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课堂生命流光溢彩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经典课堂生命流光溢彩

XX学校 XXXX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斯基提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真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够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借以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贡献。”这是我们新课改追求的目标,它与我们新课程中的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动态课堂是指课堂中不是机械地按部就班,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中,现实生成的超出教师预期、教案规定的新问题、新情况。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识的引领者、组织者;学生不再一味地被告知、被灌输,而是知识开发的参与者。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问题、情况,不同的教师引导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病点与亮点仅是教师一念之差。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动态课堂,紧紧抓住课堂生成,采用灵活的策略应对课堂生成,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飞扬起来。

一、争议探究——让“灵性”飞扬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必须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一次公开课上,某教师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教学场景: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生活在当时的社会,那么你愿意选择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呢?老师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你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生思考、讨论

师:好,时间到。想做闰土的请坐在左边(称正方,想做“我”的坐右边(称

反方,我们来争论一番。等会儿,在争辩过程中,如果你觉得被对方说服,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变动座位。(学生迅速分坐两旁,想做闰土地的明显多一些。正方:我喜欢做闰土。闰土小时候是多么自由自在啊!可以捕鸟,拾贝壳,逮刺猬,看跳鱼儿,多有趣。而“我”整天只能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只知道死读书,没有那种在大自然中的乐趣。

反方:闰土虽然自在,但他没能接受教育,是个野孩子,这样能行吗?哪像“我”,尽管不是很自由,但能受良好的教育,很有修养。

正方:谁说闰土没受过教育?他在广阔天地间的所见所闻、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知识?不是在受教育吗?

反方:这仅仅是闰土在农村所做的一些事,反过来,“我”把在城里的许多事写出来,闰土肯定也会羡慕不已的。

正方:请问你想做一只“笼中小乌”,还是做一只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

师:大家争论得很激烈,老师觉得选择做谁这一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刚才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老师想,同学们不仅要像“我”一样热爱学习,也要像闰土那样热情地拥抱大自然。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读一读鲁迅的《故乡》。

在这节课中,教师把辩论的活动引入课堂中,学生要想说服对方,必须认真看书,积极思考,他们兴趣浓,思维活,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中不时进发出思维和情感的火花。这样的课堂,不光是给听课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上同学们散发出来的灵性,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开放生成——让“悟性”开放

新理念下的开放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拓展学习的领域和空间。生成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叶

澜教授曾提出“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应当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处处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我曾看过一堂课例,某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当学生们

读到“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一句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又掀起了议论高潮。

学生甲:“我在登黄山时遇到一位挑山工。”

“他长得什么样子呢?”我饶有兴趣地问。

“这位挑山工大约五十来岁,脸黑黝黝的,皮肤特别粗超,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

“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饱经风霜的含义了。还有谁想说说?”

学生乙:“我家对门有个修车铺,修车的是个老爷爷,老爷爷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几个口子。每次见到我,他总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

“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我赞许地朝他点点头。

也许受到刚才两个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也都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

一个学生说:“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期在海上捕鱼,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

又一个学生说:“我的奶奶是个农民,头发全白了,额头上皱纹像刀刻一般,青筋暴绽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

学生的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啊!我欣喜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棒,刚才的讨论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诠释。你们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学生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起来……

在这堂课上,如果当时老师只是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接的解释给学生听,

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但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到它的含义,并进而灵活运用它。因此,面对此情此景,该教师随机应变,巧妙的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是一个成语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这样做,不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让学生通过听、想,说、议的过程,把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悟性。

三、激励机制——让“人性”流淌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

(一以“需要”激励学生

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说得好:“需要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属个性倾向,它是客观事物引起一个人情绪的重要中介物,同样的客体在不同人身上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需要有关。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的产生,其机理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必须艺术地去启发学生形成这种需要,使它产生激励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的作用。如教《火烧赤壁》这一课,如何激励学生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