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小学教学的启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教育及心理学界都存在有意义学为一谈不的,不是同一个连续维度的对立的两极上,有,而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及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也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等几种不同的学习类型是完全对立, 而且不少学者都倾向于用单一的模式来解释本质上并不相些学习既具有机械学习的一些特性也具有意义学习的特性, 同的学习类型,往往将接受学习完全等同于机械学习,将发现学习等同于意义学习。

在当今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重新认识这几种学习而有些学习也同时具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某些特性。

同时,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类型,以期对我们的小学教学有所启示。

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学习”的提出奥苏贝尔指出,在进行接受学习时,所学习的东西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传授的,学习者只需把所呈现出来的材料加以内化或组织,以便以后可以再现和利用即可。

而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在于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授予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习认知结构之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发现出来然后再进行学习的。

发现也就成为了进行学习的第一阶段,这可以说是与接受学习完全不同的过程,而发现之后,与接受学习的特点相近。

而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

所谓实质上的和非任意的联系,是指这些观念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特别有关的某一方面,如一个意象、一个已经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相联系着。

”它有两个先决的条件: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要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并且要表现出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其次所要学习的材料对学习者来说是具有潜在意义的。

如果学习者学习时是任意地和逐字地来记忆所学知识并不理解其意义,那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就是机械的,学习也就是机械的学习。

他认为这4种学习有完全不同的学习过程,不能将其混义的,4者存在着交叉。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教科院心理马菁菁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著名地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他致力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言语材料学习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明确认为,学生地学习主要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将当前地知识与原来地认知结构建立实质地、非人为地联系,使知识结构不断发展地过程.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所代表地系统知识地主要方式,因此,他地学习理论也称为有意义语言学习理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有意义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地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地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地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地和实质性地联系.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地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地两条标准.(一)有意义学习地标准要判断学生地学习是有意义地或是机械地,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地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地观念地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地联系)地性质.新旧知识联系地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地知识背景地影响,也受到要学习地材料本身地性质地制约.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地第一条标准是,新地符号或符号代表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地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地符号或符号代表地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地表象、有意义地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字面上地联系.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地非人为地联系,非人为性亦即非任意性,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地或逻辑基础上地联系.等边三角形概念与儿童认知结构中地一般三角形概念地关系不是人为地,它符合一般与特殊地关系.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地材料不可能与人地认知结构中地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这样地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在获得数概念前地幼儿,凭借他们发展较快地机械记忆能力,可以将乘法九九表口诀背熟,倘若从中抽出一句问他们,他们将不知所云,这也是机械学习.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地两条标准.(二)有意义学习地条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奥苏贝尔进一步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地心向.、学习者地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地原有地适当观念.有意义学习地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地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地影响.我们称前者意义学习地外部条件(外因),称后者为有意义学习地内部条件(内因).、有意义学习地外部条件有意义学习地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地和实质性地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地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地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地和实质性地联系.、有意义学习地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地心向.有意义学习地心向,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地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地适当知识加以联系地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地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地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三)有意义学习地类型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此外还有发现学习.、表征学习表征学习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地意义,或者说学习代表什么.表征学习地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学习地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地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地关系.例如“狗”这个符号,对初生儿童是完全无意义地,在儿童多次同狗打交道地过程中,儿童地长辈或其他年长儿童多次指着狗(实物)说“狗”,儿童逐渐学会用“狗”(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地狗.我们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对某个儿童来说获得了意义,也就是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引起地认知内容和实际地狗所引起地认知内容是大致相同地,同为狗地表象.、概念学习有意义学习地另一类较高级地形式叫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地共同地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地边这样两个共同地关键特征,而与它地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如果“三角形”这个符号对某个学习者来说,已经具有这种一般意义,那么它就成了一个概念,成了代表概念地名词.同类事物地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地同类事物地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地方式叫概念形成.也可以用定义地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地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地方式叫概念同化.、命题学习有意义学习地第三种类型是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地形式表达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地特殊事物之间地关系,如“北京是中国地首都”.这个句子里地“北京”代表特殊城市,“中国地首都”也是一个特殊对象地名称.这个命题只陈述了一个具体事实.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地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性陈述,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地关系.如“圆地直径是它地半径地两倍”.这里地“圆”、“直径”和“半径”可以代表任何圆及其直径和半径,这里地倍数关系是普遍地关系.在命题学习中也包含了表征学习.如果学生对一个命题中地有关概念没有掌握,他就不可能理解这一命题.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当儿童有意义地学习命题时,所学习地句子与儿童认知结构中已有地观念会建立起联系.奥苏贝尔认为,新学地命题与学生已有命题之间地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下位关系(又译类属关系)这是新教材与学生已有观念之间最普遍地一种关系,即新学习地内容类属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地、包摄性较广地观念.下位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地、包摄面较广地命题地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地.例如,儿童已知道“猫会爬树”,那么“邻居家地猫正在爬门前那棵树”这一新命题,就可以类属于已有地命题.另一种下位关系是相关类属.当新内容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地命题,并使其精确化时,表现出来地就是相关类属,例如,儿童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地意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地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来界定菱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予以限定,产生了“菱形”这一概念.()上位关系(又译总括关系)当学生学习一种包摄性较广,可以把一系列已有观念类属于其下地新命题时,新学习地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例如,儿童往往是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地.()并列结合学习(组合学习)当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地新命题时,就产生了组合意义.许多新命题和新概念地学习,都具有这类意义.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各门自然学科、数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学习地许多新概念,都可以作为组合学习地例子,例如,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之间地关系.这类关系地学习,虽然既不类属于学生已掌握地有关观念,也不能总括原有地观念,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某些共同地关键特征.根据这些共同特征,新学习地内容与已有知识地关系是并列组合在一起地,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地关系——组合关系.、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对发现学习地解释有些与众不同.他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地方式呈现给学生地,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因此,发现学习可以在前面提及地三种学习类型中发生.这与布鲁纳发现学习地涵义是不同地,布鲁纳地发现学习是要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地原理或规则,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除此之外,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还涉及其他三种学习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这三种学习是有层次地.奥苏贝尔认为,“运用”是指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类似地新情境中去,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讲地“练习”.“问题解决”是学生无法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新情境中去,学生必须通过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转换前后有序.学生已有地知识可能是与问题解决办法有关地,但需经过多次转换,而非直接运用或练习所能解决地.“创造”则是指,能把认知结构中各种彼此关系很遥远地观念用来解决新问题,而且,认知结构中哪些命题与该问题有关,事先是不知道地,各种转换地规则,也是不明显地.在奥苏贝尔看来,“创造”地定义是指能产生某种新地产品,或者对学生来说是新地,或者在人类认识意义上来说是新地,都应该被视为创造性行为.当然,只有能产生后一种新产品地人,才能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地人.而且,创造性行为本身,应表现出一定地综合水平,即能够把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形成新产品,这种综合水平应超过问题解决中所需要地水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对奥苏贝尔学习与教学理论地评价奥苏贝尔地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注重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突出了学生地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在知识获得中地重要作用,对有意义接受学习地实质、条件、机制、类型等作了精细地分析,澄清了长期以来对传统讲授教学和接受学习地偏见,以及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间关系地混淆.他提出地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地实用价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然而,奥苏贝尔地理论也有值得质疑地地方.首先,从学生学习或学校教学地目标来看,他偏重学生对知识地掌握,对学生能力地培训尤其是创造能力地培养不够重视,至少在他极力倡导地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看不到对这方面地分析.实际上,学生地学习是人类知识地再生产过程,它要将人类千百万年以来形成地机能转化为个体地机能,而不仅仅是理解这些知识结论.其次,从知识地类型来看,就知识地学习而论,奥苏贝尔地教学思路也只是比较符合陈述性知识地掌握,而不适合程序性知识地掌握.第三,奥苏贝尔过于强调接受学习与讲授方法,没有给予发现学习应有地重视,实际上,许多人都认为,在学生学习知识地活动中,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和有意义发现学习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都是重要地学习方式,它们常常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般而言,年龄小地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本身认知结构地局限性较大,常常是利用有意义发现法学习新知识,而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对更多知识地掌握,获得了一些较具概括性地基本观念和基本学习方法,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才成为可能.考虑到学校教育地主要目地是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地科学文化知识,而发现法学习无论从进展速度来讲,还是从课程设计和教具、学具地准备工作而言,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对于学生地知识学习而言,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他们学习地主要方式.但是,作为发现法教学,它有利于引导学生大致重复前人知识生产地智力活动过程,促进学生智力尤其是创造力地提高,根据实际适当地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无论对于激励学生地学习兴趣,还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地方法,都是十分有益地.同时,一项新知识采取哪种方式学习效果更好,要取决于许多主客观条件,比如,学习者已有地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新知识是否要求迅速地传授给学生,现实地教学条件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等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此,在实际地教学过程中,对于发现学习法也应给予足够地重视和灵活地运用,指导学生将有意义地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地意义,获得最佳地学习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数学教育学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数学教育学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 学习是对学习按照不同的维度的分类---彼此联系和相互独立
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
接受学习 (有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现学习
机械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的指导发现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机械的发现学习
数学命题学习的几种同化模式
❖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又称为认知同化理 论,所谓同化就是将新知识新材料归入已有的认知结 构之中.
概念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取概念的最 基本方式,从而同化是概念学习的核心和关键.
同化理论可以解释从高位到低位的分化,又可以解释知识由低 位到高位的不断概括化,还可以解释知识在横向上的联系,对 于培养学生上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概念的同化过程,要求学生把概念的定义通过上 下文呈现的关键属性直接同他们的认知结构相 关联,概念同化是典型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
1.数学知识内容: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概念的定义,定理的文 字叙述和逻辑证明的文字表达,方法规则的程序;
----围绕着数学理论而进行的一切数学活动.
2.数学理论与一定的系统相关联----把数学理论连同它的来龙 去脉展现出来.
3.数学理论不是以叙述自己的发现为主要方式,所谓不涉及学 习者任何独立的发现是指不涉及学生方面的外部发现活动. -----学生的内部的思维活动可能是紧随着呈现者的外部活动 而逆行的,可能会有发现的过程; -----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是寻求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必然经 历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发现学习以直觉思维为主,通过发展能力获得知识,适合于问 题解决的学习.发现学习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更能加深理解,在成功的 喜悦中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现代认知论强调学习者原有的 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学习材料本身结构的作用,重视内在的学习 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原有的知识
新学习的知识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教师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教学的步骤
• 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出发,结合新材料和学生实际设计适当的先行 组织者作为引导材料。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学内容与自 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 便发生了。因此,要促进新内容的学习, 首先要加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内容有 关的观念,要提供必要的“支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奥苏贝尔--美国心理学家,是著名的认知教育 主心要理成学就家:。(1)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2)根据智
力发展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维度,将发展序列大致分为 思维的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抽象逻辑阶段。 (3)对“一切发现学习永远都是有意义的,而一切接 受学习永远都是机械的”这一看法提出批评,指出发 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 (4)提倡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先行组织者策略
• 先行组织者主张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 些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包含了正式学习的 关键内容的引导材料,以此来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 梁成为“组织者”。由于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引进这 些内容,所以就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 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机械地学习或 记忆知识,奥苏贝尔提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教师可以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即在安排 任务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既可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 利用形声材料呈现;既可通过陈述形式介绍, 也可利用问题、图表、情景等形式引进,以做 好学习和教学准备,增强学习和教学的实效性。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确定 在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中,奥苏贝尔明确提出了学生学习应突出三大特 点: 1、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2、语言的中介作用; 3、人类学习是个体经验的形式。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正确阐明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问题 1、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 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2、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根据研究,他认为,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 式获得的。 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实质在于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非认为性的、 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其实质在于以符号 (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 当观念,建立非人为性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心理机制是“同化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理论的核心是: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 用才得以发生的。 (五)有意义学习要关注学习中的动机因素与内驱力 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因素在同时影响着学习过程。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奥苏伯尔DavidPAusubel与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DavidPAusubel与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David P Ausubel与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David P 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积极从事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知识学习过程的研究,他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以“认知结构同化论”为基础,他提倡在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除学习理论的研究之外,奥苏伯尔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也有研究。

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

一、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贝尔的认知心理学最核心的观点是当学习者把新知识吸收到他们学习之前已经存在的知识的时候,学习就发生了。

奥苏贝尔提出了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和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之间的重要区别。

奥苏贝尔甚至在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1968年再版)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弄清了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其中有意义学习需具备的条件是:学习材料对学生而言有潜在意义;学生头脑中有同化新学习材料的知识;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意向。

机械学习,即不加理解、反复背诵的学习,亦即对学习材料只进行机械识记。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的原有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这种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

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又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即学习者把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给自己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的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的学习奥苏贝尔提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1.接受学习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观点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法相反,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2.认知结构同化论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其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局限性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不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如言语技能、操作技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过程。

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不足。

2.奥苏贝尔只注意到学生的课堂接受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读书学习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他没有提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3.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只谈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教学,避而不谈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4.奥苏贝尔对学习迁移的研究和论述只注重具体知识地迁移,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迁移。

学习的实践经验表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迁移比具体知识内容所产生的迁移更普遍,意义更大。

三、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启示1.运用同化理论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有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记住大量具体繁杂的事实更为经济省力且便于应用。

从纵向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先学习那些概括性和包容性知识,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遵循“逐渐分化”的原则,便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使内容有效地得以缩减;从横向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潜在的共同特征和貌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区别,使学生抓住本质,从而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2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指学习者的内因。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述评xxxx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教科院07心理2xx菁菁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他致力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言语材料学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明确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将当前的知识与原来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使知识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他的学习理论也称为有意义语言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的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到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第一条标准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

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非人为性亦即非任意性,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等边三角形概念与儿童认知结构中的一般三角形概念的关系不是人为的,它符合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在获得数概念前的幼儿,凭借他们发展较快的机械记忆能力,可以将乘法九九表口诀背熟,倘若从中抽出一句问他们,他们将不知所云,这也是机械学习。

专题一有意义学习理论

专题一有意义学习理论

机械学习: 未理解,只 凭记忆
有意义学习: 新旧知识之 间建立起非 人为的和实 质性联系。
Page
5
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接受式
发现式
机械的
Page
6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内容
Page
7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实质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 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 联系的过程。
非人为:非任意的,即这种关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 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 实质性:其含义为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 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 其关系不变。
Page
8
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 同化理论
同化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结果是具有潜在意义 的新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固定点 或联系点),从而导致新观念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际的心 里意义(理解);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新观念的纳入得 到扩展、深化,从而发生质与量的变化。

Page
14
先行组织者
是促进接受的教学策略 定义: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引导性材料,教 师通过使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学生所学的新内容加以定 向和引导。 特点:包容性,抽象性,概括性并与学习材料相关联
目的:为新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 的桥梁,促进学习迁移。
Page
3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石
前提: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确定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学习三大特点
语言的中介作用
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
Page
4
学习的分类
方式
内容

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大家一听到奥苏贝尔就开始慌乱了,奥苏贝尔是个什么人物,看起来不明觉厉的内容,老师一讲似乎能听懂,但是细想或者自己再看的时候就觉得云里雾里的,今天我就告诉你,不用怕,因为你遇到了我,这就听我细细道来。

这个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主要以选择题以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我们跟奥苏贝尔的理论叫做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其实在这里是有原因的,按照学习的性质以及形式来说,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第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觉得我们应该在老师引导之下对知识进行理解,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强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是在对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进行的学习。

奥苏贝尔强调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和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是我们人为强加的,而是知识之间本就有的联系,这种实质性也是强调的两者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客观规律的。

比如我们学习等比数列的推导公式的时候我们就用之前学习过的等差数列推导公式进行学习,在这里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人为强加的,而是他们自身就具有内在实质的联系。

在奥苏贝尔的理论中有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点,就是我们常见的“先行组织者”,大家觉得这个词十分抽象,组织者听起来跟一个人似的,但是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在学习的时候的一种材料。

平时上课的时候我就直接告诉大家这就类似我们在真实课堂的中的导入部分,也就是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拿出一个和今天所学知识相关,但是比所授知识更具有概括性的在授课时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引导性的材料。

这种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陈述性“组织者”,这种材料与新知识产生一种上位关系,这种关系是中组织者要比所学新知识更加具有概括性。

另外一种叫做比较性“组织者”,也就是新旧知识之间能够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 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意义学习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学习的提出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有意义学习的描述。

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为此,一方面,他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下了精辟的定义,将二者有效地区分开来。

他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

另一方面,他理清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四者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未必就是意义学习。

如果教师讲授教学得法,学生学习得法,则此学习必为意义学习。

而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的步骤,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此学习必为机械学习。

[1]222(二)有意义学习的两大条件奥苏贝尔在进一步区分四大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1]222。

(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同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皮亚杰提出的,他主要应用“同化”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内部机制,而奥苏贝尔则将其引入学习理论领域,用以探索学生内部的心理机制,从而赋予了“同化”新的内涵,即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才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1]233。

奥苏贝尔在同化的基础上,就如何协调和整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一是逐渐分化原则,即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二是整合协调原则,即在分化出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出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二者间的协调并加以整合,达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要素的重新组合;三是序列组织原则,即对于非上位、非下位关系的新旧知识可以使其序列化或程序化,前面出现的知识应为后面出现的知识提供基础;四是巩固性原则,即强调了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要求学习者及时采取纠正、反馈等方法,提高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稳定性,为新的学习作好准备[2]。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查的一个重点知识,其中的有意义学习一直高频的一个考点,特别是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其内涵又比较抽象,所以这个部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本文在此对进行解析,希望本文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概念,记乘法口诀表等。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例如:科学探究,走迷宫。

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例如:死记硬背,背古文,记乘法口诀表等。

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例如: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科学研究等。

将这两种不同的分类可以组合出四种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所倡导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例如:我们学习单词family,其内在的含义是家庭的意思,这个含义并不是我们来赋予的,而是它本身就已经有的内在联系;但是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会读作伐木累,理解时我们并不会真的理解成为“伐木很累”我们知道并不是非字面的意思,它的含义是家庭。

这就是因为我们理解了单词family的意义,建立起了单词“family”与已有词语“家庭”的联系。

所以要想进行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奥苏贝尔将有意义的学习由简到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表征学习,也被称为符号学习、代表学习,是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巫山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使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源,以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将学习的发生分成 2 个维度:按学习发生的方式①发现学习②接受学习按学习发生时新旧知识的联系①有意义学习②机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区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2 条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两条标准:①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②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2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新的学习材料可以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固定点,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简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影响了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核心思想是学习是有意义的,只有在存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领域知识的前提下,学习才会受益。

这篇文章将简要介绍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学习的本质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人类逐步建立和重构知识结构的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组织,构建出有意义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新知识更易于被接受和应用。

2.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有意义的学习是指通过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领域知识,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

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需要了解所要学习的领域,并建立一个相应的知识结构。

该知识结构可以是基于以往经验的长期记忆,也可以通过学习新信息来构建。

(2)有意义的接受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找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其现有的知识结构之中。

(3)重建知识结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对新信息的理解来重构他们的知识结构。

这种过程可以使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新信息,并且可以改变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

3.学习策略奥苏贝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该使用一些特定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学习。

这些策略包括:(1)组织信息:学习者应该使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领域知识来组织新的信息。

(2)深度处理:学习者应该尝试理解新信息的含义,而不是仅仅记住它的表面特征。

(3)发现重要性:学习者应该学会将新信息与其前景联系起来,并尝试找出其重要属性或领域关联。

(4)重复:通过重复学习,可以巩固并加深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5)反馈:学习者应该尝试从老师和同学等渠道获取反馈,并将其用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4.应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化)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这种类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统。

新知识学习的环节:①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对知识的评价。

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在奥苏贝尔看来,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主要适用于个体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

它强调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因此我们说,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认知取向的学习观。

知识的积累+个体情感态度的卷入=意义学习--罗杰斯眼中的意义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知识之外,学生还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成长。

这就是罗杰斯所提出的意义学习,他认为,学习不仅仅只涉及事实的累积、知识的增长,它应该还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情感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能与个体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发布时间:2005-10-11 已经阅读340次
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对有意义学习的描述。

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为此,他仔细区分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有意义的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一)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
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

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第一条标准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
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
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等边三角形概念与儿童认知结构中的一般三角形概念的关系不是人为的,它符合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必须在逐个字母或项目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在获得数概念前的幼儿,凭借他们发展较快的机械记忆能力,可以将乘法九九表口诀背熟,倘若从中抽出一句问他们,他们将不知所云,这也是机械学习。

一切机械学习都不具备上述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我们称前者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外因),称后者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内因)。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此外还有发现学习。

1.表征学习
表征学习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代表什么。

表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关系。

例如“狗”这个符号,对初生儿童是完全无意义的,在儿童多次同狗打交道的过程中,儿童的长辈或其他年长儿童多次指着狗(实物)说“狗”,儿童逐渐学会用“狗”(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的狗。

我们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对某个儿童来说获得了意义,也就是说,“狗”这个声音符号引起的认知内容和实际的狗所引起的认知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同为狗的表象。

2.概念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另一类较高级的形式叫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如果“三角形”这个符号对某个学习者来说,已经具有这种一般意义,那么它就成了一个概念,成了代表概念的名词。

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

也可以用定义的
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

3.命题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第三种类型是命题学习。

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这个句子里的“北京”代表特殊城市,“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特殊对象的名称。

这个命题只陈述了一个具体事实。

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性陈述,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这里的“圆”、“直径”和“半径”可以代表任何圆及其直径和半径,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

在命题学习中也包含了表征学习。

如果学生对一个命题中的有关概念没有掌握,他就不可能理解这一命题。

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

当儿童有意义地学习命题时,所学习的句子与儿童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会建立起联系。

奥苏贝尔认为,新学的命题与学生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下位关系(又译类属关系)
这是新教材与学生已有观念之间最普遍的一种关系,即新学习的内容类属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摄性较广的观念。

下位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的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摄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

例如,儿童已知道“猫会爬树”,那么“邻居家的猫正在爬门前那棵树”这一新命题,就可以类属于已有的命题。

另一种下位关系是相关类属。

当新内容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命题,并使其精确化时,表现出来的就是相关类属,例如,儿童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来界定菱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予以限定,产生了“菱形”这一概念。

(2)上位关系(又译总括关系)
当学生学习一种包摄性较广,可以把一系列已有观念类属于其下的新命题时,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例如,儿童往往是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的。

(3)组合关系
当学生有意义地学习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的新命题时,就产生了组合意义。

许多新命题和新概念的学习,都具有这类意义。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各门自然学科、数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学习的许多新概念,都可以作为组合学习的例子,例如,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这类关系的学习,虽然既不类属于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观念,也不能总括原有的观念,但它们之间仍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关键特征。

根据这些共同特征,新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知识的关系是并列组合在一起的,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组合关系。

4.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对发现学习的解释有些与众不同。

他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因此,发现学习可以在前面提及的三种学习类型中发生。

这与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涵义是不同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要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的原理或规则,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除此之外,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还涉及其他三种学习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

这三种学习是有层次的。

奥苏贝尔认为,“运用”是指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讲的“练习”。

“问题解决”是学生无法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新情境中去,学生必须通过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转换前后有序。

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是与问题解决办法有关的,但需经过多次转换,而非直接运用或练习所能解决的。

“创造”则是指,能把认知结构中各种彼此关系很遥远的观念用来解决新问题,而且,认知结构中哪些命题与该问题有关,事先是不知道的,各种转换的规则,也是不明显的。

在奥苏贝尔看来,“创造”的定义是指能产生某种新的产品,或者对学生来说是新的,或者在人类认识意义上来说是新的,都应该被视为创造性行为。

当然,只有能产生后一种新产品的人,才能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

而且,创造性行为本身,应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水平,即能够把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形成新产品,这种综合水平应超过问题解决中所需要的水平。

(来源:法库教育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