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中的对比 (1)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诗歌双文本对比阅读训练:手法异同(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双文本对比阅读训练:手法异同(含解析)

诗歌双文本对比阅读训练-------手法异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怀故人【宋】寇准清夜月初满,藓庭①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②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藓庭:郊野。

②旧国:故乡。

1.下列对上面两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夜怀故人》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颈联在前两联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点题抒怀;尾联通过对故人“今底处”的发问写作者独处“凝愁”。

B.“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两句十分精妙,结合听觉、嗅觉,描写“梧桐疏影”和耳边不时传来的蟋蟀乱鸣声,使诗句画面立体可感。

C.《虞美人》中“朱颜改”可指故国宫殿颜色已旧,也可理解为旧时宫女容貌衰老,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变色。

D.寇准和李煜均用简练自然的语言,表达在月夜的思念之情。

相比寇准对“旧国”的思念之情,李煜更在思“故国”的同时内心燃起亡国之痛。

2.以上两首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愁绪,在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则各有异同。

请结合内容,赏析主要的异同点。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小题。

望江南·闲梦远①(一)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②轻尘。

忙杀③看花人!望江南·闲梦远(二)李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注】①这两首词是李煜亡国入宋后的作品。

②辊(gǔn):翻滚,滚动,转动。

③杀:同“煞”,形容极甚。

3.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国正芳春”中着一“芳”字,写出姹紫嫣红、百花争艳、遍地芳香的江南春色,表达了词人的愉悦之情。

B.“满城飞絮辊轻尘”中以“飞絮”来写春景,传神地写出了春情流转、春光如泻、春风扑面而来的迷人春色。

C.“笛在月明楼”一句由景及人,把前面的空景用人来衔接,把眼见的凄凉用耳听的哀惋来充实,韵致无穷。

现代诗和古代诗比较

现代诗和古代诗比较

现代诗和古代诗比较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都是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的一部分,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一)从音韵上看古诗词可入曲,现代诗可入剧。

古诗词言简意赅,讲究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就如一段流畅的音乐,可以翩翩起舞。

如果给其谱上古乐,用琴、筝等古乐器演奏,点上一盘檀香,泡上一杯清茶,手中置一闲书,悠悠地读,悠悠地听,真可谓意境高远、古朴风雅。

且古诗词虽有艰涩之字,但通篇却能一看就懂,多读几次,似有所悟。

现代诗语言浅白,是我们所熟悉的白话文,也不怎么讲究韵律和结构。

正因为限制少了,一些诗人惟恐别人说其浅薄,就在文字、结构上大辟蹊径,故意折腾得弯曲冗长,朦胧婉转,晦涩难懂。

少有现代诗可以入曲的,但可以将一大堆文字编成剧本。

现代诗的朗诵也很有意思,朗诵者需要不断地摇头晃脑,在个别字句上加重、拖长或飘忽,来体现诗歌的意境。

这种依赖朗诵者的技巧来营造的诗味,犹如一部有趣的话剧,早已将诗歌娱乐化。

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二)从意象上看古诗词是“画”,现代诗是“话”。

古诗词文字简洁、饱满,重在以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涵,通篇写景,情在景内。

优美的古诗词是一幅画,文字犹如画笔,为我们徐徐呈现浓墨重彩的山水画、风情画。

而现代诗却是“话”,由于少了结构和音韵上的限制,自由诗体现了真正的自由,无论怎么写都行,你的废话情话官话自言自语喋喋不休的话皆可入诗。

你还可以把好好的一句话拆成几行来写,断断续续,或前后倒置,状如结巴,但在诗歌里或许看上去很优美。

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三)从技巧上看古诗词讲究“推敲”,现代诗只需要“敲”。

“推敲”一词的来源,我们很熟悉。

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骑驴时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是“推”好还是“敲”好,他一路做着手势,正难以定夺。

恰好遇到的官员是韩愈,他建议用“敲”更为形象。

“推敲”一词就此而来。

可见古人创作诗歌时在一字一句上斟酌得认真,惟有不断推敲,才有一流的诗作。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比较原则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一、选材类型1、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出现频率最高)2、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对比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3、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激昂向上)病马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抑郁低沉)二、设题角度1、内容、情感比较2、意象、意境比较3、语言赏析比较4、手法、技巧比较具体举例分析:1、内容、情感比较【方法指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⑤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对比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对比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对比手法比较鉴赏是近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热点,许多考生在复习迎考时没有很好的作总结归类,从诗歌的分类及答题的技巧中还有细微的区别,纵然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各种题型都接触过,在浩如烟海的考题中,我们真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有的考生甚至于不知如何下手答题。

例: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题:这首诗第二句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类似这样的比较鉴赏题较常见,通常是用两诗相比,或诗词相比,或同一首诗中字句相比。

从以下例子可见一斑。

1炼字(句)的比较上赏析的题型与夏十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街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醒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析:这种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应辨能力,考生要大胆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当然这里是从诗句表达的效果上分析哪一句更生动形象,意境更开阔,内涵更丰富,哪一句更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

(答案:“雁引愁心去”好。

它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一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2从手法的比较上赏析的题型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第二小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析:这里不宜面面俱到,抓住两首诗的主要因素,揣摹诗人的内心感受入手。

两首诗都写了傍晚中的荷花,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牧诗着重于一“恨”字,表明诗人心怀伤感,含恨不平。

诗歌鉴赏之衬托对比渲染烘托_ppt(1)

诗歌鉴赏之衬托对比渲染烘托_ppt(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问:上片的景物描写对下片中所提到的周公 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多少豪 杰,特别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 千堆雪”的描写,渲染了场面的雄伟壮丽 的同时,为下片写对周瑜的建立功业之情 感抒发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1、以物烘托人。 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 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 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 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 的低沉气氛。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 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 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 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渲染,是意象描写对意境营造而 言; 烘托,主要是景物之描写对情感 抒发的烘托。 对比和衬托则是两个对立或相近 的意象之间的关系。
烘托
烘云托月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 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 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就是不说本意, 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 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 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衬托是将两个事物作对比,用 一事物突出另一事物。
答题是应包括“以…… 正(反)衬出……,其作用 (目的/动机)是为了突出 (突显)……”。反衬手法运 用的同时自然就包括对比手法 了.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情 感的?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诗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个人简历模板】下面,试就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这四个运用广泛而且极易混淆的术语作一番解说。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例如,白乐天《琵琶行》(第二节)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对春江月夜景色的渲染,流露出离愁,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对宇宙人生的探索。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一言以蔽之,渲染即对事物进行正面描写铺叙,追求笔墨酣畅,痛快淋漓。

烘托也是从图画技法中借来的术语,原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一般采用外晕、围染的烘托办法,即“烘云托月”。

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

”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xx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

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2020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

2020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指导

③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或:孤身飘零的凄惨); 《暮春山间》①表达喜春之情,②写作者缓步春山
所见,流莺不语,只有燕子飞来飞去,桃花飘落,桃香
飘溢,山间一片寂静,描绘出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③ 表现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或:闲适之情)
比较方法1
①明确诗歌内容:写景?叙事? ↓
②写景诗——抓景析情 ↓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问: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诗歌内容 →
辨异:①两诗主要意象?②各自意境特点?③情语?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 异同?(5分) 【答】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1分)
异:①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 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 (乐观开朗)(2分)。②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 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感情悲凉哀怨。 (2分)
设题角度
1、比较情感 2、比较表达技巧 3、比较内容(形象) 4、比较语言
应对方法?
比较鉴赏基本原则
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古诗(写景诗和叙事 诗)思想情感的方法; 2、做到答题格式、答题步骤规范。
回顾知识:读懂诗词的方法有哪些?
❶读诗题。(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和感 情基调)
抓景:意象、意境、情语
求同:笛、芦管——思乡 辨异:抓景析情

运用双关和对比修辞的诗歌

运用双关和对比修辞的诗歌
2.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以荠菜花自况,目的是彰显自己独特的人格志趣。)
2.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中的“丝”与“思”,是谐音双关)
3.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柳”和“留”,是谐音双关)
4.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
南朝民歌
怜欢好情怀,
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
出入见梧子。
(诗中“梧子”与“吾子”,是谐音双关)
语义双关的诗歌有以下几首:
语义双关可能是一个词、一句诗,也可能是一首诗双关。
1.南朝
李商隐
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
只得徐妃半面妆。
(史载梁元帝妃子徐昭佩,因姿容不美遭元帝冷遇。元帝一眼瞎,徐妃只妆饰半边脸迎接。半面妆又喻南朝只有半壁河山而已。)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诗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诗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诗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下面,试就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这四个运用广泛而且极易混淆的术语作一番解说。
一、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温庭筠《更漏子》)以“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的美好景物及衬闺阁孤寂秋苦;“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
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无好问《颖亭留别》以鸟之悠悠反衬思归春内心之急急。
有的诗,能兼用正衬—反衬。李白有《清平调》(其二)云:“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首句以花受香露正衬贵妃承幸,二句以楚王梦遇神女的虚幻反衬玄宗得贵妃真实,三四句以靠新妆专宠的赵飞燕反衬贵妃的天然国色。一扬一抑,一正一反,极尽衬托之能事。
四、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二、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此词将今日千里之外的“孤坟”与梦中十年前相守的妻子于“小轩窗,正梳妆”两幅画面对比,突出今日孤独凄凉,往日温馨,从而表达了对亡妻的深长思念之情。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作业十四 诗歌鉴赏——课外对比(一)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作业十四  诗歌鉴赏——课外对比(一)

(2)《春日郊外》和《踏莎行·初春》都写到“茫茫”,但蕴含 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词加以分析。 【答案】 《春日郊外》的“茫茫”抒发了诗人对郊外春日美景 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因春光满眼,欲寻佳句 ,却难觅其踪的茫然、惆怅之情。《踏莎行·初春》的“茫茫 ”表达了词人因改朝换代而生的惆怅与哀伤,也抒发了词人对 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
(1)诗词有音韵之美。吟咏诗词,琢磨韵脚,可以发现《A春日郊
外》为____D_____,情绪基调________B___;《踏莎行·C初春》
为__________,情绪基调___________。
A.开口音
B.闭口音
C【.帮低帮沉你】汉字读音因韵母不D同.,明有朗开口音和闭口音之分。发
音时,口形是张着的音,叫开口音;反之,为闭口音。
4.(2019·南京联合体一模)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借鉴课文《山水画的意境》的相关 内容,赏析《山中》画线诗句的意境美,请你完成。 课文示例: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惜别的情景:帆已经行远了,消失 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对比分析能力。贾诗“凌霄志 ”“捧日心”“珍 重”“依托”等词语表达了凌霄花虚心向上,珍重所依托的青 松的谦逊品格。表达了对像凌霄花那样有自知之明、不居功自 傲的谦逊品格的人的颂扬。杨诗前两句用“直饶”“犹有”表 明凌霄花爬得再高,根基也在地面,有一种对它的蔑视之情, 而后两句“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妍明”,表明凌霄花 是依靠着其他的树在高处盛开,攀在高处与太阳比高比亮。表 达了对像凌霄花那样趋炎附势、只知“强攀”高处显示自我的

现代诗歌《沁园春·长沙》对比手法赏析

现代诗歌《沁园春·长沙》对比手法赏析

情 以景兴, 能使文章含而不露, 蕴藉悠远, 情丰意密 , 深切动人。
本诗 中 的写景 , 富 于吞吐今 古 的 气 魄 。写鹰 , 是搏 击 长 空 ; 写
鱼, 是 翱翔 水 中 , 上 下 皆极 力 表 现 出 一 种 冲破 一 切 牢 笼 的 自由 之
气 魄 。情 景交 融指 文艺作 品 中环境 的 描写 、 气 氛 的 渲染 跟 人 物 思
是 民族 的未 来 , 国家 的 前 途 。而 作 为一 个 有 抱 负 的 人 , 有 雄 心 壮 志 的人 , 他 眼 中的 山河 是那 般 秀 丽 无 比 , 这 首词 就集 中描 写 了祖 国 山河 的壮 丽 、 妖 娆 。而 这 样 写 的在 于越 写 山 河 的 壮 丽 , 就 越 使

种帝 王诗 歌 的豪迈气 派 。为帝 为 王者 , 必 有过 人 之气 魄 。
《 沁 园春 ・ 长 沙》 作于 1 9 2 5 年秋天, 虽然 写 的是 寒 秋景 物 , 却 毫 无过 去一 般 旧词里 的那 种 肃 杀 、 感 伤 的“ 悲秋 ” 情调, 诗 人 笔 下
的 秋是 活泼 、 美好 的。毛 泽 东 当 时作 为 一 个 青 年 学 子 , 心 中装 的
人感 到 人 民不能 主宰大 地的 可悲 , 越 感 到革 命 的 必要 。诗 人 正 是 从 这 鲜 明的对 比中突 出 了强烈 的革命 精 神 。 当然 , 这 里 面也 含 有 热爱 祖 国壮 丽河 山的感 情。 寓情 于 景 , 于景 物之 中蕴含 丰 富 的情 感 , 是 一 种 常见 的 手 法 。
( 上接第9 2页)


有 些评 论 文章 曾评 价 朱 自清 的《 荷 塘月 色》 说, “ 尽管 《 荷 塘月

诗歌对比分析

诗歌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 华兹华斯的《致杜鹃》
雪莱的《致云雀》
姓名:段梦玲 学号:20100511656
华兹华斯简介
湖畔派诗人。 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 代表。早年向往法国 大革命,以后转向保 守立场,主张恢复封 建宗法制。在文学上, 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 统,向往唯情论,歌 颂大自然。通过缅怀 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 实的城市文明。其中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 谣集.序言》成为英国 浪漫主义的宣言。
致云雀

诗人一边欣赏云雀展翅翱翔穿 云破雾的雄姿,一边陶醉于云 雀那悦耳、锐利的声音。云雀 的声音深深打动了他,使他由 冷漠变为感动,感动于云雀的 希望之音。诗人期望云雀把那 “只要把你熟知的欢欣 ,教一 半与我歌唱, 从我的唇边就会 流出 ,一种和谐的热狂, 那世 人就将听我,象我听你一样。” 表现了诗人渴望欢乐和幸福, 期盼世人皆怀抱希望生活的美 好愿望。
华兹华斯诗歌特点
华兹华斯的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 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文笔朴素清新,自然 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 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华兹华斯的诗歌多 采用自由体。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 胎而出,在诗体、音节、语言斱面力求解放,显 示出新的特色 。
+ “云雀”这个人格化的精灵,这个快乐、勇敢而睿
智的精灵唱出了诗人的灵魂之音,从“永远歌唱着 飞翔,飞翔着歌唱”的可爱的精灵身上 ,让人看到 到了一个向往自由、昂扬直上、乐观不屈的美好形 象,它在充满深情地倾诉着对自然、对世界真、善、 美的热爱,始终不渝地对人类未来有着美好憧憬。 它充满理想不乏浪漫又直面严酷的现实,它不避艰 险直冲云霄,沐浴着明亮的光辉矢志不移。我觉得 一篇好的诗歌不仅形式精彩,更要浸透着深邃的哲 思,升华我们对人生的体悟。生命之旅是艰难的, 也是充满希望的;世间存在诸多苦难,唯有保持乐 观战胜之。这是我们对人生本体经过认真思考才能 达到的境界。一切不朽之作都是跨越时代的,愿徜 徉在诗人的意回荡, 忽远忽近, 细语频频, 他感觉欣喜不已, 对童年的向往油然而生。他回想起儿时也曾四 处寻觅那美妙的歌声: “ 在林中, 在天空。为了找你, 我到处游荡, 穿过树林和草场。”虽然诗中的杜鹃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问杜鹃: “ 啊, 杜鹃! 我该称你做 鸟儿呢? 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这两句话可谓神来之笔, 是“鸟 儿呢”还是“飘荡的声音”塑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使诗人浮想 联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对比
创新微课
文本赏析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 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 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呻吟 恐惧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 在悬崖底下。
胆怯 躲藏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 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 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呻吟 吓课
飞翔、渴望、飞舞、勇敢、无畏。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地闪电, 箭一般地穿过乌云…… 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 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 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 而号叫!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 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 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创新微课
现在开始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对比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对比
创新微课
知识讲解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
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
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 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对比
创新微课
作用分析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文本赏析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对比
创新微课
文本赏析
这首诗歌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将横行霸道等丑陋的人和为人民而战斗等高尚的 人进行对比, 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歌颂 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学,下节再见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对比
创新微课
文本赏析
海燕
飞翔、渴望、飞舞、呼 唤、勇敢、无畏。
对比 海鸭 海鸥 企鹅 飞窜、躲藏、呻吟、 恐惧、胆怯。
把暴风雨下海燕 的形象与海鸥、 海鸭、企鹅的呻 吟、躲藏、恐惧 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海燕的英勇 战姿和对暴风雨 的渴望之情。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对比
创新微课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作者: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