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一上第64-65页练习七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4页65页例1、试一试、练一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4页65页例1、试一试、练一](https://img.taocdn.com/s3/m/ffb083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46.png)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4页~65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材简析]教材安排了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生活素材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怎样在积的适当位置点上小数点,是这部分笔算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材让学生在计算情境中体验竖式计算,研究积里小数点位置的规律,主动构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因此,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给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究的空间。
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交流比较,通过适时点拨,引导把小数和整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
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旧知识的固定点——新知识的链接点——新知识的生长点”有序展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积里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里,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多媒体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3、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你会列式吗?(板书0.8×3)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乘法,先学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设计说明: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要求把学生置于解决问题的背景中。
因此,一开始,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比较,自然地引出课题。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题051解答:
令Us单独作用时的开路电压Uoc=0,由图(b)得: 所以:
第64页,共78页。
练习题022:
图示电路中,二端口电阻的电阻参数矩阵为 变比n=2。求电流i。
第65页,共78页。
练习题022解答:
列出二端口电阻特性方程及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
又由KVL及KCL得 将以上方程联立求解得到
求得:
故:
电阻R1、R2、R3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第47页,共78页。
练习题045解答(续1):
R1、R2、R3消耗的功率之和就是图(a)中三个60 电阻消 耗的功率之和,即:
第48页,共78页。
练习题046:
利用置换定理求图(a)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第49页,共78页。
练习题046解答(1):
第57页,共78页。
练习题049:
图(a)电路中.N为线性电阻网络,当Is1=2A、Is2=0时,Is1 的输出功率为28w,且U2=8V;当Is1=0、Is2=3A时,Is2 的输出功率为54W,且U1=12V。求当Is1=2A、Is2=3A共 同作用时每个电流源的输出功率。
第58页,共78页。
图示电路中,电感L和电容C在t=0时均未储能,设 us=at(t>0)。求t为何值时L和C上的储能相等?并求此能量
练习题001:
网络线图如图所示,已知部分支路电流,求 电流i2。
第1页,共78页。
练习题001解答:
方法一:在节点上应用KCL,则: 节点③:i4=2A十3A=5A 节点④:i3=8A—i4 = 3A 节点①:i2 = 1A十i3=4A 方法二:在封闭面上应用KCL,则 封闭面S: 一i2十1A一2A一3A十8A = 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4—65页、练习九1——3题。

《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4—65页、练习九1——3题。
■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贴合学生生活的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其中,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擅长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的特征。
在数学活动中,可多为一年级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进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来体验、认识、探究、使用数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10的组成以及10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主题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学具准备:小棒10根、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上课前,我听语文老师说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一去二三里》,现在请大家一起背出来给老师听听。
(预设:学生齐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师:同学们背得真流畅,声音真响亮!这首诗里面有哪些数字是我们数学课上学过了的?3.师:同学们反应真快!对,1,2,3,4,5,6,7,8,9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那么,刚才背的诗中有哪个数我们还没有学呢?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字朋友“10”。
2014苏教版一年级练习七

练习七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七第1到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出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加法或减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计算、整理和比较,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发现加减计算里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根据简单规律判断算式得数大小;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获得事物具有内在联系的熏陶;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得数8、9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加减计算的简单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算式卡片,师生同时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谈话。
我们最近学习的加、减法是什么内容,还记得吗?关于得数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你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得数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板书课题)要求:我们练习的是学过的内容,但要看小朋友能不能都算对,而且还要看练习中谁能有心的发现。
小朋友有信心吗?二、基本口算练习1.做练习七第1题。
(1)出示第一题。
提问:你明白小动物给我们带来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得数是8的加法8减几、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算式)教师、学生同时拿出教材上的数字卡片。
(2)整理关于8的加、减法算式。
我们先看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式子。
(板书:□+□=8 8-□=□)引导:从你的数字卡片中可以选出哪两个数,完成者两个算式呢?你能想到几种选法就选几种,把每次选出的两张卡片放在一起。
交流:每次可以选哪两个数?算式是怎样的?学生每次说两个数和四道算式,教师在黑白上摆出卡片。
启发:你能有序地排一排吗?自己动手排,告诉老师可以怎样排。
要求:现在请小朋友看苏子卡片,按顺序每次完整地说出加减算式。
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算式?请同桌用你的办法互相说一说这些算式。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003]-课件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003]-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3053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e.png)
左边花瓶里有2
朵花,右边花瓶里有5
?朵
朵花,问一共有多 少朵花?
2 + 5 = 7 (朵)
5.【课本P49 练习十 第5题】
1+5=6 4+3=7 7–6=1 2+5=7 3+3=6
5–1=4 7+0=7 4+2=6 6–6=0 2+2=4
6. 说出要解决的问题, 再解答。
【课本P49 练习十 第6题】
R·一年级上册
练习十
1.【课本P48 练习十 第1题】 ?条
左边有 3 条鱼, 右边有 3 条鱼。 一共有几条鱼?
3 + 3 = 6 (条)
一共有 7 个 , 树上 4 个 。 摘了几个 ?
7个
7 - 4 = 3 (个)
2.【课本P48 练习十 第2题】
7 – 4 =3 2 + 5 =7 2 + 3 =5 4 – 2 =2
5 – 1 =4 6 – 2 =4 6 + 0 =6 4 + 3 =7
3. 拿出点子卡片
,每次盖住一部分,说出
一个减法算式。【课本P48 练习十 第3题】
7-1 = 6 7-2 = 5 7-3 = 4 7-4 = 3
7-5 = 2 7-6 = 1 7-7 = 0
3. 拿出点子卡片
,每次盖住一部分,说出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六[003]-课件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六[003]-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56237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2.png)
练习十六
1. 【课本P71 练习十六 第1题】
9
72 7 + 2=9 9 -7 =2 9 -2=7
10 46 4 + 6 = 10 10 - 4 = 6 10 - 6 = 4
2. 【课本P71 练习十六 第2题】 3 + 2 = 5 2 + 7 = 9 10 – 9 =1 3 + 6 = 9 7 – 4 = 3 8 – 4 = 4 6 + 4 = 10 10 – 7 = 3 6 + 3 =9 5 + 5 =10 1 + 8 = 9 8 + 2 =10 9 – 4 = 5 7 + 3 = 10 9 – 8 = 1 5 – 5 = 0
3. 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解答。【课本P71 练习十六 第3题】
5 + 3 = 8 (只) 9 - 2 = 7 (只)
4.【课本P71 练习十六 第4题】
3 + 3 + 3 =9 7 + 2 - 5 =4
6
9-2-2=5 7
9
10 - 6 + 5 = 9 4
5. 你能从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
2
5
3+2+( )=10
1
7- 4=3
10-3= 7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

2
12
第1、2课时:认识厘米(第61~63页例2、例3、例4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认识米(第64~65页例5、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练习十(第66~67页)
4
1
5
第1课时:我们身体上的“尺”(第68~69页)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第2课时:7的乘法口诀(第70~71页例1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练习八(第51~52页)
第3课时: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第53~54页例7、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练习九(第55~56页)
4
1
10
半期素质检测及第二次月考
4
2
11
第1、2课时:复习(第57~58页)
第3课时:第四单元测验
第五单元:厘米和米
第4课时:认识线段(第59~60页例1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练习六(第33~34页)。
第4课时:6的乘法口诀(第35~36页例8及想想做做)
第5课时:练习七(第37~38页)
5
1
中秋节放假一天,国庆节调休补课
6
---------------------------------------
-
-
国庆节放假
7
第1、2课时:复习(第39~41页)
第3、4课时:第一次月考及讲评
第3、4课时:第六、七期末复习
第1、2、3、4课时:期末复习(第94—98页)
4
1
19
期末复习
4
1
20
期末测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机动
课时
备注
1
二年级数学第七次备课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3、引入新课。
主备人: 韩善芳
课时编号: 035
教师: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 已经掌握了。用 7 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花朵图:一共有几朵花?扎 了几个花环呢?如果每 7 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 个花环? (3)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 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 28÷4= (4)教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 2~6 的乘法口 诀求商,你会用 7 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 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 讨论, 并在教科书上例 4 的空格里 填数。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 28÷7=4、21÷4= 7 的过程。 (因为 4 和 7 相乘等于 28,所以 28÷7= 4、21÷7=4。 ) 教师板书:28÷7=4 28÷4=7 想: (四)七二十八 想:四(七)二十八
83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 韩善芳
课时编号: 034
第二课时
乘法竖式
备课时间:2008 年 10 月 4 日 教学内容: 乘法竖式, 教科书第 64—65 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乘法和除法竖式的写法, 会列竖式 计算表内乘除法。 2、 继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并获得成功的体 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积的个位与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场景图,提问:一共有多少人?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4×2=8(人) 指名说说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师:乘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二、教学乘法竖式。 1、教学乘法竖式。 先让学生想想加减法竖式怎样写,试写出乘法 算式,并指名板演。 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肯定板演正 确的竖式,表扬写对的学生。 提问:你能说说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学生回答后,师在竖式旁标注。 讨论: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比一比,你发 现了什么?你认为乘法竖式可以怎样写,这样算? 跟同桌说一说。 揭题:今天我们学的是:用竖式计算乘法。 2、教学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