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的运用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
一、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有意义的学习ﻫ奥苏贝尔提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ﻫ2、接受学习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观点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法相反,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3、认知结构同化论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其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局限性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不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如言语技能、操作技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过程。
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不足。
2、奥苏贝尔只注意到学生的课堂接受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读书学习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他没有提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3、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只谈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教学,避而不谈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4、奥苏贝尔对学习迁移的研究和论述只注重具体知识地迁移,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迁移。
学习的实践经验表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迁移比具体知识内容所产生的迁移更普遍,意义更大。
三、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启示1、运用同化理论优化教学内容ﻫ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有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记住大量具体繁杂的事实更为经济省力且便于应用。
从纵向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先学习那些概括性和包容性知识,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遵循“逐渐分化”的原则,便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使内容有效地得以缩减;从横向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潜在的共同特征和貌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区别,使学生抓住本质,从而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其启示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其启示奥苏贝尔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曾经创立了战后世界性教学改革热潮中颇有影响的教学流派之一。
奥苏贝尔运用认知观点首次对人在实际教育环境中的有意义言语学习活动进行研究,在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到今时今日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仍有着不可比拟的指导作用。
一、因时制宜选择合适的学习和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改革中,讲授式教学往往受到人们强烈批评,被视为“填鸭式”、“满堂灌”的注入教学,而与此同时接受学习又被批为“鹦鹉学舌”,导致学生学习过程机械而又被动的时候,“发现法”作为其对立面出现了。
奥苏贝尔理论的创立理顺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四者之间的联系,摆正了集中学习的位置,有利于我们对教育进行反思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两种主要形式。
一方面学生将接受学习作为掌握广博知识的主要途径,因为发现学习获得的知识较为零碎且费时费力,所以它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发现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使学生获得一种方法、习得一种能力,因此它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因此,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在短时间内要获取大量的知识主要靠接受学习,通过接受学习获得的系统知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如学生对技能与学习方法的掌握,则需要通过发现学习才能解决。
通过“发现”解决问题后得到的结论或方法有助于加强记忆,深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因为简单的机械学习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
因此,在论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作用时,我们也不能贬低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还曾详细阐述了两种学习之间的非矛盾性。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选择应着力追求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的合理搭配,并尽最大可能发挥出二者的优点,克服缺点。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应用条件。
二、合理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有意义学习的重要点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寻找学习者头脑中的固着点。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中师幼儿教育学的教学指导
在中师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中,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可以作为指导教学的重要参考。首先,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即学习是由学生主动发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发现、探究和创造。这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最后,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这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实现,比如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项目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其次,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深度和真正的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知识网络。这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此外,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还强调学习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真正的有意义,而不仅仅是对新知识的记忆。这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来实现,比如问答练习、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两种有意义学习,你可别弄混
(1)表征学习
如:学习某个单词、成语等所代表的意思。
(2)概念学习
如:学习人的概念、三角形的概念等。
(3)命题学习
如:学习某个命题,比如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3.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
如:先学习鱼这个概念,再学习鲤鱼、草鱼等。
(2)整合协作原则。
罗杰斯所倡导的学习原则之核心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习。即只要教师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并愿意让学生自由学习,就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形成适应自己风格的、促进学习的最佳方法。
三、辨析考点(理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VS罗杰斯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理性知识的学习。
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强调人与知识的关系,知情统一的快乐学习。
4.接受学习(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他把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
二、罗杰斯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学习分类
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其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并且认为认知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经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完全对应的。
在有意义学习中,一般考察的主要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
一、奥苏贝尔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教资可以作为简答题记下来)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共有三种):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能 对 学 习 内 容 加 以组 织 和综 合 。 苏 贝尔 认 为 , 奥 目前很 多 学 习 内容 过 于 分 散 . 迫使 学 生 强行 记忆 , 法 真正 理 解 知 无 识 之 间 的 组 织 和关 系 。( ) 注 意渐 进 性 , 就 是 说 , 使 2要 也 要 用 安 排 学 习 内容 顺 序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构 成 学 习 内 容 的 内
杨 超
( 德 职业 技 术 学 院 顺 广东 佛 山 5 80 ) 2 30
摘 要 : 国 当代 认 知 一 学 家奥 苏 贝 尔 的有 意义 学 习 理 论 为课 堂教 学提 供 了心 理 学 依据 , 包含 一 个 导致 美 理 它
有意 义 学 习的有 效 的讲 解过 程 。 中, 其 有意 义 学 习是 相时 于机 械 学 习提 出的 。 苏 贝 尔认 为 , 解 方法 是 一种 非 常有 奥 讲 效的 教 学方 法 . 并指 导教 育工 作者 应 当更加致 力于发 展 有 效 的讲 解教 学技 巧 。 本文 就有 意义 学 习与 机械 学 习 、 受 接 学 习与 发现 学 习的概 念特 点 、 意义 学 习 的条件 及 同 化模 式 以及 如何 指 导数 学教 学等 方 面进行 了初 步探 讨 。 有 关键词: 意义学习: 有 机械 学 习 ; 知 结构 ; 学概 念 教 学 认 数
在 逻 辑 ; 织 和 安 排 练 习 活 动 。奥 苏 贝 尔 指 出 , 些 教 师 组 有 过 于 强 调 各 单 元 的独 立性 .或 在 学 生没 有 掌 握 某 些 相 关 概念时 . 学习新内容 . 就 因此 难 以产 生意 义学 习 。 从 教 学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 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机械地学习或 记忆知识,奥苏贝尔提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教师可以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即在安排 任务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既可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 利用形声材料呈现;既可通过陈述形式介绍, 也可利用问题、图表、情景等形式引进,以做 好学习和教学准备,增强学习和教学的实效性。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确定 在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中,奥苏贝尔明确提出了学生学习应突出三大特 点: 1、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2、语言的中介作用; 3、人类学习是个体经验的形式。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正确阐明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问题 1、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 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2、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根据研究,他认为,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 式获得的。 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实质在于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非认为性的、 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其实质在于以符号 (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 当观念,建立非人为性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心理机制是“同化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理论的核心是: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 用才得以发生的。 (五)有意义学习要关注学习中的动机因素与内驱力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因素在同时影响着学习过程。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第一段: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深刻、有效的学习理论,它结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哲学,为教学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
有意义学习理论专注于学习者如何感受世界,并将认知、经验和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并强调学习者理解和表达他们想象、感受和体验的关键,将学习理论带入教学实践行为中。
第二段: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早期教育阶段,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热烈追捧。
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有关话题。
许多教师发现,通过引入有意义学习理论,他们的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更好地学习到知识,相比传统的学习方法能取得更大的效果。
在客观的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理论减少了学习者学习的局限性,强调学习主动性,使学习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第三段:在探索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的过程中,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意义学习理论更易于激励学生,更容易建立起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并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大的学习效果。
同时,它还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段:然而,有意义学习理论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实施障碍。
特别是在教师技能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充分挖掘有意义学习的潜力,使得学习效果减少,甚至全然失去了作用。
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引入有意义学习理论之前,应当加强预备工作,提高自身技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五段: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深深吸引着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学习理论,它将认知、经验和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拥有更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大的学习效果。
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虽然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技能,才能充分发挥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功能。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必须是有意味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的方式,以及工具和技术
的运用。
同时,学习者需要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紧密
联系起来。
这一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启示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
注重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同时,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模拟、案例分析等,让学生
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应用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也应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小块,鼓励学生分步骤地学习,
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追求答案,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总之,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学习过程的“有意味”程度,促
进学生更深入的学习。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是艾本·奥苏贝尔(Albert Bandura)提出来的一种认
知心理学理论,它阐述了学习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奥苏贝尔提出,学习过程中有四种
重要的机制,这些机制包括观察学习、经验积累、学习任务技能和反馈调节。
他认为,学
习不是通过唯物论的客观实践,而是通过主观的理解来实现的。
观察学习是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基础。
他认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
习是有益的。
个体学习可以像复制模仿者一样,从环境、观察到的模式或者行为从中学习。
他认为观察到的模式被复制后,才可能学习到类似的行为或任务。
经验积累是指个体将经过多次反复的经历,累积过来的行为或任务的技能。
学习任务
技能的概念也源于语言学习,即每一次进行操作都会有结果,而这一结果又可以加以反馈
来进行调节,从而使学习者的技能得以不断进步。
反馈调节是指学习者利用从环境中获得的反馈,对自己行为或补救措施作出调整,从
而使自己有能力完成指定的任务。
这四种机制将通过对个体反复经历的经验模式来改变个
体的行为及其目标,产生较大的影响。
将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模式应用到教育中也具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帮助学习者
学习更复杂和更高等级的知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加有效地完成学习
任务,以及让学习者更加容易接受甚至更喜欢新的学习内容。
总之,奥苏氏受欢迎学习理
论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活动 、 激 活学生现有 的认 知体 系和结构 、 建构有意义的教学环境和氛 围和 实行有 效的评价体 系、 推行 先行组 织者教
学模式和 大力调动 学生学 习英语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 关键词 : 奥 苏贝尔; 有 意义学习 ;大学英语教 学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3 9 0 7 ( 2 0 1 4 ) 0 2— 0 2 8 2— 0 3
新 旧材 料之 间 的逻辑 联 系 。
( 3 ) 奥 苏贝尔 关 于有 意义 学 习前 提 条 件 的 观点 。奥苏 贝 尔认 为要 实 现 有 意义 学 习 不是 不 要 条 件 , 相 反 是需 要 一定 的必 备前 提条 件 , 才有 可能 实现 和达 成有 意 义学 习 。一 是 即将 的学 习 内容 本 身必 须 要 是有 意 义
种是 自然 的联 系 、 一种 是人 为 的联 系 , 其 中第 一种 自然 的联 系 就 是有 意 义学 习 , 展 现 了有 意 义 学 习 的 目的就 是要 构 建起 现有 知识结 构 与 即将 要 学 习的对 象之 问 的联 系和 关 系 , 这启 示 我们 大 学英 语 教 学要 重 点 建 构 起
第2 4卷
第 2期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 1 . 2 4 No . 2
Fe b. 2 01 4
2 0 1 4年 2月
J OURN AL OF CHANG CHUN UNI V ER学英语教学 中的应 用
隋 平
( 长春中医药大学 摘 人文管理学 院,长春 1 3 0 0 0 0 )
奥 苏 贝尔作 为 2 0世纪 6 0年 代美 国和全球 非 常有 名 的认 知教 育 心理 学 家 , 对 教 育 与学 习有 着 自己独 特
阐述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中有意义学习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阐述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中有意义学习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认知同化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
由于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有意义同化。
同化方式主要有3种:1、下位学习(subordinate learning)又称类属学习。
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2、上位学习(super-ordinate learning)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新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上位关系;3、组合学习(coordinate learning)指学生新命题或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存在组合关系。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的有意义,他仔细区分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关系。
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性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根据有意义学习的定义,符号代表的新观念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是区分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两条标准。
第一条标准,也就是“建立实质性联系”,其涵义为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其关系不变。
如学生掌握7×8=56,能确知8个7之和是56,这就是表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观念(7个8之和是56)与7×8=56的新观念建立了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 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意义学习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学习的提出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有意义学习的描述。
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为此,一方面,他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下了精辟的定义,将二者有效地区分开来。
他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
另一方面,他理清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四者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意义学习。
如果教师讲授教学得法,学生学习得法,则此学习必为意义学习。
而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的步骤,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此学习必为机械学习。
[1]222(二)有意义学习的两大条件奥苏贝尔在进一步区分四大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1]222。
(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同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皮亚杰提出的,他主要应用“同化”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内部机制,而奥苏贝尔则将其引入学习理论领域,用以探索学生内部的心理机制,从而赋予了“同化”新的内涵,即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才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1]233。
奥苏贝尔在同化的基础上,就如何协调和整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一是逐渐分化原则,即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二是整合协调原则,即在分化出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出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二者间的协调并加以整合,达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要素的重新组合;三是序列组织原则,即对于非上位、非下位关系的新旧知识可以使其序列化或程序化,前面出现的知识应为后面出现的知识提供基础;四是巩固性原则,即强调了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要求学习者及时采取纠正、反馈等方法,提高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稳定性,为新的学习作好准备[2]。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查的一个重点知识,其中的有意义学习一直高频的一个考点,特别是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其内涵又比较抽象,所以这个部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本文在此对进行解析,希望本文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概念,记乘法口诀表等。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例如:科学探究,走迷宫。
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例如:死记硬背,背古文,记乘法口诀表等。
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例如: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科学研究等。
将这两种不同的分类可以组合出四种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所倡导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例如:我们学习单词family,其内在的含义是家庭的意思,这个含义并不是我们来赋予的,而是它本身就已经有的内在联系;但是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会读作伐木累,理解时我们并不会真的理解成为“伐木很累”我们知道并不是非字面的意思,它的含义是家庭。
这就是因为我们理解了单词family的意义,建立起了单词“family”与已有词语“家庭”的联系。
所以要想进行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奥苏贝尔将有意义的学习由简到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表征学习,也被称为符号学习、代表学习,是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
奥苏贝尔学习类型理论的意义
奥苏贝尔学习类型理论的意义
1、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条件和类型的阐述是严谨和有说服力的。
知识的
有意义学习必然以有意义的知识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加上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此三者构成了有意义学习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有意义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这三个条件
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意一个条件都不能称其为有意义的学习。
而随意地增加三个条件之
外的另外一个条件都是多余的。
2、根据学习进行的方法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
的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
受学习。
3、所谓拒绝接受自学,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科学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尚无的
适度观念创建起至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拒绝接受自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拒
绝接受事物意义的自学;就是课堂自学的主要形式。
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人物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
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
任务关联。
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如何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
如何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完善与推进,越来越多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技巧被应用到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
其中,在高中阶段,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或灵活多变、或意义深邃。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门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新需求。
为此,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以自身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灵活与适应能力的特性脱颖而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对此,本文中笔者就针对这种理论的有效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高中生物;教学过程高中生物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其中的大多数动植物知识都能够不断扩展高中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课堂当中一方面学生们没有较强的生物意识与正确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没有革新自身的教学思维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习效率与质量大打折扣。
而借助于有意义学习理论,则能够为高中生与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从而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背景之下,提高对有意义学习理论的重视,并具备一定的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应用的能力,是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必备的技能。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符号代表的新理论知识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理念之间的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这个联系的建立过程就是有意义学习理论。
通俗的讲,就是能够让学生们将所学新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最终能够使这些知识成为学生们自我认知结构内的一部分。
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学生的原本认知结构内与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的数量。
学生们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过程中,总会尝试将新知识和自身已有知识进行关联,并将二者进行类比,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反而言之,如果学生原本认知结构当中,没有和新知识类似的旧知识,就会导致他们在结构知识的过程中理解能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1]。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现代课堂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现代课堂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种活动,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获得新知识。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现代课堂中的应用有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具体的应用:
一、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认为学习者应该被视为一个主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
因此,在现代课堂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发现学习的乐趣。
二、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与环境的交互,学习环境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因此,在现代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三、强调学习的可塑性。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可塑性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因此,在现代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
用研究
引言
1.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
2.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3.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个体参与。
在中
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提问、讨论和
合作学习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鼓励学
生独立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
生应该得到即时的反馈和指导。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提供学
生的学习成果反馈,明确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这
样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应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时,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
学习成果。
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评估还可以提供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和提高。
结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通过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来指导中学数学教学。
希望本文的探讨和建议能为中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促进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是二十世纪5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奥苏贝尔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它的核心是“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对外部环境中出现的信息作出反应,并通过认知过程,使自身状态达到一种新的可以接受的水平。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是一个四步过程:首先,学习者要对外部环境中出现的信息作出反应,然后,学习者必须建立自身的认知模式,其次,学习者要根据自身的认知模式,改变自身的行为,最后,学习者要根据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状态,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可接受的状态。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提出了认知反馈的概念,它指的是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对内部状态的反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可接受的状态。
此外,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还提出了认知控制的概念,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认知控制,改变自身的认知模式,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可接受的状态。
总之,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是一种描述学习过程的理论,它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认知过程,人们可以通过认知反馈和认知
控制,达到自身的新状态。
它为学习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使学习者可以从一个可接受的状态到另一个可接受的状态,并有效地学习新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的运用
一、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到重视,属认知学习理论的范畴。
奥苏贝尔在学习理论中极力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为此,他区分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关系。
他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实质性联系是指新的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关键在于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由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否则就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
奥苏贝尔指出实现有意义学习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他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下了精辟的定义,将二者有效地区分开来。
接受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的给予学生,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发现这些内容。
奥苏贝尔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而,
二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基本相似的,只不过后者多加了一个发现阶段。
奥苏贝尔还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与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结合起来,理清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接受学习未必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有意义学习。
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学生学习得法,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机械的接受学习;同样,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步骤”,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并不比机械学习或机械记忆更有意义。
奥苏贝尔还在区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指出了意义学习的条件:一为学习者表现出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二为学习者人之结构中有关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三是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识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奥苏贝尔还在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教学原则:一为逐渐分化原则,主要是针对下位学习。
该原则认为,在学习新知识时,演绎性获取比归纳性获取更省时省力且利于保持。
因此学生应该先学习最一般、概括性最强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逐渐加以分化。
二为整合协调原则,主要针对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加以组合,使分化后的知识再前后连接,左右贯通,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具有统整性与调合性的知识整体。
三为先
行组织者策略。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应用
1.明确先行组织者。
向学生明确要用到的旧知识内容,使学生产生联系的意向,也逼迫教师注意学生的起点是否具备,具备到什么情况。
明确先行组织者可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给出知识点的罗列或需要的、一些现实中无法获得的直接经验;二是设立一种联系新旧知识的情境,比如给出相关的现代科技中应用的例子,使学生思考能应用哪些已知知识,是如何应用的?同时还要通过一些交互手段和检测方法了解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的数量多少、程度如何、知识的组织形式是什么样的?从而对先行组织内容在进行一些增补和调整。
2.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潜能且都能得到开发。
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将学生的主体性撇置一旁。
在教学过程中,也多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师在教育中也要灵活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大胆想像、积极思维,并体验学习探索的艰辛和学业成功的喜悦,使学习真正成为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强调促使真正建立学习内部的联系,决不能再一切以教师粗略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而结束。
当然也有教师讲解,但已很注重学生的情况,也有学生自我的探索学习,总之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给学生留有意义学习的时空。
引导的方法可以有:一、不断的交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解决自己的疑难,同时师生间平等的气氛、生生间的合作,使学生有情感共振之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景:人们都有这种感觉:在具体情境中容易理解接受新事物,所以要创设一些相关的学习情境,虚拟现实技术、电视、网络、多媒体技术等都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尤其结合科学的发展史等,更使情境恰当、科学,也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三、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交互、网络查找、多媒体资源库进行试验,自我探索新知识内容,或检验新学知识的运用。
这些可课上做,也可留为课后作业,丰富教学形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寓乐于学,也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整合形成知识的结构网。
根据奥苏贝尔的整合协调原则,学生在单一问题的纵深式推进探究之后,开始考虑从多角度视野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开始形成新的结构化的知识网,总结知识,形成体系,将新知识定位于网中,真正纳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
这个
网可由教师给出,如章节末知识总结等;可由投影、超文本技术等便利的给出,注意要是学生能接受的,要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促进学生的提高;也可由学生自我认识、形成,当然要有教师的适当指导。
5.当今的教育应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紧密结合的教育
当传统的言语讲授法被贬为“填鸭式”的注入式教学的时候,发现法作为其对立面出现了而且被广泛使用。
奥苏贝尔理论的创立顺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四者之间的关系,摆正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位置,使人们对言语讲授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诸多事实表明,知识水平与学历水平、创新水平是一致的,因此现代的教育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而发现学习获得的知识较为零碎且费时太多,所以它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短时间内要获取大量的知识主要要靠接受学习。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发现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尝试,追求前人发现原理法则所经历的有效过程,使学生获得一种方法,习得一种能力,因此它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奥苏贝尔还曾详细阐述了两种学习之间的非矛盾性,并进一步指出了意义学习的两大条件。
无论接受学习,亦或发现学习,只要能使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使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意义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
学习去创新。
因此,对学校教育来说,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不应把它们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个体,而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服务于当前的教育,为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三、小结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对现代教育学的一种新的诠释,也为现代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的学习理论重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中转变成自己的知识。
他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较好地揭示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他主张把知识与能力统一在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培养上,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中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问题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