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人教版物理1
(新教材)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第一册课件:4.1 光的折射

知识结构导图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光的反射、折射、折射率、折射定律. 科学思维: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 科学探究: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解释日常生活 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一、折射定律 1.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1)光的反射:光从第 1 种介质射到第 1 种介质与第 2 种介质的 __分__界_面 ___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 1 种介质,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 射.如图所示.
要点一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所看 到鱼的下方叉,如图所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提示:
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 觉得鱼变浅了,眼睛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所以叉鱼时要瞄准 像的下方,如图所示.
(2)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可__逆____的.
二、折射率
1.定义
光从___真__空___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
的正弦之比,叫作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即 n= s_in__θ_1 ____. sin _真__空____中的传播速度 c 与光在这
1.光的传播方向: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 要发生变化(斜射).并非一定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就不 发生变化.
2.光的传播速度: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一定 发生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虽然不变,但也属于折射, 光传播的速度发生变化.
3.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 (1)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不 要一概而论,要视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大小而定. (2)当光从折射率小的介质斜射入折射率大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 射角,当光从折射率大的介质斜射入折射率小的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 角.
1 第1节 光的折射定律

栏目 导引
第4章 光的折射与全返射
(3)在线段 AO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 P1、P2,透过玻璃 砖观察大头针 P1、P2 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 P1 的像被 P2 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 P3、P4,使 P3 挡 住 P1、P2 的像,P4 挡住 P3 及 P1、P2 的像,记下 P3、P4 的位置. (4)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 P3、P4 引直线 O′B,与 bb′交于 O′,直线 O′B 就代表了沿 AO 方向入射的光线透过玻璃砖后的 传播方向.连接 OO′,入射角 i=∠AON,折射角 r=∠O′ON′. (5)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并 将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栏目 导引
第4章 光的折射与全返射
三、测量介质的折射率 1.在测量介质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作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图中 AO 为 入射光线 ,OE 为 折射光线 ,NN′为 法线 , sin i
i 是 入射角 ,r 是 折射角,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 n= sin r W. 2.为减小实验误差,需多测几组数据,分别求出每一次的折射率, 最后求出它们的 平均值 W.
栏目 导引
第4章 光的折射与全返射
(6)改变入射角,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折射角,查出它们的
正弦值,填入表格中.
(7)根据
n=ssiinn
i r
求得每次测得的折射率,然后求出平均值.
5.数据处理
(1)计算法: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数学用表,得
人教教材ppt《光的折射》PPT精美版1

表一中“?”处的数据是____0_°___;表二中“?”处的数据模糊
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
是___4_0_°___。
第一章 实验突破六七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020年秋季( 新.通 用)人 教版八 年级物 理上册 作业课 件
表一
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60° 40° 20° 0° 折射角 40° 29° 15° ?
快速对答案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1 (1)不变 (2)增大 不可能 (3)45° (4)小于
2 (1)由小变大 (2)90° (3)折射 反射
3 (1)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 沿直线传播 AO和OB (2)入射光线重合 介质 (3)玻璃 (4)玻璃 (5)0° 40°
拓展实验
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一组将光分别射入水 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表所示数据: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__不__变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第一章 实验突破六七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020年秋季( 新.通 用)人 教版八 年级物 理上册 作业课 件
返回
拓展实验 第一章 实验突破六七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020年秋季(新.通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 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 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有__部__分__光__线__并__没__有__通__过___ __玻__璃__砖__,__而__依__旧__在__空__气__中__沿__直__线__传__播__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 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A_O__和__O_B____。
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 1 光的折射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讲义

1.光的折射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会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并能用来解释和计算有关问题.☆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80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教材第80页问题提示:是在昆虫实际位置的上方.一、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1)光的反射: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第1种介质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如图所示.(2)光的折射: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2.折射定律(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 θ1sin θ2=n12.(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物理意义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作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即n=sin θ1 sin θ2.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 v.4.特点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射定律是确定反射光线位置的规律.(√)(2)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3)当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时,水的折射率为0. (×)(4)折射率大的介质,密度不一定大.(√)2.(多选)关于光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B.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D.光发生反射时,一定伴随着折射现象BC[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且可以改变90°,A错,B对;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但有反射现象,不一定有折射现象,C对,D错.] 3.若某一介质的折射率较大,那么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较________.[解析]由n=cv可知,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越小.[答案]小折射定律问题1:看筷子的视深和实深相同吗?问题2:甲、乙两个图中,虚线代表什么?问题3:观察筷子和鱼的折射现象,其原理是什么?提示:1.不相同 2.虚线表示光不发生折射时的传播路线.3.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由于介质不同使光路发生偏折.1.光的方向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斜射),并非一定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就不发生变化.2.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不要一概而论,要视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大小而定.当光从真空斜射入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介质斜射入真空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例1】(多选)如图所示,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O可能是入射光线B.aO可能是入射光线C.cO可能是入射光线D.Ob可能是反射光线BD[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所以aO、Ob应是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PQ是法线.又因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不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所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1)在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分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会变化.[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落山的太阳看上去正好在地平线上,但实际上太阳已处于地平线以下,观察者的视觉误差大小取决于当地大气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解析]太阳光线进入大气层发生折射,使传播方向改变,使人感觉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答案]光的折射折射率几种介质的折射率(λ=589.3 nm t=20 ℃)介质折射率介质折射率金刚石 2.42氯化钠 1.54二硫化碳 1.63酒精 1.36玻璃 1.5~1.8水 1.33水晶 1.55空气 1.000 28提示:不是.例如: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但水的折射率却比酒精的折射率小.1.关于正弦值当光由真空射入某种介质中,入射角、折射角以及它们的正弦值是可以改变的,但正弦值之比是一个常数.2.关于常数n入射角的正弦值跟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是一个常数,但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常数,说明常数反映着该介质的光学特性.3.光传播速度介质的折射率n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率v有关,即n=cv,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c大于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率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因此,光从真空斜射入任何介质时,入射角均大于折射角;而光由介质斜射入真空时,入射角均小于折射角.4.决定因素介质的折射率是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只能由介质本身及光的性质共同决定,不随入射角、折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例2】如图所示,光线以入射角θ1,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n=2的玻璃表面.(1)当入射角θ1=45°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θ为多大?(2)当入射角θ1为多少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反射角、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首先应弄清反射角、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然后根据光路图,利用几何知识解题.[解析](1)由折射定律有n=sin θ1sin θ2,解得sin θ2=sin θ1n=12,则θ2=30°,由反射定律得θ′1=θ1=45°,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为θ=105°.(2)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时,θ′1+θ2=90°则n=sin θ1sin θ2=sin θ1cos θ1′=sin θ1cos θ1=tan θ1=2故θ1=arctan2=54.74°.[答案](1)105°(2)54.74°处理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思路(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列式求解. [跟进训练]2.(多选)如图所示,一单色光由介质Ⅰ射入介质Ⅱ,在界面MN 上发生偏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光在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大B .该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大C .该光在介质Ⅰ中和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1D .该光在介质Ⅱ中和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1BD [由题图知该光在介质Ⅱ中的折射角较大,则介质Ⅰ的折射率大于介质Ⅱ的折射率,根据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可知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大;介质Ⅰ相对介质Ⅱ的折射率为n =sin 60°sin 30°=3,则该光在介质Ⅱ中和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1.选项B 、D 正确.]测量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abcd 为一个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根据n =sin θ1sin θ2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器材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3.实验步骤(1)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1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1作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与aa′对齐.用直尺或三角板轻靠在玻璃砖的另一长边,按住直尺或三角板不动.将玻璃砖取下,画出直线bb′代表玻璃砖的另一边.(3)在直线AO1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挡住P1的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过P3、P4作一条线段交bb′于O2.(4)连接O1O2,直线O1O2就代表了沿AO1方向入射的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入射角θ1=∠AO1N,折射角θ2=∠O2O1N′.4.实验注意事项(1)所用玻璃砖要尽可能厚.(2)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与P2之间、P3与P4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位置都不能改变.(4)操作时不能用手触摸玻璃砖光洁的光学面,更不能用玻璃砖代替直尺画线,以免划伤玻璃砖表面.(5)实验时入射角不能太小(接近零度),否则会使测量误差增大;也不能太大(接近90°),否则不易观察到P1、P2的像.5.实验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计算出入射角不同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sin θ1sin θ2,最后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sin θ1sin θ2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2)图像法根据n=sin θ1sin θ2,有sin θ2=1n sin θ1.在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相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计算正弦值的基础上,以sin θ1的值为横坐标,sin θ2的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描点画线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求解图线的斜率,设斜率为k,则k=1n,故玻璃砖折射率n=1k.6.实验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测量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θ2的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宽度较大的玻璃砖,玻璃砖宽度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②入射角宜在15°~75°范围内取值.③在纸上画aa′、bb′两条线时,应尽量准确地与玻璃砖的两个平行的折射面重合,这样,两交点O1、O2才能与光线的实际入射点较好地相符,否则将使画出的玻璃中的光路与实际情况偏离严重.名师点睛:插针的作用是找出玻璃砖内的光路,其关键是确定入射点和出射点,而入射点和出射点是利用插针后确定的直线与界面相交而得到的,故实验的关键是插准大头针,画准玻璃砖边界线,而与所选玻璃砖两边是否平行无关.如用半圆形、圆形或三角形玻璃砖,均可测出其折射率,光路如图所示.n=sin isin r n=sin isin r n=sin isin r (a)(b)(c)【例3】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其中O为两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图中已画出经过P1、P2点的入射光线.(1)在图上补画出完整的光路.(2)为了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r,请在图中的AB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3)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甲乙思路点拨:插针法的目的在于确定光路,由四个针的位置可以分别确定进入玻璃砖前和射出玻璃砖后的光路,从而确定光线进入和射出玻璃砖的位置,并画出玻璃砖中的光路.[解析](1)P3、P4的连线与CD的交点即为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出的位置,P1、P2的连线与AB的交点即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位置,连接这两点即可作出玻璃砖中的光路,如图所示.(2)连接O点与光线在AB上的入射点所得直线即为法线,作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图中i、r所示.(3)图乙中图线的斜率k=sin isin r=n,由图乙可知斜率为1.5,即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5.[答案](1)见解析图(2)见解析图(3)1.5[跟进训练]3.(多选)某同学用“插针法”做测量玻璃折射率实验时,他的方法和操作步骤都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和bb′不平行,如图所示,则()A.AO与O′B两条直线平行B.AO与O′B两条直线不平行C.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D.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BD[光线由aa′进入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得n=sin αsin β.光线从bb′射出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得n=sin isin r,若aa′∥bb′,则β=r,进而α=i,出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平行;若aa′与bb′不平行,则有β≠r,进而α≠i,出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不平行,故选项B正确,A错误;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时,只要实验方法正确,光路准确无误,结论必定正确,它不受玻璃的形状影响,故选项D正确,C 错误.]1.物理观念:光的反射、折射、折射率、折射定理.2.科学思维: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3.科学探究: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间的关系.1.(多选)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的比值B.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着折射率的大小C.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小的介质折光性较差D.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CD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的比值,A 不对;折射率与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无关,B 不对;折射率是衡量材料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C 、D 对.]2.(多选)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某介质的界面MN 上发生折射,由图可知( )A .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的B .光是由介质射入真空的C .介质的折射率为 3D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BCD [根据题图可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光是从介质射入真空的,折射率n =sin r sin i =sin 60°sin 30°=3,只有B 、C 、D 正确.] 3.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选填“提前”或“延后”).[解析] 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太阳光将沿直线传播,如图所示.在地球上B 点的人们将在太阳到达A ′点时看到日出;而地球表面有大气层,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大于1,并且离地球表面越近,大气层越密,折射率越大,太阳光将沿如图所示AB 曲线射入在B 处的人眼中,使在B 处的人看到了日出.但B 处的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则认为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A ′点,而此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日出的时间提前了,所以无大气层时日出的时间将延后.[答案] 延后4.在利用插针法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 ′和bb ′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 ′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 ′、bb ′间距画得比玻璃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如图所示,甲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由几何知识分析可知测得的入射角、折射角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2)如图所示,乙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射角不受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答案](1)不变(2)偏小5.[思维拓展]怎样才能叉到鱼?提示:如图所示,鱼发出的光从水进入空气,发生折射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好像光是从鱼的上方发出的,故人看到的鱼在实际位置的上方.所以渔民叉鱼时,总是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习题课件:4.1光的折射

(2)当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时, 即 θ′1+θ2=90°,n12=ssiinnθθ12=cosisnθθ′1 1=csoinsθθ11=tanθ1 = 2, 则入射角 θ1=arctan 2.
2.如图所示,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 两井底部各有一只青蛙,则( B )
由图可看出 α>γ,所以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β>α, 所以水井中的青蛙可看到更多的星星,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错误.
考点二 对折射率的理解 3.如果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则折射率越 大的介质( C ) A.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大 B.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小 C.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大 D.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越小
8.(多选)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 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 aa′与 bb′ 不平行,如图所示.则( BD )
A.AO 与 O′B 两条直线平行 B.AO 与 O′B 两条直线不平行 C.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 D.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
解析 如图所示,在光线由 aa′进入玻璃砖的 偏折现象中,由折射定律知:n=ssiinnβα.在光线由 bb ′面射出玻璃砖的偏折现象中,同理得 n=ssininγi .若 aa′与 bb′平行,则 i=β,因此 α=γ,此时入射光线 AO 与出 射光线 O′B 平行;若 aa′与 bb′不平行,则 i≠β,α≠γ, 此时入射光线 AO 与出射光线 O′B 不平行,B 项正确.在具体 测量折射率时,要求实验方法、光路均准确无误,折射率的测量 值不受 aa′与 bb′是否平行的影响,D 项正确.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解析】 设水池的实际深度为 H,水的视深为 h,从正上 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观察池底 S 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其视 深位置为 S′处,观察光路如图所示.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考点二
折射率
1.定义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 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 符号 n 表示. 2.物理意义 折射率是反映介质折射光的本领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二、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1.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2.光路可逆性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 着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如图所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考点一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从第 1 种介质射到它与第 2 种介质的分界
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 1 种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答案】 2.25 m
光的折射—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 修第一 册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修一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4 1 光的折射》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4.1 光的折射》一、教材分析①本节课以光的折射现象为主题,涉及到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的变化,内容包括折射现象的实际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以及光的折射规律。
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以及学会应用折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培养他们对物理现象的科学思维。
③教材的结构安排合理,从现象到规律,再到应用,呈现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④本节课需要强调光的折射原理和公式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折射公式求解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①高中生对于光的传播现象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加深理解。
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亟待提高,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④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和科学态度还需培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思维的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①让学生明确光的折射现象是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产生的现象,使学生能够将折射现象与光的传播现象相联系。
②培养学生理解折射现象的物理原理,包括折射规律、折射公式等,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③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科学思维①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折射现象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折射规律。
②指导学生运用折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折射公式求解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科学探究①设计合适的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1)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三节《光的折射》。
具体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生活中的折射实例及光的折射在科技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规律,掌握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
难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砖、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彩虹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光在遇到界面时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2. 实践探索(1)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在空气与塑料尺界面处的折射现象。
(2)让学生用玻璃砖进行实验,观察光在玻璃与空气界面处的折射现象,并记录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3. 例题讲解例题: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求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2)一束光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求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5. 知识拓展介绍光的折射在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相等。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求折射角。
(2)解释为什么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
2. 答案(1)折射角约为24°。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观察者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公开课】光的折射+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1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
光的折射是波的反射和折射在光波传播中的具体体现,研究的是一种独特的光学现象,与全反射和色散联系的非常紧密。
光的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是研究几何光学的重要法宝,是几何光学的核心知识之一,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
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作图,突出几何的特点。
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的反射和折射,但没有深入学习光的折射所遵循的定量关系。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本节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理解折射率的概念,最后进行运用。
教学目标:1、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现象和有关的计算。
2、理解光的折射率,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计算。
3、知道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4、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描绘光路,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5、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折射率。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激光光学演示仪、激光笔、玻璃砖、玻璃缸、杆、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一、 引入新课通过两个演示实验,展示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演示一:观察硬币演示二:观察杆在水中的折射二、 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定律教师借助光的折射演示仪,演示光从空气射入水时,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用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明确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折射角随入射角大小变化关系。
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光 线、折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观察折射光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如何?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光线是偏向还是偏离法线?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是偏向还是偏离法线?4、逐渐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如何变化?完成本段教学后,再引导学生探究入射角、折射角有什么定量关系。
《光的折射》人教版 高中物理1

第4节 光的折射
知识管理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分层作业
知识管理
1.光的折射 定 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 方向 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 做光的折射。 折射条件:(1)介质发生变化;(2)斜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内 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在 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折射角 小于 入 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光垂直射向界 面时,传播方向 不改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注 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说 明:(1)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同时发生光的反射。 (2)无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还是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 中,在空气中的角都是大角。 (3)光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点悟】 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随着入射光线 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出现了反射角和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类型之二 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2019·武威模拟]如图所示,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鱼叉应对准
(B) A.所看到的鱼 B.所看到的鱼的下方 C.所看到的鱼的上方 D.无法判断
6.[2019·武威模拟]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其中 __B_O__是入射光线,__O_A__是反射光线,__O_C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6_0_°_,折射角 为__3__5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2_5_°_。
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异同点
项目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路图
①三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角与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③光路都 相同点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光的折射(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光1 光的折射第1课时光的折射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对光的折射的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偏折B.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速度要减小D.折射是指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2020湖北武汉为明实验学校模拟)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3.(多选)如图所示,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束光线以及它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B.aO是入射光线C.cO是入射光线D.Ob是反射光线题组二对折射率、折射定律的理解4.(多选)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的比值B.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着折射率的大小C.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小的介质折光能力较差D.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E.折射率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决定5.(2019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月考)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折射率跟折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C.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小D.折射角增大为原来的2倍,入射角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6.(2019湖北武汉钢城四中高二下月考)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某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折射,由图可知( )A.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的B.介质的折射率为√32C.介质的折射率为√3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60°7.(2019四川广元元坝中学高二下期中)某单色光由某种介质射向空气,当入射角为30°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刚好垂直,则该介质对该种色光的折射率为( )A.2B.√2C.1.5D.√38.(2020辽宁沈阳一七零中学高二月考)一束红光和一束紫光以适当的角度射向半圆柱形玻璃砖,如图所示,红光与紫光的出射光线都由圆心O点沿OC方向射出,则( )A.AO是红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较短B.AO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较长C.AO是红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较长D.AO是紫光,它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较短9.(2019山东枣庄八中东校区高二月考)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所以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4.1光的折射

提示: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密度大,折射率未必大,如水和酒精,水的密度较大,但水的折射率较小。
把②代入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的现象。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为5 cm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线PO交于M点,与折射线OQ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MN=1.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光在介质C中的速度最大
3.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时得到的光路图。
核心素养提升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_。
根据图中所给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堂达标检测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
68 cm,EF=1.
夯基提能作业
第四章 光
物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册 RJ)
目标体系构建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光
物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册 RJ)
【学习目标】 1.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能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理解折射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计算 相关问题。 3.会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具备相关的实验能力。
1.光的方向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斜 射)。并非一定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就不发生变化。 2.光的传播速度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一定发生变化,当光垂 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虽然不变,但也属于折射,因为光传播的 速度发生了变化。
返回导航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绘图板上。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高一物理必修1_《光的折射定律》参考教案

第4章第1节光的折射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反射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与处理相关的问题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知道折射率(指绝对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及教师的引导,理解折射定律、并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经历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体会其中蕴含的实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中大量的折射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以及光路可逆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实验演示:将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观察光从空气射到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时,发生什么现象?生观察并回答: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去(反射光),另一部分光会进入到玻璃中去,但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相比,发生偏折。
师强调:一、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及反射光路可逆知识。
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i'i法线平面师:从刚才的复习可知,我们在初中对于反射的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但对于折射,还只是知道了一些定性的规律,如: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人教版教材PPT《光的折射》ppt教学课件1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的角度(入射角或折射角)就大
人教版教材PPT《光的折射》ppt教学 课件1
人教版教材PPT《光的折射》ppt教学 课件1
(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 折射角_小__于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人教版教材PPT《光的折射》ppt教学 课件1
人教版教材PPT《光的折射》ppt教学 课件1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5.(长春中考)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
B.黑板“反光”
C.桥在水中的倒影 D.池水看起来变浅
6.在水边拍摄的照片上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
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1第1课时光的折射学案

1.光的折射第1课时光的折射1.知道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及折射率的概念,能对简单现象进行解释。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能够应用几何知识分析物理问题。
3.经历光的折射定律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4.结合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兴趣。
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该介质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的现象。
如图所示。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
(2)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n12(式中n12是比例常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 θ1sin θ2数)。
(3)与光的反射现象一样,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往往同时产生,由于反射的存在,折射光的能量小于入射光的能量,且折射光的能量随入射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如图甲所示,我们从水面上会看到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图乙为对应的光路。
问题1人的眼睛是如何判断物体的位置的?图乙中眼睛是如何看到筷子的?提示:人的眼睛是逆着射入眼睛的光线方向,通过至少两条光线的交点判断物体的位置的。
图乙中眼睛是逆着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筷子的。
问题2上面的情境是什么现象?其原理是什么?提示: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1.光的折射(1)光的方向: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
(2)光的传播速度:由v=c知,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一定n发生变化。
注意:当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但这种情形也属于折射,光的传播速度仍要发生变化。
(3)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当光从折射率小的介质斜射入折射率大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折射率大的介质斜射入折射率小的介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光的折射 折射率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解析] 两种不同介质的任何界面上都能发生反射现象,当入射角等于 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相互垂直的, 、 两项错误;当光线沿法线方向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C项错误;如果光线从真空进入某种介质时,传播速度一定减小,因为空气和真空折射率认为相等且等于1,其他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 ,D项正确。
绝对折射率
折射率
2.折射率用符号 表示。 ⑥_ ______。
3.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⑦___________的物理量。 越大,光线从真空射入这种介质时偏折的角度越⑧_____。
光学特性
大
4.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往往⑨_______。
不同
5.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⑩_ ___。
应用探究
[活动 ]光的传播速度与折射率的关系
例2 光刻机是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核心设备,光刻机的曝光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浸没式光刻”是一种通过在光刻胶和投影物镜之间加入浸没液体,从而减小曝光波长提高分辨率的技术。如图所示,若浸没液体的折射率为1.40,当不加液体时光刻胶的曝光波长为 ,则加上液体时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 ,光刻胶的曝光波长变为__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例3 如图所示,人站在距槽边 为 处,刚好能看到槽底的 位置,人眼距地面的高度 ,槽中注满某种透明液体时,人刚好能看到槽底中央 点处。求:
(1)该液体的折射率。(2)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 (1) (2)
[解析] (1)光路如图所示
设槽深为 ,宽为 ,则由几何关系可知
所以 解得 所以液体的折射率 。(2)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
分析问题.(1)如何理解题中“刚好能看到”?
4.1光的折射课件ppt-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名师指导
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常规思路和两类典型问题 3.玻璃砖对光的折射问题 常见的玻璃砖有半圆形玻璃砖和长方形玻璃砖.对于半圆形玻璃砖, 若光线从半圆面射入,且其方向指向圆心,则其光路图如图甲所示, 光线只发生一次偏折.对于两个折射面相互平行的长方形玻璃砖, 其折射光路如图乙所示,光线经过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的方向平行,但发生了侧移.
新知探究
知识点 3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大头针之间及大头针与光线转 折点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i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 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折射率
思考5:如图所示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出现的现象。 请问: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吗?
提示:不一定。要看两种介质中哪一种介质的折射率大。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折射率
【点睛】 在光的折射中,注意光线偏折的方向:如果光线从折射率小的 介质射向折射率大的介质,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 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 如果光线从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小的介质,折射光线偏 离法线,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 射角也会增大(减小).
新知探究
知识点 3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数据处理
1.计算法: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数学用表, 得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代入n sini中求多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光的折射(一)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六章光的折射(一)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六章光的折射(一)二. 重、难点1.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在折射现象中路可逆;2. 折射现象的解释,画出折射的光路图;3.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 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光心。
三. 知识点分析(一)折射现象:1.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折射现象,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2. 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当入射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减小);(3)两点结论:a. 当光由空气射向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当光由其它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b. 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折射成像:(1)光通过两种介质要发生折射;(2)人眼判断物体位置要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二)透镜:折射面是两个球面的透明体。
1. 透镜的种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 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又叫发散透镜。
3. 透镜的几个概念:(1)薄透镜:厚度远小于球半径;(2)主光轴: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点划线);(3)光心:透镜的中心;(4)焦点:a.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b.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主光轴于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c. 透镜两侧共有两个焦点。
(5)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a. 若透镜的两个球面对称,则两侧焦距相等;b. 焦距越小,透镜的会聚(发散)本领越大。
4.【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这时折射角多大?分析:本题是反射定律及折射规律的综合应用,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确定好界面和法线,并灵活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的折射》人 教版物 理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的折射》人 教版物 理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的折射》人 教版物 理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 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 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该从A点向O点 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入__射__光__线__重__合___,其实本实验小 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入__射__角____相同。
R版 八年级上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人们常把光波类比成水波,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图
甲所示,我们把光波画得像水波一样,利用一些横线表示光波 在行进中的波纹。当光斜射入玻璃的时候,一个波纹的一端先 触及玻璃的表面,由于光在玻璃中比在空气中前进的速度小, 所以波纹的这一端就先慢下来了,这样波纹就改变了前进方向 ,当这个波纹全部进入玻璃中以后, 它就又沿着直线前进了。可以看出光线的偏 折只发生在经过界面的一瞬间。
还可以打个比方来帮助你弄清楚光折射的原因。在劳 动的时候,同学们推着两个轮子的手推车,当你把车从平 坦的水泥路面推向一段沙地时,如果水泥路面和沙地的交 界线跟车子的前进方向斜交,如图乙所示,就会有一个车 轮先遇到沙地,它的速度立即减慢下来,而另一个车轮仍 以原来较快的速度前进,两个轮子的速度
不同,车子就转弯,等两个轮子同时进入 沙地以后,车子就又沿着直线前进了。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的折射》人 教版物 理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的折射》人 教版物 理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OE 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 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玻__璃___。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光的折射》人 教版物 理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 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 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 因为有___部__分__光__线__并__没__有__通__过__玻__璃__砖__,__而__依__旧__在__空__气__中__ _传__播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 两条光线是__A_O__和__O_B___。
(1)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A )
A.类比法
B.转换法
C.控制变量法
D.放大法
【点拨】材料将光波类比成水波,将光的折射现象类
比为推车现象,讲述了光的折射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
播速度的关系。
(2)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 变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_传__播__速__度__有关。
(3)推测: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在光 速___慢____(填“快”或“慢”)的介质中向法线偏折。
(4)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为什 么不发生改变? 解:此时光波两端的速度同时减小或增大至相同的速 度,故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点拨】由材料可知,当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 种介质中,光波两端的速度同时减小或增大至相同的 速度,光的传播方向就不会发生改变了。
2.【2019•贵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 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 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 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 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