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遗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周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

周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

周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一)文怀沙先生在《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一书代序“宝学悬解”中讲:“宝鸡在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它是华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脉、源流中宏大的一支。

”如果说,上古神农氏时代古陈仓的炎帝、姜炎文化还属“多元”发展的“华夏文明根系中重大的一脉”的话,那么,继姜炎文化之后而兴起于宝鸡的周秦文化则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

文怀沙先生讲:“宝鸡文物之盛,奠定了周秦文化研究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颇大解释空间。

”本文通过介绍宝鸡出土青铜器的特点,阐述其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眉县杨家村窖藏的突出贡献,旨在说明周秦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奠基作用。

宝鸡青铜器的特点宝鸡是我国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重要地点之一。

与长安、洛阳等到地相比较,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有显著的特点:一是出土青铜器历史悠久。

《汉书〃郊祀志》记: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美阳得鼎献之”;《宋书〃符瑞志》载:“汉章帝建初七年十月,车驾西巡至槐里,右扶风禁上美阳得铜器于岐山,似酒尊”。

这两件铜器在陕西乃至全国也是西周青铜器出土年代最早的器物。

二是出土青铜器的范围广。

宝鸡地区以扶风、岐山两县北部的周原遗址为中心,以及眉县、凤翔、麟游、陇县、千阳、金台、渭滨、陈仓等县区,从古至今都有出土周秦青铜器的记载。

在一个地区,有如此大范围,集中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极少见的。

三是出土青铜器的数量大。

历史上,北宋吕大临《考古图》中,有出土地点可考者达90余器,半数以上出自陕西,其中有10器以上出自岐山、扶风。

从1820年到1949年,100多年间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达数百件。

据统计,仅周原遗址,汉代以降,已出土西周青铜礼器千余件,是著名的丰镐遗址的3倍。

约占全省西周青铜器数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解放后的37年间(1949~1985年),陕西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约3400余件,其中宝鸡地区出土青铜器达2500多件,约占73.5℅,这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周秦文化有关的小故事

周秦文化有关的小故事

周秦文化有关的小故事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周秦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涵盖了西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这段时间里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称奇的事迹和故事。

一个与周秦文化相关的小故事是关于孔子的。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圣人”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根据传说,孔子在周朝的时候,在鲁国任教。

有一天,孔子正在教授学生们,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只斗大的乌鸦从天空飞过,引起了众人的瞩目。

孔子看到了这一幕,停下了讲课,说道:“鲁国将有大乱!”然后他离开了教室。

不久之后,确实发生了一场鲁国的政治动荡。

这个小故事传承下来,被认为是孔子的预言能力的象征,也成为了人们对周秦文化时期的记忆。

另一个与周秦文化相关的小故事是关于秦始皇和兵马俑的。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也是秦朝的建立者。

他非常重视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永恒的存在,并在他死后下令建造了兵马俑。

据说,秦始皇裁定将自己的陵墓镇压成为一个真实的军事阵容。

成千上万的陶制兵马俑被埋在陵墓中,保护和伴随着他的灵魂永远。

这些兵马俑后来被人们发现,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它们展示了秦朝的先进技术和战争力量,也成为了周秦文化的象征之一。

这些小故事只是周秦文化中的冰山一角。

在这个时期,还有许多有趣的事件和人物,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了解周秦文化的故事和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遗产。

春秋秦文化的“周化”及其文学的发生

春秋秦文化的“周化”及其文学的发生

在对 中 国古典 文 学 的研 究 中 , 少 有 两 种最 为 至
常见的路向 : 一种是“ ” 史 的观照 , 即以文学作 品、 作 家、 文学思潮等为核心 , 对文学的发展变化作历时性 的考察 ; 另一种就是 “ 的审视 , 美” 即以文学作 品为 核心 , 对其篇章结构、 艺术技巧 、 审美风貌等进行 细
究其 技 术 、 习其 文 化 的历 史 过程 ; 结 果 而 言 , 学 就 它 指 赢秦 民族 学 习西 周核 心 的礼乐 文 化之 后呈 现 出 的
部族 , 直到非子受封为附庸 , “ 并 邑之秦 ” 他们才正 , 式成为周王朝分封体制 下的一级 , 有了属于 自己的 统治 区域 , 出构建国家政权的第一步; 迈 而此时的西 周则是个具有成熟 的政治架构 、 先进 的意识形态和
论, 对其文化语境的分析则重点围绕秦、 周文化的接
触 以及秦 文 化 的 自立 展开 。

必然会 引起对 方 的文化 变化 (ch r i ) 。 au u tn 儿 ao 当然 , 就当时周秦双方的文化状况而言 , 他们的文化 接触和影响主要是周文化 的介入 引起秦 文化 的变

上世纪 7 0年代 , 甘肃灵台县出土 了一批两周墓 葬, 其中姚家河西周墓和洞山墓属于西周康王时期 ,
究竟何 以发生?严绍 望 先生 认 为 : ‘ 化语 境 ’ “文 ( utr C net是文学 文 本生 成 的本源 。 ‘ 的确 , C l e ot ) u x ”l
文 学文本 作 为 审美 意 识 的 一种 物 化 形 态 , 无 论 如 它
西岭墓葬的年代在西周 中期甚至更早 。灵 台县位于
陇东黄土高原南缘 , 与礼县和清水县相距不远。这 就是 说 , 至迟 在西周 早 期 , 文化 的触 角 已经伸 入秦 周

谈谈对周秦文化的理解

谈谈对周秦文化的理解

谈谈对周秦文化的理解周秦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阶段,从周朝开始,经过秦朝的改革,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

对于周秦文化,我的理解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周秦文化在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了一定的特色。

周朝时期,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在政治方面,封建时代的亲王、诸侯、宾客等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朝采用了“分封制”的政治模式,封建制度得以完善。

到了秦朝时期,由于秦始皇的改革,建立了有强大中央集权特征的秦朝政权,打破了分封制的格局。

这种集权制度不仅对中国后来的统一和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对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其次,周秦文化在思想观念方面也有独特之处。

在周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提出了“仁爱”、“孝敬”、“忠诚”等价值观念,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秦朝则更加注重法家的思想,强调法制的重要性,试图通过法律的规范手段来统一天下。

法家思想不仅在科技和农业生产方面有重要应用,也在吏治和行政管理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再次,周秦文化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

在秦朝时期,对农业、冶铸、渔业等生产技术进行了整合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秦朝还在兵器制造、城市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如始皇陵的建造和长城的修建等,这些都是以后各代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基础。

最后,周秦文化在艺术文化方面也表现出独特魅力。

在周朝时期,音乐、礼仪等文化活动十分繁荣,著名的《诗经》、《周礼》等作品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点和审美取向。

秦朝时期,则强调实用主义,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一些艺术表现形式也趋向于实用化,如壁画、工艺品等。

综上所述,周秦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它在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诸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从政治制度来看,周秦文化形成了封建和集权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探源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探源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在中国历史上,先秦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这一时期跨越了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之前的时期,以其独特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索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发展先秦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多个强大的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争斗与战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

在这一混乱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先秦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出分封制与封建制度并存的特点。

各个诸侯国分封在中央统治者手下,但同时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权力。

这种政治体制直接导致了分封国对于中央政权的争斗,也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其次,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经历了农业社会向农耕文明的过渡。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将农业生产发展为主要经济基础,并逐渐形成了社会等级制度。

这种社会结构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先秦时期的文化繁荣与学派兴起除了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先秦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学派与思想家。

这些学派对于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始人孔子,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以及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阐述。

孔子强调家庭伦理、君臣礼义、教育培养等诸多核心价值观念,为后来的中国社会奠定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基础。

2. 道家学派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与庄子,他们强调“道”这一概念,主张追求自然与道德的和谐。

他们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后来的政治哲学与自然观念中。

3. 墨家学派墨家学派由墨子创立,其主张爱与和谐并重,反对战争与暴力。

墨家注重实践与应用,提倡以工匠思维推动社会进步,对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先秦时期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探源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

秦汉史

秦汉史

秦汉史一、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①(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商务印书馆,1958年;②(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国书店,1987年;③(清)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④(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⑤徐蜀编:《史记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⑥(日)泷川资言、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⑦陈直:《史记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①(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②徐蜀编:《两汉书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③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④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①(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4年;②徐蜀编:《两汉书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4.《汉纪》(东汉荀悦)、《后汉纪》(东晋袁宏)中华书局,2002年,周天游:《后汉纪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5.《三辅黄图》陈直:《三辅黄图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6.《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撰,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8.《汉官六种》(清)孙星衍辑,中华书局,1990年。

9.《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中华书局,1963年;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0.《新语》陆贾撰、王利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

11.《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集众多学者撰成。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12.《春秋繁露》17卷,82篇,西汉董仲舒撰、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

周朝的古代文化遗址与考古发现揭开周朝历史的珍贵宝藏

周朝的古代文化遗址与考古发现揭开周朝历史的珍贵宝藏

周朝的古代文化遗址与考古发现揭开周朝历史的珍贵宝藏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朝代更替,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里程碑。

周朝的兴起以及其历史背后的文化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古代文化遗址和考古发现。

这些珍贵的遗址和发现不仅揭示了周朝的历史演变,也展示了千年前周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人类最早的文明始于石器时代,而许多周朝遗址正是在这个时期创立的。

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关于周朝起源的实物和史书记录。

这个遗址的发现不仅提供了周朝建立与发展的关键线索,还让我们对该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都城遗址的发掘周朝的都城不断变迁,历史上共有130余座不同的都城遗址。

其中,以春秋时期的都城成周为最为著名。

河南洛阳的芒山以及陕西西安的周原都是重要的周朝都城遗址,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发掘,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期的都城规划、建筑风格以及都城内外的社会生活。

三、青铜器的出土周朝是青铜器文化的代表时期,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青铜器也正是在周朝出土的。

例如,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星堆遗址就是青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数以千计的青铜器在这个遗址中出土。

这些青铜器的出土不仅展现了周朝的工艺水平,还揭示了该时期的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文字的研究周朝的文字是中国文字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文字发展的基石。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关于周朝文字的古代铭文和书籍,这些发现为我们研究周朝文化、历史事件以及人际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通过破译这些文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周朝人民的思想、价值观以及社会风貌。

五、墓葬与陪葬品的发现墓葬是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途径,周朝的墓葬也不例外。

通过对周朝墓葬的考古发掘,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朝代的社会等级制度、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

同时,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也是重要的考古发现,它们向我们展示了周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社会交往。

秦人迁徙西垂缘由考

秦人迁徙西垂缘由考

秦人迁徙西垂缘由考王保云,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内容摘要:《史记·秦本纪》中有两处关于秦先祖“在西戎,保西垂”的记载,关于“西垂”所指,学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认识,对于秦人活动于甘肃东部地区的时间及原因的认识也不相同。

通过文献分析和考古研究证实,秦先祖是商代晚期归周后,随先周文化的影响向外扩张,与周人一道进入甘肃东部地区,为周人“保西垂”。

关键词:西垂秦文化西落鬼戎军事殖民关于秦人早期历史的探索,秦人族源和后来迁徙的这段历史,自从上个世纪秦人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区在甘肃礼县被世人发现后,就一直倍受关注。

先是王子今先生有《从玄鸟到凤凰——试探东夷族文化的历史地位》①一文,后祝中熹先生发表《阳鸟崇拜与“西”邑的历史地位》②。

结合历史文献、礼县大堡子山一带出土大量文物及有关出土文物上的图案等,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接着,祝中熹先生的《秦人远祖考》、《秦人与西周王朝的关系》、《秦人早期都邑考》、《地域名“秦”说略》、《再论西垂地望》、《南岈北岈与西垂地望》、《大堡子山秦西陵墓主及其他》、《试论礼县园顶山秦墓的时代与性质》等文,先后问世。

说来也巧,祝中熹先生是山东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而到了甘肃,曾长期在礼县工作,他的夫人便是距发现了秦先公陵墓的大堡子山不远的盐官镇人,祝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到甘肃省博物馆工作。

他对山东、对甘肃有关文献和地理状况、民俗、文化的了解都极深,尤其对礼县一带大堡子山秦早期陵园、圆顶山秦贵族墓地出土器物及遗址形制都了如指掌,对礼县、天水、甘谷、张川、清水一带有关遗址的情况及出土先秦时器物也都了然于心。

从此,祝先生便与秦早期文化和秦人早期历史的踪迹结下了不解之缘。

别的先不说,只这种人生经历,似乎便是“上天”派他来揭早期秦史一系列谜底的专使③。

对于秦人的起源,学界已经初步达成共识,认为秦人起源于东方。

笔者在此再不做赘论。

一、礼县秦文化遗存概况西垂嬴秦先祖的活动早已见诸史书。

清华简_系年_三_与秦初史事略析_张天恩

清华简_系年_三_与秦初史事略析_张天恩
这些重要考古发现的价值,在清华简整理之 初,就被李学勤注意到了,他说: “西山位于礼县 县城西侧,西汉水北岸的山坡上,还不是最早的 秦文化遗址。由这里往北,没有多远便是‘邾 ’ 的可能位置。”[8]其实,西山等遗址正处于朱圉山 之阳。如果《系年( 三) 》的邾 确为朱圉山,寻 找西迁之初的秦人文化遗存,还需要对礼县境内 的考古工作投入更大精力。
但山川地名,往 往 会 有 沿 革,此 朱 圉 山 可 能 与古人说指的朱圉山有一定的关系,或是将其具 体到现在 的 这 座 小 山。 《禹 贡 》说 的 朱 圉 山,是 古雍州名山,与鸟鼠、太华、熊耳诸名山并列。鸟 鼠山是渭水的发源地,太华即秦岭,熊耳即现在 的熊耳山,为东秦岭的延伸,朱圉山当是今甘谷、 武山、天水、礼 县 之 间 的 群 山。 主 峰 为 甘 谷 县 西 南古坡乡的石鼓山,海拔为 2625 米,周匝 100 余 公里。
不过,按照《秦本纪》的记载,襄公确有一位 兄长,名叫世父,为了报祖父被杀之仇,让弟弟襄 公继位,自己专心率军伐戎。如果襄 公 还 有 弟 弟,其也可 称 秦 仲,似 乎 可 通。 但 这 样 就 与 其 祖 父同名了,在古代人伦中可能并不妥当。但只有 他们兄弟俩的话,襄公就只能称秦季了,所以还 是竹简记录者错谬的可能性为大。
第二段,自“成王伐商奄”至“世作周 ”。其 始至杀飞 廉,可 与 前 引《孟 子 · 滕 文 公 下 》等 文 献契合。
其下的“西迁商奄之民于邾 ,以御奴 之 戎,是秦先人,世作周 ”,至为重要,直接指出所 迁的商奄 之 民 为 秦 的 先 人,并 世 代 成 为 周 的 边 臣。据《左传·定公四年》之说“因商奄之民. 命 以伯禽. 而封于少皞之虚”,可知鲁国所封是在商 奄之地,但并不知商奄之民还有西迁之事。《史 记》、《逸周 书 》等 文 献 虽 曾 记 载 周 公 东 征 后,有 迁殷遗民之 举,《作 洛 解 》的“俘 殷 献 民,迁 于 九 里”即是。但所迁之地或说成周洛阳,或谓在卫, 多不知其详。而《系年( 三) 》的记录明确告诉我 们,被迫迁 徙 的 殷 遗 民 中 有 一 部 分 实 为 商 奄 之 民。

周秦汉唐文明知识点总结

周秦汉唐文明知识点总结

一、青铜文化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提出。

青铜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奇迹,了解青铜文化的概况对加深认识鉴赏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

国内出土最早的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

青铜器分成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三类。

铜器花纹和铭文是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

中国青铜文化分布之广和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是世界罕见的。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经过夏代二里头时期的初始阶段,早商时期的发展阶段,晚商至西周前期的鼎盛阶段,西周后期至春秋的衰落阶段,到战国初最终被早期铁器时代所代替,大约经过了一千五、六百年。

在青铜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有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并且汉字也已经发展成熟。

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已经进入青铜文明;到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文明的大幅度进步(建筑、王陵、城防、交通工具、天文历法等)。

青铜工具推动采矿业发展;冶炼业的发展推动了青铜铸造,使得中国青铜文化不断发展。

它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从文化的角度纵观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殷商时期的尊神阶段;两周时期的崇礼阶段;两汉时期的重人阶段。

东汉末期以后,青铜文化最后消亡。

中国青铜冶炼技术的产生:“西来说”与“本土说”。

中国青铜时代的特点:与中亚、西亚等地区以青铜器主要用来制作青铜工具和装饰品不同,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政治性消费为主,即以青铜武器和青铜礼器为主。

青铜时代青铜武器对当时社会的意义:青铜武器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可以更好地保卫自己的领土和人民,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战俘供统治者使役;另一面,可以对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更好地稳定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周秦文化心得体会(通用5篇)

周秦文化心得体会(通用5篇)

周秦文化心得体会(通用5篇)周秦文化心得体会篇1探寻周秦文化的魅力:历史的积淀与现代的启示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好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秦朝,以及其后的一个伟大王朝——周朝。

这两个王朝,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的基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秦朝的崛起和衰落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然而,他的暴政也给秦朝带来了短命的命运。

在短暂的十五年中,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秦始皇的求仙问道、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等举措,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朝,特别是西周时期,是周公旦摄政七年,奠定了周朝的统治基础,为后世历代王朝的统治模式奠定了基础。

周公旦的礼乐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如《周易》、《诗经》、《尚书》等,都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看待周秦文化呢?首先,周秦文化的统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其次,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工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再者,周朝的礼乐制度,对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学习周秦文化的历程,我深感其对我的启示。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借鉴古代的优秀传统,为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启示。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历史的光辉在今天熠熠生辉。

总之,学习和研究周秦文化,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珍视今天的文化遗产。

我深信,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并开创未来。

周秦文化心得体会篇2关于“周秦文化”的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在研究周秦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0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0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0年)田静一、著作中华秦文化辞典/袁仲一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秦汉经济史论考/黄今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秦汉思想史/周桂钿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秦汉法律与社会/于振波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张显成著//巴蜀书社2000年4月睡虎地秦简初探/高敏著//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4月秦陵文物精华/张占民、程学华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秦封泥集/周晓陆、路东之著//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中国社会史文库)/李小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5月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罗二虎//天地出版社2000年6月《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魏德胜著//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6月秦简日书集释/吴小强著//岳麓书社2000年7月秦汉简史/林剑明、赵宏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秦俑博物馆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绘画史/顾森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魏德胜著//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8月秦出土文献编年/王辉著/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2000年9月秦公司兴亡史:以经营观点剖析帝国七百年兴衰/陈文德著//岳麓书社2000年9月汉魏洛阳城故址研究/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秦国演义/李西堂著//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俑兵马博物馆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乱世英雄吕不韦/李健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检阅秦俑/张涛//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10月秦始皇帝评传/张文立著/台北里仁书局2000年11月秦史/王遽常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秦汉士史(国学研究丛书)/于迎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秦军事史(秦俑秦文化丛书)/郭淑珍、王关成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二、论文(一)秦汉文化通论1、史论周代职官制度与秦汉官僚制度的形成/卜宪群//南都学坛2000-1战国秦汉时期西南铁农具的传播与分布/周万利//西南师大学报2000-1秦汉二十等赐爵制与官僚制/卜宪群//文史知识2000-1论秦汉移民政策/庞慧//韩山师院学报2000-1秦汉官僚的类型及其演变/卜宪群//聊城师院学报2000-1关于先秦汉初袍服的定名问题/刘彬徽//江汉考古2000-1秦汉治道的形成及其社会心理依据/徐俊祥//盐城师院学报2000-1秦汉至突厥崛起之前的乌古斯历史考辨: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二/李树辉//喀什师院学报2000-1先秦两汉羁縻考/陈友冰//安徽史学2000-1关于秦汉时期楚文化的探讨/魏航空//南方文物2000-1论周秦之际工商格局的巨大变革/黄椒成//扬州大学学报2000-1试论秦汉之际的思想特色/陈斯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略论秦汉变革之际的叔孙通/朱清如//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2秦始皇的神仙思想与秦之速亡/奚椿年//江海学刊2000-2秦汉时期避讳的发展与特点/王建//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2秦汉时期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丁毅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2试析秦汉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刘少虎//益阳师专学报2000-2秦汉治道与礼乐文化/谢子平//学术论坛2000-2秦汉县政府机构设置与行政职能/袁刚//南都学坛2000-2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阎步克//学术界2000-2试论秦汉风俗的时代特征/万建中//上饶师专学报2000-2试析秦汉旅游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刘少虎//益阳师专学报2000-2秦汉王朝开发岭南述论/段塔丽//陕西师大学报2000-2略论秦汉变革之际的叔孙通/朱清如//常德师院学报2000-2秦皇汉武异同论/孟祥才//泰安师专学报2000-2秦汉时期青海地区的民族和文化/杨东晨//青海师专学报2000-2略论秦汉时期的历史循环思想/庞天佑//郑州大学学报2000-3略论秦汉时期地方性立法/阎晓军//江西师大学报2000-3文明·中国古文明·周秦汉唐文明/黄留珠//文博2000-3论秦汉时期西藏地区的民族和文化/杨东晨//西藏大学学报2000-3略论秦汉时期地方性立法/阎晓君//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秦汉生态职官考述/陈业新//文献2000-4“王者无外”和“夷夏之防”:秦汉时期边疆思想论略/龚留柱//南都学坛2000-4秦汉时期私营工商业的行业类型考述/张仁玺//山东师大学报2000-4试论秦汉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崔吉学//聊城师院学报2000-4儒家文化与秦汉封禅/贾贵荣//齐鲁学刊2000-4《史记·秦本纪》标点纠误两则/朱永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周秦都邑迁徙的比较研究/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版式组合与地图复原新探/雍际春、党安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4秦汉时期两大对立阶级的社会消费状况之比较/周金华//湘潭大学学报2000-4秦汉后宫属吏考/李春艳、李怡//人文杂志2000-4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发式述论/赵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4陕西古代文化与“秦学”漫议/佘树声//人文杂志2000-5探索精蕴·把握精髓·弘扬精华──关于秦学研究的致思取向问题/赵馥洁//人文杂志2000-5秦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胡戟//人文杂志2000-5以秦文化研究为创建秦学行奠基礼/肖云儒//人文杂志2000-5秦汉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措施/刘太祥//史学月刊2000-5论秦汉时期广东与港澳地区的民族与文化/杨东晨//嘉应大学学报2000-5秦汉时期的环渤海地区文化/王子今/社会科学辑刊2000-5秦汉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措施/刘太祥//史学月刊2000-5秦汉后宫制度述论/朱子彦//学术月刊2000-6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杨东晨、杨建国//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6秦汉时期市场的多层级性/朱德贵//安庆师院学报2000-6秦汉的诸生与政治/梁锡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6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段渝//社会科学研究2000-6秦汉关中地名考易/何汉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道家在秦汉哲学史上的地位/陈鼓应//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52期,2000年6月秦汉隋唐现象论略/许兆昌//社会科学战线2000-6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薛瑞泽//洛阳师院学报2000-6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张弘//济南大学学报2000-6秦汉历史教学/金克木//读书2000-8宗祖文化背景与大一统理念实践的早期轨迹——兼论周秦汉在华夏一统统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张仲立//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丁毅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时期服饰礼仪的变化和发展/李秀珍//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象郡辨析/李龙章//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汉时期反贪的启示/孟祥才、范学辉、宋艳萍//中国人事报2000-9-15秦汉国家行政中枢的演变/卜宪群//文史知识2000-10秦汉时期儿童生活试探/彭卫//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生态与民俗/陈业新//江汉论坛2000-11秦汉时期西北的开发史鉴/陈业新//光明日报2000-12-82、考古文物研究秦西汉误释未释官印考/赵平安//历史研究2000-1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魏得胜//中国文化研究2000-1汉晋时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罗二虎//四川大学学报2000-1战国秦汉时期西南铁农具的传播与分布/周万利//西南师大学报2000-1包头境内的战国秦汉长城与古城/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达茂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秦汉瓦当浅说/田亚岐//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1中国考古学五十年丙篇——秦汉至元明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刘庆柱//光明日报2000-1-21汉唐墓葬中的鬼怪形象及其他/赵超//文物天地2000-2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李小波//北京大学学报2000-2论秦咸阳与汉长陵遗址出土的素面瓦当/张俊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怎样辨识秦官印与汉初官印/滕瑞丰//中国文物报2000-2-20辽东地区燕秦汉长城障塞的考古学考察研究/萧景全//北方文物2000-3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漕运与仓储/薛瑞泽//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3汉唐间河洛地区的农业开发/薛瑞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3江陵岳山秦汉墓/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考古学报2000-4秦兵马俑与阳陵汉俑艺术特色之比较/黄倩茜//西北大学学报2000-4;长安学丛书·艺术卷,陕西师大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简帛异文的类型及其价值/吴辛丑//华南师大学报2000-4秦汉时代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段渝//社会科学研究2000-6秦汉相承,帝王同制:略论秦汉皇帝和汉诸侯王陵园制度的继承与演变/王学理//考古与文物2000-6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业、文化与环境/张忠培//中国文物报2000-6-18广州秦代造船遗址考辨:兼评杨鸿勋《南越王宫殿辨》/冯永驱、陈伟汉、全洪/中国文物报2000-7-26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木材防腐措施——从秦俑二号坑的一根棚木谈起/王志友、刘春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兵马俑坑附近剖面全新世气候记录及春秋——秦汉历史时期气候环境/李秀珍、魏京武、吕厚远、吴乃琴 //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用银雀山汉简兵法解读秦陵兵马俑/芦建华、杨玲//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二)秦文化专论1、史论封建传统抑商思想的滥觞:商鞅韩非的抑商思想/刘甲朋//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上古秦楚两族同源考/龚维英//人文杂志2000-1白起与荆柯:兼论儒、法二家的历史功过/谭平//成都大学学报2000-1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王绍东//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1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吴宏岐//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报2000-1吕不韦自杀心理透视/丁海燕//集宁师专学报2000-1凝聚力的缺乏与秦的速亡/徐俊祥//徐州师大学报2000-1试论项羽兵法/陈业新//浙江学刊2000-1秦用客与客奔秦述论/陈怀健//学海2000-1蒙恬祖籍考/李大晋、李明//临沂师院学报2000-1论赵高是葬送秦朝的祸首/周兴春、李宝中//德州师专学报2000-1关于李斯研究的几个问题/杨建宏//长沙大学学报2000-1秦人为什么选择法家/王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1秦的统一与秦国的农业政策/雷依群//咸阳师专学报2000-1略论齐文化在秦国的沉寂/宣兆琦//聊城师院学报2000-1论韩非“法术势”哲学的逻辑结构/李更平//齐鲁学刊2000-1略论齐文化在秦朝的影响和沉寂/宣兆琦//聊城大学学报2000-1秦惠文王祷词华山玉简文研究/连劭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浅议秦度量衡制度与相关性商诏/祝中熹//陇右文博2000-1韩非对传统观念文化的批判:兼论其政治实用主义本质/蒋重跃//辽宁大学学报2000-2秦朝治道与礼乐文化/谢子平//学术论坛2000-2对秦统一度量衡的再认识/朱筱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2略谈秦的“以法治吏”/黑广菊//聊城师院学报2000-2秦始皇的神仙思想与秦的速亡/奚椿年//江海学刊2000-2“避讳不始于秦”说/郑慧生//人文杂志2000-2徐福其人及其东渡的几个问题/韩玉德//陕西师大学报2000-2秦襄公将兵救周发微/刘蓉//延安大学学报2000-2秦始皇暴政原因探析/唐德荣、盘娟梅//株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吕氏春秋》的执一统众之术/李祥俊//管子学刊2000-2《吕氏春秋》与道家析论/修建军//管子学刊2000-3略论《吕氏春秋》的编辑特点/王启才//文献2000-3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贾贵荣、张晓生//管子学刊2000-3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张志丽//北京师大学报2000-3自豪与困惑:秦朝统治者矛盾的政治心理:附论初创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张雪荣、黄永明//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3卢生其人及其秦王朝的速亡/白音查干//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3三神山及徐福东渡传说新探/李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3徐福东渡再探/李小红、袁玲儿/宁波大学学报2000-3论李斯入秦与李斯之死:与奚椿年先生商榷/张震英//天中学刊2000-3读《史记·项羽本纪》三题/苏兴遗作、苏铁戈整理//史学集刊2000-3陕甘地区商代秦文化及相关问题/史党社、田静//文博2000-4从秦统一谈选贤任能问题/丁善科//洛阳师院学报2000-4论项羽的多重性格及对其成败的影响/陈业新、王明德//台州师专学报2000-4秦客卿制述论/袁礼华//南昌大学学报2000-4秦王子婴身世蠡测/张金铣//史学集刊2000-4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李元//北方论丛2000-4秦行政制度的特点/汪玉川//中国行政管理2000-4秦始皇个性心理试析/张汉东//安徽师大学报2000-4论天水秦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雍际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4对项羽乌江自刎的一种解读:小议“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吴雄//龙岩师专学报2000-4秦始皇身世考辨/张汉东、陈实//山东师大学报2000-5《吕氏春秋》的社会治理观/李匡夫、王巧林//东岳论丛2000-5秦相吕不韦功过论/朱绍侯//河南大学学报2000-5郡县制起源的历史考察/万昌华//齐鲁学刊2000-5以秦文化研究为创建秦学行奠基礼/肖云儒//人文杂志2000-5秦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胡戟//人文杂志2000-5探索精蕴·把握精髓·弘扬精华:关于秦学研究的致思/赵馥洁//人文杂志2000-5论李斯之过/王孝春//前沿2000-6论秦代赋税结构及其沿革/黄天华//广东社会科学2000-6试论秦的社会与宗室/赵沛//山东大学学报2000-6再谈陈下之战/施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6商鞅法哲学研究/曾振宇//史学月刊2000-6先秦法家思想对秦政治及后世的影响/高波、张东轩//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铸十二金人/何汉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阴阳五行学说与秦始皇创水德制度/杨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礼治文化述论/黄留珠//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西周春秋周秦礼制文化比较简论/王晖//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儒学在秦的兴衰/李淑萍//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悉召文学方士甚众”到“焚书坑儒”:秦朝文化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再探/臧知非//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文化的大规模吸收和远距离传播/杨谨//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战国时期关东诸国各派思想对秦国政治思想的影响/贺润坤//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人事功精神脞谈/王健//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人的医学实践与理论/田静//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代装饰图案源流述略/王鹰//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风》与秦社会/张宁//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君子苟不求利禄,则不害其身——李斯的心理分析/陈文豪//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司马迁的取材与秦国人物/藤田胜久//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简析秦昭王时代/王关成//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胡亥简评/张敏、兰德省//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人文视角看赵高其人功过是非与秦之灭亡/汪红梅//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谈秦代思想言论罪的特点/张铭洽//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周秦职官异同论/王辉//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统一六国中相的作用述论/郭睿姬//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商君书》军事思想试探/郭淑珍//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秦骑兵的渊源、发展及其特点/张涛//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贾贵荣//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嬴政的自卑情结与秦王朝的灭亡/康少锋//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可以避免而不去避免的历史错误——关于秦始皇及秦亡问题的再思考/刘敏//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婚姻的政治文化意义/薛瑞泽//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秦统一前的文化教育思想及对秦国的影响/吴海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吕氏春秋》教育理论的深透/唐群//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始皇与水利/杨正卿//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史的灾异记录/王子今//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谈秦国农业发展的原因/朱学文//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商鞅与秦国的农业政策/何宏//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都咸阳的自然环境及其保护/李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早期嬴秦与姬周关系初探/辛怡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建国前活动考察/徐日辉//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古陈仓秦人“饲鸡”热渊源初探/高次若//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新宫归来话徐福/黄雪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李斯与秦小篆/吕劲松//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商鞅变法看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刘秀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0-9秦人的崛起与统一六国/济深//中国文物世界2000-9秦文化起源及相关问题再探讨/滕铭予//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事功精神:秦文化之魂/王健//陕西日报2000-10-17韩非《韩非子》与秦代政治新探/臧知非//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秦夷、秦人、秦胡/弓建中、谭晓林//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对秦“西垂”及相关问题的考察/徐日辉//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秦俑的史学价值/田静、史党社//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七),三秦出版社2000年10月一生受制于人的秦始皇/史式//今日中国2000-10商鞅的文化肖像/王子今//学习时报2000-11-20论项羽悲剧性格的文化因素/杨波//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四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论商鞅的一元化法律思想/吴昊//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增刊论史学对秦始皇及秦朝政治的影响/王绍东//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S12、考古文物资料研究秦直道及其历史意义/吴宏岐//陕西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0-1内蒙古阴山小佘山秦长城/王大方//文物天地2000-1日书“男女日”与“生子”/尚民杰//文博2000-1考古资料为史学添翼——撰写《湖北通史·秦汉卷》的一点体会/丁毅华//江汉考古2000-1秦墓《易占》与《归藏》之关系/王宁//考古与文物2000-1西安临潼新丰南杜秦遗址陶文/王望生//考古与文物2000-1秦惠文王祷祠华山玉简文研究/连劭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秦简中的传承字与新出字/郝茂/新疆大学学报2000-1关于春秋时期秦国铜器墓的葬式问题/刘军社//文博2000-2秦玉牍索隐/李学勤//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2秦俑二号坑发现两层棚木/王志友//文博2000-2秦俑鞋印的思考/兰德省//文博2000-2海岱区所见秦帝国的烙印/高广仁//文博2000-2秦代“磁石门”小考:世界最古老的“国门”安全检查站/胡小炜//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论秦咸阳与汉长陵遗址出土的素面瓦当/张俊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2从云梦秦简看秦的赎刑制度/严国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秦简动词研究与大型工具书/石峰/云南电大学报2000-2商州孝义发现秦代陶文/王昌富//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0-2秦东陵刍议/赵化成//考古与文物2000-3秦封泥文字的书法价值/任隆//书法2000-3秦文字瓦当的确认和研究/焦南峰、王保平、周晓陆、路东之//考古与文物2000-3云梦秦简中秦律的经济观探微/汤凌慧//辽宁师大学报2000-3关于秦陵百戏俑几个问题的探讨/袁仲一//文博2000-4秦简中吏治思想的考察/方利平//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4秦陵马厩坑与兵马俑坑之比较/兰德省//文博2000-4秦人早期都邑西垂考/雍际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4从天水放马滩秦简看秦代的弃市/曹旅宁//广东社会科学2000-5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相关问题/戴春阳//文物2000-5秦当辅村遗址/姚小平//文博2000-5从考古遗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刘军社//考古与文物2000-5《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复音词对《汉语大词典》的补充/魏德胜/辞书研究2000-5秦俑坑出土的青灰泥的成分及其来源的测试研究/魏京武、李秀珍、吕厚远、吴乃琴//科技考古论丛(二),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秦陵铜车马残件剖析/程德润、郭宝发、程波//科技考古论丛(二),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计算机技术在秦俑考古工作中的应用——兼论信息时代考古工作的结构性重组/张仲立、张颖岚//科技考古论丛(二),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秦都咸阳遗址陶文丛考/刘庆柱、李毓芳/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帝王葬地试探/何汉南//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塔尔坡战国秦墓出土的“半两”铜钱及其相关问题//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塔尔坡秦人墓地发掘收获及意义/中槐、屏人//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任家嘴秦人墓地发掘的主要收获/曹发展//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从考古资料看《塔尔坡秦墓》的价值与意义/张大为//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变革前后咸阳墓葬的变化/赵旭阳//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咸阳故城形制/孙德润//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咸阳城及宫殿遗址研究中争论的几个问题综述/岳起//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咸阳一号建筑遗址分析/瑞宝//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塔尔坡、黄家沟秦人墓地的形成及相关问题探讨/谢高文//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咸阳涤纶纤维厂战国秦墓清理简报/杨新文//文物考古论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6月秦始皇陵园考古勘探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袁仲一//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兵马俑与我国古代青铜器制造/王锐、许卫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出土器物文饰看秦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流/彭文//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式玉器看秦文化的特质—秦与山东诸国玉文化之比较/王昱东//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新出土“半裸俑”试探/李铨、苏文//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陵地区出土的马看秦国畜牧业和饲养业的发展/王淑杰//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封泥的发现看秦手工业的发展/任隆//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洛南所见秦漆鼎与秦国制造业发展/呼林贵//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陵考古资料看秦代皮革制品/朱君孝//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春秋战国时期秦与各国都城的比较研究/徐卫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都咸阳的自然环境及其保护/李虎//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国早期频繁徙都问题的思考/刘明科 //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关于秦都邑迁徙的几个问题/李自智//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法天意识在秦都咸阳建设中的规划与实施/王学理//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咸阳城与成都城的比较研究——兼谈秦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流/彭文、花艳芳//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秦先公西垂陵区的发现/祝中熹//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墓车马殉葬制度的初步研究/张颖岚//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店子秦墓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田亚岐//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关于宝鸡益门二号墓的文化归属问题/刘军社//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直道石门琐议/王子今、焦南峰//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咸阳“水神骑凤”空心砖纹内容浅析/梁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始皇陵园石质文物综合研究/王望生//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秦兵马俑坑建筑的形制与传承关系/张卫星//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的彩绘颜色/袁仲一//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研究三题/刘占成//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的“驱鬼”本义/吴小强//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秦陵武士铠甲塑造的革/许卫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冠式再探讨/党焕英//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出土的一件带铭文的青铜矛/阎红霞//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论一号铜车马上的П型箭/陈春辉//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车减震试探/朱思红、朱君孝//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论中国青铜器铸接和焊接及其在秦陵铜车马中的发展运用/申茂盛//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从秦陵秦俑考古资料管理谈计算机在考古技术中的应用/孟中元//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陵彩绘兵马俑的研究与保护回顾/张志军//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二号坑彩绘陶俑的现场保护/周铁、容波、严素梅//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兵马俑二号坑几个出土彩绘俑的现场保护/张志军、容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遗址霉害调查及防霉剂对比研究/严苏梅、周铁//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俑二号坑朽木及炭化遗迹的加固/容波//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国王陵中的防护措施/蒋文孝//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谈秦兵马俑的仿制工艺/刘江卫//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试复原秦始皇东巡刻石文/鹤间和幸//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式封泥的断代与辨伪/斯路//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半两钱/水出弘泰著、秦仙梅译//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秦始皇陵考古新发现/始皇陵考古队//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关于秦代采矿及冶炼铸造技术的探讨/李文秀、玛丽娜//秦俑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从考古遗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

从考古遗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

考古与文物 2000年第5期从考古遗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刘军社(宝鸡市考古工作队 副研究员) 8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甘肃东部的毛家坪、董家坪两地找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 ,这是秦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这一发现,把秦文化的考古学研究由春秋战国时期,推前到西周时期,这无疑为探索秦文化的来源,探讨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毛家坪遗址共发掘秦文化墓葬31座,其中12座属西周时期,墓圹为长方形竖穴土坑。

随葬品主要有陶器,最基本的组合是鬲、盆、豆、罐,器形与同时期的西周同类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唯葬式为屈肢葬,而且大多数蜷屈特甚,这一点与同地发掘的另外19座春秋战国秦墓具有明显的承袭关系,而且与陕西关中发掘的同类墓葬也完全相同,这种现象说明秦文化的这一显著特点,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

毛家坪西周时期秦文化年代上限可至西周早期,因此,从考古学角度讲,至少嬴秦在这一时期已经活动于甘肃东部地区了。

赵化成先生说:“西周时期秦人的基本生活用品已经周式化,那么,由原来的文化转变为现在这种情况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始自然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发生了。

” 尚志儒先生也说:“在古代社会中,由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部族几乎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转变为较强的别民族的文化特征,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没有长期的交往和相互影响,这种转变很不容易发生,即使是比较简单的生活用器的完全转变也颇费时日,因此嬴秦基本生活用器周式化的过程的开始,还应当更早些,或可早到商代中期。

”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是西周时期秦人生活用器转变过程开始于什么时侯,它又是从哪种生活用器转变而来的。

秦人的远祖是伯益,伯益又是东夷族的著名首领之一。

一般认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末之前,东夷族部落一直居住在我国东部的济、淮流域,其地包括山东中部和南部,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

夏朝末年,夏对东夷的连年战争加剧了夷夏民族矛盾,最终导致了秦族的第一次大规模西迁。

周秦文化内容

周秦文化内容

周秦文化内容周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制度和文化内容。

以下将从礼乐制度、宗法制度、封邦建国、农业发展、文化传承、秦朝统一、法律制度、儒家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

1.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周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规范人际关系的仪式和音乐。

礼乐制度在周朝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社交、祭祀等方面。

礼乐制度在周朝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表达社会身份和地位,促进社会和谐。

同时,礼乐制度也体现了周朝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成就。

2.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指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等级和权力分配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制度。

在周朝,宗法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由家族中的嫡长子继承家族的财产和权力,其他子女则分家另立。

宗法制度对于维护家族的稳定和传承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封邦建国封邦建国是指周朝时期将土地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的制度。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封邦建国对于周朝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4.农业发展在周朝时期,农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发展。

周朝的农耕技术和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周朝也注重水利建设和农田灌溉,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发展也促进了周朝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的发展。

5.文化传承周朝的文化传承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学术研究来实现的。

周朝的教育体系包括了官学和私学两个部分,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六艺”为主,即礼、乐、射、御、书、数。

同时,周朝也鼓励学术研究,涌现出了像孔子、老子这样的一批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周朝的文化传承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秦朝统一秦朝统一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的历史事件。

秦朝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周秦伦理文化概论

周秦伦理文化概论

周秦伦理文化概论一、引言周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本文将围绕周秦伦理文化展开探讨,包括其起源、主要特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周秦伦理文化的起源周秦伦理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过程。

在西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人们开始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而在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动荡不安,这种道德观念更加凸显出来。

同时,在这个时期,儒家学说逐渐兴起,并以孔子为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思想。

三、周秦伦理文化的主要特点1.重视君臣关系:在周秦时期,君主与臣下之间的关系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义务。

臣下应忠诚于君主,君主则应关心民众的福祉。

这种君臣关系的观念对后世中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强调家族观念:周秦时期,家族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人们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传承和延续是重要的责任。

家族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支持和帮助。

3.注重礼仪规范:在周秦时期,礼仪规范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手段。

人们通过遵循一定的礼节来表达敬意、尊重和感激之情。

4.崇尚孝道:孝道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在周秦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弘扬。

孝顺父母被视为子女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也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基石。

四、周秦伦理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周秦伦理文化对后世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 1. 形成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周秦时期的儒家学说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孔子及其弟子对周秦伦理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扬,形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2.建立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周秦伦理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

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关系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观念在中国社会持续发展,并影响至今。

3.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周秦伦理文化中注重君臣、父子等关系的道德义务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秦文化论丛目录1-13期

秦文化论丛目录1-13期

《秦文化论丛》第一辑目录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林剑鸣)论秦的社会与秦文化(斯维至)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袁仲一)秦文化的考古工作和与研究(巩启明呼林贵)秦文化概说(黄留珠)秦代都城和陵墓的建制及其相关的历史意义(石兴邦)秦代政治文化断想(刘宝才)嬴秦族西迁考(何清谷)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嬴的起源地、族属问题(段连勤)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韩伟)早期嬴秦西迁史迹的考察(尚志儒)秦始皇六大统一政策的考古资料(陈直)秦始皇帝的性格(张文立)征服与反抗──略论秦王朝的区域文化冲突(刘文瑞)秦国用人的得失与秦文化(赵世超)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日书》研读班)读秦惠文王四年瓦书(袁仲一)秦咸阳宫位置推测及其他问题(王丕忠)亭里陶文的解读与秦都咸阳的行政区划(王学理)秦汉时期匈奴与西羌的关系(王宗维)秦置相邦丞相考异(聂新民刘云辉)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史念海)论秦的厩苑制度──从秦陵马厩坑处的刻辞谈起(袁仲一)秦汉时期的畜牧业(余华青张廷皓)秦代的苑囿(徐卫民)秦汉车制杂议(武伯伦)辒辌车刍议(王关成)关于周、秦帝王陵(李健超)论秦郡及其分布(曹尔琴)“秦缶”考(周天游)秦印探述(王辉)边家庄春秋墓地与汧邑地望(张天恩)半两钱及其相关的问题(吴镇锋)秦俑效应和秦文化的整合(林剑鸣)秦陵博琼与秦汉博戏之风(张文立)主题•意志•逆反心理(吴晓丛张文立)秦兵马俑与秦的统治思想(高景明)铜车马修复中的几点认识(吴永琪)秦陵铜车车舆结构与车舆衣蔽再探(张仲立党士学)秦文化论著目录索引(张文立徐卫民田静王关成李淑萍)《秦文化论丛》第二辑目录关于女脩吞玄鸟卵生大业的讨论(刘宝才)关于李兵的几个问题(周九香)秦惠文王行年问题与先秦先秦冠礼年龄的演变(王晖)朱雀楼劄记(林剑鸣)法家政治与秦的兴衰——兼论战争环境是法家适合的政治土壤(张仲立)秦文化的南播(黄留珠)秦代人口迁徙及秦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彭文米黔林)秦始皇帝崇神论(张文立)儒法并用移风易俗──论秦始皇礼俗改革(李福泉)试论秦统一后法律制度的变化(谭前学)关于秦宫位置考察(何清谷)关中以外秦离宫别馆述论(徐卫民)秦汉园林特点琐议(徐卫民)秦代江西开发及其县置之蠹测(肖华忠)秦直道走向考辨(姬乃军)关于陈胜出身问题的探讨(孟明汉)秦统一后的六国诸侯(田静)汉代人的始皇观(张文立)《秦简》所见之“非公室告”与“家罪” (金烨)睡虎地秦简《日书》秦楚行忌比较(王子金)秦人的尚武精神与秦统一(郭淑珍)《尉缭子》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研究(林剑鸣)二十年秦俑研究述评(李淑萍)论秦俑主题的多义性(王关成)秦汉时期的博具、博戏图像与饮酒(党士学)韦弁服考(李秀珍郭宝发)试论秦始皇陵排水工程(孟剑明)秦俑新彩绘碎片的前期观察与研究(吴永琪张志军周铁等)秦俑彩绘颜料调和剂的初步研究(吴永琪周铁张志军等)汇秦文于一炉谱秦书之新章──读《秦文字类编》(李铨)书史揭善恶援笔演性情──《秦使人物论》评介(苏文)《秦文化论丛》第三辑目录秦俑研究第四届学术讨论会闭幕词(袁仲一)秦俑研究第四届学术讨论会开幕词(吴永琪)秦政──百代之模式(刘泽华)秦汉文化的衔接与发展(刘修明)论秦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龙显昭)共同的历史道路不同的发展进程──秦国社会结构与秦文化散论(臧知非)移民与秦文化(葛剑雄)近二十年“秦文字”之出土与纂研(马先醒)对《秦始皇陵墓向与布局结构问题研究》的一点商讨意见(袁仲一)从秦俑看秦文化──兼评秦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黄留珠)从秦始皇谈兵马俑研究(刘士莪)秦政治思想概论(贺润坤)秦行郡县利弊论(李鼎铉)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与秦文化(张铭洽)秦代的道家思潮(熊铁基)秦始皇帝的文化思想与文化政策(张文立)秦代思想言论罪考述(谭前学)求长生而致短命──秦始皇帝死因考(林剑鸣张文立)儒与秦文化(王辉)孔子西行不到秦──试论秦文化传统中的排儒倾向(李淑萍)秦人崇尚水德之源与不利黑帝畤之谜(王晖)秦始皇陵修筑的年代──战国•统一•内乱•外争(鹤间和幸)先秦都邑陈仓城及秦文公、宁公葬地刍论(高次若)论秦代神权(吴小强)试析《守法》、《守令》等篇的归属及其与秦文化的关系(徐勇)秦统一中国的邦交政策(徐卫民)秦国早期的逐渐强盛和对戎狄的战争(田亚岐)赢秦西迁问题新探(郭向东)关于秦人族源和秦文化渊源的几点认识(汪勃尹夏青)从文化结构看秦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陈春慧)秦二世元年东巡史事考略(王子今)李斯的性格与秦代社会(田静)吕不韦悲剧的必然性及其历史教训──始皇帝焚书坑儒思想文化渊源(王关成)秦兵器制度及其发展、及其变迁新考(提要) (黄盛璋)再论秦式短剑(张天恩)秦军法述论(郭淑珍)由考古资料看青铜器到铁器的过渡(朱君孝朱思红)壹家堡类型文化与早期秦文化(刘军社)试论东周屈肢葬(段清波)秦汉瓦当的鉴定(戴南海)秦汉骑兵若干问题刍议(张涛)春秋时期秦国的手工业(刘景纯)试论巴蜀水利农业及其对秦的影响(彭文)秦币三等说(赵沛)论周天子三贺秦(党焕英)偶像的喻义(申娟)《咏秦诗》续(张文立)学术空气浓郁学者新论迭出──秦俑研究第四届学术讨论会纪要(李铨)《秦文化论丛》第四辑目录关于评价秦始皇帝的几个问题(张文立)一孔之见,借以续貂(林剑鸣)《史记》秦币记载考释(何清谷)秦始皇帝的政治思想(张文立)秦代法制文化琐谈(齐万良)简论秦王政亲政前后的宫廷斗争(王关成)临潼上焦村秦墓发微(李淑萍)《史记•秦本纪》的史料性质(藤田胜久著张新科译)秦俑一号坑沉降与关中秦代气候分布(张仲立)《史记•秦本纪》的史料性质秦俑一《吕氏春秋》的科技思想史地位(霍有光)尉缭与《尉缭子》评述(徐卫民)秦军事训练刍论(郭淑珍)秦与匈奴的关系(郭向东)略论先秦时期关中地区的洞室墓(张卫星)秦统一后的农民阶层(田静)关于秦末“发闾左谪戌”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孟明汉)秦十二金人考(王裕民)从考古资料看周秦礼制之关系(由更新史党社)秦始皇为何不焚“卜筮”之书?(谭前学)东观刻石位置考(李鼎铉)秦人灵魂观与秦始皇帝陵(陈春慧)秦始皇陵丛考(党士学)秦汉瓦当鉴定(朱思红)读史随笔──从秦刻石看秦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何宏)电子表格软件Excel5.0在秦俑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初步应用(何帆)《秦建筑文化》的评介(王健)从关中地区的髹漆业看关中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彭文)秦文化论著目录(苏文)《秦文化论丛》第五辑目录秦陵一、二号铜车马综论(袁仲一)略论秦直道(史念海吴宏岐)秦帝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张文立)秦俑坑发现兵器在兵器史上的意义(张仲立)《秦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王子今)释“东南有天子气” ──秦汉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冷鹏飞)郡国并行制是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王关成)秦汉对粤战争与岭南开发(黄留珠)试论秦献公、孝公、惠文王时期东伐诸侯国的战争(刘景纯)论秦汉中央政权经营岭南的战略措施(余华青)秦平岭南诸问题辨析(李龙章)秦平岭南述考(王健)新体制下的旧操作──试论秦亡之历史原因(李淑萍)秦行郡县与二世速亡(刘敏)秦隋速亡原因探析(徐卫民)秦宫廷娱乐考述(田静)浅析秦的廷议制(袁红蕾)对战国秦汉晓农耕织结合程度的估计(李根蟠)秦汉城市的地位及其遗址的开发利用(叶骁军)“下具地理”与秦汉地图(郭宝发)秦人齐人尚武精神(彭文党焕英)“以狗御蛊”解(史党社)秦陵铜车马关于几个器名的考释(袁仲一)秦器秦文字研读二题(党士学)秦俑艺术之溯源(王鹰)秦御官俑所佩玉环与我国古代的佩绶制度(李秀珍)秦望夷宫始建年代蠡测(郭向东)秦砖试探(张敏闫红霞)计算机技术在秦俑管理中的应用(吴永琪郭宝发赵昆)关于秦墓中用泥现象的一点看法(蒋文孝)“阿房宫”含义别说(辛玉璞)《睡虎地秦简论考》评介(陈文豪)秦始皇帝研究集大成的新著──《秦始皇帝评传》评介(吴福助)陕西发现成批秦代封泥(苏文)秦文化研究论著要目(苏文)《秦文化论丛》第六辑目录秦陵铜车马的制造工艺概述(袁仲一)秦陵铜车马才智的分析及工艺研究(吴永琪郭宝发程德润)汉初关于秦亡的治乱探讨思潮及其历史作用(张仲立)秦兵马俑坑与区域文化(张文立)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徐卫民)秦的赀刑(梁自玉)秦人早期历史的相关问题(史党社)试论秦人的信仰(张卫星)秦军事集团与秦文化(薛瑞泽)略论秦齐两国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彭文)文化矛盾与秦的灭亡(任建库)邹衍与秦政(李铨)吕不韦、《吕氏春秋》与秦朝政治(臧知非)秦俑雕塑艺术与秦人习尚(郭淑珍)秦汉雕塑概述(党焕英)秦代民间简字举例(王子今)新出秦封泥选释(二十则)(王辉)新发现秦封泥丛考(史党社田静)从考古资料看秦代建筑文化(刘占成)从考古资料看秦代币制改革及其对商品经济的影响(彭文袁红蕾)考古资料所见秦生产工具的类型及相关问题(王志友)秦中小型墓葬葬牲现象浅议(张颖岚)小论秦俑坑建筑用席(徐卫红)青铜器的保护研究与秦兵马俑青铜兵器的保护处理(张志军)摄像技术在秦俑二号坑发掘和研究中的应用(蒋文孝)战国时秦的领域形成和交通路线(藤田胜久著李淑萍译)始皇帝和秦王朝的兴亡──《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历史观(藤田胜久著黄雪美译)与秦始皇有关的各传说的形成和史实(鹤间和幸著苏文译)樗里疾考(徐卫民)“阿房”余论(党士学)秦之军功封爵“未尽行”小议(秦疆)《秦文化论丛》第七辑目录•纪念开馆二十周年•奠基•创业•希望──纪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20年(杨正卿)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袁仲一)迎接文物保护的新世纪──写在秦俑博物馆开馆20周年(吴永琪)扬改革开放之风帆建现代文明博物馆(雷玉平)秦俑发现25年断想(刘修明)从秦俑馆说到秦史研究──秦俑博物馆20周年馆庆寄语(黄留珠)秦俑随想(王鹰)•论文•从炎黄文化到秦文化——简论中国传统文化整合历程(张文立)试论秦政治文化中的帆贪思想及实践(赵沛)秦代的博士与博士制度(田静)西戎所在地域及与秦的关系论(徐卫民)地域名“秦”说略(祝中熹)《墨子》城守诸篇研究述评(史党社)长平之战的历史记录与历史评价(王子今)材士材官考论(张仲立)秦始皇统一战争的实态(鹤间和幸)秦晋(魏)河西争战述论(王关成)试论春秋时期秦国的外交政策(郭淑珍)再论秦帝国的廷议制──兼与袁红蕾同志商榷(秦丕栋)秦国“是县入之”粮仓社会公用述论(蔡万进)筑陵筑墓皆筑怨──秦陵厚葬与秦短祚(李淑萍孟剑明)简牍所见秦代刑徒的生活及服役范围(张荣芳高荣)从出土秦兵马俑看战国时期战争之规模(刘占成)秦大型工程与秦生产工具发展之关系(王志友)从漆器铭文看秦汉漆器手工业性质的变化及其原因(朱学文)秦代士兵的衣饰、戎服及相关问题(李秀珍)秦汉之前我国妇女发式及相关问题简述(许卫红王锐)秦墓出土陶囷模型及相关问题研究(张颖岚)秦陵出土文物与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成就(郭宝发)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看中国古代制汞技术(郭宝发李秀珍)从秦陵文物看秦代青铜技术成就(何宏)秦公镈钟铭文的考释与研究(聂新民)新发现“商”字瓦当的时代浅议(呼林贵刘合心)《秦文字集证》序(李学勤)《秦文字集证》序二(韩伟)放马滩《墓主记》的文学价值(张宁)《黄石公三略》考辨(何清谷)赵高之人及其亡秦六步(刘敏)无意助秦有心兴汉的秦博士──四皓(张敏兰德省)秦人与生态环境(蒋文孝)秦俑坑青灰泥成分及其来源的测试研究(魏京武李秀珍)秦俑二号坑棚木腐朽问题初探(张卫星)秦始皇陵一号铜车出土铜弩研究(朱思红)秦兵马俑修复中资料工作的研究(刘江卫)秦公大墓的磬(姜彩凡)以小见大──秦俑指甲的启示(李淑萍)秦始皇帝及诸公子(节译)(藤田胜久著黄雪美译)1997~1998年秦文化研究论著要目(苏文)《秦文化论丛》第八辑目录秦始皇陵与西汉帝陵异同的比较分析袁仲一秦国富强卒并诸侯之地理环境条件探析朱士光关于秦始皇帝权力威势的思考张仲立中国西部与秦的统一张文立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关系徐卫民秦建国前活动考察(续) 徐日辉试论宝鸡在秦史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张文祥秦国君远行史迹考述王子今秦汉对西部的开发张敏秦帝国军政形势演变概论王关成论宣太后与魏冉的专权刘景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其对秦的影响何清谷秦始皇执着求仙的原因探析王绍东秦人的“受命”意识与秦国的发展——秦公钟铭文探微臧知非论韩非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崔向东韩非的法治教育思想与秦代教育花艳芳《墨子》城守诸篇军事思想试探郭淑珍关于《墨子》兵技巧诸篇的研究〔日〕大伴鹿著秦仙梅译读《史记•扁鹊列传》札记田静《吕氏春秋》中的军事思想试析郭睿姬郭淑珍凤翔黄家庄秦墓发掘的一点收获王志友秦国早期墓葬中周文化因素的观察刘明科秦始皇陵陪葬坑形制的再认识张卫星秦鼎石甲二论王学理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海大海”看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防腐措施刘春华王志友甘宁地区秦相关文物考察报告史党社秦盾初探蒋文孝对一件俑甲形态的认识张卫星马宇古代佩剑制初探党焕英始皇陵园陪葬坑石甲胄初探王望生秦器物上的动物、植物纹饰研究李秀珍秦俑椎髻初探任建库从汉画像石看秦汉时期骑兵的武器装备申茂盛王淑杰秦陵大鼎纹饰讨论申茂盛略论秦刺绣——兼谈我国古代刺绣的一些问题许卫红王锐试论秦俑彩绘服饰产生的历史条件朱学文秦俑二号坑“异形器”的室内清理许卫红秦兵马俑彩绘颜料的相关问题研究张志军秦俑二号坑绿面彩绘俑头的研究与保护周铁严苏梅容波秦俑陶质烧结温度的检测方法——古陶烧结温度的检测方法综述雷勇夏寅秦俑博物馆信息交换网的探索实践张颖岚赵昆计算机与博物馆的科学管理孟中元继承与创新——《秦都城研究》评述王元林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1999—2000) 田静《秦文化论丛》第九辑目录秦代的甲胄和马甲浅析(袁仲一)荀子论秦论(张文立)德礼法的嬗变与滲透──秦国政治思想杂论(刘文瑞)“秦德” 考鉴(王子今)法家事功思想初探──以《商君书》、《韩非子》为中心(王健)秦汉神学政治与阴阳五行的文化意义(张强)公元前三世纪后秦文化对山西的影响(陶正刚)秦代雕塑艺术的几个问题(张仲立)多元化的秦文化研究(孟中元)秦文学探述(张宁)小议陕北秦汉物质文化的史地特点(呼林贵)中国军事史研究评述(黄今言)秦俑的武器装备与秦军的作战方式(郭淑珍)墨家的兵技巧书(渡边卓著秦仙梅译)关于武帝之前骑兵的思考(许卫红)秦律都官新探(曹旅宁)用非其有使其非民──浅析商鞅变法建立的强制性社会控制系统(王宝萍)秦王朝的移民戌边与宁夏平原的农业初步开发(张维慎)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印(周晓陆陈晓捷)秦代的官德──读《为吏之道》(张敏)战国晚期秦国的封君铸钱(何清谷)秦代的“隐官”、“隐宫”考(刘瑞)论秦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王关成)猃狁、乌氏的地域及文化散论(田静史党社)再论西周金文中的“秦夷”及相关问题(辛怡华)秦人早期历史的几个地理问题──以钱穆说为中心(史党社)秦都城研究的现状及前瞻(秦汉)“骊山”与秦(芦建华)秦始皇尊奖乌氏和巴寡妇清动因探析(崔向东)秦宗室人物论(赵沛)试析秦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及其相关问题(蒋文孝)秦公帝王陵四大陵区及其形成原因(徐卫民)秦始皇陵西侧建筑性质初探(刘占成)秦始皇陵和汉阳陵布局结构之比较(何宏)秦俑二号坑的破坏过程初步分析(王志友)秦“工师文罍”考辨(申茂盛)秦陵出土百戏陶俑的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张颖岚)考辩铜车马内的铜壶和铜折页(郭兴文)《秦出土文献编年》续补(一)(王辉)从秦彩绘看秦代军服颜色的规律(任建库)秦始皇陵出土青铜鼎之我见(朱思红)秦陵新出铜鼎纹饰的图像学初步分析(张卫星)“铺首衔环”探源(党焕英)秦俑甲衣编缀方式新探(武丽娜)秦俑坑建筑遗址木材的树种鉴定(张志军)秦俑二号坑一件彩绘跪射俑的保护修复报告(兰德省容波)秦俑彩绘加固的方法──电子束照射加固法(容波张志军周铁等)秦文化论著目录(2001年)(田静)《秦文化论丛》第十辑目录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秦始皇“匡饬异俗”探论(臧知非)试论秦王朝的法律思想(贺润坤)秦法律思想新论(徐卫民杨念田)秦汉时期的诉讼审判制度(阎晓军)试论秦的宗法制与宗法观念(张海云)秦帝国灭亡的历史反思(刘占成)商鞅变法与秦国田租的征课──兼论秦汉“纳粟拜爵”与“更赋”的起源(晋文)关于商鞅变法中改革家庭结构的分析(申茂盛)先秦两汉妇女婚恋生活状况发覆(王关成)秦学术探赜(张文立)秦史学及其研究(张敏)秦民谣探述(张宁)西周时期关中西部的“秦夷”及相关问题(辛怡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病》篇释读(王子今)释秦封泥中的三个地名(王辉)新蔡东周城址发现“秦式”封泥(周晓陆)1997──2002年间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研究综述(刘瑞)秦农业地域拓展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演替(朱宏斌朱学文)论秦汉时期宁夏畜牧业的发展(张维慎)秦简《日书》与战国秦地农业经济生活(吴小强)秦生漆产地之研究(朱学文)陕西渭南地区的秦魏长城与城址考察(史党社)秦汉五畤地望新探(后晓荣)早期秦文化形成的初步观察(张天恩)中国战国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腰坑浅议(王志友)雍城秦公陵园围沟的发现及其意义(田亚岐)秦代攻防武器发展概论(郭淑珍)秦代大型陶器制作与窑址若干问题探索(张仲立)秦半两钱陶范母的发现与相关问题(姜宝莲袁林秦建明)黄山宫瓦当分期研究之管见(孙铁山)秦文字瓦当述略(姜彩凡)试论秦都咸阳建筑装饰及特点(蒋文孝)秦陵地区出土秦代文物上的纹样及特点(文笑德省江卫)凤翔邓家崖遗址秦瓦内壁纹样(许卫红)秦始皇陵陪葬坑的主要特征及其渊源关系试探(袁仲一)秦始皇陵封土形式意义试探(王志友刘春华)对始皇陵地宫“天文、地理”的再讨论(许卫红王锐)秦陵陪葬坑出土木材试论(武丽娜)湘水女神及巴山寡妇(王绍东)中国历史上书法第一人──论李斯的书法贡献及其影响(周晓陆朱思红)秦俑彩绘颜料及其偏光显微分析法略论(夏寅)浅议秦陵K9901陪葬坑百戏俑夹纻工艺(刘江卫)2002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田静)秦文化论著目录(2002年) (田静)《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目录论周秦“治道”及历史影响闫晓君秦与三晋学术的关系——以《尉缭子》、《韩非子》为例…………史党社田静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新议……………王爱清《吕氏春秋》与先秦儒家思想………………霍有光《吕氏春秋》中的墨家………………… (日)沼尻正隆著秦仙梅译论商鞅变法与我国古代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王绍东秦代养客之风新论……………沈刚秦始皇赐公子扶苏书考………………孙文礼从秦始皇陵园的建制看秦代社会矛盾…………………………兰德省秦王子婴其人——兼论秦的公族与宗室……………聂新民刘云辉秦孝公新评…………………芦建华秦始皇纪功刻石的文字学价值………………韩祖伦秦俑艺术散论……………党焕英秦早期经济考略……………徐日辉秦汉漆器手工业管理状况之研究………朱学文再论秦代士兵的服装供应问题…………………王关成秦始皇《会稽刻石》与吴地社会新论——林剑鸣先生《秦始皇会稽刻石辨析》补正…………臧知非、宋仁桃关于秦始皇二十九年“过恒山”——兼说秦时“北岳”的地理定位…………王子今秦灭蜀战争“石牛计”故事的形成………任建库秦献公堑洛及相关的历史地理问题…………聂新民遗著聂莉整理《史记•秦本纪》“崤之战”史实考辨…………贾俊侠从里耶秦简看秦的法律制度——读里耶秦简札记…………曹旅宁试析秦简医籍中的“堇”…………………张维慎秦简赀甲考……………张卫星宝鸡市陈仓区宁王村遗址调查简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秦墓地围沟探源…………王志友秦始皇陵附近新丰秦井发掘的收获和意义………蒋文孝对秦始皇陵园门阙遗址的初步认识…………………袁仲一秦始皇陵阻排水工程若干问题探讨………………张仲立秦陵“六号坑”性质商榷……………………刘占成秦始皇陵园内城城垣建筑结构的初步探讨……………………张颖岚秦始皇陵大型陪葬坑焚毁情况的探讨…………………申茂盛“园寺吏舍”考论…………………………张文立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汪少华秦兵马俑坑土遗址危块加固方法综述……………………张志军T21G18-08彩俑的修复与保护…………张尚欣王伟锋夏寅常磊毛小芬秦史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黄留珠学术作品贵在出新——《秦学术史探赜》发复……………………张铭洽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天——读陈平《燕秦文化研究》……王辉2003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昭惠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3年)………………田静征稿启示………………………………。

先秦时期的文物考古与古物鉴赏

先秦时期的文物考古与古物鉴赏

先秦时期的文物考古与古物鉴赏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物考古发掘和古物鉴赏对于了解古代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的文物与古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遗产,从这些古物中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当时的生活和思想,还能够阐述先秦时期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中国的考古学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众多关于先秦时期的重要发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陵的发掘。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的秦岭山脉中,这座陵墓的发掘揭示了先秦时期统一中国的历史事实,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和古物。

在秦始皇陵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陶俑、青铜器等,这些古物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工艺精湛,展现了先秦时期的艺术水平和制作技巧。

除了秦始皇陵,先秦时期的文物考古还有很多领域可以探索。

比如说古代城市遗址的考古发现,这些城市遗址可以告诉我们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

古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可以揭示古人的葬俗和丧葬风格,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珍贵文物,比如金银器、玉器等。

这些古墓葬中的文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除了考古发掘,古物鉴赏也是了解先秦时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物鉴赏是一门专门研究古代文物的学科,通过对古物的造型、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鉴定和分析,可以了解古物的年代、地区和制作工艺。

在先秦时期,人们有很多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青铜器、陶瓷、玉器等。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古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在古物鉴赏中,青铜器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青铜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象征意义。

青铜器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器物,比如鼎、觥、簋等,每一件青铜器都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和工艺的结晶。

通过对青铜器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先秦时期人们的礼仪习惯、音乐舞蹈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另外一类重要的古物是玉器,在先秦时期,玉器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

周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遗产

周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遗产

周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遗产周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开端。

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统治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朝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遗产在今天仍然存在,并对中国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周朝的历史传承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其传统和制度被后来的封建王朝所继承。

周朝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实行以封地为基础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除。

周朝还建立了“天子”、“诸侯”等封建官制,这些官制在后来的封建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朝的宗法制度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朝崇尚家族制度,通过世袭的方式传承国家政权,这种制度在后来的封建王朝中被广泛采用。

宗法制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等级社会,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此外,周朝的礼仪制度也为后来的中国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

周朝的礼仪制度以“礼”为核心,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规定的仪式举行各种活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种礼仪制度在后来的封建社会广泛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周朝的文化遗产周朝的文化遗产在今天仍然存在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周朝的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收集了周朝时期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诗经》中的许多诗歌至今仍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演唱,流传至今。

周朝的哲学思想也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周朝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是当时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至今,儒家思想仍然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周朝的艺术和建筑也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朝的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富含象征意义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它们体现了周朝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此外,周朝的建筑风格也对后来的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融合了新石器时代的土木建筑和后来的木构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时期。

周朝的历史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朝的历史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朝的历史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介绍周朝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谈论它们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历史遗产周朝时间跨度广、影响深远,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历史遗产之一就是周庙。

周庙是周王朝祭祀天地山川,祭祀先祖的重要场所。

它的建筑风格庄重、雄伟,体现了周朝的统治者们对祭祀仪式的严肃认真态度。

周庙所展示的历史文物和文化传统,让我们了解到周朝时期王权祭祀制度的运作,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历史遗产是周朝的青铜器。

周朝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青铜器出现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它们记录了周朝社会的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同时,青铜器还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如今,这些青铜器被珍藏在博物馆中,成为了文化交流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

周朝的音乐和舞蹈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被广泛传承,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和舞蹈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朝的音乐和舞蹈强调礼仪之美、和谐之感,它们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也为后来的艺术家指明了方向。

另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周朝的书法和篆刻艺术。

周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的书法和篆刻艺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周朝书法注重笔画的力度和节奏,注重文化的礼仪和美感,这些都为后世的书法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篆刻是中国印章制作的重要艺术,周朝的篆刻技艺先进,成为后来篆刻艺术发展的基石。

三、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周朝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研究周朝的历史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变迁和联系,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与文物 2000年第5期从考古遗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刘军社(宝鸡市考古工作队 副研究员) 8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甘肃东部的毛家坪、董家坪两地找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 ,这是秦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这一发现,把秦文化的考古学研究由春秋战国时期,推前到西周时期,这无疑为探索秦文化的来源,探讨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毛家坪遗址共发掘秦文化墓葬31座,其中12座属西周时期,墓圹为长方形竖穴土坑。

随葬品主要有陶器,最基本的组合是鬲、盆、豆、罐,器形与同时期的西周同类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唯葬式为屈肢葬,而且大多数蜷屈特甚,这一点与同地发掘的另外19座春秋战国秦墓具有明显的承袭关系,而且与陕西关中发掘的同类墓葬也完全相同,这种现象说明秦文化的这一显著特点,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

毛家坪西周时期秦文化年代上限可至西周早期,因此,从考古学角度讲,至少嬴秦在这一时期已经活动于甘肃东部地区了。

赵化成先生说:“西周时期秦人的基本生活用品已经周式化,那么,由原来的文化转变为现在这种情况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始自然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发生了。

” 尚志儒先生也说:“在古代社会中,由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部族几乎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转变为较强的别民族的文化特征,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没有长期的交往和相互影响,这种转变很不容易发生,即使是比较简单的生活用器的完全转变也颇费时日,因此嬴秦基本生活用器周式化的过程的开始,还应当更早些,或可早到商代中期。

”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是西周时期秦人生活用器转变过程开始于什么时侯,它又是从哪种生活用器转变而来的。

秦人的远祖是伯益,伯益又是东夷族的著名首领之一。

一般认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末之前,东夷族部落一直居住在我国东部的济、淮流域,其地包括山东中部和南部,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

夏朝末年,夏对东夷的连年战争加剧了夷夏民族矛盾,最终导致了秦族的第一次大规模西迁。

西迁进入关中的时间,如段连勤先生所说,是商族与东夷联军在反抗夏军,并由东向西追击和扫除其残部时,渡过黄河而进入关中西部地区!。

对此,典籍也有记载。

《竹书纪年》云:“帝桀三年,畎夷入于岐以叛。

”《后汉书・西羌传》亦云:“后桀之乱,畎夷入居岐之间,”、岐之地在今陕西旬邑和岐山两县境内,地当泾渭流域中上游一带∀。

嬴秦既然属于东夷九部中畎夷的支系#,其西迁就当是伴随着东夷的西迁而实现的。

重要的是,伴随着灭夏的战争,夏末商初商夷联军进入关中地区的遗迹在关中东部地区有大量的发现,如铜川石川河流域发现商代早期铜器∃,耀县北村有商代遗址%,灞河、河、氵尤河流域发现有商代早期铜器,西安老牛坡&、蓝田怀珍坊 有商代早期遗址,华县南沙村 有二里头文化及商代早期遗址,这些遗存的面貌与典型商文化基本一致,说明文献中的记载是可信的。

那么商夷联军进入岐的证据又何在呢?它们最远到达关中的什么地区?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梳理一下关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漆水及其支流的商代文化遗存。

漆水流域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存主要是郑家坡文化遗存,属于商代或商文化的器物虽有发现,但为数太少,不足以说明商人在这一地区活动情况。

具有商式风格或具有商文化特点的器物,主要集中于周原地区,所以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周原地区商代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

周原一带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七星河(沟河)流域以及七星河与氵韦河交汇的三角地带,遗址有京当 !、贺家 ∀、王家嘴 #、白家窑 ∃以及美阳 %、壹家堡 &等,遗存的年代大致从二里冈上层到殷墟四期。

可以分为三类遗存:第一类:含商文化因素的遗存。

有京当铜器群、贺家墓葬、王家嘴遗址、白家窑水库遗址、壹家堡遗址一期、美阳铜器(早期),其时代大致从二里冈上层到殷墟文化一、二期。

第二类:郑家坡文化遗存。

有贺家墓葬、王家嘴遗址、壹家堡四期等,时代大致从殷墟文化二期到殷墟文化四期,其上限可能还早一些。

第三类:刘家文化遗存。

有刘家墓葬、贺家墓葬、壹家堡三期等,时代大致从殷墟文化一期到殷墟文化四期。

郑家坡文化遗存属先周文化,刘家文化遗存属姜羌(羌戎)文化,是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因此,这两类遗存就不应是商夷联军的文化遗存。

含商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我们曾名之为“壹家堡类型文化” ∋,以示其与商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点。

这种文化遗存中的陶器有商式鬲、假腹豆、圆腹罐、大口尊等。

其中也含有郑家坡文化、刘家文化的因素,如联裆鬲的存在,陶器中红褐陶比重的增加,陶器中麦粒状绳纹以及较多的与郑家坡陶罐形制极为相似的折肩罐等。

墓葬形制与周墓基本相同,只是多为东西向,与周墓多为南北向的墓向有别,铜器中的尖袋足鬲、高足杯颇具特点,不见于其它文化。

可以看出,这一支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既然七星河流域的三类文化遗存的其它二类已有归属,那么,壹家堡类型文化又是那一支族的文化遗存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曾有专文研究 (,认为壹家堡类型文化是早期秦族文化或其中的一支文化。

“秦的祖先本来起源于东方,后来为什么又到了西方,在这里似乎已得到了说明”) ,一些器物上的族徽中加有“西”字“也许正是该族已经住在西方的缘故”)。

我们已经推测壹家堡类型文化是早期秦族或其中一支的文化,其上限约当二里冈上层,下限约当殷墟二期,这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相当于商代早中期的秦文化遗存,将秦文化遗存又从西周时期推前到商代,同时也说明西周时期秦人基本生活用器周式化的过程应该是在这个区间内。

当然,也许会有人问:这个推论能否经得起考古类型学的检验?秦人先祖是否殷墟二期以后就迁出关中而入居西犬丘?壹家堡类型文化与天水一带西周时期的秦文化有联系吗?看来,此类问题是必然要回答的。

壹家堡类型文化是因扶风壹家堡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的,指分布于岐山、扶风一带的商代文化遗存。

其外围可能波及眉县、武功、杨陵,兴平、麟游、礼泉一带。

从大的文化系列看,当属商文化的势力范畴。

但是,又由于这一支文化远离商文化中心区,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较大,故又与商文化不甚一致。

以至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商文化,也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周文化,我们将其独立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在壹家堡曾经发现过一座墓葬,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墓,但没有腰坑,如壹家堡M3)!。

壹家堡遗址1986年经北京大学正式发掘,初步分为四期)∀,各期之间陶器文化面貌互不相同,特征比较突出。

第一期:陶质以夹砂陶占绝大多数,泥质陶较少。

陶色以红褐色为主,灰褐色次之,黑皮陶相对较少。

纹饰中绳纹以麦粒状和条索状为主,并有少量的细线状绳纹。

印纹中仅见很少的单纯格纹,并且斜方格细小。

器类有分裆鬲、弧裆(联裆)鬲、高领袋足鬲、尖裆鬲,其中以第一种最多。

均为分裆,腰部均有附加堆纹。

豆的数量较多,以假腹豆为主,也有真腹豆。

罐均为绳纹折肩罐,未见有素面圆罐。

盆均为绳纹溜肩盆。

第二期:陶质仍以夹砂陶为主。

陶色与第一期相同,仍以红褐色为主。

绳纹发生了一些变化,以麦粒状为主,条索状少见,细线状很少。

印纹仍为单纯的斜方格细小的格纹,但数量有所增加。

器类和比例发生了变化,以弧裆(联裆)鬲为主,分裆鬲、尖裆鬲、高领袋足鬲数量很少。

其它器物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三期:陶色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灰褐色为主,红褐色次之。

绳纹中仍以麦粒状为主,但却新出现了一种犁沟状绳纹。

条索状绳纹的数量有所增加,不见细线状绳纹。

印纹中的方格纹的方格变大,并出现了以方格纹为地,其上附泥饼的方格乳钉纹。

器类以尖裆鬲、高领袋足鬲最多,最具有代表性。

弧裆(联裆)鬲很少,分裆鬲已基本消失。

腰部的附加堆纹变得细小。

豆以真腹豆为主。

第四期:陶色以红褐色(与第一期的红褐色有别)为主,灰褐色次之,黑皮陶数量较多。

纹饰中条索状绳纹占绝大多数,麦粒状次之,犁沟状又次之,不见细线状绳纹。

器类以弧裆(联裆)鬲占绝大多数,尖裆鬲、高领袋足鬲数量很少,分裆鬲已完全绝迹。

其它器类仍有保留。

新出现了三足瓮、厚唇斜腹簋及直颈、斜颈壶等新器类。

壹家堡遗址各期的文化属性,发掘者首先作了推测,壹家堡第一期遗存的陶器如折裆鬲(分裆鬲)、折裆(分裆)、假腹豆等,都是商文化的典型器物,其数量占全部陶器的半数以上。

因此,该期遗存应属于商文化的范畴,是商文化在关中地区的地方类型,可名之为“老牛坡类型”。

壹家堡第二、四期遗存,它们都以弧裆(联裆)鬲为主,这种鬲为周文化陶器的最显著特征。

据此,可将其归入周文化的范畴,把它们视为周人灭商前的遗存。

不过,第二期遗存可名之为“郑家坡遗存”。

壹家堡第三期与其它三期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前两期陶鬲中只占极少比例的尖裆鬲、高领袋足鬲,在本期则成了主要形式,并有尖裆和较多绳纹豆的存在。

壹家堡第三期遗存可归入戎狄文化的范畴,可称之为“刘家村遗存”)#。

这四期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性质的遗存,其时代交替也是比较清楚的。

各期的时代大致如下)∃:壹家堡第一期:年代介于殷墟一、二期间,上限不早于商王盘庚,下限不晚于商王武丁。

壹家堡第二期:年代相当于殷墟第二期,上限不早于商王武丁,下限不晚于商王祖甲。

壹家堡第三期:年代相当于殷墟第三期,即商王廪辛至武乙时期。

壹家堡第四期:年代在殷墟三期末至第四期,即商王文丁至帝辛时期。

壹家堡第四期属于周文化系统,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期属于刘家遗存,似亦成定论。

所以,这二期遗存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本文所谓壹家堡类型文化实际上是指第一、二期文化遗存。

壹家堡一期中具有商文化因素的器物占到所有陶器的半数以上,其它器物或为北方器物系统,或为郑家坡类,或为刘家类,这说明处于殷墟一期阶段的壹家堡一期遗存,受到相邻文化的影响较大。

其中郑家坡遗存,我们已认为其属于先周文化。

这也就是说,壹家堡一期遗存也受到了先周文化的影响。

进而可以说,早期秦文化受到了先周文化的影响。

壹家堡二期遗存被命名为“郑家坡遗存”,自然就是先周文化遗存。

按我们前文的推测,壹家堡一期与二期的主人可能没有发生变化,都是早期秦人。

这个时候的秦人所使用的器物,已完全是周式化的。

也就是说,秦人基本生活用器周式化的过程,至少在这个时期已基本形成。

而周式化过程的开始,应该要比这个时期早一些,大致相当于二里冈上层到殷墟一期之间。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壹家堡遗存中的陶器与天水毛家坪陶器之间的关系,主要比较一下二者的陶器器形。

鬲的比较:壹家堡T23%∶63鬲,原报告归入折裆类。

从器物特征看,可能属于弧裆(联裆)类,是介于分裆与联裆之间的一种形态的鬲,领部斜侈,体态高长,最大径在下腹部,足根肥大,通体饰麦粒状绳纹,领部绳纹被抹去。

这一件鬲与毛家坪T14∶29鬲)%有相似之处。

罐的比较:壹家堡T23∀∶46罐,侈口,圆腹,腹中部饰绳纹,扶风白家窑水库也出土了一件与之相似的陶罐)&。

与毛家坪T1!B∶22罐)∋也极为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