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合集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一单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特点:(1)代表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理念;(2)是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1、经验管理阶段;欧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2、科学管理时期;泰勒—动作与实践研究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梅奥—人际关系学(霍桑试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的三个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2)现代人替代传统人事管理(3)现代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五种理论):a一般系统理论b行为角色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d交易成本理论e资源基础理论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主要有以下四点:a组织性质转变b管理角色转变c管理职能转变d管理模式转变:开放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和动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第二单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与实施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和特点1、企业战略的特点a目标性b全局性c计划性d长远性e纲领性f应变性竞争性风险性2、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名称称谓,是企业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doc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doc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特点:(1)代表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理念;(2)是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1、经验管理阶段;欧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2、科学管理时期;泰勒—动作与实践研究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梅奥—人际关系学(霍桑试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特点:(1)代表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理念;(2)是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1、经验管理阶段;欧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2、科学管理时期;泰勒—动作与实践研究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梅奥—人际关系学(霍桑试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X-Y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的三个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2)现代人替代传统人事管理(3)现代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2022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2022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特点:(1)代表了公司一种全新旳理念;(2)是进行系统化管理旳过程;(3)是人力资源发展旳更高阶段;(4)对人员有了更高旳规定;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旳概念:公司总体战略旳下属概念,是指公司在对所处旳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多种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旳基本上,从公司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旳出发,就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旳总体筹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旳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旳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旳发展阶段:1、经验管理阶段;欧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2、科学管理时期;泰勒—动作与实践研究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梅奥—人际关系学(霍桑实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鼓励-保健麦格雷戈:X-Y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旳三个阶段:(1)老式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2)现代人替代老式人事管理(3)现代由初阶向高阶发展旳阶段。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旳基本特性1、将公司经营旳长期性目旳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旳战略目旳。

2、集现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旳最新成果于一身(五种理论):a一般系统理论b行为角色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舒尔茨)d交易成本理论e资源基本理论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旳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重要有如下四点:a组织性质转变b管理角色转变c管理职能转变d管理模式转变:开放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和动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旳衡量原则:1、基本工作旳健全限度2、组织系统旳完善限度3、领导观念旳更新限度4、综合管理旳创新限度5、管理活动旳精确限度第二单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1、公司战略旳特点:a目旳性(第一特点)b全局性c筹划性d长远性e大纲性f应变性竞争性风险性2、人力资源旳概念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她物力、财力等资源旳名称称谓,是公司在一定期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旳总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最新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最新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特点:(1)代表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理念;(2)是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 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1、经验管理阶段;欧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 2、科学管理时期;泰勒—动作与实践研究 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梅奥—人际关系学(霍桑试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麦格雷戈:X -Y 理论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的三个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2)现代人替代传统人事管理(3)现代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五种理论):a 一般系统理论b 行为角色理论c 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舒尔茨)d 交易成本理论e 资源基础理论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主要有以下四点:a 组织性质转变b 管理角色转变c 管理职能转变d 管理模式转变:开放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和动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 第二单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企业战略的特点:a 目标性(第一特点)b 全局性c 计划性d 长远性e 纲领性f 应变性竞争性风险性2、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名称称谓,是企业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是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业务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识别实施业务战略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和实践做法。

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特征1全新的管理理念2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罗伯特。

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泰勒的“动作与时间研究”开创了现代劳动定额学以及工业工程学的先河。

科学管理是对所有公司或企业员工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

从劳动者的生理和物理方面研究劳动效率问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前期的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阶段。

梅奥“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理论、管理科学。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三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现代替代传统管理的具体表现1人事管理范围继续扩大2人事部门与各直线主管均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源运作的效果全面负责3对内部员工和外部社会、政府负责,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生活质量4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人力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即劳动力当作一种财富的价值观。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1从计划性质上,人事管理具有短期性、应急性、单一性和战术性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长期性、预先性、整合性和战略性的特点2从管理制度特点上,传统强调外部控制,现代强调自我控制3从员工关系上,传统对员工采取统一的、机械的、无差别的态度,信任度低,现代采取积极的、灵活的、承认个别差异性的态度,信任度高4从管理目标上,传统追求成本最小化,现代追求效用最大化5从管理人员功能定位上,传统强调专家实现专案性管理,现代要求专业人员与直线管理层全面整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一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一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一级)一、职业道德基本要求1.职业守则(1)诚实xx,严谨求是(2)xx章守法,恪尽职守(3)以人为本,量才适用(4)有效激励,促进和谐(5)勤勉好学,追求xx二、基础知识1.劳动经济学(1)劳动力市场基本概念(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3)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4)就业与失业。

2.劳动法(1)劳动法体系(2)劳动法律关系3.现代企业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

(2)企业计划与决策(3)市场营销(4)财务管理(5)管理信息技术4.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1)个体心理与行为(2)团队心理与行为(3)领导行为及其理论(4)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人力资源理论(2)人力资源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三、人力资源规划1.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1)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容(2)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的概念与关系2.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设计(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管理体制,企业集团管控的概念、影响因素与管控模式(2)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概念与类型,企业集团总部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与要求3.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战略管理(1)企业人力资本的概念,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对象,人力资本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2)制定、实施、评估和控制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战略的内容与基本原则四、招聘与配置1.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1)岗位胜任特征的概念与分类(2)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与分类(3)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意义与作用2.人才测评技术应用(1)人才测评技术的概念,角色扮演法与公文筐测试法的概念与特点(2)沙盘推演3.企业人才招募与甄选(1)企业人才的概念与种类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与内容(2)基于工作分析和胜任特征的人才招募与甄选的特点与内容(3)招聘风险的防范,人才录用、结果反馈与招聘评估的概念4.人力资源优化配置(1)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内容(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与内容(3)企业员工整体与个体素质的概念五、培训与开发1.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的设计与运行(1)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的一般构成、战略导向培训与开发体系的基本特征(2)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运行模式的结构、特点与类型2.企业培训文化与培训成果的转化(1)企业培训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为内容(2)培训成果转化的概念与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学习理论3.创新能力培养与开发(1)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概念与内容,常见思维障碍的概念与内容(2)各种创新技法的基本概念与内容4.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四个阶段的内容,职业锚的基本概念和职业定位的类型(2)职业生涯路径的概念和内容3.4.3职业生涯年度评审的目的和作用(3)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含义和内容六、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评估(1)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内涵与特点(2)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模型2.绩效管理工具的应用(1)绩效管理工具的发展(2)目标管理的概念、原理与特点标杆管理的概念、原理与特点(3)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概念、原理与特点(4)经济增加值法的概念、原理与特点(5)绩效棱镜的概念原理与特点(6)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原理与特点(7)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概念、原理与特点3.组织绩效与团队绩效的考评(1)组织绩效考评体系的内容(2)组织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要求(3)团队绩效的内涵七、薪酬管理1.战略性薪酬管理(1)薪酬管理的概念与基本内容(2)薪酬战略的概念、内容与影响因素(3)工资决定理论(4)薪酬管理制度的内容2.薪酬激励模式设计(1)团队薪酬的概念与内容(2)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内容与影响因素(3)奖金的性质与激动原则(4)年薪制的概念与内容(5)股票期权、期股的概念股(6)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与内容3.弹性福利制度设计(1)xx的概念、特点与种类(2)弹性xx的概念4.薪酬制度的评价与完善(1)薪酬制度效能的含义(2)薪酬制度诊断的内容八、劳动关系管理1.集体协商(1)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特点,集体协商范围与效率合约的内容(2)集体协商谈判策略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2.重大突发事件管理与劳动争议诉讼(1)国际劳工问题及其特点(2)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3)劳动争议诉讼的含义及特征,劳动争议诉讼的条件、时效规定,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与诉讼请求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工会法、我国工会组织的职能、劳动关系协商和协调、民主管理制度与员工参与管理的内容(2)员工援助计划的概念与作用(3)工作压力的概念与影响因素(4)社会责任标准的概念、国际劳工标准与立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一单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战略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特点:(1)代表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理念;(2)是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1、经验管理阶段;欧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2、科学管理时期;泰勒—动作及实践研究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梅奥—人际关系学(霍桑试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的三个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2)现代人替代传统人事管理(3)现代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五种理论):a一般系统理论b行为角色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d交易成本理论e资源基础理论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主要有以下四点:a组织性质转变b管理角色转变c管理职能转变d管理模式转变:开放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和动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第二单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及实施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和特点1、企业战略的特点a目标性b全局性c计划性d长远性e纲领性f应变性竞争性风险性2、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名称称谓,是企业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复习资料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是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业务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识别实施业务战略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和实践做法。

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特征1全新的管理理念2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罗伯特。

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泰勒的“动作与时间研究”开创了现代劳动定额学以及工业工程学的先河。

科学管理是对所有公司或企业员工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

从劳动者的生理和物理方面研究劳动效率问题。

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前期的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阶段。

梅奥“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理论、管理科学。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三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2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现代替代传统管理的具体表现1人事管理范围继续扩大2人事部门与各直线主管均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源运作的效果全面负责3对内部员工和外部社会、政府负责,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生活质量4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人力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即劳动力当作一种财富的价值观。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1从计划性质上,人事管理具有短期性、应急性、单一性和战术性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长期性、预先性、整合性和战略性的特点2从管理制度特点上,传统强调外部控制,现代强调自我控制3从员工关系上,传统对员工采取统一的、机械的、无差别的态度,信任度低,现代采取积极的、灵活的、承认个别差异性的态度,信任度高4从管理目标上,传统追求成本最小化,现代追求效用最大化5从管理人员功能定位上,传统强调专家实现专案性管理,现代要求专业人员与直线管理层全面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特点:(1)代表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理念;(2)是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更高阶段;(4)对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1、经验管理阶段;欧文—工作绩效评价系统2、科学管理时期;泰勒—动作与实践研究3、人际关系运动阶段;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梅奥—人际关系学(霍桑试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麦格雷戈:X-Y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时期的三个阶段:(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2)现代人替代传统人事管理(3)现代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五种理论):a一般系统理论b行为角色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舒尔茨)d交易成本理论e资源基础理论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主要有以下四点:a组织性质转变b管理角色转变c管理职能转变d管理模式转变:开放性和适应性、系统性和动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第二单元人力资源战略规划1、企业战略的特点:a目标性(第一特点)b全局性c计划性d长远性e纲领性f应变性竞争性风险性2、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相对于其他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名称称谓,是企业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重要的支撑系统,人力资源战略通常泛指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体方向、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所作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

4、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特点第一是他的精神性,第二是他的可变性、可调性。

5、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企业明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2)有利于界定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3)有利于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及相关政策的合理定位(4)有利于保持企业人力资源长期的竞争优势(5)有利于增强领导者的战略意识(6)有利于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鼓舞员工的士气,增强员工的信心,努力进行工作。

二、人力资源战略的构成:1、总体战略2、业务战略3、职能战略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区分:(1)从时限上可分为:A:长期战略规划、5年以上。

B:中短期战略规划,3~5年,也叫人力资源策划(2)从层级和内容上可以区分为:人力资源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战略、员工培训开发战略、专才培养选拔策略、员工招聘策略、绩效管理策略、薪酬福利与保险策略、员工激励与发展策略、劳动关系管理策略。

(3)从性质上分为吸引策略、参与策略、投资策略。

(4)按企业战略学的观点,企业战略可以分为外部导向战略和内部导向战略,内部导向战略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

三、人力资源策略与经营策略1、企业竞争策略的含义:企业竞争策略是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策略。

2、企业竞争策略的分类:(1)廉价型竞争策略(2)独特型竞争策略 a.创新竞争策略 b.优质竞争策略。

3、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特点:(1)吸引策略特点是:中央集权,高度分工,严格控制,依靠工资、奖金维持员工的积极性。

(2)投资策略特点是:重视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与员工建立长期工作关系,重视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

(3)参与策略特点是:企业决策权下放,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具有归属感;注重发挥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影响因1、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1)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2)政府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3)工会组织的作用;2、企业内部环境和条件:(1)企业文化:a家族式b发展式c 市场式d 官僚式;(2)生产技术;(3)财务实力3、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参与率、人口的平均寿命、工作时间长度、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的程度、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增长率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1、设计企业发展远景;2、明确企业的主要任务;3、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4、掌握企业内部资源状况;5、设定企业战略总目标和分目标;6、为完成每一项目标制定行动方案;7、贯彻实施行动方案;8、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保证行动方案的落实。

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的要求1、三个主要环节的统一:(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与形成,(2)战略规划的实施,(3)战略规划的评价与控制,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信念、远景、任务、目标、策略等基本要素的统一性和综合性。

(1)信念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属于精神范畴(2)远景是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3)任务是企业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社会和客户的承诺(4)目标是对企业发展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的定位(5)策略是实现战略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七、企业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分析1/ 141、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外部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的发展趋势,并揭示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机会和威胁。

分析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分析、对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分析、通过劳动力市场进入本企业的各类劳动力供给来源的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对本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分析、同行业各类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竞争对手的分析。

2、人力资源内部能力分析是从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解并掌握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人力资源战略的确定提供依据;内部能力分析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人员素质结构的分析、员工岗位适合度与绩效情况的分析、企业组织机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相关的劳动人事政策的分析、企业文化的分析。

八、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决策1、P32页的SWOT分析图A内部优势—外部威胁:多样型B内部优势—外部机会:扭转型C内部劣势--外部威胁:防御型D内部劣势--外部机会:进攻型2、从六个方面做出评析和平衡:(1)人员招募/甄选/晋升/替换模式(2)个体与组织绩效管理的重点(3)员工薪资/福利保险制度设计(4)员工教育培训与技能开发类型(5)劳动关系调整与职业生涯发展(6)内部组织整合/变革与创新思路九、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1、认真做到组织落实2、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3、建立完善内部战略管理支持系统4、有效调动全员的积极因素5、充分发挥领导者在战略实施中的核心和导向作用十、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评价与控制:1、确定评价的内容2、建立评价衡量标准3、评估实际绩效;4、根据分析结果采取行动,对战略决策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

第二节企业集团组织规划设计一、企业集团的概念企业集团是在现代企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卡特尔-契约式垄断销售联合体辛迪加--供、销联合体托拉斯—通过组建大公司掌握全部企业的活动,按照股权分利康采恩—企业联合体,垄断组织现代企业集团的雏形。

二、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1、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2、企业集团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区别其他企业联合体的基本特征)3、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主体是核心层和紧密层)4企业集团具有多层次结构(第一层集团公司、第二层控股层公司参股层公司协作层公司、第三层一级子公司及关联企业二级子公司及关联公司)。

三、企业集团的主要作用1企业集团是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2企业集团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主体3企业集团是市场秩序的自主管理者,可以避免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无序竞争4能够很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实力,具有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作用。

四、企业集团的独特优势:1规模经济的优势2分工协作的优势3集团舰队的优势4垄断的优势5无形资产资源共享优势6战略上的优势7迅速扩大组织规模的优势8、技术创新的优势五、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是企业所有者的结构,也就是企业股东的组成结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性质是产权结构的性质所决定。

产权是所有权、经营权、转让权和分配权的总称。

1、企业的产权结构可以分为:(1)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间的结构,(2)法人股东内部的结构。

2、产权结构设计的目的:1、为了对公司进行控制2、为了选择公司的治理结构。

六、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1、狭义的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是指有关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2、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权等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的安排。

3、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包括:(1)股东大会(最高的权力机构)、董事会(公司治理结构中枢和管理权力中心)、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委托代理关系包括法定限制和定义限制)的建立及权力分配的制度安排(2)股东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工作绩效监督和评价的制度安排(3)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设计及实施办法(4)企业出现危机时,法人股东的行为方式。

治理结构的内容:(1)股东大会:是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设立的、由全体股东或股东代表所组成,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股东利益进行决议的公司最高权力结构,享有处理公司事务的一切权利。

(2)董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行使职权的机构,是公司常设权利机构和经营管理决策的领导机构。

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中枢和管理中心,对外是公司的代表和权利象征,对内是公司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决定公司的一切重大问题。

(3)经理班子:是由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公司执行机构。

经理人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有对内公司的管理权、负责日常经营活动。

(4)监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机构,直接对股东或股东大会负责,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对董事会或经理人员的业务情况是否得当拥有检查、监督权利,有权提出罢免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