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姓氏起源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
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春秋战国诸侯国列表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秦国嬴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一带伯约前900年 - 前206年西楚、汉朝《秦本纪》《始皇本纪》齐国姜山东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 前379年田氏齐国《齐世家》鲁国姬山东省曲阜市侯前11世纪 - 前256年楚国《鲁世家》《战国史》郑国姬陕西省华县后迁河南省新郑市伯前806年 - 前375年韩国《郑世家》宋国子河南省商丘市、通许县一带公前11世纪 - 前286年田氏齐国《宋世家》卫国姬河南省淇县、濮阳市一带侯前11世纪 - 前209年秦国《卫世家》陈国妫(音:归)河南省淮阳县侯前11世纪 - 前478年楚国《陈杞世家》《左传.哀十七年》蔡国姬河南省新蔡县侯前11世纪 - 前447年楚国《管蔡世家》吴国姬江苏省、安徽省东部一带子、王前11世纪 - 前473年越国《吴世家》越国姒浙江省一带子、王前20世纪 - 前306年 - 前222年 - 前110年楚国《勾践世家》《战国史》初亡于楚国,后降秦,建闽中郡,秦亡后受汉封为闽越、东瓯二国。
唐国后改称晋国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河北省西部一带侯前11世纪 - 前349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家分晋《晋世家》《战国史》楚国芈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后扩张至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子(自称为王)建于商代前11世纪受封 - 前223年秦国《楚世家》《战国史》[编辑] 周畿内诸侯国或者周朝世卿采邑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酆国姬陕西省户县东侯前11世纪 - 成王十九年周朝温国己河南省温县西南子? - 前650年狄国刘国姬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前712年 - 前455年周朝荣国姬河南省巩义市一带公甘国姬河南省原阳县公周襄王时立尹国姬公周国姬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公前11世纪 - ?王叔国姬公周襄王时立成国姬陕西省境内一部迁入山东省境内公原国姬公召国姬陕西省岐山县西南公前11世纪 - ?苏国姬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公单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东南伯周朝詹国姬伯巩国姬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西康店村? - 前516年晋国毛国姬陕西岐山县、扶风县一带后迁河南省宜阳县伯前11世纪 - 前516年晋国毕国姬陕西省咸阳市公前11世纪 - 春秋早期西戎应国姬河南省平顶山市公溓国公益国公穆国公井国公武国公[编辑] 位于山东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出处祝国姬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祝阿故城? - 前768年齐国聂国姜山东省茌平县西纪国姜山东省寿光市南侯? - 前690年齐国鄅国妘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沂南县一带子鲁国邾国(又称邹国)曹山东省邹城市子前11世纪 - 前281年楚国莒国己(一说嬴姓)山东省胶州市、莒县子前11世纪 - 前431年楚国《左传.隐二年》《楚世家》楚简王元年向国姜山东省莒县西南子? - 前721年莒国极国姬? - 前721年鲁国邿国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 - 前560年鲁国滕国姬山东省滕州市侯又称子前11世纪 - 前297年宋国薛国任山东省滕州市侯夏代 - 前322年田氏齐国小邾国(又称郳国、小邾娄)颜山东省滕州市东子楚国滥国齐国郯国(即炎国)己山东省郯城县西南子? - 前414年楚国(一说是越国)鄟国山东省郯城县东北? - 前585年鲁国郕国(又称成国、宬国)姬山东省汶上县北伯前11世纪- 前408年齐国(一说是楚国)宿国风山东省东平县西南男齐国谭国子山东省济南市东南子前11世纪 - 前684年齐国遂国妫山东省宁阳县西北夏代 - 前681年齐国须句国风山东省东平县西须句城子? - 前639年邾国鄫国(缯国)姒山东省枣庄市东子夏代 - 前567年莒国鄣国姜山东省平阴县前11世纪 - 前664年齐国州国姜山东省安丘市公杞国淳于国姜山东省安丘市东北部公杞国郜国姬山东省成武县东南子前11世纪 - ?宋国茅国姬山东省金乡县伯前11世纪 - ?邾国任国风山东省济宁市齐国邳国楚国牟国山东省莱芜市于余邱国山东省临沭县根牟国姜山东省莒县? - 前600年鲁国逼阳国妘山东省枣庄市子? - 前563年晋国邢国姬河北省邢台市后迁山东省聊城市西南公前11世纪 - 前563年晋国郭国山东省东昌府东北颛臾国风山东省费县铸国祁山东省肥城、宁阳县界之铸乡阳国姬山东省沂水县侯曹国姬山东省定陶县西南伯前11世纪 - 前478年宋国[编辑] 位于河南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殷国子河南省安阳市侯西周初期周朝南燕国姞河南省延津县东北伯鄢国河南省鄢陵县西北苏国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带密国姬河南省新密市郑国胡国姬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舞阳县一带? - 前763年郑国焦国姬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十里铺一带西虢国共国姬河南省辉县市西北(一说甘肃省泾川县)伯卫国凡国姬河南省辉县市西南伯前11世纪-前716年北戎葛国嬴河南省修武县伯宋国于国姬河南省沁阳市西北15公里叔郑国东虢国姬河南省荥阳市前11世纪 - 前767年郑国杞国姒河南省杞县后迁山东省昌乐县又迁山东省安丘市伯侯子商代 - 前445年楚国申国姜河南省南阳市侯? - 前668年楚国吕国姜河南省南阳市侯楚国郐国河南省新密市东北? - 前769年郑国戴国子河南省兰考县公? - 前713年宋国息国(即鄎国)姬河南省息县侯? - 前680年楚国黄国嬴河南省潢川县子? - 前648年楚国蓼国(即鄝国)河南省唐河县? - 前622年楚国潘国己河南省温县? - 前504年吴国光国逼国姞吴国弦国隗河南省光山、潢川县界子? - 前655年楚国滑国姬河南省偃师市南缑氏城伯? - 前627年秦国原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伯前11世纪 - 前635年晋国江国嬴河南省正阳县、息县一带? - 前623年楚国邘国姬河南省泌阳市北西万镇邘邰村(一说陕西省郿县)应国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郊薛庄乡原蚩阳镇前11世纪 - ?楚国蒋国姬河南省固始县前11世纪 - 前617年楚国邶国河南省汤阴县东南祭国姬河南省郑州市东北祭城村伯前11世纪 - 前769年郑国沈国姬河南省平舆县、安徽省临泉县一带子? - 前506年蔡国过国道国河南省确山县或息县楚国柏国河南省舞阳、西平县界楚国樊国姬河南省济源市侯? - 前664年周朝胙国姬河南省延津县北古胙城前11世纪 - ?雍国姬河南省修武县前11世纪 - ?晋国项国河南省项城市? - 前643年鲁国顿国河南省项城、商水界子? - 前496年楚国管国河南省郑州市西周初期灭亡檀国河南省济源市伯姒国晋国蓐国晋国焦国姬河南三门峡市西旧焦城伯晋国房国河南省遂平县后迁至楚国境内楚国许国姜河南省许昌市,后迁叶县男前11世纪 - 前375年楚国[编辑] 位于山西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西虢国(即南虢国) 姬山西省平陆县公前11世纪 - 前655年晋国北虢国姬春秋初期 - ?荀国(即郇国)姬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侯前11世纪 - 春秋早、中期晋国虞国姬山西省平陆县、夏县一带公前11世纪 - 前655年晋国魏国姬山西省芮城县前11世纪 - 前661年晋国贾国姬山西省容城县西南(一说今山西省襄汾县东)伯前11世纪 - 前678年晋国霍国姬山西省霍州市西南侯前11世纪 - 前661年晋国耿国姬山西省河津市耿城? - 前661年晋国杨国姬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侯仇由国晋国倗国冀国山西省河津市旧冀亭黎国山西省黎城县东北侯[编辑] 位于陕西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梁国嬴陕西省韩城市南伯? - 前641年秦国芮国姬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旧芮城一说山西省芮城县伯西周初期 - 前640年秦国小虢国春秋初期 - 前687年秦国崇国陕西省户县东韩国姬陕西省韩城市一说河北省固安县侯? - 春秋早期晋国杜国祁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伯[编辑] 位于湖北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鄀国河南省内乡县后迁湖北省宜城市东南楚国轸国湖北省应城市西楚国鄂国楚国随国姬湖北省随州市侯楚国曾国(即鄫国)湖北省枣阳市侯夔国(又称隗国、归国)芈湖北省秭归县子? - 前634年楚国罗国湖北省宜城市楚国邓国曼湖北省襄樊市北一说河南省邓州市侯? - 前678年楚国权国子一作芈湖北省当阳市东南公楚国郧国(云阝国)湖北省安陆县子楚国绞国湖北省郧县西北楚国赖国(即厉国)姜湖北省随州市东北一说河南省鹿邑县或商城县前11世纪 - 前538年楚国析国鄾国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北子廪国楚国谷国嬴湖北省谷城县西北楚国贰国湖北省广水市楚国西州国湖北省监利县东州陵城楚国庸国(即鄘国)湖北省竹山县上庸胡城? - 前611年楚国唐国祁湖北省随县、枣阳市一带侯? - 前505年楚国南沈国麇国湖北省郧县子楚国聃国姬湖北省荆门市一疑在河南省开封市前11世纪 - ?楚国[编辑] 位于安徽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六国偃安徽省六安市? - 前622年楚国英国安徽省六安市? - 前646年楚国钟离国安徽省沂河东岸楚国舒国偃安徽省舒城县子楚国舒庸国偃安徽省舒城县? - 前574年楚国舒鸠国偃安徽省舒城县子楚国舒蓼国(蓼国)偃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霍邱县一带? - 前601年楚国舒龙国楚国舒龚国楚国舒鲍国楚国桐国偃安徽省桐城市楚国养国? - 前528年楚国巢国安徽省巢湖市伯? - 前518年吴国徐国嬴子? - 前512年吴国宗国安徽省舒城县、庐江县一带楚国萧国子安徽省萧县西北侯? - 前579年楚国皖国楚国泉国妢国妣国庐国州来国安徽省凤台县南胡国归安徽省阜阳市子? - 前496年楚国[编辑] 位于河北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肥国? - 前530年晋国鼓国姬? - 前527年晋国北燕国姬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一带侯前11世纪 - 前222年秦国邢国姬河北省邢台市公前11世纪- 前635年晋国甘国姬陕西省户县南伯前11世纪 - ?[编辑] 位于四川省的诸侯国国名姓氏今地爵位起迄年灭国者蜀国四川省中部一带没有臣服于中原王朝,所以没有爵位。
春秋命名的由来
春秋命名的由来
自古以来,人们都相信名字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因此给孩子取名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仔细的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命名文化的起源之一。
那么,春秋命名的由来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在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各个国家都在为了争夺霸权而不断地交战。
在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注重起名字的含义,希望通过名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愿望。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人们通常将孩子的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
姓通常是父亲或祖先的名字,而名则是根据孩子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点、父母的愿望和祖先的传统来决定的。
比如,出生在春季的孩子通常会被取名“春儿”,出生在秋季的孩子则会被取名为“秋儿”。
除此之外,春秋时期的人们还会根据祖先信仰和宗教信仰来起名。
比如,一些人会将孩子的名字和祖先的宗教信仰联系起来,比如给孩子取名为“嘉庆”、“文昌”等。
这些名字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意味着孩子们将来能够得到祖先的庇护和保佑。
总之,春秋命名文化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人们通过起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希望,同时也体现了对祖先和宗教信仰的尊重。
虽然现在的命名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春秋命名文化仍然对现代的命名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1 -。
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
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探究》之《前言》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对我们现代人来讲,姓名只是个人的一种社会标记而已,别无它义;而姓,也只是用来表示个人与父亲或母亲的亲属承袭关系,是家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一种延续标记而已;或者说姓是人们在社会大网中的纵坐标,而名则是横坐标,别无它义,全无权利和等级的含义,既无贵贱之分,亦无男女之别。
我们中华汉族人姓名的这种用法和表示法当然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似乎是自古已然;但当我们考察一下历史,尤其是深入研究一下《春秋左传》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春秋以上,人名的构成与用法及其含义是大不同于后世的。
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似乎未见有问世,而对春秋人名的误读误解则多有见之。
所以对春秋人名的探究既有历史的意义,又有现实的意义。
春秋时期人名称谓之习俗与礼制对今人而言,乃一世外桃源,进入这一园地,你会发现,现今姓加名之人名构成习惯虽亦源于春秋时期,却已改头换面。
春秋时期的人名称谓中凝聚着许多当时的社会信息,首先,按《春秋左传》所展示的人名称谓的构成来看,与后世最大的不同是姓氏有别和男女有别。
姓氏有别就是姓是姓氏是氏,各有功用,两不相涉。
就上层社会而言,氏用于男子称谓之首,姓则用于称女子,而殿于称谓之后,亦或单用之。
男女有别就是男子只用氏称而绝不用姓称,全部《春秋左传》及《国语》均无有例外;女子则称姓,一般也不称氏。
一种持久而稳定的社会现象和风尚习俗必定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基。
春秋时期这种礼尚习俗和称谓规范也有其社会的和历史的根源。
首先它是一种历史的继承,同时它又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是这种政治体制的“物化”现象。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
周朝体制是一种宗族分封制,其初衷是“封建兄弟,以藩屏周”。
但这种分封制是一种权力较分散的松散政体,周天子虽为一朝之主,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但诸侯是封土的主人,可自行其是,天子不可直接对诸侯的臣子发号施令,即便是诸侯,天子也没有直接对其发号施令的权力。
各个姓氏的来源
各个姓氏的来源姓氏:家族系统的称号。
为姓和氏的合称。
中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
氏隶属于姓。
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
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
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
夏、商、周时期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
姓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
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
又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芊等八姓。
这些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
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
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
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
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初分赏给鲁卫等国君主。
有关周代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
周王为姬姓,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
到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
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
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
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
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
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以国名为氏。
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
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②以邑名为氏。
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
春秋列国姓氏--姓所分之氏
--
--
--
--
--
--
叔氏
--
--
--
--
--
--
--
颜氏
--
--
--
--
--
--
--
鬷氏
--
--
--
--
--
--
--
公仪氏
--
--
--
--
--
--
2.姜姓所分之氏
姜姓所分之氏
齐
高氏(出惠公)、国氏、隰氏、崔氏、晏氏、庆氏、东郭氏、卢蒲氏、栾氏、高氏(出文公,“天子之二守国高”的高氏)。
3.子姓所分之氏
良氏
--
--
成氏
施氏
--
公孟氏氏
杨氏
游氏
--
--
单氏
仲孙氏
--
南氏氏
郤氏
国氏
--
--
王叔氏
子服氏
--
文氏
狐氏
驷氏
--
--
甘氏
南宫氏
--
司寇氏
贾氏
丘氏
--
--
刘氏
公鉏氏
--
司徒氏
续氏
丰氏
--
--
儋氏
公父氏
--
--
魏氏
孔氏
--
--
党氏
东门氏
--
--
令狐氏
然氏
--
--
王氏
仲氏
--
--
吕氏
羽氏
--
--
--
子家氏
--
--
--
--
--
古人到底姓什么-——西周、春秋贵族的姓和氏
古人到底姓什么?——西周、春秋贵族的姓和氏本文导读:西周、春秋贵族的姓和氏姓和氏,今天看来是一回事,孔子那时可不是这样。
周人的姓,是区别族群的。
商人有没有姓”的概念,现在不好说。
但周人有,而且特别重视。
因为周人严禁族内通婚,不同的族群要靠姓来区分,同姓不能结婚。
周人都是姬姓。
他们刚刚在关中崛起,还没有灭商的时候,主要和近邻的姜姓族通婚。
至惆武王灭商,占领中原,把自己的同宗亲属和后代分封到各地,建立了鲁、卫、燕、蔡、虢等至少几十个诸侯国,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都是姬姓。
一贯友好的姜姓族也被分封到中原,建立了齐、申、许等国,协助周人统治中原。
中原原有的那些民族,有些可能已经有姓的观念;没有的,也被周人强行安了一个姓”,用来区分能否通婚。
比如商人,都是子”姓(孔子是商人后代,所以也是子”姓);秦、梁、莒国是嬴”姓,薛国是任”姓,邾国是曹”姓。
这些族群(小国),也逐渐都有了同姓不婚的禁忌。
氏,用来区分贵族的家族、家支。
氏的来历很多。
可以用官职作氏,比如司马”,本来是管军事的官职,世代当这个官职的家族,就可以叫司马氏。
可以用地名作氏,一般是贵族自己的封邑地名,比如晋国的原、韩、魏氏贵族。
更古老的韩和魏是小国,在孔子出生前一百多年,韩、魏都被晋献公吞并,变成了地名,晋献公又把它们分圭寸给忠于自己的大夫,这两家大夫就拿韩、魏作自己的氏了,他们和老的韩、魏国君家族没有关系。
可以用自己先祖的字作氏,因为对尊敬的人不能称名,但可以称呼字,那些不是太子,不能继承君位的公子们,他们的字,往往就成了自己后代的氏。
氏的来历多,这就难免有重复。
比如春秋时以孔”为氏的家族,就不止一家。
因为《诗经》里有孔嘉”这个词,孔”意思是很”,嘉”是好”,所以那时人常有名嘉,字子孔,名和字要有点联系。
孔子这个孔氏,出自宋国公子。
此外,卫国还有一个孔氏,其中的孔文子和老年孔子关系还不错。
但卫国的孔氏是姞姓,跟孔子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这种是可以通婚的。
春秋名字的由来的典故
春秋名字的由来的典故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名字来源于《春秋》这部史书。
下面是与春秋名字由来相关的两个典故:
1. 典故一:《春秋》的创作
据传,《春秋》是由鲁国的国君、孔子的弟子鲁哀公(姓姬)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和记载各国的重大事件和变故。
公元前722年,鲁哀公即位后开始撰写《春秋》一书,后续的君主也将此书作为国家档案进行书写。
因此,《春秋》一书以时间和季节命名,意在象征着记录历史的时间。
2. 典故二:时间、季节与社会变迁
而春秋两个字分别代表了年份中的两个季节,春和秋。
《春秋》的故事发生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的25个年份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东周末年之际,社会风云诡谲,诸侯相争,国家动荡不安。
而春秋典故表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状态和政治格局的变迁。
春秋时期正是由盛转衰的时候,它象征着社会的变革和兴衰的替代。
因此,《春秋》这个名字常常被用来指代这个历史时期。
中华姓氏源流
中华姓氏源流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时就已有“姓”了,原从母姓。
故“姓”是由“女”和“生”两字组成,这说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
夏、商、周之时,人们有姓也有氏。
“姓”多是源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之地、所赐之爵位、所任之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
故贵族有姓、有名、亦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无氏。
如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角音。
天水郡。
伯益裔孙。
造父事周穆王,以功封于赵城,子孙因氏焉。
其后叔带仕晋,至赵夙世为晋卿。
传赵籍,始灭晋为诸侯。
汉有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为京兆尹),宋太祖之远祖也。
钱:徵音。
彭城郡。
系山篯氏。
彭祖姓篯名铿。
支子去竹而为钱氏。
篯,音尖。
铿,音坑。
孙:宫音。
乐安郡。
系出姬姓。
卫武公子惠孙之孙,以祖字为氏,世为卫卿。
又楚有孙氏。
蒍姓之后。
孙叔敖为楚相。
又齐有孙氏,陈姓之后,陈无宇子子占有功,赐姓孙氏。
其后有孙武子。
为吴将。
武子之裔,世居富春。
汉末有孙权,为吴帝,武子之裔也。
蒍,音委。
李:徵音。
陇西郡。
系出理氏。
皋陶之后,代为理官,子孙以官为氏。
有理利贞避纣居李树下,改为李氏。
后配陈国契和氏女儿,生子李昌祖,官陈国大夫。
李昌祖之子叫李彤德。
彤德曾孙李硕宗,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
李硕宗第五世孙李乾,字元果,西周御史大夫也,配益寿氏女婴敷,此老子李耳之父母亲也。
其后李牧仕赵,李广仕汉。
唐祖李渊,广之裔也。
又晋有里克,卫有礼至,皆理氏之后,与李同源。
周:角音。
汝南郡。
系出姬姓。
周平王少子烈之后,以国为氏。
后稷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始称周族。
古公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
至周平王少子烈以后,传至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以赧王为首的王族,废为庶人,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
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以国“周”为氏。
《百家姓》前世今生(一)
《百家姓》前世今生(一)《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
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
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姓氏起源】赵姓最初源于嬴姓,形成于西周,他的祖先是伯益,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为嬴。
伯益的十三世孙造父,由于他善于驾车,后来成为了周穆王的车御。
传说造父曾选了8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
周穆王是个特别爱玩的君王,时常坐着造父驾驶的马车四处打猎、游玩。
有一次,穆王西行至昆仑山,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这时在江淮一带的徐偃王乘机率众造反,穆王闻讯,坐着造父驾驶的由8匹千里马牵引的马车,一天一夜就从千里之外赶了回来,打乱了徐偃王的步骤,平息了叛乱。
周穆王论功行赏,以造父有首功,就把赵城(今山西赵城县西南)封给造父作食邑(封地)。
造父的后代即以封地为姓,就是赵氏,奉造父为赵姓始祖。
【全国的分布】战国时赵姓主要在山西及河北等一些地区发展。
秦朝后,逐渐发展到了甘肃、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区;汉以后,赵姓人向福建、四川、江苏、江西等地迁移;赵姓南迁始于三国之时,由涿郡赵匡胤建立的北宋,使赵姓人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赵构建立的南宋,使得赵氏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大举发展繁衍;与此同时,北方的赵姓也在东北地区得到了播迁;到了清代,福建、广东地区的赵姓陆续有人迁居到台湾,后来有很多人移居到了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姓氏名人】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的第六位国君,改革赵军传统装束,实行“胡服骑射”,这样大大提高了赵军战斗力,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一度能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常山(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蜀名将,勇武果敢,刘备曾赞誉他一身是胆。
封永昌亭侯,累迁镇军将军,卒谥顺平。
赵匡胤:宋朝第一代皇帝,即宋太祖。
948年,他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春秋战国的姓氏制度
春秋战国的姓氏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姓氏制度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随着诸侯割据和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姓氏制度也逐渐变得混乱起来。
在春秋时期,姓氏制度还比较规范,人们的姓氏通常来源于祖先的封号或者职业。
例如,齐国的君主姓姜,他的后人就以姜为姓;晋
国的君主姓姬,他的后人就以姬为姓;楚国的君主姓芈,他的后人就
以芈为姓。
但是,在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由于诸侯争霸和战争频繁,许多诸侯和贵族的姓氏都被废除或者改成了其他的名称。
例如,魏国的君主魏无忌被改为魏无羡,赵国的君主赵奢被改为赵括,楚国的君主楚肃王被改为楚惠王。
此外,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姓氏。
这些姓氏通常是由一些新兴贵族或者名士所创立的。
例如,魏国的西门豹就创立了西门姓,齐国的管仲创立了管仲姓,楚国的屈原创立了屈姓。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已经变得十分混乱,姓氏的来源和命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规范。
这个时期的姓氏制度,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政治上的动荡和变革,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家族和姓氏的重视和追求。
源于春秋战国的姓氏,哪一个发展最好?
源于春秋战国的姓氏,哪一个发展最好?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疏的大小诸侯国凡一百二十八个(亦有说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越等十数国。
据史书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共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事实上远不止)。
周天子共分封诸侯36个,其中姜子牙的齐国面积最大,而各诸侯国也封了一些小诸侯国,总的国家数估计有一百七十多个。
一、春秋诸侯国明细1.公爵4个:宋(子姓)、虢(姬姓)、州(姜姓)、虞(姬姓)2.侯爵17个:鲁(姬姓)、申(姜姓)、纪(姜姓)、卫(姬姓)、齐(姜姓)、杞(姒姓)、陈(妫姓)、蔡(姬姓)、滕(姬姓)、薛(任姓)、息(姬姓)、邢(姬姓)、邓(曼姓)、荀(姬姓)、随(姬姓)、黎(祁姓)、晋(唐,姬姓)3.伯爵12个:郑(姬姓)、郕(姬姓)、芮(姬姓)、曹(姬姓)、谷、贾(姬姓)、南燕(姞姓)、滑(姬姓)、曲沃(姬姓)、秦(嬴姓)、梁(嬴姓)、北燕(姬姓)4.子爵36个:邾(曹姓)、莒(己姓)、楚(荆)(芈姓)、巴(姬姓)、小邾(郳)(曹姓)、谭、遂、温(苏氏)、徐(嬴姓)、舒、弦、陆浑(允姓)、鄫(姒姓)、须句(风姓)、顿、夔(芈姓)、姜戎(姜)、白狄(隗)、沈、麇、郯(己姓)、莱、伊雒之戎(雒戎)、钟吾、吴(姬姓)、越(姒)、潞、蛮戎(戎蛮)、无终(隗)、逼阳(妘姓)、舒鸠、胡(归姓)、赖、肥、鼓、鄅5.男爵或不明:许(姜姓)、宿(风姓)、骊戎(姬)、向(姜姓)、极、戴、魏(姬姓)、黄、贰、轸、郧、绞、蓼、牟、葛(嬴姓)、萧(子姓)、霍(姬姓)、耿、阳、冀、江(嬴姓)、刘(姬姓)、甘(姬姓)、苏(温)、毛(姬)、詹、原(姬姓)、罗(妘姓)、绞、杜(祁姓)、方(姬姓)、姚(子姓)6.其他及备注:道、柏、历、介等四国为召公(可以理解为燕国)之后,周、凡、蒋、邢、茅、胙、祭等七国为周公(可以理解为鲁国)之后,二者是周朝初期三公之一,权利甚大,未知者有钟离、巢、六(偃姓)、蓼、逼阳(妘姓)等国,另外曲沃为晋侯所封,萧是宋公封的,夔是楚子封的,到了战国,又出现韩国(姬姓)、赵国(赢姓)、魏国(姬姓)和中山国(姬姓)等四个新面孔。
春秋战国时代的姓氏制度
作者: 李向平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9-35页
主题词: 姓氏制度;宗法制度;宗族;春秋战国时代;始祖;左传;宗法贵族;西周春秋;代称;春秋时代
摘要: <正>据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姓氏制度大致如下:“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氏所以别贵贱。
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于文。
”在有关姓氏制度的文献记载中,郑樵的《氏族略序》可谓记载比较详备,可信程度亦较高。
联系春秋战国时代有关的其它历史文献来看,姓氏制度其实就是西周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表现形式。
因此,这也是当时社会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制度。
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粗浅探索,欲以说明姓氏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关系,它在西周春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特点,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而论及它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化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后的结果,以此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说文》云:“姓,人所生也。
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
”其“母感天而生子”,说
明“姓”最初产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
故“女生为姓,……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姒、妫、姑、妘、婤、姶、(女丕)、嫪之类是也。
所以。
姓氏的各种起源(3):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姓氏的各种起源(3):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赵:伯益后裔造父,拉驯马驾车。
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驾的马车游巡各地,朝中有事,造父就以熟练的驾车技术及时将车马赶回。
造父因驾车马有功,被周穆王封地于赵(山西洪洞县北赵诚),其后人便以赵为姓氏。
吴:出于姬姓。
周武王封钟雍的曾孙于吴(江苏苏州一带),建立吴国。
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
郑:出于姬姓。
周历三封少于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建郑国。
友的后代以郑为姓氏。
陈: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河南淮阳)。
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卫:出于姬姓。
周文王其于摩叔于卫,建卫国康叔于孙以名为姓氏。
蒋:出于姬姓。
周公且的儿干伯龄被封于蒋(河南固始县东北蒋集),建蒋国,其后以国名为姓。
沈:出于姬姓。
周文王的儿子贿受封于深(河南平舆县北),建沈国,其后以国名为姓。
韩:出于姬姓。
周武王的小儿子受封于韩(山西河津县东北),后被晋国灭掉。
桓叔的儿子万受封于韩。
万的后代以韩为姓氏。
秦:出于赢姓。
伯益之后有赢非子。
非于擅育良马,周。
孝王以其育马之功封非于于秦谷(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
用非子的孙子秦仲因功被升为诸侯。
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
秦灭亡之后,其子孙以秦为姓氏。
许: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
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建许国。
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吕: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
怕夷在尧时任掌礼官,又辅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戚:卫国大夫孙林父的封地为威邑(河南汝阳县东冯东北)。
林父的孙以邑名为姓。
谢:周宣王封舅氏申候于谢(河南唐县南),申候子孙中有一支以其封地为姓氏。
邹:周代有曹挟封地于邾,战国对改国号为邹。
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国号为姓氏。
柏:出于柏皇氏。
柏皇氏中有柏招,为炎帝的师傅,又有相同为帝喾的师傅。
其子孙受封于柏(河南舞阳县东南),其后以封地)姓氏。
章:出于姜姓。
齐太公封其庶子子郭(山东东平县东)。
受封于鄣的齐大公庶子的后代,去邑为章姓氏。
姓氏知识——春秋姓氏浅谈
姓氏知识——春秋姓、氏大不同姓和氏,今天看来是一回事,但是在西周和春秋,只有贵族才有姓和氏,姓代表他所属的广义族群,有点像现在说的“民族“或族群之意,氏代表他的家族。
姓区分族群商朝人有没有"姓"的概念,现在不好说。
但周人有,而且特别重视。
因为周人严禁族内通婚,不同的族群要靠姓来区分,同姓不能结婚。
周人都是姬姓。
他们刚刚在关中崛起、还没有灭商的时候,主要和近邻的姜姓族通婚。
后来,周武王灭商、占领中原之后,把自己的同宗亲属和后代分封到各地,建立了鲁、卫、燕、蔡、虢等至少几十个诸侯国,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都是姬姓。
一贯友好的姜姓族也被分封到中原,建立了齐、申、许等国,协助周人统治中原。
中原原有的那些民族,有些可能已经有姓的观念,那就继续沿用;没有的,就会被周人强行安一个“姓“,用来区分能否通婚。
比如被征服的商朝人,都是"子”姓(孔子是商人后代,所以也是"子"姓);秦、梁、莒国是”嬴”姓,薛国是"任"姓,鄴国是"曹"姓。
这些族群(小国),也逐渐都有了同姓不婚的禁氏代表家族氏,用来区分贵族的家族、家支。
氏的来历很多。
可以用官职作氏。
比如"司马",本来是管军事的官职,世代当这个官职的家族,就可以叫司马氏。
司徒、司空也是官职变成的氏。
可以用地名作氏,一般是贵族封邑的地名,比如晋国的原、韩、魏氐可以用自己先祖的字作氏,因为对尊敬的人不能称名,但可以称呼字(表字)。
那些不是太子、不能继承君位的公子们,他们的表字,往往就成了自己后代家族的氐像鲁国三桓家族,孟孙(也叫仲孙)、叔孙、季孙的氏,就来自他们先祖公子那辈的字。
季孙氏的第一代公子字季友,他的后人只取了”季"字为氏,然后又加了 "孙“字,表示是季友的后世子孙。
氏的来历多,这就难免有重复。
比如春秋时以"孔"为氏的家族,就不止一家。
春秋战国的姓氏制度
春秋战国的姓氏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姓氏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变化多端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姓氏制度一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社会秩序混乱,姓氏制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破坏。
许多诸侯国实行了强制性的族姓制度,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命名姓氏,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的利益。
比如,齐国的管仲变法就规定了人们的姓氏必须由两个汉字组成,并且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的相互兼并和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姓氏制度也受到了更为深刻的影响。
许多诸侯国实行了更为严格的族姓制度,要求人们的姓氏必须来源于一定的家族和姓氏谱系,以此来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利益。
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姓氏,比如公孙、公子、令狐、尉迟等,这些姓氏往往是一些贵族家族的称号或者封邑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具有多元化和规范化的特点。
一方面,随着诸侯割据和社会秩序混乱的出现,许多贵族家族开始重视姓氏的传承和保护,通过制定姓氏谱系和家族制度来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尊严。
另一方面,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秩序的崩溃,许多贵族家族也开始通过联姻和互相支持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
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它随着政治、
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不断发展和变化,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和特点。
春秋列国姓氏--国姓
春秋列国姓氏--国姓春秋列国姓氏--国姓一、黄帝十二姓分别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等。
□《国语·晋语四》“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
青阳,方雷氏之甥也。
夷鼓,彤鱼氏之甥也。
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
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二、春秋列国姓氏--国姓(参考资料: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姓氏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
)序号姓国1 姬姓鲁、蔡、曹、卫、滕、晋、郑、吴、虞、虢、北燕、祭、极、邢、郕、凡、息、巴、荀、贾、滑、耿、霍、密、顿、管、毛、聃、雍、毕、原、酆、郇、邗、应、韩、蒋、茅、胙、沈、焦、扬大戎、骊戎、鲜虞。
2 姜姓齐、许、申、纪、向、州、莱、姜戎。
3 子姓宋、萧、权。
4 姒姓杞、鄫、越。
5 风姓宿、任、须、句、颛臾。
6 祁姓唐、杜。
7 妫姓陈、遂。
8 姞姓南燕、偪。
9 任姓薛。
10 嬴姓秦、黄、梁、葛、江、徐。
11 己姓莒、郯、温。
12 偃姓舒、英、六、蓼、舒蓼。
13 妘姓鄅、偪阳。
14 曹姓邾、小邾。
15 芈姓楚、夔。
16 熊姓罗。
17 曼姓邓。
18 归姓胡。
19 隗姓狄、白狄、赤狄。
20 允姓小戎、陆浑。
21 漆姓鄋瞒。
以上诸国得姓所祖,皆见传文及注、疏,章章可考者。
附表:黄帝后裔世系图。
春秋战国的姓氏制度
春秋战国的姓氏制度一、背景介绍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动和剧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而姓氏制度也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以及其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与古代中国的先秦时期有所不同。
在先秦时期,姓氏主要用于区分人口和血缘关系,具有较为稳定的特点。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开始出现动态变化的趋势。
2.1 姓氏的来源春秋战国时期,姓氏的来源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继承自先秦时期的姓氏,这些姓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依然保持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另一种是新的姓氏,这些姓氏可能是来自其他地区或其他民族的移民,也可能是当时的诸侯国创建的新姓,用于区分自己的统治阶层。
第三种情况是乱姓,指那些临时起用的姓氏,通常是为了特殊的目的,比如掩护身份或者履行特殊的使命。
2.2 姓氏的变动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姓氏的变动频繁。
这种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原有的姓氏被废除或改变,比如某个姓氏的后裔被赐姓或被迁徙至其他地区后,可能会改姓或被迫改姓。
其次是出现了大量新的姓氏,这些姓氏主要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而产生的。
这种变动使得姓氏成为了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因素,也给后世的姓氏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姓氏制度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与社会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社会等级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制度与社会等级制度密切相关。
姓氏通常是贵族地位的象征,高贵的姓氏代表了统治阶层的特权和权力。
而普通民众通常没有姓氏或拥有低贱的姓氏。
这种社会等级制度使得社会上的阶级关系更加明显,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3.2 文化传承和认同姓氏在当时的社会中不仅仅是一个区分血缘关系的符号,它还承载着文化传承和认同的重要意义。
姓氏常常与一族或一家的祖先有关,代表着一族或一家的历史和传统。
百家姓秋姓姓氏源流
百家姓秋姓姓氏源流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百家姓秋姓姓氏源流》的内容,具体内容:秋姓,中华姓氏之一。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三十六位。
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带来,希望大家喜欢!秋姓姓氏源流源流一源于子姓(公孙氏),起源于上古,相传为黄帝后裔...秋姓,中华姓氏之一。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三十六位。
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带来,希望大家喜欢!秋姓姓氏源流源流一源于子姓(公孙氏),起源于上古,相传为黄帝后裔少昊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据《路史》记载:"少昊之后有秋氏。
"少昊为帝喾之子,黄帝裔玄孙。
少昊后裔传至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夫叫仲孙湫,其裔孙叫胡,世称湫胡,在陈国当卿士,其支庶子孙以祖父之字去水为秋姓,称为秋氏。
源流二源于官位,出自商时期官吏司寇,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
殷商时期,王朝设置有大司寇之官,时称"秋官",号称"秋卿",主要职责就是职掌刑律之法和牢狱。
由于古制判戕罪犯皆在秋季(立秋之后执行死刑),因此后世人多称刑官为"秋卿"。
在司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秋氏、司寇氏,后司寇氏又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司氏、寇氏。
秋氏、司寇氏、司氏、寇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大长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大长秋,专职负责宣达皇后旨意、管理皇后所居的长秋宫诸般事务,官秩为二千石,后历朝历代多有沿设。
北魏时期更名为"大长秋卿",北齐政权则称为"长秋寺卿"。
隋朝前期设置了内侍省,不用"长秋"为官名,但在隋炀帝时期改内侍省为长秋监,主官复称为"长秋监令",一直沿用至唐朝。
唐朝以后则再无此官名,但在倭奴、朝鲜、安南等国却曾一直沿用其官名。
在大长秋、大长秋卿、长秋寺卿、长秋监令等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秋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秋氏,世代相传至今,包括今朝鲜、韩国、日本的秋氏。
38个复姓的起源
38个复姓的起源【左丘】01春秋时齐国有个地方名叫左丘(在今山东临淄一带)。
当时居住在左丘的人中有一个人,字明,他以地名取姓名为左丘明,他的子孙后代随以“左丘”为姓,称左丘氏。
历史名人: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
相传他曾任鲁太史,为春秋作传,成《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
因目盲,后人称为盲左。
因其世传史职,故能搜罗列国之史以撰《春秋》,非如公羊、谷梁之已经生叙述传闻。
先儒以为秋明好恶同于圣人,故孔子作春秋为“素王”,丘明伪“素臣”述父子之志而作传,是为左氏春秋。
【宗政】02出自刘姓,以职官名命姓,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
刘邦的后代有楚元王刘交,他的孙子叫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
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宗正氏。
后来加文而为宗政氏。
宗政姓族人,今大多已并入宗姓。
【子车】03为春秋秦国公族子车氏之后。
当时,秦穆公有个出名的大夫叫子车奄息。
子车奄息的后代子孙就以子车为姓,称子车氏。
但后来,秦穆公死后,将他喜欢的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和子车钳虎这三个贤臣杀了殉葬,子车奄息、子车仲行的后代子孙就多改为单姓车了。
【诸葛】04相传,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邪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来的葛姓为诸葛氏。
春秋时齐国有熊氏之后有复姓詹葛,后改为诸葛氏。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
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谋士。
帮助刘备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两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他任丞相。
刘备死后,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
碱性元年,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
他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而后出师北伐,六出祁山,与魏相攻战者累年,后病死于丈原军中。
葬定军山,终年54岁。
有《诸葛武侯集》、《出师表》为其名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的姓氏起源
春秋时的姓和氏不是一回事
春秋时男子一般称氏,而女的一般称姓
就先说女的姓吧
比如齐国是姜氏
吕姓
齐国国君的女儿就称为齐姜
齐国国君的女儿出嫁了叫法也就变了(女子出嫁后,以夫家的姓为贵)
比如春秋时的大美女文姜和宣姜
文姜是自己嫁给鲁桓公后以自己的谥号加上自己的国姓来命名的
宣姜是宣姜嫁给卫宣公后以卫宣公的谥号和自己的国姓来命名的
还有春秋时著名的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是陈国人
陈国的是妫姓
桃花夫人嫁给息国国君后
自己就叫息妫了
这种是以夫家的国名加自己本国的姓来命名的
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息妫和齐姜不是单单指某个人
可以说是一种代称
下面说男子称的氏
1.以受封国号为氏的,如:
齐——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助武王灭商有功,受封于山东营丘为齐国,后世子孙以齐为氏.
秦——颛顼嬴姓之后,伯益裔孙非子养马有名,周孝王封之于秦谷(今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升为诸侯,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但二世而亡,子孙以国为氏.
也就是秦氏
【问:嬴氏?答:秦国是赵氏赢姓赵氏以国为姓是说后来人有姓秦的秦国是赵氏所以嬴政也叫做赵政】
吴——黄帝姬姓之后,周太王亶父长子太伯为了让贤,出奔到东南沿海一带,土著居民拥为君长建立吴国,春秋后期曾成为强国而称霸一方,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吴为氏.
宋——源出于子姓,武王灭商后,纣王哥哥微子启被封于商丘一带,建立宋国,七百多年之后被齐国所灭,子孙以宋为氏.
【问:什么是子姓答:子姓是商王的姓】
楚——芈姓之后鬻(yu)熊曾为周文王师,周成王追封鬻熊曾孙熊绎为诸侯,定都丹阳建立荆国.后熊通自封为武王,他儿子又迁都到鄂(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春秋战国是强国之一,后被秦灭,子孙以楚为氏.
鲁——源出于姬姓,武王灭商后,其弟周公旦被封在鲁(山东曲阜一带),可是他要留在京城辅佐武王,便派其子伯禽前去治理,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鲁为氏.
诸如的还有黄国蒋国江国申国等等
2.以受封地名邑名为氏,如:
封地的比如韩国
韩国的祖先毕万追随晋献公打仗
有战功
所以被封在韩原这个地方
所以毕万之后的子孙就以韩为姓
后面有大家熟悉的韩厥韩起
都是晋国的上卿
还有大家熟悉的柳下惠
柳下惠姓展名喜
是鲁国的士师
士师是职掌刑法一类的官
以为柳下惠被封在柳下
所以以柳下为氏
柳下惠的谥号是惠所以就成为柳下惠了
这就是柳氏的起源了
屈——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封于屈(今湖北姊归),后世以屈为氏
曲——源出于姬姓,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号称曲沃桓叔,其孙武公吞并晋,自立为晋武公,子孙以曲为氏.
常——源出于姬姓,卫国康叔支孙,食采于常(今山东微山县东),子孙以常为氏.
3.以先代官爵名称为氏,如:
司空——相传少昊设司空官职,专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周朝改称冬官为大司空,传说尧时,大禹任司空,禹的子孙就有以官名司空为氏的.
司寇——相传夏,商时就有司寇的官职,掌管治安刑狱,周初有己姓后裔苏忿生任周朝司寇,他的子孙有的就以司寇为氏.
司徒——也是上古官名,尧舜时就设立了,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物,周朝以地官为大司徒,相当于宰相.相传舜为尧司徒,子孙以为氏.
这里我想说下中行氏
中行氏在春秋时有。
现在可能没有、
中行氏的由来是来自于晋国六卿的荀氏
他的祖先有个叫荀息的
后来荀息的孙子做了晋文公的御戎
御戎也就是赶车的
这个官职不小
【问:出自荀林父吧答:嗯。
就是荀林父】
荀林父的官职是中行将
所以就以中行为氏
【裳儿补充:中行大夫】
【问:智出自荀首还是荀什么来着答:荀罃荀首是智氏的创始人荀罃是智氏发展到巅峰的人】
【裳儿补充:就是因为荀林父荀首同时担任六卿为了避免旗帜都是荀容易弄混】
4.以祖先的名,字,谥号为氏的,如
孔——源出于子姓,微子启封到宋国,后裔宋襄公的五世孙,名嘉,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动乱被杀,其子木金父逃到鲁国,便以父亲的字"孔"为氏
【问:那他们就是孔子的祖先?答:嗯】【问:孔子不是做过大司寇么?为啥不姓司寇啊?答:这个分情况不一定以官名为姓最主要的是以封地为姓的】
庄——按周朝的谥法,喜欢征讨的君主死后常谥"庄".春秋时有楚庄王,郑庄公,宋庄公等,他们的子孙便以谥号"庄"为氏.
【问:喜欢征讨的君主不是习惯谥武么?也谥庄? 】
比如还有齐桓公的桓鲁文公的文这都是一谥号为姓的
5.以所从事的职业和技艺为氏,如:
巫——在古代专门从事降神事鬼的人叫巫,黄帝时有巫彭,商朝时有巫咸.他们子孙便以他们从事的职业"巫"为氏.
卜——古代人迷信,事事要进行占卜,周朝设太卜之官,属下叫卜人,相传夏后太康有个弟弟封在莘国,后裔中有作卜人的,子孙便以卜为氏.
6.以事为氏,如:
窦——源出于姒姓,夏后相遭有穷氏之难,其妃有仍氏方娠,自洞中逃出,奔归有仍氏,生子为少康,长大后又恢复夏朝,有二子,长子抒继王位,二儿子龙留在有仍氏,为纪念其母从洞中逃出,便以窦为氏.
张——传说轩辕(一说少昊)第五子挥始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
遂赐姓为张.
车——西汉昭帝时,丞相田千秋因年老准许乘小车出人宫廷,时号为车丞相,子孙以车为氏. 洪——共工氏的后代,因祖先共工封为水神,为了纪念,故在共字旁加水边为"洪"氏.
岛——山西阳曲有岛氏,先人因避居岛屿,后人以岛为氏.
7以所居住地特征为氏,如:
东山——东山皋落氏的后世子孙,以祖先所居东山为氏.
东郭——源出于姜姓,古代外城称郭,齐桓公的子孙住在临淄外城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子孙以东郭为氏.
西门——源出于姬姓,郑国有公族住在西门,后世便以西门为氏.
南宫——源出姬姓,鲁国南宫阅,因住南宫,后人便以南宫为氏.
北丘——《淮南子》有东海北丘氏,因为祖先住在东海北丘,后世子孙以北丘为氏.
百里——源出于姬姓,虞国的百里奚,本是虞仲的后代,姓姬,名奚,因家住百里乡,人称百里奚, 比如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还有鲁国的权臣东门遂东门遂就是因为自己住在鲁国国都曲阜的东门还有西门南宫北宫等等都是这样来的
东门遂鲁国的
南郭什么的就是齐国的了西门北宫南宫我就不知道了
还有的姓氏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公族制度
国君的儿子称为公子
公子的儿子叫做公孙
所以有以公子和公孙为氏的
比如子产
子产姬姓名乔字子产
因为是郑穆公??的孙子子产所以也叫做公孙乔
类似的还有卫鞅
卫鞅也是公族的孙子
所以也叫做公孙鞅
后来卫鞅由于在秦国被封在了商於之地
所以卫鞅也叫做商鞅
还有百里奚
由于祖上的封地在百里
所以以百里为姓
叫百里奚
8因种种原因改氏,如:
何——韩国灭后,子孙分散于各地,有一支居住在江淮一带,当地人读韩为何,因此以韩为何. 席——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的十三代孙籍环是项羽的臣属,项羽名籍,为了避项籍讳,籍环改氏为席.
贺——东汉侍中庆纯因避汉安帝(名庆)讳改庆氏为贺氏.
帅——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帝,令天下避师字之讳,姓师的因此减笔画改为帅氏.
竺——东汉时枞(cong)阳侯竹宴认为本姓源出伯夷,叔齐二贤,因此在竹下加二,改称竺氏. 田——源出于妫姓,春秋时陈国厉公儿子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氏,当时陈,田读音相同. 郭——文王弟流叔受封于虢,后虢国为晋所灭,公子配遂改姓郭氏.
元——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姓拓跋,到孝文帝时改拓跋为元姓,意为天下第一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