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之三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3篇小时候我们喜欢看风筝在天空中飞翔,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真童趣。
3.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
4,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一只风筝。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课件:高鼎的《村居》,学生齐读。
这首诗中有一样非常好玩的东西是什么?2,没错,纸鸢就是风筝。
出示课件资料袋,介绍风筝。
3,同学们,你们谁放过风筝,那位同学来谈谈放风筝的情景及心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古诗《村居》引入课文,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既有知识,又自然引入到新授课文,一举两得。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有的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形式多样,或文字介绍,或图片介绍,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显然,“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轻视,甚至忽略了“资料袋”,致使“资料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资料袋让孩子学会在较短时间内提取与文本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二,复习巩固(一)生字词的复习1,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读,其余学生评价。
《放风筝》教案
《放风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筝的历史、种类、构造和放飞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与发展2. 风筝的种类与结构3. 风筝的放飞技巧4. 风筝的设计与制作5. 户外实践活动:放风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掌握放风筝的技巧,参与户外实践活动。
2. 教学难点:风筝的设计与制作,户外放飞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种类、结构和放飞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方法。
3. 采用实践法,组织学生户外放风筝,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风筝样品、风筝制作材料、放风筝场地示意图。
2. 学具:学生自带风筝(可选)、画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风筝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风筝的历史与发展,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3. 讲解风筝的种类与结构,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分析其结构特点。
4. 教授风筝的放飞技巧,讲解放飞风筝时的注意事项。
5. 讲解风筝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自己的风筝。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风筝的结构,总结制作风筝的步骤。
2. 学生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八、户外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到户外放飞风筝,让学生亲身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2. 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放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互相帮助,团队合作,提高放风筝的成功率。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放风筝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放风筝教案
《放风筝》教案(总3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放风筝》教案《放风筝》教案《放风筝》教案1活动目标:1.根据A段音乐欢快、B段音乐悠扬的特点,表现做、放风筝。
2.尝试与同伴合作放风筝,体验活动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有做、放风筝的经验、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和幼儿一起回忆做、放风筝的情景。
二、随A段音乐“做风筝”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喜欢的风筝。
2.教师随音乐表演“剪扎风筝”。
3.提问: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剪几下扎几下4.师幼一起随音乐“剪扎风筝”。
三、随B段音乐“放风筝”1.观看动画,提问:风筝在天上是怎么飞的?2.学小风筝飞一飞。
3.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当风筝,师生共放风筝。
四、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创编风筝造型1.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
2.观看课件,自选内容创编风筝造型。
3.师生合作做、放风筝。
五、改变放飞方向,合作放风筝1.师生合作:幼儿当放风筝的人,老师当风筝合作表演。
2.生生合作:一人当放风筝的人,一人当风筝合作表演。
六、师生合作随音乐放飞巨龙风筝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合作当巨龙风筝,随音乐游戏。
教学反思: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和理解。
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
活动设计的第1环节,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幼儿交流春天里玩的游戏,自然的将“放风筝“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对“放风筝”经验的联想。
《放风筝》教学设计10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放风筝》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风筝》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放风筝》教学设计1活动准备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活动目标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
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
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放风筝活动课程设计
放风筝活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放风筝活动的起源、历史及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意义。
2. 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原理、材料选择和基本步骤,了解风筝与风力、空气动力学的关系。
3. 学生了解并掌握风筝的放飞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风筝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成功放飞风筝,并具备一定的调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放风筝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放风筝活动中体验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风筝制作与放飞技巧,同时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创新和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与历史-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风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2. 风筝的制作原理和材料- 掌握风筝的结构和制作原理- 学习风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3. 风筝制作步骤与实践- 学习并实践风筝的设计、剪裁、粘贴等制作步骤- 体验动手制作风筝的乐趣,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4. 风筝与风力、空气动力学的关系- 了解风筝飞行原理与风力、空气动力学的关系- 掌握风筝放飞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5. 放风筝活动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放风筝实践,提高放飞技巧- 学习风筝放飞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6. 小组合作与交流-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风筝制作和放飞任务-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教学内容与课本相关章节紧密结合,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风筝的起源与历史、风筝制作原理和材料第二课时:风筝制作步骤与实践(上)第三课时:风筝制作步骤与实践(下)第四课时:风筝与风力、空气动力学的关系、放风筝活动实践第五课时:小组合作与交流、总结与反思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确保教学效果。
《放风筝》教案
《放风筝》教案《放风筝》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放风筝》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放风筝》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2.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力提高:1. 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2. 有语气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设计:一、导课。
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1.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3.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
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刚刚在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都有个问题: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请同学们快快地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谈到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来想像学习,全诗共有4个小节,写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节:写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学生边读边想,天,是这样蓝,风,是那样轻,第二到四小节:描写了远处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画了我们一起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好,描画了一幅快乐、祥和的景象。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之三.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学会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天空到地面、由远及近观察图上的景物。
2、学会有条理、比较具体地记叙一项活动。
3、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有条理地、比较具体地观察图画。
连贯地组织语言。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去放一次风筝,感受一下放的动作和心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2、按要求观察图上的景物,并根据提示口述作文。
3、试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
1、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人们总爱去户外搞些活动,你们喜欢搞什么活动呢?2、昨天,我们也去放了风筝,你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放风筝的文章。
同学们都放过风筝,一定有体会,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二、读文,明确要求。
1、自由读文,划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2、讨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三、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1、指名读文中的第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指导。
看图回忆:你们以前放风筝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指名说说第一个问题。
例:星期天上午,同学们在人民广场上放风筝。
天空中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鹦鹉风筝、蜻蜓风筝、仙鹤风筝2、指名读第2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回忆,弄清哪些人物在远处,哪些在近处。
3、指名读第3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要求观察图中的人物或回忆当时放风筝的情景,着重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
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四、自由准备口头作文。
五、指名一、两名学生口头作文讲评。
六、自己选择一个认为有把握的环节写一个片段。
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评学生写的片段。
2、学生完成作文,选取一至两篇,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过程:一、指名学生读片段,集体评议。
二、指导学生完成整篇文章。
1、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就可作为写作的顺序。
2、指名学生口头作文,口述后组织评议。
3、学生写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分页标题#e#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的认识。
3.通过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风景和真情友谊,学会珍爱友情和团结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课文大意和描写,培养学生爱好和风俗民情意识。
难点:运用词语活用及理解文章中难理解的生词和短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风筝,让学生回忆一下曾经放过风筝的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放风筝”。
2.引导学生思考:风筝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一些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二)学习课文1.在学习正文之前,先听一下课文录音,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内容。
2.读课文,理解每一段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其中,学生可以适当的模仿文中的语音语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语文朗读。
3.课堂听写。
让学生抄写出重点词汇和生词,加深印象。
4.教师解释生字、短语等语汇。
(三)讨论分享1.让学生自由讨论,各自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家乡景色和习俗,培养学生的家乡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意识。
2.通过互相分享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课外拓展1.让学生在家自己制作一个风筝,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多种手工制作及舞蹈才艺。
2.鼓励学生到户外放风筝,感受向天空放飞心情的快乐与自由,体验生命力量的张扬。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放风筝”,以风筝作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到了与风相伴、与阳光同行的美好世界。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们扩展了视野,对语文知识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南北风俗,让学生了解各地文化,培养了学生心中的爱好和风俗民情意识。
教的时候,我会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风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放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诵读古诗《村居》(1)师:(出示古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大熟悉的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2)师:孩子们,你们能说说这首诗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句话:谁干什么)(3)师:诗里没有写风呀,怎么说是写风筝的呢?2.学习资料袋里的内容,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师:说得真好!我们语文书中也有一个地方介绍了风筝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1页,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吧!师:山东潍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可见风筝得到大家的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
3.板题,读题。
师:(板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借用诗词为学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考级曲目放风筝教案设计
考级曲目放风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学习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掌握放风筝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1)讲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传授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指导学生掌握放风筝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2)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放风筝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三、教学过程。
3.1 情境创设。
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有关放风筝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知识讲解。
(1)讲解放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介绍放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材料。
(3)传授放风筝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3 示范操作。
老师向学生展示放风筝的正确操作方法,并解释注意事项。
3.4 学生练习。
让学生分组进行放风筝练习,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3.5 活动总结。
让学生展示他们放风筝的成果,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手段。
4.1 多媒体教学。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放风筝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4.2 实物展示。
准备各种类型的风筝和放风筝的工具,让学生亲自接触和操作。
4.3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放风筝的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
5.1 评价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展示成果等方式进行评价。
5.2 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掌握了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生是否能够在实践中正确操作放风筝。
放风筝的教案15篇
放风筝的教案放风筝的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放风筝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风筝的教案1习作欣赏:1、星期天的上午,我特别高兴,因为爸爸带我去放风筝。
我们来到河边抬头一看,一只只五彩缤纷的风筝就像天空中飞翔的小鸟。
于是,我也放了起来。
等我把风筝放到半空中的时候,天空中那些五颜六色的风筝好像在向我的风筝打招呼。
2、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放风筝。
我左手拉着线,右手拿着线用力往上扔,可是怎么也扔不上去。
忽然,一阵海风吹来,风筝立刻向天空中飞去,里面的灯光五颜六色,非常美丽,就像一条长龙在空中腾云驾雾。
3、星期天,小红去放风筝。
小红拿着风筝放的又高又远,她好开心。
旁边的'小朋友看着,心里甜滋滋的,嘴上赞叹道:“风筝好漂亮呀!”4、寒冷的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着,我和小红在公园里放风筝。
小红让我高举着风筝,她自己抓着线团飞快地往前跑。
跑了一段距离后便大喊一声:“放!”我立刻松开手,风筝就摇摇晃晃地往上飞,好像喝醉酒似的打着旋儿。
它在空中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远远望去,真像一只老鹰在空中飞翔。
小红一边气喘吁吁地跑着,一边兴奋地喊:“我成功啦!”5、一天天气晴朗,阳光很灿烂,风儿也柔柔的,白云朵朵的飘,好舒服呀!这时候,小宁拿着风筝走过来了,他把风筝举得高高。
风吹了过来小,宁把风筝放飞起来。
瞧,小宁的风筝飞得多高啊!多漂亮啊!6、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小朋友出来放风筝。
微风吹拂着,树叶摇摆着,风筝越飞越高。
天空中飞着许多风筝,有蝴蝶风筝,有菱形风筝,有燕子风筝,还有蜜蜂风筝……小朋友在草地上追着风筝,这真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7、今天是星期天,妈妈说:“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小明高兴极了,在地上蹦啊!跳啊!小明和妈妈一起来到一块空地上,把风筝放上空中。
《放风筝》教学教案设计
《放风筝》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风筝的历史和基本结构,掌握放风筝的基本技巧。
1.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制作简单风筝,并能在户外正确放风筝。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享受风筝带来的快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2.2 教学重难点掌握风筝的基本结构,了解风筝的飞行原理,学会放风筝的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践、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风筝的相关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3.2 讲解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以及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介绍风筝的基本结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3.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制作风筝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学会制作简单风筝。
3.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完成风筝制作。
3.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筝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户外放风筝4.1 教学目标掌握放风筝的基本技巧,能在户外独立放风筝。
4.2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4.3 教学过程4.3.1 教师示范教师在户外示范放风筝的技巧,讲解注意事项。
4.3.2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放风筝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放风筝过程中的经验,巩固所学技能。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5.2 评价内容风筝制作质量、放风筝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5.3 评价标准制作风筝:完成度高、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放风筝:技巧熟练、注意事项遵守得好;团队协作: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任务;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风筝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放风筝》教学教案设计手册,包含风筝制作步骤、飞行原理等内容。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掌握放风筝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加深孩子对放风筝的诗意和乐趣的理解;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投影仪;2.学生准备:放风筝、纸、彩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放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和感受;2.导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放风筝。
Step 2:讲解放风筝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教师通过投影仪呈现放风筝的方法和步骤,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选择风筝的线、制作风筝的材料等;2.重点讲解放风筝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天气、注意人身安全等。
Step 3:培养对放风筝的诗意和乐趣的理解1.教师启发学生谈谈放风筝的好处和乐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放风筝带给他们的感受;2.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带来的风筝,团队合作制作风筝的图纸,设计风筝的造型和图案,并向全班展示。
Step 4:语言表达能力训练1.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放风筝的话题,写一篇短文;2.学生交流、修改和订正自己的短文,并向全班展示。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谈论放风筝的经历和感受,培养了学生对放风筝诗意和乐趣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分组制作风筝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实际制作过程被忽略,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可以安排下节课继续这个主题,让学生亲自制作和放风筝,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此外,还可以加入风筝飞行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放风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
《放风筝》教案设计
《放风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掌握放风筝的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户外活动的热爱,增强身体素质。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民间艺术。
二、教学内容:1. 放风筝的历史与文化2. 放风筝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风筝的构造和制作4. 风筝的放飞与操控5. 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掌握放风筝的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风筝的构造和制作,风筝的放飞与操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放风筝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放风筝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师利用PPT讲解放风筝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放风筝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4. 制作: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筝,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5. 放飞:学生分组进行风筝放飞比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放风筝的安全注意事项。
7.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放风筝,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放风筝的历史与文化。
2. 学生能够演示放风筝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学生能够制作并成功放飞一个风筝。
4. 学生能够在放风筝活动中表现出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和放飞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放飞风筝。
4.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历史与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第二步:讲解并演示放风筝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第三步:指导学生制作风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语言教案放风筝
语言教案放风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放风筝》。
本文描述了一个春天的下午,孩子们在野外放风筝的情景。
通过描绘风筝的各种形状和颜色,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筝的各种形状和颜色。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课件、风筝图片、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文具盒、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2. 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解释字词的意思。
如:“煦、绚、筝、廖、筐、嫉、恬、怡。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课文描绘了哪些风筝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
5. 想象与创造: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画一画自己喜欢的风筝,并分享给大家。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生字词造句。
如:“春天,我们放风筝。
”六、板书设计放风筝煦绚筝廖筐嫉恬怡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风筝,并写一段话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都比较顺利,但在想象与创造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引导他们发挥想象,提高创造力。
同时,我还可以组织一次放风筝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放风筝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课文描绘了哪些风筝的形状和颜色。
2. 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
二、重点细节补充和说明1. 课文描绘的风筝形状和颜色:课文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如“蝴蝶风筝、凤凰风筝、直升机风筝、三角风筝。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了解放风筝的产生、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会自制放风筝,并掌握放飞技巧;3.通过阅读相关课文,并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队协作、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放风筝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文化素质;2.学会自制放风筝,并掌握放飞技巧;3.阅读相关课文,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讨论。
难点1.学生自制放风筝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和耐心;2.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放飞技巧;3.学生需要掌握阅读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理解并运用课文知识。
三、教学内容1. 放风筝的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放风筝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制放风筝教师利用教学板书和多媒体展示材料,给出简单的放风筝步骤。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自制放风筝。
3. 放风筝技巧指导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辅导,指导学生掌握如下放飞技巧:1.查看天气,选择空气流通良好、无高楼、电线杆等障碍物的场地;2.确保风筝绳子的长度合适;3.手指控制风筝绳进出,保持放飞高度;4.风筝不宜过度斜向或水平飞行,应保持在合适的角度;5.适当晃动风筝,增加趣味性和飞行稳定性。
4. 阅读课文教师让学生阅读《我的风筝》故事,引导他们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故事情节,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方式。
5. 实际操作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放飞自己的风筝,并在小组中分工合作、集体飞翔,强化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从放风筝的历史文化入手,逐步展开教学;2.展示法:通过多媒体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放风筝的美丽和文化背景;3.经验法:指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放风筝的技巧;4.合作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5.情感教育法:通过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强团队凝聚力。
课文《放风筝》教案范文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课文《放风筝》,使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及放风筝的技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动手能力。
课文《放风筝》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本文通过描绘一家人放风筝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放风筝带来的欢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及放风筝的技巧;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调查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放风筝带来的快乐,增强家庭亲情。
三、教学重点1. 风筝的历史、种类及放风筝的技巧。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春天的美好。
四、教学难点1. 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
2. 体会家庭亲情,关爱家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春天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活动。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探讨风筝:介绍风筝的历史、种类及放风筝的技巧,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风筝的知识。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5. 放飞风筝:在合适的环境下,组织学生放飞风筝,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6. 总结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感受,引导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风筝制作的质量、放飞风筝的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评估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家庭亲情的体现。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放风筝》文本。
2. 风筝图片、视频资料。
3. 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签、线等)。
4. 安全指导手册。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2课时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风筝制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作文教案:放风筝
一、教案基本信息《作文教案:放风筝》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筝的历史、种类、构造和放飞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写出关于放风筝的作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会观察和描绘放风筝的场景和心情。
难点:1. 风筝的构造和放飞技巧的掌握。
2.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写出有感情、有细节的作文。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风筝的历史、种类、构造和放飞技巧的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放风筝的工具和材料,如风筝、线、胶带等。
3. 教师准备放风筝的场地,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风筝的了解和印象。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介绍风筝的历史、种类、构造和放飞技巧,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单的风筝,并学会如何放飞。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制作和放飞风筝的过程和感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对风筝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观察与体验(20分钟)学生放飞风筝,观察风筝在空中的形态和运动轨迹,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3. 作文写作(25分钟)学生根据放风筝的体验,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写出关于放风筝的作文。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4. 分享与评价(10分钟)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同伴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善放风筝的作文,并发给教师批改。
2.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文,进行精选和总结,准备后续的教学活动。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语言表达、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放风筝》教学设计(共5则)
《放风筝》教学设计(共5则)第一篇:《放风筝》教学设计4.放风筝【教学目标】1.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词。
2.用自己的方法理解4个词语: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说说小男孩在放风筝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
4.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小男孩爱护公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学会描述一个人物。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开心极了,可以去春游了。
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筝,去郊外放风筝。
想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去?好,我们随同其中一个男孩一起去放风筝。
听课文录音,看图画演示。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考考你的记忆,能不能用你刚才听到的有关语句来描述?学生回答。
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请听仔细: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
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
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刚才这段话听写下来?准备——听写完成课后练习。
校对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
这是个怎么样的小男孩啊?(可爱)二、深入学习,读文析句1.让我们跟随者小男孩一起放风筝吧,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心。
(1)翱翔是什么意思?并指导字形。
近义词理解方法,飞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作者看见的是风筝在天空中翱翔,想想描述一下,风筝在空中忽上忽下,慢慢向上,进一步理解翱翔与飞翔的区别。
2.自读课文4~9节,用直线划出描写男孩表现的句子,说说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男孩,并说出理由。
(1)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看着面前的一畦花苗。
可以从“呆呆地站着、看着”的动作和神态,想象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他在思考该怎么办,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补种了损坏的花苗,说明男孩诚实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之三
1、学会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天空到地面、由远及近观察图上的景物。
2、学会有条理、比较具体地记叙一项活动。
3、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有条理地、比较具体地观察图画。
连贯地组织语言。
课前准备:
每个学生去放一次风筝,感受一下放的动作和心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2、按要求观察图上的景物,并根据提示口述作文。
3、试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人们总爱去户外搞些活动,你们喜欢搞什么活动呢?
2、昨天,我们也去放了风筝,你们的心情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放风筝的文章。
同学们都放过风筝,一定有体会,也一定能把作文写好。
二、读文,明确要求。
1、自由读文,划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2、讨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三、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1、指名读文中的第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指导。
(1)看图回忆:你们以前放风筝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想象成自己在放风筝。
)
(2)指名说说第一个问题。
例:星期天上午,同学们在人民广场上放风筝。
天空中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风筝,有鹦鹉风筝、蜻蜓风筝、仙鹤风筝
2、指名读第2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回忆,弄清哪些人物在远处,哪些在近处。
3、指名读第3个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回忆。
(1)要求观察图中的人物或回忆当时放风筝的情景,着重观察(回忆)人物的动作、神情。
(2)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四、自由准备口头作文。
五、指名一、两名学生口头作文讲评。
六、自己选择一个认为有把握的环节(三个问题之一)写一个片段。
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评学生写的片段。
2、学生完成作文,选取一至两篇,师生共同评议。
教学过程:
一、指名学生读片段,集体评议。
(有意识选取写不同片段的同学读。
)
二、指导学生完成整篇文章。
1、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写?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就可作为写作的顺序。
2、指名学生口头作文,口述后组织评议。
3、学生写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
对照要求,特别是观察顺序是否正确。
讨论评议。
四、找周围的同学互改作文。
五、眷抄作文。
例文:
放风筝
春天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天气很好。
小方觉得没事做,就约小红一起去太平公园放风筝。
太平公园里人山人海,都是放风筝的人群。
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金鱼型、神龙型、蝴碟型,等等。
他们拿着一只大雁型的风筝来到太平公园,这只风筝可精美了,粉红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园园的眼睛好像两颗宝石。
小方也迫不急待地登报出自己带来的风筝,右手拿着线轴,放出一米来长的线,小红双手举起风筝,小方叫了声放。
小红立刻就把风筝往空中抛去,小方立刻就助跑起来,一边跑一边放线。
风筝像长了翅膀似的随风撑起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它时而斜着身子飞翔,时而向下俯冲这时,这只精美的风筝引来一只美丽的小燕子,它唧唧地叫着,好像在问风筝:你是谁?我可以和你成为好朋友吗?小燕子就和风筝一起飞翔着,有时它们并肩飞行,有时一前一后地飞行,好像在比高低,在比速度。
小红看着飞上天与小燕子比赛的风筝,高兴地在草地上蹦来蹦去,扎在她的辫子上的蝴蝶结仿佛也变成了两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多美的风筝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