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诊断(很经典)

合集下载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目录
•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腹部脏器的CT影像 • 常见腹部疾病的CT影像表现 • 腹部CT影像的解读与诊断 •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01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腹部CT影像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腹部CT影像是指通过CT(计算机 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扫描, 获取的图像信息。
胰腺常见病变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像上会呈现相应的密度和形 态变化。
胰腺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观察胰腺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 的性质。
肠道的CT影像
肠道CT影像特点
肠道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弯曲、管腔较大的器官,其内容物对密 度有一定影响。正常肠道的轮廓清晰,管壁光滑。
肠道常见病变
类似病变的鉴别
一些病变在影像上可能表现相似,如胰腺癌与胰腺炎,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不同设备与参数的影响
不同CT设备的成像质量和参数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对影像 解读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影像时需要注意设备与参数 的差异。
05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 值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重要性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 要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 器的形态、位置及病变情况,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影像的扫描范围
01
02
03
上腹部
包括肝脏、胆囊、胰腺、 脾脏等器官。
下腹部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 等器官。
全腹部
包括整个腹部的所有器官。
腹部CT影像的成像原理
X射线
CT设备利用X射线对腹部进行多 层扫描,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概述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用于诊断上腹部疾病的医学影像技术。

上腹部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因此上腹部CT扫描对于这些器官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上腹部CT扫描的技术、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

技术上腹部CT扫描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腹部进行断层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技师将患者送入CT室,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扫描。

扫描时,X射线会穿过患者的身体,并在计算机中形成图像。

通过断层扫描,可以获得患者腹部各个器官的清晰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适应症上腹部CT扫描主要用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

具体适应症包括:1、肝脏疾病:如肝癌、肝脓肿、脂肪肝等;2、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3、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4、脾脏疾病:如脾脏肿大、脾脏肿瘤等;5、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癌等;6、其他疾病:如腹腔淋巴结肿大、腹水等。

禁忌症上腹部CT扫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以下人群不宜进行此项检查: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等患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过敏体质或哮喘等过敏症状者。

注意事项在进行上腹部CT扫描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空腹或饮食控制;2、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带有金属饰品或口袋的衣物;3、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4、了解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结论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对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饮食控制和穿着要求。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

通过上腹部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腹部CT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它通过高精度的CT扫描仪,能够提供腹部内脏器官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各种腹部疾病。

腹部ctppt课件

腹部ctppt课件
• CT表现 囊壁增厚(>4mm) ,增强双环影,粘膜高密度, 浆膜低密度。
腹部CT检查的适应证
二.胆道系统 1胆道: 不是首选,但目前可行体积扫描及 多平面三维重建,胆管造影等,诊断价值已
大大提高。 1)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黄疸 2)明确梗阻、炎症、结石及肿瘤的部位及
定性。 3)对胆道恶性肿瘤进行分期。
四. MRI对比增强检查
是静脉内注入能使质子驰豫时间缩短的顺磁性 物质作为对比剂,行MRI对比增强。现常用的对比 剂为钆-二乙三胺五醋酸(Gadolinium-DTPA, GdDTPA), 其不能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不被胃粘膜吸 收,完全在细胞外间隙,以无特殊靶器官分布,有
利于鉴别病变的性质。
MR检查技术
CT表现:
胰腺局部增大,胰内或胰外假囊肿(囊性低密 度区),沿胰管分布的钙化斑点,左肾筋膜增厚。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形态不规则肿块, 密度不均(通常为低密度, 偶而为囊状. 早期强化. 胰头癌: 胰尾缩小, 胰管扩张.
腹部CT检查的适应证
四. 脾 1。脾外伤: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了解脾脏有无挫伤、
撕裂,脾内、脾包膜下血肿等。 2。脾占位病变 3。脾梗死 4。脾感染性病变 5。脾先天异常
特殊扫描
5. CT三维图像重建: 将螺旋CT扫描的容积资料在工作站3DCT软 件支持下合成三维图像,此图像可360°实时旋 转,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 病灶,利用减影功能 可选择去除某一些遮掩病灶的血管和骨骼。
特殊扫描
5. CT三维图像重建: 常用的方法:
表面遮盖显示(SSD,shaded surface display) 容积重建技术(VR,volume-rendering techinique)

腹部CT解读PPT课件

腹部CT解读PPT课件
观察病变特征
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和边缘等信息,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结合临床资料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CT图像,得出诊断结论。
常见腹部CT图像的解读要点
肝脏病变
观察肝脏大小、形态、边缘和密 度变化,注意鉴别肝囊肿、肝血
管瘤、肝癌等不同病变。
胰腺病变
观察胰腺形态、边缘和密度变化 ,注意鉴别胰腺炎、胰腺癌等不
肾脏的CT解读
肾脏的CT平扫
正常肾脏形态规则,肾实质密度均匀,肾盂肾盏清晰可见。异常时, 可出现肾脏增大、缩小、形态不规则或肾实质密度不均。
肾脏的增强扫描
正常肾脏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明显强化,皮质和髓质强化程度相近。 异常时,可出现不均匀强化或延迟强化。
肾脏的常见病变
肾结石、肾囊肿、肾癌等。
脾脏的CT解读
定期培训
医生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对腹部CT图像的 解读能力。
集体讨论
对于难以判断的病例,可以组织集体讨论,集思 广益,提高诊断准确性。
借助影像学软件
利用先进的影像学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有 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
THANKS
图像质量
腹部CT图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扫描参数、设备性能等, 影响图像质量,给解读带来困难。
病变复杂性
腹部脏器众多,病变复杂多样,需 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才能准确判断。
辐射剂量
腹部CT扫描涉及多个层面和角度, 辐射剂量相对较大,需要注意控制 辐射剂量。
如何提高腹部CT解读的准确性
05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挑 战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
确定扫描范围
在解读腹部CT图像时 ,要明确扫描范围,避 免遗漏病变或误判。

腹部CT诊断医学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腹部CT诊断医学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CHAPTER
腹部CT影像学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利用X射线束对腹部进行逐层扫描,获取各层断面的图像信息,再通过计算机重 建技术形成三维图像。
腹部CT影像学原理
通过X射线的穿透作用,检测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差异,从而形成图像对 比,以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腹部CT影像学表现与正常值
率和血管成像方面更具优势。
腹部CT诊断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辐射剂量问题
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动态观察能力不足
发展趋势
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剂 量,需要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 提下尽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对于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 ,腹部CT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对一些细小病变的显示能力 有限。
腹部CT只能获取某一时间点的 图像,无法像MRI或超声一样 进行动态观察。
肝癌
CT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增 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 下降。
胰腺疾病的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肿胀、密度 不均,胰周炎性改变,胰 周积液等。
慢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实质钙化, 胰管扩张及胰周炎性改变 等。
胰腺癌
CT表现为胰腺实质内低密 度肿块,增强扫描不强化 或轻度强化。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诊断
腹部CT能够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 尿系统器官的结构,对于肿瘤、结石等疾 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腹部CT还可以用于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诊断 ,如腹膜后肿瘤、腹膜腔脓肿等。
腹部CT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01
与超声相比
腹部CT能够更全面地观察腹腔内各个脏器的结构和病变,不受气体和
重要性
腹部CT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地 位,能够提供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 和功能信息,辅助医生对腹部疾病进 行诊断、评估和治疗。

临床医生CT读片第15讲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一

临床医生CT读片第15讲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一

56・继续教育园地・,意e48)《中国医刊》2004年第39卷第4期临床医生CT读片第15讲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一)谢宝玛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01149)腹部疾病中主要常见者为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肾上腺、肾脏、输尿管以及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和腹膜后腔等疾病。

以下按器官的常见疾病加以叙述。

1肝脏疾病1.1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是肝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多数血窦内衬以内皮细胞,有纤维隔所构成的肿瘤。

亦有薄的包膜,增大缓慢,大小不等,可以单发与多发。

CT表现①CT平扫可见肝内低密度区;CT值在0。

20HU;②呈圆形、椭圆形;③边缘规则,可轻度分叶状;④少数有钙化灶;⑤CECT早期呈边缘性增强,逐渐增强部向中心扩展;⑥延迟扫描,注药后15分钟,中心部亦增强与边缘部融合;⑦肿瘤大小常数月数年无明显变化(图1,2)。

注意肝海绵状血管瘤平扫CT与肝癌有时鉴别困难,则采取CECT并延迟5分钟、10分钟及15分钟或半小时后再扫描,凭借血液动态可以鉴别。

肝血管瘤全部增强需要20分钟。

称为动态CT(dynamicCT)。

肝的良性肿瘤中还有肝细胞腺瘤、脂肪瘤、纤维瘤、错构瘤及畸胎瘤等。

均具有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缘整齐的低密度区。

错构瘤及畸胎瘤可见钙化。

1.2肝细胞癌病理是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癌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很似肝细胞。

肿瘤可表现为单发巨形肿块,多位于肝右叶或全肝。

亦可形成多发结节状肿块,门静脉内常见癌栓或下腔静脉、肝静脉亦可发生癌栓,而弥漫型者较少见。

胆管细胞癌多发生在较大的胆管,也可形成肝及胆管的混合型癌。

肝癌进展迅速,向四周扩散,侵犯周围器官或转移使区域性淋巴结肿大,肝门及腹主动脉淋巴结肿大。

CT表现①于肝内形成不规则肿块状阴影;②呈镶嵌型(mosaic)阴影;③呈低密度区,坏死及脂肪变性;④边缘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切迹;⑤肝表面凹凸不平;⑥合并肝硬化时则肝萎缩,左叶代偿肥大或脾增大;⑦注意下腔静脉、门静脉肝静脉常见癌栓,CECT时可见该部充盈缺损;⑧CECT后,动脉相时癌瘤呈增强,门静脉相时包膜有增强,癌呈低密度平衡相时癌密度减低,而肝的密度增强,这是肝癌CECT的特征影像,平衡相时为CECT5分钟后出现;⑨注意有等密度(和肝比较)的肝癌,必须CECT方可显示;⑩转移时可见区域淋巴结肿大(>15mm);肿瘤可在短时间(月)有进行性增大;肝癌可侵犯肝血管、胆管、下腔静脉等(图3)。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②伴随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低密度区相对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改变)。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52页
肝血管瘤CT表现
增强扫描是诊疗肝海绵状血管瘤重要方法, 含有特征性表现, 诊疗正确率可在90%以上。普通经典表现出现在动脉早期, 即注药后30~60秒。所以强调正确检验技术, 即快速、团状注射造影剂, 快速扫描, 适时延时扫描。不然, 因未见到特征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36页
增强扫描: 脂肪肝增强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持相对低密度;肝内血管强化显影尤其清楚,走行及分布正常。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37页
第86页
胰岛细胞瘤—内钙化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87页
胰岛细胞瘤—囊变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88页
CT表现 : (1)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含糊。 (2)胰周积液: 胰周围水样密度影。 (3)肾前筋膜增厚。 (4)胰内出血: 胰内高密度影。 (5)胰腺假性囊肿(4周后可形成)。 (6)胰腺脓肿。
第22页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23页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24页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25页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26页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27页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28页
腹部CT诊疗很经典
第29页
肝脏
肝脏正常表现1 肝实质: 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上腹部其 它脏器如脾脏等。2 肝血管: 包含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表现为肝 内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 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3 肝内胆管: 正常不显示。4 增强扫描: 肝实质和血管显著强化,密度升高。

腹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外科)

腹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外科)

胃癌肝脏转移






肠 癌



胆系病变
胆管囊状扩张(肝内胆管囊状扩张Caroli病) 胆囊炎、胆系结石。 胆系肿瘤 胆系梗阻
胆总管囊肿
肝内胆管囊肿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囊与囊或与胆管相通。 CT:肝内多发、大小不等、无强化,囊与囊之间可见
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 囊变:平滑肌肉瘤、黑色素瘤、结肠癌、类癌。
肝脏转移瘤
CT平扫:小而多的类圆形低密度,可单发,可钙 化、出血、囊变。
CT增强:动脉期边缘不规则强化,门脉期整个病 灶均匀不均匀强化。
“牛眼征”:内低密度,边缘强化、外围低密度 水肿。
小病灶发生囊变,边缘增强。
泡状棘球蚴(泡型包虫病):多层同心圆的小点 状钙化。
肝脏良性肿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囊肿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腺瘤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炎性假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84%,30-60,女性。 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
内皮细胞,血窦间有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形成 海绵状结构,偶然肿瘤内见钙化、血栓形成。 CT:平扫低密度,30HU,增强动脉期,小于 3cm病灶整体强化,大于3cm病灶边缘结节状 强化;门脉期小于3cm病灶持续强化,大于 3cm病灶强化向病灶中央充填。强化的密度始终 与同层面主动脉密度一致。
FNH
CT:平扫密度均匀,等或低密度,部分可显示瘢 痕显示率20%-40%,很少有钙化。
增强:富血供病变,明显强化,除瘢痕外均匀强 化,可显示供血动脉;门脉期呈等密度,边界不 清楚;瘢痕延迟强化。
FNH

腹部CT解剖及常见疾病CT诊断

腹部CT解剖及常见疾病CT诊断

CT表现
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 灶,较大的病灶多有中心坏死;
增强早期多出现边缘局灶分布的结节 强化,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 特征变化为注射对比剂后5~60min病 灶变为与肝密度一致等密度影。
肝血管瘤(平扫)
肝血管瘤(增强)
肝血管瘤(平扫)
肝血管瘤(增强)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腹部CT解剖及诊断
CT解剖
检查方法
一、扫描前准备:空腹,扫描前30分钟口 服造影剂500ml,临检查前再服200ml,以 充分充盈胃肠道,避免与腹部肿块及肿大 淋巴结混淆。
二、平扫:常规仰卧位,自肝顶至肝 下缘,8~10mm 层厚及层距,扫描时 需闭气,必要时薄层扫描。
CT表现
平扫多表现为边界欠清的类圆形 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病灶,肿瘤可呈单 发或多发结节、肿块或弥漫病变;
增强早期肿瘤密度增高,至门脉 期密度多减低,延迟后肿瘤多表现为 低密度。
原发性肝Ca
肝Ca
肝Ca
巨块型பைடு நூலகம்癌
弥漫型肝Ca
小肝癌
肝Ca 肋骨转移
肝Ca术后
肝Ca 并腔静脉癌栓
肝癌合并肝总管癌栓
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瘤样增生,并 非真性肿瘤,病灶中央为一星状瘢痕组 织,纤维间隔从中间向四周放射,将病 灶分割呈结节状,有界限但无包膜。
CT表现
多单发,边界清楚密度稍低的肿 块影,部分肿块的中心见星状低密度 影,可有轻度强化,少数病灶延迟后 强化较明显。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有脂肪、血管、平滑肌三种成分 构成。
间接征象:包括肝脏直接侵犯征
象、肝内转移灶、周围淋巴结转移、 胆道梗阻征象、门脉浸润征象等。
胆囊癌
胆囊癌

经典腹部CTppt课件

经典腹部CTppt课件
62
-
63
-
64
-
慢性胆囊炎
可由急性胆囊炎演变而成,也可以为原发 的慢性炎症
基本病理为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呈弥漫性 增厚,肌层萎缩,可伴有钙化,囊腔变小, 收缩机能减退
多为老年病人,症状为不典型消化功能减 退、间歇痛、腹胀
65
-
慢性胆囊炎CT表现
平扫:
①、胆囊缩小
②、胆囊壁增厚
③、胆囊壁钙化(形成所谓“瓷胆 囊” )
为海肝绵血状血管管瘤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
瘤。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 病理改变为肿瘤外可见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
组织分界清楚,其内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 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 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42
-
平较扫大肝血为海管类瘤圆绵者形状中低心密血常度管伴区瘤有,低边C密界T度清表区楚现(,纤密维度化均、匀血。
- 环结”缔。组慢织性 包肝膜脓,肿脓由肿于壁脓呈肿边周界围清3形晰4成的血显管著丰环富形的强
35
-
36
-
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及多囊肝,单纯性肝囊肿可单
发、肝多囊发;肿多囊肝常合并肾、胰等其他脏器囊肿。
囊肿多数内衬立方上皮细胞,外被以纤维组织包 膜。囊肿可大可小,大小相差很大 临床一般无症状,多于体检B超时偶然发现。本 病具有女性多、高龄者多倾向

-
侧支循环形 29
30
-
31
-
32
-
肝脓肿
是肝内常见的炎性病变,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前者主要继发于胆道、腹腔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 染,而后者常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
肝脓肿病理改变为三层结构,中心为组织液化坏 死区域,充满了由坏死的组织细胞及白细胞形成 的半液体残渣。坏死区域周围为中间层,由胶原 纤维少的肉芽组织构成。外围为向正常肝组织移 行区域,为伴有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的肉芽层。

腹部常见病变CT诊断

腹部常见病变CT诊断
(1)肝脏:CT可显示肝脏轮廓,大小,密度和内部结构。正常肝脏密度均匀,CT值为40-70H,高于脾脏。右侧纵裂是胆囊窝,左侧纵裂是肝骶韧带,中间是肝门,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左侧纵裂的左边是左侧叶,右侧纵裂的右边是右侧叶。
(2)胆囊和胆道:胆囊位于胆囊窝,横径4cm,囊内含胆汁,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5-30H,形状呈椭圆形,或规则圆形,边界清楚。在正常肝脏中,外胆管未发育并在扩张时显示。扩张的胆管表现为从肝门延伸到肝脏的树突状低密度阴影。
(三)胰腺疾病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是X射线检查的难点。CT能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诊断准确率高。(1)胰腺癌:直接表现为肿块或胰腺局部肿大,密度相同,且密度低。间接征象是由于肿瘤浸润和压迫导致远端胰管扩张。如果主胰管和胆总管同时扩张,则显示双导管标记。如果胰腺癌扩散,它会渗入周围的脂肪层,轮廓模糊。淋巴转移扩大了胰腺和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肝和腹膜后转移可引起腹水。(2)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以胰腺肿大、畸形、边缘模糊为特征。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萎缩或肿大、畸形、钙化和假囊肿。
2,脂肪肝:大部分脂肪浸润是广泛而均匀的,少数是有限的,CT显示肝脏密度降低,低于脾脏,严重的CT值为阴性,因此肝脏血管显示树突状密度较高的阴影。
3,肝脏肿瘤:肝脏肿瘤的CT检出率高,肿瘤的数量,大小和程度可以确定,但有时定性诊断很困难。(1)肝囊肿:CT显示球形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CT值与水密度相似。(2)肝海绵状血管瘤:CT扫描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边缘呈结节性增强,向中心逐渐扩大,原始密度在一定时间后恢复。该过程所需的时间长度与病变的大小成比例。这种特有的CT性能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定性诊断。(3)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小肝癌(3 cm以下),肿块型,多结节型和弥漫型。CT扫描所显示出的大多数肝癌密度相对较低,但少数肝癌的密度相同,CT不易发现。低密度肿瘤一般表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在肿瘤中,由于坏死,液化等而出现较低密度区域,并且在中部和边缘处可见结节。此外,应注意以下间接征兆:肝脏形状有局部凸起。肝门,胆囊,胰腺和胃移位。80%的肝癌与肝硬化有关。肝转移通常在肝脏中显示出多个圆形,低密度区域,其大小不同。增强可见的肿瘤增强或圆形标志。鉴别诊断需要使用其他临床数据。

腹部CT检查技术

腹部CT检查技术
2.对比剂过敏者不宜进行增强检查。
2020/12/1
2
腹部(Abdomen):人的腹部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 分。在解剖学上,腹 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 盆界限。
腹部(Abdomen):上腹部、中下腹部、盆腔
上腹部:胃肝胆胰脾
中下腹部:肾上腺、肾、输尿管的上段
盆腔:男性(膀胱、前列腺、直肠)
女性(膀胱、子宫、卵巢)
必要时,进行全腹部检查
扫描方式:平扫、平扫+增强
2020/12/1
3
【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1.确认申请单信息,核对患者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和 检查部位(请问您哪里不舒服?),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 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有关人员核准 确认。 2.对病人应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工作以及必要嘱咐,包括检查 中机器发出的响声等,消除紧张情绪及取得病人的配合,能 使检查能够顺利进行。 3.去除胸部的全部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于不能合作的病人,如婴幼儿、昏迷的病人,须事先给予 镇静剂,详细用法遵照临床医师的医嘱。 5.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尤其是生殖腺、甲状 腺等敏感器官的防护) 6.针对育龄期妇女,应询问是否怀孕。妊娠期妇女禁止做放射 检查。若病情需要,及时与患者及临床医生做好沟通,并做 好解释说明工作。
2020/12/1
8
【图像后处理】 1.重建方位:利用增强容积数据进入MPR界面,做先Sag 后Cor,先软组织窗再骨窗。外伤需要加做骨窗。 2.重建参数:7mm。 3.三维重建:利用增强的容积数据进入3D界面,选择 Aorta,再选择Bone Removal去骨并保存MIP跟VR 【照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像、平扫跟增强的横断面图像及MIP、

太珍贵了!26种腹部消化系统重要影像征

太珍贵了!26种腹部消化系统重要影像征

太珍贵了!26种腹部消化系统重要影像征1、靶征(肠套叠)是肠套叠最常见的特征性CT征像,为肠套叠长轴与CT扫描层面垂直时的表现,反映了套叠的各层肠壁、肠腔及肠系膜间的关系。

典型排列为自外向内分别代表鞘部外层肠壁、鞘部肠腔内造影剂、鞘部内层肠壁、偏心性套入部肠系膜、套入部肠壁、套入部肠腔内造影剂。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及与其相连的肠系膜(套入部)被套如其相连的一段长管内(鞘部),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阻碍。

婴儿由于大肠与小肠管径之比例相差大,故小肠易陷入大肠而被套牢。

少数肠套叠可能来自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美凯尔憩室、肠息肉、异位胰腺小结、血管瘤、异物、复制肠管、淋巴增生、肿瘤、寄生虫等,其中以美克尔憩室最多,过敏性紫斑也常会合并肠套叠,大于2岁的小孩发生肠套叠,一定要考虑到这些病变,大于5岁的病例中,则以淋巴瘤为最多;成人肠套叠小肠多见,常伴发良性病变;结肠型肠套叠则更多由恶性病变继发。

良性病变有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腺瘤样息肉、美克尔憩室、术后粘连以及动力性病变等;恶性病变有转移瘤、腺癌、类癌、淋巴瘤及平滑肌肉瘤等。

由于肠套叠长轴与CT扫描层面的角度不同,表现各异。

如扫描层面和迂曲的肠道相平行时,表现为彗星尾征或肾形征:即套叠近端肠系膜血管牵拉聚拢的征象。

一般情况下,慧星尾征均与肾型肿块相伴出现。

该肾形肿块为套鞘部游离缘与套入部近端肠管及肠系膜的CT斜切面图像,其中游离的套鞘呈弧形围绕套入部,形状若肾轮廓外形,而套入部近端肠管、肠系膜形状若肾蒂。

此时,所谓慧星尾征的组成还应包括套入近端肠管。

如果套叠的肠管与CT扫描垂直,则呈靶形征,即肿块影表现为圆形或类似环形。

通常在肿块内可分辨出层样结构,推测可能是继发于套入部和鞘部间的液体或是肠壁水肿造成密度对比,类似同心圆形;当套入部肠壁显著水肿坏死或套入部肿瘤周围浸润累及肠系膜,肠系膜血管及脂肪、套叠时间较长,套入部系膜血管受挤压时,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套入部肠壁充血水肿、变硬,形成不完全性肠梗阻,套叠以上肠管蠕动增强,可引起代偿性肠管扩张肥厚,并可见肠系膜连同其血管纠集、扭曲,形成“漩涡征”。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消化系统中肝、胆、胰、脾病变由于缺乏自然对比X线检查价值不大,CT 则能较好地显示,因此,CT是一种重要的检查项目。

另外,超声、磁共振也可较好地显示,常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研究,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消化系统CT表现[目的和要求]1、了解腹部CT各种不同部位要求的不同检查方法。

2、掌握肝、胆、脾、胰及胃肠道的正常CT解剖和异常CT表现。

1、胃肠道的正常CT表现(1)食管:因食管周围有一层脂肪组织包绕,因而CT能清晰显示其断面的形态及与其邻近结构的关系。

因扩张的程度不同,食管的厚薄也不同,一般壁厚度为3mm,正常的食管内气体位置居中。

(2)胃:胃底和胃体上部小弯侧与肝左叶相邻,大弯侧靠近脾,胃体和胃窦后壁与胰体、尾前缘接近,中间由脂肪层隔开。

在胃腔充分充盈的CT扫描图像上,胃壁厚度均匀,约2-5mm。

食管胃底连接处无造影剂充盈,表现为主动脉前局限性软组织结节。

胃底常见气液面,可能产生线状伪影,可结合侧卧或俯卧位检查观察。

结肠脾曲可在左侧显示,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同一层面。

(3)十二指肠:上接胃幽门管,向下绕过胰头及钩突,水平段横过中线,走行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之间。

其肠壁厚度与小肠相同。

(4)小肠:充盈良好正常的小肠壁厚约3mm,回肠末端肠腔较小,肠壁厚可达5mm。

小肠肠曲间有少量脂肪组织,系膜内有大量脂肪组织。

通常空肠位于左上腹,回肠位于右下腹。

具体某一段肠袢CT图像往往难以判断。

(5)大肠:大肠壁外脂肪层较厚,CT图像显示清晰,轮廓光滑,边缘锐利。

正常结肠壁厚3-5mm,纵行扫描像上可见结肠袋和半月皱襞。

2、肝胆胰脾的正常CT表现(图2-6-1~2)(1)肝:正常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为40-60Hu,高于脾、胰,更高于肾。

增强CT扫描,肝实质密度均匀增高。

平扫时,正常肝内的管道系统CT值均低于肝实质,但位于周边的正常管道小分支CT多不显示。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要点二
肝脏常见病变
在肝脏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这 些病变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 现,如密度改变、形态异常等。
要点三
肝脏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脂 肪肝和肝炎在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降 低,但脂肪肝的密度降低较为均匀, 而肝炎的密度降低不均匀;肝硬化和 肝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异常,但 肝硬化的边缘较为圆滑,而肝癌的边 缘较为毛糙。
腹部CT的局限性
辐射暴露
分辨率限制
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暴露,可能对 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腹部CT的分辨率有限,对于较小的病变或 细微结构可能难以准确显示。
伪影干扰
费用较高
由于腹部CT扫描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 影响,如胃肠蠕动、呼吸运动等,导致图 像出现伪影,影响诊断准确性。
腹部CT检查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技 术,因此费用相对较高。
胰腺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形 态较规则,边缘清晰。正常胰腺的CT 值约为30-50HU。在胰腺的CT图像 上,可以观察到胰管、胰头等结构。
在胰腺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 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如密度改 变、形态异常等。
胰腺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胰腺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胰 腺炎和胰腺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 异常和密度改变,但炎性病变通常伴 有周围渗出和肿胀,而癌肿则呈浸润 性生长;胰腺囊肿和胰腺癌在CT图像 上表现为形态异常和密度改变,但囊 肿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而癌肿则呈 不规则形状。
肾脏CT图像解析
肾脏常见病变
肾脏病变鉴别诊断

腹部CT诊断(很经典) 精选1篇

腹部CT诊断(很经典) 精选1篇

腹部CT诊断(很经典)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CT已经成为了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腹部CT具有扫描范围广、图像清晰度高、检查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腹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本文将对腹部CT诊断的一些经典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肠梗阻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的肠腔阻塞。

腹部CT是肠梗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肠梗阻病例:患者男性,45岁,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小肠和结肠明显扩张,肠壁增厚,提示肠梗阻的可能性较大。

进一步行胃肠道造影示小肠和结肠完全性梗阻。

最终根据腹部CT和胃肠道造影的结果,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

二、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

腹部CT可以显示胆囊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变化,对于胆囊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胆囊炎病例:患者女性,30岁,因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胆囊增大,壁厚,呈低密度影,提示胆囊炎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CT还显示胆管轻度扩张,提示胆汁淤积的可能性。

最终根据腹部CT的结果,确诊为急性胆囊炎。

三、胰腺炎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

腹部CT可以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变化,对于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胰腺炎病例:患者男性,40岁,因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胰腺肿大,密度不均,边缘模糊,提示胰腺炎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CT还显示胰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受压抬高。

最终根据腹部CT的结果,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四、肝癌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

腹部CT可以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对于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肝癌病例:患者男性,55岁,因右上腹疼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肝脏右叶有一直径约2cm的低密度灶,边缘清晰,提示肝癌的可能性较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主要疾病
胰腺癌 男>女,胰头部常见,导管上皮>腺泡 周围浸润 消化道造影

– – –
胃受压 12指肠内缘受累,曲度增大(非特异性) 小肠、结肠浸润;腹膜种植

CT为首选检查方法
胰腺癌CT表现

直接征象
– –
局部增大,软组织密度,边缘不整 内部密度不均匀,出血坏死囊变等 胆胰管扩张 周围组织、脏器浸润 胰周淋巴结肿大
脾囊肿
脾囊肿同肝、肾囊肿,平扫呈水样低密度,境界清晰; 增强后无强化。
肾 脏
检查方法
平扫: 1、检查前半小时口服2%泛影葡胺400- 500ml 2,病人仰卧,双手抱头。 3 ,先扫定位像,取层厚层距,从肾上极扫至 肾下极。 增强扫描: 静脉注射60%泛影葡胺60-100ml或非离子型造 影剂后再做扫描。螺旋CT双期扫描价值非常大

胰岛细胞瘤—内钙化
胰岛细胞瘤—囊变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 : (1)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 (2)胰周积液:胰周围水样密度影。 (3)肾前筋膜增厚。 (4)胰内出血:胰内高密度影。 (5)胰腺假性囊肿(4周后可形成)。 (6)胰腺脓肿。
急性胰腺炎—左侧肾旁前间隙积 液
慢性胰腺炎
CT表现 (1)胰腺萎缩缩小。 (2)胰腺及胰管钙化。 (3)胰管扩张(局部或整个胰管,均匀性扩张或呈串 珠状。 (4)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胆囊位于胆囊窝内,呈卵圆形或圆形,横径2.53.5cm,大于4.5cm为增大;胆囊壁光滑,厚约1-2mm, 厚薄均匀,超过3mm为异常增厚。
胆囊炎
CT表现 (1)急性胆囊炎 ①平扫 A.胆囊增大,横径大于4.5cm。 B. 胆囊壁厚,大于3mm,边缘模糊,周围 环状水肿带。
C. 胆囊穿孔形成脓肿:正常胆囊周围脂肪
不均匀 ,边缘清楚或不清楚。
②脓肿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称为环征 或靶征。 ③病灶有气体时诊断可肯定。 (2)增强扫描:脓肿壁环状强化。
胆囊
一、正常表现
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肝总管表现为肝门区 环状影,位于门静脉右前方。
胆总管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内的环状影,位于下腔静 脉前方,直径不超过10mm。
腹部CT的检查技术
(一) 扫描前准备:扫描前30分钟空腹口服1-2%的泛影 葡胺或温开水800-1000ml,下腹部及盆腔应待膀胱充 盈后扫描。上检查台前再口服200ml。 (二) 平扫 仰卧位,扫描时宜屏气。 1、团注非动态扫描;
(三) 增强扫描
2、团注动态扫描(1)进床式动态扫描 (2)同层动态扫描;
3、螺旋CT
双期或多期增强扫描。
(四) 造影CT:肾动脉造影(CTA)、下肢造影CT等
腹部CT解剖
肝脏
肝脏正常表现
1 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上腹部其
它脏器如脾脏等。 2 肝血管: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表现为肝 内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 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 3 肝内胆管:正常不显示。 4 增强扫描:肝实质和血管明显强化,密度升高。
间隙消失,出现局限性低密度区。 D. 可合并有胆囊结石。 ②增强扫描:胆囊壁和脓肿壁强化。
胆囊炎
(2) 慢性胆囊炎 ①胆囊缩小。 ②胆囊壁增厚。
③胆囊壁钙化。
④常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癌
1. 病理 多为腺癌,少数为鳞癌。 2. CT表现 (1)平扫 ①腔内结节型:从胆囊壁突入腔内的单发或多发 乳头状软组密度结节,胆囊腔仍明显可见。 ②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 增厚。 ③肿块型:表现为与肝实质密度相似的实性软组 织肿块,胆囊腔大部或完全消失,此型多为晚期表现。 ④阻塞型:肿瘤侵犯胆囊管造成阻塞,胆囊积液 扩大,肿瘤小常不易发现。 (2)增强扫描:病变可中度强化。
肝血管瘤CT平扫呈低密度灶, 密度均匀,边缘较清。
腹主 动脉
肝血 管瘤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CT扫描,动脉期示:病 灶由边缘向中心结节状强化,逐渐填满,其密度 与同层腹主动脉相似。
肝血 管瘤
静脉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填充,呈密度 较均的高密度灶,显示更清楚。
肝血 管瘤
2分钟后,平衡期CT扫描示病灶仍呈较高 密度,显示清楚,表现为“早出晚归”征
正常表现---形态
CT 横断面图像上肾脏为边缘光滑 的近圆形、椭圆形或有分叶的软组织 影,肾门附近层面肾前内缘有一凹陷 切迹有血管蒂伸向前内方。肾蒂内结 构由前向后分别为肾静脉、肾动脉和 肾盂。
正常表现---密度
平扫肾实质密度均匀一致,略 低于肝脏及脾脏密度,肾皮质和髓 质从密度上无法区分。充满尿液的 肾盏肾盂密度接近于水,肾周间隙 和肾门充满脂肪组织,CT值低于水。 增强扫描,肾实质和肾髓质明显强 化。
肝门的癌压迫或侵犯胆管引起梗阻性黄疸。
四、转移性肝癌
平扫为肝内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不等,常为多发, 亦可单发。分布趋向均匀,边界清晰,亦可不清晰。密度均匀 或不均匀;部分病例可出现钙化,如结肠粘液癌、胃粘液癌、 卵巢癌、骨肉瘤等的转移灶。 增强扫描 (1)病灶边缘强化。 (2)病灶均匀强化。 (3)出现“牛眼征”:表现为病灶中心低密度 ,边 缘为高密度强化带,最外层又低于肝实质 (中心低密度为坏死区,最外层低密度带为 正常肝组织和血窦受压改变)
三、原发性肝癌
病理 肝癌分三型:①巨块型:直径≥5cm;②结节 型:直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cm;③弥漫型:结节小,弥漫分布且均匀。
CT表现 (1)平扫:①肝内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型低 密度灶,有分叶,密度不均,大小不等。 ②边缘有一圈透亮带,所谓“晕圈征” ③病灶可单发,也可多发。 ④常同时有肝硬化表现。
肝分叶及段的解剖标志
肝左、中、右静脉 肝内三条裂隙:肝圆韧带裂(左叶间 裂)、叶间裂、静脉韧带裂.

肝脏的常见病CT表现
一、脂肪肝
病理 : 脂肪在肝细 胞内过度沉积, 又名肝脏脂肪浸 润。 CT 表现 : 平扫:肝 体积正常或增大, 肝密度弥漫性或 局灶性减低,低 于脾脏密度。

增强扫描:脂肪肝增强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保 持相对低密度;肝内血管强化显影特别清楚,走行及分布 正常。
五、肝血管瘤CT表现
肝血管瘤CT表现
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 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正确率可 在90%以上。一般典型表现出现在动脉早 期,即注药后30~60秒。因此强调正确的 检查技术,即快速、团状注射造影剂,快 速扫描,适时延时扫描。否则,因未见到 特征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肝血 管瘤

间接征象
– – –
肝转移灶 增强:少血供,呈相对低密度.

胰腺癌
胰岛细胞瘤
多发生在胰岛组织较多的体尾部。 分功能性及无功能性。 功能性直径多不超过2cm,其内可见钙化 (极小数),多为多血管性,增强扫描早期 强化明显。少数为少管性,甚至为囊性改 变. 无功能性较大,平均10cm。
增强扫描: 1 动脉期病灶迅速强化,常为不均匀强化, 密度超过肝实质; 2 静脉期病灶密度迅速下降,低于肝实质。 3 延迟期扫描病灶不强化。
(3)转移征象 ①门脉内癌栓形成:受累门脉扩大,增强后充盈 缺损。 ② 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癌栓形成:表现为静脉 扩大,增强后内有充盈缺损。 ③淋巴结肿大:肝门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④肝门内及肝内胆管扩张:系肿大淋巴结或位于
胰腺
一、检查前准备:急性胰腺炎禁服造影剂或水。 二、正常表现:在 CT图象上,胰腺多呈向前弯曲的带状结构 ,轮廓光滑,可有分叶。密度均匀,CT值略低于肝脏。一般 是胰头最大,到胰体、胰尾逐渐变细。
一些常用的测量值
胰腺大小 胰头3cm;胰体2.5cm;胰尾2cm (前后最大径) 胰管 主胰管: 体部不超过3mm
肾错构瘤
病理:肾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肾良 性肿瘤,它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 滑肌和脂肪组成。 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腰痛、血 尿和腹部包块。合并结节性硬化症 者,临床有三大特征即:面部的皮 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力迟缓
CT表现
平扫:肾实质软组织肿块,呈圆形、 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滑锐利,境界 清楚,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内有脂肪 密度的低密度区,是肾错构瘤的特征性 表现。肿瘤较大时可引起肾外形增大和 肾盂、肾盏变形移位。
常见疾病
肾癌 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单纯性肾囊肿 多囊肾 肾结石 肾结核

肾癌
病理 肾癌起源于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 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呈圆 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瘤内可有坏死、 囊变、出血和钙化 临床表现 肾癌多见于40-60岁男性,主 要表现为血尿、腰痛和包块。

肾癌CT表现
平扫:①肿瘤位于肾实质内,表现可 为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与 正常组织分界不清。②肿瘤密度低于或 等于正常肾脏密度,而且密度不均匀, 肿瘤内可见密度不均的出血、坏死、囊 变、钙化。
肾癌CT表现

增强扫描,①肿瘤实质部分轻度或中度 强化,囊变及坏死部分不强化,正常肾 组织明显强化,两者呈鲜明对比。②可 见肾盂、肾盏受到侵犯或被肿瘤压迫变 形移位、闭塞消失。③当肾静脉或下腔 静脉内有癌栓形成时,受累血管明显增 粗,内有低密度充盈缺损
胰腺和胰管可出现钙化 – 慢性胰 腺炎
胰管扩张;假性囊肿形成。
胰腺假囊肿
胰腺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胰管融合不全
– 腹侧与背侧胰管互不交通,分别开口于12指
肠乳头与小乳头 – ERCP诊断

环状胰腺
– 胰腺环绕12指肠降部
迷走胰腺
脾脏
正常脾脏密度均匀,略低于正常肝脏密度,其长轴为3-5个 肋单元(以一个肋骨或一个肋间隙为一个肋单元)。
肾周筋膜和间隙
肾周有脂肪囊,其外为致密的肾筋膜后腹 膜可分为肾前旁、肾周和肾后旁三个腔隙,其 间以筋膜相隔。 ㈠肾前间隙:位于后腹膜与肾 前筋膜之间。内有胰腺、胰血管和十二指肠降 部及升、降结肠。 ㈡肾周间隙:位于肾前、后 筋膜之间,内有肾上腺、肾脏、近端肾收集系 统、肾血管和脂肪等。㈢肾后间隙:位于肾后 筋膜与横筋膜之间,内无器官,只有脂肪、血 管和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