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5中国近代经济文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线索一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企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 关锁国政策,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二 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 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 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工业又有较快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突出表现为中西合璧、不土不洋;20 世纪 50 年 代以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快 速发展,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1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题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

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

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

材料说明( )A.农产品商品化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转型[解析] 由材料“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

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

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 C 项正确。

[答案] C2.(题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1843~1850 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表年代白银兑换 制钱文数指数年代白银兑换 制钱文数指数18431 656.23 123.931847 2 167.44 162.1618441 724.12 128.961848 2 299.34 172.0218452 024.74 151.511849 2 354.98 176.1918462 208.36 165.221850 2 230.32推动表中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A.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 B.政府镇压农民运动C.民众对制钱需求量增大 D.白银大量流向外国166.86[解析] 材料反映了白银价格上涨,不能体现出稳定的银本位制度,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当时并未爆发大规模农民运动,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白银和制钱的比例,不是制钱的流通问题,故 C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导致白银外流,银价上涨,故 D项正确。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1/9/10
专题整合
核心考点
考向聚焦
11
限时规范训练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
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
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
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
核心考点
考向聚焦
15
限时规范训练
考查角度:从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进程中地位的角度思考问题
【示范4】
材料

(2010·浙江文综,38)(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021/9/10
专题整合
核心考点
考向聚焦
14
限时规范训练
考查角度:从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进程中作用的角度思考问题

【示范3】 (2011·山东文综,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
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
行业
机器 矿冶业

A.2 数量(家B.) 31 72 C.373
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
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2021/9/10
专题整合
(民国二12
限时规范训练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观点是什么,然后进行合理论证。 答案 略。 提示:要从自然经济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 工业文明的传播论证。注意题目的要求。

2019届二轮复习:1.2.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

2019届二轮复习:1.2.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解析】选B。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不选;材料中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表明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 到破坏,故B正确;D表述与题意相反。
1914—1919 年,纺织业和 面粉业发展 最快,重工业 也有一定的发 展;代表人物 张謇 、荣 有_____ 宗敬、荣德生 等
结果及影响
新文化 为_______ 运动 和中 _____ 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向新 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提供 了阶级和经 济基础
短暂 的春 天
民国政府实行有利 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实业救国 ”思潮的 “_________ 影响;抵制日货、提 1912— 倡国货等群众性反 1919 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欧洲列强暂时放 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
阶段
时间
背景
表现
结果及 影响
国民政府推行 币制改革并开 国民经济 较快 1927— 展“ _________ 建设运动 ”; 发展 1936 _________ 群众性反帝爱 国运动的推动
无论是原来较为 发达的棉纺织业 推动了 和面粉业,还是 中国的 新兴工业 _________部门如 近代化 化学、橡胶等产 业,都有较大发展
考向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5年4考) 【再研真题】
1.(2016·江苏单科·T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 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 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
土志》载:“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
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 一时期 ( )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专题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专题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20
京条约》。B、D两项错误,自然经济在中国近代社会占主 导地位,当时中国的开放是列强侵略的结果,不是主动开 放。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21
解法指导 联系时代特征,深层次解读题干史料所反 映的历史现象。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列强对华商品输 出不断扩大和深入,城乡市场日益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 市场上的洋货无论数量和种类都不断增多,对民众的日常 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状况一方面给中国传统自然经 济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使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 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1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在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 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2
1.不同史观认识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 (1)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动 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 和体现。 (2)从文明史观看,近代中国经济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 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 物。 (3)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 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4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 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 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 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 近代化的历程。
精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攻略考前抢分必备课件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24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全攻略考前抢分必备课件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24张PPT)
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工 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从政治上
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主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 “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 观念。 (3)曲折发展阶段(1927年~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 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 济政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严重阻碍 了中国近代化。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中国近代化无从 谈起。
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近代化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近代化
力。
1.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
(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
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 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 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 不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
起来的。
又受到列强的干涉和顽固派的阻挠,也没有或很少顾及到农 民利益,所以其前进的过程十分艰难和缓慢,即使在引进外 国先进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许多弊端。如洋务 运动过程中只重视军事工业,辛亥革命前后只重视轻工业
等,使我国近代化的发展从一开始便出现发展畸形。
⑤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得失可以认识到,由地主阶级和
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原 因 特 点 自然经济解体、洋 19世纪六七十 双重压迫;资金少, 务运动诱导、外商 年代,产生 规模小,技术薄弱 企业刺激 帝国主义资本输 19世纪末,初 出、清政府扩大税 轻工业发展突出 步发展 源、戊戌变法等 1912年~1919 一战、辛亥革命影 时间短、发展不平衡 年,短暂春天 响 一战后到南京 一战后,又形成资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国民政府的成 本主义共同宰割中 有所发展的民族资本 立,困境 国的局面 企业纷纷破产 阶 段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民族工业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民族工业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重点与热点
学案8
(2)官僚资本作为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是国家垄断资本 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 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严重地排斥和压迫 民族资本,破坏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打击对象。 (3)民族资本属于中小资本,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由于它同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着难以隔绝的联系, 在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 没有彻底反帝反 封建的勇气和力量,因而不可能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 路。
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 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 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汗颜 A.①③ C.①②③ 主义工业诞生 B.②④ D.①③④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 ④标志民族资本
答案 C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典题与题源
典题 7
学案8
(2012· 四川卷)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 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 1918 年在成都和 1923 年在北京时的消 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衣食住宿 书籍教育 娱乐享受 成都(%) 68 23 9 北京(%) 23 32 45 ( )
典题与题源
典题 5
学案8
(2012· 浙江卷)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 ( )
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 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1.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有822所,民国十二年有1194所,民国十三年有1548所,民国十四年有1666所,民国十五年有1695所。

职业教育在当时( )A.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B.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C.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D.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这一时期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

这说明( )A.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3.(2019江苏苏锡常镇3月)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之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

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的事项,且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

由此可知( )A.自行车已普遍使用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C.政府加强公共管理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4.(2017江苏盐城期中)右图为从日本引进的人力车,因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五六万辆黄包车在城市中来往穿梭,远远超过汽车的数量。

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已初具规模C.近代的交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D.上海社会保留森严的等级制度5.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坐在一起的现象。

偏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

”这反映出当时(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6.(2019江苏泰州1月)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高三历史高考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高三二轮——第二单元工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8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设计:王玮审核:高三历史备课组使用时间:2016.3 课时:3节【考纲要求】(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大众传媒的发展。

【知识主线】主线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主线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主线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考点梳理】考点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洋务运动)考点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各发展阶段的背景及表现)考点三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原因、表现、规律和影响)【习题训练】1.晚清苏州的糖食公所公开阐明以“联络商情,亲爱同业”为宗旨。

广货业唯勤公所也是以“联合团体,讲求保护自治”“开拓风气,集思广益”“振兴商业,保全捐数”为宗旨和目的。

这些现象反映出近代行会的作用之一是()。

A. 维持商业制度和封建秩序B. 联合同业,共同发展C. 推动国家经济振兴和发展D. 维护行业的垄断利益2.下表为近代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对表中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中国的棉纱市场B.中国土布生产遭遇洋布倾销的重大打击C.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生产仍具有相对优势D.甲午战争前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较为缓慢3.下表为轮船招商局在1873年~1884年发展阶段商董(入股人)社会背景表,表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买办是洋务民用企业主要投资者B.轮船招商局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斥C.轮船招商局具有官商合办的性质D.轮船招商局是资产阶级民族企业4.张之洞说:“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已著著落后。

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

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点二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
①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
②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 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 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 工业的发展。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 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 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 学工业的代表人物。
令》 (6)维新人士发起女权运动,推动了不缠足运动
的开展。
2.报刊与电影 (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太平天国时期民众
开始有了新闻观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出版时 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点石斋画报》是创办最 早的新闻画报。清末四大小说期刊是《小说林》、 《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 (2)维新运动时期,报纸成为宣传变法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
【示例2】对下图(图示为汉阳铁厂全貌)所示信息
表述正确的是
()
A. B.图示企业是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的军事
工业
C.图示企业的创办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D.图示企业是洋务派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民用
答案 D 错因分析 学生误选B的较多,汉阳铁厂是洋务派代表张之洞创办的 民用工业,而非军事工业;A说的是广东继昌隆缫丝厂;C说的是鸦片 战争。答案为D。
错误。根据本题的关键语“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不难得出
答案为D。
易错点3 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不准确
【示例4】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
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描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思维拓展+深化提升)近代经济文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思维拓展+深化提升)近代经济文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优化探究】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思维拓展+深化提升)近代经济文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材料题每题20分共40分)一、选择题1.“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

”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A.外国资本主义B.洋务经济C.民族资本主义D.自然经济解析:把握材料“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即可,自然经济是工业化的阻碍势力,选择D项。

答案:D2.“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

材料意思是,自通商以来,由于洋货冲击,土货日少,出现贫弱之患。

“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通过发展民用工业可以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答案:D3.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

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解析:从图中可知,“外国人办”及“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实力较强,商办实力相对较弱。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排挤而艰难成长。

答案:C4.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

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专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四 交通、通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 1.交通的进步(1)轮船 (2)铁路3)公路 (4)航空: 2.通讯的进步 (1)有线电报: (2)无线电报:(3)电话: 3.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业:①《申报》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②戊戌变法 时期的《时务报》。③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④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运动期间的《新青年》。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等。 (2)影视业: (3)“第四媒介”: 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2014·安徽高考)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 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 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 权。”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排查纠错 1.自然经济解体的含义是指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 益商品化。 2.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 种经济成份并存。 3.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也是西方 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 4.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国家资本主 义经济,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5.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包含经济的工业化及与工 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的。 7.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取消了 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专题作业一、选择题 1.(2018•广东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答案 B 解析棉花是传统手工纺纱业的原料,从鸦片战争前后的进口到六十年代以后的大量出口,反映出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败,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项错误,B项正确;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模式,A项错误;材料现象是经济作用的结果,政府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C项错误。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

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

上述材料表明( )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 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 D.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许多资金用于投资土地而没有投入到工业中,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

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是军事工业;而到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转向民用工业。

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B.国内局势走向稳定和平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答案 B 解析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即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到19世纪7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洋务企业的发展重心随之发生变化,故B 项正确。

高考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版)---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版)---精校解析Word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本专题考试大纲: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近代中国的经济考查较多,所占分值较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

在题型上,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难度相对较大。

命题集中在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发展等方面。

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促使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高考命题往往会运用图文材料,考查影响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和表现。

解答此题时,注意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对自然经济的冲击及新经济因素产生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主线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主线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1840~1949年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为突出特征;1949~1976年第二阶段,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科技在民众生活中影响逐渐增强。

考点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入侵,外国商品的冲击,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织”与“耕”分离;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第5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第5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5讲夹缝求生的民族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立德树人/多维思考/导向教学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在中国日益开放的今天,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中国情怀”的现代公民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从宏观视角展现了近代中国经济同世界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独到思路,从而为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历史借鉴。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改革开放不仅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外在要求,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吸取中国近代以来在融入世界文明浪潮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抢抓机遇,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内忧外患中艰难成长的民族工业以及新潮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

复习备考时,既要重点关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转型和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又要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相关联;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世界宏观视角去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从科技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角度吸取民族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书写“中国制造”的新高度。

线索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西方列强在破坏中国旧的生产方式,催生近代工商业的同时,也把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入了这块古老的大地,与跌宕起伏的政治风云一起改变着中国传统农耕经济下的社会生活。

2021届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特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2021届高考备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特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详解卷】1.(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高三10月阶段检测·19)下表是1938年到抗战结束之际,中国部分经济部门的发展状况。

这一表格反映了()A.战争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B.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民生的关注C.经济为战争服务的时代特色 D.军事工业满足了对日作战需要2.(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高三10月阶段检测·15)1905年,中国发生波及全国的“抵制美货”运动。

在有关抵制运动的报刊上多有“女界”活动的报道,其中频繁出现“女界”“女士”“女权”“女子之责”等词。

这主要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A.美货难以进入中国市场 B.女性群体社会影响增强C.妇女成为维权斗争主力 D.报刊宣传促进妇女解放3.(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高三10月阶段检测·13)1895—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之初,遇到招股集资困难。

状元身份及与张之洞、刘坤一等朝廷大员的关系,使他得到“官机折价入股”的优待,甚至得到地方官员将公款拨存大生纱厂等特殊优惠。

这表明,十九世纪末大生纱厂的创办()A.采用了官督商办的洋务模式 B.取决于清朝地方官员的支持C.利用了政府政策调整的机遇 D.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4.(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高三10月阶段检测·12)外资航运业是最早侵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受到顽固派阻挠时,理直气壮地说:“然以中国内洋任人横行,独不令华商展足耶!”这反映出,近代早期()A.洋务运动以抵制外国侵略为根本目的 B.洋务活动首先在航运领域取得成果C.列强侵略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获得发展5.(2021·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9)1986年12月,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曲折发展的历程,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线索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经济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外商企业的出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必备知识§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9世纪中期)1.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

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表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3.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近代经济文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经济文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练典题 素 能 提 升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近代化的进程,体现了 社会进步和近代文明的产生发展。近代文明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改造 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状况的动力,促进了中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及传统习俗,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练典题 素 能 提 升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我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练典题 素 能 提 升
三、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练典题 素 能 提 升
4.较快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表现: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 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5.日益萎缩(1937~1945年) (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
菜 单 隐 藏
高考专题复习 ·历史
抓主干 核 心 自 查 悟考向 题 源 探 秘 夯基础 随 堂 演 练 练典题 素 能 提 升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持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
动力与力量的源泉。
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

新课标历史高三大二轮分专题复习讲义课件 第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课标历史高三大二轮分专题复习讲义课件 第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 2.洋务运动 • (1)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 王朝的统治。 • (2)内容: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防; 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3)影响: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 目的,但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
•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思维点拨] • 用一、二、三巧记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 因 • 一个根源,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性质。 • 二种压迫,一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 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 展;二是受封建主义 ( 晚清政府、北洋政 府、南京国民政府 ) 的压迫,民族工业在 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 2.原因 • (1)西方文明的传入。通商口岸是晚清社会 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 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 (2)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物质 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 (3)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革 命思潮的推动。
• 3.特点 • (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 习的过程。 • (2)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 随着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 (3)变化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市变化大, 农村变化小。 • (4)东西方生活习俗不断碰撞和交融,但始 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
第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 [构建体系]
• • • •
• • • • •
[核心梳理]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 力的入侵,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 (2)表现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出现。 ③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点拨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最早提出了“中体西用”这一近代化思想,使中国人的价 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 (2)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3)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4)中国外交、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D
D
B
考点整合•分层突破
考点一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复习手册P28)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 (2)表现: 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耕”与“织”分离,手工业者大批破产; 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影响: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2.洋务运动 (1)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 留学生. (3)影响: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没有达到“自强”“求富” 目的,但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跟踪训练 1、(2015·全国II卷·T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 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 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2014·课标全国Ⅰ卷高考·T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 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 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 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专题五 中国近代经济文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扫描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5.大众传媒的发展 备考重点 1.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 因、表现及特点;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是复习的重点;从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近代生活变迁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分析列强经济侵略的双重影响,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客 观作用;立足于中国近代社会环境,归纳概括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 征及成因. 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近代社 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深化点拨】 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 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深化点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受到本国反动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革命性和进步性) (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对内依赖封建主义,对外依赖资本主义 势力,发展不充分.(妥协性和软弱性) 【主题深化】 从五个角度深度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题深化
1、知识角度
多视角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地过程,近代仍占主导地位。 (2)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近代企业: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手工劳动的手工工 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史观角度 (1)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 (2)从文明史观看,则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 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 (3)从近代化史观看,则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 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 2、三大障碍: 3、三次发展机遇: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四个阶段: “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 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5、四个产生原因: 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 诱导、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交 通
通 讯
【深化点拨】
(1)从根本上看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决定的. (2)中国近代的民族化铁路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 (3)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的阻碍. (4)长期的社会动乱,民不聊生,铁路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3.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 大的报纸;维新变法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维新政治纲领和开展斗争 的思想武器;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民报》和《新青 年》成为宣传革命纲领的武器. (2)影视传入、发展;互联网接入. 【深化点拨】 (1)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既是中国落后的标志,又是阻碍中国社会 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限制了人与人、地 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无法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西方先进的交通、通讯方式的传入,使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 交流,便利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渗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跟踪训练1、(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 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46 12 2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工厂数(家) 46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2、1875 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 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 了1915年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该茶庄出现衰败的原因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英茶叶贸易②买房置地导致资本匮乏 ③旧中国交通闭塞④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轮船运 1872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标志中国新式水 输业 上运输业的诞生 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中国铁路运 铁路 输诞生 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有线电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 报 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电话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近代中国铁路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 进入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 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5·全国Ⅰ卷·T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 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 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 变化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 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新青年》在北大创刊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宣统帝退位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考点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1.近代前期(复习手册P28)
阶段 19世纪 六七十 年代 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入 侵,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洋务运动的诱导 (3)外商企业的刺激 (1)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2)清政府扩大税源,放 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戊戌变法和清末新 政 (4)民族资产阶级收 回利权的斗争 影响 (1)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促进经济的近 代化和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2)产生早期维新思想,要求变革封建制 度 (1)经济: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要求发 展资本主义 (2)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到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想形成; “实业救国”思潮 出现(3)政治:改良(戊戌变法)、革命 (辛亥革命) (1)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 (1)一战期间,帝国主义 传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 放松对中国的控制 (2)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孙中山为 (2)辛亥革命的影响 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探索中国革 (3)实业救国思想成为 命道路 历史潮流 (3)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为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过渡奠定了基础 特征 诞生
19世纪 末20世 纪初
初步 发展
1912~ 1919年
进一 步发 展
2.近代后期 阶段 一战后到 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 国共十年 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特点 原因
民族资本企业 纷纷破产
一战后,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共同 宰割中国的局面;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官僚资本占主 (1)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导,但较快发展 (2)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影响 (1)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 治;(2)官僚资本的掠夺;(3)战争破坏 陷入绝境,濒临 (1)美国独占中国市场;(2)国民政府掠 破产 夺;(3)战争破坏 日益萎缩
C
C
3、2013年7月20日新闻网《中国梦的历史地位》:“张謇是近代中 国追求独立、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践行者,是中国近代 化事业的开拓者,是励精图治的实业家。”下列说法不能做为以上 论点论据的是( ) A.宣扬“实业救国”思潮 B.践行“设厂自救”观念 C.抵制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D.与各种反动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