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1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理解由于折射而产生的现象基础是折射定律,而折射定律的学习历来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因而本节的重点是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光线偏折的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例如鱼在那里,池水变浅等。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光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学习,对光的折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由于在光的反射时,垂直入射也会发生反射,学生容易产生垂直入射也会发生折射的错误观念,因此,在实验时,要学生注意观察,强调“斜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器材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规律;2、光的反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投影出示:(1)汤姆大叔漫画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了?学生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3篇)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3篇)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3篇)《光的折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演示课件:折射成像光路)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

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

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生甲]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光的折射》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光的折射》教案

4.光的折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涵义,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了解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描绘光路、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含义,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二、教学难点1.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周末,小明去乡下爷爷家玩,让小明最感兴趣的是和爷爷一起去湖里叉鱼。

看见爷爷一叉一个准儿,小明也拿起骗子跃跃欲试,可是连叉了几次都落空了。

爷爷告诉他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小明按爷爷说的去做,果然叉到了鱼。

可是小明心里却有个疑问:明明在船上看到了鱼,为什么要瞄准鱼的下方呢?“眼见为实”这句话难道说错了?你知道在叉鱼时,为什么要瞄准鱼的下方吗?这里面蕴含着什么科学知识呢?学了本节的知识后相信你就能帮小明解开心中的疑团了。

教学活动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光的折射规律;(2)折射形成的奇异现象。

一、光的折射规律1.光的折射让学生观看海市蜃楼的图片(课本P69图4-4-1)或视频(见所附光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观察课本P46图4-4-2的实验现象引入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

活动1:阅读课本P69,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1)教师演示下图(可往水中加点墨水或牛奶,增强可视性),要求学生填空。

出示小黑板内容(亦可以课件呈现)。

现象:①光的传播方向在水面发生突变。

《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光现象》的第四节“光的折射”。

具体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生活中的折射实例以及透镜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掌握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玻璃砖、透明塑料尺、装水的鱼缸、白板、透镜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折射实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水池底变浅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折射。

2. 新课内容:b. 分析生活中的折射实例,让学生了解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c. 介绍透镜的基本原理,解释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矫正原理。

3.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光的折射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生活中的折射实例4. 透镜的基本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为什么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会弯折。

b. 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矫正原理是什么?c. 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光路图,并标出相关角度。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疑问。

2. 拓展延伸:介绍光的折射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全息技术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4.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7篇)《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篇一《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习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小组内讨论后抢答下列问题)[问题]: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传播。

[问题]:若介质不均匀光会怎样传播呢?二、新知识学习:知识点一:光的折射现象1、设疑:如果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教师演示: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路径。

每组同学仔细观察,看看光的传播方向是不是还是直的?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补充:折射现象发生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并且是“斜射”,当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不改变,折射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演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实验,此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最好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

补充: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定义。

(如图)[问题]:1、折射光线是向法线偏折?还是向界面偏折?2、改变入射角大小,折射角怎样变化?(根据现象回答)结论:讨论总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参照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应注意:(1)一点(入射点)、二角(折射角、入射角)、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法线的作用非常重要。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2.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

2.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光有关的现象?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1.实验一: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实验二:将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三、学习光的折射定律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通过例题巩固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1.举例: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放大镜、近视眼镜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这些现象?2.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复习光的折射定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光有关的现象?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1.实验一: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实验二:将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三、学习光的折射定律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通过例题巩固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1.举例: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放大镜、近视眼镜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这些现象?2.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折射率。

2.难点:折射定律的推导、折射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激光笔、透明玻璃砖、白纸、直尺、量角器。

2.教学课件:光的折射现象动画、折射定律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规律,如直线传播、反射。

(2)提出问题: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观察光的折射现象(1)教师演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砖的折射现象。

(2)学生观察并描述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

(3)引导学生发现:光在玻璃砖中传播时,方向发生了改变。

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激光笔从空气射向玻璃砖,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入射角和折射角。

4.推导折射定律(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推导折射定律。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折射定律。

5.应用折射定律(1)教师举例说明折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2)学生举例说明折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6.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光的折射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推导定律、应用知识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光的折射现象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光在从空气进入玻璃砖时发生了什么吗?生:光的方向改变了。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对光的折射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光的传播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等现象,为本章节学习光的折射打下了基础。然而,光的折射规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可能会对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6.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以及对未来学习的期望。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正确,书写规范。
3.教师将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
3.教师点评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
7.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教学评价,反馈改进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一个简单的互动实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水杯和一支笔,将笔斜插入水杯中,观察笔看起来弯曲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光的折射教案 初中

光的折射教案 初中

光的折射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

2. 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运用,光路的可逆性。

三、教学准备1. 玻璃水缸、水、激光发射器、光具盘、玻璃砖、钢针、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筷子在水中弯折、放大镜、池底变浅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

2.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实验一: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束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路径,讨论光的传播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折射现象。

(2)实验二:观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束在水气和空气中的传播路径,讨论光的传播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折射现象。

(3)实验三:观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束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路径,讨论光的传播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的折射现象。

(4)光的折射规律: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即斯涅尔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定义。

3. 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1)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放大镜、池底变浅等。

(2)探讨光的折射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4. 光路的可逆性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然后将光路反过来,观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路的可逆性。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和光路的可逆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筷子在水中弯折、放大镜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和光路的可逆性。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光的折射》。

详细内容如下: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折射定律及其应用;3. 透镜的类型及作用;4. 光的折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了解折射定律,认识透镜的类型及作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透镜的类型及作用;2. 教学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手电筒、透明塑料尺、玻璃砖、凸透镜、凹透镜等;2. 学具:白纸、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激光手电筒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在空气和塑料中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的现象;2. 例题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透镜的类型及作用;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白纸、铅笔、直尺、量角器等学具,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光路图,并进行讨论;4. 知识巩固: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透镜的类型及作用;4. 光的折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2)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折射光路图;(3)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说明佩戴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2. 答案:(1)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2)见附件;(3)近视眼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佩戴凸透镜可以使光线提前会聚。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1)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1)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三节《光的折射》。

具体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生活中的折射实例及光的折射在科技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规律,掌握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

难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玻璃砖、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鱼、彩虹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光在遇到界面时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2. 实践探索(1)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光在空气与塑料尺界面处的折射现象。

(2)让学生用玻璃砖进行实验,观察光在玻璃与空气界面处的折射现象,并记录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3. 例题讲解例题: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求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2)一束光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求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5. 知识拓展介绍光的折射在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相等。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求折射角。

(2)解释为什么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

2. 答案(1)折射角约为24°。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观察者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教案、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和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5.课后作业与评价相结合,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设计富有思考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明白科学研究需要经过严谨的实验和推理。
4.通过学习光的折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规律的和谐与美妙,增强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光的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例如光的传播、反射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折射规律的掌握和应用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4.掌握折射率的概念,了解不同介质对光速的影响,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光的折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分层教学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4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4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掌握折射定律。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与光的折射相关的问题,如最短光程、光路图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水中的物体、彩虹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计算不同介质的折射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折射问题等。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共同讨论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不同介质时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折射规律。
3.理论讲解,深化理解
结合实验结果,讲解折射定律,让学生理解折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4.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与光的折射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讲解折射定律,让学生理解折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4.结合实例,分析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凸透镜、凹透镜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与光的折射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眼镜的透镜是如何帮助近视或远视的人看清物体的?”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光的折射物理教案模板5篇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步骤,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给大家分享光的折射物理教案,欢迎阅读!光的折射物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2、理解折射率(指绝对折射率)的定义,以及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3、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计算.能力目标1、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2、能解释自然界中出现的现象,如:海市蜃楼、水中观像等.情感目标通过生活中大量的折射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教学建议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是重点内容.其中对折射率的理解是难点.教学中要注意这样几点、①折射定律在初中是作为实验的结论提出来的,定律的第二条没有讲正弦比,只是通过实验讲了入射角和折射角哪个大、在高中教学中应该介绍折射定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上的发现是要经过曲折过程的,培养学生不断树立勇于探索规律的思想、②折射率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要让学生理解中体会这样几个层次;当光由真空射入玻璃时,入射角、折射角以及它们的正弦值是可以改变的,但正弦值之比都是个常数;对于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常数;媒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而是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v有关.③讲完折射定律应做学生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是测量式,而折射率反映的是介质的性质、对于折射定律的应用,要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折射现象,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渐让学生认识到规律对现象的分析方法.实验建议1、现象的演示,可用激光光学演示仪,它的优点是可以不在暗室中进行实验.本实验利用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和光盘上“90°”刻度线重合,圆心和光盘圆心重合,使入射光射向圆心让入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光从柱面射出,因沿半径方向而不再折射.这样改变入射角,可以从光盘读出几组不同的i、r值,计算正弦比值、加深对折射定律的理解.2、在讲光的全反射现象时,可以增加一个演示实验,以使学生对全反射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一个直径2cm以上的表面粗糙的金属球悬挂起来,表面用蜡烛燃烧冒出烟将其熏黑.使其浸入水中从量林侧面观察是一个亮亮的银球.提出水后是一个黑球.”学生看后很惊奇,然后引导学生用全反射产生的条件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效果较好.3、测玻璃的折射率的学生实验,作图时要求精确,本实验要让学生知道:(1)处理数据的方法不仅可以直接测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r,还可以通过在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上量取等长线段,然后向法线做垂线的方法,如图用刻度尺测量出AD和BP的长度,这种方法中,AO=PO且注意AO和PO尽量取得长一些,例如要大于10cm,一般可得到三位有效数字,取不同的入射角得到的n值很接近.(2)本实验也可以不用平行板玻璃砖、实验的关键在于用插针法确定射出玻璃砖的出射光线,然后通过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找到折射光线.教学设计示例(一)引入新课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现象,我们在初中也已经初步了解,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现在我们讨论.(二)教学过程光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1、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3).为折射率它是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对于同一介质无论、变化,是不变的.对于不同介质的值是不同的.介质的折射率n与光的其中传播速度有关,.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光速大小是不同的.必须指出光线入射的介质为真空;另一种介质可是任意的,如此定义的折射率为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又叫绝对折射率.如果光线在任意“两种介质中传播,折射率大的介质对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反之叫光疏介质.它们是相对的.理解和掌握折射率的物理意义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一束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其能量分配成反射和折射两部分,随着入射角的不同,其能量分配的比例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一束光在两个介质的界面上会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的规律与折射率有关.对于折射率应从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A、在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两角的正弦值之比是个常数.B、对于不同的介质,此常数的值是不同的.如光从真空进入水中,这个常数为4,光从真空进入玻璃中,该常数为3.显然,这个常数能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我们把它定义为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C、介质的折射率是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的.它取决于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D、由于不同频率的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红光的传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春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只有掌握了折射率的内涵,才能理解现象,不仅能掌握折射定律,而且为研究全反射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探究活动1.测定各种透光物质的折射率2.研究同种物质对于不同颜色率3.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光的折射物理教案【篇2】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物理教材第四章第3节《光的折射》。

内容包括: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定义;2. 折射定律及其应用;3. 透镜的种类、成像规律及其应用;4. 光的色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及光的色散现象,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透镜成像规律的计算;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手电筒、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实验光具组等;2. 学具:光学练习册、白纸、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用激光手电筒照射水面,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变化;(2)让学生用手指在水中移动,观察手指的变形。

2. 知识讲解(1)光的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存在正弦定律;(3)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为实像,凹透镜成像为虚像;(4)光的色散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3. 例题讲解(1)计算光的折射角;(2)判断透镜成像的性质;(3)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4. 随堂练习(1)完成光学练习册相关习题;(2)画图表示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成像。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透镜成像规律4. 光的色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2)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为45°,求入射角;(3)一物体距离凸透镜10cm,成像距离为20cm,求透镜的焦距;(4)解释为什么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光的折射优秀教案篇一光的折射优秀教案(一)教材:物理通报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试验本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三)课型:规律课.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四)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2.引入新课:(1)演示: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3.授新课:(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 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4)演示: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5.总结新课: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6.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2)总结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p20的第3题做实验,并回答问题,写在作业本上.《光的折射》教案篇二《光的折射》教案精选(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

2024年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三节《光的折射》。

主要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现象以及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理解折射现象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折射率的概念,能运用折射率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概念。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全反射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手电筒、透明玻璃砖、水、全反射棱镜。

2.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曲、水池底变浅等),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

3. 折射率概念:介绍折射率,解释折射率与光的传播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折射率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4. 全反射现象:演示全反射棱镜,让学生观察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的现象,解释全反射的条件。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折射定律和折射率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定律2. 折射率概念3. 全反射现象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光从空气进入水,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2)已知某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1.5,求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答案:(1)折射角为18°。

(2)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 m/s。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使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在光纤通信、眼镜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2. 折射率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全反射现象的解释与条件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与答案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如下:一、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 折射定律的表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正弦定律关系,即$\frac{\sin{i}}{\sin{r}} = \frac{n_2}{n_1}$,其中 $i$ 为入射角,$r$ 为折射角,$n_1$ 和 $n_2$ 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4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4篇)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4篇)光的折射物理教案篇一㈠教学目的:⒈知道现象;知道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而产生的一些现象。

⒉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综合力量。

⒊对学生进展安全教育。

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现象。

观看、分析试验,归纳出规律。

难点:观看、分析试验,归纳出规律及在折射中光路中可逆的。

㈢教学仪器:玻璃水缸、水、激光放射器、光具盘、玻璃砖、几根钢针、多媒体电脑及投影仪等。

㈣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我们都知道渔民捕鱼有许多方法,如:用网网鱼、用鱼叉叉鱼等。

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出示塑料泡沫上画有鱼和玻璃水缸)进展叉鱼竞赛。

当学生在竞赛时,发觉钢针都叉在鱼的上方后,惊异之余,告知学生,要知道为什么,等我们学完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从而引入课题。

(电脑显示标题)二、新课进展:1、平常我们看到装水的玻璃杯中的吸管会在水面处弯折,也是这个道理(电脑显示图片)。

让我们再来观看另一个试验,在玻璃水缸中插入一块木板,用激光沿着木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问: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水面处转变方向进入水中)再观看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中,问:要以看到什么现象?(同样也可以看到光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在玻璃面处转变方向进入玻璃中)从试验中,我们看到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和玻璃中都能看到光在水面和玻璃面处转变传播方向,而且实践也证明其他介质中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

因此,我们把“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的这种现象叫做。

(板书用电脑显示)2、规律:通过刚刚的试验教师把刚刚现象用电脑显示出光路图。

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夹角误认为折射角。

所以,要特殊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并用电脑显示)下面我们来做个试验讨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有什么规律。

要求学生要留意观看,并用电脑显示观看目的:①光从哪一种介质中射入哪一种介质中的?是怎样入射的?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③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d、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是如何变化的?先让学生观看一下整个试验的动态过程,然后让学生答复出局部问题后,教师:为更好地讨论规律,我们来仔细分析整个试验。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精编10篇)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精编10篇)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精编10篇)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能力目标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教法建议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教学设计示例1.引入课题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2.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实验结论:硬币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课堂小实验三: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大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鱼,让学生伸手抓鱼,并让学生谈一下感受.实验结论: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由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二)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先介绍教材图6-2所示实验仪器,然后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照实验讲解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略作说明.图6-l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考虑以下问题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C.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与折射角发生什么变化.D.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特点.E.让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看到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回答以上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写出板书.(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的讲授向学生发问:如果把光源放到水中,让光线逆着折射的方向射入空气中,会看到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回答是否与实验事实相符.(四)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用动画演示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3.教学总结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和它的初步规律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不要进行定量的分析,但可以稍加介绍.注意实验教学在本节讲授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路径变化。

2. 掌握折射定律,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折射现象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的应用。

2. 难点:折射定律的推导,光的色散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光的折射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彩虹、透镜成像等,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2.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变化。

3. 讲解折射定律:结合实验现象,讲解折射定律的内涵。

4.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折射定律的应用能力。

3. 结合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透明介质(如玻璃、水)、激光笔、实验桌、实验架等。

2. 教学课件: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3. 参考资料:光的折射相关论文、教材、网络资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2. 第二课时:折射定律的讲解与应用。

3. 第三课时:光的色散现象的讲解与实验。

4. 第四课时: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教学评价与总结。

九、教学拓展1.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拓宽知识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光的折射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raction of ligh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光的折射
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具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演示器)。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本节课文“?”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

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

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

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

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

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

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

教师讲述什么是现象。

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

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

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图6-2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

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

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后让学生画出不同入射角的折射光线(如图1)。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折射
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即方向不改变。

(在黑板上板书)教师补充讲述,如果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水晶等一些透明介质中时,情况和上述相同。

②再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和垂直射入空气时的折射情况。

先让学生小结,然后教师再给出结论,并板书。

比较①、②的情况。

教师指出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在图6-1中用反向箭头标出光路。

师生共同小结规律。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本节课文方框中“”一段。

3.举例应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分析课本图6-4所示的现象。

画出光路图,教师解释池底变浅的原因。

强调:人看到池底是因为池底射出的光经过折射后进入人眼。

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射来的。

所以池底好像抬高了,也就是变浅了。

需要指出:人们看到池底的A′点是A点的虚像。

回顾本课开始同学们观察到的第一个现象:碗底加水后变浅。

其道理和上述一样。

三、小结本课内容。

讨论实例。

完成课文中的练习
1.本课主要内容是现象、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应用它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2.让学生课内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请学生自己回答、订正。

3.回顾本课开始学生观察的第二个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小结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

四、作业
1.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海市蜃楼”。

2.节后练习第1、2、3题。

第3题要先做实验后回答。

五、说明
1.本节教师演示较多,要注意让学生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以加深对折射现象的印象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始引入课题的实验器材,要用碗不宜用杯子,避免解释的麻烦。

筷子要斜插入水中,学生从侧面观察效果好。

2.本节演示器材较多,重点是观察折射时的光路。

为保证观察效果,最好在实验室上课,并且要遮光。

3.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做每个演示实验前要提醒学生观察什么。

实验完,教师不急于讲解,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然后教师再补充、小结。

当然应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

4.运用折射规律解释现象,学生会有一定困难。

教师应注意示范引导,边画光路图边分析解释。

应强调:人眼看到物体是该物体射出的光进入人眼,而且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进入人眼的。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