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简单、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多种形式的运动,如微小粒子的运动等等。

二、参照物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即:事先假设为静止的物体]。

2、参照物选择标准[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2]、在选择参照物时一般以方便研究为标准,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者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当同时研究多个物体运动时,应当选择同一个参照物,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引起混乱。

3、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1]、首先选择参照物;[2]、看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来讲是否发生变化;[3]、作出判断: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相对参照物位置改变静止相对参照物位置不变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比如,某物体选择参照物A是运动的,选择参照物B可能就是静止的,而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

这就是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例:[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练习一:
请同学们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 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彼此交流。
练习二: 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橡日擦,推动课本使它沿 桌面缓缓移动,同学们思考问题: (1)选取课桌作标准,橡皮擦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标准,橡皮換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选取橡皮擦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举例: 下班高峰期,汽车每分钟前进的距离约10米。 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8厘米。
坐在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边的孩子们 ?
二、参 照 物
课堂练习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
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B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课堂小结
一.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 二.参照物 分析物体机械运动用来做参考,视为不动 的物体。 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 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 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大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 发现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问题:大家都知道,子弹的飞行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名法国 飞行员为什么会肴运云天的本领呢?另什么飞行员能抁有这 么大的本领呢?为什么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会不同, 因此,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的, 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课堂练习
1.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 静止 的,路旁的树木是 运动 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甲是 运动 的。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运动的描述。

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运动这玩意儿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少了它可真没滋味。

那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看看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吧!1. 什么是运动?运动,说白了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东西从这儿跑到那儿。

就好像你从家里跑到学校,或者从沙发上爬到床上,这都是运动。

听起来简单吧?但其实,它的描述可是大有学问的呢!1.1 运动的基本概念首先,运动的基本概念就是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车上坐着,车子在跑,窗外的景物快速后退,那就是你在运动。

而你坐在车里,车里的一切(比如你自己的手臂)看起来是不动的,这也是运动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1.2 运动的种类运动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运动等等。

直线运动就像你在滑滑梯一样,一路向下。

曲线运动呢,比如你在玩蹦床,身体跳得又高又远。

周期运动则像是钟表的摆锤,一下子往这边摆一下子往那边摆,不停地重复。

2. 速度的描述了解了运动的基本概念,那速度就是运动的“快慢”了。

我们平时说的速度就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距离。

打个比方,你跑步时,如果每秒钟跑10米,那你的速度就是10米每秒。

这就像开车时,车速表上的数字,越大表示跑得越快。

2.1 速度的计算速度计算起来也很简单,记住这个公式:速度 = 距离÷ 时间。

比如你从家到学校一共跑了400米,花了10分钟,那你的速度就是40米每分钟。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其实,速度就是这么个简单的玩意儿。

2.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说到速度,我们还得聊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就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计算出的速度,就像你整个跑步的时间和距离综合得出的速度。

而瞬时速度呢,就是在某一瞬间的速度,比如你跑到学校门口时的速度,可能就比你在中间跑的时候快点儿,或者慢点儿。

3. 加速度的描述加速度嘛,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位移、路程等。

但他们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2.掌握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实例和图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吗?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呢?”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介绍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定义和公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位移、平均速度公式、速度与时间图线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但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与时间图线等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绘制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掌握平均速度公式。

2.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图形绘制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区别。

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

3.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索,理解和掌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方法。

2.通过图形绘制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绘图。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定义,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定的物体运动情况,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绘制速度与时间图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其他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如加速度、位移时间图线等。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运动的描述 -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运动的描述 -

视频讲解
飞机编队
跳伞运动
4.相对静止:以相同速度向相同方向运动的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你能判断参照物?
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地_球_____为参照物 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云_层____为参照物
运动还是静止?
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 以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的;而以流运动 水为参照物,竹筏是_______的。
静止
精彩的故事
• 练习
• • 1. 坐在行驶的汽车的旅客甲看到旅客乙静止不动,参照物是____,日
常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日落西山”参照物是______。 • 2.黑板以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汽车
地球
教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太阳
的 动里 呢 的这 ? 人幅
是图 静中 止的 还观 是光 运电

问题、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 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1、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 (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物质世界的两种基本运动: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分子运动(原子核式结构)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而且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态:既没有确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动的描述
问题3、
你能说出地面上的人和电梯里的 人各是选取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吗?
地面上的人以大地为参照物,看到电梯是运动的 而电梯里的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则电梯是静止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物理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

2.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3. 运动类型的判断: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2. 教学重点: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悬挂的风铃,思考风铃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 课堂讲解:a. 讲解位移:以教室里的学生为例,说明位移的概念。

b. 讲解速度: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说明速度的概念。

c. 讲解加速度:以学生从静止开始跑动的过程为例,说明加速度的概念。

4. 方法讲解:a. 图形法: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为例,说明如何用图形表示运动状态。

b. 表格法:以表格形式展示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表格法。

c. 语言描述法: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运动状态。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

6.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加深对运动描述方法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位移: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2. 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3. 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4.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运动类型,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运动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运动运动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里,我们将学到运动的各种知识点。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运动。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位置上不断发生变化的状态。

运动的三个要素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变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路程,是矢量量。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是矢量量。

在八年级里,我们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速度计算方法。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也是矢量量。

在八年级里,我们学习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和速度、加速度、位移的计算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三种图形进行描述。

这些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运动的规律。

1. 位移-时间图:图中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位移。

这张图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体是否在做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和非匀速运动。

2. 速度-时间图:图中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

这张图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变化是否匀速、非匀速或匀加速。

3. 加速度-时间图:图中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加速度。

这张图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体在运动中是否具有加速度,并且加速度是否匀速。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三个运动定律,又称为牛顿运动定律。

它们分别是: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种作用力都必定与另一种对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相抵消。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里,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与运动有关的问题。

四、机械功和机械能机械功是指力所做的功。

当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发生改变,这种能量称为机械能。

物理八年级运动的描述

物理八年级运动的描述

物理八年级运动的描述运动,哎呀,这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想想看,咱们从早到晚,走来走去,跑来跑去,基本上就是在不断地运动。

你早上从床上起来,先是懒洋洋的,最后为了赶时间飞奔到学校,这不就是一种运动吗?运动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像个小精灵,悄无声息地陪伴着我们。

说到运动,咱们不得不提的就是速度和方向。

想象一下,咱们家那只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来转去,简直是个小旋风!它那样的转圈圈,速度和方向的变化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骑自行车的时候,哎呀,那种迎风而行的感觉,绝对爽翻了。

风在耳边呼啸,心里一阵激动,仿佛自己就是风中的骑士,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骑得飞快,突然一个急刹车,哇,那瞬间的失重感简直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心脏也跟着咚咚跳,真是好刺激啊!运动中,速度可不是孤单的。

方向也是个重要的家伙。

就像你打球,随便一脚,球飞向了篮框的方向,那种瞬间的期待感,简直就像中了彩票,心里那个乐啊,恨不得跳起来欢呼!运动可不止是在球场上。

走路、跑步、游泳,甚至是家务活,都是运动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周末的时候,咱们带着家人一起去公园野餐,带着美味的食物,边吃边聊,突然就有人提议:“咱们来场足球赛吧!”哎呀,大家瞬间就燃起了激情,奔向草坪。

奔跑在绿草如茵的场地上,那种自由的感觉,简直让人陶醉。

就算是摔倒了,也没关系,大家哈哈大笑,瞬间的尴尬就烟消云散,团结的力量让人温暖。

运动的过程就像人生,有时你跑得飞快,有时又被绊了一跤。

别担心,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向前冲。

咱们运动,不就是要享受这个过程吗?尤其是当你看到同伴们的笑脸,那个时刻,让人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运动还教会了我们坚持和努力。

就像跑步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呼吸急促,腿有点酸,仿佛全身的力气都用光了。

但当你咬紧牙关,继续往前跑,那种突破自我的感觉,哇,真是太棒了!运动还让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

你在球场上拼搏,旁边的队友一起加油,默契配合,简直像是一支精英部队。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选取原则:假定性、任意性、方便性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当堂达标
1.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手拉手从飞机上
一起跳下,在下降时,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 __运__动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_运__动___的; 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__静__止___的。
天和核心舱 神舟十八号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升起的明月是___运___动____。
2.已知物体运动或静止,怎样判断参照物
研究对象
静止 运动
相对于 谁 静止?
参照物
相对于 谁 运动?
举例: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
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_竹___排___ 是运动的,是以___河__岸____为参照物; 后一句中__青__山____是运动的,是以 ___竹__排____为参照物。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 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 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 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 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止?
总结
选择参照物的原则: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 参照物。 (2)没有特殊指明时是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为参照物的。 (3)一旦物体被选为参照物,就假定其是静止的。
两类题型
1.已知参照物,怎样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
研究对象
看被研究 的物体相 对于参照 物的位置 是否改变
若改变,物体是运动的 若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到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再到朱自清的文学作品《荷塘月色》,月亮被赋予了多种寓 意。“飞天”兴趣小组依照张九龄的诗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一幅画,

1.2运动的描述 课件(22张PPT)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

1.2运动的描述    课件(22张PPT)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
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是___向__前__运__动__的。
探究新知
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要选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以地面为参照物,车辆是__运_动___的; 以收割机为参照物,车辆是_静__止____的.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
探究新知
地球
(2)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 着太阳转”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太阳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 在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 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止?
静止
课堂小测
1.如图所示,在桌面的书本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如果
认为笔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C )
A.这张桌子
B.推书的人
C.这个书本
D.地面
课堂小测
2.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 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 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火箭上升过
程中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 B.“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
导入新知
哈雷彗星大约每隔76年就到地球附近造访一次
乙 飞奔的猎豹
丙 缓慢爬行的蜗牛
素养目标
2.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在 日常生活中了解物理现象。
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掌握如何在题目 中进行判断
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刚刚说到的彗星、猎豹、蜗牛等都在做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运动的描述(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运动的描述(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机械运动★ 2 2二参照物★★ 5 522三运动的相对性★★★ 4 4一、机械运动: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

特点:①距离发生变化;或者②方向发生变化。

2.相对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叫。

特点:①速度大小(或距离);②运动的方向。

【例题1】下列各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树上的荔枝由绿变红C.金色秋天,人们从树上采摘果实 D.校园里朗朗书声声声入耳【变式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面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雪花纷飞B.冬去春来C.万物生长D.鸟语花香【例题2】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机械运动的是()A.列车奔驰 B.微小的灰尘满天飞扬C.在影剧院观看银幕上的画面 D.春风拂面【变式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夜空中的彗星 B.飞奔的猎豹 C.盛开的荷花 D.爬行的蜗牛二、参照物: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2.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1)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参照物;(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运动或静止)可能不同;(4)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参照物的确定:(1)A相对于B:参照物是,研究的是的运动情况;(2)A看B:参照物是,研究的是的运动情况;4.知识拓展: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假设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将参照物的速度沿反方向减至0,同时被研究的物体的速度也同向减少一样多。

(1)A以5m/s的速度向东运动,B以8m/s的速度向东运动,则A相对于B以m/s向运动。

讲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讲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
• 巴黎的报纸一则广告: • “您只要给我们寄来2角5分钱就可以得 到又经济又没有丝毫危险和疲劳的旅行 方法。试试吧!” • 有人按地址寄了2角5分钱去。这些人每 人得到一封回信。内容是怎样的呢?
• “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您 记牢: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 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2500公里以上。 假如您喜欢看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 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景吧!” • 广告者被以欺诈罪带上了法庭,判决时他郑 重地复述了伽利略的话:“可是,无论如何 地球确实是在转着的呀!” •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只是相对的、 暂时的。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做一做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 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运动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 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 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2运动的描述
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 物体。 静止的物体:
运 动 的 物 体
运动 无处不在
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 每年1.8cm的速度上升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 中国上海市的距离, 由于板块运动每年缩 短2.9cm
运动 无处不在
沧海 桑田
大到宇宙 小到原子
一、机械运动

练习
1.我们看到工厂的烟囱冒着白烟,参照物是 工厂 ,坐在行驶的汽车的旅客甲看到旅客 _____ 汽车 , 乙静止不动,参照物是____

1.2运动的描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1.2运动的描述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教案:1.2 运动的描述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教材:人教版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物理学中对于运动的定义和描述方法。

2. 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对于运动描述的影响。

3. 常见运动类型的判断和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概念,掌握描述运动的方法。

2. 培养学生选取参照物的意识,能够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描述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

2. 教学重点:运动的描述方法,运动类型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运动情景,如运动员跑步、汽车行驶等,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运动的概念、描述运动的方法、参照物的选择等知识点,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如: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何选择参照物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方法2. 参照物的选择与运动状态的判断3. 常见运动类型的判断与描述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说明理由。

(1)地球绕太阳旋转。

(2)坐在教室里的学生。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参照物,使描述的运动状态正确。

(1)火车沿直线轨道行驶,下列哪个物体是合适的参照物?A. 地面B. 火车C. 路旁的树木D. 天空答案:1. (1)运动;(2)静止2. C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1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鸟在空中飞翔、河水在流动、汽车在奔驰等。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方法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注意: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指物体间距离或方位的变化)3、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看似不动的树木、高山、房屋都在随地球自转而运动,同时绕太阳公转。

例:1、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2、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3、天上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判断的?4、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知识点2 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注意: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它是静止的)3、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例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 _的。

例2、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a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b、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c、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知识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定义: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往往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ppt课件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之间近似相 对静止。
2.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这两个物 体就是相对静止。
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加油机和战斗机
花样跳伞运动员
有关太阳、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 方向。
讲授新课
理论分析
定滑轮的实质
转轴固定不动,相当于支点 O,拉力相当于动力,
物体对绳子的拉力相当于阻力。
L1 = L2
F1 = F2 F1 = G物
F2 = G物
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因此,不省力也不费力。
l2 l1 O
F2
F1
讲授新课
动滑轮的实质
理论分析
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 G ·R = 2R ·F GR
F = 2R
F
l1= 2R F
OA
l2 = R
O
=
1 2
G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
G
G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 杠杆。因此能省一半力。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
讲授新课
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旗杆顶端的滑轮
电动机下面的滑轮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讲授新课
1.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 轴固定不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人教版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精析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考点概览运动的描述是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

物体运动描述的考题一般有一道题,主要考察运动的相对性,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描述等知识点;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5分-2分之间。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此类考题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1.机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是重要知识点,要求考生理解。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的运动情况怎么样,与所选取的参照物有关,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在中考考题中,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考题出现频率很大,也是这局部考试的重点。

~2分之间。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运动描述的理解和参照物的选取,填空题主要是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的选取,以及运动描述的正确性。

4.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参照物的选取物体运动的描述,出现频率很高一般考点运动的相对性出现概率较高,主要考察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冷门考点运动的分类出现概率较低,主要考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典例精析★考点一:运动的描述◆典例一:〔xx•乐山〕成绵乐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开展。

1.2运动的描述-【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人教版)

1.2运动的描述-【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人教版)
(1)若位置改变,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2)若位置没有改变,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
二、填空题
6、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简称运动;如图a所示,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当站在大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图b所示,请你判断,运动了的小孩有(选填序号1、2、3、4)。
7、如图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_____时针转动。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D.速度快的物体,运动的距离一定远
5、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创( )
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核心考点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4.其它运动:生命运动、电磁运动、分子运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岸,山
B、“小小岸竹排江中游,巍巍青船山两岸走”, C、“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船,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 “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A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3. 在笔直行使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
c 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
运动的? ( ) A.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在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关着的车门;
4. 坐在逆水行使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 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的( B)
A. 河岸的树;
B. 船窗;
经验总结: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关键是看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 化,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位 置发生变化, 则物体是运动的.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 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 止?
[例题]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
照物可能是( C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解析: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再判断研究对象
相对于选项中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若无变化,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
C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C是)(
例4、甲看到路旁的 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如甲乙都
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 D )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
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判定方法
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被 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是 __运__动__的___,否则就是_静__止__的____。
3、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果以坐汽车上 的人作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路旁的树木 是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 运动的 坐车的车上的人是 运动的,如果以汽车身为 参照物,坐车的人是 静止的。
典型题型二
已知物体运动或静止,怎样判断参照物
研究对象Biblioteka 静止 运动相对于 谁 静止?
参照物
相对于 谁 运动?
B、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是_静__止_的__。
C、运动快慢不同,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 是__运__动__的___。
习题训练:
1. 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 岸上有树.相对与树来说,人是 运动 的,小船 是 运动的;相对与船来说,人是 静止的,树 是 运动的.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B) A.地面 B.汽车 C.路旁的电线杆 D.站在路上的人
4.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它静止是以下列什 么物体为参照物( D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船舱
解析:我们说乘客是静止的,说明乘客相对于某一物体没 有距离的变化,选 A、C、D 作参照物都会有距离的改变,故只 有选 D.
答案:
1、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 2、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3、甲车向东运动,乙车静止 4、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东运动,但乙车速度
小于甲车 5、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西运动,但乙车速度
大于甲车
请你回答:
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飞 行的子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 参照物。
2.写出下表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
(1)地球绕太阳公转
太阳
(2)太阳东升西落
地面
(3) “小小竹排江中游”, 岸
(4)“巍巍青山两岸走”

(5)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车,乘客 (6)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 地球
3. 两辆汽车都向南行驶,甲车运动得快,乙车 运动得慢。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北_运动;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__南_运动。 4. 图中是特技跳 伞运动员在空中所做的 造型。请你分别以地面 和其中一位跳伞运动员 为参照物来描述他们的 运动 。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 或一样,它们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 动还是静止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 变化。
*你能判断题中所选的参照物吗?
1、“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的运动以地_球_____ 为参照物
2、“月亮穿过云层”,月亮的运动以云_____ 为参照物
3、乘客静坐在奔驰的列车中,列车的运动 以__地_面__为参照物
(三).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例1: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上课,以教 室为参照物,你们是 静止的,以太阳 为参照物,你们是 运动的;以窗外飞 过的小鸟为参照物,你们是 运动 的;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 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 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 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 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运动的描述
珠穆朗玛峰正以平 均每年1.8cm的速 度上升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 与中国上海市的距 离,由于板块运动 每年缩短2.9cm

A.冰块融化
B.电灯发光
C C.火箭升空
D.种子发芽
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C.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怎样选取 参照物,其结果一定相同
3.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 发现树木正飞速向后退去,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4.如图所示,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向 同一方向飞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B )
A.选地面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时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
1、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观察图11-1-5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 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请你探究:
有两列火车,坐在甲车上的乘客看见 乙列车向西行驶,现在以地面为参照 物,请你论证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哪几 种可能?
那么,在生活中你 是怎样判断物体是否 正在运动?
他们说的对不对? 为什么同一个运动会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二)参照物:
❖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作
标准、假定为不动的标准物叫做参照 物。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关于参照物需讲明五层意思: 1. 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 是否运动; 2.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3.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 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 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 体是静止的。 4.常常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 为参照物。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一)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 的是( C )
A、心情激动 B、铁生锈了 C、太阳升上了天空 D、五四运动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 动的是( B )
A、飞机升空 B、一二九运动 C、行驶的列车 D、同步卫星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
5. 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所选
A 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月亮
C、云朵 D、太阳
6.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
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 A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乘客认为司机是静 D.飞机里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 动
*请你找出歌词及古诗中所选的 参照物:
相对静止 研究对象
相对运动
练精一彩练的:故事
*请你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1、地球同步通信号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而相对于太阳则是 运动的。
2、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中的乘客,如果以 江岸为参照物,竹筏是_运__动__的;而以流水 为参照物,竹筏是___静_止___的。
练精一彩练的:故事
*请你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5.我国刚刚发射的嫦娥卫星是月球同步卫星,如果以月球为参
照物,它是 静止 的。 而以地球为参 照物,则它是
运动
的。
•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 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 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 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 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