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判实践中对诉讼欺诈行为的防范及相关对策
如何应对公司诉讼风险
如何应对公司诉讼风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难免会遇到诉讼风险问题,如何应对公司诉讼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应对公司诉讼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一、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预防公司诉讼风险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企业要重视员工、客户投诉,及时处理,避免纠纷恶化。
此外,企业要重视智力保护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侵权纠纷的发生。
二、合理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在公司经营中,各种合同的签订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
因此,企业应该在签订合同之前,认真审核合同条款,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法律意识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法律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同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内部规章制度,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四、主动维权,积极应诉一旦公司面临诉讼风险,企业应该采取主动维权的策略,及时收集证据,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积极应诉。
同时,企业要积极配合律师,精心策划案件辩护,争取获得有利的判决结果。
五、加强风险评估,及时处置风险企业应该按照法律要求,加强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风险。
如果暴露出公司内部存在风险和问题,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纠正错误,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和危害的加剧。
六、保险投保,规避风险企业可以投保相关的保险产品来规避风险,如人身伤害责任保险、产品质量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等。
这将给企业在遭受风险后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缓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在应对公司诉讼风险时,企业应该采取多种防范措施,科学规避和控制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健康成长。
诉讼欺诈的防范与规制
首先 , 虚构事实 、 杜撰 理 由。缔 约方 夸大个 别 案件 的事 实 , 过 分 的要求 主张 自己 的权 利 , 或 者隐 瞒存 在的其他 权利人 的诉 讼标 的, 其他共 同业主或其他权利受 限制 的信 息 , 其非法利益 的追 求。 其次 , 伪 造文件 、 虚假 证据。伪造文件和证据也是诉讼 欺诈案
利益 的行为 。广义 的诉讼 欺诈 , 则不 仅仅 限于提 起诉讼 骗取 财产 这 一种情形 , 还包括基 于其它 动机 目的而在诉讼 活动 中实施 的多 种诈骗 行为 。其特点 首先体 现在 隐蔽性趋 高 , 形 式集 中。为 达成 诉讼欺 诈的 目的, 双方 当事人在诉讼前 已做好 完善 、 缜密 的准备工 作, 如制作完 整的往来资金 账 E l 、 办理 相应 资产抵 押登记 等 , 他们 用 以逃避 法院审查 的手段越 来越专 业 , 法院用一 般的审查 方法难
发 生 在有 律 师 代 理 的 案 件 情 况 下 , 法院可向司法局 、 律师协会 对该 律 师的职业操守提 出异议 , 建议该 律师的主管部 门对此进行处 罚 , 严 重的可 吊销律师执业 证。对于公 民代理 的案件 , 则应 当要 求其
以及 时发现 。其次 , 涉案金额渐高 , 类型集 中。审理 中发现 的诉讼 欺诈 主要集 中在借贷 类纠纷 、 买 卖合 同纠纷 、 所有权 权属 纠纷 , 及 婚 姻家庭类 纠纷 中 , 其 中借款借 贷类纠 纷案件成 为诉讼欺诈 高发
国诉讼 欺诈 防 范和规 制 的建议 。
7 1 0 1 2 2 )
化 的基 础上 , 任意选 择行为方 式破坏程序 的正常运 行和审判 的平 衡, 这严重阻碍 了诉讼程 序 自身价值追 求 的实 现。诉讼 程序不 排 除选择 , 但排除恣意 。 最后 , 欺诈人如偿所愿 , 社会 风气败坏 。案件一旦获得法 院支 持, 其他社会不 良者也会相继效仿 , 这样将会导致合法经 营者 受到
反欺诈解决方案
反欺诈解决方案
《反欺诈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欺诈行为在各个领域都愈发猖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打击欺诈行为,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解决欺诈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欺诈行为的立法监管,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及时对欺诈行为进行惩处。
同时,在法律体系中建立完善的涉及欺诈行为的民事诉讼程序,让受害者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加强技术手段也是反欺诈的重要环节。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并预防欺诈行为。
对于金融领域的欺诈行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控系统,加强对账户的实名认证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此外,加强社会宣传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欺诈行为的认识,增强大家对欺诈行为的防范意识,从而降低受害者的数量,阻止欺诈行为的蔓延。
总的来说,要想有效地解决欺诈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多方面的手段来对抗欺诈行为,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
只有通过适当的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和社会宣传教育
的综合作用,才能有效地打击欺诈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诉讼风险与防范
诉讼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诉讼风险是指在法律纠纷解决过程中,当事人面临的可能导致不利结果的风险。
为了降低诉讼风险,当事人应该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
本文将从法律咨询、合同管理、证据采集和调解等方面,分析诉讼风险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防范。
一、法律咨询1.1 寻求专业律师意见在面临法律纠纷时,寻求专业律师的意见是降低诉讼风险的关键。
律师能够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当事人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匡助其了解案件的背景和可能的结果。
1.2 定期法律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是预防诉讼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
1.3 加强法律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企业应加强法律培训。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了解法律规定和企业规章制度,避免因为不懂法律而导致的纠纷。
二、合同管理2.1 精心起草合同合同是法律纠纷解决的重要依据,因此,精心起草合同是降低诉讼风险的关键。
合同应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含糊不清的条款,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
2.2 定期审查合同定期审查合同是防范诉讼风险的有效措施。
通过定期审查,可以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因为合同漏洞而导致的纠纷。
2.3 建立合同档案建立合同档案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
合同档案应包括合同的原件、备份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
这样可以在发生纠纷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降低诉讼风险。
三、证据采集3.1 及时保留证据在面临潜在纠纷时,当事人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
证据可以是书面文件、电子邮件、通信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作为法庭认定事实的依据,降低诉讼风险。
3.2 合法获取证据当事人在采集证据时应遵守法律规定,合法获取证据。
否则,非法获取的证据可能被法庭排除,导致诉讼风险增加。
3.3 保密敏感证据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敏感证据,当事人应采取措施进行保密。
这样可以避免泄露敏感信息,减少诉讼风险。
四、调解4.1 主动寻求调解在法律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主动寻求调解,通过和解的方式解决争议。
对诉讼欺诈的几点思考
对诉讼欺诈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当中,一些当事人以向法院提供伪证、恶意串通、虚构事实等方法误导法院审判活动,牟取不正当利益。
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法院审判的权威性,降低了诉讼制度的性能和效用,使民事诉讼这一保障社会安定的最后救济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故意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或者故意隐瞒事实,取舍证据,从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利用虚假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申请执行,致使法院依据不全或虚假事实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或执行,获取他人数额较大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因此也有虚假诉讼、诉讼诈骗、恶意诉讼、民事诉讼欺诈之称。
诉讼欺诈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由特定当事人推动的,违背法治精神的诉讼行为,是一种利用诉讼机制掩盖其非法目的的诉讼侵权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他人的财产或财产性利益,其侵权手段借用了国家正当的诉讼机制,形式的合法性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一般不易识别,而且这种恶意行为侵害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实体权利,而且还侵害了诉讼程序中所必须具备的司法权威性、公信力。
近年来,诉讼欺诈行为频发呈全国蔓延趋势,不仅严重侵害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也极大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
诉讼欺诈形成原因主要有:一是民事诉讼的性质和目的导致民事诉讼有被当事人用为进行诉讼欺诈的可能。
法院在诉讼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诉讼标的的处分,只对当事人请求的事项和请求的范围进行审判,法院作出判决,也不依职权主动调查证据,只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二是第三人制度规定的不够严谨。
在案件审理中很多利害关系人不知晓案件的存在,或者是对案件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被排除在案件之外;三是民事诉讼自认规则的漏洞。
自认可以免除对方的举证责任,因此在司法实践当中,法官很少依职权对当事人双方的调解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
在审判实践当中,诉讼欺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事人之间关系特殊,一般存在亲属、朋友等关系;且配合默契,查处难度较大;二、欺诈行为侵犯的对象具有双重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法发〔2016〕13号当前,民事商事审判领域存在的虚假诉讼现象,不仅严重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也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各级人民法院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通过多种有效措施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行为。
1.虚假诉讼一般包含以下要素:(1)以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2)双方当事人存在恶意串通;(3)虚构事实;(4)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5)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2.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形:(1)当事人为夫妻、朋友等亲近关系或者关联企业等共同利益关系;(2)原告诉请司法保护的标的额与其自身经济状况严重不符;(3)原告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4)当事人双方无实质性民事权益争议;(5)案件证据不足,但双方仍然主动迅速达成调解协议,并请求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
3.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窗口及法庭张贴警示宣传标识,同时在“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中明确告知参与虚假诉讼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诚信诉讼。
4.在民间借贷、离婚析产、以物抵债、劳动争议、公司分立(合并)、企业破产等虚假诉讼高发领域的案件审理中,要加大证据审查力度。
对可能存在虚假诉讼的,要适当加大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
5.涉嫌虚假诉讼的,应当传唤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有关案件事实接受询问。
除法定事由外,应当要求证人出庭作证。
要充分发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有关当事人和证人签署保证书规定的作用,探索当事人和证人宣誓制度。
6.诉讼中,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且不符合常理的,要做进一步查明,慎重认定。
查明的事实与自认的事实不符的,不予确认。
7.要加强对调解协议的审查力度。
对双方主动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的,应当结合案件基础事实,注重审查调解协议是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对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要按照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要求,注重审查基础法律关系的真实性。
起诉时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起诉时的风险与应对策略在现代社会,法律诉讼已经成为解决争议和保护权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起诉他人可能是为了维护个人权益,追究他人违法行为,或者争取某种利益。
然而,起诉不仅仅是一种维权手段,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起诉时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审判风险起诉他人意味着将争议交由法院来裁决。
在司法领域,审判结果是有不确定性的,当事人无法完全掌控结果。
无论你的诉讼基于什么原因,都有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为了应对审判风险,首先你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和法律依据。
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帮助你评估案件的可行性和胜诉的可能性。
其次,你需要准备充足的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
掌握证据的质量和数量可以增加你在诉讼中的胜算。
二、经济风险起诉他人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可能包括律师费、法院费用、调查费用等。
尤其是在复杂的案件中,诉讼费用可能会很高,甚至超出预期。
针对经济风险,可以考虑以下策略:首先,评估诉讼的成本效益比。
仔细衡量诉讼可能获得的赔偿或其他利益,与诉讼所需支付的费用之间的比较,以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诉讼。
其次,寻找适用的法律援助机构或相关的法律援助项目,以获得经济支持或法律服务。
三、时间风险诉讼过程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持续几个月或几年都有可能。
在这段时间里,你需要投入精力、时间和资源来解决案件,这可能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小的影响。
要应对时间风险,你可以考虑以下策略:首先,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框架和所需的任务。
这有助于你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并减少不必要的延误。
其次,与律师或法律团队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延迟。
四、声誉风险诉讼可能会波及到当事人的个人或机构声誉。
无论你起诉的是谁,都存在着被舆论批评、媒体曝光或社会质疑的可能性。
为了应对声誉风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言辞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避免引起无谓的争议或恶劣的评价。
如何应对起诉中的虚假陈述
如何应对起诉中的虚假陈述在法律纠纷中,起诉一方有时会使用虚假陈述来误导法院和对手,从而获取不当的利益。
面对这种虚假陈述,被告方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对抗起诉中的虚假陈述。
1. 了解虚假陈述的特征在应对虚假陈述之前,被告方需要对虚假陈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虚假陈述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缺乏证据支持、与众不同的事实陈述、不一致的证词以及明显的矛盾之处。
通过了解这些特征,被告方能够更好地辨别虚假陈述并有针对性地应对。
2. 收集证据收集证据是对抗虚假陈述的关键一步。
被告方需要收集有力的证据来推翻对方的虚假陈述。
证据可以包括书面文件、合同、通信记录、相关证人的证言等。
在收集证据时,被告方应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避免因使用不当证据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3. 保留相关文件和证人为了应对起诉中的虚假陈述,被告方应该妥善保留相关文件和证人。
文件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来反驳对方的虚假陈述,而证人可以提供真实的证词来证明虚假陈述的存在。
被告方应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并与可能的证人建立联系以确保其可靠性。
4. 雇佣专业律师面对虚假陈述的起诉,被告方应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律师具有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为被告方提供有效的法律建议和辩护策略。
律师可以帮助被告方分析案件的关键问题,准备对抗虚假陈述的证据,并代表被告方进行辩护。
5. 提出反诉在某些情况下,被告方可以考虑提出反诉来对抗起诉中的虚假陈述。
反诉是对原告提起的另一起法律诉讼,被告方可以在其中揭示对方的虚假陈述和不当行为。
通过提出反诉,被告方能够改变辩护的主动权,并有机会获得更有利的结果。
6. 采取法律程序如果被告方认为对方的虚假陈述涉及重大违法行为,可以采取法律程序来追究对方的责任。
比如可以报案或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以确保对方的不当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被告方应咨询律师,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并确保自己的权益受到保护。
7. 保持冷静最后,被告方应保持冷静,避免因对方的虚假陈述而陷入情绪化的反应。
如何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
如何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一、风险识别与评估在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时,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
对于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劳动纠纷等。
考虑案件的事实依据、法律规定以及相关判例,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诉讼的可能性和后果。
二、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为了降低起诉风险,可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例如,与他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尽可能解决问题并达成和解。
同时,通过仲裁或调解等方法解决争议,减少进入法院的可能性。
此外,合理制定和履行合同的条款,加强合规管理,避免违约或其他法律纠纷的发生。
三、寻求专业法律意见面对起诉风险,寻求专业法律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聘请有经验、卓越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帮助评估案件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专业的诉讼策略。
律师将根据法律知识和经验,为您提供有力的诉讼辩护,并协助您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四、准备充分的证据与材料在诉讼过程中,准备充分的证据与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合同、协议、凭证、报告等相关文件,以及相关的电子邮件或聊天记录等。
通过清晰的证据链和有力的证据,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并在法庭上占据有利的位置。
五、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是应对起诉中的诉讼风险的关键。
诉讼策略应根据案件性质、法律规定和当地法院的实践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充分了解对方的诉讼目的和策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积极参与诉讼过程在诉讼过程中,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与律师保持紧密的沟通,及时提供案件发展情况和重要信息。
参加庭审并向法庭提交书面材料,合理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对于对方的主张和证据,及时提出有力的反驳和辩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保持冷静与理性无论面临怎样的诉讼风险,都需要保持冷静与理性。
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法院和对方当事人,恪守职业道德,确保在诉讼过程中行为合法合规。
同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诉讼可能带来的损失,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打击虚假诉讼的建议及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打击虚假诉讼的建议及答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第2534号法院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当事人双方串通、伪造证据、虚构纠纷以图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虚假诉讼问题时有发生。
虚假诉讼不仅严重侵害了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造成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司法公信力带来严重的损害。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打击虚假诉讼,是法院在司法审判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一)民事活动所遵循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以及民事审判权的被动性特征,客观上决定了识别杜绝虚假诉讼,尤其是事前事中识别杜绝虚假诉讼相对困难。
民事诉讼具有某些中立性和被动性性质,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对民事纠纷本身有自主解决的权利,并对诉讼标的有自由处分权。
法院在诉讼中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诉讼标的的处分权,只对当事人请求的事项和在请求的范围内进行审判。
法院作出判决,只根据当事人提出的事实和证据,当事人自认的一般可以认定为事实,这就为旨在进行诉讼欺诈的人留下了缺口。
(二)民事诉讼对证据的有关规定,为虚假诉讼提供了机会。
《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8种证据的形式要件,即证据的外在表现形态,而没有规定证据的本质属性。
外在形态只是一种载体,至于这种载体所记载的内容的属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而证实民事行为真实性的恰恰是其内容属性,不是载体本身。
由于法律没有规定证据的本质属性,因而为虚假诉讼者任意编制证据提供了机会。
(三)法律规制力度不够完善,导致虚假诉讼者所能获得的非法利益或达到的非法目的较之法律风险与代价严重失衡。
二、虚假诉讼的危害(一)危害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使一些不合法的权益得以确认,而使一些合法的权益人该得到的权益却被“合法”的剥夺,侵犯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
虚假诉讼妨害了司法机关正常活动,破坏了法院正常的审判程序,干扰了法院的公正审判,损害了法院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诉讼风险防范及应对策略
诉讼风险防范及应对策略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和法规日益完善,诉讼环境越来越复杂。
在商业活动中,公司和个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诉讼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诉讼风险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帮助企业和个人有效预防和应对诉讼风险。
二、诉讼风险的原因1.合同纠纷在商业活动中,合同纠纷是一种常见的诉讼风险。
合同是商业活动的基石,但由于合同条款不清晰、不完整或解释不一致等原因,可能导致双方产生争议,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诉讼案件。
2.知识产权侵权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个人或企业在创作和创新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他人侵犯其知识产权的风险,例如侵权盗版、商业机密泄露等。
这些侵权行为可能触发知识产权诉讼。
3.劳动纠纷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可能出现争议,例如工资纠纷、劳动合同解除争议等。
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员工可能诉诸法律途径,提起劳动纠纷诉讼。
4.违约责任在商业交易中,一方未履行其合同义务可能导致违约责任。
受损害的一方可能选择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追究违约方的责任来解决争议。
三、诉讼风险的影响1.财务损失诉讼不仅带来律师费、诉讼费用等直接费用,还可能导致公司形象受损、客户流失、生产中断等间接经济损失。
尤其是在复杂的商业诉讼中,诉讼持续时间可能很长,财务损失也会逐渐增加。
2.时间成本诉讼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干扰,也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同时,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间也因地域、案件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企业需要承担长期等候的时间成本。
3.声誉损害诉讼可能会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给企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敏感的行业领域,诉讼风险更加严重,一旦涉及舆论攻击,企业的形象恢复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四、诉讼风险的防范策略1.合同管理合同起着事先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
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需要明确约定合同的内容、权利义务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尽量避免合同条款不明确或漏洞。
企业应对起诉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应对起诉风险的对策和建议一、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1. 设立专门的法务部门或聘请外部律师事务所,负责企业的法律事务处理和风险管理。
2. 建立法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
3. 建立全员法律意识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对法律风险的认知和遵从意识。
二、加强合同管理和风险预防1. 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严格履行合同义务,避免给对方提供诉讼的理由。
2. 加强与供应商、客户等关键合作伙伴的合同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避免合作纠纷。
3.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法律风险,避免纠纷升级。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 注重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避免侵权纠纷。
2. 定期进行知识产权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
3.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
四、加强内部合规管理1. 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加强内部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3. 定期进行内部合规审核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合规问题,避免法律风险的产生。
五、积极应对诉讼风险1. 尽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诉讼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 建立完善的案件管理制度,确保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 与对方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和解和调解的可能性,避免长期诉讼。
六、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1. 坚持诚信经营,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规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2.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3. 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和危机公关机制,及时应对负面事件和声音,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七、建立风险防控的绩效评估机制1. 建立风险防控的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对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和管理水平。
惩治虚假诉讼的司法困境与解决思路
惩治虚假诉讼的司法困境与解决思路法庭、法律、法官等元素共同构筑了诉讼这一人类社会纠纷解决方式。
然近年来,诉讼这种承载公平与正义价值的制度载体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智者的法律游戏”,即通过构筑虚假的诉讼,利用法院的裁判权和强制执行权谋取非法的利益。
据浙江高院做过的一项调查,基层法院近九成法官称:曾接触到虚假诉讼案件,八成法官认为该类案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面对虚假诉讼愈演愈烈之势,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此作出回应,即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虚假诉讼的行为表现、制裁措施。
然而解读这一法条,不难发现,其规定尚过于原则和抽象,面对司法实践中形态多样的虚假诉讼,法律适用仍是摆在司法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问题审视:虚假诉讼案件法律适用不统一(一)虚假诉讼典型案例虚假诉讼行为人试图假借法官之手实现自己的非法意图,不仅侵害了第三人的权益,还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然而,无论是法学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中,对虚假诉讼进行法律规制的认识并不一致。
下面以几则案例加以阐释。
案例一:2003年,汪某与杭州某建设工程公司商议成立了衢州分公司,汪某任总经理。
后该公司因年检逾期于2004年8月17日被吊销营业执照。
2006年初,汪某为偿还其个人对陈某的160万元欠款,与陈某虚构“衢州分公司在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期间向陈某借款160万元未归还”的事实,向衢州市中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杭州某建设公司及衢州分公司向陈某归还“借款”160万元,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
陈某遂向浙江高院提起上诉。
二审期间,汪某提供了虚假的证言,并出具了虚假内容的情况说明,导致二审法院作出陈某胜诉判决。
后该公司及时报案,汪某被检察机关以诈骗罪诉至衢州市某区法院。
经法院审理认为:汪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但其在实施犯罪时因意志以外原因而未得逞,属犯罪未遂。
案例二:2008年2月郑某夫妇向朱某借款30万元、利息1分、期限3个月,到期后因郑某夫妇负债数额巨大无力偿还。
虚假诉讼案例的剖析
虚假诉讼案例的剖析
虚假诉讼案例,指的是当事人在起诉或被起诉时,基于虚假的事实和证据,故意欺骗法院,达到自己的不当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当事人的诚信度,也会对司法公正造成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就来剖析一下虚假诉讼案例应如何应对。
一、加强诉讼程序管理
在各级法院加强对诉讼程序的管理,着重规范当事人诉讼行为。
要求当事人在提起诉讼时,必须依据法律事实,真实、清晰的阐述其诉讼请求和诉讼事实,无法实现的要求,不予立案或直接驳回。
同时加强证据的审查,特别是一些明显虚假或隐瞒的证据,不仅要拒绝采纳,更要及时追究其法律责任,切实遏制虚假诉讼的出现。
二、加强律师管理
对于律师参与的虚假诉讼行为,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律师的管理,坚决制止其“为钱而赌”,“依法尽职”的职业道德,有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律师行业在管理层面加强自律,同时也是防范虚假诉讼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司法人员制度建设
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监督,提升司法机关的专业技能和法律素养,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和标准,杜绝懈怠和违纪行为。
对于发现虚假诉讼的,坚决把其归于人类的行为随之拒绝,加强对其打击力度,有利于整个社会对于法律的尊重度的提升。
总之,虚假诉讼案例的剖析,告诉我们应该杜绝虚假诉讼这种不良行为,实行从诉讼程序、法律尊重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纠正不良行为,争取更加公平、公正、有序的司法环境。
最终达到法治有力、人民安心、社会和谐、创新发展的目的。
法律诉讼的防范五大风险和应对措施
法律诉讼的防范五大风险和应对措施法律诉讼是商业运营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它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法律诉讼中的五大风险,并提供应对措施,以帮助您降低法律风险。
1. 法律合规风险风险描述:由于法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可能违反了某些法律法规,从而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由于法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可能违反了某些法律法规,从而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
应对措施:- 建立一个专门的法律合规部门,负责跟踪和解读相关法规,确保业务运营的合法性。
- 定期进行内部合规培训,以提高员工对法律要求的认识和遵守能力。
- 与专业律师团队合作,进行风险评估和法律合规审查。
2. 合同纠纷风险风险描述:合同是商业交易的重要文书,但未能遵守合同条款可能导致双方发生纠纷,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合同是商业交易的重要文书,但未能遵守合同条款可能导致双方发生纠纷,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应对措施:- 在签署合同时,请确保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尽量避免模糊的条款。
- 定期进行合同审查,确保合同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符。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潜在的纠纷,避免进一步升级到法律诉讼。
3. 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风险描述: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可能导致侵权,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可能导致侵权,进而引发法律诉讼。
应对措施:- 在产品研发阶段进行全面的专利、商标和版权调研,确保自身产品或服务不会侵犯他人权益。
-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并监控市场上的侵权行为。
- 在商业合作中,对相关合作方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避免接触和使用侵权的产品或服务。
4. 金融风险风险描述: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违约、欺诈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纠纷,最终引发法律诉讼。
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违约、欺诈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纠纷,最终引发法律诉讼。
应对措施:- 在与金融机构签署合同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避免产生模糊的金融交易条件。
诉讼欺诈的规制:问题与探析
1 意 虚构 诉 权 要 素提 起 的诉 讼 。民事 诉讼 法 . 恶 规 定 起诉 必 须 具 备 三个 要 素 : 的主 体 、 的标 的 、 诉 诉 诉 的理 由。行 为人 往往 利用 人 民法 院对 起诉 进 行立 案 受理 主要 是 形式 审查 的局 限 , 过 捏造 事 实 、 通 伪造 证 据 、 瞒真相 的手段恶 意 提起诉 讼 。 隐 大致 又 可分 为
、
规 制诉 讼欺 诈 的前提 : 知 与识别 认
诉 讼 欺 诈行 为 常见 于 讨 薪 、 民间 借贷 、 款 、 欠 离
婚 财 产分割 、 业债 权债 务 清理 等财 产 纠纷 案件 中 , 企 司法实 践 中可 分为对 起 诉权 的滥 用 和对 诉讼 权 利 的 滥 用两 类 主要 的诉讼 欺 诈情 形 。
资源 浪费 。 由于诉 讼欺 诈可 能导 致 的不公 正状 态 , 让
状 、 辩状 、 答 陈述及 其委 托代 理人 的代理 词 中承认 的
对 己方 不 利 的事实 和认 可 的证据 ,人 民法 院应 当予 以确认 。因此 , 一方 承认 了对 己不利 的事 实 , 且该 事 实 属 于法律 允 许 自认 范 围 ,就会 在 诉讼 上发 生证 明
程 原被 告 均会 违 背案件 真 实作 出虚 假 的 自认 ,并 在 法 院迅 速 达成 调解 协议 ,误导 法 院作 出与客 观事 实
则 , 害 了社会 信 用体 系 的构建 。在 私利 的驱 动 下 , 危 当事 人 及 其 他 诉 讼 参 与 人 很 可 能 不 择 手 段 伪 造 证
是 恶意 虚列 共 同被告 ,骗 取 有利 于 自己的管
辖法 院 。 国民事诉 讼 的基本 原则 是 “ 我 原告 就被告 ” , 所 以就存 在行 为人 以虚 列共 同被 告 的方 式来 争取 有 利于 自己的法 院管辖 。 为人 常常 与他 人恶 意 串通 , 行
诉讼欺诈的定性及预防
中, 流通 股通过 各种 方 式参 与上 市企业 非
的利 益输送 , 同于流 通股 通过 现金 股利 不 和资 本利得 的获 利方 式 , 非流通 股通 过各 种无 形和 有形资 产 的使 用 , 高额 收取 上市 企业 的费用 或无偿使 用其资 源。更 主要 的 是 , 流通 存 在私 下 交 流 , 非 使得 关 联 交易 完成 , 受到任何 监督 。这 必将 导致 上市 没
对它进行 刑事 惩治 ,不仅 不能对被 害人 的合 法权 益 予以保护 , 而
且 还 可 能 对 刚起 步 的 法 治 秩 序 造 成 极 大 的破 坏 。 如 何 对 其 进 行 但
本 案先 后通 过一 审 、 二审 等程 序 , 由公安 机关 介入 刑事 侦 且
查。 由于情 节 比较 复杂 , 涉案 金额 巨大 , 社会 影响 较大 , 严重 破坏 了法 院 正常 的审判 工作 秩序 及 国家 、 集体 与他人 的合 法利 益 。 由
之 出现 , 甚至极 端地 表 现 为将诉 讼作 为 一种犯 罪 的手段 , 即行 为 人 出于非 法 目的 , 虚构 事 实 , 隐瞒真 相 , 造 证据 , 伪 向人 民法 院提
起 虚假 的 民事 诉讼 , 使人 民法 院作 出错误 的判 决 , 而 占有他 人 从
财产 。 诉讼 欺诈行 为近年 来呈 多发性 的趋势 , 常见 于报 端 , 果不 如
诈进 行 预防 。 二 、 讼 欺 诈 的 是 否 应 定 罪 诉
20 0 4年 1 2月 , 上海 YD房 产公 司 因竞 拍某 烂尾 楼急 需资 金 , 通 过 上海 R J市 场 策划 有 限公 司朱 某 向陆 某 借 款人 民币 7 o万 0
防止欺诈行为措施
防止欺诈行为措施在当今社会,欺诈行为层出不穷,不仅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财务损失,还破坏了社会的公信力。
为了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利益,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加强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预防欺诈行为的首要措施。
个人和企业应加强对欺诈行为的认知,了解各种欺诈手段和案例,并掌握相应的防范知识和技巧。
政府、学校、媒体等各方面应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有关防范欺诈的知识,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审计、风险控制、内部检查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同时,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也十分重要,比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等,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三、加强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扩大,网络欺诈行为也日益猖獗。
个人和企业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网络欺诈。
比如,定期更新密码,避免使用弱密码,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
同时,也要教育员工不轻信陌生链接和信息,并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
四、建立信任机制信任是防止欺诈行为的关键。
个人和企业要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
在商业交易中,要签订正式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同时,要通过信用评级、背景调查等手段,筛选合作伙伴和员工,减少信任风险。
五、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强对欺诈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种欺诈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并加大对欺诈行为的调查和打击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反欺诈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六、强化个人意识最后,个人自身的意识也是防止欺诈行为的重要环节。
个人应提高警惕,警惕生活中的各种欺诈手段,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慎重处理涉及金钱的交易。
法律陷阱的识别与规避指南基本知识
法律陷阱的识别与规避指南基本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
然而,即使是了解了基本的法律知识,我们仍然有可能遇到各种法律陷阱,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和规避法律陷阱。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陷阱识别与规避指南,帮助读者在法律交往中更加谨慎和有效地行事。
一、识别法律陷阱1. 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在面对涉及法律的事务时,首先要仔细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学会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权威或专业意见。
这样,当遇到潜在的法律陷阱时,可以及时辨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注意法律漏洞或不平等条款有些法律文件中存在着法律漏洞或者不平等条款,这些通常出现在合同或协议中。
因此,在签署合同前,务必耐心阅读并全面了解条款的内容。
如果发现存在模糊、不明确或极不利于自己的条款,应及时与对方商洽或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3. 留意虚假宣传或误导信息在商品或服务交易中,一些商家会通过虚假宣传或者误导信息来吸引顾客,让其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或购买决策。
因此,作为消费者,应保持警惕,仔细辨别商家宣传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因此陷入法律纠纷的风险。
二、规避法律陷阱1. 咨询专业人士在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时,特别是在签署具有重大影响的合同前,最好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他们能够对合同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帮助我们发现可能的法律陷阱,从而降低法律风险。
2. 保持合法合规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为了规避法律陷阱,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合法合规的行为习惯。
遵守法规,不违法操作,将有助于降低法律纠纷的风险。
3. 仔细审查和理解合同在签署合同或协议之前,务必仔细审查并全面理解其中的条款和条件。
特别是一些与责任、违约和纠纷解决有关的条款,需要特别留意。
如果发现任何不合理或模糊的内容,可以与对方商讨修改或寻求法律支持。
4. 学会保留证据当我们遇到法律纠纷时,拥有足够的有效证据将是我们辩护的有力支持。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0.07.13•【字号】陕检会〔2020〕8号•【施行日期】2020.07.13•【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事诉讼其他规定正文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陕检会〔2020〕8号各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各市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检察分院:为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沟通,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行为,维护诉讼秩序,促进社会诚信,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关于加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遇有新情况、新问题,请分别报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2020年7月13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保障当事人、案外人合法权益,维护诉讼秩序和司法权威,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法律行为,提起民事诉讼的,属于本意见所称的虚假诉讼。
第二条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法律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三)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担保义务的;(四)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五)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六)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七)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八)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人履行债务的;(九)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分配的;(十)其他捏造事实虚构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审判实践中对诉讼欺诈行为的防范及相关对策
诉讼欺诈是指诉讼参加人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通过符合程序的诉讼形式,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从而达到损害他人利益、谋取非法利益之目的的违法行为。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以及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民事经济诉讼呈明显上升趋势,诉讼内容和形式亦日趋复杂化、多样化,随之产生的诉讼欺诈现象也日益严重,其危害不能低估,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
在此笔者拟结合审判实践,就诉讼欺诈及其防范和相关对策谈些浅见,以供研讨。
一、诉讼欺诈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危害
从法理意义上讲,所谓诉讼上的欺诈是指某种特殊意志无视法的尊严,以自己的不法冒充合法,对他人造成一种假象,误将不法视为合法的诉讼欺骗行为。
实践中诉讼欺诈行为在构成上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诉讼欺诈行为在诉讼中系指诉讼参与人恶意串通,旨在谋害第三方利益的联合行为;二是诉讼欺诈者欺骗的对象是国家审判机关。
欺诈者捏造法律事实、虚拟法律关系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陷于错误,导致作出合乎其欺诈目的的错误判决;诉讼欺诈者实施“诉讼行为”所要诈害的对象是第三方利益,包括第三人、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诉讼欺诈行为侵害的对象具有非同一性,它既侵犯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又侵犯了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权;三是诉讼欺阼行为侵害的实际利益既可能是实体利益,也可能是程序利益;四是由于诉讼欺诈行为在形式上表现为合法,即以符合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而在实质上非法,其欺骗性使其在实践中更易得逞;五是诉讼欺诈行为是诉讼上的不法行为和实体上的不法行为的竟合,诉讼欺诈与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因为诉讼欺诈行为人为了欺骗法院,诈害第三人而串通起来制造法律上的不当状态,这一行为本身即构成了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客观事实,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应归于无效;至于诉讼欺诈在实体上的后果,则应根据实际损害是否发生、危害程度的大小,而分别适用民法上的欺诈和刑法上的诈骗罪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诉讼欺诈亵渎法律、沾污国家审判权和法律尊严,使司法活动背离真实、公正的价值目标;二是诉讼欺诈导致的误判以及为纠正误判而导致的再审程序的启动,不仅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而且损害了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三是诉讼欺诈通常是民事欺诈或诈骗犯罪的途径或方式,其行为不仅侵害他人、集体或国家的合法
权益,而且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危害交易安全;四是诉讼欺诈使法庭变成了非法交易甚至犯罪的场所,极大地降低了诉讼制度的性能和效用,损害了国家审判机关的信誉。
二、实践中诉讼欺诈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诉讼欺诈行为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原被告之间根本不存在事实上的民事经济纠纷,但为了达到诈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目的,行为人恶意串通,虚构法律事实、虚拟法律关系,故意制造诉讼状态;
2.在三方诉讼中,其中两方当事人暂时结成同盟,诈害第三方,特别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方;
3.在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中的部分成员与对方恶意串通,诈害本方其他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利益;
4.在以多数人为代表的诉讼中,诉讼代表人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诈害被代表的多数人的利益;
5.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其他组织的败诉,而由该组织的主管单位或者开办单位承担实际偿还责任的方式,诈害主管单位或者开办单位;
6.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的负责人在诉讼中为牟取私利,违背忠实义务,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诈害法人或者非法人;
7.诉讼代理人滥用代理权,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诈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8.在信托诉讼中,非权利主体的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诈害信托人的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具体表现形式,如:未经他人同意而以他人名义进行的冒名诉讼;非权利主体在没有程序法律根据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为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而进行的虚假无因诉讼等。
三、审判实践中诉讼欺诈行为的防范及相关司法对策
诉讼欺诈行为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我国现行民事立法的缺陷,也有利益主体多元化之原因;另外,诉讼参与人权利利益主体的分离,也是造成诉讼欺诈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针对诉讼欺诈行为产生、发展的现实,在现行立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司法对策对诉讼欺诈行为予以防范十分必要。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审判实践中,防范诉讼欺诈行为可采取如下相关对策:
1.适当强化法院职权,对涉及公益性较强的诉讼案件,法院应主动依职权收集证据,特别是当怀疑诉讼当事人之间有串通欺诈可能时,应加强职权调查;尤
其对三方诉讼、群体诉讼和非具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参加诉讼等案件,对是否存在诉讼欺诈要特别予以关注,必要时可将相关情况向利害关系人进行适当的通报,以防诉讼欺诈行为的发生和避免误判。
2.在国有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国有的法定代表人有故意败诉或明显让步的情形,应适当予以干预,并且应尽量查明原因。
3.在诉讼中,审判人员应以“真实义务”和诚信原则要求各方当事人,对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不当处分加以必要的限制和约束,以防范诉讼欺诈行为的发生。
4.实践中对于经查证系属行为人意图获得诉讼上利益的带有诉讼欺诈性质的诉讼,应裁定驳回或通过一定的程序撤销误判;行为人构成侵权的,应依法判令其承担赔偿损失:如果行为人诉讼欺诈的情节及其侵害的利益达到一定危害程度,触犯刑律的,则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5.在不违背现行立法原则的前提下,应赋予受诈害人一定的司法救济权,对于因受诈害,权利将受侵害的第三人,可考虑将其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使其有权提起诉讼,以有效对抗和防范诉讼欺诈行为。
6.对于“其他组织”参加的诉讼,审判人员应要求“其他组织”提供与诉讼标的额相当的资本证明,必要时应将案情以及有关材料送达“其他组织”的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以防范诉讼欺诈在“其他组织”参加诉讼的场合发生。
7.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或国有涉诉的,必要时可由法定代表人、股东大会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员参加诉讼;当法院怀疑诉讼代表人有诉讼欺诈迹象时,应将有关情况向其通报,以有效防范诉讼欺诈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