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品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品教案及反思
10.绿【教学内容】教科书 P38~39 内容。
【教学目标】1.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中表现出的主旨:绿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
【教学难点】学习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 同学们,想象一下,绿色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2.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艾青的诗歌《绿》,感受一下他眼中、心中的绿色世界。
二、范读诗歌,基础学习1.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圈画生字词。
2. 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 教师检查反馈。
4. 学生自主练习生字书写。
三、再读诗歌,理清顺序1. 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诗歌共有几节,分别写了哪方面的内容?2. 诗歌共有五节。
(1)第一节:绿色的世界,像是墨水瓶翻了。
(2)第二节:列举绿的颜色。
(3)第三节:自然界的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
(4)第四节:写绿的静态美。
(5)第五节:写绿的动态美。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 同学们,这首诗歌围绕“绿”字来写,从各个方面描绘了“绿”,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看看作者是怎样一首诗写尽一个“绿”字的。
2. 完成课后练习提升。
第2课时一、诗词展示,学习新知(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古人诗歌中的“绿”,想一想,这两句诗中的“绿”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二、学习诗歌,了解内容1. 学习第一节。
(1)指名朗读诗歌。
(2)想象画面,感受墨水瓶打翻的情景。
2. 学习第二节。
(1)齐读诗歌。
(2)这节诗歌写出了哪些绿的颜色?有什么作用?(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说明绿的颜色多,眼睛看不过来,这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绿的世界。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文用丰富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这篇课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很好的作用。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春天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难点:欣赏课文中的文学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文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词语。
3.教学用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品教案
10 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挥”等4个字。
正确读写“墨绿、集中、交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手持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同学们知道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季节吗?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艾青写了一首诗《绿》,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这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绿意盎然的春之图,帮助他们理解“绿”就是春天的象征, 从而迅速拉近他们与课文的距离。
二、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想一想,课文中的“绿”指的是什么呢?2.指名分小节读诗,教师正音,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3.再读诗歌,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生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悟。
三、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伴着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2.板书: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4.出示第一小节:好像……(自己轻声朗读)5.感受绿的美: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6.齐读第一、二小节。
(二)学习第三、四、五小节,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11篇)
2023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11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篇1教学目标1.会认2个汉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体会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作用。
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联想、想象等方法在诗中的运用;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及理由。
2.教师多媒体展示: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它充满了生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绿》。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1.指名说对作者艾青的介绍,教师相机补充。
(见达标检测第2题)2.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字、正音。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4.出示易混字,提醒学生注意区别。
多音字:倒:dǎodào5.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交叉: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
文中指各种绿互相穿过。
重叠:一层层堆叠。
文中指各种绿色叠加在一起。
三、出示学习要求,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2.读诗歌,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第一节:写眼前铺满绿色。
第二节:写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
第三节:写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
第四节:写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第五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了诗人艾青通过描写绿色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
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诗歌,感受诗人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绿”。
二、互动课堂,感受诗歌的美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感受绿的整体美。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2)“到处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
(河畔是绿的;田野是绿的;山坡是绿的……)2.有感情地朗读诗的第二节,感受绿色的丰富。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质课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质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课文以作者童年时的一次见闻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充满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不一,需要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生命的情感,感悟生命的美好和生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中一些富有深意的句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理解课文。
2.讨论法: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重点句子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在朗读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节奏和情感。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春天的音频、展示春天的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部编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绿》的基本内容和内涵。
2.掌握生字词:绿、顶、层、蔬菜、院子、村落等的发音、书写和认读。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和联想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绿》,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视家园、热爱土地的情感,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绿》的基本内容和内涵。
2.学会正确书写并背诵生字词:绿、顶、层、蔬菜、院子、村落等。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想课文内容,增强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绿》课文原文。
2.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生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了解内容,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绿》。
2.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绿色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学习过程1.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理解课文:师生共同探讨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
3.学习生字词:教师逐个介绍并讲解生字词的发音、意思和书写。
学生认读、书写生字词。
4.篇章解读: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语言特点。
5.情感渗透:通过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
拓展延伸1.综合能力训练: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身边的绿色,体会自然之美,写下感悟体会。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024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
2024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绿》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词语解析,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分析,课文背诵与默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绿色的描绘和赞美。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欣赏,词语、成语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抄写本、字典、绿色植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绿色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绿色的认识和感受,引出课题。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绿色的描绘,理解课文大意。
3. 词语解析: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分析:挑选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分析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绿色为主题进行创作。
7. 课文背诵与默写: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默写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绿2. 重点词语、成语、修辞手法3. 课文结构及作者表达的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仿写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以绿色为主题进行创作。
2. 答案:a. 绿色在作者心中象征着生命、希望和活力。
b. 示例:绿色是大地的外套,是春天的使者,是生命的源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本到位,但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绿色,用自己的话描述绿色带给自己的感受,并进行创作。
组织绿色主题的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欣赏,词语、成语的掌握。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 10《绿》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绿》。
2.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对绿色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绿色,体会绿色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绿》。
2.掌握词语“翠绿”、“绿树成荫”、“波绿”、“青翠欲滴”等的意思。
3.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描绘绿色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绿》的课本或挂图。
2.教学投影仪。
3.课堂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学投影仪呈现一些绿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绿色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课文•请学生朗读课文《绿》,并讲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讨作者对绿色的描绘。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运用想象力,描绘“绿”的美好,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用诗意的语言,写下自己对绿色的感受或描绘。
5. 创作绘画•要求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心目中绿色的景象,展示并交流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课文《绿》的学习,深入理解绿色的美丽,并通过讨论和创作,体会到绿色的情感氛围。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诗意的表达理解力不足,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示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更多地从艺术的角度感受和描绘自然界的美丽。
同时,我还会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让他们能够深入感受到诗意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引导者。
只有让学生内化诗意的美好,他们才会更深层次地爱上语文,激发文学创作的兴趣。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以上就是本次《绿》课的教学反思和教案,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绿四年级下册教案优质5篇
绿四年级下册教案优质5篇认真写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兴趣,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绿四年级下册教案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绿四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朗读。
2、概括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感悟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投影描写瀑布的语段。
教学过程:一、指导有感情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10分钟)指名读课文各自然段,读后评议是否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
相机指导读法,再指名读或范读、领读,力求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
二、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3分钟)同学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说说课文哪几段写了葬礼的情况?哪几段介绍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由胜转衰的经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点拨,总结板书。
一(1)举行葬礼二(2-6)由胜转衰三(7-8)葬礼过程教师提示:本文的重点在第二段(2--6自然段)三、带着如下问题,自读课文。
(5分钟)黑板出示:1、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什么样的?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又是什么样的?用#画下来。
2、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枯竭?用﹏﹏画下来。
学生自读后,做好发言的准备,举起手来。
四、交流读后感想(15分钟)1、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自主发言,朗读自己找到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适时投影有关的语段,引导大家讨论。
投影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的瀑布,()的河水从悬崖上(),(),()。
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
人们在这()的()面前,流连忘返。
这段话表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不仅通过所填的这些词语,正面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还通过对()的介绍,侧面衬托了瀑布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绿》(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绿》的内容和意境。
–掌握诗歌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能够朗读诗歌,理解作者传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
–通过分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诗歌《绿》的内容和意境。
2.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精心准备的课件3.黑板、粉笔4.学生课外阅读材料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让学生展示与自然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然的美好之处。
2.学习诗歌《绿》–让学生先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大意。
–展示诗歌内容的课件,让学生跟读。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词语,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3.诗歌赏析–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每组展示自己的理解。
–整合各组的意见,共同赏析诗歌的内涵。
4.情感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可以通过写作或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5.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绿》的内容3.继续阅读有关自然的故事或诗歌,写下自己的感想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中,学生对诗歌《绿》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赏析部分仍存在一些困难。
下次需要更灵活的活动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绿》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绿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理解绿的内涵,提高对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春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绿的深入理解和诗歌的欣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绿的丰富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3.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春天的认识。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操练(10分钟)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同时,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他们心目中的春天。
可以采用写作、绘画等形式进行展示。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绿的内涵。
2024年语文四年级教案《绿》通用
2024年语文四年级教案《绿》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课文结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作业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5. 实践活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我眼中的绿色”绘画或写作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2. 生字词:绿叶、草地、清新、空气、明媚、阳光、生机、勃勃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抄写本课生字词,并用它们造句。
(3)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绿色”的作文。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统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精品课教案
统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0《绿》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绿色无处不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音乐性,易于学生朗读和体会。
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绿色象征的生命活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春天的景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如何体会课文中的意境、理解绿色象征的意义等,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中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体会课文描绘的意境,理解绿色象征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意境,体会绿色象征的生命活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春天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象。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意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想象教学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课文中的画面,加深对课文意境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课文朗读音频,供学生跟读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春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绿》,主要围绕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绿色的感悟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音、形、义;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4. 体会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3. 了解课文作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体会课文中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引出本课主题《绿》。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意思。
3. 课堂讲解:a. 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b.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c. 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美好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描述,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并进行分享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绿》2. 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结构;c. 作者写作手法;d. 课文美好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述自然景物的文字。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树木也披上了嫩绿的新装,大地变得生机勃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绿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部分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绿色,以图文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绿四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
绿四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绿四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绿四年级下册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绿》精选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绿》,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3. 课文拓展:探讨作者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出本课主题《绿》;2. 诗歌朗读:学生自读、齐读,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讲解生字词和修辞手法;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6. 课文拓展:介绍作者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绿2. 生字词:嫩绿、翠绿、碧绿、墨绿、金黄、橙黄、橘红、艳红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4. 作者情感:热爱大自然,赞美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① 诗中描绘了哪些颜色?② 诗人通过描绘这些颜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仿写一首以“绿”为主题的诗歌。
2. 答案:(1)略;(2)① 嫩绿、翠绿、碧绿、墨绿、金黄、橙黄、橘红、艳红;② 诗人热爱大自然,赞美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绿》精选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语文《绿》一课,选自部编版教材。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描绘绿色的各种形态,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绿色?绿色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查找字词意思,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提问:“课文中的绿色有哪些形态?作者为什么这么描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请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造句。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组内互评,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绿形态:翠绿、淡绿、粉绿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并家长签字。
2. 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大自然、拍摄绿色照片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语文四年级教案《绿》
2024年语文四年级教案《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1.3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3.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1.3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2.2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片绿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绿的特点。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语气。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技巧。
2.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3.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并指导。
4.修辞手法讲解与运用4.1教师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4.3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创作一段话。
5.小组合作活动5.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自然界的绿色进行观察和描述。
5.2各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6.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绿的感受。
6.3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绿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反思1.在修辞手法讲解环节,可以增加更多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绿色在生活中的体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任务,如观察身边的绿色,拍摄绿色美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1在朗读理解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课文中的绿色给你什么感觉?”“作者通过哪些词语来描绘绿色?”1.2生字词学习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新学的词语,如:“如果你在公园看到一片绿草地,你会怎么用我们学过的词语来描述它?”1.3在修辞手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话,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句子,如:“你能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一下你心中的绿色吗?”2.教学难点补充:2.1针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展示绿色的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
语文四年级教案《绿》(优秀13篇)
语文四年级教案《绿》(优秀13篇)语文《绿》教案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绿》。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绿》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中的第一课。
散文教学的特点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学散文,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
而鉴赏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文特点这篇散文精巧缜密的构思、优美明快的语言极具典型性,很值得欣赏;同时它又篇幅短小、内容浅易,适合鉴赏第二点、教学目标,重难点1.德育目标:《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先生还保持着五四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文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应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促使学生保持健康、乐观和进取的心态。
2.知识目标:结合散文教学特点和本文的特点,本节课要让学生在赏析中体会布局谋篇的技巧和写景的生动含情。
3.能力目标:素质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材,就语文教学而言,既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而后两者正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二).教学重点传统语文教学把课文仅当作学习的对象是不当的,正确的认识应是把课文当作借鉴的范例,因此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我把构思和语言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本文题目?作者为什么不入笔就写绿,在描写绿的过程中又变换了人称,这是本文的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弄懂。
二、学情分析1.传统散文教学重分析、轻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感悟,久而久之,僵化了学生的理性思考,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因此散文教学需要鉴赏。
2.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并且在初中以及高一前段时间,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对散文的基本特点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也具备了鉴赏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绿▶教学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板块一诗文引路,入《绿》之境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
(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
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出示课件)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吟诵含有“绿”的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师指名读。
(3)师:读了简介,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谁想补充说明一下?2.生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3.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瓶”读“pínɡ”,不要读成了“pín”,“叉”读“chā”,不要读成了“cā”。
(3)识记字形。
①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标注拼音的字的?②生交流。
示例:顺口溜记“叉”字。
又字多一点就是叉。
(4)指导书写。
师指导书写“瓶”字。
视频出示“瓶”书写笔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新词,逐步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
板块三朗读课文,初感绿意1.释题。
(1)生齐读诗题。
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2)预设: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片一望无际的麦苗田……(3)师指名读诗题,读出对绿的美好感受。
2.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全诗共有几节?(预设:5节)(3)师指名分节朗读全诗,相机正音。
(4)全班齐读;小组分节比赛读,要求: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5)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整首诗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②预设:诗歌描述了春天无处不在的绿色景象。
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这首诗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
(6)再读全诗,在读中理解。
3.四人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有效学习的第一步。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比喻、拟人、想象、联想等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寻找“诗韵”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绿》。
(板书课题:绿)(2)师指名分节读诗。
(3)师述:《短诗三首》的学习帮我们解开了现代诗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就尝试着运用在上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找一找《绿》这首现代诗里藏着的秘密吧!2.生自由读全诗,寻找“诗韵”。
3.全班交流。
师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内容。
(1)课件出示第2小节。
(2)注意诗句中含有“绿”的词语,反复朗读。
(3)感受“绿”的多。
①想象“绿”的画面。
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预设:各种各样的绿色)都有哪些绿?(预设:墨绿、浅绿……)②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师:只有这些绿吗?从哪儿可以看出不只这些绿?(预设:从省略号可以看出)③师引导发散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绿?(预设:橄榄绿、苹果绿、黄绿……)师:这么多的绿,都悄悄地藏在省略号中,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难怪作者这样说——(课件出示诗句)生轻声读;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4)感受绿的美。
①师:作者的联想多么丰富啊!眼前各种各样的绿,在他眼里是什么样的?(生自由交流)②师指名读第1小节。
③理解“发黑、出奇”。
师:这么多的绿,在作者的眼里,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你怎么理解“绿得发黑”?(预设:绿的程度深)师:“出奇”是什么意思?(预设:特别,不平常)④师指导朗读:读出诗中不寻常的“绿”。
(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绿的美,感受不寻常的“绿”。
板块二精品细读,想象画面1.学习第3~5小节。
(1)师引导: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读课文第3~5小节。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轻声地自由读第3~5小节。
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3)生读第3~5小节。
(4)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第3小节。
①师小结:很多人喜欢这一节诗,喜欢的原因是,这一节诗句式相仿,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师范读后指名读。
③引导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一阵风吹来,()是绿色的。
一阵雨冲刷过,()是绿色的。
小溪潺潺流过,()是绿色的。
一束阳光射进,()是绿色的。
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师相机指导,读出诗的韵味)(5)学习第4小节。
①课件出示诗句。
②关注“在一起”的句式,读出节奏。
③师指名读后,全班读。
④师:注意表示动作的词,你读出了什么?将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得重一些,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1:这么多的绿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的、浅的、浓的、淡的……满眼都是绿。
示例2:一个“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绿色集中在一起的画面。
⑤师示范读后,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⑥拓展运用。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仿写练习: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意,你能写一写“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校园里()在一起,公园里()在一起,田野里()在一起。
a.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b.生朗读仿写句段,相互评价。
(6)学习第5小节。
(出示课件,师指名读)①师范读后指名读,相机引导: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体现了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的主题。
②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说话练习: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生自由练习读全诗。
(2)师指名分小节配乐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作者的想象,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诗的意境。
学生通过进一步自主探究发现现代诗是作者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作者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
反复朗读,又将背诵巧妙地融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三对比阅读,感悟语言1.学习“阅读链接”。
(1)师: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课件出示宗璞的作品。
(3)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
(4)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灵隐“绿”的特点,善于联想、想象。
从“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这些词句中可以读出。
(课件出示:“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示例2:作者着重写层层叠叠的树木和青苔的绿。
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课件出示: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生齐读)2.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美景无处不在。
参天的古木、蜿蜒的小径、潺潺的流水,它们都以美的身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但愿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和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有些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看起来很普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其深刻的内涵。
文章的主旨也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后豁然显现,学生的学习由此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教学这类课文,不必进行过多的分析讲解,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在诵读中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并启发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补充和拓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
通过反复朗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这才是审美阅读,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定位,还在于它的意境。
所以仅读熟、读流畅还不够,还要通过阅读,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类文链接更好地体会“绿”在作者眼中的意味,“绿”在作者眼中的画面,“绿”寄托的作者的情感。
对于现代诗的教学,在让学生理解诗意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我还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仿写练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