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平作耕层水热动态及其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热通量研究》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热通量研究》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热通量研究》一、引言农田水热通量研究是农业生态学和农田水文学的重要领域,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优化农田管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冬小麦和夏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轮作种植模式在我国广泛存在。

本文旨在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的水热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优化农田水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某农田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模式。

2. 研究方法(1)田间观测:通过安装土壤温度计、土壤湿度计和通量观测系统,对农田水热通量进行实时观测。

(2)数据采集与处理:收集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作物生长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模型模拟:建立农田水热通量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水热通量进行模拟预测。

三、农田水热通量特征分析1. 土壤温度与湿度变化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温度逐渐升高,湿度逐渐降低;夏玉米生长期间,由于作物遮荫和蒸腾作用,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规律与冬小麦生长期间有所不同。

整体上,农田土壤温度和湿度受到季节变化、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潜热与显热通量变化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是农田水热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间,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其中,潜热通量主要受到作物蒸腾作用的影响,显热通量则与土壤温度和风速等因素有关。

四、影响因素分析1.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农田水热通量的重要因素。

降水、温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均会对农田水热通量产生影响。

例如,降水会增加土壤湿度,进而影响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的变化。

2. 作物生长与覆盖度作物生长和覆盖度对农田水热通量具有显著影响。

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叶片面积指数、作物高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的变化。

此外,作物种植密度和种植模式也会对农田水热通量产生影响。

3. 土壤性质与水分管理土壤性质和水分管理是影响农田水热通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春玉米覆膜垄作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

春玉米覆膜垄作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

58 2018, V ol.38, No.22农业与技术※农业科学春玉米覆膜垄作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王生撼(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韩佐乡人民政府,甘肃武威 733005)摘 要:为了对河套灌区的玉米覆盖垄作沟灌种植模式的土壤温度、含水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与分析,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春玉米覆盖垄作沟灌种植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土壤水热效应以及对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春玉米;覆盖垄作沟灌条件;土壤水热效应;产量;影响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132052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土壤水热条件会对其产生影响,甚至决定作物的实际产量。

通过地膜覆盖的措施,能够使太阳转变成热能,使得作物根区的环境得以改善,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春玉米覆盖垄作沟灌条件下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不同覆膜宽度下的地温日变化规律研究将玉米拔节期与抽雄吐丝期的地温日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发现,在覆膜宽度不同的情况下,日变化的趋势大致相同,而且环境条件成为对低温变化影响明显的因素。

伴随气温的升高亦或是太阳辐射的增强,在5cm的位置,地温由8:00—16:00会达到峰值,随后则不断下降。

在10cm的位置,低温的峰值则是18:00,滞后现象十分明显。

受气温升高的影响,表层土体对于热量的吸热程度远远超过散热,且深度为15~25cm之间的土层地温从8:00—10:00会随之降低,随后会呈现出逐渐增温的情况[1]。

然而从整体角度分析,实际的变化较为平缓,并不具备较为显著的峰值。

而在地表的温度不超过大气温度的情况下,两者就会出现温度梯度,导致土壤的热量向空气传导并处于散热的状态。

但是,深层土壤并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较大影响,当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下,20:00土壤5~15cm深度的地温会随之回落,而深度为15~25cm的土层则会不断升温。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探析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探析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粮食生产的需求。

因此,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而灌溉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七成以上。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日益紧张,如何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科学利用水资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玉米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的高效节水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效果,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相关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耕地水分蒸发率,减少水资源污染,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方向。

同时,通过研究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出建议和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更新,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3 研究意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水资源日益紧缺,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紧迫问题。

研究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对于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而玉米生长期长、需水量大,且易受气候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玉米生产的水利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华北平原玉米田能量平衡、水分利用效率和表面阻力分析

华北平原玉米田能量平衡、水分利用效率和表面阻力分析

华北平原玉米 田能量 平衡 、 水分利用效率和 表面 阻力分析
莫兴国一 刘苏峡 林忠辉 (国 学 地 科 与 源 究 ,京11) 中 科 院 理 学 资 研 所北 00 01
【 摘要】 根据华北 平原玉 米田的观测结果, 分析 了地表/ 大气能量转化传输特征 结果表 明, 在作物生育期 内. 表能 量平衡过程受下垫面特征 影响很大 潜热通量是 地表/ 地 大气搏量交 换的主要分量 ;玉米生长的 后期有热平流输入. 日平均显热通量 转为负值 表面阻力在生育期早期和后期较大, 面在中期较 小, 显示 了 表面阻力对地表覆盖 变化 和叶片衰老 的响应 农 田水分利用效率在生 长季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维普资讯
应用 生态 学报
20 0 2年 5月
第1 3卷
第 5期
C N S O RN LOF A P I D E o J Y Ma 0 2 1 ( ) 5 1 5 HI E E J U A P LE c L 0G , y2 0 , 3 5 : 5 ~5 4
W S n tc  ̄ g t v p ta s i t n Th w UE i h a l tg t n h t h n r y r s u c swe A o h d e wi e a o rn p r i . el W h ao o n t e e rysa e n曲 3t a e e e g eo re 托 t n tf l t i d n h i h W UE i h t tg a s t a n u hs iwae o tn S t ek yf rhg o ul u is ,a d t eh g y le t el esa em ̄ t h te o g l t rc n e t n a l o W& e i h h o a d sa l e n t be l d Ke r s En r y b l c ,S r c e i a c .W ae s fii c y wo d e g aa e n uf e rss n e a t t ru e ef e y cn

高效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高效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高效节水灌溉效益分析玉米膜下滴灌整体效益表现为九大方面。

1、增产:膜下滴灌玉米亩保苗可达到4200 - 4500株,比常规玉米多1000株以上。

每亩膜下滴灌地块比常规地块增收40%,玉米滴灌地块亩产可达2000斤,比常规玉米增产650斤。

灾年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2、增温:年可增加有效积温240度,相当于提高一个积温带,延长生育期10 - 4天,从而可以选种生育期长的高产作物。

3、增效:按亩产2000斤,每斤0.6元计算,亩收入1200元,扣除设备、水源、地膜及常规栽培管理等投入576元,每亩纯收入624元,比常规玉米增加400元以上。

4、节水:单眼机井控制面积滴灌可达到500亩,喷灌为250亩,漫灌为70亩。

滴灌亩用水量是喷灌的1/2,是漫灌的1/7。

滴灌比管道灌溉节水55%,滴灌比漫灌节水80%,节水效果显著。

同时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5、节肥: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吸收,减少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可做到适时适量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追肥期可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并可防止土壤板结,同时滴灌出水水温高,植物不感冒。

6、节药: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虫害的传播。

另外,地膜两侧较干燥,无湿润的环境滋生病菌。

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 - 20%以上,杀虫效果好。

7、省工:膜下滴灌实现了免耕免铲,管理定额可由25亩/人增加到200亩/人左右。

8、保墒:覆膜土壤0 - 14厘米含水量比常规地块高出14%以上。

9、提质:收获期膜下滴灌玉米成熟度好,平均含水量比常规玉米低8%以上。

常规32 - 34个水,使用滴灌技术后可达23 - 26个水,籽实质量普遍高出常规玉米一个等级以上。

玉米浅埋滴灌节水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分析

玉米浅埋滴灌节水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分析

2018 年第 6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44科研◎农业科学玉米浅埋滴灌节水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分析李晓华随着现代化农业不断的发展,内蒙古兴安盟玉米节水高效高产生产的瓶颈也是逐渐的凸显出来,水肥高效利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灌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的严重,并且磷肥以及氮肥的利用率十分的低。

又受春季的寒、旱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使得玉米的单产量十分的低,同时总产又十分的不稳定,并且丰歉年份也是波动十分的大。

进而政府也是重点的推广应用膜下滴灌节水种植的模式,不过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玉米的产量,但是却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白色污染,而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浅埋滴灌节水的种植模式也是随之被提出来,并且效果十分的好,不仅有效的提升了玉米种植的产量,并且经济效益方面也是十分的可观。

1 玉米浅埋滴灌节水种植模式分析1.1 “浅埋滴灌免耕一带三年”的种植模式分析在玉米播种的时候使用专用的铺带播种机,然后合理的应用大小垄的种植模式进行开沟,之后将滴灌带设置在沟中5~7cm 的地方,然后在秋收之后进行翻耙旋地,其深度大约在25cm 左右。

其播种的方法是第一年使用大小垄的种植方式,小垄在30cm 左右,而大垄则是需要90cm 左右,利用铺滴灌带专用的播种机播种。

除此之外,对于深松、开沟以及铺带施肥和播种等这些正常程序应该一次性完成。

深松小垄的深度必须在35cm 以上,之后在小垄的中间进行开沟工作,将滴灌带设置在沟中的5~7cm 的地方。

在第一年的秋季收获的时候不需要将滴灌带起出,留茬处理。

然后在第二年的春季进行播种的时候,在小垄的茬口外侧进行破茬处理之后再播种,深松大垄记性田间处理,其深度应该超过30cm 。

在第三年春季播种的时候同样如此,在小垄的茬口外侧进行破茬处理之后再播种,田间管理也是进行深松大垄处理,不过其深度则是应该在35cm 以上。

之后再第四年的大垄播种时期,就能够实现“浅埋滴灌免耕一带三年”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沙陀犯风地区,效果十分的好。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热状况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的研究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热状况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的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了蓄水时间,所以表现为土壤含水量最高。

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不同耕作方式各土层的水分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从抽雄期到完熟期,不同耕作方式下10cm和20cm处的土壤含水量差异不大,30cm处完熟期铁茬茬间播种的土壤含水量较低。

图2不I司耕作方式荇时期矸i同士芸的禽水量Fi92SOiJwatercontcntindi丘brcntdepthorcYcrystageunderdlf砘rcntnllagemall89cnlents从总体上看,保护性耕作方式的蓄水保墒效应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日在耕层内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更加明显,各种耕作方式中铁茬茬闻播种覆盖效果最好。

2.1.2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雨水渗透率的影响第一二章结果与分析大量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由于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且地表有秸秆、残茬等的覆盖,有效地减少了地表径流,从而增加了雨水的渗透率。

本试验在玉米乳熟期测定了不同耕作方式20cm、50cm、1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耕作方式的雨水渗透情况,结果见图3。

可以看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土壤含水量呈增加趋势,l:l轮耕、铁茬茬间播种和铁茬茬问播种覆盖表现最为明显。

在20cm土层处,各种耕作方式间差异不大:在50cm土层处,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对照,比对照高出3.24—6.45个百分点,其中以1:2轮耕最高,达16.85%,保墒蓄水耕作最小为13.64%,表明留茬免耕比灭茬免耕更有利于雨水的渗透;在100cm处,各种耕作方式间的土壤含水量大小不一,规律不明显,这可能与各种耕作方式在这一土层的土质不同有关,对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图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雨水渗透率的影响Fi93E疵ctofdi腩rentt川agc丌1anagemenbonsoiIminpefcolationrate2.1.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认为,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根茬覆盖等方式可以改变或调节生长季内耕层土壤温度的变化(王殿武与褚达华,1992;杨文彬等,1987)。

华北平原玉米田能量平衡、水分利用效率和表面阻力分析

华北平原玉米田能量平衡、水分利用效率和表面阻力分析

(7)
根据田间试 验 结 果,依 相 关 分 析,得 到 如 下 关 系(8@"’C(万,%方8数"&据!6A·$@’):
#/!"8"B!5(;EF(@"B’CC012)
(D)
在估算区域蒸发时,土壤热通量难以观测,可利用该
关系从净辐射反演出来&式(%)和式(D)与作物、土壤 类型有关,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 #"! 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5月’日,玉 米 进 入 抽 穗 期,012约 为 6,玉 米 冠层郁闭&在此之前的D月’%日浇’次水,之后未 见降水,表土有点干燥&这一天 !"、%&、$、# 的最 大值分别为%’!、6%5、75和(CA·$@’&从!%H""之 后 %& 开始超过!",$ 也转为负值,最低达@(DA· $@’&农田潜热消耗与吸收的净辐射相当,显热通量 出现负值,说明在热量收支平衡中,农田获得一部分
选择适当的(/(D月6日、5月’日和C月7日) 分别代表玉米生育期的早、中和晚期(个阶段,分析 农田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D月6日,处于拔 节期,012约为"&(,土壤表面被麦茬覆盖,因此这 段时间中,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较少,大部分辐射能
经由土壤表面和麦茬吸收转化&由于D月’日刚降 了%%&7$$ 的雨,到D月6日时土壤仍比较湿润,该 日半小时平均的 G.最大值为D"%A·$@’,出现在 !(H"",夜间 !" 极小值为@6DA·$@’&0I最大值为 6"DA·$@’,与 !" 最大值几乎同时出现&$ 最大值 为!6DA·$@’,# 最大值为!!6A·$@’,都发生在 !!H""左右&0I在!DH""左右超过!",而 # 也在此 时转为负值,夜 间 可 降 到 @’CA·$@’&农 田 的 麦 茬 覆盖阻碍了水汽从土壤到大气的交换,是拔节期 J 较高的部分原因&

不同灌水模式下玉米耗水量和节水效益分析研究

不同灌水模式下玉米耗水量和节水效益分析研究
旱 指数 达 到 2 1以上 , 日照 时数 在 3 0 0 0 h以上 ,地
移 ,导 致水 资 源 紧 缺 ,农 业 供 用 水 矛 盾 日益 凸显 ,
生 态环境 脆 弱 ,因 此 ,发 展 高 效 节 水 农 业 十 分 迫 切¨ 。现代 化高 效节 水农 业从 灌水 方 式 、输配 水 、 降雨 、蒸 发 、土壤 墒 情和作 物 需水 规 律 等方 面进 行 全 面考虑 ,通过 灌 溉 自动化 系统 将 灌 溉水 、降 雨 、 地 下 水 联 合 调 用 ,按 时 、按 需 、按 量 进 行 自动 灌 溉 ,并利 用 土壤墒 情 和气 象设 备实 时 动态 监 测 土壤 含水 率 和水分 动态 变 化 ,实现 灌溉 水 的 自动 化 和动 态化 管理 。甘肃 省 疏 勒河 管 理 局 借 助 “ 水 联 网多 水 源实 时调 度 与 过 程 控 制 技 术 ” 应 用 示 范 科 研 项 目, 依托 《 敦煌 规 划 》 项 目在 昌马 灌 区南 干 渠 管 理 所 建 立 了高效 节 水 示 范 园 区 ,重 点 实 现 了基 于 T C C控 制模 式下 的 自动化 灌溉 系统 体 系 。为 了准 确掌 握 高效 节水 示范 区 自动化 灌溉 系统 运 用 成效 ,对 核 心 示范 园 区 内种 植 的玉米 开展 不 同灌水 模 式 田间灌 溉
条件 下玉 米需水 量 、单 方水 效益 和 单 方水 产值 ,以
及 对 比分 析亩 均节 水量 ,更 加准 确掌 握 新 技术 下 玉 米 的需 水 特点 ,更 为精 细精 量化 进 行灌 溉 ,同时 也 充 分证 明 了在本 灌 区 自动化 节水 灌溉 推 广 取得 的实
效 和 可行 性 。 1 . 2 试 验 设 计
收 稿 日期 :2 0 1 7 - 0 4 — 0 6

武山县玉米节水效果试验报告

武山县玉米节水效果试验报告

武山县玉米节水效果试验报告作者:郭云龙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3期郭云龙(甘肃省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武山 741300)近年来,武山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发展迅速,为了探索优化玉米节水灌溉模式,指导大面积生产,我们在县内大南河流域进行了玉米不同覆膜方式及灌水次数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生产中玉米种植应推广选用全膜双垄沟播一次灌水模式。

1 试验目的为了进一步摸清和研究垄膜沟灌的节水效果,尤其是全膜覆盖沟灌的节水模式,通过试验玉米在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作覆盖和半膜垄作沟灌方式下,不同灌水量对玉米节水增产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农田节水模式提供依据,特设本试验。

2 试验地点试验设在武山县洛门镇蓼阳村汪子应的川水地中,该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视野开阔、前茬一致、灌水方便。

3 试验材料和方法地膜采用天塑厂生产的宽120 cm,厚0.01 mm的地膜,玉米品种为金凯3号包衣良种。

试验设9个处理:①半膜垄作,垄面宽70 cm,垄沟宽40 cm,垄上点播2行,行距55 cm,灌水0次;②半膜垄作,垄面宽70 cm,垄沟宽40 cm,垄上点播2行,行距55 cm,灌水1次;③半膜垄作,垄面宽70 cm,垄沟宽40 cm,垄上点播2行,行距55 cm,灌水2次; ④全膜双垄沟播,灌水0次; ⑤全膜双垄沟播,灌水1次;⑥全膜双垄沟播,灌水2次;⑦全膜平作,膜面宽110 cm,膜上点播2行,行距55 cm,灌水0次;⑧全膜平作,膜面宽110 cm,膜上点播2行,行距55 cm,灌水1次;⑨全膜平作,膜面宽110 cm,膜上点播2行,行距55 cm,灌水2次。

小区面积20 m2 (3.3 m×6.1 m),重复三次。

4 播种及田间管理播前结合整地亩施玉米配方肥40 kg,4月11日播种,每小区3垄,行距55 cm,株距40 cm。

5月号旬定苗,5月11日灌第1次水,6月11日玉米大喇叭口期灌第2次水,灌水前追施尿素20 kg/亩,每次灌水深度均为15 cm, 9月7日分小区收获。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效益分析及影响评价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效益分析及影响评价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效益分析及影响评价第一节效益分析实施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将取得节水、节能、节地、省工、节肥、增产、增效、改善生态环境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四省区可新增粮食作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722万亩,可新增粮食能力100.45亿kg,按2011年市场价格预测,可实现年增收180.81亿元,其中,内蒙古800万亩,实现增产18.4亿kg;辽宁563万亩,实现增产10.05亿kg;吉林900万亩,实现增产35.1亿kg;黑龙江1476万亩,实现增产36.9亿kg。

项目实施后,四省区可新增经济作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78万亩,可实现经济作物年增产值24.6亿元,其中,辽宁37万亩,实现年增产值5.4亿元;黑龙江24万亩,实现年增产值19.2亿元。

项目实施后,按2011年市场价格预测,全项目区可实现年增收200亿元。

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意识和节水意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的增产增收,减轻农业劳动强度。

可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稳产、增产,提高项目区的抗旱减灾能力。

同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2%,可增加有效耕作面积76万亩。

根据现状用水和项目实施后灌溉需水对比分析,与传统灌溉相比,可实现新增年节水能力26.1亿m3。

同时,玉米膜下滴灌可提高肥效利用率20%以上,可有效减少无机肥用量,减轻土壤板结,防止土壤盐渍化,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节国民经济评价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172-94)、《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及《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规程》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一、效益与费用(1)效益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为增产效益。

按照水利分摊系数0.43进行测算,到2016年将产生年增产增收效益90.89亿元。

耕作学-题目及答案

耕作学-题目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耕作学作业题(一)一、解释名词1、耕作学: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亦称农作制度)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的学科。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某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结构及其在空间(地域或地块)对时间(季节、年代)上的安排。

3、单作:在一块地上一年或一季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清种,华北称平作。

4、间作在同一块地上成行或带状(若干行)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通常为两种)生育季节相近(亦有不相近者)的作物。

二、简述题1、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

答:农业生产,是通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环境资源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实现的。

因此,环境是向植物提供所需生活因素的质和量是形成产量的客观条件。

环境的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大自然区域之间,甚至在小范围内,由于小气候和土壤变化的相互作用常常引起环境生产潜力的巨大差异,要求完全不同的管理技术和利用途径。

因而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四阶段。

答:1949-1958年为第一阶段,粮食产量达2亿吨;1959-1978年为第二阶段,粮食产量跃上了3亿吨;1979-1984年为第三阶段,粮食产量达4亿吨;1985-1996年为第四阶段,粮食产量跃上5亿吨。

3、简述农业生产应用连作的原因。

答:第一,在某些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比较适宜某种作物的种植。

第二,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者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累积了丰富的高产稳定经验。

第三,在一些生产单位,适合于某一作物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种植作物种类少,相应的机械设备投资就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商品生产较高的地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可避免地出现商品性作物的连作。

第四,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和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连作中产生的问题。

第五,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不同,这是连作大量存在的原因。

三、论述题1、试论述垄作耕法中扣种的作业方法,以及垄作耕法的优缺点。

答:(1)扣种是一种垄耕作业,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用于大粒种子作物,如玉米、大豆等。

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摘要:旱地覆盖种植是一种利用覆盖材料(如秸秆、竹炭等)覆盖土壤表面,改变土壤水分和热量分布的农业生态工程措施。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旱地覆盖种植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潜在影响机制。

1. 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旱地玉米种植常常受到干旱和热量胁迫的影响,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和耗水量增加。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水热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旱地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某地干旱高温地区的旱地玉米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覆盖材料(如秸秆、竹炭等)覆盖土壤表面。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记录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1)土壤水分含量:旱地覆盖种植明显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覆盖材料可以减少土壤蒸发和水分的流失,增加土壤水分储存量,使土壤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

(2)土壤温度:覆盖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减轻热辐射对作物的影响,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玉米产量:覆盖种植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与未覆盖的对照组相比,覆盖组的玉米产量增加了20%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覆盖材料能够改善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水分利用效率:旱地覆盖种植显著提高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分流失,增加土壤储水量,提高了植物对水分的有效利用。

4. 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表明,旱地覆盖种植可以显著改善干旱高温地区的土壤水热环境,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覆盖材料的选择和覆盖程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旱地覆盖种植技术。

此外,还需考虑旱地覆盖种植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提高土壤综合质量和农田可持续发展能力。

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工程取得成效

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工程取得成效
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 工程取得成效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引言 • 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工
程介绍 • 示范工程取得的成效 • 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 结论
01
引言
项目背景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 日益紧张,农业用水 面临严峻挑战。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农 作物之一,节水需求 迫切。
和管理水平。
示范推广
建立核心示范区,通过 现场观摩、技术交流等 方式,将技术推广到周
边地区。
监测评估
对示范工程进行全程监 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 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
化技术方案。
03
示范工程取得的成效
节水效果
01
显著节水
02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 术,示范工程在玉米种植过 程中实现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与传统的漫灌方式相比,
传统农业灌溉方式效 率低下,水资源浪费 严重。
项目目的和意义
通过科技示范,推广节水农业 技术,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业水资源 短缺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02
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工 程介绍
工程概况
01
02
03
04
目的
通过示范工程,推广雨养旱作 节水农业技术,提高玉米种植 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示范工程的实施减少了灌溉过程中的水浪费和水 污染,减轻了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生态环 境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合理的种植结构也有利 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04
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推广应用价值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雨养旱作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雨 水资源,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热通量研究》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热通量研究》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热通量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的水热通量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内水热通量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揭示了轮作模式下农田水热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引言农田水热通量研究是农业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冬小麦和夏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轮作模式下的农田水热通量研究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优化农田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水热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区域与实验设计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田作为实验区域,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

实验过程中,设置了不同耕作管理措施的处理组和对照组,以探讨不同管理措施对农田水热通量的影响。

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利用农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站,实时监测农田水热通量的动态变化。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揭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过程中水热通量的变化规律。

三、研究结果1. 冬小麦生长期水热通量变化在冬小麦生长期,农田蒸散量随着作物生长逐渐增大,土壤温度和湿度对蒸散量的影响显著。

在冬小麦成熟期,由于作物覆盖度降低,土壤裸露面积增大,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蒸散量有所下降。

2. 夏玉米生长期水热通量变化夏玉米生长期间,由于作物冠层的遮挡作用,地表温度相对较低,蒸散量较大。

随着夏玉米的生长,冠层结构发生变化,对水热通量的影响也逐渐增强。

3. 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水热通量的影响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农田水热通量具有显著影响。

例如,合理施肥、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地表温度,从而影响蒸散量和土壤热通量。

此外,秸秆还田、深松耕等措施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对水热通量产生积极影响。

四、讨论与影响因素分析1. 水热通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农田水热通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作物生长状况(如覆盖度、生物量等)、土壤性质(如水分含量、质地等)以及耕作管理措施等。

不同节水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不同节水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1材 料 与 方 法 1.1试 验 地 概况 。试 验 设 在 景 电一 期 灌 区草 窝滩 镇 长 城 村 ,面 积 3.5亩 ,地 块 平 整 ,肥 力 均 匀 ,砂 壤 土 ,前 茬 为 小 麦 , 海 拔 1594m,播 前 耕 层 土 壤 基 础 养 分 有 机 质 23.4 kq、全 氮 0.99 kg、速 效 磷 20.6mg/k9、碱 解 氮 79mg/k9、速 效 钾 335mg/ k0、PH 值 8_4。 1.2试 验 材 料 。指 试 品 种 为 丰 田 101;机 械 为 2MLF一2型 起 垄 施 肥 全 覆 膜 联 合 作 业 机 和 2BFQ 型 起 垄 施 肥 半 覆 膜 一 体 机 ;地 膜 为 无 色 透 明 膜 和 降 解 膜 (本 色 );化 肥 为 硫 酸 钾 复 合 肥 (14一l6—15)、磷 酸二 铵 (18—46—0)、尿 素 (N≥46%)。 1_3试 验 设 计 。设 5个 处 理 ,不 设 重 复 。处 理 :A一秋 施 肥 秋 覆 膜 半 膜 垄 作 沟 灌 技 术 模 式 (简 称 “双 秋 ”半 膜 垄 作 沟 灌 . 地 膜 规 格 :900xO.Olmm),B一春 施 肥 春 覆 膜 半 膜 垄 作 沟 灌 技 术 模 式 (简 称 “双 春 ” 半 膜 垄 作 沟 灌 , 地 膜 规 格 :900x 0.01mm),C一春 施 肥 春 覆 膜 全 膜 垄 作 沟 灌 技 术 模 式 (简 称 “双 春 ”全 膜 垄 作 沟 灌 。地 膜 规 格 :1200xO.Olmm).D一春 施 肥 春 覆 膜 (降 解 膜 )全 膜 垄 作 沟 灌 技 术 模 式 (地 膜 规 格 :lO00x 0.015mm),E一露 地 常 规 平 作 技 术 模 式 (CK,为 对 照 )。小 行 距 40cm,大 行 距 70cm,株 距 21cm,亩 播 量 5800粒 ,亩保 苗 5300株 。 亩 施 纯 氮 22公 斤 、五 氧 化 二 磷 10公 斤 、氧 化 钾 4 公 斤 。将 全 部 的 磷 肥 、钾 肥 和 30% 的氮 肥 作 基 肥 ,剩 余 的 氮 肥 .分 2次 追 肥 ,其 中大 喇 叭 口期 追 施 45—5O% 、灌 浆 初 期 追 施 20~25% ,氮 肥 基 追 比为 3:7。 收 获 期 各 小 区样 方 样 取 22mz单 收 单 脱 计 实 产 ,各 小 区 随 机 取 20穗 考 种 。 2结果 与 分 析 2.1不 同节 水 技 术 模 式 的 生育 期 表 现 。不 同处 理 的生 育 期 为 145~155天 。其 中 :“双 春 ”全 膜 垄 作 沟 灌 处 理 的生 育 期 最 短 ,为 145天 ,较 CK(露 地 平 作 )处 理 的缩 短 了 10天 ;“半 膜 垄 作 的 2个 处 理 与 降 解 膜 覆 盖 处 理 的 生 育 期 表 现 一 致 且 较 短 .为 148天 。较 CK 的缩 短 了 7天 :CK处 理 的 生 育 期 最 长 .为 155天 。 从 物 候 期 来 看 ,在 播 种 期 相 同 的情 况 下 ,“双 春 ”全 膜 垄 作 沟灌 处 理 的 出 苗 最 早 ,较 CK 早 7天 ;其 余 3个 处 理 的 出 苗 一 致 且 较 早 ,较 CK 早 5天 。从 抽 雄 期 到 吐 丝 期

玉米二元覆盖农田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玉米二元覆盖农田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T b1 i y l ad cm oio i df et t et a . Ma e d i o psi n e n t a ns z i n t e s t n i r r m f e
处 理
Tr a m e s e t nt
麦草不同覆盖量
处理玉米农艺性 状均优 于对 照, 其 中株 高增 加
ta eto55k/m a 95k/m sa m l drg et g wh i ot c pWa r ei ny r t n f 0gh 2 70gh 2 w c un t nr r tp o f r . eu f ic em s 2 n d t r uh i h i o e d h o t s f e e e r e e c
门 ,
n ,
9 71 5 7 .
, 了
今 一

08m 穗 长增 . , c

3. 4
n 曰


9 0 8 7 4.

勺 ‘ ‘es
加07 .c .一25m,
D 穗粒数多 7 9 一3 粒, 百粒 重 提高 CK
伪 石 , ‘
3. 2
护h
1 6 8.
1 8 7.
5 8 . 2 1 1 . 1 一 6 4 59 0
h 2比对照增产 1. %。经方差分析不同处理间产 m, 81 5
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2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率 .


6 n
4 n
玉米垄沟覆麦草可阻止降雨径流, 提高土壤渗水 1 0 2 L 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 使较多的水分保蓄在土壤 中, 0 -0 43 0 - 5 0 -9 0 -4 0 -8 0 -2 0 -7 性 , 52 6 1 7 1 80 9 0 92 日期( 日 月一 ) 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麦草不同覆盖量处理土壤水分动 态变化( 1表明, 图 ) 自麦草覆盖之 日起 , 玉米苗期至大 图 1 不同彼盖处理 0 0c .10m土层土壤贮水f变化 喇叭口期随麦草覆盖量增加, - 0m土层土壤贮水 0 0 c 1 D nmc f a r t i 0 0c Fg 1 ya i o siw t cnet 一10m i. s o l e o n n 量明显提高, 至大喇叭口时增至最大值, 之后由于玉米 dph dr f e t l et u e df rn muc n ie h 植株封垄和冠层覆盖地面, 各处理覆草增墒效果差异不明显 , 月份土壤贮水量下降, 8 主要原因是由于 7月 份降雨量偏少 , 仅为 3 . 且 8月上旬只有 0 3 m, 99 m, m .m 土壤贮水量在 8 -9月份降雨量增多后又呈上升 趋势。 表 2 不同处理与对照各土层土壤贮水,增t 二元覆盖沟内和 T b2 h w t cnet r et ie n t a et i d f et dph a . e e ot i e n o d f et t ns ie n si et T a r n n m c f r r m f e n r o f l 膜 内土壤贮水量明显 土壤贮水量/ m iw t cnet m S l e o t o a r n 累积贮水 高于一元地膜覆盖, 项 目 土层 厚 Ie t ms 度/m / c 量/ mm 测定 日期( 月旧 ) a ( ot-a) D t m nhdy e 且随麦草覆盖量增加 si ol 0 - 5 0 - 8 0 - 3 0 - 7 0 - 4 0 - 2 5 1 5 2 6 1 0 8 0 8 1 7 0 - 1 0 -2 Wae 90 92 tr 而增 加 ( 表 2 ) o

玉米机械化深松整地效益分析

玉米机械化深松整地效益分析

玉米机械化深松整地效益分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是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的一项耕作技术。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

玉米为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500万亩,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

近年来,全市大力试验、示范、推广深松耕作技术,通过田间测产表明,实施玉米深松整地的玉米亩均产量要比多年旋耕地块高,增收效果显著。

一、深松地块的玉米长势情况铁岭市农机工作和科研人员在四合镇西泉村选择了清种玉米地块,对未深松、当年深松、隔年深松、连续两年深松四种耕法随机取样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深松地块活土层平均可达25 cm以上,玉米长势良好,棒三叶多呈绿色,没有出现早衰现象,根系平均长度50 cm以上。

当年深松地块估产每亩570 kg,而未深松地块则普通出现早衰现象,活土层只有15 cm左右,根系较浅,底部形成平盘,有腐烂现象,根系平均长度27 cm左右,估产每亩只近400 kg,与当年深松的相比减产近3成。

表1为深松地块与未深松地块玉米的生长情况对比。

表1深松地块与未深松地块玉米的生长情况对比项目当年深松隔年深松连续多年旋耕未深松5点活土层平均深度/cm252515连续10棵植株平均直径/mm31.631.826.8连续10棵植株平均高度/m2.782.822.86连续10棵根系平均数量/根515239连续10棵根系平均长度/cm47.64827.4植株外观情况直挺,尖部折断少,茎秆和棒三叶多呈绿色已收获未测多早衰,绿叶较少,死株多从作物的生长情况看,两种耕作模式显现出来的差异十分明显。

根据五月中旬测查,深松地块出苗率为96%~97%,玉米平均株高19.4 cm,茎粗0.8 cm,四叶一芯;未深松地块出苗率分别为92%~93%,玉米平均株高15 cm,茎粗0.6 cm,三叶一芯。

而且当年深松地块的玉米根系发达,连续多年旋耕未深松地块的玉米根系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 分 类 号 : 5 3 s l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26 (0 10 —0 20 10 —7 7 2 1 ) 70 2 —4
随 着农 业机 械 化 程 度 的 普遍 提 高 , 业 生产 农
中直接 能源 消耗 逐年 增加 。黑 龙 江省是 我 国 的产 粮 大省 , 械化 作 业 水 平 全 国最 高 , 统 计 ,0 0 机 据 20
玉 米 平 作 与 垄 作 耕 层 土 壤 温 度 、 分 及 产 量 进 行 了 比 较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 米 生 长 前 期 , 间 尚 未封 垄 时 如 水 玉 田 遇干旱 , 平作 较 垄 作 更 有 利 于 蓄 水 保 墒 , 御 干 旱 。 中耕 之 后 , 作 与 垄 作 土 壤 含 水 量 没 有 显 著 差 异 ; 作 耕 抵 平 平 层 土 壤 温 度 上 升 或 下 降 幅度 均 小 于 垄 作 , 作 较 垄作 能 更 好 地 抵 御 低 温 或 高 温 危 害 ; 米 平 作 与 垄作 产 量 上 平 玉
黑龙 江农 业科 学 2 1 ( ) 2 ~2 0 l 7 :2 5 Heln j n r utr l ce c s i g i g Ag i lu a in e o a c S
玉 米 平 作 耕 层 水 热 动态 及 其 节 能减 排 效 益 分 析
钱春 荣 刘英 杰 李怀 庆 于 洋 赵 。 。 , , 杨 ,杨 忠 良。 王俊 河 , ( . 龙 江省农 业科 学 院 耕 作栽 培研 究所 , 1黑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 8 ;. 阳军 区 富裕 农 副业 基 50 6 2 沈
地 , 龙 江 富裕 1 1 3 ; . 龙 江省农 业科 学 院 五 常 水稻研 究 所 , 黑 62 23 黑 黑龙 江 五 常 10 2 ) 5 2 9
摘 要 : 发 展 低 碳 农 业 、 讨 玉米 低 碳 高产 耕 作 栽培 技 术 对 保 障 粮 食 安 全 的 影 响 , 过 田 间 大 区对 比 试 验 , 为 探 通 对
评价, 明确 玉米 平作耕 层 水热 动态 特征 、 产量 生产 力 、 能减 排效 益 , 玉米 低碳 高产 技术 研究 提供 节 为 依据。
当前 , 候 变 化 已 经 成 为 国 际社 气
会 关 注的热 点 和焦 点 , 应 对气 候 变 化 的关 键 是 而 要 做好 节 能减 排 工作 , 业 和农 村 的节 能 减 排 是 农 国家 减排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少农 用 机 械 的直 接 减 消耗 是实 现节 能 减 排 的最 简单 易 行 的有 效 措 施 。 目前 , 黑龙 江 省农 业 耕 作 中仍 以小 功率 农 机 具 为 主, 能耗较 高 , 型拖拉 机 油耗 比大 中型拖 拉机 高 小
12 试 验 设 计 .
万h , m。 且有 继续 增 长 的 趋 势 , 因此 , 讨 玉 米 低 探 碳 高产耕 作栽 培 技 术 对 保 障 粮食 安 全 、 展低 碳 发 农业 具 有重要 的现实 意义 。玉 米少 耕平 作技 术是
试 验设 置平 作 与 垄作 2种 处 理 , 验 区前 茬 试
1 材 料与方法
1 1 试验 土壤 及 品种 .
试 验 于 20 0 9年在 黑 龙 江 省 双城 市东 官 镇 庆 新 村 进 行 。 土 壤 类 型 为 黑 钙 土 , 效 氮 含 量 速 1 4 8mg k ~, 3 . ・ g 速效 磷 含 量 为 2 . ・ g 速 5 6 mg k ~, 效 钾 含 量 为 1 2 mg・k 。, 氮 含 量 为 8 .7 g。 全
作 物为 玉米 , 前茬 秋季 收获 后进 行深 松耕 耘整 地 , 垄 作试 验 区秋季 起 垄 , 验 采 取 大 区 对 比试 验 设 试 计, 每种 处 理 面 积 36 0m 种 植 密 度 为 6 O 0 , 75O
株 ・ m~, 肥 量 N、 2 、 分 别 为 2 5 7 、 h 施 P K2 O O 2 、 5 7 g h ,/ 肥 和 全 部 P O 、 O 作 为 种 5k ・ m。 1 3N 2 K2 肥一 次性 深施 , / 肥 作 追 肥 于 拔 节 期 施 人 , 23N 4
2%, O 而牵 引效 率 低 2 %[ 。精 耕 细作 的 种植 制 0 3 ] 度与 种植 习惯 , 得机 械作 业工 序 多 , 使 能量 消 耗较 高, 玉米 垄作 栽培 从整 地到 秋收 , 机具 作业 至少 农
7 ~8次 , 整个 生长 季节平 均 耗油 7 ~ 9 ・ m-。 0 OL h 21 0 0年 黑 龙 江 省 有 显 著 差 异 。调 查数 据 表 明 , 米 平 作 比 常规 垄作 节 约 柴 油 2 . h 玉 2 2L・m-。推 广 应 用 平作 技 术 是 应 对 气候
变化 、 展 低 碳 农 业 的 一 项 有 效 技 术 措 施 。 发
关键词 : 米 ; 玉 平作 ; 层 ; 热 动 态 ; 能 减 排 耕 水 节
1 5 ・ g 全磷 含量 为 1 0 ・ g , 钾 含 量 . 2g k ~, . 2g k 一 全
为 2 . 2 g k 有 机 质 为 2 . ・ g , H 为 O 1 ・ g , 6 3g k - p
4 96。 .
供试 材料 为 耐密 型玉米 品种 鑫 鑫 2号 。
年 全 省 消 耗 农 用 柴 油 7 8 7 6t ] 2 0 9 1 … ,0 8年 增 至 1
I 02 28 【] 1 0 t2

通过 减 少作业 环 节 和 机具 作 业 次 数 , 而 达 到 节 进
能减 排 的效果 。该 研 究根 据试验 资 料和 生产 调查 结果, 对玉米 少 耕平 作 技 术 的 生 产 力 与能 耗 进 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