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张爱玲文学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上海,长期以来,如同她诞生的那段特殊的时间和空间一样,它存在于中国的政治话语体制以外,在香港、台湾及海外华人中延续着生命。80年代中期以后,张爱玲文学像不死鸟一样飞回故乡上海。在中国本土再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和喜爱。1995年中秋,张爱玲在海外逝世,大陆“张爱玲热”再度掀起,理论界对张爱玲研究更成为一个热点,变成了“显学”,许多研究专著和传记陆续出版。
女人写女人的女性文学始自“五四”,与丁玲、庐隐等第一代女作家笔下有着一种觉醒了的女性意识的新女性形象不同,张爱玲的《传奇》更注重于女性内审趋向。她既忠实于她生存的那个时代,几笔便勾勒出由于时局的动荡给予女性的不安和危险感,她又不只限于那个时代,“几千年的历史所造成的生生世世为男性附庸的女性世相被展示得淋漓尽致”,《传奇》中更多地是对女性自身从古老历史代代留传下来的传统意识的根本扬弃和批判。
文学史上美好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冰心曾吟诵过:“女人是爱的化身”,“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然而,甜美的牧歌、圣洁的女性,在张爱玲的笔下却难觅踪迹。张爱玲的小说中,既没有缠绵的柔肠,也没有摄人心魄的炽情,更不见魂牵梦萦的纯情和赤诚挚爱的真情。无论是豪门闺秀、望族小姐,还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大多数少了女孩的纯洁、天真和浪漫,多了妇人的实际、世故和势利,她们时刻盘算着、算计着得失,这些世俗化的女性与传统标准的女性格格不入。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应该是温顺、善良、驯服、妩媚、聪明、美丽的。然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虽然不乏姣美的容貌,但绝非神圣、纯洁,而是或糊涂、或自私、或卑琐、或病态、或兼而有之的有着丑恶灵魂的女性。对于这些人物,作家没有简单地按传统标准来否定,她在《张爱玲散文全编》中说:“我写的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有些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而作品中真实的丑就是文学艺术中的美。她深深的知道人总是人,总是有着普通人的错误弱点,她所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
——曹七巧的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一个时代造就了一类人,而曹七巧的形象就是典型的被黄金枷锁束缚的这一类。她算不上是一个母亲,黄金填满了她的心。爱情于她只是骗钱的幌子,亲情也是带有浓厚的铜臭味,在她眼里除了金钱,其他也已荡然无存,其形象震撼了人们的内心,值得深思。关键词:女性意识多疑奴性金钱影响
一、曹七巧女性意识的多疑性格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可以看出意识的产生是由物质决定的。因此,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必然会受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张爱玲有很强的女性意识,也正是由于她所处的环境而造就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女性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开始挣脱束缚走向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样的时代背景就为女性提供了可以充分展现了自我、实现自我的历史舞台。而张爱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给我们展示了曹七巧这样的女性形象。要说曹七巧的性格多疑的塑造要从张爱玲的家庭环境说起,她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世家,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大臣李鸿章之女。父亲是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时髦的新女性[1]。张爱玲从小就在父亲、姨太太、生母、后母的夹缝中周旋,紧张的人伦关系,纷扰的生活环境,加上亲身经历了香港
陷落的炮火和上海的沦落,使她深切感受到世情淡薄和命运的不测,促成了她的敏感与多疑以及对生和死、自我世界、男人和女人的独特理解。[2]她笔下的曹七巧就是一位敏感的女性,小说中写道,在多年后云泽找到她,当她听云泽说已经把家产败光是为了她时,她的反应是:“不知不觉有点胆寒,走得远远的,倚在炉台上,脸色慢慢的变了。”[3] 她就是这样生性多疑,一看到云泽来就已经开始怀疑他是来骗她钱的,于是早已在心里设下防线,她对自己曾经心爱的人尚且如此,对亲人也更是那样。哥嫂来探望她走时,她说:“不来也罢,应酬不起”,这都是她多疑性格造成的,她认为哥嫂都是来骗她的钱的,出言竟是那样的毒辣。
试探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试探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王晓蕾
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0期
摘要张爱玲以描写女性登场,她的小说人物中最多的是女性,刻画的最成功的也是女性。她以独特的视角冷静审视女性本体的不同外表,洞察她们的心灵,大胆地揭出女性的心理痼疾,显示了以她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妇女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意识觉醒心理弱点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起源于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五四”以后以冰心、丁玲、萧红为代表的女性作家通过她们的作品共同表达了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女性悲惨的生存状况,以
及她们渴望平等、自由、独立的精神追求。但是,这些女作家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以男性为中
心的社会伦理和制度,却很少有人对女性自身尤其是对漫长的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精神奴役的创伤有所审视,人们对妇女的同情掩盖了女性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以及“女人的劣根性”。张爱玲却以异常敏锐的心灵开始对于女性自身存在的性别弱点和灵魂创伤进行了自我审视和解剖,
并且揭开了“女人的劣根性是男人一手造成的”这一历史迷底。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一律是一些精神上为情欲所困惑,物质上为金钱而烦恼的女性。她们生于乱世,平凡又普通。为了生存,各自努力挣扎,却最终摆脱不了悲剧命运。张爱玲并未像其他女作家一样,以写她们的悲剧单纯地来控诉社会的不公,却把笔触深入到女性隐秘的内心深处,挖掘出她们在漫长的男权社会中形成的软弱、自卑、愚昧、麻木等精神弱点和对男性强烈的依赖与屈从等心理痼疾展示在读者面前。这种对女性意识中传统意识的心理展露,是张爱玲对女性意识进化和发展的一个贡献。
张爱玲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第 32 卷 第 1 期2019 年 1 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Vol.32 No.1
Jan.2019张爱玲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刘静1,吕向阳1,张楠2
(1.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 037003;2.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 037000)
摘 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女性文学开始成为一种热潮,女性意识开始受到普遍大众的关注,特别是在文学界开始掀起了一种“女性写作”的热潮,女性作家开始逐渐接受新的思想,突破传统施教理念的束缚,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更多的是展现女性脱离了男性社会而寻求的生存意识。张爱玲后期作品中充分运用了更加强烈、直接的展现手法,关注女性意识,并更加深入地了解女性意识。她敏锐细致的人物刻画,使得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更加强烈。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深入探讨张爱玲后期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价值,希望丰富和完善学术界有关女性意识的研究。
关键词:女性意识;张爱玲;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01-0156-02
1 张爱玲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中国文坛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作家就是张爱玲,张爱玲在其作品中成功刻画了普通人的传奇,展现出市井人物的悲喜人生,她用华美绚丽的语言和人物刻画形式,并通过柔艳多姿、娓娓的方式讲述着世俗的人生故事。国际上针对张爱玲的作品也给予了较高的赞誉,其是中国最为优秀、重要的作家之一。另外,张爱玲还是一位具有一定才华和丰硕成果的翻译家,在其一生的写作过程中翻译了20多部作品,很多题材式的诗歌、散文、小说成功再现了人物鲜明的人格性格特点。张爱玲在其作品中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心灵观察能力,感受当时社会黑暗和女性封建束缚的影响,刻画了女性在封建道德理念下受到的伤害,从其作品中能够感受到女性意识,特别是一些女性人物形象充分展现出当时女性生存的境地以及女性受到男性压迫的现状[1,2]。
试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试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宋雪薇
来源:《广东蚕业》 2017年第7期
1
女性意识概述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又可以概括为男权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女人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女人的人生价值就是为男人传宗接代。因此,男权社会中的女人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必须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但是,由于受到资本主义新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部分先进女性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张爱玲就是著名代表之一。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在完全摆脱男权主义影响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拥有的思想态度、情感价值和生活理念以及对个人价值的醒悟。在男权主义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质疑和颠覆男性权利、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传统定义,并开始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关心女性的思维想法和重新审视女性的个人价值。
2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于20世纪20年代出生于晚清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于20世纪40年代成名于局势动荡的上海。她的代表作有言情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色戒》等。由于家族的没落和数段恩怨纠葛的情感经历,以及鸳鸯蝴蝶派的巨大影响,张爱玲的小说与同时期其他言情作家的小说相比有很大区别。张爱玲的作品往往站在一个男权社会中独特女性的视角,通过古典细腻却又冷酷尖锐的笔调,去讲述传统与现代碰撞时期,一个个不同社会阶层港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她的笔下,没有纯洁无瑕和至高无上的爱情,看似美好的爱情故事背后都充斥着阴谋和无奈。她既期盼完美的爱情却又不回避残酷的现实,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社会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张爱玲言情小说的成就也不是其他作家可以比拟的。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女作家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自我风格,我们在她的诸多作品中能够品味到较为强烈的女性意识。张爱玲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经常以女性的视野去展现女性群体的内心世界,以女性心理来审视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张爱玲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描绘女性群体自身悲惨命运的过程中,也将其内心的苦痛挣扎展现于读者面前。而本文就以张爱玲文学作品出发,对其创作中所凸显出来的女性意识进行深入剖与研究。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意识文学创作内心世界苦痛挣扎
引言
在中国20世纪的文坛中,张爱玲以只有三十岁不到的年轻女性的身份,凭借着小说集《传奇》与散文集《流言》一跃成为了国内文坛中的巅峰人物。曾经中国著名汉学家夏志清称赞了小说《金锁记》是中国从古至今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样的评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张爱玲的创作实力。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诸多海内外研究学者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多数持推崇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张爱玲自身作品的魅力属性,使得这个女性作家再次进入到读者群体中,可以说在逐渐“经典化”趋势的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张爱玲是一个真正值得被时间与读者考验的作家之一。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中多数是以女性视野来剖女性群体内心深处的苦痛,以及甘愿从属于父权制度的心态与行为,并且也在作品中对母爱的自私性、窥探性有着深刻的抨击,进而揭示出封建传统思想对母性的异化作用。作品中各处都能够凸显出张爱玲明显的女性主义思想,具有强烈且深刻的女权观念。
一张爱玲文学创作中产生女性意识的原因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引言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其小说深刻地揭示
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和女性的处境,刻画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成为
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将就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展开探讨。
女性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形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既有清纯可爱的女孩儿,也有
沉醉于荒淫生活的女人;既有受尽折磨却坚强自立的女性,也有被爱
情瑟缩的女子。女性形象鲜明生动,风格独特,表现出了张爱玲作为
一位女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力。
女性处于社会角色的矛盾
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处境经常是比较不利的。与传统观念相比,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女性的自主和地位,但是张爱玲的小说中却常常强
调女性处于社会角色的矛盾,既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影响,又受到了西方社会文化的反传统影响。她们内心深处的矛盾不断
地影响着她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主
题之一。
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经常是女性形象的突出特
点之一。她们在爱情中得到了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彰显,罔顾一切
地追求爱情。但是,爱情也常常成为了女性的枷锁,使她们处于弱势
和被动状态。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被爱情所束缚,也因此承受着爱情
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常常表现出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她们希
望摆脱传统社会中缺乏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模式,表达出一种破除束
缚的冲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通途。因此,张爱玲小说中一些女性经常具有一种表现出女性个性和独立性的倾向。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保定学院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文班孙阳090434125
摘要
我国女性文学发展中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时期是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建立,以林舒华、张爱玲、萧红、丁玲、冰心、等女作家为代表。她们以细腻描写与独特的视角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其中,张爱玲的作品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她笔下的女性大多都深受传统闺秀伦理与现代开放思想的冲突和对立的煎熬。她们有着渴望自由而不得自由的苦闷,轻视男人而又不得不依靠男人的矛盾,不断地寻找自我又不断地失去自我否定自我的迷茫,这一切在作家尖锐的描述中层层展开,笼罩着忧郁困扰和沉寂的情愫。本文将总结整理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审视
正文
一、女性意识
二、女性意识在张爱玲作品中的体现
张爱玲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一个醒目的存在。她深切关注女性命运.关注女性自身的发展.站在较高的层面对女性进行审视。张爱玲并没有停留在通过女性的悲剧命运来控诉社会的不平上.而是把她冷静的笔触深人到女性隐秘的内心深处,将女性在漫长的男权社会里所形成的软弱、自卑、麻木、愚昧等精神弱点以及对男性强烈的依赖与屈从等种种心理痼疾展现在读者面前。
1.女性不是神话
张爱玲接受并认可自己的性别角色.并不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自卑.但她却不认可把女性抬上“神”的宝座的做法。女人就是女人,是男女性别角色中的女性.既不是神化的女人,也不是女人化的神。张爱玲曾在《谈女人》一文中以尖刻的话语无情地对女性神话予以嘲笑和推翻:…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洛神不过是个古装美女,世俗所供的观音不过是古装美女赤了脚.半裸的高大肥硕的希腊石像不过是女运动家,金发的圣母不过是个俏奶妈,当众喂了一千余年的奶”。这种对于传统女性神话的解构和推翻,显示了张爱玲与传统观念相抗争的积极努力。张爱玲的女性意识是女人而女性的。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一)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入学年月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I
一、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体现- 1 -
二、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成因- 2 -
三、张爱玲女性意识的价值- 4 -
四、结语- 5 -
注释- 5 -
- 6 -
致谢- 6 -
本篇文章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根据对张爱玲作品中男女关系的描写,在披露当时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及压迫的同时,对当代女性弱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审视,以此来建立新的女性意识,甚至试图改变女性在旧时社会的地位。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特征鲜明,形象独特,正是为了突出女性本体地位和女性本体特征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反省的主要内涵。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
一、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体现
张爱玲虽在欧美教育的熏陶下成长,但依旧自小熟读《红楼梦》等古典小说,同时夹杂着新文化的大众传媒以及电影,故张爱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文人大相径庭。在张爱玲作品中,对文学承载对象的改变也表明了张爱玲的当代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及文化立场。在其作品《自己的文章》中,张爱玲进一步确认了她的当代知识女性的意识立场。在作品中她明确地指出向来以“斗争”这一“人生强势的一方面”的文学作品是过于“超级”的文学,同样也是过于“社会性”的文学;而张爱玲的作品则是永恒而安和的,是注重“人性”、“女性”的文学作品。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她的作品以
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在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
常常展现出独立、坚强、复杂和多面性的特点,体现了她对女性意识
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她们
不甘于被束缚于传统的婚姻观念和社会角色,而是追求自我实现和情
感自由。比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主人公白玫瑰和红玫瑰分
别代表了传统与现代、妥协与坚持的两种不同女性形象。白玫瑰在面
对婚姻危机时选择了忍让和妥协,而红玫瑰则坚持自我,追求真爱和
自由。张爱玲通过这两个形象展现了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
之间的挣扎和选择,呈现出了女性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形象。
此外,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还常常展现出复杂和多面性的特点。她们既有柔弱和脆弱的一面,又有坚强和果断的一面。在《色,戒》中,女主人公王佳芝在执行刺杀任务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坚强和果断的
一面,但在面对感情纠葛时又显露出了柔弱和脆弱的一面。这种复杂
性使得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和
感染力。
总的来说,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是多维度的、独立的、复杂的。她通过小说作品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社会、情感等多个层面上的挣扎
和选择,揭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张爱玲的作
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角色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对当代女性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析
作为民国时期我国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女性最大的肯定。读张爱玲的作品很容易让人忧伤,中充满了对女性生活的无奈、对女性抗争的无力、和对女性意识萌芽的慰藉。因此张爱玲的小说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是一剂良药,女性可以在小说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对自我进行救赎,在阅读过后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慢慢培养自主的女性意识。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与婚姻
探索张爱玲的小说就一定要对张爱玲有一定的了解,张爱玲是我国民国时期重要的女作家,张爱玲作为民国时期的具有自主意识的女性,对自己的爱情和事业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张爱玲的事业蒸蒸日上,很快成为上海最著名的女作家,但是爱情生活却并不顺利,张爱玲爱上了民国的大汉奸胡兰成,和胡兰成的爱情开始时是热烈和幸福的,但是胡兰成身上有男人卑劣,好色,无情和荒淫的本性,张爱玲的爱情却是纯粹和高尚的,张爱玲在追逐爱情幸福的道路上由于遇人不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因为自己的固执和胡兰成的卑劣铸就了爱情的悲剧。张爱玲的经历和对爱情的思考都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在小说中对女性的意识进行探讨[1]。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是性格鲜明的人物,她的婚姻是家庭包办的结果,这段婚姻不断承载了太多家庭的压力,白流苏也成为了家庭的牺牲品,白家的没落需要流苏通过牺牲自己的爱情来成全家庭的虚荣,用自己的婚姻为家庭赚取一定的利益,满足母亲和家庭其他成员对奢侈生活的花销。但是结婚的对象却是个荒淫无度的公子哥,白流苏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的,在夫家没有任何的地位,丈夫整日不回家,白流苏的丈夫纳了小妾,白流苏想到了离婚,但是无论是她的娘家还是夫家都是坚决不同意的,终于有一天,白流苏的丈夫因为荒淫的生活去世,白流苏和丈夫离婚,住在娘家,因为偶然的机会遇到了范柳原,二人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彼此,白流苏为了爱情突破家庭的层层阻碍,为了爱情几次跑到香港和范柳原相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白流苏终于历尽坎坷和范柳原结了婚。我认为白流苏是张爱玲笔下女性意识比较深入的,因此在婚姻面前,白流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爱情[2]。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20世纪30和40年代是张爱玲的主要创作时期,这一个时期恰是“五四”运动后女性意识觉醒的时候,在同一时期的女性作家还有丁玲、庐隐等人,她们笔下的女性沐浴着“五四”个性解放的春雨,毅然走出旧的封建家族,以乔装的面目出现,被塑造成独立自主、个性解放、极度叛逆的新女性。张爱玲没有盲目追随时代潮流,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细腻冷峻的笔锋,站在主流社会的边缘对女性的现实处境进行着独特的描摹,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份最真实的女性体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多是关于老上海的阁楼中的小姐们,她们深居于洋房的阁楼里,不关乎历史,却演绎着一场场倾国倾城的故事。在张爱玲的笔下的女性是拼了命的想留住满清末年遥远的空气。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在恋爱、婚姻、家庭上变着法儿与男性算计着、妥协着、纠缠着,只为得到一份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对男性权威的遗弃和蔑视
张爱玲的作品中主要描写的是在旧上海背景下的闺阁中的女性,她们与男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她对男性的描写确实对男权的削弱,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对男性经常采用的三种书写方式:一种是将男性隐匿在文本中,构成男性家长缺席的局面;另一种是把男性家长写进去,但是肢残无力;还有一种男性描写则是精神残疾。她用这种对男权意识的反抗和嘲弄来表现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一)男性家长的缺席
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父亲”几乎一直是被放逐的。由于男性家长的缺席,使女性摆脱了传统的束缚,甚至取代男性家长的地位,形成了女性当家作主的家庭模式。“父权”在她的作品中严重被削弱。在《倾城之恋》中,由于白氏老太爷的缺席,流苏的母亲虽然话不多,却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家中各房的争斗、宝络的婚事都得由老太太做主。白流苏离婚回家之后,得知前夫死讯,兄嫂嫌她在家吃穿用度白花钱,排挤她让她回前夫家守寡,流苏也是去寻求老太太的保护。《金锁记》中代表着姜家权威的不是姜老太爷,而是耳朵有点背,甚至有些糊涂的姜老太太。家中的儿媳的选定由她决定,各房每天都要去给姜老太太请安,老太太未醒,众人还只能在那里静静的等候。当曹七巧在那里开玩笑言语损三少夫人的时候,玳珍道:“够了,够了,少说两句罢,就算是你拿三妹妹当自己人,没什么避讳,现放着云妹妹在这儿呢,待会儿老太太跟前一告诉,管叫你吃不了兜着走!【1】(P156)”这也就显示了姜老太太在姜家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当姜老太太去世之后,姜家也就走到了尽头分崩离析瓦解了,各自分家各自过了。
张爱玲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第17卷 第1期 2019年3月
Vol.17 No.1Mar. 2019
新时代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张爱玲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1,2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大同 037003;3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 大同 037000)
刘静1 吕向阳2 张楠3
摘 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女性文学开始成为一种热潮,女性意识开始受到普遍大众的关注,特别是在文学界开始掀起了一种“女性写作”的热潮,女性作家开始逐渐的接受新的思想,突破传统施教理念的束缚,开始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更多的是展现女性脱离了男性社会而寻求的生存意识,张爱玲后期作品中充分的运用更加强烈、直接的展现手法,关注女性意识,并更加深入的了解女性意识,她敏锐细致的人物刻画,使得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更加的强烈。文章从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深入的讨论张爱玲后期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价值,并进一步加强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讨,希望丰富和完善学术界有关女性意识的研究。
关键词:女性意识;张爱玲;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冀L 1500023 (2019) 01-0052-04
作者简介:刘静(198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331工程”研究专项课题(编号:ZX-18049)。
一、张爱玲的女性意识研究的背景及
意义
20世纪中国文坛史上最耀眼的璀璨明星作家
张爱玲文学人物分析
从文本人物看女性主义意识
两位女性作家都从女性的角度来建构文本,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性主义意识,其主要是表现在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的塑造上。
(一)女性形象:个体觉醒与自我囚禁
身为女性作家,她们有自觉敏感的女性意识,爱情、婚姻是她们热衷探讨的永恒话题。莱辛和张爱玲都以大篇幅表现女性婚恋生活,其共同之处在于陷入婚恋中的女性不自觉地暴露出奴性相。波伏娃《第二性》中对女性就描述:“女人本人也承认,这个世界就其整体而言是男性的;塑造它、统治它、至今在支配它的仍是男人。至于她,她并不认为对它负有责任;她是劣等的、依附的……”。奴性相是两人共同表现的地方,但基于国别、民族及信仰不同,还有时代的不同,莱辛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特点大不相同:莱辛写的女人婚后经常走向毁灭或觉醒,而张氏塑造的女人是永不觉悟,即使是觉醒之后也继续扮演奴隶角色。她们用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来体现女性意识。
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激进的、愤怒的、敏感的,甚至还有精神分裂:玛莎·奎斯特的冲动与深思,玛丽压抑太久爆发之后的错误选择,安娜的敏感与彷徨、激进与觉醒,摩莉的离婚与再婚,佳斯敏的矛盾与理性……这些就是莱辛的女性世界,她们自我矛盾过,在大环境中自我迷失过,在寻找“自由女性”的过程中,她们失望、愤怒、求助无门,甚至过度的精神需求探索使得她们精神分裂,但她们最后觉醒了,都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女性出路。最富有启示的是,《金色笔记》的结局,安娜在与索尔的平等和谐相处中相互帮扶,找到自我,开始重新生活,这亦是莱辛所期望的男女两性模式。
莱辛相信女人离不开男人,每个女性都要去经历一次爱的洗礼,“一次强烈的感情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灾难,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那样浪漫的爱一场才会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的。”《金色笔记》中的几位女性具有典型性。安娜的好友摩莉同她一样是个离异的女人。她们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为男人造成的,站在男人的对立面,标榜自由。摩莉的第一次婚姻“只是出于维持生计甚至家族体面的考虑”,它只是“那些二十年代的婚姻的产物”。这是离异之后摩莉对婚姻的认识,她坚
浅析张爱玲的女性观
至爱的女性亲属。<倾城之恋>中自流苏就这样说过:
。人家跟我耍心眼儿,我不跟人家耍心眼儿,人家还拿浅析张爱玲的女性观我当傻子呢,准得找着我欺侮!”①耍心眼到成了天经地
义的事,类似标签也早已渗入骨髓,根深蒂固。“以美好
郑巧玲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
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
项下”,<倾城之恋>里的自流苏就认为“她跟他的目的现代文学评论摘要:本文以张爱玲的<谈女人)为出发点,分析究竟上是经济的安全”,同样<半生缘>里的曼璐也是如张爱玲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展示女性人物的生此.这种经济上的不独立又造成了女性人格的缺陷。也存命运与精神世界,挖掘出张爱玲隐现于其中的女性许正是张爱玲熟读<红楼梦>与<金瓶梅>这两部最擅长意识.以女性立场探讨女性只有通过白审才能找到出描写女性和情欲的伟大著作,给予她无限的语汇,无限路。的遐想空间,促使她时刻保持着清醒的理性,用俯瞰的譬:【∞一乏砖.挖譬关键词:张爱玲;<谈女人>;小说;女性眼光对女性自身弱点的洞察极深,关于女性的把握与
抒写也更为准确细致。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张爱玲结合自己的性别体验。
张爱玲是一位善谈女人的女作家。站在女人的一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立分析的大脑。把自己的女性身份边谈女人.是其一贯的思想立场。言说女子的劣根性
和细腻感受全部带进了创作当中。这位天性内倾、性格后.她明确提出这种劣根性形成的原因。“在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屈伏在男子的拳头下,几千年来始
张爱玲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探源
张爱玲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探源
作者:孙上淇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19期
摘要:张爱玲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多以悲剧的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题材,蕴藏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和苍凉情怀,其小说作品中女性的悲剧意识更是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张爱玲小说女性主义色彩的悲剧效果表现,其次探究作品之中的悲剧意识成因,以对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对张爱玲“苍凉美”的独特美学开展研究,从而得出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作品;悲剧意识;苍凉美学
一、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女性角色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具有多种不同形象,她们无一例外地带有悲剧性色彩。其作品的悲剧意识正是在张爱玲塑造这些悲剧女性形象的过程中确立,表现为张爱玲独特的苍凉美学,促进了新型女性小说文化的诞生。
(一)少女形象:被黑暗吞噬的弱者
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女性角色性格多半是单纯美好的,幻想着拥有美好的人生,却不识人世的黑暗与恶毒。正因为如此,她们在自己美好的憧憬中逐渐被黑暗吞噬,一步步落入堕落与毁灭的深渊。《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便是不由自主地走入了“鬼气森然地世界”,“中了邪、着了魔”,渐渐由清纯走向堕落。
(二)妻子形象:爱情物化的庸者
张爱玲小说中的妻子形象大多都追求着功利型、务实型的爱情婚姻,为了能在浮世下生活,她们不得不变成了将爱情物质化的庸俗者。在小说作品《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即是为了生计而去谋爱。她结束了自己第一次不幸婚姻,她解脱了自己但仍然没能彻底摆脱他人的眼光,转身迅速寻找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在物欲的支配下,真爱与否早已成为浮云,真正要紧的是金钱、是生存,她將婚姻看作是一种手段,一种安身立命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作者:卞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5期
摘要:女性意识是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一大特色。以现阶段张爱玲文学创作影响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女性意识的影响,分析张爱玲文学创作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了解张爱玲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明确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文学创作背景。
关键词:张爱玲;文学创作;女性意识
作者简介:卞星,性别:男,山东省诸城市人,1970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语文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张爱玲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较为著名的女作家,她具备的才情和创作的作品为我国现代文化增添了一抹色彩。人们在阅读张爱玲的作品时,总会感受到独特的魅力,这一魅力在于她会用不同的视角来阐述这个世界,这对后世而言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对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
1.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体现分析
女性意识,也称为女性对自身作为人,特别是女人价值的体验与觉醒。在男权社会中,其表现为拒绝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及对男性权利的质疑和颠覆。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女性作家通过独特的视角对社会人生、女性生活及女性内心的独特感受,也是女性作家自我意识的展现。
1.1对女性的自身审视
张爱玲对女性的自身审视也非常准确,像《金锁记》中贫嘴贱舌的曹七巧、《花凋》中命运悲惨的郑川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痴情妖娆的娇蕊,这些角色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女性意识。张爱玲在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也展现了她对女性的悲惨命运、自身缺失等都有明确认识,且依据女性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态度深层分析了女性的弱势。作品中展现的女性角色大都是长期受到男权社会的影响,不但无法改变自身命运,而且又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在成长中深受社会的影响,最终产生麻木的自我认知。例如,《半生缘》中的女主人公顾曼桢是大学毕业生,在上海一家纺织厂工作。她个性温柔坚强,并与同事沈世钧相恋,但好景不长,姐姐顾曼璐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分“祝太太”,决定生一个孩子来留住祝鸿才,但因为以往多次堕胎的经历让她有心无力,觉察到丈夫看上妹妹曼桢后,姐姐策划让姐妹共侍一夫。最终生下一个男孩
后的顾曼桢终于逃离祝公馆,去了一个小地方教书。而后又为了照顾自己的亲生骨肉,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生平最恨的人身边。十八年后,世钧与曼桢在上海重逢,然而世事沧桑,二人恍若隔世。在这一故事中,女主人公就是旧社会背景下的牺牲品,在无助的深渊中挣扎和痛苦,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也逃离不掉这个社会。张爱玲在创作中通过细腻的文字,真实地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如何的麻木、如何的柔弱,也正是这篇文章的创作,向读者勾画了一幅真实而残忍的旧社会。
1.2对女性性别意识的正确理解
虽然张爱玲的作品中展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并反对男权主义,但并不代表张爱玲自身不接受自身的性别。张爱玲曾说过,正视自己的性别,它只是区分男女角色的一种方式,没有贵贱之分,也不是非人类的神。大部分人将古代传统的女性人物看成是神,但张爱玲却在《谈女人》一文中指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不过是个古装美女,世俗所供的观音也不过是古装美女赤着脚罢了。这一观点,也表明张爱玲在认可女性意识的基础上,并没有夸大女性意识存在的重要性,其为自己身为女性而骄傲,但也认可社会上由男性创造出的文明。张爱玲的自我认知表明,只有在接受男女平衡的性别意识上,才能更好展现女性意识。
1.3对女性解放的渴望
女性意识在社会中的表现就是渴望自由,想要在社会地位上得到释放。这一观点在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得到彰显。如《五四遗事》是张爱玲在五四运动之后的文学作品,文章主要是展现了文明之光笼罩的新社会下的男女地位和男女关系。这一文章的推广,向人们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女性对自由的渴望,但是依旧没有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产生作用,更感受不到自由的曙光。除此之外,文章也展现了五四运动后提出的新概念与新风气,再一次证明五四运动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作用[1]。
2.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意识出现的缘由
2.1社会因素
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上海,而上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里一直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男权社会影响非常大,所以其创作作品的女性意识也非常强烈。她突破了旧社会提出的各项要求,通过冷静的分析,通过阐述故事情节的方式展现了上海的发展经历,也为其创作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因素。
2.2家庭因素
张爱玲的出身与家庭背景都对其后期的文学创作有积极的影响。她的出身非常显赫,父母都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文学写作功底也非常深厚。与此同时,因为她的母亲是一位接受过西方教育的贵族小姐,所以面对父亲的选择直接离家出走,而她的父
亲是一位具有封建思想的男性,不注重父女情感,这为张爱玲的成长有极大影响,这些也为其文学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调。
2.3自身因素
家庭原因促使张爱玲少年老成,并喜欢站在女性视角上去审视社会,而又因为她的性格内向且敏感,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會选择漠视亲情纠缠带来的伤害,选择一种冷静而又讽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这也为其文学作品下的女性意识提供了依据[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张爱玲创作的文学作品会从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展现女性意识,其展现的故事结构和情境都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权主义,将女性的柔弱、麻木直观而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期让读者在作者勾画的情境中感受到女性心中的情感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小静. 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探析[J]. 作家, 2015(9X):47-48.
[2]刘媛媛. 张爱玲文学叙事中的“女性意识”[J]. 安徽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