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3.1复习笔记一、社会与社会系统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概念(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称作“社会系统”。
②区别社会是最为本源的概念,它等同于“人类社会”,更侧重于人群的聚集、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系统更侧重于社会是一个体系,强调社会的“有机体”特点,强调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2)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解释的两大主要派别①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有德国的乔治·齐美尔、法国的涂尔干等。
②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代表人物有美国的F.H.吉丁斯、法国的G.塔尔德等。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本书的观点)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一种关系。
②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
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③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④社会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2.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社会活动的发起者、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社会过程的推动者。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横向联系,即同一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即历史联系,表现为人类文明前后相继的无止境发展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一、概念题1.功能主义视角(中财2007年研)答:功能主义视角主张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
社会某一部分的运转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基于功能主义的上述理论取向,在以功能主义视角的研究中,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为了实现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应该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河北大学2010年研)答: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即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整合(中财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答:整合是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即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
社会运行整合机制是指影响社会整合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作用原理。
社会运行整合机制由三个部分组成:整合对象、整合中心、整合过程。
社会整合的对象很多、很复杂。
整合中心是指能对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产生吸附力量,使之凝聚为社会整体的社会事物。
整合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自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下而上的整合过程;②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北科大2010年研)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1)传统的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的观点都有缺陷,既不能满足于承认只有个人是真实的,也不能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存在于社会之中便认定只有社会才是真实的。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①社会是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是社会性的人类物质,它构成了整个真实的历史;②个人之间是处在不断地互相作用过程之中的,由于个人的互相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三章 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概念题1.社会运行[中财2011年研]答: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①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②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2.社会系统答:社会系统是由行动者同其状态中的其他行动者之间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的。
通常所说的“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对环境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性的社会系统。
除了社会之外,社会系统还包括那些在其环境中自给自足程度不那么高的二人组合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各类组织等。
社会系统是整个行动系统中的一个附属系统,它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的控制和人格系统(角色)的制约,因此,它的核心是制度化的角色关系。
二、简答题1.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1)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的含义①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是人的先天联系,它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因而通常认为,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系。
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
②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③业缘关系是指人们以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同,业缘关系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功能①血缘关系的功能a.正功能。
起到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整体的作用。
这种功能在古代交往不发达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而近代开始这种功能的地位和作用有下降与减弱的趋势,但血缘关系中家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b.反功能。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主要包括:(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2)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答:(1)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
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①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
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②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
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坏。
③当环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
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④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
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2)邓拉普模型的局限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看法是多元的。
2、社会的主要结构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阶级和阶层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
3、社会运行的类型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4、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5、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6、(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7、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构成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8、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参数基点和原因,可以把它相应地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9、社会制度的类型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和(宗教制度)。
10、制度控制是指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对社会的所有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调节和制约。
具体形式包括(政权)与(法律)。
11、按照违反的社会规范的性质或程度,越轨行为可分为(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12、社会运行大体划分为(良性运行)、(恶性运行)和(中性运行)三种类型。
13、在文化的类型上,一般根据其地位主次、对现存社会秩序维护与否及主观价值判定,将其分为(主文化与亚文化)、(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三类。
14、组织目标确定的原则包括(互惠原则)、(评估原则)和(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要遵循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文化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4.1复习笔记一、文化的含义与特性1.文化的含义(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
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①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②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③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的、经社会认可的、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方式、方法等。
(4)本书的观点。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2.文化的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文化的超生理性是指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和创造的,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②文化的超个人性是指个人虽有接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于个人。
(2)文化的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构成文化复合体的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类。
(3)文化的象征性象征性是指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
文化的象征性充斥于全部社会活动、社会秩序之中。
(4)文化的传递性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
传递有两个方面:①纵向传递,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种传递在社会学上又称为“社会化”;②横向传递,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
(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①引发文化变迁的因素:a.自然条件的变化;b.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不同国家、民族在技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会引发大的文化变迁;c.发明与发现。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答:(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2)文化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文化的类型也存在差别,主要包括: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a.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因自然规律的作用,物质文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
b.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精神文化可区分为理念文化(或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理念文化是还处在思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为社会规范。
制度文化则是已成为多数人遵循的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非物质文化可以反复被使用而不损耗。
②主文化与亚文化a.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b.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c.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主文化与反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
a.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b.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④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根据不同民族文化比较,可将文化分为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a.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包括优性文化和劣性文化。
人们对于它的态度明确,即吸收和发展优性文化,剔除和抛弃劣性文化。
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2.1 复习笔记【知识梳理(庖丁解牛)】【考点难点归纳(去粗取精)】考点一:人口与社会运行★★1.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见表2-1)人口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表2-1 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见表2-2)表2-2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3.人口转变与老龄化(见表2-3)表2-3 人口转变与老龄化4.人口健康(见表2-4)表2-4 人口健康拓展: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①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如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②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
迁移新居住地6个月或1年以上者为永久性人口迁移。
③以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
我国是以此种方法进行统计的,它是指人口在省、市、县的行政区划间的户口所在地的变化。
考点二:环境与社会运行★★★1.环境及其社会功能(见表2-5)表2-5 环境及其社会功能2.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问题(见表2-6)表2-6 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问题拓展: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不同的全球环境威胁。
以往它们可以被粗略地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可再生资源的衰竭。
威胁人类社会的一向是外部风险,像旱灾、地震、饥荒和暴风雨等来自自然界、与人类行为无关的风险,而如今人类却越来越多地面对各种人为风险,即由于人类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
当代社会所面临的许多环境和健康风险就是人为风险的例证,它们是人类行为干预自然的结果。
考点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基本特征(见表2-7)表2-7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基本特征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基础(见表2-8)表2-8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基础拓展: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①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②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③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答: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的实践要求。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1)两大革命是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时代根据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作为上述变化突出表现的工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劳资矛盾等。
这些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作为时代的实践要求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这样提出的。
(2)思想材料在形成社会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如孔德不仅受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等人的影响,而且还直接从孟德斯鸠关于历史和社会现象的决定论和孔多塞关于人类理性进步的必要阶段论中,引出他关于人类知识、关于政治形式,以及关于社会类型的各个三阶段论。
在中国,严复把社会学翻译成为“群学”,就是受到荀子关于“人生不能无群”等思想的启示。
②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傅立叶特别是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西方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思潮也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以及社会科学历史学派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既受德国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又受英法实证主义的影响。
③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促进了以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1.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社会学定义三大类型①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等人。
其中,孔德、斯宾塞在研究整体社会时,强调的是一般社会现象,而迪尔凯姆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
这种观点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②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韦伯等人,主张对人们的主观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以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认识社会。
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③马克思主义从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角度来为社会学下定义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应当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人借以产生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学理论流派分析社会的基本视角①由孔德创立,经斯宾塞、迪尔凯姆发展起来的早期结构功能学派,主张从社会的整体方面而不是从个人方面去研究社会进步的法则。
a.孔德的观点孔德要建立的社会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的学问。
在孔德的科学分类中,他把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归为研究无机物的科学,而研究有机物的科学有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即社会学)。
b.斯宾塞的观点他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着重强调社会分工论和社会进化论。
c.迪尔凯姆的观点他坚信社会决定个人的存在,他认为社会现象的本质就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
②从齐美尔开始,由韦伯发展起来的形式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
这派学者不同意把社会整体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把社会互动形式和社会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赋予自己行动的主观意义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③在美国形成的由库利初创、米德发展、最后由布鲁默命名的符号互动理论,主张从自我的形成入手去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秩序。
a.库利著名的“镜中之我”理论认为,一个人只有获得一定人格才能成为自我,而人格和社会不可分离,人们在交往中想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才能产生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2.1复习笔记一、人口与社会运行人口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1.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规模变化的测量指标包括:①人口增长率,即在一定时期里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人口增长数”是年末人口数减去年初人口数之差,“人口总数”一般用年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
②人口倍增时间,是指人口总数翻一番所花的时间,通常用年数表示。
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少,表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反之,人口增长率越低,人口倍增的年数越多,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慢。
③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年数。
(2)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分析通常包括三类分析: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①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a.性别比通常是以女性人口数为100去计算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
如果性别比高于100,表示偏高,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反之,则表示偏低,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
b.从年龄构成看,在人口总体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10%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7%及以上,则表示人口结构进入老年型。
②人口的地域构成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构成、行政区域构成以及城乡构成等。
③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包括经济构成和社会构成两大类。
2.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18.1 复习笔记一、社会问题概述1.社会问题的含义(1)社会问题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社会问题是指各种社会病态,如犯罪、吸毒、卖淫、赌博等。
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人类发展过程中阻碍发展的一切社会因素。
社会问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2)对社会问题概念的理解①社会问题是公共问题而非个人烦恼公共问题(public issues)是涉及整个社会的问题,是属于整体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事。
公共问题反映了社会的结构失调、行为失范和运行失控。
②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某种社会现象或公共问题的具体客观事实,它不是社会成员头脑中的建构。
③社会问题违背了现有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这种问题必须是对社会现象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违背了社会公认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或威胁、触犯了社会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因而社会上大多数人或相当多的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社会现象是“有问题”的,感到这是社会必须加以关注和改变的问题。
④社会问题是社会性的,因为它们的起因和后果是社会性的社会问题的发生并不是由个人所左右,它所造成的后果是社会性的,涉及整个社会。
它的消除或解决也不是个别人或少数群体的努力可以办到的,它只有通过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改善或解决。
2.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1)社会问题的危害性社会问题的危害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
社会现象很多,许多不具有危害性,但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却是具有危害性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问题危害性的表现却不尽相同。
社会问题的危害性具有历史阶段性、民族性、阶级性和社会形态性,即社会问题的危害性具有特殊性,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社会问题的普遍性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特性。
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是空间上普遍性的表现,即社会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或地区里都普遍存在。
社会问题无时不有是时间上普遍性的表现,即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社会问题就始终伴随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一刻也没有消失过。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文化与社会运行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1.什么是文化?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此外,对于文化概念,还有以下理解:(1)德国学者普芬多夫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按照这个定义,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
(2)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
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3)学者对文化所做定义的共性①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近似于前述的普芬多夫定义);②认为文化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近似于前述的泰勒定义);③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获得的、经社会认可的、满足生理和精神需要的方式、方法等。
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答:文化主要可以区分为以下类型:(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物质文化是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精神文化可区分为理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2)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又称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1.简析“社会”和“社会系统”的概念。
答:(1)社会与社会系统的联系与区别主要表现为:①联系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也称作“社会系统”。
②区别社会是最为本源的概念,它等同于“人类社会”,更侧重于人群的聚集、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系统更侧重于社会是一个体系,强调社会的“有机体”特点,强调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①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一种关系。
②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
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③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④社会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系统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种运行中,产生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不同时代。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答: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1)整合的功能整合(社会整合),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我国正处于急剧的变迁时期,社会群体、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均较为突出。
我国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措施包括:①在文化方面,要注意解决原来的传统的文化模式与新兴的或外来的文化模式的整合问题;②在社会规范方面,既要注意解决“社会失范”问题,又要注意解决多种规范相互冲突的问题;③在观念方面,要注意解决多元价值观的社会整合问题;④在功能方面,要注意解决改革过程中社会诸种功能不相配合的问题。
(2)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互动的场所,为合理地、得体地互动提供规范。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社会控制1.社会行为是如何受到制约的?答:社会行为会受到制约,社会通过组织控制手段、制度控制手段和文化控制手段对社会行为形成制约。
(1)组织控制手段。
现代社会发达的分工体系,将社会个体置于各种社会有机联系之中,人们占据一定的社会地位,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
组织控制的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组织权威,另一种是组织规章。
(2)制度控制手段。
“制度”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强制性的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
(3)文化控制手段。
文化中有一些人类共同遵从的准则和标准,这些准则和标准就是文化控制手段。
文化控制手段有两个主要特征:a.非刚性;b.广泛性。
2.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是什么?答:任何社会中个人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个人的绝对自由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社会控制仅仅是限制和制约了个人的绝对自由,而并没有限制和制约个人的相对自由。
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
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并非对个人所有行为的控制和指导。
(2)过度控制不适当地限制了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欠度控制则不适当地放纵人们的社会行为,这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3)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反之,则不利于社会进步,也是对个性的压抑。
3.何谓适度的社会控制?答: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致密度。
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标准(或称三个角度),其中第一个标准是定性标准,后两个标准是定量标准,可以建立一组社会指标体系,定量衡量社会稳定性和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以判断社会控制是否适度。
只有当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都符合这三个标准时,整个控制体系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
4.试分析社会越轨的功能。
答: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社会学概论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通过课堂学习和习题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以下是社会学概论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相互作用和组织方式,探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它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3. 什么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它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4. 什么是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根本性、全面性的改变。
它包括社会的演化、发展和转型等方面的内容。
5.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和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理论研究则是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逻辑推理,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律。
6. 社会学的理论有哪些?社会学的理论有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交互主义理论等。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构成的。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和矛盾构成的。
交互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认为社会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构成的。
7. 社会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学、犯罪学、医学、市场营销等。
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教育制度的运作、犯罪行为的原因和预防、医疗服务的组织和分配,以及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问题。
8. 社会学的意义是什么?社会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律,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圣才出品】第⼀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的?答:社会学产⽣于19世纪三、四⼗年代,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的实践要求。
⼀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起来的。
(1)两⼤⾰命是社会学产⽣的历史时代根据①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命使社会从⽣产⼒到⽣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了变化。
作为上述变化突出表现的⼯业化和都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对社会学的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并没有带来普遍的“⾃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劳资⽭盾等。
这些社会运⾏和发展中的障碍和不协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作为时代的实践要求的社会运⾏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社会良性运⾏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这样提出的。
(2)思想材料在形成社会学过程中的重要作⽤①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如孔德不仅受到柏拉图、亚⾥⼠多德、霍布斯等⼈的影响,⽽且还直接从孟德斯鸠关于历史和社会现象的决定论和孔多塞关于⼈类理性进步的必要阶段论中,引出他关于⼈类知识、关于政治形式,以及关于社会类型的各个三阶段论。
在中国,严复把社会学翻译成为“群学”,就是受到荀⼦关于“⼈⽣不能⽆群”等思想的启⽰。
②从康德到⿊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傅⽴叶特别是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西⽅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思潮也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以及社会科学历史学派的影响;韦伯的社会学既受德国⼈⽂科学观点的影响,⼜受英法实证主义的影响。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组织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答:(1)组织的概念①组织的两种理解: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
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
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②对外是指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圣才出品】
第五编 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第二十一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1.试述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包括哪些部分?答: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如图21-4所示。
图21-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1)方法论①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原理、原则的体系,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倾向、社会学基本理论范式,以及研究的逻辑体系。
②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着两种基本的哲学与价值倾向,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a.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社会现象当做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和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客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定量研究。
b.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界的运动是不相同的,人类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研究采用特殊的方法和视角。
人文主义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常常采用定性研究的方式进行。
(2)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是指可以独立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四种。
①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或结构访谈的方式,直接从取自某个总体的样本那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
②实验研究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实验法的主要特征就是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实施场所的不同,实验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
③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的社会研究方式,参与观察、个案研究是重要的实地研究的形式,其本质特点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通过参与观察和询问,去感受、感悟研究对象的行为方式及其在这些行为方式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以逐步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社会生活的理解。
④文献研究主要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研究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二手资料。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社会控制1.社会行为是如何受到制约的?答:社会行为会受到制约,社会通过组织控制手段、制度控制手段和文化控制手段对社会行为形成制约。
(1)组织控制手段。
现代社会发达的分工体系,将社会个体置于各种社会有机联系之中,人们占据一定的社会地位,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
组织控制的具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组织权威,另一种是组织规章。
(2)制度控制手段。
“制度”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强制性的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
(3)文化控制手段。
文化中有一些人类共同遵从的准则和标准,这些准则和标准就是文化控制手段。
文化控制手段有两个主要特征:a.非刚性;b.广泛性。
2.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是什么?答:任何社会中个人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个人的绝对自由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社会控制仅仅是限制和制约了个人的绝对自由,而并没有限制和制约个人的相对自由。
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
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并非对个人所有行为的控制和指导。
(2)过度控制不适当地限制了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欠度控制则不适当地放纵人们的社会行为,这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3)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反之,则不利于社会进步,也是对个性的压抑。
3.何谓适度的社会控制?答: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致密度。
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标准(或称三个角度),其中第一个标准是定性标准,后两个标准是定量标准,可以建立一组社会指标体系,定量衡量社会稳定性和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以判断社会控制是否适度。
只有当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都符合这三个标准时,整个控制体系才是适度的社会控制。
4.试分析社会越轨的功能。
答: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主要包括:
(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2)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
(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答:(1)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
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
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①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
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②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
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
坏。
③当环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
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④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
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2)邓拉普模型的局限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
但是,该模型因为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而受到一些批评。
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需要引起注意。
3.试比较“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
答:根据人们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可区分出两种范式的价值观,即“人类例外范式”(HEP)和“新生态范式”(NEP)。
(1)两种范式的观点对比
(2)两种范式的意义对比
①“人类例外范式”的观点导致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增长,予取予求,从而否定匮乏的可能性。
②“新生态范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工业社会中人类认识的偏差,而且实际上为开创环境社会学这门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4.试析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
答:(1)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的理论观点
①“生态文明”被视为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它强调在人类认知环境威胁、环境系统运行规律、社会系统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自觉调整人类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生产、生活实践行为,创建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的全新文明形态。
②以哈勃、摩尔等为代表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家指出,应当将环境问题看作推动社会、技术和经济变革的因素,而不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后果;应当看到作为现代社会之核心标志的科学技术、市场体制、工业生产、政治体制等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而不简单加以否定;应当反对各种反生产力的、去工业化的以及激进的建构主义主张。
他们进一步指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协调生态与经济”和进一步的超工业化,而非“去工业化”的途径来解决。
(2)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
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都是对环境保护而提出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一条合理化道路。
②区别
“生态文明”事实上实现了对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三重超越,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建设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现代化则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由西方学者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环境问题初现时,西方很多学者提出否定技术进步,主张回到简单技术时代,斩断资本主义自我强化的增长链条以抑制增长,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和物质主义价值观,倡导生态中心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甚至有学者把环境危机看作现代社会的危机,并由此对现代化进程予以否定。
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出了克服环境危机而不偏离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可能性,在20世纪90年代后很快流行开来。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三大基本特征:
(1)客观性
无论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作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不是人们主观规定和选择的,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客观决定的。
生产力对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生产力各种要素(劳动者、生产资料与科学技术)的性质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方式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
生产方式无论其存在还是其变革,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可能脱离或超越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随意地选择和人为地改变生产方式。
(2)社会性
生产方式不仅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客观地规定的,而且也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而与特定的社会形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定的生产方式总是必然产生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
因此,生产方式必然地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联系,超脱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一般的、自然的或抽象的生产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
(3)历史性
生产方式总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
任何生产方式,必定都体现为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的生产方式,不存在一种永远不变、普遍适用于任何历史阶段的永恒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之所以具有历史性,是因为它所由产生与存在的生产力基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新的生产力的获得,必然会使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发生变革,从而必然会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及新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也必然会出现生产者之间新的社会经济联系
形式,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调节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由此必然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的根本变革。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因主要包括:
(1)人类生产活动的特殊性。
在人类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发生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活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所形成的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性质,并且成为所有社会关系,进而是社会的起点和基础。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
其作为社会的直接的、现实的基础,还进一步体现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必然导致社会变革。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对作为人类社会运行基础条件的人口和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改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也影响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规模、速度和后果。
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活动,无论是个体生命的维持,还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都取决于一定的物质资料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