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名家介绍
钓鱼黄杰个人简历

钓鱼黄杰个人简历【实用版】目录1.钓鱼黄杰个人简历概述2.黄杰的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3.黄杰的职业生涯4.黄杰的成就和荣誉5.黄杰的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正文钓鱼黄杰个人简历概述钓鱼黄杰,原名黄杰,因在钓鱼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故被人们尊称为“钓鱼黄杰”。
他出生于我国广东省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钓鱼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长期的钓鱼实践中,他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钓鱼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从黄杰的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成就和荣誉、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等方面,详细了解钓鱼黄杰的个人简历。
黄杰的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黄杰出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广东省一个热爱钓鱼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钓鱼高手,黄杰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钓鱼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黄杰逐渐对钓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成为一名钓鱼专家。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努力学习,顺利考入了一所知名大学,专攻渔业和水产养殖专业。
在大学期间,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积累了实践经验,为他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杰的职业生涯毕业后,黄杰进入了一家渔业公司工作,从事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在工作中,他深入了解了钓鱼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决定将钓鱼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
他先后在多家钓鱼基地担任教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钓鱼爱好者。
此外,他还多次参加国内外钓鱼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黄杰的成就和荣誉黄杰在钓鱼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曾多次获得国内外钓鱼比赛的冠军,被誉为“钓鱼冠军教练”。
他还创立了“钓鱼黄杰”品牌,为广大钓鱼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钓鱼用品和专业的钓鱼指导。
此外,他还撰写了多部钓鱼专著,将自己多年的钓鱼经验与广大钓鱼爱好者分享。
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除了钓鱼,黄杰还热爱摄影、旅游等户外活动。
他常常带着相机,走进大自然,记录美好的瞬间。
此外,他还十分关心家人,业余时间喜欢陪伴家人出游,共享天伦之乐。
总结钓鱼黄杰,凭借对钓鱼的热爱和执着,成为了我国钓鱼领域的佼佼者。
钓鱼人龙飞的个人简历

钓鱼人龙飞的个人简历龙飞,男,现居北京,钓鱼爱好者,自幼酷爱钓鱼运动,对钓鱼技巧和鱼类知识有着深入研究。
以下是我的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2006年-2010年,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2013年,北京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2013年-2015年,北京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保护员主要负责野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包括鱼类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水质采样和分析等。
通过对鱼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15年-至今,自由职业者,钓鱼教练作为自由职业者,我专注于钓鱼教学和指导工作。
我与多个钓鱼俱乐部合作,为钓鱼爱好者提供线上和线下的钓鱼技巧培训。
我制定了一套系统的钓鱼教学计划,根据学员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我的指导,许多学员在钓鱼技巧上有了显著提高,并在各类钓鱼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
技能与特长:1. 钓鱼技巧:掌握各类钓鱼技巧,包括不同鱼种的诱饵选择、钓位选择、钓鱼工具的使用等。
2. 鱼类知识:对各类鱼类的习性、生态习性、繁殖习性等有深入了解,能够根据不同鱼种的特点制定钓鱼策略。
3. 沟通能力:能够与学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学员的需求并根据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4. 团队合作: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期间,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态环境监测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荣誉与奖项:1. 2016年,获得北京市钓鱼大赛冠军。
2. 2017年,获得全国钓鱼技巧大赛亚军。
3. 2018年,获得中国钓鱼协会颁发的“优秀钓鱼教练”称号。
业余爱好:除了钓鱼,我还对户外活动和旅行有浓厚的兴趣。
我喜欢徒步、露营和摄影,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以上是钓鱼人龙飞的个人简历,希望能够有机会为更多的钓鱼爱好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如果您对我的简历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钓鱼名家介绍

钓鱼名家介绍(一)一、新钓王邓刚:2001年6月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决赛在北京举行。
结果来自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的30岁的邓刚夺得新的钓王称号,他是“钓王杯”创建以来,年纪最轻的“钓王”。
邓刚于1971年出生于湖北,、父亲是一个钓鱼迷。
邓刚5、6岁时即常随父亲外出钓鱼。
父亲有事,常与小伙伴到河边垂钓。
这段经历从5、6岁直到小学毕业。
小时的钓鱼生活,铸就了邓刚对钓鱼的酷爱。
提供了他丰富的钓鱼实践。
1996年,邓刚在湖北黄石首次参加竞技钓。
看到了老钓手侯成胜熟练的台钓技巧。
即购置了台钓鱼具,跟着老侯学起了台钓。
1997年3月。
邓刚随侯成胜,首次参加第三届“钓王杯”钓鲫予赛,获得总分第三名,一炮打响。
这年5月又参加第一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杯”赛,获团体和个人第一。
9月“松下通讯杯”钓鲫高手赛获第六名。
10月参加第三届“钓王杯”决赛,获个人第八。
一年四战四捷,大大提高了他的信心和钓技水平。
1998年,由于工作他只参加了第二届“俱乐部杯”赛,获个人第四名。
1999年是他大丰收的一年。
连续获得“老鬼杯”个人第一,第15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第三,第三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个人第三、2000年,获第四届“松下杯”个人冠军,第16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对象鱼第三名,第四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与个人钓鲫和钓混合鱼两个第一。
2001年刚进6月,就三战三捷。
连获“海豚杯”、潍纺风筝节钓鱼赛和“钓王杯”三个冠军。
邓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主要有以下几点:1、酷爱钓鱼。
2、勤学苦练。
3、虚心求教。
4、有良好的钓德钓风。
5、乐于助人,毫不保守。
邓刚特别感谢侯成胜及其他钓友的帮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他前不久被命名为三级钓鱼大师。
他表示:“钓鱼很高雅,钓技无止境。
”我要继续锻炼,夺取全国钓赛的冠军”。
二、三级垂钓大师许志良:今年38岁的徐志良,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群众体育工作。
他12岁起,跟着父亲在异龙湖边学钓鱼。
钓鱼的格小格简介

钓鱼的格小格简介
钓鱼的格小格,是一个瑞典的视频博主和钓鱼达人。
他在YouTube和Instagram上拥有众多粉丝,并通过分享他的钓鱼经验和技巧来吸引观众。
格小格的真名是Michael。
在他的视频中,格小格会展示他的钓鱼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钓竿和鱼饵、如何找到鱼群以及如何抓住不同种类的鱼类。
除了钓鱼视频,格小格还会分享其他与户外活动有关的内容,例如野营和旅行。
他的视频通常很轻松愉快,也很有教育意义,因此受到了许多粉丝的喜爱。
总的来说,格小格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视频博主,他的钓鱼视频和户外活动视频在网络上具有相当高的收视率。
三级垂钓大师翟少明谈钓鱼

三级垂钓大师翟少明谈钓鱼
翟少明是有名的快速钓鲫能手,他是第十五届全国钓鱼比赛团体冠军、个人手竿第五。
第十六届全国钓鱼比赛团体第五名、个人手竿第四。
第二届全国俱乐部杯赛团体冠军。
第三届全国俱乐部杯赛团体亚军、个人季军。
第二届“松下通信杯”团体冠军、个人第十。
第一届“潮流杯”季军手竿、钓鲫第七名。
1999年全国十佳钓手。
翟少明认为:钓鱼最关键的是临场应变,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时候该变,什么时候不该变。
变对了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变错了就要吞下失败的苦果。
赛场上,谁能笑到最后,谁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他说我可以坦白存环境和喂养情况不尽相同,决定了鱼的食性有所区别。
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鱼情是很有必要的。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平常钓鱼的经验,用自己信得过的饵料垂钓。
地告诉大家,我从来没有什么秘方。
由于每个鱼池的水质、生至于什么饵最管用,只有在比赛中才能看得出来。
我觉得要想应变好,必须在平时多积累经验,遇到的情况越多,比赛的时候就会应变得越好。
钓时更不要急于应变,要冷静地分析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乱变,会钓得更差。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概要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历届钓王!太长了,下面的介绍如果大家看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再看!哈第一届钓王,吕世春(山东队,95年),首届钓王第二届钓王,林桂明(广州,96年),也称96钓王,以下类推第三届钓王,李维新(广东,97年)第四届钓王,程宁(北京 98年)第五届钓王,化绍新(山东 99年)第六届钓王,徐清华(河南 2000年)第七届钓王,邓刚(湖北 2001年)以后光威冠名...第一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吕中胜(湖北 2002年)2003年钓王杯因非典停赛一年。
第二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张晶(北京 2004)以后改每两年一次...第三届光威钓王杯钓王,蔡健(湖北 2006年)蔡健师从邓刚。
第四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娄建国(湖南 2008年)制标专家何蔚蓝广东省深圳人,出生于1961年11月。
1978年高中毕业后供职于深圳某外资企业。
1990年代初期见识“台钓”,由此对它的结构,特别是浮标的工作原理产生浓厚兴趣。
1995年师从台湾著名钓手萧春平学习悬坠钓鱼技术,对“悬坠”理论中的调标变化研究颇深。
1997 年,在深圳市举行的全国城市钓鱼邀请赛上崭露头角,获个人冠军,从此与竞技钓鱼结缘,是广东钓鱼界的一颗新星。
1998 年,在积极吸纳广东钓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浮标,并创立“钓鱼郎”品牌。
1999年创建深圳市钓鱼郎渔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被湖北老鬼钓鱼学校聘为技术专家,讲授浮标的科学认识与运用。
2000 年,他在山东威海市举行的首届两岸钓鱼精英赛上荣获总成绩冠军和总重量、尾数两项亚军。
从钓手到浮标制造专家,他遵循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原则。
近年来,他针对“钓王杯”、“海狮杯”等大型赛事中浮标作调4钓2不能应付幼鲫变层快,鱼讯变化大等让许多钓手困惑的问题,努力改造浮标造型,推出多款适合于竞技钓鱼的专用浮,并在实践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浮标的调钓原理。
老鬼掌门人易哲湖北人,1960年10月出生。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资料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历届钓王!太长了,下面的介绍如果大家看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再看!哈第一届钓王,吕世春(山东队,95年),首届钓王第二届钓王,林桂明(广州,96年),也称96钓王,以下类推第三届钓王,李维新(广东,97年)第四届钓王,程宁(北京 98年)第五届钓王,化绍新(山东 99年)第六届钓王,徐清华(河南 2000年)第七届钓王,邓刚(湖北 2001年)以后光威冠名...第一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吕中胜(湖北 2002年)2003年钓王杯因非典停赛一年。
第二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张晶(北京 2004)以后改每两年一次...第三届光威钓王杯钓王,蔡健(湖北 2006年)蔡健师从邓刚。
第四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娄建国(湖南 2008年)制标专家何蔚蓝广东省深圳人,出生于1961年11月。
1978年高中毕业后供职于深圳某外资企业。
1990年代初期见识“台钓”,由此对它的结构,特别是浮标的工作原理产生浓厚兴趣。
1995年师从台湾著名钓手萧春平学习悬坠钓鱼技术,对“悬坠”理论中的调标变化研究颇深。
1997 年,在深圳市举行的全国城市钓鱼邀请赛上崭露头角,获个人冠军,从此与竞技钓鱼结缘,是广东钓鱼界的一颗新星。
1998 年,在积极吸纳广东钓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浮标,并创立“钓鱼郎”品牌。
1999年创建深圳市钓鱼郎渔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被湖北老鬼钓鱼学校聘为技术专家,讲授浮标的科学认识与运用。
2000 年,他在山东威海市举行的首届两岸钓鱼精英赛上荣获总成绩冠军和总重量、尾数两项亚军。
从钓手到浮标制造专家,他遵循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原则。
近年来,他针对“钓王杯”、“海狮杯”等大型赛事中浮标作调4钓2不能应付幼鲫变层快,鱼讯变化大等让许多钓手困惑的问题,努力改造浮标造型,推出多款适合于竞技钓鱼的专用浮,并在实践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浮标的调钓原理。
老鬼掌门人易哲湖北人,1960年10月出生。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姜太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钓鱼高手,他因着钓鱼而被后人称为“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身世坎坷,但他凭借着精湛的钓鱼技艺,成为了古代最著名的钓鱼大师。
他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在姜太公的故事里,蕴含着中国古代智慧和人生哲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姜太公的故事以及他的钓鱼艺术。
姜太公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本名叫姜尚。
姜尚的父亲是鲁国大夫,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于是他跟着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姜太公年轻时聪明伶俐,博学多才,但由于家境贫寒,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后来,他听说鲁国的公子重耳被春申君流放到了乡间,便前去投靠,希望能得到一些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重耳看中了姜尚的才华和忠诚,将他招致身边,姜尚因此留在了重耳身边,开始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
姜尚在公子重耳身边担任要职,成为了他的重要助手。
由于当时鲁国内部的政治斗争激烈,重耳经历了种种风险和挫折。
姜尚为了公子重耳的事业,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尽心尽力。
最终,公子重耳还是被敌人暗算,不得不再次流亡他乡。
姜尚为了保护公子重耳,不顾一切地联络盟友,筹划复国大业。
他历经千辛万苦,历经磨难,始终不离不弃,最终终于在历经辗转反侧之后,迎来了公子重耳顺利回归鲁国的时刻,而且辅佐重耳迅速平定了国内的乱局,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在姜尚帮助公子重耳夺回鲁国的权力后,他也因此得到了公子重耳的高度信任,成为了鲁国的宰相。
他帮助公子重耳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使得鲁国在他的辅佐下变得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姜尚在权力中并没有沾沾自喜,依然保持着他的谦逊和勤勉。
他常常在闲暇之余到池塘钓鱼,享受宁静的生活。
姜太公认为,钓鱼是他生活中一种最大的乐趣。
他觉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心灵宁静的方式来放松身心,而钓鱼正是这样的一种方式。
姜太公对钓鱼可谓是追求至深,他不但把钓鱼当做一种娱乐,更是把它当成一种修养。
姜太公钓鱼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则千古佳话。
抖音马克钓鱼简历

抖音马克钓鱼简历
1.马克,马可,1990年2月9日出生,今年25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08级,慈文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艺人。
业余时间喜欢钓鱼,被戏称为钓鱼大师马克。
其实是一个钓鱼菜鸟,总体水平不太好。
精神值得鼓励。
给钓鱼大师马克加个赞,一个不务正业的钓鱼大师马克。
2.马克·托尔斯,加拿大人,居住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马克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拥有律师、金融双学位证书,他本人在毕业以后很快也获得过好几家证券公司的青睐,但他却并没有选择去当一名白领,而是跑去当了渔民。
2012年11月底,马克和他的死党尼尔决定出海捕钓蓝鳍金枪鱼,因为到了每年年底这种鱼的价格最高,他们想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挣上一笔。
中国史上历代钓鱼名人

中国史上历代钓鱼名人------------------------------------------作者xxxx------------------------------------------日期xxxx中国史上历代钓鱼名人1、姜太公钓鱼台最伟大的垂钓政治家,名尚,字子牙典故出自晋·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
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
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
2、庄子钓鱼台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3、韩信台最伟大的垂钓军事家《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为布衣时,贫而无行。
从人寄食,人多厌之。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忘报乎!'"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4、最伟大的垂钓思想家——宋玉《钓赋》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於玄洲,止而并见於楚襄王。
登徒子曰:“夫玄洲,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
”5、最伟大的垂钓隐士——严光严光,字子陵,浙江余姚人,曾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
光武帝即位,严光坚辞不仕,携妻子梅氏回富春山隐居,耕田钓鱼终老林泉。
6、范蠡鱼台春秋时期越国大夫。
自吴越争霸结束离开越王勾践后,驾驶一条国产小船到了洞庭湖中的钓洲,由于遇到大风浪,他就停舟靠岸,在钓洲钓鱼.钓到大鱼熟而食之,钓到小鱼则环保放生湖里。
后人为了纪念范蠡,把它放生的鱼称为“范蠡鱼”。
再后来,范蠡定居于无锡的太湖之滨。
他曾提出“种竹养鱼千倍利”的主张,齐威王召见他,问道:公富足千方,家累仪金,用什么办法致富的呢?范蠡回答说:“治生之法有五,养鱼第一。
钓鱼黄杰个人简历

钓鱼黄杰个人简历
摘要:
一、黄杰的个人信息
二、钓鱼经历与成就
三、钓鱼技巧与心得
四、钓鱼活动推广及影响
五、结语
正文:
【一、黄杰的个人信息】
黄杰,我国知名的钓鱼爱好者,生于1985 年,热爱钓鱼运动,致力于推广钓鱼文化。
他从小就对钓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就。
【二、钓鱼经历与成就】
黄杰自小就跟随父亲参与钓鱼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钓鱼技巧越发精湛。
他曾多次在各类钓鱼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全国钓鱼锦标赛、地区钓鱼邀请赛等。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钓鱼教学和分享活动,深受钓友们的喜爱和尊敬。
【三、钓鱼技巧与心得】
黄杰擅长多种钓鱼技巧,如手竿钓鱼、海竿钓鱼、路亚钓鱼等。
他认为钓鱼的关键在于了解鱼类的习性、选择合适的钓点和饵料,以及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此外,他还注重环保意识,提倡无痕钓鱼,以保护生态环境。
【四、钓鱼活动推广及影响】
黄杰通过社交媒体、钓鱼论坛等平台,积极分享自己的钓鱼经验和心得,为钓友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他还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钓鱼活动,如户外钓鱼、钓鱼比赛等,旨在推广钓鱼运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我国钓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结语】
总的来说,黄杰凭借对钓鱼的热爱和执着,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詹何钓鱼的故事

詹何钓鱼的故事詹何是一个热爱钓鱼的人,他每周末都会和朋友们一起去钓鱼。
对他们来说,钓鱼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他们选择了一个宁静的湖畔,那里水清鱼儿多,是他们的钓鱼圣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早晨,詹何和朋友们来到了湖边,准备开始一天的钓鱼之旅。
他们带着钓竿、鱼饵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一切都准备就绪。
他们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搭起了简易的遮阳棚,然后开始忙碌起来。
詹何是个老练的钓鱼手,他知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下,需要采用不同的钓鱼技巧。
他们选择了一个湖心的位置,因为那里是鱼儿活动的热门区域。
詹何和朋友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边垂钓,一边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午饭时间到了,他们在湖边生起了篝火,烤起了新鲜的鱼。
鱼肉香气扑鼻而来,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鱼肉鲜美,配上朋友们的笑声,让詹何觉得这是一顿美味的午餐。
下午,太阳渐渐西斜,湖面上泛起了金色的光芒。
詹何和朋友们又开始了他们的钓鱼之旅。
这时的湖水更加宁静,鱼儿也更加活跃。
詹何和朋友们不时地拉起一条又一条鲜活的鱼,他们的笑声在湖畔回荡。
随着太阳的落山,他们开始收拾行装。
鱼篓里塞满了他们一天的收获,满载而归。
詹何和朋友们在回家的路上不停地回味着今天的快乐时光,他们决定下周末再来湖边钓鱼。
詹何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不仅需要工作和学习,还需要适当的放松和娱乐。
钓鱼可以让人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与朋友们一起钓鱼,更能增进彼此的友谊,留下美好的回忆。
愿我们都能像詹何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享受生活的乐趣。
身怀绝技的中国钓鱼大师

身怀绝技的中国钓鱼大师身怀绝技的中国钓鱼大师大洋新闻时间: 2013-07-24 来源: 信息时报作者: 丁伟涛一级竞钓大师中积分最高的邓刚,是名副其实的“钓王”。
“老鬼”钓鱼学校的学员和校长易哲(左)合影。
姜耀坚在广东钓鱼界的地位非常高。
中国的钓鱼爱好者数以亿计,号称钓鱼“大师”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广州地区比较有名的贺岁杯比赛中,就经常会吸引到来自华南地区的多位钓鱼大师,这些大师们也是各有品级、特点各异。
钓鱼人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每逢有国内的重大比赛,几乎所有知名的钓鱼大师纷至沓来。
因此,也有网络上的钓鱼爱好者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十位钓鱼大师总结出了有趣的“花名”,这些大师虽非全部都是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所评定的,有等级的竞钓大师,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程度的贡献,也是圈内响当当的人物。
□专题策划郑少山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丁伟涛邓刚(国家一级竞钓大师)——一“钓”成名的“中国钓王”中国钓王邓刚,目前为止算是国内钓鱼大赛参加次数以及获奖最多的选手。
在2001年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决赛中,30岁的邓刚打败当时多名名声在外的钓鱼高手,“一钓”成名,成为“钓王杯”创建以来,年纪最轻的“中国钓王”。
邓刚如今能在中国钓鱼界获得无数的荣誉,最应该感谢的便是他父亲。
邓刚的父亲曾是一个钓鱼迷,邓刚从小便随父亲外出钓鱼,学会了最基本的钓鱼技术后,邓刚就开始与朋友结伴在河边垂钓。
儿时的钓鱼生活,也铸就了邓刚对钓鱼的无限热爱。
1997年,邓刚首次参加大型钓鱼比赛,并且在那一年,邓刚就参加了四个全国大赛。
那一年的第一场钓鱼大赛,此前并无实战经验的邓刚,惊人地获得了总分第三名。
头炮打响之后,邓刚又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杯”赛,荣获团体和个人第一名;紧接着,他在“松下通讯杯”钓鲫高手赛中获得第六名,以及第三届“钓王杯”决赛阶段个人第八名。
一年内4场比赛都取得非常好的名次,大大提高了邓刚的自信心和钓技水平,他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钓鱼事业之路。
詹何钓鱼的寓言及寓意

詹何钓鱼是一个古老而富有深意的寓言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詹何,他是一个以钓鱼为生的智者。
詹何不仅是一个熟练的渔夫,也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哲学家。
詹何钓鱼的方式很特别。
他使用的鱼钩是直的,没有倒刺,鱼饵也只是一颗普通的豆子。
当其他渔夫嘲笑他的装备和方法时,詹何却悠然自得,不为所动。
詹何解释说,他的钓鱼之道在于“无为而治”。
他认为,使用弯曲的鱼钩和美味的鱼饵虽然能吸引鱼儿上钩,但这样做违背了鱼儿的自然本性。
他的直钩和豆子饵让鱼儿可以自由选择,没有强制和诱惑,这样钓上来的鱼才是最真实的。
这个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广泛。
首先,它告诉我们尊重自然和生命的重要性。
詹何的钓鱼方式体现了对鱼儿的尊重和理解,他的行为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即顺应自然,不强行干涉。
其次,詹何钓鱼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忽视了事物的本质。
就像其他渔夫只看到了詹何的奇怪装备,却没有看到他背后的智慧和哲理。
最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知识或技能,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詹何虽然是一个渔夫,但他的智慧和见解却远超过了他的职业身份。
这也是这个故事能够跨越时空,成为一则经典寓言的原因。
总的来说,詹何钓鱼的寓言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智慧的本质。
它提醒我们尊重自然、看待事物的本质以及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智慧。
钓鱼凤吟简历

钓鱼凤吟简历
【实用版】
目录
1.钓鱼凤吟简介
2.钓鱼凤吟的成就
3.钓鱼凤吟的著作
4.钓鱼凤吟的影响力
5.钓鱼凤吟的逝世
正文
钓鱼凤吟,原名张海迪,是我国著名的知识分子、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钓鱼凤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翻译以及社会活动三个方面。
在文学创作上,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她的代表作《轮椅上的梦》不仅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翻译方面,钓鱼凤吟以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广博的知识,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社会活动方面,钓鱼凤吟一直致力于残疾人权益的维护和推广,她的努力使得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钓鱼凤吟的著作丰富多样,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翻译作品等。
她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对我国的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钓鱼凤吟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和事业上,还体现在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上。
她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
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
钓鱼凤吟于 2022 年 12 月逝世,享年 77 岁。
詹何钓鱼故事概括100字

詹何钓鱼故事概括100字
摘要:
1.故事背景及主人公介绍
2.詹何钓鱼的独特技巧
3.钓鱼过程中的心理描写
4.故事高潮及原因分析
5.故事寓意及启示
正文:
【提纲】
1.故事背景及主人公介绍
在古时候,我国有一位名叫詹何的钓鱼高手。
他生活在山水之间,喜好垂钓,凭借一门独特的钓鱼技巧,闻名遐迩。
詹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为人谦和,吸引了众多钓鱼爱好者前来请教。
2.詹何钓鱼的独特技巧
詹何的钓鱼技巧与众不同。
他善于观察鱼儿的行为,根据鱼儿的习性选择合适的鱼竿、鱼饵和钓鱼地点。
他能在风平浪静的水面捕捉到活跃的鱼儿,也能在激流勇进的河流中钓到大鱼。
3.钓鱼过程中的心理描写
在钓鱼过程中,詹何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
他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从不急躁。
当鱼儿咬钩时,他能敏锐地察觉到,并巧妙地控制鱼竿,使鱼儿顺利上钩。
詹何还善于分析鱼儿上钩的原因,不断调整钓鱼策略。
4.故事高潮及原因分析
有一天,詹何在河边钓鱼时,遇到了一位国王。
国王听闻詹何的钓鱼技艺,便前来挑战。
在比赛中,詹何运用他的独特技巧,轻松地战胜了国王。
原因在于,詹何掌握了钓鱼的核心要素,而国王只是追求表面的华丽,忽略了钓鱼的本质。
5.故事寓意及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实质,不能只看表面。
詹何之所以成为钓鱼高手,正是因为他掌握了钓鱼的核心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我们要学会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广西钓鱼奇人黄益峰:提竿二十载得奖项百余

广西钓鱼奇人黄益峰:提竿二十载得奖项百余黄益峰:提竿二十载得奖项百余大洋新闻时间: 2014-01-08 来源: 信息时报作者: 丁伟涛黄益峰堪称竞技狂人,几乎所有钓鱼比赛他都不会落下。
黄益峰(中)获奖无数,每次都让他难忘。
黄益峰,广西钓鱼界的名人,甚至在广东钓鱼界,他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钓鱼大师。
每个能被称作钓鱼大师的人都有着坎坷的经历,黄益峰自然也不例外。
出身贫困的他,小学毕业后便辍学打工,因为一次和朋友出游钓鱼,改变了黄益峰一生的命运。
从休闲钓到竞技钓,再到创办渔具公司,文化水平有限的黄益峰20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也在钓鱼这小小天地里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专题策划郑少山专题采写/摄影信息时报记者丁伟涛启蒙自言是钓鱼天才黄益峰出生于广西贵港市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民家庭。
因为家境贫寒,1993年,年仅13岁的黄益峰便毅然选择放弃学业,跟随当时南下广东的打工队伍来到佛山。
由于只有小学文凭,初到佛山打工的日子里黄益峰唯有艰苦奋斗,几年后,他也有了不错的业绩,但生活也谈不上十分精彩。
直到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黄益峰和他几位好友相约一起到野外钓鱼。
黄益峰回忆说:“当时自己对钓鱼的观念只是停留在一支竹竿一条鱼线一只钩的传统钓法上,从来没接触过现代化钓鱼装备,更不知道台钓为何物,刚开始就是抱着休闲放松的心态两手空空和好友去水库玩。
”用时下的说法来说,黄益峰当时就是鱼童,为钓鱼人打打下手,然后就坐在一旁看朋友钓鱼。
”好奇心人皆有之,黄益峰也不例外。
当他看着朋友品种繁多的台钓工具时候,黄益峰感觉特别新鲜,也因此对台钓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当时确实突然间对钓鱼很有感觉,虽然我一开始不会钓,但看着他们钓却手痒痒的。
”黄益峰说道。
黄益峰回忆起第一次钓鱼便中鱼的情景,他兴奋地表示自己简直就是个钓鱼天才。
“中鱼后经过一番‘搏斗’,在好友的帮忙下终于把我人生中所钓的第一条鱼给抄了上来,这鱼足足有3公斤重,他们都夸我厉害,甚至旁边几个陌生的钓友也跑过来问我:‘大师,你用的什么饵料啊’?”黄益峰笑言,想不到自己第一次钓鱼就成为了大师。
中国钓鱼大师概况

中国钓鱼大师概况钓界名人堂之 ------程宁1956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京市。
高中毕业后通过自学获大专文凭,1990年留学日本,在合河塾学院进修,是我国首批体育经纪人之一,曾成功承办过第二、第三届“钓王杯”比赛,现任北京瑞桑文体传播中心总经理。
从小学二年级起玩上了钓鱼,从此迷途不返,几近痴迷。
1993 年,在日本学习期间又感于悬坠钓组二力平衡的设计原理,开始接触和研究悬坠钓鱼技术,于悬坠钓法调标技术的研究而名噪钓坛,其发表于《中国钓鱼》杂志的系列论文堪称经典。
更可贵的是理论源于实践,他的搓饵底钓技术达到时速200尾的效果,而饵形一如模压,让人叹为观止,是竞技钓鱼技术流派中京派的代表人物。
1995 年,他在北京是钓协10周年钓赛获亚军而崭露头角,继而又夺北京“碧春杯”钓赛第二。
1997年,首届“松下通讯杯”引来全国钓鱼好手。
他在150余名高手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二名;接着又在“荣大杯”钓鱼邀请上再获第二。
两年四赛坐得总是第二把交椅,有人戏称“程老二。
”。
然而言犹未了,1998年6月的第4届钓王杯上,他胜化绍新、盖黄适之以搓饵力克数十名拉饵好手,一举成名,夺得了金灿灿的“钓王杯”。
成名后,他继续浮标理论研究,并以自己为原型开始钓鱼影碟的制作。
钓界名人堂之-----山东钓王化绍新山东临沂人,出生于1953年10月。
1971年高中毕业,1974年参军,复员后在临沂市运输公司任驾驶员,后入济南经济管理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1986年毕业。
自小爱好钓鱼,擅长用饵,对悬坠钓组物理化学变化中的饵重关系和外力作用下的信号反应有独到见解。
曾加盟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2000年被湖北老鬼钓鱼学校聘为主教练,在竞技钓鱼中夺杯得奖如探囊取物。
1997 年起亮相竞技钓坛,即获第三届“钓王杯”第4名和十三届全国钓赛手竿第5名的不俗战绩。
1998年又提高一个等级,获第四届“钓王杯”第3名,1999年在圆梦“钓王杯”成为新“钓王”的同时,又在第十五届全国钓赛中获手竿第4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名家介绍一、钓王邓刚:2001年6月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决赛在北京举行。
结果来自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的30岁的邓刚夺得新的钓王称号,他是“钓王杯”创建以来,年纪最轻的“钓王”。
邓刚于1971年出生于湖北,、父亲是一个钓鱼迷。
邓刚5、6岁时即常随父亲外出钓鱼。
父亲有事,常与小伙伴到河边垂钓。
这段经历从5、6岁直到小学毕业。
小时的钓鱼生活,铸就了邓刚对钓鱼的酷爱。
提供了他丰富的钓鱼实践。
1996年,邓刚在湖北黄石首次参加竞技钓。
看到了老钓手侯成胜熟练的台钓技巧。
即购置了台钓鱼具,跟着老侯学起了台钓。
1997年3月。
邓刚随侯成胜,首次参加第三届“钓王杯”钓鲫予赛,获得总分第三名,一炮打响。
这年5月又参加第一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杯”赛,获团体和个人第一。
9月“松下通讯杯”钓鲫高手赛获第六名。
10月参加第三届“钓王杯”决赛,获个人第八。
一年四战四捷,大大提高了他的信心和钓技水平。
1998年,由于工作他只参加了第二届“俱乐部杯”赛,获个人第四名。
1999年是他大丰收的一年。
连续获得“老鬼杯”个人第一,第15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第三,第三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个人第三、2000年,获第四届“松下杯”个人冠军,第16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对象鱼第三名,第四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与个人钓鲫和钓混合鱼两个第一。
2001年刚进6月,就三战三捷。
连获“海豚杯”、潍纺风筝节钓鱼赛和“钓王杯”三个冠军。
邓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主要有以下几点:1、酷爱钓鱼。
2、勤学苦练。
3、虚心求教。
4、有良好的钓德钓风。
5、乐于助人,毫不保守。
邓刚特别感谢侯成胜及其他钓友的帮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他前不久被命名为三级钓鱼大师。
他表示:“钓鱼很高雅,钓技无止境。
”我要继续锻炼,夺取全国钓赛的冠军”。
(据《中国钓鱼》2001-8田尧文章改写)二、三级垂钓大师许志良:今年38岁的徐志良,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群众体育工作。
他12岁起,跟着父亲在异龙湖边学钓鱼。
80年代初在湖边用竹竿、蚯蚓,一天钓上300尾鲫鱼,轰动了小小县城。
参加工作以后,利用公余,继续在异龙湖磨练钓技,成为县内较有名气的传统钓鱼高手。
1995年他第一次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钓鱼比赛,用传统钓法钓上的尽是大罗非,而人家用台钓,钓上的都是50来克的小鲫鱼,而尾数远远多于他。
赛事结束以后,他即与钓友一起买了台钓钓具,并拜台钓高手、南宁钓协主席李成为师。
第二年(1996年)再赴全国届赛,不仅勇摘抛竿赛冠军,而且手竿成绩名列前20名,从而获得全能总分第六名。
许志良将台钓与野钓相结合,钓技日益成熟。
从1995年至今,他参加省的各类比赛,获冠军7次,获名次15次,他所在的石屏钓鱼协会,已获州内比赛连六名。
1999年他荣获第15届全国钓鱼比赛抛竿第三名,2000年获第16届全国钓鱼比赛抛竿第六名。
(据《中国钓鱼》2001-10颜恒文章改写)三、一级垂钓大师王永贵:王永贵为中国钓鱼协会平评定的我国2001年一级垂钓大师。
他是江苏南京人。
1965年9月出生。
他先后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经商。
热爱钓鱼。
以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钻研悬坠钓鱼技术。
1999年起加盟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
海狮公司的一流训练条件和不断提供的钓赛机会,使他在短短三年中连获三届全国钓赛冠军,成为中国竞技钓鱼史上的第一个三冠王。
此前,他曾多次代表江苏省和南京市参加全国钓赛和各种邀请赛。
曾在第12、13届全国钓赛上获得总分第二和舟钓第四名的好成绩。
但缺乏系统训练,成绩不够稳定。
进入海狮公司后,王永贵把悬坠钓鱼技术融化到十多年积累的钓鱼经验中,积极吸取传统钓鱼技术的精华;同时每年冬天到广州“进修”,学习竞技钓鱼新技术、演练新装备,研讨新战术。
1999年他在昆明第15届全国钓赛上首先采用商品饵与颗粒饵料结合,夺得个人总分冠军和抛竿第二名。
接着2000年在江西宜春,他又以当地喂鱼的饵料为主,将16届全国钓赛个人手竿项目的冠军奖杯揽入怀中。
王永贵的特长是以平常招式钓别人发怵的鱼。
第17届全国钓赛上,他又拿下钓鲫项目冠军。
(据《钓鱼周刊》2002、1、14“群星采风”改写)四、“防滑”专家张仲玉:张仲玉,江苏新沂人。
曾师从台湾钓鲫名家廖心阳学习池钓技术。
1991年10月获江苏省钓鱼高手称号。
1994年9月参加第二届全国轮赛区钓鱼比赛,获总尾数第一名。
1995年10月,因三次获得省钓鱼比赛第一名。
被江苏省钓鱼协会授予“特级垂钓能手”称号。
1996年4月,荣获首届“龙王恨杯”全国钓鱼大赛总尾数和总重量两项冠军。
同年9月,又夺“狮王杯”钓鲫比赛第一名。
1999年6月加盟“龙王恨”竞技队。
以钓技和用饵经验参与“龙王恨”新品鱼饵的开发。
是年,在在全国轮赛区钓赛中获第二,接着获长沙“龙王恨”钓赛个人冠军。
2000年,他在湖北“龙王恨鲫鱼2000杯”钓赛中获第七名。
在第五届“钓王杯”总决赛排名19。
十年磨练张仲玉对鲫鱼在不同气候、不同条件下的食相变化有了透彻了解。
根据鲫鱼在不同的钓组的咬钩反应和野钓与池钓鱼情的差异,结合自己的垂钓实践,由他参与研制的“鲫鱼2000”和“快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他还针对休闲钓鱼追求大鲫和随水变化而在离底及贴底摄食的不同反应,主持研究了“蓝鲫”、“大板鲫”多种鱼饵。
张仲玉以鲫鱼为对象,从防滑到攻滑,被钓友誉为“钓滑鱼专家”。
(据《中国钓鱼》2002-5“龙王恨”男子竞技队简介,张炎冰钓鱼名家介绍(二)五、全能钓手徐银舟:(据钓鱼报记者张惠圣文章)无锡太湖之滨,“泛宇杯”总决赛上被广大钓友戏称为钓鱼界“徐老二”的徐银舟,年轻睿智、沉稳而灵活,凭借全面的综合钓技、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充沛的体力与耐力夺取桂冠。
徐银舟61年6月出生于一个渔业世家,大学本科文化,从小酷爱钓鱼,自制竹竿,休闲钓龄30余年。
96年学习台钓法,97年迈入竞技殿堂,在“老鬼”中打下基础,“海狮”中得到成长,一时间南北征战,屡建佳绩,但多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近年比赛成绩:1997年海狮杯个人总分第三名1999年海狮杯个人总分第七名1999年老鬼杯总决赛个人第二名2000年海狮杯总决赛个人第四名2001年全国赛手竿混养第七名2001年钓王杯手竿混养第二名2001年煤运杯全国邀请赛第二名2001年海狮杯总决赛个人第二名徐银舟苦心修炼,终于在2002年“泛宇杯”如愿以偿,获得冠军。
他缘何能够在群英荟萃的各路豪杰中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呢?据介绍,他在本次大赛中所采取的战术可以总结为:1、钓混养第一场——采用先攻草鱼后攻鲫鱼的战术,造成开局不利,仅仅拿下10分的成绩。
鱼情:鱼多,但不易开口,且偏食浓腥,有些反常。
2、抛竿钓场——苦练一冬,变弱项为强项,轻取1分。
鱼情:求稳,主攻鲫鱼,以多取胜。
3、钓小鲫鱼尾数2场——拉丝钓底。
鱼情:赛池上中下泳层都有鱼,上中层鱼吃饵不稳,空竿太多;底层鱼较大,吃口较好,空竿率少。
由于鲫鱼较小,搓饵太大,摄食不易入口,采用拉丝钓最适宜。
4、钓中鲫尾数2场——搓饵钓浮。
鱼情:气压较低,鱼情不稳,鱼普遍上浮,绝大多数钓友以钓底为主。
但他采用搓饵钓浮,抛得多引得多,因而钓得多,且搓饵吃口稳不易空竿,取得1场2分和1场1分的好成绩。
5、钓混养第二场——由拉饵钓底转为钓浮。
鱼情:经历六场钓赛之后,底层鱼受到大面积伤害或惊吓,由底层上浮他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战术,是根据当时的鱼情作出的,由于徐银舟在钓鱼界人缘极好,因而赛前鱼情资讯准确丰富,再加上他身经百战之经验与悟性,夺冠值大大提高。
徐银舟在当教练时曾始终倡导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要精诚合作,否则永远也拿不到第一。
钓鲫是徐银舟的强项,他的绝活乃飞鱼时饵在手中握,而抛竿是他的弱项,因此,在比赛之前,苦练了一个冬天,练就了抛投70米远方圆1米范围内不偏的过硬本领,练习时还偶钓一尾14斤重的翘嘴白,变弱项为强项,技术全方位发展,而本次大赛其最大特点就是要求钓手技术全面,单一的手竿钓鲫技能已不能适应今后大赛要求。
徐银舟认为今后的钓鱼运动将会走向更适合于大众、更为广泛的休闲钓。
全国竞技钓水平也越来越高,自己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银舟的竞技技术之路还很漫长,他认为今后的钓鱼运动将会走向更适合于大众、更为广泛的休闲钓。
全国竞技钓水平也越来越高,自己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钓鱼高手在调饵、组件上技术差异逐步缩小,而真正较劲的当属个人的心态、技术全面及钓鱼的悟性。
A、技术全面:钓鲫乃他的强项,抛竿原来是他的弱项,但经过苦练,抛投技术提高得很快,抛点准而远,抛竿赛得1分,为夺冠奠定了基础,抛竿赛除个人技术外,还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这给紧跟其后的吉彦军增加了心理压力。
B、悟性高、灵活:钓混养是他的强项,但出现了一点失误——钓底。
但经验丰富的他在最后半小时经过观察周围钓况及时调整钓浮,力挽狂澜。
C、耐力极佳:第一天,他由于鱼护落水扭了腰,腰疼得厉害,体力上大打折扣,特别是最后一场改换5.4米手竿钓混合鱼,在这种情况下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六、中原“钓痴”马明生马明生河南省郑州市人。
自幼酷爱钓鱼。
学习池钓竞技得宋如林指教。
后在广州师从陈以生学习悬坠钓法。
1997年在河南全省排名赛上获第一名。
1998年在开封“好运杯”钓鱼邀请赛上,获得亚军。
10月参加第二届“海狮杯”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获个人总分第六名。
接着以“钓一标深”技术,扬名天津第五届“澎湖湾杯”全国钓鲫高手赛。
之后,西征太原、南下广州,连续获得“海狮杯”和“潮流杯”两大比赛冠军。
2000年,在第六届“钓王杯”赛河南赛区预赛中获第一名。
4月,参加“龙王恨鲫鱼2000杯”比赛,获总决赛第二名。
2001年加盟龙王恨竞技队,是“龙王恨”夺得第17届全国钓赛团体亚军的主力队员。
还在抛竿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池钓追求上鱼速度,以轻灵为特色的全方位钓鲫技术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
马明生的“痴”表现为在把成熟和不成熟的池钓技术提升为“钓一标深”,即不管鱼在哪一深度,都坚持用钓饵的扩散和雾化将它引到预先设定的深度。
由拉饵术生发的这项技术,最重要的环节是钓饵扩散并能稳定悬浮在某一深度。
(摘自《中国钓鱼》2002、5期“龙王恨”男子竞技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