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

试论如何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
试论如何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

试论如何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

摘要:图书馆的文献分类标引工作是图书馆最基础,也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之一,由于我国的分类标引还基本处在卡片目录时期的手检分类标引水平,标引工具、规则、人员等存

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统一标引工具,遵循文献分类标引规则,严格执行分类标引流程,集中

编目,提高分类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审校六个方面来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质量。

关键词:标引工具;标引规则;标引流程;人员素质;工作质量

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文献信息为读者服务的,其馆藏文献所包含的大量知识与信息,必须进行

科学地整序揭示它的学科内容及主题,才能达到为读者所利用的目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

读者的需求,对分类人员来讲,就是如何对文献进行科学的分类标引。

1 我国分类标引的现状及标引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分类标引还基本处在卡片目录时期的手检分类标引水平。主要表现在标引方法、标引

专指度、完全度、协调度、差错率和一致性都没有大的改善,不能适应机读目录的联网分类

检索要求。我国在标引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1.1统一标引工具。标引工具的统一是标引工作标准化的首要条件,虽然《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被推荐作为国家标准分类法和叙词表。但是不少单位仍在使用《人大法》、

《科图法》以及其他分类法作为分类检索语言。大量自编的非规范的主题词表仍在继续使用,这些检索语言在编制使用上各行其是,只顾满足本系统、本单位一时的需要,很少从全局考虑。

1.2标引规则的问题。标引规则是标引人员在文献标引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它对文献标引工作起着直接导向和控制作用。但是,由于一些标引规则本身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不

同的图书馆采取不同的标引规则;不同的标引人员对同一规则的理解不同;同一标引人员在

不同时间对同一规则的理解不同等,造成了标引质量的参差不齐,影响标引标准化。

1.3标引人员的问题。标引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标准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书目数据标引质量。由于有些标引人员的学科专业水平差、分类理论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对文献标引随心所欲、任意取舍,严重影响图书馆标引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2提高文献标引工作质量的措施

2.1统一标引工具。图书分类法的标准化是图书馆标引工作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中图法》列类合理、完善,类目涵义清晰、明确,类目概念丰富、完备,易用性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新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满足文献信息整序和检索的需要,在稳定的基础上

不断修订、不断发展。《汉语主题词表》作为国家推荐的主题标引工具,收词量大、学科综

合性强,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文献主题检索系统标准的基础。将《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升格为国家标准,通过全国标准化组织宏观的管理和协调,保证它的推广与实施,才能将我

国文献标引标准化工作到实处。

2.2制订规范化的标引规则。在分类法和主题词法统一的条件下,标引规则和标引方式的规范化是保证标引标准化的重要措施,在分类标引过程中,应积极按已建立起来的基本符合我

国特点的情报文献分类体系来执行。在主题标引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系列的图书标引规则、选

词规则、组配规则和主题标引工作细则等,以便标引人员严格执行、共同遵守,从而达到一

致性要求,保证文献数据的质量。另外,随着因特网编目的兴起与发展,也应制定统一国际

标准的因特网编目规则。

2.3严格执行分类标引的工作流程。文献分类标引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一道工序的处理情况都直接影响到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和速度。

试论如何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

试论如何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 摘要:图书馆的文献分类标引工作是图书馆最基础,也是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之一,由于我国的分类标引还基本处在卡片目录时期的手检分类标引水平,标引工具、规则、人员等存 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统一标引工具,遵循文献分类标引规则,严格执行分类标引流程,集中 编目,提高分类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审校六个方面来提高文献分类标引工作质量。 关键词:标引工具;标引规则;标引流程;人员素质;工作质量 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文献信息为读者服务的,其馆藏文献所包含的大量知识与信息,必须进行 科学地整序揭示它的学科内容及主题,才能达到为读者所利用的目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 读者的需求,对分类人员来讲,就是如何对文献进行科学的分类标引。 1 我国分类标引的现状及标引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分类标引还基本处在卡片目录时期的手检分类标引水平。主要表现在标引方法、标引 专指度、完全度、协调度、差错率和一致性都没有大的改善,不能适应机读目录的联网分类 检索要求。我国在标引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1.1统一标引工具。标引工具的统一是标引工作标准化的首要条件,虽然《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被推荐作为国家标准分类法和叙词表。但是不少单位仍在使用《人大法》、 《科图法》以及其他分类法作为分类检索语言。大量自编的非规范的主题词表仍在继续使用,这些检索语言在编制使用上各行其是,只顾满足本系统、本单位一时的需要,很少从全局考虑。 1.2标引规则的问题。标引规则是标引人员在文献标引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它对文献标引工作起着直接导向和控制作用。但是,由于一些标引规则本身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不 同的图书馆采取不同的标引规则;不同的标引人员对同一规则的理解不同;同一标引人员在 不同时间对同一规则的理解不同等,造成了标引质量的参差不齐,影响标引标准化。 1.3标引人员的问题。标引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标准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书目数据标引质量。由于有些标引人员的学科专业水平差、分类理论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对文献标引随心所欲、任意取舍,严重影响图书馆标引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2提高文献标引工作质量的措施 2.1统一标引工具。图书分类法的标准化是图书馆标引工作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中图法》列类合理、完善,类目涵义清晰、明确,类目概念丰富、完备,易用性好,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新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满足文献信息整序和检索的需要,在稳定的基础上 不断修订、不断发展。《汉语主题词表》作为国家推荐的主题标引工具,收词量大、学科综 合性强,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文献主题检索系统标准的基础。将《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升格为国家标准,通过全国标准化组织宏观的管理和协调,保证它的推广与实施,才能将我 国文献标引标准化工作到实处。 2.2制订规范化的标引规则。在分类法和主题词法统一的条件下,标引规则和标引方式的规范化是保证标引标准化的重要措施,在分类标引过程中,应积极按已建立起来的基本符合我 国特点的情报文献分类体系来执行。在主题标引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系列的图书标引规则、选 词规则、组配规则和主题标引工作细则等,以便标引人员严格执行、共同遵守,从而达到一 致性要求,保证文献数据的质量。另外,随着因特网编目的兴起与发展,也应制定统一国际 标准的因特网编目规则。 2.3严格执行分类标引的工作流程。文献分类标引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一道工序的处理情况都直接影响到分类标引工作的质量和速度。

科技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地格式

科技论文写作指南 (依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的相关内容改编) 返回 科技论文是科技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科技信息源,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什么是科技论文?它与一般的科技文章有什么不同?怎样写好科技论文?这些都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本站刊登“科技论文写作指南”,以期进一步提高科技论文的整体水平。 一、科技论文的含义 科学技术论文简称科技论文。它一般包括:报刊科技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 又分学士、硕士、博士论文 )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文章。也就是说,凡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和阐明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和各种问题的文章,均属科技论文的范畴。科技论文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体现。运用它们进行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发表标志着研究工作的水平为社会所公认,载入人类知识宝库,成为人们共享的精神财富。科技论文还是考核科技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二、科技论文的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又称真理性,是保证学术论文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科学性的内涵通常可分解为真实性、准确性、可重复性、可比性和逻辑性。 (1)真实性 文案大全

论文必须内容真实,资料可靠。作者要求具有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科研设计缜密,努力避免技术性失误,并且客观地记述科研数据,尊重事实,不凭主观臆断和个人好恶随意取舍客观数据或歪曲结论。 (2)准确性 论文的数据、引用的资料应准确无误,其结论和评价应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要求作者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精确记录;写作时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仔细推敲相近词在表述上的细微差别,力争把写入的内容准确到表述出来。 (3)可重复性 读者如采用论文介绍的技术和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应获得与论文相同的结果和结论。只有在研究中真正揭示了研究对象的内部联系,并掌握了该对象的变化规律,才能保证论文结果和结论的可重复性。这就要求作者科研设计必须合理,写作时要详细介绍必要的、关键的内容,尤其是自己创新或改进的技术和方法,以便读者可重复出同样的结果。有了可重复性的成果,才有推广和应用价值,也才有确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可比性 论文的结果可与其他相同或相近的课题已报道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先进性。这就需要设立对比观察,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观察结果。没有可比性的论文,其可行程度会大大降低。 (5)逻辑性 论文要求必须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论证的展开应符合思维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作者在选题、提出假设、搜集素材、推断结论以及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不能出现违背逻辑学原理和规律的错误。 文案大全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辽宁地区图书馆联合编目主题标引规则 一、前言 (一)本规则依据《文献主题词标引规则》(GB3860/T-1995)制定,适用于中文图书使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Web2.1版》进行主题标引。 (二)著录格式按照《中文书目数据制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文采 编部编)中“6—主题分析块”有关主题标引的 CNMARC格式著录。 二、主题分析 (一)主题类型分析 1.单主题与多主题 主题类型按文献所论述主题数量多少,分为单主题与多主题。单主题文献只研究一个事物或问题,以一个主题概念表达文献主题。 多主题文献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事物或问题,以各个主题为单位分别进行主题分析和标引。 2.单元主题、复合主题和联结主题 主题类型按文献主题概念所包含主题因素多少,分为单元主题与复合主题。 单元主题是文献主题由一个主题因素构成的主题类型,以一个主题词表达文献主题。 复合主题是由两个或多个主题因素结合构成的主题类

型,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词通过组配表达文献主题。 联结主题是同时涉及两个主题对象之间联系的主题类型,常见关系类型有:应用关系、比较关系、影响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关系。 应用关系主题,以被应用的主题为主体因素;如词表中有“XX应用”专指词,选用专指词标引。 比较关系主题,以相互比较的重点主题为主体因素。 影响关系主题,以产生影响的主题为主体因素。 因果关系主题,以表示原因的主题为主体因素。 相互关系主题,以其中的重点主题为主体因素。(二)主题结构分析 构成主题的主题因素有:主体因素(研究对象、材料、方法、过程、条件等)、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主题因素的引用次序是:主体因素—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三、主题标引选词原则 (一)标引词形 标引词必须使用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其书写形式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二)标引词的选定次序 1.首先选用词表中与文献主题概念相对应的专指词。 2.词表中没有专指词,选用含义最接近、最相关的主题词组配标引。

中图法分类法实习题目十六

分类理解 1 以其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要标准 文献分类标引首先必须以其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要标准,只有在不适于以学科属性为区分标准时,才考虑以其它方面的性质,如体裁、地域、时代、语文等作为分类标准。 例:《集成电路手册》分入TN4-6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现代长篇小说)分入I512.45; 《菜花能否移植》(论述日本俳句对外国诗歌的影响)分入I106.2,而不能入S63; 《中国国家书目》分入Z812.1; Physics and the sound of music(论述音乐物理学,而非物理声学)分入J611.1,不能入O424。 2 专指性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符合专指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将文献分入恰如其分的类,而不能分入范围大于或小于文献实际内容的类目。要区分总论与专论,不要将专论性的文献归入总论类。还要区分是阐述一般原理的,还是阐述具体问题的,不要把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归入阐述一般原理的类。 例:《综合业务通讯网》应入TN915.14,而不入其上位类TN915.1 数字通讯网,也不入其下位类TN915.141 窄带综合业务通讯网; 《电视机维修手册》是总论电视机维修的著作,入TN949.7; 《彩色电视维修手册》是专论彩色电视机维修的著作,入TN949.12; 《信号处理》是论述信号处理一般原理的著作,入TN911.7; 《语音信号处理》是论述具体的语音信号处理的著作,入TN912.3; Firewalls and Internet security:repelling the wily hacker(论述因特网如何防止黑客侵入)网络安全应入TP393.08,而不入更泛指的类目TP309。 3 实用性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使文献尽其用,即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将文献分入最大用途的类。对于交叉学科、或是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的文献,应利用互见分类、分析分类等方法,对重要的分类检索点,予以充分揭示。此时应优选一类号作为主要分类号。

分类标引复习重点(打印)

第一章 1:什么是类、分类、图书分类、分类标准? 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 分类:根据事物的属性进行的区分和类聚并按照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活动 图书分类:依据一定的分类体系,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分门别类的系统的揭示与组织图书馆馆藏的方法 分类标准:一类事物彼此之间的共同点称为分类标准 2.如何确定图书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 (1)要符合读者的检索习惯和检索要求 (2)要适应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 (3)要遵守学科专业分类的一般规则 3.什么是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有哪些优缺点? 含义:将所有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 优点:(1)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按学科专业有层次的揭示文献,类目展开比较系统 (2)采用等级列举方式将分类结构加以完整显示,类目体系概括直观,易于掌握和使用 (3)标记符号简短明了,号码单纯,适合组织图书分类排架,也适合组织分类检索工具 缺点:(1)不能详尽无疑的揭示各种复杂主题,无法满足确切分类的需要(2)列举式类表的等级结构,单线序列和先组式的标记,使类表具有一定的凝固性,不能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不能进行多角度检索(3)列举式类表的静态结构具有一定的拘束性,无法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自动生成新类,难以与科学的发展保持同步,必须经常修 订 (4)大型等级列举式的分类法,一般类目详尽,但篇幅较大 4.分面组配分类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 基本思想:任何复合主题都可以分解为相应的单元概念,同样也可以通过相应单元概念的组 合加以表达,根据这一特点,分类法编制时没有必要详尽列 举所有主题只要在类表中按照范畴列出各种基本概念,并分 别配于相应号码,使用时先分析文献主题,根据主题分析的 结果,通过相应概念的组配,表达文献主题,以各个概念标 识的组合表示该主题在分类体系中的次序 优点:(1)可以通过基本概念的组配充分揭示现代文献中的复合主题,对

第二节 中文文献主题标引方法[共8页]

信息组织 使用这种索引时,只要按字顺查到关键词,向左右延伸即可查到整个题名。例如,文献题名为“提高耐热钢模具的抗热裂性”,文献号为“868231”,选取其中的“耐热钢”、“模具”、“抗热裂性”为关键词,以“=”表示题名结尾符号,这篇文献排入题内关键词索引的典型形式为: 模具的抗热裂性提高耐热钢= 868231 耐热钢模具的抗热裂性提高= 868231 提高耐热钢模具的抗热裂性= 868231 题内关键词索引便于计算机编排,但由于关键词仅限于题名之中,反映文献主题的能力受到限制。 题外键词索引(KWOC),其关键词可从文献全文中选取,而且关键词与题名单独排列。典型的题外关键词索引形式如下: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的贝氏体转变 851046 双相钢 低碳双相钢的疲劳性能 851103 双相钢的定量显微分析 851136 弹簧钢 弹簧钢材料的检查与质量 851241 题外关键词索引既便于计算机编排,也较直观,易于阅读,使用较广。 关键词的使用虽然比较广泛,但由于关键词检索系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受到限制,因而在现代文献检索系统中,多同时采用叙词和关键词作为检索标识,在这种系统中,关键词成为叙词的补充,既可用叙词检索,又可用关键词检索,使信息的标引和检索功能大为提高。 二、主题标引分面公式 我国的国家标准《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3860-1995)中,提出的主题标引分面公式是: 主题因素=主体因素(A)+ 通用因素(B)+ 空间因素(C)+ 时间因素(D)+ 文献类型因素(E) 主体因素指的是具有独立检索意义的主题概念,通用因素指的是对主体因素起到修饰作用的一般性概念,空间因素指的是主题涉及的空间范围,时间因素指的是主题涉及的时间范围,文献类型因素指的是文献的类型。主体因素是文献的中心因素和检索入口,其余因素则对主体因素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例如,在主题“拖拉机维修”中,主体因素是“拖拉机”,通用因素是“维修”;在主题“发动机设计”中,主体因素是“发动机”,通用因素是“设计”;在主题“英国现代农业统计资料”中,主体因素是“农业”,空间因素是“英国”,时间因素是“现代”、文献类型因素是“统计 x 42 x

文献分类基础知识

(第八讲)文献分类基础知识 1 文献分类的意义 1.1文献分类的含义 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表明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 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 文献分类就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1.2 文献分类的作用 文献分类的主要目的:一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组织文献;二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 1.2.1便于组织分类排架。 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对收集的图书资料必然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组织,使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明确的排列位置。图书资料的排列方法有多种,每种排列方法各有利弊,但比较起来,分类排列方法较为理想。其优点是: ①能使藏书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使内容相近的书联系在一起,内容不同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人们按学科系统来利用藏书。 ②图书情报人员能够按类熟悉藏书、研究藏书,便于向读者宣传、推荐与提供有关的图书资料。 ③有利于提高开架借阅的质量。 ④便于按类统计图书借阅情况,了解与分析读者的借阅要求与阅读倾向,能为藏书建设提供一定的可靠数据。 1.2.2 便于建立分类检索系统。 文献分类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这主要体现在建立分类检索系统(手工分类目录与计算机分类检索系统)上。分类检索系统是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检索工具,它是按照文献分类法的类目体系组织起来的,由于类目体系一方面体现着每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这种类目体系反映在分类检索系统上,便于人们从学科知识系统,按类检索、查找文献,达到鸟瞰全貌、触类旁通的效果。要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其前提必须是要先对文献进行分类。 2 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 2.1文献分类法之基本类型: 2.1.1体系分类法: 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绝大部分分类法都是体系分类法。 体系分类法一般由主表、标记符号、复分表、说明和类目注释、索引等5个部分组成。(下面以《中图法》为例) 2.1.1.1主表是指由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和详表逐级展开而形成的类目

分类标引规则

分类标引规则 要使分类标引准确、一致、充分、适用地揭示信息资源的主题,除了按照分类标引的要求弄清文献的内容特征,掌握分类表的使用方法外,还必须按照分类标引的特点和要求,制订详细的分类标引规则。 分类标引的规则一般是根据检索系统的需要,根据分类表的特点并结合信息资源的特点确定的。按照分类标引规则的特点和涉及的内容对象范围,分类标引规则一般可以分为基本标引规则、一般标引规则、特殊标引规则三类。其中,特殊标引规则是指只适用于各个知识门类的规则,是基本规则和一般规则在各基本大类的延伸,与各类的类目体系联系密切,比较具体,可参看有关的分类使用手册。本书将主要讨论前两类规则。为便于说明,本章的分类标引实例主要以《中图法》为工具。 一、基本分类标引规则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是整个分类过程中始终必须遵循的规则。基本规则是从信息资源分类原则中引申出来,并结合分类标引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资源的分类根据信息资源的性质,按照其各自的特点进行标引 科学性质的资源,一般应以其内容属性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其他特征,如国别、时代、形式、类型等。传统文献分类体系是学科为中心建立的,在应用传统分类法类分文献时,一般应在分析文献讨论的主题对象的同时,考虑其内容的学科属性。如《华北地质构造》这一文献,应首先按学科归人“P54区域大地构造学”,然后再按地区,归人中国华北,其号码为:P548.22。网络分类体系往往同时按主题或学科为中心建立类目体系,在此情况下,各种主题或学科内容的网络资源,应注意根据类目的设置特点,确定其归属。文学、艺术形式的资源,通常应根据其特点,则按照其体裁、形式等标引。 (2) 信息资源的分类必须能体现分类法的逻辑性、等级性、次第性 即凡是能归入某一类的文献,必然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这是分类体系中从属关系类目的性质决定的。 (3) 信息资源必须归人最切合其内容的类 即应依据资源的内容,将其分人分类体系中内涵外延最符合其内容、最确切的类目。这是分类法准确、专指地揭示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分类时就不仅应准确确定信息资源的学科归属,而且还应按照学科展开的层次,区分总论和专论、理论和具体应用的区别,将其归人最确切的类目。这就要求在了解类目体系展开的引用次序

文献信息分类

文献信息分类 第一节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一、文献分类 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分类法 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就我国建国以后编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四版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简称仍称《中图法》。《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重点及特色 《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其修订特点有: 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 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四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2.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对一组类目或多组类目需要复分时,以前各版次的《中图法》只有一个说明性注释来规定,而具体需要复分的类目不再一一注释说明。第五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⑧分别代表用《中图法》后附的8张不同的通用复分表复分,⑨表示专类复分或仿分。)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主题词对应类号的复分标记一致。 对专类下一组具有总论性和通用复分性问题,《中图法》通常设置“一般性问题”类加以概括,因此,规定“一般性问题”类只起仿分概括说明作用,不用于类分文献,其主题归入“一般性问题”类的直接上位类。第五版对“一般性问题”类进行了规范,对不具有此特点的类作了类名修改,对具有此特点的“一般性问题”类,在其类名后增加了禁用类分文献的标记,标记符为,以便提示分类人员,避免误标引并造成与其上位类分类不一致问题。 3. 完善类目的参见注释,补充类目反向参照。 《中图法》前几版相关类目参照是人工按类分别注释,因此,很多相关联的类目只有单向参照。(第四版)修订时,借助“《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维护管理系统”对类目的参见注释进行了完善。首先规范参见注释,区分“参见”与“见注”;其次补充需要建立反向参照

《医学文献主题标引》教学大纲

《医学文献主题标引》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272006 课程名称:医学文献主题标引 英文名称:Subject Indexing of Medical Literature 开课学期:7 学时/学分:68/4(其中实验课学时:20)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专业:医药信息专业本科生 选用教材:肖晓旦,张士靖主编.《医学文献主题标引》.高等医学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 1.肖晓旦主编:《生物医学文献主题标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Indexing Manual(标引手册),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f10707497.html,/mesh/ indexingmanual/IndexManual.htm 3.MeSH Browser(MeSH浏览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f10707497.html,/ mesh/MBrower 4.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光盘版)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 执笔人:李玉玲张云秋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主题标引课程为信息管理类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属各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基本原则,在教学中除基础理论的讲解外,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地进行各类文献的标引,为文献检索、信息组织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力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全面了解情报检索语言的基本理论。 2.以叙词法为主线,全面了解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研制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及其标引规则。 3.掌握医学文献主题标引的规则与方法。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标引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独立进行标引工作。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理论篇(1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文献分类标引规则(标准状态:现行)

I C S01.140.20 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2153 2015 文献分类标引规则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d o c u m e n t s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I S O5963:1985,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f o r e x a m i n i n g d o c u m e n t s, d e t e r m i n i n g t h e i r s u b j e c t s,a n d s e l e c t i n g i n d e x i n g t e r m s,N E Q) 2015-12-10发布2016-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 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标引原则2 5 分类标引方式与分类标引深度控制3 6 不同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4 7 不同类型文献的分类标引4 8 各学科文献的分类标引5 9 分类标引工作程序5 10 分类标引的质量管理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文献分类标引流程图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文献分类标引示例(以使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为例)8 参考文献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 S O5963:1985‘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二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三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4)提出并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二国家图书馆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树年二汪东波二卜书庆二司莉三

专利文献标引规则及工作流程

专利文献标引规则及工作流程 1、标引目的:概括提取所遴选专利的关键技术内容,使用户能够参考标引后的文件了解相关专利的大概技术信息。 2、标引具体内容(共17项):公开号、专利名称、公开日、国际分类(指IPC号)、申请号、申请日、 发明人、申请人、优先权号、同族专利、发明摘要、发明领域(关键词)、发明背景、发明概述、权利要求、简要附图说明、主要附图。 3、标引文件格式:每条专利为一个Word文本, WORD文件名称为公开号。 4、每条专利需记录公开号、中英文名称、翻译修改人和审核人,填写“专利翻译修改记录表” Excel表。 5、标引规则:见表1。 6、质量要求: (1)、格式符合标引规范和规则的要求; (2)、每条专利字数2000字以上; (3)直接录入的信息要完整、准确; (4)、直接翻译的内容,应采用直译的方式;要保证技术术语翻译的规范、准确;译文语言要通顺、达意; (5)、需要提炼概括的部分,要准确把握技术方案中的要点、要素,提取出专利文献中重要、核心、关键要素,并用简洁、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6)、全文技术术语翻译准确、规范,语言通顺、可读性强。

注意事项: 1.17项标引条目必须齐全,不能自行增减。有些专利说明书原文可能没有[优先权号]、[简要附图说明]、[主要附图]部分,标引时相应的内容也为空,但保留[优先权号]:、[简要附图说明]:、[主要附图]:等字样;[同族专利]:此项内容参见同族信息相关Excel文件;[发明领域(关键词)] :此项内容需要译者根据专利内容提炼出2~4个中文关键词。 2.标引时,必须保留标引单中各标引项的格式,比如各标引项由大括号括起,后面带一冒号“:”,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库入库。 3.各标引项中如果包含多个段落,则每段首空两格(2个汉字)。 4.提交的成果是汇总后的每条专利的Word文件和相应的“专利翻译修改记录表” Excel表。 表1 标引规则及示例

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主题标引规则

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主题标引规则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则。 1 2本规则适用于依据《革命历史档案主题词表》进行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的主题标引。 1 3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和革命历史资料篇名级的主题标引,适用于计算机检索系统。 2引用标准 GB 3860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3名词术语 3 1主题是一组具有共性事物的总称,用以表达档案资料所论述和研究的具体对象和问题,即档案资料的中心内容。 3 2主题词又称叙词(即正式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标引中用以表达档案资料的主题,在检索中用它构成提问式,以表达检索的需求。 3 3自由词又称非叙词(即非正式主题词),是主题词表外未经规范但却能反映档案 资料主要内容的词。可以是从档案资料内或档案资料题名中抽取的关键性的词。该词具有检索意义,作为主题词标引的补充用词。 3 4主题词表又称叙词表。它是将档案资料、标引人员和利用者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语言的一种术语控制工具,是由语义相关、族性相关的术语组成的规范化的动态词典。 3 5主题标引是对档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从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的检索语言的过程,即对主题分析结果赋予主题词标识的过程。 4主题分析 4 1档案资料的审读

审读是标引过程的首要步骤,其目的在于分析和判断革命历史档案资料所论述的中 心内容和对象,进而确定档案资料的主题。 审读革命历史档案资料时,通常应依据档案资料的题名(书名或篇名)、前言、文摘、简介、结论以及正文进行。切忌仅依据题名进行主题分析。 4 2主题的类型与结构 主题的类型,依据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内容可分为单主题和多主题两种。单主题包括 单元主题和复合主题(即多元主题),多主题则由两个以上单主题组成。 在对革命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的过程中,除需确定主题的类型与结构外,尚 需剖析主题的中心部分,动态部分和限定修饰部分,以便对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内容所涉及的主题概念进行精选与取舍。 4 3主题分析的要求 4 3 1在精选主题概念时,标引人员应充分考虑利用者的检索要求,分析选定对利用者具有实际意义的主题概念。 4 3 2对档案资料内容的主题分析,其范围与深度,应与档案资料内容保持一致。 4 3 3应充分考虑主题分析的全面性、专指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查全和查准的需要。 4 3 4进行主题分析应特别注意对隐含主题的揭示。 5标引词的选定 对革命历史档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之后,标引人员应把分析出的有关主题因素的概念,依据如下标引规则和组配规则,转换为词表的主题词或自由词。 5 1标引规则 5 1 1要直接地、客观地反映出革命历史档案资料所论述的事物或问题,切忌标引人员搀杂个人观点。

第一节 分类标引概述

第一节分类标引概述 第一节分类标引概述 一、分类标引的意义和要求 所谓分类标引,又称为归类,是指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分类标引工作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的基础和前提,对文献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信息资源赋予分类标识,信息机构就可以将各种信息资源纳入相应知识门类,建立起相应的分类检索系统。这样,用户只要根据一定的信息资源特征,就可以按照系统提供的途径进行查找,从资源集合中检出需要的文献。分类标引同时还是许多文献单位用来进行文献组织的依据,直接关系到文献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要使信息资源 标引应考虑系统的特点和用户的检索需要,使标引结果适合使用。有时,不同单位对文献分类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个医药专业文献系统,可以只标引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主题内容,并按医药专业的检索需要组织其分类系统,将与医药有关的植物、昆虫的文献分人医药部分的相应门类,而不是按综合性文献单位的办法,分散归人生物、农业等学科部门。

的分类保持一定质量,分类标引工作一般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归类要正确,将信息资源归入对应的学科和专业;其二,归类要确切,要将信息资源归人分类体系中最专指、最切合其内容的类目。一般要求标引者不仅对信息资源内容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而且还要求对类目体系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即指能根据使用需要,充分揭示有检索价值的信息资源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对只讨论一个主题对象信息资源,只归入一个对应的类目;对同时讨论两个或三个主题的信息资源,则同时对这两个或三个主题对象进行分类标引。这样做,可以从不同论题出发检索出该文献,实现较高的检全率。当然?对信息资源内容的揭示+也不是越多越好,标引过深,必然会包括一些未进行充分讨论的主题,降低检准率,因此应当采用适当的标引深度。 即对同一主题内容信息资源标引结果应一致。包括不同标引员对同一类型主题资源赋予的分类标识应一致,同一标引员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类型主题资源赋予的标识应一致。较高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检全率和检准率,是检索系统提高检索效率的基本要求。要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不仅应提高标引人员的素养,而且应通过规范标引程序和建立明确的规

实习一 医学文献主题标引

实习一医学文献主题标引 实习学时:2学时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医学文献主题标引的基本知识,熟悉主题标引的方法。 2.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时主题词与副主题词的匹配。 二、医学文献标引内容 1.主题标引定义: 通过文献(相关课题)的分析,提炼出主题概念转换成主题词、关键词等检索语言,并以此作为文献标识。这一过程就称为主题标引。 关键词:是从文献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抽取出来,能表达文献实质内容的、关键性的专业名词术语。(未作规范,特别适于计算机检索。) 主题词:经过规范化处理(有专门的主题词表)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或词组。 ⑴主要标引词(Mjme) Major MeSH:对文献核心主题概念的标识。即主要主题词的标引,是一篇文献中主要论述的内容,(所占篇幅较多)。它们可能是实验研究的目的、结果;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主要手段、方法和创新等。在MEDLINE、CBM系统中用加权符号“﹡”表示。 ⑵次要标引词(Mime) Minor MeSH :指对文献次重点概念的标识。如实验动物种类、人类性别与年龄组等。主要与次要的概念是相对于某篇特定文献的。 ⑶标引深度 指对一篇文献进行周详标引的程度,即给予该文献检索标识的数量。检索标识少,称为浅标引;反之,为深标引。如IM 的标引深度为2~5个,MEDLINE为10多个。 例1.CBM著录字段 分类号:R331.141; R589.9; R749.16; R749.160.4 标题:血管性痴呆患者红细胞内微量元素的变化 关键词:红细胞; 微量元素; 血管性痴呆 主题词:痴呆, 血管性/*代谢; 痴呆, 血管性/诊断; 痕量元素/*代谢; 红细胞/*代谢 特征词:对比研究; 人类 例2.MEDLINE著录字段 TI: Preservation of the lima pedicle after cardiac surgery in left upper lobectomy. MESH: *Carcinoma,-Non-Small-Cell-Lung-surgery; *Coronary-Artery-Bypass-methods; *Internal-Mammary-Coronary-Artery-Anastomosis; *Lung-Neoplasms-surgery; *Pneumonectomy-methods

分类标引练习题参考答案

分类标引练习题 废都(中国当代长篇小说)I247.57 服装设计TS941.2 E.希勒速写(奥地利速写画册)J234(521) 英语语法H314 大学生英语课外读物H319.4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K203;D092 北京奥运场馆指南(场馆介绍)G818 陈景润传K826.11=76 建筑摄影实用教程J419.3 中国烹饪史TS972.1-092 化工词典TQ-61 会计报表F231.5 旅游经济F59 世界通史K10 糖尿病R587.1 高速公路设计U412.36 日本工业经济F431.3 美国市政经济299.712 法国体育G815.65 西欧体育教育G815.605(地区概括性上位类) 东南亚体育事业G813.3

东南亚旅游事业发展F593.303 小学英语教学法G623.312 英汉教育词典G4-61 中国古代舞蹈史纲J709.2 雅思考试技巧与能力培训H310.41 精密天平修理TH715.107 硅酸盐水泥生产TQ172.71 电磁污染监测分析X837.02 儿科传染性疾病R725.1 周易研究B221.5 中国近代哲学研究B250.5 廊桥遗梦(美国现代中篇小说)I712.457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TU370.4;TU360.4 孙瑞抒情诗百首(当代)I227.2 中国骑兵战术E271.204(连续仿分) 微型计算机结构TP360.3 无机化工设备的制造工艺TQ110.506一般问题个别类目仿另一个一般性问题整体分加0 中国罗布泊P942.450.78连续仿分 科学的欧洲:科学地域的建构(欧洲自然科学史)N095 杜诗作品研究I207.227.42 新型村庄规划与建设TU982.29;TU241.4

图书编目工作内容与流程

图书编目工作内容与流程 图书编目工作是一项系统、繁琐的工作,科学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下 第一步:图书编目部门从采访部门接收到馆的需要编目的图书,包括图书的接收和数据的接收(有些图书供应商会提供图书的MARC 数据,该数据可以直接导入的系统中),如果图书馆采访部和编目部为一个部门可以直接进行下步工作 第二步:整理图书。为了方便之后的图书著录工作,需要整理一下图书:把复本放在一起;把同一套书放在一起;属于同一多卷集的图书放在一起等 第三步:制作和粘贴条形码。条形码号是图书在本系统中的唯一的排他性标识,一个条形码号就代表了一本图书,必须为每本图书分配一个不重复的条形码号,因此需要制作与条形码号对应的条形码,并且把条形码粘贴在图书上,为了方便下一步工作,粘贴条形码后图书要按照条形码号顺序摆放。打印条形码可以在本系统的报表打印工具中完成 第四步:图书标引与著录。图书标引包括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即给出图书的分类号和主题词;图书著录即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对图书信息源进行记录。一般来说图书馆都会把标引工作和著录工作放在一个流程里,即让一个人在进行图书著录的时候同时进行标引工作。图书著录工作在本系统的图书编目——图书编目模块中完成。为了方便下一步书标粘贴工作,著录完的图书也要按照条形码号顺序摆放

第五步:打印与粘贴书标。书标即图书标签,是贴在书脊上的排架标识,书标上通常打印的是图书的索书号和条形码号。每本图书都要粘贴与其对应的书标,书标粘贴的位置通常为离书底部2-3厘米处,并且每本图书粘贴书标的位置要一致,即书标要粘贴整齐。打印书标可以在本系统的报表打印工具中完成 第六步:图书排架。按照图书书标上的索书号对图书进行排架第七步:打印目录和财产登记帐。可在本系统的报表打印工具中完成此工作 说明: 在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中,在进行完标引和著录后,还应该打印图书卡片以供读者检索图书使用,但是因为大多数图书馆现在都使用计算机检索,因此在编目工作流程中没有提到图书卡片的打印。但是在本系统的报表打印工具中仍然提供了打印图书卡片的功能 什么是图书标引 1.基本概念:标引是指从文献分类法、或者文献主题词表上查找与所标引文献具有相同或者相近或者相关的主题内容的文献分类号、文献主题词;并将查找的结果记载在该文献或关联载体上的过程。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的定义,但它形象地说明了标引的过程及其要响应的事件.标引,分为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分类标引,简单的说,就是从图书分类表上查找某本书的分类号并标记在书上或者填入本书的计算机书目记录之“分类号”字段。主题标引,简单地说,就是

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异同

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相同点 (1)两者的标引对象相同。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都以图书资料的内容为主要对象,只有必要时才以国别、时代、文献类型等作为标引依据。在对图书资料内容标引时,两者又都以其研究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进行处理,加以类集并揭示其相关性。此外,两者的标引根据也完全相同,都通过书名页、版权页、提要、目次、正文等获取标引所需的信息特征。 (2)两者的标引要求基本相同。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都是编制检索工具的手段分类标引的结果可用于组织排架和编制分类目录主题标引则主要用于编制主题目录。在编制检索工具的情况下,两者对图书资料的标引都要求达到正确、一致、充分、适用。即对图书资料内容的揭示要正确,对相同内容图书的标引要一致,要充分揭示具有检索意义的内容信息,标引结果必须适合用户需要、符合检索工具特点。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两者一般都要求在标引中避免错误标引、过粗标引、过度标引、标引不足等常见的影响标引质量的现象。 (3)两者的标引方式基本相同。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都可以根据对图书资料内容的揭示程度和特点,分为整体标引、全面标引、互见或附加标引、综合标引、分析标引和部分标引等基本标引方式。两者对各种类型图书的处理方式也大致相同,一般都以图书为单位进行概括性的整体标引,适当采用互见标引和分析标引两者对丛书均同时采用综合标引和分析标引对多卷书、论文集、会议录等则在采用综合标引的同时,除多卷书确有必要外,一般不作分析标引。 (4)两者的标引过程基本相同。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都可以大体划分为主题分析和赋予相应标识两方面首先通过对图书资料主题类型和结构的分析,明确其需要标引的主题内容然后分别利用标引工具一一分类法和主题词表进行转换,以标识描述其主题内容。两者的标引程序也大体相同,都需要经过查重、主题分析、利用标引工具进行转换及复核等基本步骤。 (5)两者对主题内容的基本分析处理技术大致相同。包括:①两者对主题类型的分析基本相同②两者对主题结构的分析和引用模式也基本相同③两者对主题概念的转换模式也基本相同,都要求首先按图书内容进行确切标引,在没有相应类目或主题词的情况下,再采用上位类词标引、靠类词标引、增类词标引等标引方法④两者在组织手检工具的情况下,标识组成方式也存在着相同之处,都可以分为定组、散组两种形式。 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不同点

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分类标引规则

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分类标引规则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则。 1 2本规则适用于依据《革命历史档案分类表》进行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的分类标引。 1 3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和革命历史资料篇名级的分 类标引,适用于计算机检索系统和组织机检档案资料分类目录。 1 4本规则不适用于对档案资料实体的分类、整理和排架。 2引用标准 GB/T 15418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3名词术语 3 1《革命历史档案分类表》即《中国档案分类法新民主主义档案分类表》,是按照革 命历史档案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科学体系,根据类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从 大类到小类,逐级划分,按照逻辑系统组成的类目表。用于对革命历史档案资料进行分 类标引的工具。 3 2分类号类目的简明编码,标记各级类目的符号,可固定全部类目的先后次序和明 确一个类目有分类体系中的特定位置以便于标引、排列和进行检索、组织馆藏。 3 3类目是档案分类表的构成单元。在性质上或特征工具有共同属性的档案资料的总 称。类目规定了一类档案资料的性质和内容范围,以便区别于其它的档案资料。一个类 目一般包括一个档案主题,但有时也包括一个以上的档案主题,形成一个类组。 3 4类目注释对类目的说明,用以明确类目的内容范围、指出类目之间的关系,规定 需要使用的特殊分类方法。 3 5分类标引将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档案分类检索语言的过程, 也就是对档案进行主题分析的结果赋予分类号标识的过程。

4分类标引规则 4 1革命历史标案资料分类标引必须以中国共产党党的各级组织及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职能分工为基础,以档案资料内容为依据。分类标引时必须对档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归纳和提炼主要内容,把握所论述的对象,准确地给予分类标识。 4 2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分类标引时必须正确地理解类目涵议和范围,避免脱离类目之间的联系和类目注释的限定片面地理解类目涵义。 4 3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分类号必须符合专指性的要求,分入最切合档案资料内容的类目,赋予准确的类号。只有当分类表中无恰当的类目时,才能分入范围较大的类目(上位类目)或与档案资料内容最密切相关的类目。类目不应根据文件责任者或其他特征的性质来确定。 4 4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分类标引应充分考虑实际的检索需求和检索方式,根据档案资料的具体内容和用途,选定适当的标引深度,为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创造条件。凡档案资料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者,除按第一主题或最重要的主题标出最确切的分类号外,必要时可对其他主题也应给予相应的分类号,以使充分揭示主题,为利用者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标引的分类号前后顺序任意,但一般不超过三个分类号。 4 5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分类标引应保持一致性,凡档案资料内容属于同一主题的都应归人同一个类目中,赋予相同的分类号,始终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动。遇有某些难以分类和分类表上无恰当类目可归时,无论归人上位类还是密切相关的类目,都应作出记录。5分类标引工作程序 标引人员在标引工作开始时,应了解《革命历史档案分类表》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分类原则、体系结构等,深人透彻地掌握其使用方法。 5 1主题分析:标引人员应了解档案资料的中心内容和涉及的主要问题,判明具属性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