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巨匠邓亚萍事迹
中国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中国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中国模范人物是社会风尚的典范,他们的事迹鼓舞着无数人前行。
本文将
介绍一位具有典型性的中国模范人物及其事迹。
中国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中,有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邓亚萍。
邓亚萍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她的事迹展示了她在体育事业中的卓越成就和为国家争光的奉献精神。
邓亚萍在1997年的世乒赛上打破了中国队在女子单打项目上的17年无冠纪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女子单打世界冠军的选手。
从那时起,邓亚萍成为了中国乒乓球队的重要一员,并在之后的比赛中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和勇气。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邓亚萍夺得了女子单打冠军,成为首
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女子单打金牌的中国选手。
她的胜利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成就。
邓亚萍在乒乓球场上的出色表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
除了在乒乓球场上的成就,邓亚萍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她成立了邓亚萍乒乓球基金会,致力于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乒乓球培训和教育资助。
邓亚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她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成为中国模范人物的典范之一。
邓亚萍的事迹不仅仅是体育界的典范,更是全社会的楷模。
她的坚持不懈和奉献精神鼓舞着无数人,激励着他们追求卓越,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展示了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杰出表现和为国家、社会做出的贡献。
邓亚萍作为一位乒乓球选手和公益事业的倡导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模范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是一位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她在世界级别的比赛中获得过多项荣誉,如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并被誉为“乒乓球皇后”。
邓亚萍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她居住在乡下,家里没有电视,更没有乒乓球桌。
但邓亚萍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天分。
有一次,她和一个男孩玩偷家里摆着一个破旧的乒乓球桌,这时她被球桌特别吸引,她认为它像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让她迅速爱上了乒乓球。
邓亚萍从小就特别坚强,她经常在田野里追逐玩耍,并总是不畏艰难地去挑战自己。
在她的性格中,有一个词可以概括:不服输。
她在乡村初中时曾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但她没有放弃学习,她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阅读书籍,直至晚上1点才睡觉。
她也曾去打工挣钱,帮助家里缓解生活困难。
邓亚萍在家乡打乒乓球时很快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当时她才九岁。
她的球技很快被邓小平关注,邓小平还赞扬她是“小小巨人”。
邓亚萍十二岁时,开始在省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在1989年,她成为世界冠军,这个成就是她职业生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4年的亚洲运动会,邓亚萍被评为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这标志着她已成为代表中国的一个国际明星。
但成功之路并不平坦。
她曾因受伤而遭受挫折,她曾失去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但是她总是不断地努力,重新振作起来。
除了她的运动成就,邓亚萍还是一位为公益事业而努力的人。
在2003年,她成立了“邓亚萍乒乓球基金会”,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学习乒乓球,也让他们知道运动的重要性。
邓亚萍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对一件事情真正热爱,你就会不断进步,即使路途崎岖也会坚持不懈。
只要你勇敢地面对挑战,不畏困难,就能达到成功的高峰。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
邓亚萍是一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也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殿堂级球员和亚洲乒乓球传
奇人物之一。
她的成长故事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认真学习、勇于拼搏、追
逐梦想。
邓亚萍生于1973年的广东省江门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的孩子。
邓亚萍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于体育运动的天赋,她喜欢独自在家里玩耍时,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慢慢地对于羽毛球、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邓亚萍七岁的时候,她的父母把她送到了当地乒乓球队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邓亚萍
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她的球技不够好,技术不够娴熟,还容易受伤。
这时,邓亚萍很气馁。
但她的教练并没有放弃她,他们鼓舞着她,鼓励她,一步步带她进入了乒乓球的世界,并且让她爱上了乒乓球。
年仅11岁的邓亚萍被选中进入了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接受专业的训练,并参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比赛。
邓亚萍还很小,她有时会在比赛中哭泣,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他们
已经给了她很多支持和鼓励,她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和对于胜利的渴望让她不断努力。
邓亚萍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表现越来越好,赢得越来越多的比赛。
她最终成为了一名杰
出的乒乓球运动员,获得了无数荣誉。
邓亚萍的成长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成功的背后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她通过自己的
努力,成为了一位中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并且对于中国的体育运动事业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
她的故事也教育我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勇于拼搏,永不放弃。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篇1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
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
邓亚萍苦练球技的故事
邓亚萍苦练球技的故事邓亚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曾是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她的成功离不开她对乒乓球的苦练。
邓亚萍从小就展现出了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天赋,但要取得成功并不容易,她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
邓亚萍从小就开始接触乒乓球,她的父母都是乒乓球爱好者,他们鼓励和支持邓亚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邓亚萍在乒乓球训练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她的球技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然而,天赋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训练。
邓亚萍的训练生活并不轻松,每天她都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比赛训练。
她经常要面对失败和挫折,但她从不气馁,而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球技水平。
她知道,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邓亚萍的职业生涯中,她曾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挑战。
在国际比赛中,她曾多次面对强大的对手,经历了一次次的压力和挑战。
但是,她从不退缩,她用自己的实力和毅力,一次次地战胜对手,取得了许多荣誉。
邓亚萍的成功并非偶然,她的成功离不开她的苦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让他们明白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邓亚萍苦练球技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邓亚萍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成功的真正含义和取得成功的道路。
邓亚萍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愿我们都能像邓亚萍一样,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邓亚萍的故事
邓亚萍的故事
邓亚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曾经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她
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国乒乓球队的传奇。
邓亚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乒
乓球天赋。
她勤奋好学,训练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在1990年代初期,邓亚萍成为了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她在国际比赛
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和奥运会金牌。
然而,邓亚萍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
曾经遭遇过伤病困扰和对手的强大压力,但她从未放弃。
她坚持不
懈地进行康复训练,不断调整自己的比赛策略,最终战胜了困难,
重回巅峰。
除了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成绩,邓亚萍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关注儿童健
康和教育问题。
她成立了“邓亚萍乒乓球公益基金”,致力于推广
乒乓球运动,帮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
如今,邓亚萍已经从运动场上退役,但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不仅是运动员,更是每一个奋斗在自己
岗位上的人。
她的精神,不断进取、不畏困难、乐观向上,是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
邓亚萍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坚持,就一定能
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努力就
会有收获”的道理,她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不断前行,追逐
自己的梦想。
邓亚萍的故事,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传奇,更是一部励志的故事。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运动员致敬,让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邓亚萍的人物事迹材料
邓亚萍的人物事迹材料邓亚萍是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
邓亚萍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邓亚萍人物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邓亚萍的人物履历邓亚萍16岁时就夺得了首个世界冠军。
从1989年到1997年,她获得了6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和4枚奥运会金牌。
1997年退役之后,邓亚萍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并成为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的一名代表。
2003年,邓亚萍入选国际乒联名人堂。
2008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后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
2006年她开始在剑桥大学(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11月29日获得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Land Economics)博士学位。
她的博士答辩论文的题目是: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on Chinese development: A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多领域分析)。
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2010年7月,邓亚萍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
2010年10月,邓亚萍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总经理。
邓亚萍的职业战绩运动生涯中,曾经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1989年:世乒赛女双冠军;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1年: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1993年: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1995年: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1997年: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
邓亚萍的成就荣誉获得荣誉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赛场上的邓亚萍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5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0年: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9年:9月6日荣获“光耀60年”最具影响新中国体育人物2010年10月31日:入选《2010首届王顺利百年中国人物榜》2011年10月11日:获得2011年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特别成就奖1987-2012年获得的成就奖成就日期获得奖励2012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获奖)成就日期获得奖励2011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特别成就奖,(获奖)20102010首届王顺利百年中国人物榜,(获奖)2009“光耀60年”最具影响新中国体育人物,(获奖)1990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获奖)1990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奖)1990全国十佳运动员,(获奖)1990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奖)1988国际级运动健将,(获奖)1987运动健将,(获奖)邓亚萍的社会活动邓亚萍认为,北京奥运会期间,每个中国人都要肩负起“形象大使”的责任。
关于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关于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曾获得14次世界冠军。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
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1、邓亚萍在剑桥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每天凌晨5点起床攻读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
对她来说,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
老师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
接下来给每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
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
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付出,但收效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显著。
作为一个插班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困难太大。
加上没有教材,每次上课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让我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
到英国留学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住在学校所安排的英国人家里,我也不例外。
本想住在英国人家里,一来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的英语会话机会。
但是我所居住的这个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房费伙食费很高,每月除了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费,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人民币将近5000元。
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说,惜金和惜时同样重要。
”“记得当我头一次穿着防雨运动衣,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时,许多同学见了都大为不解:怎么世界冠军还骑自行车来上学?是啊,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的所有,是我用汗水换来的,它来之不易,我必须十分珍惜它。
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急切盼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刚到英国不久,我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如何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我却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我能怎么办?问谁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邓亚萍,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她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强、勇敢、乐观的榜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她的故事。
邓亚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困。
在邓亚萍很小的时候,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乒乓球天赋。
然而,由于家庭的贫困,邓亚萍并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她只能在自家的土炕上练习乒乓球。
尽管如此,邓亚萍并没有放弃,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在邓亚萍14岁那年,她终于有机会去参加乒乓球选拔赛。
尽管她的对手大多来自城市,拥有更好的训练条件和装备,但邓亚萍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敏锐的球感,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乒乓球队的一员。
然而,邓亚萍的困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她在队里面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歧视。
但是,邓亚萍并没有被这些击倒,她更加努力地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1990年,邓亚萍代表中国参加了世乒赛,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最终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
这一成绩让邓亚萍成为了乒乓球界的新星,她的名字被人们铭记在了史册上。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邓亚萍骄傲自满,她依然保持着谦逊和努力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没有就此结束。
1993年,邓亚萍因为受伤错过了世乒赛,这一次的伤病让她陷入了低谷。
但是,邓亚萍并没有放弃,她接受了手术治疗,并进行了艰苦的康复训练。
最终,她克服了重重困难,重新回到了赛场上。
2000年,邓亚萍代表中国参加了悉尼奥运会,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最终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
这一成绩让邓亚萍成为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女运动员,她也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传奇人物。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而应该勇敢面对,坚持努力。
邓亚萍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让我们向邓亚萍学习,努力拼搏,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邓亚萍乒乓球故事
邓亚萍乒乓球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
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邓亚萍乒乓球故事,希望对你有用!邓亚萍乒乓球故事一奥林匹克不仅是竞技,是拼搏“奥林匹克不仅是竞技,是拼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博爱情怀。
”这是邓亚萍在一次媒体采访中的话。
正是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怀,使她不仅仅满足于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当她还是运动员的时候,邓亚萍积极参与公益和爱心事业,用自己的力量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992 年巴塞罗那第25 届奥运会,她勇摘女单、女双两枚奥运金牌,在省政府为河南奥运健儿举行的庆功会上,她将5 万元人民币交给时任河南省副省长范钦臣,成为中国奥运健儿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一人。
1996年12月,邓亚萍又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奖金中拿出5万元人民币,捐给山西省繁峙县建立一所“希望小学”。
她还和队友共同资助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失学儿童、发动中国乒乓球队向佤族儿童捐献“希望书库”。
她还不止一次的向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河北省正定县、向河南省境内捐款10万余元人民币修复文化古迹、贫困地区小学,向香港弱智人群献爱心。
退役后,她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爱心慈善活动中。
“蒲公英计划”是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启动的第一个慈善计划,其中一项内容是向北京朝阳区的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捐赠一批体育器材。
在与打工儿童子女见面的时候,邓亚萍发现那些孩子眼神迷离,不敢与别人对视。
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她了解到,这些孩子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与本地的孩子不同,父母都是农民工。
于是邓亚萍决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改变这些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心理。
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委员会在邓亚萍的带领下,除了上面提到的蒲公英计划之外,还陆续开展了针对残疾、残障青少年的“心灵之光”慈善计划、针对失足青少年的“携手明天”慈善计划以及资助贫困学子恢复视力的”光明行”。
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
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这位励志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邓亚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邓亚萍的励志小故事篇一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
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
事迹材料-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邓亚萍的励志事迹
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邓亚萍的励志事迹篇一:邓亚萍体育励志故事邓亚萍的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4次世界冠军。
她小时候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因为个子矮、手脚粗短,不符合要求。
于是,邓亚萍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每天练完体能后,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动作。
她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便在腿上绑上了沙袋,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她的衣服、鞋袜,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平时只好忍着。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她的执着,10岁时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两项冠军。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她的这种拼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篇二:乒乓球运动员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简介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王皓,籍贯吉林长春,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
1990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教练是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是荆雨德;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2000年初升入一队。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技术全面,打法稳中带凶,正手抢拉、抢攻意识强。
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
邓亚萍的故事
邓亚萍的故事邓亚萍的故事邓亚萍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曾获得过两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和两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冠军。
她不仅是中国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本文将从邓亚萍的成长经历、乒乓球生涯、退役生活以及人生态度等方面入手,探究邓亚萍的故事。
成长经历邓亚萍1973年出生在中国广西省南宁市一个普通的家庭。
幼年时,她的家庭陷入了贫困困境。
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母亲是一名会计。
在邓亚萍6岁时,她的父亲因病去世了。
在这种背景下,邓亚萍从小就被迫学会勤俭节约和自力更生。
她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忙家务和照顾弟弟妹妹。
邓亚萍自幼爱好体育运动。
她最初接触的是游泳,但她很快意识到自己更适合玩乒乓球。
邓亚萍的母亲也发现了女儿的天赋,为此,她决定让邓亚萍接受乒乓球训练。
邓亚萍经过两年的训练,就开始参加一些省内比赛。
在1984年的全国青年锦标赛中,邓亚萍获得了女子双打冠军,并入选了中国国家乒乓球队。
乒乓球生涯邓亚萍的乒乓球生涯可以用“辉煌”来形容。
她在198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单打亚军,并和李亚鹏获得女子双打冠军。
在随后的几年里,邓亚萍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成为中国队的核心球员之一。
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邓亚萍获得了女子单打金牌和女子双打银牌。
4年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再次获得了女子单打金牌和女子双打银牌。
邓亚萍还在1991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成为第一个赢得此项荣誉的中国女选手。
退役生活尽管邓亚萍在乒乓球场上的生涯相当辉煌,但她在退役后的生活中也非常成功。
她毕业于南开大学,并在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之后加入了摩托罗拉公司。
在此期间,她发现很多中国妇女在城市工作时面临许多困难。
为此,她离开摩托罗拉,成立了一家女性管理顾问公司,帮助女性提高职业技能和开展事业。
邓亚萍还在国际奥委会担任过青年运动员发展项目执行委员会主席,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担任了形象大使。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邓亚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曾获得过世界冠军、奥运金牌等荣誉,被誉为中国女乒的传奇。
她的成长故事充满了坎坷与辛酸,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体育事业从默默无闻到崛起的历程。
邓亚萍出生于1973年,四川省重庆市。
从小她就表现出了对乒乓球的兴趣和才华,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她的乒乓球之路并不顺利。
邓亚萍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里并不富裕,而且那个时候乒乓球并不被看作是一种有前途的事业。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困扰,邓亚萍的梦想并没有被打败,她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在邓亚萍十三岁的时候,她进入了四川省乒乓球队,并开始了她的职业运动生涯。
在乒乓球队的训练中,邓亚萍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她常常没有足够的零花钱去支付训练费用,她只能偷偷地把自己的饭菜带出队,以节省开销。
她的体力和技术水平也不如其他队友出色,每次训练她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邓亚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逐渐取得了一些进步。
1990年,邓亚萍代表中国参加了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并获得女子单打冠军,这是她的首个国际冠军。
之后的几年,她在各种比赛中屡创佳绩,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新星。
她的真正巅峰时刻发生在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
邓亚萍在决赛中击败了韩国选手李珠儿,成为了中国女乒历史上第十位世界冠军。
邓亚萍的职业生涯不仅充满了荣誉,也充满了痛苦。
她在乒乓球队的训练中,经历了严苛的体能训练和技战术磨砺,每天都要付出超过其他人的努力。
她也因为成绩的压力而背负着巨大的心理负担,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的状态中。
邓亚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不退缩,她用自己的勇气和坚持,战胜了自己心理上的困难,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邓亚萍的成长故事展示了一个平凡女孩的成长历程,她从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运动员。
她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体育事业从未被重视和关注,但是随着中国在世界体育舞台上的崛起,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明星。
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
三一文库()〔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邓亚萍,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邓亚萍从丑小鸭到世界冠军的故事▲通向冠军的第一块木板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在1950年开始打球,那个时候省里没有专业队。
他是一边工作一边打球,后来进入河南省队,并且代表河南省队,参加过中南五省乒乓球赛,拿了单打冠军。
按邓大松这个成绩算,应该相当于当时国家队队员的实力。
邓亚萍5岁时,就开始接受她父亲的乒乓球启蒙训练。
说来很有意思,那时的邓亚萍站在球台前只露出一个脑袋。
不善罢甘休的父亲,找块木板垫在小邓亚萍的脚下。
就这样,“乒乓女皇”邓亚萍的乒乓生涯,在垫着的木板上开始了。
1982年,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获得了单打冠军。
从此,邓亚萍结束学业,一心打球。
虽然有好成绩,但到了河南省队训练了仅15天后就被退回。
理由很简单,就是身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
这在邓亚萍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刚满10岁的邓亚萍知道了很多本不是她这个年龄应该知道或明白的事情。
后来,邓亚萍回忆,这辈子她四次流泪,这是第一次。
“身材太矮,这几乎是致命的缺点,先天如此无法改变,因此当时很灰心,他的父亲告诉她身材不行,就得从其他地方弥补,脚步必须灵活。
”解决身材不高的惟一办法,是步伐更快,进攻更加凶狠,防守更加顽强。
在通向世界冠军的路上,邓亚萍用苦练,为她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就在河南省队拒绝邓亚萍的尴尬时期,郑州市新成立一个乒乓球市队。
球队的教练李凤朝,恰好是邓大松在省队时教过的队员。
无奈之中,邓大松只好将女儿邓亚萍送到了李凤朝所在的郑州市乒乓球队。
一见到邓亚萍,李凤朝喜欢邓亚萍身上那种争强好胜的气质。
同样,李凤朝也承受着邓亚萍个子太矮的压力,将邓亚萍收留在他的门下。
有志者事竟成邓亚萍事例
有志者事竟成邓亚萍事例邓亚萍1973年2月6日出生在乒乓球世家,她的父亲邓大松曾经是河南省乒乓球队选手,邓亚萍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打乒乓球!最开始的邓亚萍,因为个头小,经常被乒乓球俱乐部所拒绝,但是不服输的邓亚萍一直默默刻苦训练,从不放弃。
1982年,通过自己的努力,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于是邓亚萍进入郑州市乒乓球队进行系统的训练。
1988年11月,邓亚萍正式进入中国乒乓球队!同年亚洲杯赛,邓亚萍一举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也从此,开启了邓亚萍在乒乓史上的传奇人生!1989年,第40届世乒赛,邓亚萍首次参加就夺得女双冠军,成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之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大小比赛的冠军一概收入囊中!世界乒乓媒体称为:邓亚萍时代。
除了在乒乓乒事业上有着辉煌成就外,邓亚萍还有着超高的学历!1997年5月,邓亚萍在曼彻斯特世乒赛上获得乓球女团、女双、女单三项冠军后,正式淡出国家队,之后,邓亚萍先后获得了清华大学外语系学士、英国诺汉丁大学中国当代研究硕士,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邓亚萍也成了剑桥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的人。
邓亚萍说,自己对世界冠军的头衔又爱又恨。
1997年,刚满24岁的邓亚萍宣布从国家乒乓球队退役,那时的她已经连续八年占据世界排名第一位,成为那时世界公认的历史上最优秀的女运动员。
但如此辉煌的职业成就也可能意味着将来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无法超越自己此前的成绩。
然而,多年的训练让邓亚萍养成了凡事拼尽全力、把事做到极致的习惯。
邓亚萍今年47岁,离退役已经过去了两个十年,但她依然在路上,她说: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是冠军。
很多人问她怎么能成为冠军?她说答案很简单:肯吃苦,要热爱!她五岁的时候心里就有一个目标:成为世界冠军。
十岁的时候,虽然成绩比别人好,但是因为个子太矮了,连省队都进不去。
固执的她不服气,她要继续打球,改变自己的命运,朝着自己的冠军梦前进。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
【名人故事】邓亚萍的成长故事邓亚萍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也是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获得者。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世界级的运动员。
邓亚萍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她的毅力、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
邓亚萍出生在中国河南省一个普通的农家庭中,家里并不富裕。
从小,邓亚萍表现出了她对乒乓球的浓厚兴趣。
她喜欢看别人打球,也喜欢自己拿起球拍挥舞。
在她8岁那年,她鼓起勇气向父母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去报名学乒乓球。
父母虽然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们看到了邓亚萍的热情和兴趣,于是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
邓亚萍进入乒乓球学校后,她面临着严格的训练和激烈的竞争。
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训练前的集合仪式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地参加,而她总是站在最前面。
在训练中,她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努力,每一次失误她都会反复练习并不断纠正,直到取得进步。
她还经常自己找不同的对手切磋球技,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在训练的过程中,她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技巧。
在打比赛的时候,邓亚萍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
一次比赛中,她以2比8的大比分落后,然而她没有放弃,她鼓励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扭转乾坤。
最终,她迎头赶上,连胜八局,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次经历让她明白了只要不放弃,就有机会翻盘。
邓亚萍的成绩一天天提高,她逐渐成为了国内的佼佼者,同时也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她在199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单打冠军,并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总共获得了四个世界冠军和两个奥运会金牌,成为了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
邓亚萍的成长故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她从未放弃过,她总是坚持信念,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去克服。
她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她一次又一次地战胜自己,取得了成功。
邓亚萍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且坚持追求,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赢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和名人故事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和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和名人故事邓亚萍是乒乓球史上伟大的X女选手。
她从5岁起就学会了和父亲一起玩。
1988年加入xx队,14次获得世界xx冠军。
她已经连续八年位居乒乓球世界第一。
她是一位x时间最长世界排名第一的女运动员,已经连续xx届奥运会乒乓球xx项成为运动员,与乔红一起获得了包括单打、双打在内的4项奥运会xx项冠军。
小时候的邓亚萍,因为当时体育教练之父的影响,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也短,完全不符合体校的要求,所以体校的大门不能向她敞开。
于是,年轻的邓亚萍跟着父亲学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上完体能训练课就要做100个发球接球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让技术更熟练,基本功更扎实,他把沙袋绑在腿上,把木卡换成铁卡。
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有价值啊!这不仅让身体痛苦,也给心脏带来很大的压力。
小她,每一次的闪光、展露、跃动都可以用挣扎来形容!我的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常态!但他从不抱怨,也从不喊累!父亲在负责训练,有时候心里会流泪!付出总有回报。
因为邓亚萍的坚持,10岁那年,她在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无论是团体还是单打都获得了xx。
进入xx队后,邓亚萍超额完成了训练任务。
按照团队规定,她上午11点练习的时候延长到11点45分,下午6点练习到6点45分或者7点45分。
按照封闭训练规定,她练到晚上9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经常错过训练的时间,所以她自己吃方便面。
在队里练习全台一边倒进攻时,邓亚萍还把沙袋绑在腿上,面对两个左右跑的男陪练,一打就是2个小时!在多球训练中,教练不停的滚动球,邓亚萍每次都睁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千多。
每次训练结束后,汗水浸湿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连地板都湿透了,他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桌子再练。
经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邓亚萍的身体很多部位都从颈部到脚趾受伤。
为了应对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穿上宽大的护腰。
她的膝关节因脂肪垫而肿胀,踝关节几乎被马刺覆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故事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 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文章还给邓亚萍了。又过了几天,语文老师在校园里遇到了她,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他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一篇哲学文章,请语文老师修改,按理说修改后就可以当作自己的“原创”交上去了。语文老师绝不会去质问邓亚萍,为何不说明是经老师改过的;哲学老师更不会质疑她是否请人家修改过。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但是,邓亚萍竟把修改前后的两篇文章一齐交给了哲学老师,还如实说明了请语文老师做过修改。这就是诚实的邓亚萍,这就是邓亚萍的诚实! 惟有这样的诚实,才会有她的事业,她的辉煌,她的人格力量。试想,在学业上不老实的人,焉能成得了“邓亚萍”?成就及荣誉
五.求学时期
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它们写出来。 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 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她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邓亚萍在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习,听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 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一动就疼的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邓亚萍 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世界冠军求学的悬梁岁月…… 清华: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有口语交流的能力。 “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大学。老师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与朋友的聚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她除了定期光顾语音室,还买来多功能复读机。由于总是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读。同学们总是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成天读个不停,当心嘴唇磨出茧子呀!”“但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 学习是紧张的,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除学习之外,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几
三.运动生涯中,曾经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 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 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 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 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
求学时期
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它们写出来。 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 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她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邓亚萍在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习,听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 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一动就疼的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 所获荣誉: 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9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十里路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每天清晨起床时,我都会发现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头发脱落下来。对此我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见到我十分惊讶:‘小邓,你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 “虽然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我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当运动员,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只要一听到加油声,一咬牙,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呢,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另一种折磨,没意志、没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 为了更快地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师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1998年初,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突击英语。 2006年,邓亚萍生下一子,取名林瀚铭。 邓亚萍--原乒乓球世界冠军、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 邓亚萍曾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国际级运动健将、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邓亚萍曾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在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并夺得了第25、26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和双打的双料冠军。 邓亚萍是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也是唯一一位获得4枚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因此她又被誉为“乒乓女皇”、乒坛“小个子巨人”。 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经过艰苦的努力,她获得了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目前邓亚萍正在攻读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职务是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2006年邓亚萍产下一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从所向披靡的金牌运动员到一心向学的学生,从响当当的博士到勤勤恳恳的政府公务人员,邓亚萍职场生涯的每一次转身都扎扎实实、可圈可点。 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2010年9月25日上午,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召开董事会,并通过决议:聘请邓亚萍担任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就任后,邓亚萍将全面参与人民搜索的日常管理,全方位推动各项工作。
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像连珠炮一样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厉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