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15.《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15课。
这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根据新课堂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知识、学情、智力层次,围绕老班长的感人故事,紧扣“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现主要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二)学习重点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三)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说学法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我采用了“导学式”五环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
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之间碰出火花,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当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导学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以指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目标,以“学习目标”为核心,以“五环节”课堂教学为基本结构,以“问题”为教学切入点,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为主”为教学原则,以“多种教法”为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为教学宗旨,以“形成学生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赏析《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有一位老班长,他负责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
他们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行进,食物极度匮乏。
一天,老班长在河边钓到了一条鱼。
他用鱼骨做了一个鱼钩,每天都能钓到一些小鱼。
他就把这些鱼煮成鱼汤,让三个小战士喝,自己却只嚼着鱼骨。
小战士们看到老班长瘦弱的身体和他嘴里嚼的鱼骨,心里十分难受。
他们恳求老班长一起吃鱼,但老班长总是说他已经吃过了,或者他不饿。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班长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去钓鱼,为小战士们煮鱼汤。
直到有一天,他倒在了草地上,手里还紧紧握着那个金色的鱼钩。
小战士们含泪埋葬了老班长,他们知道,那个金色的鱼钩不仅是老班长生命的象征,更是他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的象征。
《金色的鱼钩》赏析: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学语文课文,它以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描述老班长为了照顾生病的小战士,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他们吃到鱼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无私。
文章中的老班长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形象,他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和崇高的牺牲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他用鱼骨做成的金色鱼钩,成为了他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的象征。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紧凑动人,充满了深情厚意。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老班长对小战士们的关爱和牺牲,以及小战士们对老班长的敬爱和感激。
总的来说,《金色的鱼钩》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它教育我们要学习老班长的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珍惜生活,尊重生命,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大意;2.掌握课文中重点生词和词语;3.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大意和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3.分析课文的寓意和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2.提炼和总结课文的主题。
教学准备1.板书:课文标题《金色的鱼钩》;2.课件:包含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素材;3.学生练习册;4.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热身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简短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钓鱼的过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跟读。
–分段解释生词和生词短语,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第二节课1.复习内容(5分钟)–师生共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澄清疑惑。
2.深入理解(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金色的鱼钩》中的寓意和主题,讨论作者的用意。
3.思考拓展(1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4.课堂小结(5分钟)–整理课文要点,确保学生掌握课文主题和重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内容,掌握生词和词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深层寓意,促进情感体验与品格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金色的鱼钩》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金色的鱼钩》(人教版)(共16张PPT)
故事,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字词学习
颧骨
两鬓
青稞
搪瓷
熬过
唉
收敛
疙瘩
奄奄一息
抽噎
生锈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 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我 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我的喉管,失声叫起来:“老 班长,你怎么……”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 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找出文中人物的对话,分角色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红军战士在长 征途中表现出的忠于革命、大公无 私、舍己为人高尚品格。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多很多。
课外找《倔强的小红军》来读读。
•对红军长征,你还有哪些了解?
•1.复述课文。 •2.搜集长征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 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 光品质。 这些情景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 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 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 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 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 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 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5 金色的鱼钩
课文导入
初读感知
自读要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词析句
自读检测
拓展延伸
课文导入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 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 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 人故事。《金色的鱼钩》 就是其中之一。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金色的鱼钩》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我在此整理了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原文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
小学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课后练习答案
小学语文课文金色的鱼钩课后练习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欢迎阅读!《金色的鱼钩》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wèi)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quán)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bìn)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huò]着青稞(kē)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
饥饿威胁(xié)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tāng)。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shuāi)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kuài)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áng)瓷(cí)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yàn)下去。
最新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篇文章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叙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二、说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
三、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4、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五、说教学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查阅的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同时处理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注重朗读教学,要求学生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以此为主线,再次走进课文,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本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图片导入,情景渲染1、请同学们认真地看几幅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图片,说说看后你有什么感受?(通过看图片,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2、引入:在长征途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草地,继续去感受那动人的故事。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位老渔夫和他的孙子钓鱼的故事。
故事中,老渔夫教育孙子要用心钓鱼,孙子最终钓到了一条大鱼,但在拉鱼上船的过程中,鱼钩挂在了岩石上,孙子为了保护鱼钩,不顾一切地拉扯,最终鱼钩断裂,孙子感到非常失望。
然而,当孙子抬起头时,他发现鱼钩上挂着一片金色的鱼鳞,这片鱼鳞让他感受到了钓鱼的美好和爷爷的关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对于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和寓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钓鱼这一活动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体会爷爷对孙子的关爱。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体会爷爷对孙子的关爱。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讲解,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3.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和图片素材。
2.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学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老渔夫和孙子钓鱼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确保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如:“课文讲述了谁和谁钓鱼的故事?”“他们在钓鱼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等,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15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金色的鱼钩》中所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特别是老班长忠诚、无私的精神品质。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瘦削、鱼饵、破晓、吝啬”等,并学会正确运用。
-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并能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同龄人之间纯真的友谊和互相帮助的情感。
6.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金色的鱼钩》,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感受能力,通过分析《金色的鱼钩》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促进学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集体主义精神,尊重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4.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加强对友谊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 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 都斑白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饱经风霜,生活非常艰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老班长的神态、动作描写
1.“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 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 成个钓鱼钩。”
尽职尽责 老班长极其迫切的心情。
接受任务
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
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文解读
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神态、 动作?每次有何不同?突显了老班长怎样的 性格特征?划出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2.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 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尽心尽力,大公无私
3.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
状元成才路
头硬咽下去 。
舍己为人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 拧成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 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壮烈牺牲 鼓励病号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主旨概括
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 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 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 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拓展延伸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
讲授新课:讲解背景,分析文本
讲解背景
介绍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包括 时间、地点、人物等,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课文。
分析文本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文本中 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表 达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巩固练习:小组讨论,分享感受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交流自己 的阅读感受和对课文的理解,互相启 发和补充。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 围追堵截,红军战士始终坚定 革命信念,勇往直前,最终取 得了胜利。
写作风格及技巧分析
细腻的人物描写
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 态的细腻描写,塑造了鲜活的人 物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
之中。
生动的环境描绘
作者通过对草地环境的生动描绘, 展现了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增强 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故事情节梳理
全文可分为“接受任务”、“照顾病员”、“牺牲自己”三个部分,通过对人物语言、动 作、神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老班长崇高的精神境界。
关键语句赏析
如“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 眉头硬咽下去”,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
主题思想探讨
巧妙的情节安排
作者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悬念设 置,使得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让读者在感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和启迪。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播放视频
播放一段与金色的鱼钩相关的历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背 景。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金色的鱼钩是什么 吗?”“它与历史有什么关系?”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
过程与方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第15课⾦⾊的鱼钩⽣字五年级下册语⽂第15课⾦⾊的鱼钩⽣字五年级下册语⽂第15课《⾦⾊的鱼钩》⽣字1【驼】读⾳:tuó巧记: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
字义:①骆驼②⾝体向前曲,背脊突起组词:①驼峰骆驼②驼背造字:形声法造句:这座⼭远看就像驼峰耸⽴在云端。
笔顺:“马”第⼆笔竖折折钩稍弯曲,末笔横变提。
字歌:春夜⾬滂沱骆驼踩陀螺耽搁时间久岁⽉空蹉跎2【拢】读⾳:lǒng巧记:抄袭前⾯⼀半。
字义:①合上,聚拢②凑起,总合③靠近,船只靠岸组词:①合拢②拢共拢总③拢岸靠拢拉拢谈不拢造字:形声法造句:奶奶合拢双眼,仿佛在回忆过去的事情。
笔顺:左窄右宽。
”龙“的第⼀撇长,第⼆撇短平。
字歌:双⼿聚拢睡眼蒙胧⽉光笼罩xxxx3【瓷】读⾳:cí巧记:⼀块“⽡”不普通,多“次”烧制扬美名。
字义:⽤⾼岭⼟烧成的⼀种质料,所做器物⽐陶器细致⽽坚硬组词:陶瓷瓷器瓷碗造字:形声法造句:xxxx的陶瓷闻名海内外。
xx:“⽋”撇不宜太长;“xx”横稍短。
字歌:⽤⽡做瓷盆张⼝来咨询⼥⼦姿态美恣意下有⼼4【熬】读⾳:áo巧记:“敖”包相聚好,起⽕(灬)受不了。
字义:①久煮②忍受,耐苦⽀撑组词:①熬粥熬药熬盐②熬夜煎熬熬磨熬年头⼉病痛难熬造字:形声法造句:为了早⽇完成这项任务,爸爸经常熬夜⼯作。
笔顺:“敖”三横布⽩均匀,捺画舒展;四点底托上。
5【蚯】读⾳:qiū巧记:⼩兵没了⼋字(丘),却和“⾍”⼦在⼀起。
字义:[蚯蚓]环节动物,⾝体圆⽽长,⽣活在⼟壤⾥,能翻松⼟壤,对农作物有益组词:蚯蚓造字:形声法造句:蚯蚓是⼈类的朋友,请不要伤害它。
笔顺:“⾍”稍窄些;“丘”最后⼀笔要平直。
字歌:岳麓⼭之下蚯蚓⼟⾥爬翻过荒丘后邱姓有⼈家6【蚓】读⾳:yǐn巧记:“引”只“⾍”来松松⼟。
字义:指蚯蚓组词:蚯蚓造字:形声法造句:蚯蚓的活动能使⼟壤变松软,有利于植物的⽣长。
笔顺:左窄右宽。
“⾍”略靠上;右边竖直⽽长。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位红军战士为了让三个小战士吃上鱼,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展现了红军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课文情节感人,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教材中,本文属于阅读理解板块,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课文内容,并能够进行相应的拓展思考。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大意。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无私奉献精神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红军长征时期战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理解红军长征时期战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和相关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勾画出生词和不懂的地方。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优秀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金色的鱼钩》为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小红军小兰在粮食匮乏、病情加重的情况下,依然照顾生病的伤员,并为了给伤员钓鱼而将仅有的一块烧饼也让给了伤员。通过这个小故事,展现了小兰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掌握和巩固。
4.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写一篇关于小兰的优秀品质的作文。
2.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如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来刻画一个的人物形象。
五、案例亮点
1.情感氛围的营造: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和道具等资源,成功地营造了情感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种情感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使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分析人物性格和事件意义。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4.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领会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讲一位快四十岁的老班长为了带领三个有病的小战士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无微不致地照顾他们而牺牲的故事)
2、老班长为什么要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小战士呢?(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这个任务的?请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老班长一路上无微不致地照顾病号.他们在草地上要走多少天?(四十多天)作者重点写了几天的事情?(四天:钓鱼、不喝鱼汤、命令、牺牲)(二)这四天最能体现老班长是怎样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的,认真读课文.在书中画出描写老班长言行的句子.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段.好好地读一读,再深入体会:为什么会受感动.体现了老班长什么品质?
(三)重点赏析.领悟情感.
1、汇报最让自己感动的语段.
(1)出示:(3-4自然段)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跟缝衣针,烧红了,变成个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跟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提问:
老班长想出什么办法来解除饥饿的威胁?(钓鱼)“到处”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找野菜,挖草跟也很不容易).老班长“整夜整夜合不拢眼”说明了什么?(担心病号)齐读3-4自然段.
2、出示:(第8自然段)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提问:老班长为什么不喝鱼汤而吃草根和鱼骨头?从“皱紧眉头”“硬咽”体会到什么?(吃草根和鱼骨头有多么困难)“我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从这句体会到了什么?(心里万分痛苦)我当时怎么想呢?(围绕着老班长坚强、舍己为人的品德想)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班长的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内心世界.
3、出示:(第21自然段)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两个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皱起眉头,说:“你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着草地。
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
小梁,你不要太脆弱了!”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提问:老班长为什么要命令“我们”喝鱼汤?为什么“我”端起碗有千斤重?“千斤重”含义是什么?老班长看到战士们不吃鱼汤时他皱起了眉头.心里是怎么想
的?老班长看见“我们”吃完了.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此时他心里又想些什么?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沉重的心情和老班长欣慰的心情.
4、出示:(第28-30自然段)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
别浪费东西。
我……我不行啦。
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吧!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不,你们吃吧。
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看,你们都瘦得……提问:老班长临终前是怎样做的.怎样说话的?
师:为了三个生病的战士.老班长耗尽了自己全部生命.这是多么感人的情神啊!而这几个小战士却只能眼睁睁看到老班长牺牲,真是悲痛欲绝。
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老班长对战士的牵挂.关爱.战士们悲痛欲绝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
2.我为什么要小心地把鱼钩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3.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鱼钩记录老班长的英雄事迹,老班长虽然牺牲了,但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可以看到老班长像金子一样的品质,才使他闪闪发光……学生能围绕主题作答即可)
4.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要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吧?
四.总结:
1.老班长有哪些品质?(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2.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展现内心世界)板书:
老班长钓鱼不吃鱼忠于革命
金色的鱼钩
鼓励病号喝鱼汤舍己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