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6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活动分析:小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上升时期。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体验到成长和荣誉,也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因此,很多学生容易产生自我认识不全面,自我评价偏颇的现象,这对于儿童来说,是很不利的。
本次辅导活动,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不行和我能行两个具体形象的对比,并引发讨论;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赞扬自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能干的,能做好很多事情,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1、了解学生自我认识的程度,引导学生学会积极评价自我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活动重点: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
活动难点:提高自我理解,自我评价的水平,增强学生前进的信心。
活动准备:1、了解学生自信的程度及学生的长处。
2、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及看待同学优缺点的态度。
适合年级:二年级活动过程:一、课件导入:1、课前互动:瞧,大家的桌面整洁,书本摆放整齐,坐姿端正,精神抖擞。
(教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们,你真棒!看看同桌,他坐得怎么样你要怎样夸夸他(向同学伸出大拇指)某某,你真棒!听到表扬,心里高兴吗无论我们做什么,得到别人的表扬,我们心里肯定很高兴。
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做得不好,会失败,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2、教师过渡语:有两位小朋友,一个叫我能行,还有一个叫我不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
3、角色扮演:《我能行和我不行》我能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能行。
我不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不行。
我能行:我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我朗读课文可棒了,经常得到同学的称赞;我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会照顾邻居家的小弟弟;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人,爬山,游泳,样样都难不倒我。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15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15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一):心理健康教案:情绪变变变一、前言此刻关于情绪调节及其发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消极情绪领域,因为许多研究者发现,人们认为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大都是在特定消极情绪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情绪调节主要与消极情绪体验相联系,或是以用心情绪取代替消极情绪。
情绪调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绪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涵义的界定方式,主要能够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可称之为适应性界定方式,即强调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原情绪和行为反应。
第二类可称之为功效性界定方式,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个人目的。
第三类可称之为特征性界定方式,即从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或特性着手,对之加以界定。
当然,这三种界定方式之间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情绪调节的本质。
二、年龄特点幼儿的情绪,资料已相当丰富,一般成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在引起情绪的动因、情绪表现方式上还有许多的不同。
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情绪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有时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有时大发脾气、哇哇大叫,情绪调节潜力较弱。
另一方面,第二学期的小班幼儿已能简单的辨别用心情绪和不良情绪对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因此,在小班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绪并进行情绪自我调节的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设计思路难点:情绪调节方法。
重点: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学习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构成原因:幼儿年龄小,自我调节潜力弱。
解决方法:情境创设策略、图示策略。
目标:1、用心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明白要持续用心的情绪。
2、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3、体验帮忙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准备:材料准备:音乐,汇总图,材料(皮球、书、油画棒等),三个大班幼儿。
心理准备:幼儿坐成圆形。
线索:教学线:引题(拍手歌)――体验情绪――情绪调节――欢庆舞。
心理线:心理适应期――心理体验期――心理调节期――心理释放期。
幼儿心理健康教案
幼儿心理健康教案•相关推荐幼儿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案(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心理健康教案篇1设计意图:中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已有一年的时间,各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人际交往方面,儿童开始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我们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我喜欢他,或者他喜欢我,或者双方能够相互理解。
受幼儿年龄和交往水平的影响,孩子在交往活动中又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为此,应及时开展一次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活动,以帮助幼儿及时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与自己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交朋友,知道好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小矛盾时,能够自己初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与彼此进行沟通等,处理小矛盾。
3、喜欢和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并且愿意与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快乐,深入体验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喜欢和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小朋友做朋友活动难点:能够初步使用一些简单方法独立处理小矛盾活动准备小故事《小胖熊吹气球》,挖好两个洞的报纸若干张,小兔子,小猫,小猪,小猴子的头饰若干个,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讲述小胖熊吹气球的故事,并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其他小动物和小胖熊发生矛盾时,小胖熊是怎样做的呢?(该部分旨在引发幼儿的兴趣以及思考,不用回答)二、基本部分1、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有哪些好朋友,为什么喜欢和他们做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小故事中发现小胖熊有很多的好朋友,那小朋友们先想想,然后告诉老师你们有哪些好朋友?幼儿:XXX是我的好朋友师:你为什么喜欢跟他做好朋友呢?幼儿:他和我一样喜欢。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2、明白笑和哭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活动准备:录音机,笑声、哭声磁带;表情图1幅。
活动过程: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
(1)这是什么声音?(笑声)(2)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2、观察笑的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情绪体验。
(1)人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貌的?(2)你什么时候会高兴地笑?3、听录音机播放哭发声音,观察哭的表情,体验自己哭的情绪体验。
(形式同前)4、出示表情图,请幼儿对照一下不同情绪时脸部的表情。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
2、能学会初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使之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
二、活动准备1、“我要吃冰淇淋”看图讲述图片36张。
2、“应该怎样?”任性教学课件。
3、“谁对谁不对”教学课件、图片及笑脸娃娃、哭脸娃娃36张。
三、活动过程(一)通过看课件“涛涛、娇骄、牛牛”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任性知道任性事不好的行为。
1、幼儿看课件,提出问题。
三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是任性的孩子?2、教师小结:这三位小朋友都是任性的孩子,是大家不喜欢的孩子。
任性就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不管条件允许或不允许非要达到目的不可,任着自己的脾气去做,并不听从大人的劝告。
这样做是不对的'。
是不好的习惯。
(二)在幼儿认识任性的基础上,通过谈话“怎样做?”以此提高幼儿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1、提问:你告诉“三位小朋友”应该怎样做?2、教师小结:在幼儿讨论怎样做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做一个听从劝告,懂道理的好孩子。
(三)通过看图讲述《我要吃冰淇淋》使幼儿明确任性带来的不良后果。
1、幼儿每人一张图片分小组自由讲述,并学习概括故事的内容。
冬冬由于任性遇到了怎样的麻烦事?2、教师小结:任性的孩子不但大家不喜欢它,而且还伤害了身体住进了医院,任性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优秀6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篇一课前提示:小班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存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注。
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渐渐学会彼此关心和帮助。
本活动通过故事《我们来帮你》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
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
教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
2、看图片听故事(1)教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去他们的新家)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桥被水冲断了)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他们心里着不着急呢?(非常着急)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我背你们过河)小乌龟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帮你)大象又说了什么呢?(我来帮你)小朋友们想一想,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没有呢?(过了)教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情景表演(1)教师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别扮演鸡妈妈、鸡宝宝、小鸭子、小乌龟、大象。
(2)教师讲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3)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建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可以怎样帮助别人。
课前提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幼儿也不例外。
幼儿不仅仅要满足简单生理需要,更需要来自不同方面的爱。
本课就是以这样一个主题,给大家呈现一个幼儿的世界。
活动目标:重点目标: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生活,需要来自不同方面的关心和爱。
2、幼儿能讲出自己想象的世界。
相关目标:1、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力,能以主题进行画画。
活动准备:玩具娃娃、幼儿用书《我的世界》、白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过程1:导入1、教师拿出玩具娃娃,并以玩具娃娃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我很想给大家讲讲《我的世界》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引入主题。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优秀7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音乐,笑、生气、哭的。
图片。
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1、唱拍手歌圆圈上入坐。
(帮助幼儿适应陌生的人和环境,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2、师:刚刚我们唱歌的心情怎么样,开不开心?二、体验情绪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让我们掌声请他们出来吧。
1、介绍三个小客人。
(开门见山,马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位小客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3、让幼儿感受并学学开心、生气、难过时的表情,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
(让幼儿观察并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三、情绪调节。
师:这三位客人他们遇到问题了,想请小朋友你们一起帮助他们,好吗?师:怎么帮助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呢?(幼儿互相交流及与表演者的交流,教师及时记录方法,让幼儿产生自信心,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
)教师小结:他们都变成了笑宝宝,手拉手一起唱歌、玩游戏好开心。
四、角色表演。
1、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模仿扮演气宝宝、哭宝宝、笑宝宝,看看笑宝宝是怎么帮助气宝宝跟哭宝宝的。
2、分组扮演,看看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五、欢庆舞让幼儿集体伴随欢庆舞音乐跳舞做动作。
(活动在气氛高潮中结束。
)活动反思:活动是小班幼儿心理健康的一次尝试活动。
活动追随幼儿的经验和生活,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
通过有目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差异和面临的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寻找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各领域目标的结合点。
从而发挥幼儿良好心理培养的增效作用。
通过活动发现了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0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0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说说、画画中知道如何让不愉快的心情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教学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教学准备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教学过程一、出示小兔子的心情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天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脸),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情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情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卡片来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一)分析原因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天他们的心情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情不好,好吗?(二)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1、师:如果心情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
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一)听听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二)帮助小朋友找到快乐起来的办法师:把你找到让她快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三)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吃上一颗糖果,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甜甜的,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美美的,我还可以……五、延伸环节:把心情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可以过去看一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白成功不是轻易能得到的,她属于那些能持之以恒的拼搏者;2、让学生体会坚持完成一件看似完全不可能的事后成功喜悦。
教学场地:学校教室和体育场教具:多媒体,计时器教学步骤:室内1、让学生讲述自己或者朋友某次坚持取得较大胜利的事情。
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愿意跟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快乐和不快乐的事,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2、理解故事中阿力想长高的`心情,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3、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音乐若干、ppt。
活动过程】一、营造轻松的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想想自己喜欢的事情(快乐和不快乐)。
1、伴随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
2、教师配乐解说:“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来一次”静心之旅“在旅途中,想想自己在家里的、在幼儿园的、在上课时候的、在玩游戏的时候等等快乐的事、不快乐的事……(嘟嘟……)列车到站了,我们的旅途结束了。
3、分享愉快的事情。
“谁愿意第一个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快乐的事呢?”(个别幼儿)“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程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分享一个我犯过的错误吧!还记不记得那天我早饭没有吃,于是我就随便咬了几口苹果,后来就放在桌上,结果第二天走进教室一看,发现桌上有好多蚂蚁。
看来这件事老师真的做错了,所以我不快乐。
我以后一定不把吃的东西带到教室……哇,今天把这个不快乐的事情说出来,我的心里舒服多了。
现在谁愿意象我一样把不快乐的事情讲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呢?”“刚才上来的小朋友都很棒,我们给他们拍拍手!”二、故事小屋:你很快就会长高师:今天呀!还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力!(出示男孩阿力),有一件烦心事让他很不快乐,他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小个子,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长高,最好长得像大树一样高,像长颈鹿一样高,或者像巨人一样高,总之越高越好。
爸爸、妈妈、姐姐,还有老师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可是都没有用,阿力一点儿也没长高。
后来听取了叔叔的建议,变成了最快乐的男孩……(出示ppt,讲述故事)1、我们一起看看这幅图,阿力是怎么样的表情?同学又是怎么样的表情?如果人家这么叫你,你会开心吗?2、我们刚才都了解了阿力的不快乐,那你觉得他为了让自己快乐起来会做些什么改变呢?3、在听了妈妈爸爸的建议以后,阿力发现自己还是没有长高,你觉得这时候他的心里会怎么样?那我们猜猜看他会怎么做?4、阿力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却一点效果都没有,你猜他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你,这时候你会怎么做?5、听了叔叔的话,阿力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不光是矮个子有这么多的烦恼,高个子叔叔也有很多的烦恼,那你觉得阿力还会像以前那样想长高吗?他又会怎么做呢?6、当你们遇到不快乐的时候,你有什么好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呢?(请孩子们说)7、有只小兔子它也有很多方法,想跟我们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边看图片边说)8、师:老师也想和你们分享一个我的方法,当我遇到不快乐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做几次深呼吸,这样我的心情会变得轻松很多。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教案7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教案7篇幼儿园心理健康课教案7篇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课教案,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幼儿园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篇1目标1、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烦恼和快乐,主要有那些方面的烦恼及他们面对烦恼主要的应对方式。
2、通过多样化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烦恼、倾听烦恼、倾诉烦恼。
3、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并让学生了解一些应对烦恼的正确方式。
4、通过让学生谈对烦恼的一些感悟的形式让学生对烦恼有个正确合理的认识。
课堂活动形式对话、讨论、表演、问卷、游戏等课前准备1、设计并完成“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与统计工作。
2、指导学生编排情景剧“小涛的烦恼”和“小涛的变化”班会课过程一、话题切入教师:什么东西是永不停止的?学生:时间(包括其它答案)教师:时间的永不停息意味着我们不断成长。
同学们,你们愿意长大吗?学生:愿意/不愿意教师:为什么?有学生会谈到成长的烦恼,从而切入主题。
二、展示问卷通过数据了解班级里感觉烦恼的同学人数,说明烦恼存在的普遍性。
三、烦恼情景剧(观察、体验、讨论)(1)学生表演情景剧“小涛的烦恼”(2)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小涛有哪些烦恼?”最后主要归纳为四个烦恼: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
老师指出:小涛所面对的烦恼其实也是中学生常有的几种烦恼:有关学业方面的烦脑、有关与家长、老师相处方面的烦恼、有关与同学交往方面的烦恼、有关自身形象方面的烦恼(3)出谋划策针对小涛的烦恼,班级分小组讨论,给小涛提一些建议。
老师对学生的建议做一些补充。
如: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1)努力(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3)注意方法(4)有毅力 2、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1)、理解家长心情(2)、以合适的方式与家长多沟通(3)、以实际行动赢得家长信任3、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1)提高自身素质(2)注意道德品质培养4、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1)理解美的含义(2)接纳与欣赏自我(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从素质、品质方面完善自我(5)别太在乎他人评价(4)情景剧“小涛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对比小涛前后对于烦恼感受的变化并讨论从其中得到的启发。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乐意去幼儿园。
2、乐意和老师、小伙伴亲近,体会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1、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乐意去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们一起做游戏,学知识。
2、爱上幼儿园,每天都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
活动准备:1、布偶小鸭、用积木搭建的幼儿园大门。
2、布偶表演《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拿出布偶小鸭,请幼儿与小鸭打招呼。
2、教师表演《小鸭上幼儿园》。
二、幼儿长大了,要像小鸭子一样到幼儿园里学知识、学本领。
1、提问:小鸭是如何上幼儿园的?今天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向小鸭子一样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的?2、总结:爸爸妈妈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长大了,要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学知识。
3、学习儿歌《上幼儿园》。
活动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所学的经验和表现出的积极探究的热情,比传统教学中幼儿学到的知识更有效和更有意义。
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
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精神心理环境,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幼儿进餐是幼儿园最重要的生活环节,老师期望孩子们不挑食、吃得好、吃得快,但是幼儿却很难到达老师的期望,比如:有的孩子在喝汤时,不吃里面的菜,象冬瓜、紫菜、蘑菇等,在吃饭时把饭里的菜挑出来不吃,或者乘别的小朋友不注意,赶快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别的小朋友的碗里。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教案优秀10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教案优秀10篇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绘本的学习,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困难,在遇到因难时应该怎么办。
2、教育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急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培养他们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勇气,使孩子具有应付困难的。
心理承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培养他们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勇气,使孩子具有应付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难点:教育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急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准备绘本PPT、电网。
活动过程一、出示绘本封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里生活的三年里大家哭过、笑过、玩过、闹过,那你们有遇见过困难吗?遇到因难时你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绘本,故事里有个小动物也遇到了困难,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欣赏绘本1.出示书面,问“书的名字叫什么?”看着画面猜一猜是讲了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熊为什么会掉进洞里?弗洛格挖的洞深深的,小熊听不到弗洛格的声音便把身子探到洞口,“扑通”一声掉到了深深的,黑暗的洞里。
——弗洛格和小熊被困在洞里时都做了什么?小熊哭着喊道:“我饿了,我再也不能和老鼠钓鱼了,再也看不到野兔朋友了。
”弗洛格没有哭。
他非常平静的安慰小熊,还告诉小熊要勇敢些!弗洛格又和小熊一起喊:“救救我们吧!”和小熊一起唱歌鼓励自己。
——大家是怎么把他俩从洞里救出来的?鸭子发现了,叫来老鼠,老鼠扛了一把长梯子到洞里,把他们救出来了。
小结:其实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解决不了的,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深呼吸、静下来思考,怎么样做才能解决困难。
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
三、挑战困难(过电网)1.介绍游戏内容——弗洛格要去小兔家做客,可是它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困难,弗洛格试了好几次都没通过,请小朋友们来试试,看小朋友们能不能顺利通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4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4篇心理健康“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
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优秀4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篇一设计思路: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用哭来表达悲伤。
这是他们在开口说话之前,较原始的表达方式。
成人以后,我们哭泣的原因更多了。
人长大了,哭泣不可避免地混入了情感的因素,而哭泣所携带的信息,远不只身体不适或生理需求那么简单了。
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生理机制不再起作用了,而是说哭泣已经与大脑的高级功能和越来越微妙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联系,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于周围的人来说,眼泪的含义是强烈而真实的感情。
据专家调查研究,当前幼儿心理素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表现较多,如为小事哭闹、生闷气、发脾气等;(2)社会性行为自控能力较低,如遵守纪律、上课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主动承认错误和向人道歉能力较强;(3)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表现为怕苦怕累,害怕困难,遇到困难退缩,束手无策和依靠成人,理解不了委屈、责备、批评等挫折打击;(4)自我中心,一切认自我为重,为先,不懂关心、体贴和体谅别人,同情心不强;(5)具有孤独、自卑、怯懦等性格特点的幼儿较多。
所以,全面把握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矫治幼儿的心理问题行为,应成为当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活动背景:我园的特色是健康特色,当然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通用12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脱敏训练使幼儿认识到变勇敢的方法。
活动准备:绘画纸;蜡笔;垃圾筒或纸箱。
活动过程:一、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昨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老鼠。
觉得好害怕呀!老师最害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二、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害怕的事情或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幼儿轮流发言,互相讲解过去的经历,教师注意倾听。
三、教师提问“害怕好不好?这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吗?“你们想不想变得勇敢?”四、师幼讨论“怎样才会变得勇敢?”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1、多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某些小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2、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最勇敢!”3、害怕时,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4、勇敢地把自己害怕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五、绘画活动1、利用绘画纸和蜡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情。
2、画好后,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问:“咱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心得体会我不怕!”。
反复数次。
3、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排好队,前方放置一个垃圾筒或大纸箱。
4、幼儿将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包在纸里头。
然后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该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纸团丢进垃圾筒或大纸箱,让幼儿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个幼儿都投完为止。
六、老师组织幼儿说一说:“现在自己还害不害怕?”分享活动前后的心情改变。
活动延伸: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掉在地上的纸团及垃圾筒或大纸箱。
活动反思:在这次活动的开始,我首先问幼儿:“你最害怕什么?”结果我发现约有1/3的幼儿出现了害怕和怯懦的表情,全班的孩子都鸦雀无声,无人举手回答问题。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40篇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40篇这是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心理健康活动情绪变变变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音乐,笑、生气、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1、唱拍手歌圆圈上入坐。
(帮助幼儿适应陌生的人和环境,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2、师:刚刚我们唱歌的心情怎么样,开不开心?二、体验情绪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小客人,让我们掌声请他们出来吧。
1、介绍三个小客人。
(开门见山,马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位小客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3、让幼儿感受并学学开心、生气、难过时的表情,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
(让幼儿观察并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三、情绪调节。
师:这三位客人他们遇到问题了,想请小朋友你们一起帮助他们,好吗?师:怎么帮助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呢?(幼儿互相交流及与表演者的交流,教师及时记录方法,让幼儿产生自信心,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
)教师小结:他们都变成了笑宝宝,手拉手一起唱歌、玩游戏好开心。
四、角色表演。
1、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模仿扮演气宝宝、哭宝宝、笑宝宝,看看笑宝宝是怎么帮助气宝宝跟哭宝宝的。
2、分组扮演,看看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五、欢庆舞让幼儿集体伴随欢庆舞音乐跳舞做动作。
(活动在气氛高潮中结束。
)活动反思:活动是中班幼儿心理健康的一次尝试活动。
活动追随幼儿的经验和生活,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
通过有目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差异和面临的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寻找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各领域目标的结合点。
从而发挥幼儿良好心理培养的增效作用。
通过活动发现了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0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0篇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快乐和不快乐的感觉,探索快乐的来源和不快乐的原因,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
活动准备:图片、音乐、玩具等。
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1、唱《快乐歌》。
(引导幼儿进入快乐的氛围。
)2、师:大家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快乐吗?二、感受快乐1、展示快乐的图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引导幼儿感受快乐。
2、师:大家最喜欢什么玩具?为什么?(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来源。
)3、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跳舞、欢笑,感受快乐的氛围。
三、探索不快乐1、展示不快乐的图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引导幼儿感受不快乐。
2、师:你们有没有过不快乐的经历?是什么原因让你们不快乐?(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不快乐经历。
)3、播放悲伤的音乐,让幼儿感受不快乐的氛围。
四、情感调节1、师:当我们感到不快乐时,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探讨情感调节的方法。
)2、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跳舞、欢笑,调节情感。
五、小组活动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和不快乐的经历,并探讨情感调节的方法。
2、让幼儿用玩具和图片表演自己的快乐和不快乐的情景,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活动结束1、唱《快乐歌》。
2、师:今天我们研究了快乐和不快乐,你们觉得快乐还是不快乐更好呢?3、让幼儿跟着音乐跳舞,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幼儿感受快乐和不快乐,探索快乐的来源和不快乐的原因,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情感表达和探索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幼儿情感调节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活动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通过活动反思,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活动设计,提高活动效果。
如何让孩子在健康起跑线上赢得优势?如何让他们吃得健康、保持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年轻化,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80后可能是独生子女,但他们并不一定住在独立的公寓里。
而现在的90后和更小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住在独立的公寓里。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篇一】培养情绪管理能力:认识自己的情绪目标:帮助幼儿了解情绪,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习有效地管理情绪。
教学过程:1. 导入:观看一段幼儿园生活场景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角色在不同情绪下的表情、行为,引发幼儿对情绪的思考。
2. 讨论:询问幼儿对视频中角色的情绪感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常常会有的情绪,如开心、生气等。
3. 游戏:通过模仿表情的游戏,让幼儿尝试表达不同情绪,提高情绪辨识能力。
4. 角色扮演:分成小组,自由选择角色扮演不同情绪的场景,展示给其他组员观看,引导幼儿理解他人情绪的变化。
5. 情绪日志:每天带幼儿记录自己的情绪,并和家长分享,以帮助幼儿养成情绪表达的习惯。
【篇二】发展自我认知:了解自我目标: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教学过程:1. 导入:给每个幼儿配发一张镜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和表情,并鼓励他们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分组游戏:根据幼儿的自愿,分为不同兴趣小组,让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讨论自己的兴趣,形成小组展示。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委派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兴趣,并简单介绍自己的个性特点,其他小组成员给予鼓励和赞赏。
4. 小结: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并帮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鼓励他们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篇三】促进同理心的发展:分享情感和善意行为目标:帮助幼儿学会关注他人的情感,培养同理心和善意行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读绘本《小松鼠爱夏天》等情感故事,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的需求。
2. 分享情感:引导幼儿和同伴分享自己在幼儿园或家庭中遇到的开心、难过等情感经历。
3. 绘画:根据幼儿分享的情感经历,让他们进行绘画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4. 互助行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游戏,鼓励幼儿互相帮助、体验善意行为。
5. 总结:引导幼儿回顾分享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他人情感的关注和理解。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8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8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1活动目标:在说说、玩玩的嬉戏中,连续体验快乐、生气和悲伤的心情。
活动预备:小伴侣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爱好。
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爱好。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爱好。
2、熟悉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其次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快乐、生气、悲伤的心情。
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
其次次找好伴侣的照片。
表达了层次的递进性。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沟通,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缘由。
3、试着找到好伴侣的照片,猜猜好伴侣的心情4、其次次共享沟通:〔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2〕他〔她〕的表情怎样〔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第三环节:选取表情,鼓舞快乐。
以开火车的嬉戏离开活动室,鼓舞孩子做一个快乐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请你选取最喜爱的车厢,欢乐的开火车退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2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学会共享。
活动预备:录像机、木偶表演。
活动过程:1、演一演〔1〕看木偶表演小熊正在草地上放风筝,一不留意风筝挂在树上了,怎样也拉不下来,急得小熊都快哭了。
正在这时,小羊走过来了,它对小熊说:别焦急,我来帮助你。
只见它从草地上捡起了一根很长的树枝,对着风筝用力往上一顶。
哈哈!风筝飞起来了,小熊真兴奋,对小羊说:感谢你,你真棒!小羊说:不用谢,上次我的风筝也挂在树上了,是爸爸教我这样做的quot;哈哈!原先是这样!他们兴奋地笑了。
商量:小羊用什么方法帮助了小熊它为什么会胜利呢〔2〕看录像元元正在仔细地看图书,可能是画中的故事太精彩了,他兴奋的又蹦又跳,一不留意把图书撕破了。
他很焦急。
旁边的小刚观察了,对元元说:别焦急,我来帮助你。
只见小刚从小筐中取出了便利胶和小剪刀,又找来了一张白纸。
他用剪刀剪了一小块纸,抹上了便利胶,留意翼翼地把图书粘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心理健康教案编号:HY/JW-JL-12(14)保存期限:五年教案(20 ~20 学年度第学期)课程名称:任课教师:章节内容幼儿的心理健康授课班级15幼教授课日期授课方式讲授法作业练习目的要求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掌握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方法重点难点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方法复习题仪器教具审批意见审批人:20 年月日讲授内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第六章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概念:1、健康:我们常说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
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三者处于完好状态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健康标准的人。
2、动作常模:发展心理学将大多数儿童的某一种行为模式发生的时间,称为动作常模。
3、分离焦虑:是儿童在于养育者分离时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具体表现为害怕、退缩、哭泣、胡思乱想等。
4、边缘儿童:有一些儿童,虽然有交往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社交技巧往往不受同伴的欢迎,这类儿童往往会变成在集体中处境不良的边缘儿童。
5、自尊:自尊是对自我评价的接受程度。
6、特殊儿童:是指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与一般儿童有着显著不同特征或特质的儿童。
7、工具性攻击:是指并不带有伤害的动机,而只是通过攻击性行为达到占有某种资源(玩具或食物)的目的的行为。
8、敌意性攻击:具有伤害别人或自己的目的,这类攻击性行为称为敌意性攻击。
第一节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影响因素1、心理健康的特征:(一)积极的自我观念(二)悦纳他人(三)恰当地面对现实(四)智力正常(五)情绪适度(六)热爱生活(七)形成完整统一的人格。
2、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一,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模。
第二,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
第三,热爱游戏,善于游戏第四,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
第五,年龄特征明显。
第六,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3、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一)遗传与疾病(二)家庭的教养方式(三)社会文化(四)个体因素第二节积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健康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儿童的情绪健康:注意儿童情绪发展的任务要与年龄阶段相适应。
形成新的依恋。
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多与家长沟通。
帮助幼儿克服情绪危机妥善处理分离焦虑敏锐觉察幼儿情绪关心单亲家庭的幼儿帮助幼儿了解死亡帮助幼儿掌握社会性技巧培养幼儿的移情帮助幼儿积累分享的经验帮助边缘儿童提高社交技巧维护幼儿的自尊为了维护幼儿的自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接纳和关心所有的儿童肯定和认可儿童尊重幼儿爱护特殊儿童帮助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发展自控能力引导情绪障碍的儿童度过纷扰善待攻击性的幼儿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3.游戏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活动。
4.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二)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教学,在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式,争取做到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让儿童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接受。
满足儿童好奇的求知欲,避免抽象生硬,切忌强制服从。
针对儿童情绪性强、自控力差的特点,成人一方面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和感情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强化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有意性,从而提高儿童的控制能力。
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儿童与人交往,充分利用游戏中的多种成分,给儿童的心理发展以滋养。
对于儿童显现出来的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给予充分的注意,教师在面向全体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促使每一名儿童全面健康地成长。
三、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一)、用爱抚慰儿童的心灵(二)、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
(四)、让儿童的生活充满快乐。
(五)、帮助儿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六)、强化儿童的亲社会能力。
(七)、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八)、正确处理儿童的痛苦情绪。
(九)、训练儿童的交往技能。
(十)、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幼儿园常见的儿童心理偏差的行为表现:一、吮吸手指:(1):症状:婴儿吮吸手指极为常见。
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会逐渐消退。
但若随年龄增长,仍保留这种幼稚动作,并成为习惯,则应及时纠正,因为儿童吮吸手指的行为会收到非议,使幼儿感到紧张、害羞。
这种不良习惯还易引起肠道寄生虫、肠炎等疾病,且可引起手指肿胀、发炎。
若持续到六七岁换牙时期,则可导致下颚发育不良、开唇露齿等,妨碍面容的和谐,也不利于充分发挥牙齿的嚼功能。
(2)原因:常因婴儿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儿童吮吸的欲望,以及缺乏环境和爱抚。
导致儿童以吮吸手指来仰制饥饿或进行自我娱乐。
(3)预防:要消除儿童生活环境中可能引起儿童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因素,用玩具、图片等儿童喜爱之物,或感兴趣的活动去吸引其注意力,冲淡其吮吸手指的欲望,逐渐改掉固有的不良习惯。
不宜采用在手指上涂苦味药或裹上手指等强制方法。
二、咬指甲癖:(1)症状:经常的、控制不住的用牙将长出的手指甲或脚上的指甲咬去,称“咬指甲癖”,这在3-6岁的儿童中常见。
(2)原因:大都出现于儿童精神紧张之时,如不原去幼儿园,家长管束太严,缺少小伙伴和游戏。
情绪不安,低落时,以咬指甲自慰。
养成顽固习惯后,有时终生难改。
(3)预防和矫治:从消除儿童心理紧张的因素入手。
良好的生活习惯,户外活动和游戏,使儿童情绪饱满、愉快、可逐渐克服惰性兴奋灶。
另外,需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的卫生习惯。
用苦药或辣物涂指甲一般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口吃:(1)症状:口吃为常见的言语障碍。
它的发生并非因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的缺陷,而与心理状态有关。
表现为正常的语言节奏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迸出。
、(2)原因:1:患儿大都自卑、羞怯、退缩、孤僻、不合群。
有的表现为易激惹,情绪不稳。
出于对口吃的恐惧心理及高度注意,终成心理痼疾,越怕口吃越口吃。
发病率约占儿童的1/-2/,多起始于2-5岁,男多于女。
2:儿童出于好奇,模仿成人或同伴的口吃现象所致。
3:发育性口齿不流利。
值得注意的是,2-5岁的儿童是语言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词汇也渐丰富,但言语功能尚未熟练,不善于选择词汇,说话时常有迟疑,不流畅的现象,一般到上小学前,就可口齿流利了。
这种现象称为“发育性口齿不流利”,不属于“口齿”。
如果大人对幼儿的“发育性口吃不流利”,流露出担心、不安的心情,并时时提醒“别结巴”,或强迫幼儿“把话再说一遍”。
幼儿在开口之前,心理先紧张了,就更张口结舌,可能真发展成“口齿”了。
(3)预防和矫治:应从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入手。
避免因说话不流畅遭到周围人的嘲笑、模仿以及家长、教师的指责或过分矫治。
大人不要当众议论其病态,或强迫他们把话说流畅,不许急巴。
需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心理障碍。
应安慰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克服。
大人要用平静、从容、缓慢、轻柔的语调和他们说话,来感染他们说话时不着急,呼吸平稳,全身放松,特别是不再去注意自己是否有结巴了。
可以多练习郎诵和唱歌。
四、遗尿症:(1)症状:幼儿在5岁以后,白天或夜晚仍不能主动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遗尿症(2)原因:引起遗尿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因素:主要指精神方面受到创伤,如突然受惊、大病一场、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能适应等。
DougIas(1973)研究4500例儿童后发现,有精神创伤的儿童的发生率是无精神创伤儿童的两倍。
父母对儿童的爱抚不足或过度,都有可能引起儿童精神紧张,或因宣泄内心不满情绪而引起遗尿。
2:训练不当:排尿过程的自主控制,既需要大脑发育成熟到一定得程度,也需要学习和训练。
一般两三岁的幼儿旧可以开始自行控制排尿。
如训练方法不当,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亦可发生遗尿。
3: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遗尿与遗传的关系密切,约有70/遗尿患儿的一级亲属中有遗尿史。
4:器质性遗尿症:因疾病所引起的遗尿症称“器质性遗尿症”,如蛲虫病、膀胱炎等等,均可使儿童不能主动控制排尿原因。
(3)预防和矫治:、五、多种行为模式:(1)症状:表现为儿童在不同的环境当中采取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方式,而且较为稳定。
如在幼儿园里的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一旦回到家里,马上就会变得非常任性,一切都得听他的,还富于攻击性。
这并不是儿童适应性强、灵活善变的表现,恰恰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行为问题,因为他有可能为儿童成年以后出现“双重人格”、导致精神分裂埋下隐患。
(2)原因:家园教育的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加之儿童的年龄小、知识少、缺乏判断,但模仿力强,都是造成这种行为摸式的主要原因。
(3)预防和矫治: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都要积极、主动地与对方联系,及时沟通育儿的做法和经验,力求做到统一要求、目标一致。
家长要树立榜样,增加儿童与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有的放地加以引导,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攻击性行为(1)症状:这类行为在儿童身上并不少见。
当儿童遭受挫折时,常会显得焦燥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抢夺别人的东西、掷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与别人争斗。
(2)原因: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别人的攻击行为摸式而学来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环境后果而得以维持,就是说“模仿”和“强化”是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机制。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对于挫折的发应,常常是由于儿童想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受阻而引起的,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
(3)预防和矫治:成人要以身作则,不可采用武力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尤其不能在儿童情绪激动时强迫他接受教育,以暴制暴,而应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情绪平静下来时,耐心加以引导;多给儿童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感;组织儿童参加多项活动,如打球、下棋、绘画和音乐等活动,陶冶性情;对儿童自控能力的提高,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七、说谎(1)症状:这是指儿童编瞎话骗人,把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出现说和事实完全不相符合的情况。
(2)原因:原因比较复杂,成人应根据儿童说谎的情景和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般来说,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意说谎:儿童由于思维、记忆、想象和判断等方面出现错误,说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谎言”,如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了,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描述……这是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所限而产生的,属于无意说谎。
2.有意说谎:儿童为了某种目的的说谎。
如希望得到表扬、奖励,或逃避责备、惩罚等故意编造谎言。
(3)预防和矫治:说谎是一种不被社会所接纳的行为,且容易演变成习惯,应该引起成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