚杰一起做过研 究,还曾是柯尔伯格(Kohlberg,L.)的 学生。
物理经验 —— 事物本身属性
逻辑数理经验 —— 关系(1)
逻辑数理经验 —— 关系(2)
发展是有阶段的,但是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 段的过渡是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在自我调节下 实现的。
发展和学习的关系
发展与学习是不同的。发展是自发的,而学习是 引发的 发展解释着学习,发展决定着学习而不是学习制 约着发展,学习从属于发展而非相反 发展与学习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同化,同化是 学习的根本。在皮亚杰看来,学习的主体是主动 的,应该把重点放在同化上,放在主体自身的活 动上
斜坡与轨道
活动计划 让儿童感受斜坡、将容器放在适当的位置接住从 斜坡上滚落的球、大小不同的球在斜坡同一位置滚 落;斜坡与斜坡之间连接形成更长的斜坡…… 活动中儿童可能会思考的问题 当球在斜坡不同的位置滚下来时,或者当斜坡的 性质发生改变时,应该分别把容器放在哪里才能接 住球;哪个容器最适合接住某个特定的球或者哪个 容器最适合接住所有的球;斜坡与斜坡怎样连接才 能让球顺利通过;大小不同的球在斜坡上滚动有什 么区别……
幼儿认知导向课程的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认知导向课程的设计者开始强调幼 儿是知识的建构者。每个儿童都被看作是主动的知识建构 者,在与支持他的成人共同开展的主动性活动中建构他或 她自己的知识。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成长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 关注学生成长,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严谨的教育教学态度,精心备课,精心授课1. 严谨的教育教学态度,注重专业素养。
教育教学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应该以严谨的教育教学态度面对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 精心备课,精心授课。
充分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细心准备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精心授课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应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学生的情感1. 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学生的情感。
学生是尊重的个体,他们有着独立的思想,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关爱。
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选择,关爱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差异的研究
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差异的研究作者:庞敏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9年第41期【摘要】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践行者,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从教师自我陈述的教育观念和其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育行为,采用分析法,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分析了教师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育行为,发现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有差异,且教师没有清晰的意识到差异,也没有反思的精神存在。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育观念教育行为 ;差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表明教育和教师对一个国家的强大、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起着极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而幼儿成长的大部分时间和成长环境是在幼儿园,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但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差异的原因分析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教师自身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是外界的原因。
从教师的自身与外界这两个方面分析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差异的原因。
(一)自我教育观念未系统化教师专业自主,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里有属于自己的专业智慧,可以独立执行专业任务,包括课堂教学、学校或是组织决策,以维持其专业品质,及不受外界干预的状态。
[1]教师在做决策、判断时,或者是在实践中,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的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系统要稳定和系统化,否则,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就容易受外界和她人的影响,进而会引起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不一致。
(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工作岗位上从业者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压力引发的一系列心理表现,其中情绪衰竭是核心部分。
教师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一、介绍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重要性教师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效果。
因此,培养和构建健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特点教师教育思想是教师对教育认识和理解的总结和概括,涵盖了教师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教育思想的特点在于理论性、实践性和可塑性,它是教师个人和社会历史的交融产物。
三、教师教育观念的内涵和特点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观、教育方式观等方面。
教师教育观念的特点在于稳定性、团队性和指导性,它是教师集体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现。
四、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关系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教育思想是教育观念形成的基础和指导,而教育观念则是教育思想具体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五、影响教师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因素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环境、家庭背景、社会文化等。
其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经验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和实践经验,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六、构建健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构建健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需要教师从自身开始。
教师应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认识,及时调整不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同时,教育管理者也应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相关培训,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健康发展。
七、教师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八、教师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创新与发展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追求
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追求一、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性教师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的认识、理解和价值观念,它是教师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教师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所以,培养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内涵1. 人本观念: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主体性观念: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 教育公平观念:教师要坚持公平原则,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创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4. 成长导向观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才能,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能。
5. 德育与智育一体观念: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德育与智育的双重培养,以德育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智能水平。
三、教育追求的价值教育追求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追求的目标和意义。
教育追求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人生追求,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四、教育追求的内涵1. 知识追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2. 教育艺术追求:教师要追求教育的艺术,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教育智慧追求:教师要通过对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理性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4. 价值观教育追求:教师要注重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五、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追求的关系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追求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教师教育观念是教育追求的指导原则和价值基础,而教育追求则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实践目标和追求方向。
六、正确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意义1.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利于教师从思想上刷新观念、提升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2. 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正确的教育观念使教师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
教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与教育工作的关系
教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与教育工作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师德师风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的简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良好品德和职业操守。
这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德师风对于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至关重要。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和行为,所以教师要做好示范,树立正确的榜样。
只有教师自己以身作则,才能引领学生走上正规道路,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师德师风对于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信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最后,教师德师风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只有有道德情操的教师才能用正确的方法,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德师风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只有不断加强教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关系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行为规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教师的师德师风涉及到他们的道德修养、职业操守和工作作风,而学生的行为规范则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师德师风的良好建设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树立了榜样。
一个德高望重、言行一致的教师,能够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当教师端正自己的态度、言行俱一,且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的原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其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的行为规范互相促进。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行为规范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教师自身师德师风存在缺陷,就难以要求学生遵循行为规范。
而当学生的行为规范得到有效监督和指导时,也能够促使教师更加重视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在观察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后,会更加努力地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
可以说,教师师德师风与学生行为规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另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塑造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教师的品行会在学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的课堂教学、言传身教的方式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如果教师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工作作风,那么学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正所谓,范可传百世,行可传千里。
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关系还体现在教育管理上。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要依赖于学校的教育管理。
学校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和引导,鼓励教师履行职责,秉持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工作态度。
同时,学校也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地实施。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这是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
在教育领域,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关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教育的理论观念、认识和看法,是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性原则。
而教育行为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和方法,它是教学实践的具体表现。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意味着教育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受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思想影响着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与指导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教育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教育思想对于教育行为的方法和手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如果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那么教育行为将会强调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如果教育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那么教育行为将会强调灌输式教学和指导式学习。
教育思想对于教育行为的效果和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教育思想是发展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那么教育行为将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效果将会是积极的;如果教育思想是灌输性思维和机械性思维,那么教育行为将会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学习,教育效果将会是消极的。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效果和质量等多个维度。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并不意味着教育实践是一成不变的。
教育思想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的。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应当根据教育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教育行为,使教育实践与时俱进,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并不意味着教育实践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根据教育思想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教育行为,使教育实践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教育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应当重视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发展。
教师的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教师的教育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教育学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师的教育学理论是指教师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育学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师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方法和管理技巧,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教育学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然而,教育学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教师要将教育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只有将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育学理论中,有许多经典的理论模型可以指导教师的实践。
例如,康德的知识结构理论提出了“知识金字塔”的概念,强调学习应该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
另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除了经典的理论模型,还有一些新兴的教育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构建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另外,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的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浅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元化。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脱离的;二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三是教育实践独立于教育理论之外,本身具有自主性。
除此之外,学者们对此各抒己见: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统一的,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相互滋养的关系,有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紧性关系,也有将二者的关系等同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
本文分析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涵,历史发展,逻辑基础,阐述了关于二者关系的一些观点,提出当今主要问题并找出改进策略。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一个宏大问题,其中关涉了教育领域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对此进行孜孜不倦的探寻。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一、概念分析(一)教育理论涵1.定义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活动,从对象上来说,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论之学”并不相同,因为人事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而“理论之学”是以永恒为对象的;与亚里士多德的“制作之学”及近代的自然科学理论也不相同,人事不存在“制作之学”及自然科学理论那种客观的对象。
因此,教育理论应该是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之学”。
对于教育理论,与一些其它教育学的相关名词一样,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定论。
我国教育学者叶澜在《思维在断裂中前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在寻找》一文中指出:教育理论,作为一个名词,它泛指人们有关教育的理论性认识。
所谓理论性认识是指一种认识的结果,它是理性思考的产物,以概括、抽象判断(程度可以不一)为其共同特征,而概括、抽象的层次与类型的差异则构成其部的层级与类型。
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P.H.Hirst)从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出发认为: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
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断裂”现象的分析及思考等-最新文档
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断裂”现象的分析及思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断裂”现象的分析及思考教学观念是关于教学的看法与思想。
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其教学行为的关系有三种情形:一是教师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以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是教师口头持一种教学观念。
但是真正支持他教学行为的是另一种教学观念。
三是教师口头持一种教学观念,也有相应的教学行为,但是这些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观念下应然的教学效果大相径庭。
后两种情形即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断裂”’。
事实上,观念上的进步并不等于实践中的改变,故而需要寻求教师先进教学观念与其有效教学行为“断裂”的原因与结合点。
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生“断裂”的原因有内部及外部两方面。
内部原因包括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自我期望值、教师对一些知识的表面理解。
外部原因包括升学率的压力、某些教育研究者的误导、教育管理的有关问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不够、开展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一些硬件跟不上。
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要有一致的教育目标。
第二,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乐意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第三,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学习不是经验教师对新手教师的“告诉”。
而是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
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呢?(一)教师学会沟通,主动寻求多方面的专业帮助。
(二)教师自我反思。
它可以促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思考有关教育观念与教育问题。
(三)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培训方式。
它可让教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有关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条件与策略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
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滞后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转变教师的落后教学观念,寻求转变的条件与策略,便成为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极其关注的话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绝不是线性的、简单的过程。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是一种对于教育的理念和观念,它决定了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教育思想的不同,会导致教育行为的不同,教育思想对于教育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的认识和理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和观念也会有所不同。
在古代中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相长”,主张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孔子的教育行为也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主。
而在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多元化,西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见,教育思想对于教育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育思想决定了教育的价值取向。
不同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强调。
儒家教育思想注重道德修养和人的全面发展,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为人师表”,在教育实践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而现代社会,注重了自由、平等和创新,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思想决定了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
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观念是“为人师表”,他本人就是以身作则的榜样,他的教育态度也是温和、和睦的。
而现代教育者,由于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了师生平等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者的教育态度更加倾向于平等、民主和尊重。
教育思想是决定教育行为的根本原因。
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效果,都受到了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思想对于教育行为的重要影响,加强对教育思想的研究和认识,以期推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注:本文不包括实际的文化背景和宗教因素中的教育思想,如佛教的教育思想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庞丽娟 叶 子 当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教师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效果。
影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教师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突出。
因此,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改善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尽管教师教育观念有一定的提高和改善,但其深层教育观念,特别是教育行为尚缺乏实质性转变,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对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关系和转变机制的研究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非常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间的关系,以为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推动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关系的理论认识教育观念是教师基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认识而形成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教育行为则是教师在实际教育中所表现的行为、教育方法、措施与手段的总和。
作为一种认识和理念,教育观念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内在依据和基础,但它并不直接作用于儿童,而是通过教育行为这一中介影响和作用于儿童的。
那么,教育行为是否能体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行为和其已有的教育观念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对此,目前主要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两种观点。
(—)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一致性的观点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存在一致性,教育行为受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两者之间存在极大的相关。
教师往往是根据其观念做出一定的判断和决策,并进而落实到行为上,通过行为来影响教育效果和儿童发展的;而教师实际表现的教育行为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其观念一致。
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
如,美国国家教育机构1991年的研究发现,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认识水平不同,其教育行为也不同。
承认教育影响的教师,会努力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来促进儿童发展;而持遗传决定论的教师,则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消极评价等行为,给儿童造成一种不良的影响氛围。
这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行为。
这种影响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既会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中,也可能体现在教师对待儿童的具体态度、行为和方法上,还可能表现在某一学科具体的教学什划、组织实施等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如此大的相关和一致性,主要是因为观念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观念、认识的外部表现。
也正因为此,在教师研究领域,有许多研究者对教师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交往等的思维过程非常关注,并掀起了对教师理念、思维过程及其与行为关系的研究热潮,希望以此来探讨、发现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同时,也有不少研究者依据这一观点,以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为教师素质提高特别是行为转变的突破口,对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或相关知识的培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能必然带来教育行为的转变,甚至有可能出现能说但不能做,或说一套、做一套,言行脱离等现象。
这也使人们对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一致性的观点提出了一定的异议。
(二)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差异性的观点面对教师培训中出现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改善不一致等问题,一些研究者开始重新思考两者间的关系,并提出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差异性的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教育观念在教师做出判断、决策和采取一定的教育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是微弱的。
教师在很多时候是依据个人的经验、直觉甚至冲动而非教育理念、认识等来做出相应的教育行为。
因此,即便是教育观念相同的教师,其教育行为也并不一定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
对此,也有很多的研究结果予以了证实。
特别是许多关于新教师和老教师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对大多数教育问题的认识和观点一致的前提下,这两类教师的教育行为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而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许多实习教师或新教师在教育过程和师生互动中,多根据直觉而不是自己所知道的观念来做出一定的教育行为。
可见,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间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差异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不少研究表明,影响教师教育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个性、观念、能力和经验等主观因素,也包括学生特征、师生关系状况及课堂情境等客观因素。
教师在决定其所要采取的行为时,更多时候是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教育观念只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之一。
正因为此,许多研究十分关注对影响教师教育行为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研究,希望以此发现影响教师教育行为的深层原因,并探明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差异性观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两者间的关系特别是教育行为改善的复杂性,且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有很大的帮助。
但同时,不少教师,特别是一些素质较高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际上往往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已知的教育观念来进行教育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之大也不容质疑。
而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差异性观点显然难以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我们关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关系的观点结合已有的研究观点和我们自己的认识、思考,我们认为宜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是两个孤立的存在,应该也必须是相互联系和结合的。
对教师而言,其教育观念只有转化为教育行为,才可能作用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否则只能是流于表面的、无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口号;教育行为则应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这样才不至于盲目,才可能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儿童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这一点来说,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存在一致的可能和基础。
这要求我们在对教师进行师资培训时,既不能只重观念、理论的传授,而忽视实际教育行为的改善,也不能只教给教师具体的行为方式或方法,而忽视观念、理论基础的建构。
只有将观念与行为相结合,并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将两者自觉地融合,教师素质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其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而非简单的此决定彼的关系。
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有指导作用,是教育行为的基础和内在依据;反过来,教育行为不仅是对教育观念的反映与应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理解与内化。
在师资培训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促进教师在不断的感性——理性——感性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乃至整体素质的实质性提高。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在很多方面是有区别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在素质提高的不同阶段,教师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水平和层次不同,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无论是教育观念本身的转变,还是观念向行为的转化以及教育行为的实质性改善,都不是一蹴即成的,而表现为相当复杂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教师所接受教育观念的层次和水平是不同的。
起初,通过外界的讲解或自己的学习,教师往往是听说或知道某一观念的名称或概念,知道这一观念是正确的,但并不完全理解,更谈不上内化。
此时,这一观念对教师而言,还是社会舆论、教育专家、教科书等所宣传的“应该如何做”的观念,属于“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或“社会的观念”,处于“显概念”的水平,对教师实际的教育行为不会产生太大的直接影响,其教育行为也不会有明显改善。
即使有所改善,此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也往往带有偶然性、多变性和不自觉性等特点。
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这些外在的观念逐渐被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并通过教师不断的亲身实践、相互间研讨特别是在此过程中的感悟而逐步内化,成为其“自我的概念”,并在实际中对其教育行为进行日益切实的指导。
这也许并不容易为教师意识到,处于“隐概念”水平,但却是教师实实在在的“运用的理论”(theor ies-in-use)。
这时,教师的教育行为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适宜行为才可能逐步稳定化、经常化和自觉化等。
在师资培训中,必须认识到教育观念转变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及其区别以及其对教育行为的不同影响,促使教师表层“倡导的理论”和“社会的概念”向深层“运用的理论”和“自我的概念”的变化,以真正实现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实质性改善。
其二,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转变的途径、机制不同。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多是发生在理念和认识水平、层次上的,讲座、教导或书报杂志等学习方式,会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完全改善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特别是达到教育行为的切实转变,则是不现实的。
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更多表现在行为层次上,其转变途径、机制与观念转变有所不同。
除理论学习之外,教育行为转变更需要通过行为实践、现场观摩、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式来达到。
同时,需要特别指出和强调的是,教师深层教育观念的本质性提高,也必须要有教育行为实践的促动,并在其教育行为转变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和实现。
只有在实际教育中,帮助教师逐步理解、体会一定的教育观念及在其指导下的适宜教育行为,或帮助教师分析具体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并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极运用和进一步思考所学观念,其教育观念的掌握才可能真正的内化和自觉化,才可能带来教师教育行为的真正转变,因而也才可能对教育实践和儿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其三,影响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转变的因素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教师如果对自身提高有要求,外界又为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正确的教育观念较易为教师知晓与接受。
但教师所接受的观念是否能被教师真正理解并内化为其深层教育观念,不仅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关,而且与教师的实践经验、教育效果和实践中的感悟等密切相关。
而教师教育行为是否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和提高,则受到教师自身知识、经验、个性、能力等主观因素和课堂环境、学生行为、家长观念、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从微观环境来说,教师面对的各式各样的学生及其千变万化的问题,极其复杂地影响着教师的具体教育行为。
从宏观环境来看,教师所在学校的环境、气氛、制度、同事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家长的要求及评价等,都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变化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实际的师生互动、教育教学效果等。
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情况:尽管一个教师知道应该注重儿童全面的发展,但在家长重视知识、技能教育和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自觉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以适应外界要求。
可见,与知晓、接受某一观念相比,教师对观念的真正理解、内化和行为转变受到的影响更为复杂、多样。
其四,就掌握的难易程度而言,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同。
教育观念的表层转变相对容易一些,而教育观念的深层转变、观念向行为的转变和教育行为的切实改善则难度较高,且需要一定的教育经验、方法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