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高考历史选择题满分练 (3)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三)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三)

综合能力训练( 三)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 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古罗马普鲁塔克的名言: “道德是永存的, 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由此可见, 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 崇德尚群B. 济世爱民C .诚实守信D. 礼法并施2. 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

这一变化说明了(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B. 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C. 宰相失去了议定军国大事的权力D. 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3. 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

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

据乾隆《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这有利于( )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C. 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4.1901 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

这反映了清政府( )A. 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B. 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C. 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D. 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5.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6.1956 年,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 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

高考历史选择题满分练-满分练1 -

高考历史选择题满分练-满分练1 -

二、选择题满分练满分练(一)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解析:选B。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有“立子立嫡之制”,即宗法制度,材料中“由是而有”表明前“制”即宗法制度与后“制”即分封制的因果关系,故选B项。

2.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

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

据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信息,可知体现出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D项。

3.清代尚书汪由敦曾说,明代士大夫奏章往往言辞激烈,或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

这一观点表明汪氏()A.鼓励清代官员谏诤B.力图维护君主的权威C.反对当时的文字狱D.赞赏明代的清明政治解析:选B。

题干中汪氏认为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的谏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说明其目的是要维护君主权威,故选B项。

4.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

”这段言论()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B.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解析:选B。

清代司法制度有很强的专制和人治色彩,材料中对司法制度的表述符合史实,外国人借口中国司法的弊端,为其可以在华不遵守中国的法律提供依据,故选B项。

5.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三 题型突破练 1 选择题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三 题型突破练 1 选择题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1 选择题专练1.(2017·某某某某二模)考古工作者在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 )A.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B.冶铁业规模宏大C.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D.南北经济发展平衡2.(2017·某某某某二模)《周礼·司徒教官之职》规定:“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这说明了周朝( )A.工商业为官府所垄断B.有较规X的市场管理制度C.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百姓弃农经商现象很普遍3.(2017·某某某某二模)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

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

所以唐代越窑产品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这表明( )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4.(2017·某某某某二模)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B.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5.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建元”年号后,汉代年号大量出现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谓“与民更始”,就是说从头重来一次。

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天的意志也忙得不亦乐乎。

此年号现象说明汉代( )A.确立了“民本”治国原则B.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C.武帝后政治局势长期动荡D.崇尚重农抑商经济政策6.(2017·某某某某三模)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高考历史一轮选训 选择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选训 选择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选择题(3)李仕才1.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C.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解析:选D。

明太祖未设置内阁,故A项错误;限制内府和六部,只会增加皇帝的行政负担,故B项错误;内府和六部本无矛盾,明太祖的制度设计让其互相牵制,才滋生了矛盾,而不是“协调”,故C项错误;从限制内府,到利用内府牵制六部,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六部的监察,故D项正确。

2.右图是近代中国某时期报刊上登载的一幅《善吞》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装束的魔术师正将铁路吞入口中,火车上写着“青岛胶济路”。

此漫画( )A.美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B.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C.表达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前景的担忧D.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解析:选C。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日本”“胶济铁路”,根据所学知识得知,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要求把德国在山东青岛的权益收回,但是列强却私下把权益转给了日本,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不满,爆发了五四运动,漫画正是反映了这一事实,故选C项。

3、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答案 A解析材料“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可见秦始皇并非只用法家来维护统治,同时也用其他的方法来维持,可见法家思想也有局限性,故A项正确;在秦朝,儒家始终没有获得正统的地位,也没有太多发展的空间,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考古史料没有涉及坑儒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秦始皇用儒家的方式劝诫官吏,但没有涉及具体的制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考选择题分练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考选择题分练

选择题满分练高考选择题60分练(一)(时间:20分钟)1. (2015江苏苏北四市一模)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维护了宗法制度C.导致分封制崩溃 D •促使了礼崩乐坏解析中央集权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不要更换太子,“毋以妾为妻”意思是不要以妾为妻,“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维护的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列强订立条约内容中没有体现分封制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了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答案B2. (2015江苏泰州二模)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A •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 •小农经济的脆弱解析依据材料“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 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是自耕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选择 答案 A3. (2015江苏宝应调研)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析 中国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解体,故 A 项错误;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并不 意味着传统农业的必然衰退,可能是同步发展,故B 项错误;据材料 “茶户、桑户、药户、 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称谓 ” 可知当时经济作物种植兴起,经济作物面向市场,也 即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各类户籍仅仅从其种植类别而定,并非 是佃农,故 D 项错误。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选择训练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选择训练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选择训练题新课标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诸侯2.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①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②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③宗法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④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周礼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官员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4、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制定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B、权力高度集中C、法律细密、严苛D、实行三公九卿制5.三省六部制的实现,说明了A.丞相权力的增大B.中央结构的决策实现民主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D.体现任人唯贤的原则6、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

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7.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包括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使地方官员依赖中央和君主并向其负责④妨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使为副相,分割宰相的权力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9、“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三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三

选择题标准练(三)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1.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私人部属)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据此可知当时( )A.分封制为太子仇自立创造了条件B.晋国宗法制受到挑战C.春秋时期礼乐制度开始遭到破坏D.私斗决定王位的归属解析:分封制是周王分封诸侯管理地方,题干不涉及分封制,故排除A项;据题干时间可知当时已实行宗法制度,但是晋国殇叔自立并赶走太子,明显无视宗法制度,故选择B 项;题干材料不涉及礼乐制度,故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B2.董仲舒认为商鞅之法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司马迁则认为商鞅变法使“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虽然两人的结论大相径庭,但都还是站在同一个标准上评价商鞅的。

该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巩固B.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C.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解析:董仲舒的观点是商鞅变法造成了贫富分化,言外之意是会导致社会动荡,从而不利于政权的稳定;司马迁认为商鞅变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稳定了社会秩序,也是从政权巩固的视角来阐释问题的,故选择A项。

答案:A3.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据此可知,三省体制有利于( ) A.政治决策的民主化B.宰相参与决策C.决策程序的简化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在三省六部制下,由于三省长官——宰相参与决策,使得“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B项正确;“民主化”的说法错误,A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与中央集权无关,D项错误。

答案:B4.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择题满分练12题满分练(三)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择题满分练12题满分练(三)

满分练 ( 三)1.(2018 ·广西桂林、柳州模拟) 西周春秋期间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身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

这说明西周春秋期间贵族()A.享有特权,免于诉讼B.享受保护,等级威严C.集权专制,忽视法律D.地位高级,免于处分分析:选 B。

解读题干,可知西周春秋期间有狱讼中的“代坐”制度,据资猜中“贵族不亲身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信息及所学知识,说明西周贵族拥有“享受保护,等级威严”的特色,应选 B 项。

西周春秋期间的贵族享有特权,自己能够免受处罚,并未出现免受诉讼之说,故 A 项错误;据题干中的时间“西周春秋期间”,此时并未出现专制和集权,故 C 项错误;据题干中“贵族不亲身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得出贵族地位高级,可由僚属或子弟代其受罚,故 D 项错误。

2.下列图是绘制于盛唐期间的敦煌莫高窟第23 窟的壁画《雨中耕种图》。

该图主要的史学价值在于 ()A.个体农业的形成B.耕种技术的进步C.农民生活的困难D.庄园经济的发展分析:选 B。

察看资料图画,可知是反应了古代中国劳感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发展起来的圩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这说明古代中国耕种技术的又一大进步,应选 B 项。

古代中国的个体农业最早形成于春秋期间,在当时髦没有犁壁技术, A 项错误;简单的农耕图其实不可以直接表现农民阶级详细的生活情况, C 项错误;资猜中很明显是规模简单的个体农耕而非大规模的庄园经济, D 项错误。

3.(2018 ·广东肇庆二模) 中国古代在国都以外往常还建立有陪都,作为国都职能的有益增补。

中国长久以长安、洛阳修建东西均衡的两京制,直至唐代;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均衡的两京制。

这一变化反应了()A.对辽阔领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国都功能的分散承载作用C.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大运河的修筑决定了国都布局分析:选 C。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

32题题型训练---古希腊罗马时期:希腊罗马的辉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2013年全国II卷.32-1】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B.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2.【2014年全国I卷.32-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3.【2016年全国II卷.32-1】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4.【2017年全国II卷.32-1】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5.【2017年全国Ⅲ卷.32-1】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利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6.【2017年.海南卷.14-1】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附答案考生们在复习高考历史科目时,可以多做一些试题,尤其是选择题,是最容易拿分的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欢!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曰:“周亡矣。

”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解析:D 申后是周幽王的正妻,宜臼是嫡长子,而褒姒之子伯服非嫡长子,立褒姒之子显然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2.(2014临沂模拟)刘邦初即帝位朝会之际,“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

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后,刘邦感慨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贵”的主要来由是( )A.君臣名分严明B.儒家思想定于一尊C.君臣亲密无间D.君臣产生距离意识解析:A 材料对比了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前后朝会的变化,之前,君臣地位相对平等;之后,刘邦“知为皇帝之贵”,说明君臣名分严明。

3.(2013云南联考)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

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

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解析:C 宋朝仍然实行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A项错误。

B项是与唐代的共同点,不是宋代科举的最主要影响。

宋朝完善科举的举措是糊名法,并非扩大规模,D项错误。

宋朝通过扩大科举录取人数扩大了统治基础,C项正确。

4.(2013青岛模拟)雅典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人搞过一次轰轰烈烈的追查祖宗成分的纯洁公民队伍的_,将很多混进自由公民队伍中的人揪出来变卖为奴。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二、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提升练(二、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阶段提升练(二、三)(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唐山期末)“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种政治现象应该是( )A.秦代垂直管理的特征B.汉代内朝外朝的体制C.唐代三省分工的具体化D.宋代机构臃肿的写照解析:A 本题考查秦朝官制。

材料“内外官制”指中央与地方的官制。

秦朝中央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职能上看,分别对应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形成中央到地方同一系统垂直管理制度,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内容,故排除。

2.(2018·清华大学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汉代初年,二千石以上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在有市籍的商人之外,家资满10万(文帝时减为4万)可任郎官。

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时即可由郎官中选用。

这表明汉初( )A.商人入仕优化了官僚体制B.世卿世禄体制尚未被打破C.因长期战乱官员严重匮乏D.依政治需要选官形式多样解析:D 本题考查汉代选官制度。

汉初社会经济亟待恢复,材料表明统治者通过任子、赀选等制度笼络达官富人,以达到巩固、稳定统治的目的,故D项正确。

“在有市籍的商人之外”,说明商人被排除在外,故排除A项;世卿世禄制是指根据血缘关系就能为官,与材料信息反映的“二千石以上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不同,因此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联,仅存在这种可能性,材料信息和C项结论不能正确对应。

3.(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

”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B.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解析:A 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防止部分不法官员进谗言、陷忠良而约束官员的言行。

高考历史选择题含解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含解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含解析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因其考查面广、覆盖知识点多而备受重视。

这类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还要求能够准确理解题干、快速分析选项,并作出正确判断。

以下是几道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示例,以及相应的解析。

一、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 题目: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仅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贸易B. 促进了文化交流,加深了各文明之间的理解C. 仅推动了宗教的传播D. 导致了文明的冲突和对抗解析: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它不仅促进了丝绸等物质商品的贸易,还促进了宗教、艺术、科技等文化层面的交流,加深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影响。

因此,选项B 是正确的。

二、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2. 题目: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A. 推翻了满清政权,结束了封建制度B.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C. 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和现代化进程D. 导致了中国社会的长期动荡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是其最主要和直接的影响。

虽然辛亥革命也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和现代化进程,但这些影响是间接和长远的。

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三、历史人物的评价3. 题目:关于拿破仑的评价,下列说法中较为客观的是:A. 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天才,但同时也是专制暴君B. 拿破仑的统治推动了法国乃至欧洲的现代化C. 拿破仑的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无尽的灾难D. 拿破仑的法典是其唯一值得肯定的成就解析:拿破仑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其统治具有多面性。

他通过军事征服扩大了法国的疆域,同时也推动了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和行政体系现代化。

拿破仑法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选项B较为客观地评价了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四、历史事件的背景分析4. 题目: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列强间的军备竞赛B. 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C. 复杂的国际联盟体系D. 以上都是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5题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5题

25题题型训练---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 【2015年全国I卷.25-1】两汉时期, 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 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2.【2015年全国II卷.25-1】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 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3.【2016年全国II卷.25-1】两汉实行州郡推荐, 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 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 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4.【2016年全国Ⅲ卷.25-1】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 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 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 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是因为汉初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5. 【2016年全国I卷.25-2】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6. 【2017年全国I卷.25-2】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7.【2017年全国II卷.25-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选练习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1、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答案】C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的重要地区之一。

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

这表明( )A.江南地区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商业化C.江南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D.江南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营重点逐渐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江南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转变,故选B。

从材料看,农业经营只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农业生产并未完全商品化,排除A;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江南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

3、它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这个学术群体的代表人物是( )A.董仲舒B.程颢、程颐C.黄宗羲D.朱熹、李贽【答案】B【解析】两宋时,儒家学者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等人复兴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B项正确。

4、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发展史反映了( )A.法律的不确定性被压缩B.法律适应的主体范围的扩大C.法律的正义性得到增强D.法律的时效性日益明显【答案】A5、“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择题满分练12题满分练二

高考历史总复习选择题满分练12题满分练二

满分练(二)1.《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这反映当时学者(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重视规则和秩序解析:选D。

解读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反映的是当时学者都重视规则和秩序,故选D项。

材料说明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家, B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秦朝才建立, C项错误。

2.(2018·广东肇庆二模)“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

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

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

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

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解析:选A。

据题干可知,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混乱,商品流通不畅,导致这一时期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故选A项。

3.(2018·四川绵阳二模)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

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

这说明( )A.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B.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C.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D.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可知,唐代和宋代的君主都要与宰相大臣协商后才能颁布诏令,故说明了唐宋时期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故选A项。

4.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土地贵族掌握政权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解析: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满分练(三)
(建议用时:20分钟)
1.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

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

这反映出唐代()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只重衣冠不重人”的官场陋习依旧
C.士子入仕前景更为黯淡
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2.《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在作者看来,当时()
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
3.《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

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4.秋瑾在《光复军起义檄稿》中宣称:“彼固倜来(外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

”这反映了()
A.民族危机加剧排满革命
B.爱国救亡促进民主启蒙
C.欧美侵略激发排外意识
D.文明冲突推动西学东渐
5.“由洋务运动所造成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乃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深刻地动摇了建立在小生产方式上的封建专制政体的根基。

”这段材料() A.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
B.说明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C.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客观发展
D.叙述了近代主流意识形态
6.立宪派在不同历史阶段名称各不相同: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为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

不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
A.代表封建阶级利益B.坚持改良主义路线
C.阻碍社会进步发展D.维护专制主义政体
7.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此举()
A.促进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推动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D.促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8.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

”这说明()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内阁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D.英国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国情
9.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

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

我不能那样做。

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A.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B.反对信仰基督教
C.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D.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
10.有学者认为:“(该政策)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该学者评价的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C.西方的“混合经济”D.美国的“新经济”
11.“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

……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
要在于()
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
12.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

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

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机制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自由贸易体制D.欧洲一体化
选择题满分练(三)
1.解析:选D。

据题干中提到的北朝时期与唐代时期应试之士子的服装有所不同,可知这与唐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关,故选D项。

2.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对追求财富和改善民生的肯定,故选D项。

3.解析:选B。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以男耕女织为劳动分工,而材料体现出“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的变化,故选B项。

4.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一旦者瓜分实现,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可知,作者认为一旦国土被瓜分,满清被外国统治,犹胜于游牧民族时,说明作者认为满清统治者不顾人民,体现了强烈反对清王朝统治,故选A项。

5.解析:选C。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其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教育近代化以及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B项只阐述了洋务运动的经济作用,B项错误,故选C项。

6.解析:选B。

“立宪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不可能代表封建阶级利益,故A项错误;“立宪派”主张改良而非革命,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是先进的力量而非阻碍,故C项错误;“立宪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而非维护专制,故D项错误。

7.解析:选C。

从“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可知,通过条约中国可获得苏联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为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提供条件,故选C项。

8.解析:选C。

代议制民主政治不可能丧失存在基础,故A项错误;议会依然能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题干的主旨是议会“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有用处的另
有其人,即为首相,故C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适合英国国情,故D项错误。

9.解析:选C。

材料中没有体现马丁·路德信仰方面的改革,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信仰方式,不是反对基督教,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说明思想自由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10.解析:选A。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中“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故选A项。

11.解析:选C。

据题目中“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可知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青睐是由于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故选C项。

12.解析:选D。

据材料,新的经济结构主要解决欧洲内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二战后,西欧国家开始思考走向联合来解决其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故选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