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语文1 沁园春·雪【第一课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优质课PPT课件
精读细研
6.上阕通过写景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先总写了北国雪景,然后具体描写长城、 大河、山、原等雪中景物,最后描写想象中雪后天 晴的美丽景色,虚实结合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 爱、赞美之情。
精读细研
热
北 国 风 光
概括写景(动静结合)
爱
实写 祖
具体写景(以动写静)
国 大
好
想象写景
虚写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精读细研
4.“望”字之后,作者写到了哪些景观?从 用词、修辞和写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 未冰封时大河滔滔的雄壮气势。
从视觉角度,突出了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气象之奇伟雄浑。
精读细研
河 山
上阙特点——以景抒情
精读细研
大声朗读下阙,想想作者是怎 样由景过渡到情的,又是怎样展开 议论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精读细研
1. 下阕分几层意思?
第一层:(14、15句)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写景过渡 到下文的议论。 第二层:(16-22句)具体评价五位帝王。 第三层:(23-25句)总结,歌颂无产阶级当代英雄。
精读细研 3.第二层中作者用哪个词对五位帝王作了总体评
价?说说这个词所包含的感情。
“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
“惜”中含贬
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他们 短于文治(略输、稍逊、只识)。
“惜”并不是苛求古人,而是蕴含着无产
“惜”中寓志 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
山舞银蛇,
化静 为动
比喻、拟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沁园春 雪(第1课时)》教案 2022年部编版
第1课沁园春雪整体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选入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
本单元相对集中地学习新诗,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全词借景抒怀,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其突出的艺术特征是拟人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
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全诗意象丰富,构成理想与现实的相互反衬,意境幽深而又冷峻,情感强烈而又含蓄。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
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涵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闲、宁静的心境。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雨的诉说〞。
这是从《雨说》一诗引申出来的一项活动,试图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人们习焉不察的雨这种常见现象,来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体验大自然的诗意之美。
简而言之,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欣赏一些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提高。
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阶段目标中那么从欣赏文学作品的角度,提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感知词中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品析词的精妙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教学重点】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情境导入】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地展露,也是他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地显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词。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和句子的停顿节奏。
2.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理清全文的结构。
明确:1.字音:沁.园春(qìn) 惟余莽.莽(mǎnɡ) 分.外妖娆(fèn)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句子的停顿节奏示例: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
内容: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作者的宏伟抱负。
3.全文结构: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
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写,中间七句是具体写,后三句是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词的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其中前两句承上启下,中间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
二、深入探究——思想感情1.上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理解:在作者看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短于“文治”,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解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图文解读知识点归纳《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一)、赏析上阕,感受诗歌的图画美,语言美1、概括词上阕的主要内容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国雪景图2、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分写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字总领?它领起的内容有哪些?总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分写:长城、黄河、山脉、高原“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3、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4、以上的景物全是作者看到的吗? (不全是)其中带有很大的什么成份?(联想、想象)5、作者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二)、赏析下阕,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江山如此多娇,过渡到下阕2、概括词下阕的主要内容评价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3、评哪些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他们都是功业显赫的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但是他们短于“文治”3、词中的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4、小结下阕5、上下阕之间有什么关系?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
人教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九上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1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触摸到时代的脉搏,进而接受词作的熏陶并增强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
语言运用: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思维能力:通过理解这首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提升在不同形象之间发现关联性的形象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反复朗诵这首词,感受其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诗歌,能够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读出感情和韵律。
难点:通过学习,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手法。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隆冬的北风劲吹,送走了大雁,迎来了飞雪。
“雪”历来是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有关“雪”的古诗,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呢?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不同情境下的雪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不同的形态和情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来领略诗人兼政治家毛主席所写之雪的雄浑壮阔之美。
二、预习检测1.词牌名及其由来“沁园春”是词牌名。
“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文人作诗咏其事,调名由此而来。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揭示了所写的内容。
2.了解作者毛泽东(1893.12.26—1976.9.9),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3.字词梳理。
(见ppt。
)三、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读诗歌,知内容(一)读出音乐美。
1.朗诵欣赏:播放朗诵视频。
2.自由朗读。
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感受其音乐美。
《沁园春·雪》知识点及重点分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沁园春·雪》·重点分析一、关于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有词牌名。
二、作者思路《沁园春·雪》第一部分:词的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景色,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第二部分:词的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句承上启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亦是全词的主旨句。
《沁园春·雪》·知识点一、词语积累沁园春(qìn)数风流人物(shǔ)妖娆(ráo)素裹(guǒ)惟余(wéi)成吉思汗(hán)分外(fèn)还看今朝(zhāo)二、作家作品《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1945年公开发表,写作时间是1936年2月,当时中央红军已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在1935年当红军长征快近尾声时,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
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于19 36年2月20日渡黄河东征取道山西,奔赴抗日前线,东征前夕,毛泽东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指挥渡河准备工作时,眺望北方茫茫的大雪,一口气写成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词里的古代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汉武帝:对内巩固中央集权,对外抵抗匈奴,加强同西域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恢复社会生产,选贤任能,抗击突厥入侵,开创了大唐盛世。
成吉思汗:蒙古族军功卓著的领袖,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尊其为元太祖。
四、课文简析“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知识梳理
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字音】妖娆(ráo)【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惟余:只剩下。
余:有版本作“馀”。
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
形容空旷无际。
顿失:立刻失去。
顿:顿时,立刻。
滔滔:滚滚的波涛。
原驰蜡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驰:有版本作“驱”。
蜡象:白色的象。
须:待、等到。
“看红装”二句: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的外衣,格外娇媚。
红装: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
一作银装。
妖娆(ráo):娇艳妩媚。
竞折腰: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秦皇汉武”二句:是说秦皇汉武,功业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秦皇:秦始皇赢政,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
略输:稍差。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这里引申为文治。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逊:差。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以后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
“只识”句: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识:知道,懂得。
雕:一种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课 沁园春·雪 教学课件
疑难探究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中“山”与“原”都是
静态之物,为什么要写其 “舞”“驰”?
“舞”字形容山披雪像“银蛇”逶迤曲折,“驰”字形容高原如 “蜡像”奔腾跃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是化静为动的浪漫 想象,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
“欲与天公试比高”进一步生动形象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 扬奋发的气概。
议论抒情。
写景,下阕主要是
3.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找出其中的过渡段。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疑难探究
1.请找出上阕中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这些诗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其中“北国风光”总 领上阕内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静动相衬,静穆中又有飘舞之姿, 即千万里都冰封,千万里都雪飘,表现祖国幅员的广阔,也反映了诗人视野 的辽阔。总写句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拓展延伸
《沁园春·长沙》是年轻时的毛泽东所写下的一首词,
书写的是青年时词人的伟大理想,抒发了他对反动统治者的
蔑视和满腔战斗气魄。词如其人,无论是《沁园春·雪》, 还是《沁园春·长沙》,都展现出了词人作为革命者的满
怀豪情壮志和英雄主义气概,表达着作者心系国家和人民的 情怀。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疑难探究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疑难探究
2.诗人接下来对雪景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主要是由哪个字领起的呢?
它统领了哪些内容? 主要是由“望”字领起。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总结上阕:先总写北方雪景。然后写 眼前实景,接着写 想象虚景,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
江 山 如 具体写景 此 多 想象写景 娇 (写景、抒情) 概括写景
热 (实写) 爱 祖 (以动写静) 国 大 好 (虚写) 河 山
分析下阕
1、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 入对历史人物的评点的? •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过 渡句。“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 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引出下文。“竞”字写尽了英雄 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 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 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自学反馈
1.给红色的字注音:
沁园春( qì n )莽莽(mǎng)红装素裹( guǒ )
n )成吉思汗( há n) 略输( shū )稍逊( xù o) 折腰( zhé )今朝( zhāo)分外妖娆( rá
数风流人物( shǔ ) 稍逊风骚 ( sāo )
本着刚刚所说的注意事项,一起把这首词朗读一遍!
赏析上阕
• 1、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 句是分写?分写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字总领?它 领起的内容有哪些? •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是总写,“望长城 内外——分外妖娆”是分写。分写的内容由 “望”字总领,领起的内容到“欲与天公试比 高”。 • 2、重要词句的品味:须晴日,看红妆素
裹,分外妖娆(从修辞、字词、含义等方面考虑)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 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沁园春· 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 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 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 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 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 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道:“展读之 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 乎?”公开发表后,给人民以极大鼓舞。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带领长 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在陕北清涧县,于一场大 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 山河的壮丽诗篇。
1.先独立阅读这首诗,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记下你的初读感受。同时,圈画重点生字词, 对于不会的生字词进行自主查阅。 2.范读课文(学生)或者师生pk 3.完成习题。
4.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sāo) 滔滔(tāo) 沁园春(qīn) B.稍逊(xùn) 黄晕(yùn) 成吉思汗(hàn) C.分外(fèn) 折腰(zhé) 惟余莽莽(mánɡ) D.妖娆(ráo) 今朝(zhāo) 一代天骄(jiāo)
意境:营造了一个视野远首诗上片三层有哪些意象?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 点?分别描画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第二层:“长城”“黄河”“山脉”“高原”(雄伟 壮观)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生机勃勃) 画面:通过将群山、高原比喻成舞动的银蛇、奔跑的 蜡象,构画了一幅雄伟山河图。 意境:描画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灵动活跃的景象。
小结: 这节课随着作者的笔墨感受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的壮丽风景,那么,课下希望同学们自己自主选 择一两个意象,试着写一首小诗,来抒发自己的 情感。
谢谢!
沁园春·雪
(第二课时)
如此壮阔之景,若带着激昂的心再去观赏 ,又有一番怎样的滋味呢?中国伟大的领导 毛泽东同志,在奔赴北方抗日前线之时,曾 欣赏到这片北国风光,通过这篇北国风光, 伟人毛泽东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领略他 展现出来的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第1课《沁园春·雪》
2、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3、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4、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概括主要内容
这首词借景抒怀,通过描写北 国雪景,纵论历代英雄,赞美了祖 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了诗人作为革 命领袖的豪情壮志。
汉武帝- 刘彻 (前156-前87)
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於用人 的盛世君主.他所实行的许多政策 和措施,对于以后历史的发展有很 大的影响。但晚年统治时,连年征 战,加重徭役,使农民生活困苦。
统治晚期,连年用 兵,营建宫室,赋 役苛重,加深了阶 级矛盾。
但他作战 野蛮残酷, 大规模屠 杀居民, 毁灭城镇 田舍,破 坏性很大。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 着原野、山峰、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 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 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 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 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大雪, 大家能背诵几句吗?
·
片燕 片山 吹雪 唐落花 轩大 李辕如 白台席 《。, 北 风 行 》
毛泽东还是一位史学家,诗人,书 法家。
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 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 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 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 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 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 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 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 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 信心。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沁园春·雪》示范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沁园春·雪》示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部编版语文九上的第一课,也是本学期的第一首诗歌。
这首诗是我国著名诗人毛泽东所作,写于1936年。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沁园春日赏雪的情景,赞美了雪的纯洁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事业的热爱。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凝练,富有深刻的哲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诗歌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解。
但《沁园春·雪》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情感为主,帮助学生提升古诗文阅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雪的纯洁美丽,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诗中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句子,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中所描绘的雪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雪景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对雪的美丽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一些难点句子,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
4.讲解分析: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此三句的意境。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 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 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语文课件
上 阕:
重在写景,对景色的描写主要采用了概括写、具 体写、想象写的方法。
词的开首总写北方的雪景。作者极目远眺,只见 祖国千万里的河山坚冰封锁着大地,雪花漫天飞舞。 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色!次写长城南北一大片国土大雪 纷飞,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子 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语文课件
第二层具体写雪景。在作者的眼里,即使是 在冰天雪地的寒境中也到处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 奋发向上的活力。你看,那披雪的群山,如同无 数条银蛇在舞动;冰封的秦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 丘陵,好像一只只蜡象在奔跑。它们似乎想要跟 老天一比高低。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象啊!
语文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阕的第三层是想象写。诗人发挥了丰富的 想象力,形象而准确地展现了雪后天晴的景象: 那万道红光普照着白皑皑的雪地,红日与白雪交 相辉映,显得格外壮丽。
“惜” 第一,惜中含褒; 第二,委婉批评; 第三,时代、阶级局限; 第四,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语文课件
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
有区别,“稍逊”“略输” 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 宋祖在文治方面的不足只是略有 批评,而“只识”一词则表现出 对成吉思汗的一种近乎嘲讽了。
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 有机的整体。
语文课件
艺术特色: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课文讲解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文学常识《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四、整体把握《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五、课后练习答案一、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沁园春·雪》是一篇毛主席的词,通过不同视角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壮美的祖国雪景图,饱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畅想。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第1课《沁园春 雪》 (共27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写了哪些景物, 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之下,写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长城内外” 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 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续 写地域的辽阔。勾勒出一幅奇伟雄浑、壮观无比的 北国风光图。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当时 ,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 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 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 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首豪放之 词。
词:又叫曲子、曲词、诗余、长短句等。 句式长短不一,用来配乐歌唱。用来演唱词的 调子,叫做词牌,规定词的格式。包括词的段 数、字数、句数、平仄声调和韵脚。这首词, “沁园春”就是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 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 ,后人作诗以咏其事。雪,是题目,表明词的 内容是“咏雪”,与词牌没有关系。
该词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 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 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豪迈气概。 2.借助各种手法,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3.进一步体会这首词所表现出的一代伟人的革 命气概和博大怀。
1、下阕可分几层?
分三层。 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 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 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下阕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阕,总括上阙 的写景,对“北国风光”做总评;“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 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祖国的山河如此 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 为统一天下而奋斗。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 雪》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译文及赏析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第1课是《沁园春·雪》,是毛主席1936年2月创作于长征路上的一首词。
作品以宏伟的气魄、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并通过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下边整理分享该词的原文、译文、赏析和创作背景。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赏析】《沁园春·雪》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豪情的诗歌,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
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
让人联想起了柳宗元写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舞”指飞舞,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蜿蜒曲折。
“驰”指奔驰,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飞象奔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 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学习目标: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重点)2.理解词的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3.感受词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入。
(由回顾旧日积累导入到对新诗文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二、课文探究:(一)一读课文,感受气势1.指名朗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黑板上)2.强调以下字音沁qìn数风流人物shǔ折腰zhé思汗hán今朝zhāo3.注意节奏和重音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生共议停顿和重音,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集体朗读全词。
(二)二读课文,理解词意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⑴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⑶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⑷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手法把他所要描绘的雪景形象地呈现出来?(先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
博
生活
大 胸
环境
襟 和 豪
其他 作品
知人
生平 经历
迈
论世
情
怀
创作
品行
背景
修养
对祖国的热爱 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豪迈的领袖情怀
18
感
受 博
江山如此多娇,
大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胸
襟
惜秦皇汉武,和 豪Biblioteka 略输文采;俱/往矣,
迈
唐宗宋祖,
情 怀
稍逊风骚。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状九元年大级课语堂慕文课上工册作室
1 沁园春·雪
第一课时
1
单元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作品,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感 受诗歌艺术魅力。(重点) 2.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揣摩诗人情感发展脉络,能够在朗诵时通过重音、 停连、节奏等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几首诗借景或借物表达情志的写法,尝试小诗创作。
21
感
受
博
大
胸
襟 和
取得重大胜利
豪 迈
诗人之境
情 怀
面临巨大挑战
22
23
课
堂
小 结
感受音乐之美
感受博大胸襟 和豪迈情怀
划分层次
知人论世
分析景物特点
以意逆志
24
音
乐
2.分析景物特点,判断语速语调
之
美
9
分 析 景 物 特 点 , 判 断 语 速 语 调
10
分 析
北国风光,
景
千里冰封,
物
万里雪飘。
特
望长城内外,
点 ,
惟余莽莽;
判
大河上下,
断
顿失滔滔。
语
山舞银蛇,
速 语
原驰蜡象,
调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11
方 法 小 结
12
感
受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
15
感 受 博 大 胸 襟 和 豪 迈 情 怀
16
感
受
博 大 胸 襟 和
抗战军新,受命立功,拥纛东飘。当徘徊歧道,中夜惘惘;惊心怵目,举世狂 潮。寇患方深,阋墙难再,回首中原烽火高。却倒戈,看杀人掠地,自炫天骄。
山河美丽多娇,笑草莽英雄亦折腰。想翼王投笔,本矜才藻;押司题壁,夙擅 风骚。惜误旁门,终虚正果,勒马悬崖着意雕。时未晚,要屠刀放下,成佛今朝。
几句景物的特点是大气磅礴、充满动感,我体会到了诗人的活力和昂扬的生
命状态。 5
了
解
上
阕
内
容 任务二
、
把
握 节
朗诵时,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
奏 重
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音
6
了
解
上
阕
“望”字是领字,所领起的景
内 容 物远非目力所能及。你认为“望”
、 的内容到哪一句是目力能及的呢?
19
感
受 博
江山如此多娇,
大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胸
襟
惜秦皇汉武,
和 豪
略输文采;
俱/往矣,
迈
唐宗宋祖,
情 怀
稍逊风骚。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19
感
受 博
换位
大
思考
胸
襟 和
情感
将心
豪 迈
共鸣
以意
比心
情
逆志
怀
结合 体验
揣摩 情感
20
感 受 博 大 胸 襟 和 豪 迈 情 怀
豪
迈
情
国脉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
怀 滔。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明神胄,忍支离破碎,葬送妖娆。
黄金难贮阿娇,任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
《离骚》。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
明朝。
17
感
还只
;英分欲
;万
看识
雄外与
里
今弯
竞妖天
雪
朝弓
折娆公
飘
。射
腰。试
。
大
。
比
雕
高
。
。
4
分
享
交
流
我最喜欢
几句,这几句景物的特点是
,
阅 读
我体会到了诗人
的情感。
感
受
我最喜欢“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几句,我觉 得这几句景物特点是气势恢宏,我体会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我觉得这
把 握 为什么?
节
奏
重
音
7
了
解
上
阕
“望”字是领字,所领起的景
内 容 物远非目力所能及。你认为“望”
、 的内容到哪一句是目力能及的呢?
把 握 为什么?
节
奏
重
音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8
感
受
诗 词
1.了解上阕内容、把握节奏重音
博
大
胸
襟
和 豪
感受博大胸襟
迈
和豪迈情怀
情
怀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13
感
受 博
生活
大
环境
胸
襟 和
其他
生平
豪 迈
作品
知人
经历
情
论世
怀
创作 背景
品行 修养
14
感 受 博 大 胸 襟 和 豪 迈 情 怀
诗人 毛泽东 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常于马背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2
本课时目标
1.诵读这首词,感受诗词音乐之美。 2.感受作者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
3
自 由 朗
俱一唐惜江须山大望北 往代宗秦山晴舞河长国
读
矣天宋皇如日银上城风
、
,骄祖汉此,蛇下内光
初
数,,武多看,,外,
步
风成稍,娇红原顿,千
感 知
流吉逊略,装驰失惟里 人思风输引素蜡滔余冰
物汗骚文无裹象滔莽封
,,。采数,,。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