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湖北省公安三中2016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丰镇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的青花瓷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不仅映照历史的风貌,也会引领未来的发展。
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更是创造出无数令人称赞的艺术瑰宝。
中华文明曾多次遭遇异域文明,相互间既有碰撞,更有融合。
从大艺术史的角度观察,不同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不仅可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亦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
以青花瓷为例,诸多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均表明,它的创造和发展历程,深受伊斯兰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汉代开始,因商贸活动而兴起的丝绸之路断断续续地联系着中华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
唐代制作的三彩陶器中便拥有大批异域商队的形象。
南宋时期,由于陆路丝绸之路通道被切断,海上开辟的贸易通道更加昌盛。
据记载,海上贸易带来的收益至少占南宋经济收入的20%,广州和泉州成为陶瓷出口的重要港口。
历史上这种基于经济需求而开展的贸易交流,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1219年开始的蒙古汗国第一次西征,亦间接地推动了两种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此间,伊斯兰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本土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潮流。
璀璨的元代青花瓷得以崭露头角,正是受惠于对两种不同文明先进技艺的撷取。
早在两宋时期,江西的景德镇在漫长的技术演变中便开创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伊斯兰世界受到宋瓷影响,也开始改良釉面和纹饰。
在伊斯兰世界,钴料被大批量用于装饰。
这种钴蓝不仅仅是基于审美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更包含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由于伊斯兰世界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新的器型和纹饰日益被景德镇的工匠熟练掌握,钴料也经由不同通道进入中国市场。
这种青蓝色的颜料被称之为“苏麻离青”,可能为波斯语“Samawi”或“solaymn”的音译。
“二元配方”的优势之一是高温烧造提升胎体韧性,以便制作大器,加上钴蓝釉下彩的工艺,使得中国出产的瓷器在伊斯兰世界需求量大增,且颇受皇家器重。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高三12月月考试题(9科12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高三12月月考英语试题)
公安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月28日14:30—16:30 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命题人:赵兴梅做题人:陈燕妮审题人:陈燕妮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罝。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Old classmates.B. Travelers in England.C. Tourist and guide.2.How will the man send the machines?A. By ship.B. By air.C. By truck.3.Where is the man going to plant the tree?A.By the front door.B.At the back of the garage.C.At the other end of the garden.4.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Alan to do?A.Go out to work.B. Listen carefully to John.C. Be calm and patient.5.When is the man going home?A. In the evening.B. In the afternoon.C. At noon.第二节(共15小短: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荆州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2分)1.(2分)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páng)慰藉(jiè)豁然开朗(huò)鳞次栉比(jié)B.羁绊(pàn)葱茏(lóng)义愤填膺(yīng)叱咤风云(zhà)C.羸弱(léi)惬意(qiè)恪尽职守(kè)惟妙惟肖(xiào)D.蜷伏(quán)悲悯(mǐn)锲而不舍(qì)周道如砥(dǐ)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视同仁不容质疑平心而论梦寐以求B.一拍即和不自量力蜂拥而来格物致知C.一泻千里不言而喻油然而升顶礼膜拜D.一蹴而就不可名状挺身而出五彩斑斓3.(2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关公崇拜起源于荆州,也寄寓着荆州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
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看到了扶危济困的,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
A.仁义侠义情义忠义B.忠义仁义侠义情义C.情义忠义仁义侠义D.侠义情义忠义仁义4.(3分)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5.(3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C.《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脸》中的水上漂,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主人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战士。
2016级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上)高2016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今,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
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可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新信息。
然而,当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纸质阅读将何以安顿?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其实,“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若把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算进来的话,现在读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纪80年代少,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
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
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有好处。
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该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该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迅速,知识含量巨大。
第二,当下的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不令人满意。
纸媒的文章,显得规范、严谨,想象力不足;而个人空间、文学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显得活泼、生动,也更接地气,当然也难免芜杂。
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互动,甚至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创作者”;客体转变成了主体。
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存。
但我们需要呼唤真正有价值的阅读。
这是一种挑战。
问题不在于使用哪一种形式,而是触及怎样的内容。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荆州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检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宣纸是中国特产的一种书写绘画用纸,它具有纯白、细密、均匀、柔软、经久不变色等优点。
在书写绘画时,它润濡性能好,又耐搓折。
由于有了宣纸,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才得以表现出绝妙的艺术神采和风韵。
另外由于宣纸具有质地细密、耐老化等特点,使得许多古代书画珍品赖以保存至今,正如一份调查报告中所说的:历观唐宋元明各朝书画用绢写者,脆而黑,存者甚少;用宣纸者,历千百年而不变色,光润如故,故有“千年纸五百年绢之说”。
现今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五牛图》、《文苑图》等都是画在唐代宣纸上的,因此宣纸独享“纸寿千年”的美名是当之无愧的。
宣纸出产于安徽省泾县等地。
由于它多集中在附近的宣城销售,逐渐被人们称为宣纸。
关于宣纸的产生,在泾县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蔡伦有一个徒弟叫孔丹,东汉时他在今天安徽省南部地区以造纸为生,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怀念之情,他很想造出一种上等的白纸为蔡伦画像、修谱。
我们知道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而青檀树只有泾县及其附近的太平、宣城等十数个县的部分地区才有生长,因此也只有在这一地区才能造出宣纸。
宣纸的优越性能还得利于当地终年长流的山泉,清洌纯净的泉水是保证宣纸质量的重要条件。
在制造宣纸过程中,除了对原料、水质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要一套精湛的制作技艺。
宣纸的制造过程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项操作要求。
一张宣纸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
唐代以前,书画家们多用绢作为写画材料,自唐以后则多用宣纸了。
由于宣纸“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一直到底,不纵横浸渗”,使得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代,宣纸就已有生纸、熟纸之分。
所谓生纸,又称生宣,就是用纸帘把纸浆抄出来以后,再经烘干便直接使用的纸。
熟纸又称熟宣、矾宣,是把生纸再进一步加工而成的纸,如进行填粉、加蜡、施胶等等,使它沾墨而不晕。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2016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公安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月28日10:20—11:50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1.《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
下列古代政治制度(机构)的对应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A.分封制——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军机处C.政事堂——内阁D.察举制——科举制3.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对犁耕的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4.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
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
这说明中国近代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5.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来所没有的新气象。
”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了A. 国民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B. 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C. 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D. 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6.1938年7月5日,毛泽东等向国民参政会提出建议:“武汉成为敌人急切窥觎的目标,因之,我们认为最急迫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保卫武汉与取得第三期抗战的胜利”。
这表明A.日军企图占领淞沪地区B.中共和国民党合作抗日C.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中共准备发动武汉会战7.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
2016年湖北省荆州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
2016年湖北省荆州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语文12.7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非典”的袭击非但没有使我国人民__ ,反而增强了全国人民万从一心战胜困难的凝聚力。
②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是公安机关,任何公共权力部门不应该接受“具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形式的捐助和馈赠。
A.萎缩抢救不但/也B.畏缩抢救不但/都C.畏缩营救不单/也D.萎缩营救不单/都2. 下列语句表达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他身为副总经理,经常在董事长面前说总经理搞行贿,是为了能向上爬,这完全是一派胡言。
B.近来有些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有些学生又出现头昏、失眠的症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的是不注意饮食卫生。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年轻人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不犯一些错误。
D.这支来访的利兹联队给我们绿城队的年轻队员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若是有人因为列宁说托尔斯泰“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若是有人因为恩格斯说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同时又在艺术上取得“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就认为;就认为,那是天大的误解与曲解。
A.艺术和思想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无关B.艺术和思想不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无关C.艺术和思想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相关D.艺术和思想不可以分割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内容相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时代,八十老童生和二十少状元是很正常的;有些人终老科插,有些人少年时就雁塔题名。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2月27日19:30~22:00 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葛兆光①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②“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
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
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
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
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③“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
首先是“一”。
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其次是“二”。
“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
再次是“五”。
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
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
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
但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
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
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
而我所强调的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
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
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是讲《论语》,而是读、背。
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
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
2016荆州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 语文答案
荆州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1.A(“专供”两字以偏概全,应删去,宣纸还可用来印制线装书。
)2.D(制墨能手潘谷是得到诗人梅尧臣转送的澄心堂纸;原文只说是“质量同样很高”,“也久负盛名”属于无中生有。
)3.A(原句为“除了对原料、水质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要一套精湛的制作技艺”,原料水质只是部分原因,推论不成立。
)4.A5.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6.C(“特善于笼络军心”这一说法不恰当。
“打了胜仗,把功劳归于下属,把所获得的金帛等财物都分给将士”是表明李勣不邀功,不贪财,与将士同甘苦,共患难,爱兵如子。
) 7(1)我本是崤山以东种田人,遇到圣明君主,位至三公,年纪将近80岁,难道不是命注定吗!(“山东”“圣明”“岂非”各1分,句意2分。
)(2)看到姐姐年老,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为姐姐煮粥,办得到吗!(“顾”“虽”“其……乎”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公元667)九月,李勣初渡辽海时,对手下诸将说:“新城,是高丽西部的要害,如果不先夺取,其余各城便不容易攻取。
”于是进攻新城,李勣领兵进击,其余十六城也都攻下了。
(公元668)侍御史洛阳人贾言忠出使从辽东返回,唐高宗向他询问军事情况,他回答说:“高丽必定能平定。
”唐高宗又问他:“在辽东的诸位将领谁最称得上德才兼备?”回答说:“薛仁贵勇冠三军;庞同善虽不擅长于战斗,但治军严整;而日夜小心,忘记个人而忧虑国家,他们谁也比不上李勣。
”唐高宗很同意他的意见。
丁卯(十七日),唐高宗在南郊祭祀天地,报告平定高丽,让李勣第二位献祭;己巳(十九日),拜谒太庙。
(公元669)李勣病重,唐高宗和太子赏赐的药物,李勣都服用;他的子弟为他请医生,他都不让看病,说:“我本是崤山以东种田人,遇到圣明君主,位至三公,年纪将近80岁,难道不是命注定吗!”一日,李勣忽然对他弟弟司卫少卿李弼说:“我今天稍好些,可以设酒席共同高兴一番。
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试卷
• (3)①严肃认真,爱子情深。如不让孩子听大人谈话,及 链接中的相关内容。 • ②狂傲固执,不通人情世故。如信手拈来一些翻译家谬 误的例子,不留情面。 • ③虚心求进,从不自满。如对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 地虚心求进,不满足于现在,向朋友虚心请教。 • ④为人随和,从谏如流。如,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 不摈弃外行钟书的意见。 • ⑤关心国计民生。(答对3点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 8.本诗前四句通过运用“搴”“弄”等动作描写和“畏” 等心理描写的手法,(2分)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赏玩 秋 月、归宿云间的高洁闲适、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3 分) • 9.一“朝”一“暝”表明诗人整日徜徉于山中,表达了 诗人对山中超越尘世的悠闲隐逸生活的喜爱;“搴 兰”“宿云 际”“弄石上月”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中间四句表现诗人对山中夜景的欣赏和感悟;“谁与 伐”“徒晞发”表 明无人和自己一起欣赏此种美景,因 而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遗憾。(答对3点给满分)
• 12. (1)DE(答对一项给2分,全对给5分) • 解析:A项,没有心理描写。B项,梅馥的做法是丈夫盛 怒时的一种缓冲,不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不是 “表 里不一”。C项,没有“不满”;“专制”错误。) • (2)①通过对比,表明世人对他的不理解。他其实并不是 高高在上,不是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相反,只是不 善 在世途上圆转周旋;②表现出当时的世情险恶,而他孤 弱可怜,无以自卫,渺小得像一只老鼠;③将书斋比 作 自己安身的“洞穴”,于书斋巾潜心翻译工作,于洞口 窥望外面的大世界,表现出他虽有几分无奈,却又时 刻 关心国计民生。(每点计2分,意思对即可)
• (3)划线句子是对家珍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细腻传神,极
富表现力。(2分)文中描写“眼睛一动不动地 看着”“定 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一颗泪水都没有掉下来”, 表现出失去女儿后家珍的极度悲痛,有力 透纸背的效果。 (2分)而“看着风霞”“手在脸上和头发上摸着”则淋漓尽 致地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细腻而 温柔的爱。(2分) • (4)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深冬时间和严寒背景。②成为文章线索, 推动情节发展,由下雪至雪花、雪珠,再到雪 停,完成一个 循环过程,使得结构完整。③以自然环境巾的“雪”渲染凤 霞死时的凄凉氛围,使环境与人物当 时的心境相呼应,表达 悲哀的情感,象征人物命运的凄凉。④烘托人物形象,用 “雪”来表达纯洁美好的人 性。(每点计2分)
2016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高三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公安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数学(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2月28日7:50—9:50 试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命题人:赵振山 审题人:黄银海 做题人:黄银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多涂,不涂或涂错均得0分) 1.已知集合{}2A y y x ==,(){}lg 2B x y x ==-,则A B =I( )A . []0,2B .[)0,2C .(],2-∞D .(),2-∞2.欧拉公式cos sin ix e x i x =+(i 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2ie 在复平面中表示的复数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sin f x x x =-+,命题0)(),2,0(:<∈∀x f x p π,则( )A .p 是假命题,0)(),2,0(:≥∈∀⌝x f x p πB .p 是假命题,0)(),2,0(:0≥∈∃⌝x f x p πC .p 是真命题,0)(),2,0(:≥∈∀⌝x f x p πD .p 是真命题,0)(),2,0(:0≥∈∃⌝x f x p π4.设{}n a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和,且56678,S S S S S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0d < B .70a =( )C .95S S >D .67n S S S 与均为的最大值5.若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3224(log 3),(log 5),(2)a f b f c f ===,则,,a b c 满足(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c b a <<6.已知正数,x y满足20,350x yx y-≤⎧⎨-+≥⎩则2z x y=--的最小值为()A.2B.0C.2-D.4-7.在等腰ABC∆中,4BC=,AB AC=,BA BC⋅=u u u r u u u r()A.4-B.4 C.8-D.88.要得到函数)32cos()(π+=xxf的图象,只需将函数)32sin()(π+=xxg的图象()A.向左平移2π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2π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4π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4π个单位长度9.已知圆22:(3)(4)1C x y-+-=和两点(,0),(,0)(0)A mB m m->,若圆C上存在点P,使得90APB∠=o,则m的最大值为()A. 7B. 6C. 5D. 410.函数222,1,()log(1),1,x xf xx x⎧-≤=⎨-+>⎩且()3,f a=-则(5)f a-=()A.74-B.54-C.34-D.14-11.点P从点O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周长为l的图形运动一周,,O P两点连线的距离y 与点P走过的路程x的函数关系如图,那么点P所走的图形是()12. 过双曲线22221(0,0)x ya ba b-=>>的右顶点A作斜率为-1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B、C. 若12AB BC=u u u r u u u r,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A. 2B. 3C. 5D. 10第11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5-2016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 ( 基础题、阅读题 ) 和第Ⅱ卷 ( 表达题 ) 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条形码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依据题号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将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给监考教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过去 30 年,中国创建的经济奇观此刻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
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添的最大挑战。
当前,中国有 13.5 亿人口,并在连续保持增添,但中国人口总数估计到2030 年左右将开始迟缓减少。
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能够先看看劳感人口与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率。
1979 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感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率约为7∶ 1,当前这一比率约为 5.5 ∶ 1。
到了 2035 年,劳感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率将骤降至 2.5 ∶1。
其余,劳感人口的年龄散布也很重要。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 岁到 40 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盈余”的基础。
1979 年改革此后,劳感人口的增添速度向来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 年开始,这一趋向将发生逆转。
到2035 年将有 1.5 个年龄较大的工人(50 到 64 岁 ) 对一个年青工人(15 到 29 岁 ) 。
这一趋向在低龄人口中也是这样,中国小学再生从1995年的 2 500万降落到了2008 年的 1 670万。
这表示,中国正面对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余国家相同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假如因为人均寿命的明显增添和生育率的急速降落。
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 岁,当前是75 岁; 1980年每个妇女均匀生育 2.63 个孩子,2011 年这个数字只有 1.5 。
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客观题答案按题号顺序答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答在答卷纸上。
第I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
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
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诗意色彩,灰色鲜有被提及,歌德在著作《色彩论》中描述:“在尊贵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验到谦卑。
”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灰色一直是隐性的身份,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所指有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的解读。
灰色“集彩性”的低纯度功能不言而喻,是集中多种彩色后的简单而丰富,既影射着自然地理的客观地貌,作为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丰富着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度思考,其优质的视觉协调性促使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
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既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同时也包含人生与艺术某阶段的方向迷失,后者如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生活条件很差,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忧郁。
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和隐形的文化内涵。
“灰色”广义上的哲思显然适用于文学艺术等社会学门类,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则是:幽、寒、雨、暮、荒、苍、雪、愁、恨等如泣如诉的古典诗意色彩。
《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在此,大美、大音及大象在洗尽铅华后定格为无言、稀声、无形的精神追求,灰色的墨韵在唐代传统书画中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至宋代则在“逸、神、妙、能”中开拓了意态的文人挥毫,及至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进而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流动着静、虚、恬、淡的古意。
灰色的墨韵循环流动在阴阳五行的虚实水墨中。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
与德加温润的灰色相比,热衷于以灰色、紫罗兰、绿色等打底画纸作画的古典主义大师丢勒的细密画则注重严谨的逻辑,《祈祷的手》、《横躺的阿格妮丝》等结实的典型性造型在灰色背景中体现了画家精于概括、重于塑造的无限洞察力。
2016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带答卷答案.doc11
2016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问卷一、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ēn)凝噎(yē)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绊脚惨酷沦落慰籍B.闭门羹合事老乱弹琴莫须有C.毛骨悚然无动于衷休养生息走投无路D.千里送鹅毛家书抵万金邦以民为本习贯成自然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皇帝,能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_____ 犯“僭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A.因为才如果就B.因为就即使才C.只有就如果才D.只有才即使就4.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时。
B.历史最后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园囿,也是他门进入中原的跳板。
D.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
5.“门前是一条小河”后面接下去最恰当的一项是()A.山门里有一个穿堂。
弥勒佛供在迎面。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B.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
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
穿堂对着山门,迎门供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大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6.去年暑假..,冠云和家人到大陆旅行,回来之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灵异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花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究竟是为人民大众而生活?还是仅仅为个人而生活?B、这儿的书真全,什么诗歌啊、小说啊、报告文学啊,全有!C、中国每年人均总要吃四、五百近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一中高二12月月考试题(8科10份)(湖北
公安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数学(文科)试卷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了解10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分段的间隔为 ( )A.50B.40C.25D.20 2. 已知复数,则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 在一组样本数据112212(,),(,),,(,)(n 2,,,,n n n x y x y x y x x x ≥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都在直线上,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 A.-1 B.0C.D.14. 四名同学根据各自的样本数据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分别得到以下四个结论: ①负相关且; ②负相关且; ③正相关且; ④正相关且.其中不一定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 若复数34sin (cos )(55z i i θθ=-+-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 ( )A. B. C.D. 6. 已知过点P(2,2)的直线与圆相切,且与直线垂直,则= ( )A.B.1C.2D. 7. 设满足约束条件5003x y x y x -+⎧⎪+⎨⎪⎩≥≥≤,则的最大值为( )A.80B.C.25D. 8.假设根据上表数据所得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若某同学根据上表中的前两组数据(1,0)和(2,2)求得的直线方程为,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B.C.D.9.已知直线1(0)ax by c bc ++=>经过圆的圆心,则的最小值是( )A.9B.8C.4D.210.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2()1,()4f x x x g x x =-+=+, 且恒成立,则的最大值是 ( ) A. 4B.3C.1D.011.若曲线与2:()0C x y mx m --=有三个不同 的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C.D.12. 已知数列{}1213214321:,,,,,,,,,,1121231234n a 依它的前10项的规律,则的值为( ) A.B.C.D.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在区间[-2,4]上随机抽取一个数,若满足的概率为,则=_________.14.已知是虚数单位)是关于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实数=___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6.过原点O 作圆2268200x y x y +--+=的两条切线,设切点分别为P 、Q ,则线段PQ 的长为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设复数22lg(22)(32)z m m m m i =--+++当实数为何值时 (1)是实数; (2)是纯虚数.18. △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3,0),B(2,1),C(-2,3),求: (1)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2)BC 边上中线AD 所在直线的方程; (3)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 的方程.19.城市公交车的数量太多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太少又难以满足乘客需求,为此,某市公交公司在某站台的60名候车乘客中随机抽取15人,将他们的候车时间(单位:min )作为样本分成5组,如下表所示:(1)求这15 (2)估计这60名乘客中候车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数;(3)若从上表第三、四组的6人中选2人作进一步的问卷调查,求抽到的2人恰好来自不同组的概率.20.某工厂有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工人300名,25周岁以下工人200名.为研究工人的日平均生产量是否与年龄有关,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工人,先统计了他们某月的日平均生产件数,然后按工人年龄在“25周岁以上(含 25周岁)”和“25周岁以下”分为两组,再将两组工人的日平均生产件数分成5组:[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从样本中日平均生产件数不足60件的工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少抽到一名“25周岁以下组”工人的概率;(2)规定日平均生产件数不少于80件者为“生产能手”,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完成2×2列联表,附: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1.( (2)利用(1)中的回归方程,分析2007年至2013年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并预测该地区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121()(y )ˆˆˆ,()ni i i nii t ty b a y bt t t ==--==--∑∑.22.已知圆,点P 为直线上的动点.(1)若从P 到圆O 的切线长为,求P 的坐标以及两条切线所夹的劣弧的长;(2)若点A(-2,0),B(2,0),直线PA,PB 与圆O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M,N.求证:直线MN 经过定点(1,0).。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荆州市公安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2月月考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一中2016届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月27日19:30~22:00 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命题人:魏红雨审题人:祝中清做题人:肖丙姣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葛兆光①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②“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
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
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
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
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③“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
首先是“一”。
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其次是“二”。
“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
再次是“五”。
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
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
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④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
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⑤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是生命。
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
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
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
二是幸福。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
三是国家。
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
“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
“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本文有删改)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
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D.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B.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
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
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注】典校秘书。
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
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
因兄子丧,自劾归。
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
出为河间王厩长史。
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
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
既精既博,吾何加焉!”著《三传异同说》。
注《孝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
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
遗令薄葬。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
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
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注】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机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B.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C.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D.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5.下列是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B.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人性本善”“逍遥齐物”等思想。
C.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佛道两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D.《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融年轻时长相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长进。
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B.马融因上奏《广成颂》讽谏朝廷,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十年得不到升迁,还遭到禁锢,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C.马融起初拒绝了大将军邓骘的征召,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
D.马融门下学生数以千计。
教授学生时,他坐在高堂上,堂上设置红色纱帐,纱帐后安排女乐,学生按照次序传习他的学说,能登堂入室得其面授者很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5分)(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①刘长卿②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③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④,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鄂岳转运使后,出巡到夏口(今湖北武昌)一带时所作。
元中丞为诗人友人,当时被贬到岳阳。
②刘长卿(约726-约786),唐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742-756)进士,曾因事下狱,两遭迁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