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
关于数学论文(12篇)

关于数学论文(12篇)数学论文篇1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杭州旅行。
旅行怎么能少了水呢?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买水。
到了商店,我亮着嗓门对服务员阿姨说:”阿姨,我要买三瓶水。
“爸爸指了指挂在墙上的牌子。
我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牌子上写着:”装修清仓,每样物品买2送1“几个大字。
我想:买2送1,2+1=3瓶,那我不是只要买2瓶就够了!我又对阿姨说:”阿姨,我只要买2瓶。
“阿姨笑眯眯地给了我3瓶水,而每瓶水的价格是1元5角,我买两瓶水那就是:1.5元+1.5元=3元,我花3元钱可以买到3瓶水,比平常廉价了1.5元,平均下来每瓶水的价格是1元。
我给了阿姨一张5元的纸币,阿姨找我了两个一元硬币,我和爸爸高兴奋兴地走了。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去查找生活中的数学吧!数学论文篇2老师在教你做除法计算时,确定强调过:0不能做除数,这个算式是没有结果的,这是为什么呢?当被除数不是0而除数是0时,比方:1÷0,2÷0,3÷0等,依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1=0×〔〕,2=0×〔〕,3=0×〔〕,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不行能是一个非零的数,此时商不存在,故0作除数无意义。
当被除数是0而除数也是0时,依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0=0×〔〕,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是0,此时商不是唯一的,故0作除数无意义。
再比方“2/0”假如让0作除数,设2/0=A,那么依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可以看出2=0×A,任何数与0相乘都的0,不行能得2的,此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这样的A是不存在的,对0/0怎么办呢?同样可以设0/0=A,依据同样的道理,0=B×0,在这个式子里B可以等于1,2,3,4,5……当中的任何一个数,因此0/0等于多少还是不能确定,所以,0不能当作除数。
哦!如今我明白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了。
数学论文篇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数学论文最新5篇

数学论文最新5篇数学论文篇一1故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1.1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较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讲故事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将数学问题穿插于故事中,应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同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深刻记忆,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回想、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
1.2发挥教育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既能让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故事寓意及人生哲理,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思想,帮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2故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2.1注重故事的选择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故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故事对小学生的影响力巨大,须注意对故事的选择。
对小学阶段故事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同时还要有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
例如《葫芦兄弟》、《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这些故事中都含有与数学问题相关的数字,教师通过选择这些故事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不仅与学生特殊的心理各年龄特点符合,同时也能帮助小学生分清善、恶、美、丑,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将数学问题融入故事中讲故事既然当做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学会有效将故事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注意将数学问题融入到故事中。
故事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问题融入到故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年级加减法(10以内)的教学过程中,若简单地对学生描述“2+5=7”或“6-3=3”,然后便要求学生记住,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是很难记忆的。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7篇数学小论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小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
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
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较多只能游2个小时。
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
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
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12.5(元)(因为我正好1米49)12.5+25=37.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37.5=7.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7.5元。
数学小论文篇二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于数学小论文四篇

数学小论文关于数学小论文四篇导语:数学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数学小论文四篇,欢迎借鉴!篇一数学小论文今天早上一起来,妈妈就宣布:由于家里停水,今天全家到欧尚那边去吃早餐,顺便到超市买东西。
到了那边,我们准备先去吃早餐,先来到了珅府捞面。
可是,这里一碗面就要3、40块钱,好贵,而且更加“惊悚”的是,这里的一个鸡爪要5块钱。
我们觉得太贵不合算,就来到了“丸来丸趣”,没想到,仅仅一墙之隔,价钱差距就这么大:这里一碗面只要9块钱。
吃完早餐,我们就开始逛超市啦!我们先买了一袋我和爸爸最喜欢吃的青桔子,总共数量是11个,价钱是5.2元,差不多一个5毛钱左右。
我们又去买了5个鸡爪,一共4.8元。
这个鸡爪的价格简直与珅府捞面的价格有着“天壤之别”,一边是不到1元/个,一边是5元/个。
来到水果区,我们买了一袋青蛇果,3个共17.7元,这么小的一个青蛇果差不多一个要6元,好贵!接下来,我们又去买了一个哈密瓜,11.3元,没想到,3个小小的青蛇果比一个大大的哈密瓜整整还贵出了6.4元。
由于我在邻居桃桃家里尝过黄桃很好吃,我们又去买了3个大大的黄桃,一共9.6元,平均下来每个黄桃是3.2元。
我们买完所有需要的东西去结帐,算上这里没有提到的东西,一共是500元。
这次,我从买东西里面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真是太开心了!篇二数学小论文数学无处不在,上个假期我就深深的感到了这一点。
有一天,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经过世纪联华。
当时超市在搞促销活动:满38元可以抽奖一次,设一等奖:一名,一辆电动自行车;二等奖:两名,一床被子;三等奖:5000名,一瓶矿泉水。
我缠着妈妈去购物来抽奖。
一会儿,妈妈拿着购物40元的单据去柜台抽奖。
我闭着眼睛,抽了一张刮刮卡,小心翼翼的将兑奖区刮开,真可惜,我只抽到了一瓶矿泉水。
我不服气,又缠着妈妈去购物。
妈妈告诉我:摸到电动自行车的可能性太小了,只有5003分之1,因为电动自行车只有一辆,而水有5000瓶,抽到水的可能性有5003分之5000,5003分之1小于5003分之5000,所以抽到水的可能性大。
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

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导语:数学不仅是我们的学生要计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处处有数学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欢迎借鉴!第1篇:年龄问题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第2篇:数学小论文关于速度一向学习成绩不好的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道题,并且给做出来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在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冰雪灾害,导致某地电路断电。
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
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5分钟后电工乘吉昔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
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
解:1。
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
5x千米/时.由题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车比抢修车快15分钟(即0。
25小时)得方程15/X-15/1。
5X=0。
25解得X=20千米/小时,则1。
5X=30千米/小时答: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时,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2。
关于数学小论文六篇

第1篇:年龄问题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第2篇:数学小论文关于速度一向学习成绩不好的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道题,并且给做出来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在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冰雪灾害,导致某地电路断电。
该地供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15千米。
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电局出发,15分钟后电工乘吉昔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1。
5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
解:1。
设抢修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吉普车的速度为1。
5x千米/时.由题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车比抢修车快15分钟(即0。
25小时)得方程15/X-15/1。
5X=0。
25解得X=20千米/小时,则1。
5X=30千米/小时答:抢修车的的速度为20千米/时,吉普车的速度为30千米/时.2。
因为走的路程(S=15KM)一样,人用的时间是X。
材料用的时间是X+15,即(15÷X)÷(15÷(X+15))=1。
数学小论文作文(集合15篇)

数学小论文作文(集合15篇)数学小论文作文1今日,我无意间发觉里一个好玩的测试,这是一个由印第安人创造的水晶球心理测试。
我打开页面,看了看规章,是这样的:任凭从10—99之间选一个数字,把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终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一下水晶球,就会消失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水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一种图案〕。
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
我又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水晶球,发觉消失的图还真的是我登记的图。
我又选了一些数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精确的消失我登记的图案。
好奇妙啊!我心想:水晶球为什么知道我登记的图案啊?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笨的小试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一遍。
结果发觉得出来的数都是9的倍数:9。
18。
27。
36。
45。
54。
63。
72。
我又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是一样的。
我说:”哦,所以水晶球会知道我登记的图案啊!哈哈哈!“我发觉数学其实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擅长发觉,擅长观看,擅长思索,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飞翔!数学小论文作文2今日晚上外甥来让我帮助辅导作业,原来是写数学小论文。
下午就在我们学校群里听说了这个名词“数学小论文”,就没当回事,我以为是哪位老师要交论文,问问谁有么,同行借借。
晚上一听嫂子将才知道,原来是让学校生参照报纸,自己写一个数学小论文。
我就看了数学小报,然后上网搜搜关于数学小论文,原来就是让同学记录一件事,表达数学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与生活息息相关。
小外甥写的一篇《妈妈带我去书店》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妈妈让我自己选,我要了一本最喜爱的《赛尔号》,还要了一本《爆笑宠物》。
我们在那还看了许多其他的书,最终我们去结账了,《赛尔号》30元一本,《爆笑宠物26元一本,30+26=56〔元〕星期天妈妈帮我买书一共花了56元钱,感谢我的妈妈。
数学小论文作文3在一次奥数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目,“小红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放两只饼。
关于数学的小论文3篇

关于数学的小论文3篇导语:“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
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数学的小论文,以供参考。
第1篇:年龄问题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第2篇:数学小论文1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用于直角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3有利于你记住余弦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着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关于天地得到数据呢?”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饿认识。
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
这个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的呵。
”从上面所引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懂得数学原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小论文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餐厅里,家里,学校里………都离不开数学。
我也有几次对数学的亲身经历呢,我挑其中两件事来给大家说一说。
记得三年级,有一次,我和妈妈逛超市,超市现在正在搞春节打折活动,每件商品的折数各不相同。
我一眼就看中了一袋旺旺大礼包,净含量是628克,原价35元,现在打八折,可是打八折怎么算呢?我问妈妈。
妈妈告诉我,打八折就是乘以0.8,也就是35*0.8=28(元)。
我恍然大悟。
我准备把这袋旺旺大礼包买下来,可是,妈妈告诉我,可能后面的旺旺大礼包更便宜,要去后面看看。
走着走着,果然,我又看见了卖旺旺大礼包的,净含量是650克,原价40元,现在也打八折。
这下,我犯了愁,净含量不同,原价也不同,哪个划算呢?我又问妈妈。
妈妈告诉我35*0.8=28(元),40*0.8=32(元),一袋是628克,现价28元,另一袋是650克,现价32元。
用28/628≈0.045,32/650≈0。
049,0.049>0.045,所以第二袋划算一点儿,于是,我们买下了第二袋。
通过这次购物,我知道了怎样计算打折数,怎样计算哪种物品更划算一些。
记得四年级,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出去玩,朋友的妈妈给我们俩出了一道题:1~100报数,每人可以报1个数,2个数,3个数,谁先报到100,谁就获胜。
话音刚落,我便思考怎样才能获胜,我想:这肯定是一道数学策略问题,不能盲目地去报,里面肯定有数学问题,用1+3=4,100/4=25,我不能当第一个报的,只能当最后一个报的,她报x个数,我就报(4-x)个数,就可以获胜,我抱着疑惑的心理去和她报数,显然,她没有思考获胜的策略,我用我的方法去和她报数,到了最后,我果然报到了100,我获胜了。
原来这道数学问题是一道典型的对策问题,需要思考,才能获胜。
到了六年级,我也学到了这类知识,只不过,更加难了,通过这次游玩,我喜欢上了对策问题,也更加爱思考,寻找数学中的奥秘。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
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数学高峰上的人,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站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