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
现代货币概念的延伸
1.表现 1)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创造出了一系 列类似于活期存款的金融工具,如NOW、 ATS等。 2)货币金融资产说:任何具有流动性或货币 性的金融资产都应被视为货币。如储蓄存款 或定期存款。
2.货币层次的划分 1)依据:流动性或货币性原则 不同层次的货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 2)层次:
第一章
货币概说
本章为货币银行学的基础。应重点掌 握和理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掌握货币的 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把握其演变规律, 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为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
货币概说
1.1 货币的产生 1.2 货币的职能 1.3 货币的形式
1.1
货币的产生
1.1.1 市场经济与交换行为 1.1.2 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1.3 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名义价值
< = >
实际价值
4.支付手段 1)概念:当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而先于或 后于商品运动而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 职能。 2)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 3)货币需要量公式 货币需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 的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总额)/ 同 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3)货币流通的调节器:举例分析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 的购买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 假设社会上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 含的价值量与一枚金币内含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 设一枚货币在一年只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 1000枚金币。
名义价值
=
实际价值
反证: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 金币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 一件商品,理性的人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 分,以金属条块的形式保持价值。
活学活用: 在现行工资制度下,货币在工资的发放中执行支付 手段职能还是流通手段职能? 分析出发点: 二者的区别在于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之间是否 存在时间间隔。流通手段下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钱货两清,商品让渡与货币回流之间不存在时间间 隔;支付手段下商品让渡与货币回流之间存在时间 间隔。在现行工资制度下,无论是月工资制度还是 周工资制度,劳动是每天每时每秒进行的,而工资 只在某一天发放,因此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而非 流通手段职能。
1.1.1
市场经济与交换行为
1. 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 2. 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 3. 社会分工的存在导致任何人都只能对一部 分资源拥有所有权,想要拥有别人拥有所 有权的资源,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1.1.2 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交换的两种形式:物物交换与以货币为媒 介的交换 物物交换向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的演变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1.货币作为交换媒介——首要功能 2.货币作为记账单位 3.货币作为价值的贮藏 4.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
1.3
货币的形式
1.3.1 货币的定义 1.3.2 货币形式的发展 1.3.3 现代货币概念的延伸
1.3.1
货币的定义
1.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2.现代货币定义
1.3.1
货币的定义
1.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现代货币定义 货币是一种具有普遍可接受性而作为购买手 段并能清偿债务的支付工具。
2.流通手段 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 行者流通手段职能。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货币必要量公式 货币必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 货币流通速度
3.贮藏手段 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 发挥着贮藏手段职能。 2)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 具有完全价值的货币,即必须是金银。 3)货币流通的调节器
5.世界货币 1)概念: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作 用时,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2)表现 (1)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2)国家间的一般购买力 (3)社会财富的一般手段
1.2.2
西方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的职能
Money is something act as medium of exchange and store as value.
3)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 币单位及其等分。如1两黄金,1两又分为 10钱。
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1)联系: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 技术性的规定。 (2)区别 前者代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 的价值;后者代表一定的技术重量,用来衡量金属 本身的量。 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后者是由国家用 法律加以规定的。 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 就比较稳定。
货币的职能
1.2.1 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 1.2.2 西方货币银行学中货币的职能
1.2.1
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在五大职能中,价值尺 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最 早的、最基本的职能,而价 值尺度又先于流通手段职能。
1.价值尺度 1)概念: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 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 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3)价格标准 4)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名义价值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实际价值
假设:发行了9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 的实际价值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高于一件 商品,理性的人必然会将原先收藏起来的金币或金 属条块重新投入流通。
名义价值

实际价值
因此: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 较、抉择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发挥着货币流通 的调节器的功能,货币过多时会自动趋于减少,在 过少时会自动趋于增加,货币具有自我调节机制, 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需要,既不过多, 也不过少。
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 1、需求的双重巧合 2、时间的双重巧合 3、地域的限制:郑和下西洋与丝绸之路
物物交换
1.1.3货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解决了需求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2、解决了时间上的双重巧合问题。 3、拓展了交易的地域。 4、使购买力一般化,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 配置:货币选票
1.2
M0=现金(C)
M1=现金(C)+活期存款(Dd) M2=M1+储蓄存款(Ds)+定期存款(Dt)
M3=M2+短期政府债券+其他金融工具
1.3.2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代用货币 4.信用货币
货币形式的发展
货币形式发展的基本规律
4.信用货币 1)概念 2)形态 (1)流通中的现金:辅币和纸币 (2)银行存款: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
货币形式发展的基本规律: 货币必须具有实际价值即必须是商品 的属性日益减弱,货币的普遍接受性特征 日益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