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LTE项目设备安装 V1.0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TD-LT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

中国移动TD-LT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T D -LT E无线接入设备规范T D -L T E R A N S u b -s y s t e mD e v i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发布╳╳╳╳-╳╳-╳╳实施QB-╳╳-╳╳╳-╳╳╳╳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无线网基本功能要求 (3)4.1带宽配置 (3)4.2信道类型与配置 (3)4.3参考信号 (4)4.4物理层功能及关键技术 (4)4.5MA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5)4.6RL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7PDCP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8RRC层功能与关键技术 (6)4.9DRX (7)4.10移动性管理 (7)4.11无线资源管理 (7)4.12QoS机制 (8)4.13测量功能 (8)4.12多天线技术 (8)4.13无线承载 (9)5.基站产品类型要求 (9)6.BBU硬件要求 (9)6.1BBU硬件通用要求 (9)6.1.1容量 (9)6.1.2系统带宽 (9)6.1.3子帧配比 (9)6.1.4多天线 (9)6.1.5下行调制方式 (9)6.1.6上行调制方式 (9)6.1.7用户数 (9)6.1.8峰值吞吐量 (9)6.1.9同步源 (10)6.1.10传输接口 (10)6.1.11尺寸 (10)6.1.12功耗 (10)6.1.13板卡备份 (10)6.2BBU供电要求 (10)6.2.1供电方式 (10)6.2.2直流备电 (10)6.3BBU操作维护要求 (10)6.3.1操作维护接口 (10)6.3.2状态指示灯 (10)6.3.3告警接口 (10)6.3.4故障定位 (10)6.4BBU可靠性要求 (10)6.5BBU环境要求 (11)6.5.1温度湿度 (11)6.5.2防尘防水等级 (11)6.6BBU电磁兼容性要求 (11)6.6.1电磁兼容 (11)6.6.2接地 (11)6.7BBU安全要求 (11)6.7.1安全能力 (11)6.7.2抗震能力 (11)6.8Ir接口要求 (11)6.8.1拓扑结构 (11)6.8.2星型连接 (11)6.8.3链型连接 (11)6.8.4级联技术 (11)6.8.5接口数据 (12)6.8.6接口带宽 (12)6.8.7单模光纤 (12)6.8.8光纤长度 (12)7.RRU硬件要求 (12)7.1RRU射频指标 (12)7.1.1发射关断功率 (12)7.1.2EVM (12)7.1.3接收动态范围 (12)7.1.4总体说明 (12)7.2RRU频段和带宽 (12)7.2.1工作频段 (12)7.2.2系统带宽 (12)7.3RRU硬件通用要求 (12)7.3.1射频通道 (12)7.3.2多天线 (13)7.3.3下行调制方式 (13)7.3.4上行调制方式 (13)7.3.5输出功率 (13)7.3.6功率效率 (13)7.3.7射频功率分配 (13)7.3.8重量 (13)7.3.9体积 (13)7.3.10远程电调 (13)7.3.11共天线 (13)7.4RRU供电要求 (13)7.4.1直流供电 (13)7.4.2交流供电 (13)7.5.1操作维护接口 (14)7.5.2故障定位 (14)7.5.3状态指示灯 (14)7.5.4驻波比告警 (14)7.5.5防盗防水告警 (14)7.6RRU可靠性要求 (14)7.6.1正常工作环境 (14)7.6.2高温环境 (14)7.7RRU环境要求 (14)7.7.1温度湿度 (14)7.7.2防尘防水等级 (14)7.7.3散热方式 (14)7.7.4承受风阻 (14)7.7.5安装方式 (14)7.8RRU电磁兼容性要求 (14)7.8.1电磁兼容 (14)7.8.2防雷 (15)7.8.3接地 (15)7.9RRU安全要求 (15)7.9.1安全能力 (15)7.9.2抗震能力 (15)8.S1/X2接口功能要求 (15)8.1S1接口功能要求 (15)8.1.1S1接口管理 (15)8.1.2E-RAB管理 (15)8.1.3UE上下文管理 (15)8.1.4UE能力传递 (16)8.1.5移动性管理 (16)8.1.6NAS消息传递 (16)8.1.7寻呼 (16)8.1.8位置管理 (16)8.1.9负载管理 (17)8.1.10接口数量 (17)8.2X2接口功能要求 (17)8.2.1X2接口管理 (17)8.2.2移动性管理 (17)8.2.3干扰协调 (17)8.2.4位置管理 (17)8.2.5接口数目 (18)9.传输功能要求 (18)9.1物理层接口要求 (18)9.2L2功能要求 (18)9.3L3功能要求 (18)9.5负载分担和冗余保护 (19)9.6同步要求 (19)10.升级要求 (19)11.编制历史 (20)前言本规范将在TD-LTE设备选型、网络规划、工程设计、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PTN接入层组网原则及相关规范v1 .0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PTN接入层组网原则及相关规范v1 .0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PTN接入层组网原则及相关规范v1.0为满足PTN接入层建设及资源管理需求,制订PTN接入层组网原则及相关规范,本规范适用于TD、TD-LTE及WLAN等传输接入需求。

一、PTN接入设备PTN 950的配置及端口使用原则PTN网络定位于多业务一体化承载,对于接入设备应满足TD-SCDMA、TD-LTE和WLAN等站点同时接入的需求,配置如图1所示:IU1和IU2的端口1用于组GE接入环IU2的端口2可用于下挂链IU2-EG2IU1-EG2IU4-EF8FIU3-EG2PIUIU6升级预留IU5升级预留CXPCXPFANPIUIU4用于IP化TD基站接入和速率较低的WLAN站点接入IU1的端口2和IU3的端口1可用于GE业务接入(TD-LTE基站和高速率的WLAN站点)图1. PTN 950设备的配置情况槽位和端口的使用原则为:1、 IU5、IU6预留给未来线路侧10GE板卡升级;2、 IU1-EG2和IU2-EG2的端口1用于现阶段组GE接入环;3、 IU4-EF8F用于IP化TD基站接入和速率较低的WLAN站点接入;4、 IU3-EG2(IU3槽位上EG2只有端口1有效)的端口1用于GE业务接入(TD-LTE基站接入和高速率WLAN站点接入);IU1-EG2的端口2原则上也可用于业务接入;优先使用IU3-EG2的端口1;5、 IU2-EG2的端口2原则上可用于可能存在的下挂链;6、 IU1-EG2的端口2和IU2-EG2的端口2在未被占用的情况下,如业务急需且环容量已满,可用于组建第二GE接入环;7、 待PTN 950具备10GE接入环升级能力并完成升级后,可将IU1-EG2和IU2-EG2的用途重新规划:IU1-EG2的端口1用于GE业务接入、IU2-EG2的端口1则用于下接GE接入环,即IU1-EG2用于上下业务,IU2-EG2用于线路侧组网。

二、PTN接入层组网原则1、业务承载原则PTN设备用于接入GE、FE业务,包括IP化TD-SCDMA业务、TD-LTE业务和WLAN业务,其中WLAN业务主要以PTN网络直接承载为主,在星型光纤结构或接入末端可辅以PON方式承载,不同承载方式对应的应用场景如下描述。

中国移动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标准QB-A-XXX-2023T D-L T E无线子系统工程验收规定A c c e p t a n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n W i r e l e s sE n g i n e e r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f o r T D-L T E S y s t e m版本号:1.0.0x x x x-x-x x发布x x x x-x-x x实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重要涉及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网络性能测实验收、工程试运营、工程终验的相关规定。

本规定旨在规范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的设备验收、安装验收、工程参数验收及网络性能的测实验收,重点给出验收规定和标准,为TD-LTE无线子系统工程建设制定基本参考规范。

本规定由中移xxxx号文献印发。

本规定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技术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本规定重要起草人:江苏公司:董巍吴振海侯晓明李剑许准集团设计院:汤利民张新程赵旭淞胡恒杰徐德平史辛宁朱强王星白承灏程日涛刘群韩云波目录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TD-LTE终端Uu口IOT测试规范V1.0.0剖析

中国移动TD-LTE终端Uu口IOT测试规范V1.0.0剖析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T D -L T E 终端U u 口I O T测试规范C M C C TD -L TE T e r m i n a l U u I O T 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0-4-23发布2010-4-23实施QB-A-004-2010目录前言 ............................................................................................................................................ I II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4. 被测对象 (6)4.1. 硬件架构 (6)4.2. 软件架构 (6)5. 测试环境 (7)5.1. 测试网络拓扑 (7)5.1.1.网络配置A (7)5.1.2.网络配置B (7)5.1.3.网络配置C (7)5.1.4.网络配置D (8)5.1.5.网络配置E (8)5.2. 配合设备 (8)6. 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8)6.1. 测试工具 (8)6.2. 测试方法 (9)6.2.1.测试过程 (9)6.2.2.关键指标统计及分析 (9)7. 测试用例说明 (9)7.1. 中国移动TD-LTE终端Uu口IOT测试规范的使用阶段 (9)7.2. 中国移动TD-LTE终端Uu口IOT测试规范的用词 (9)7.3. 本标准规范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9)8. 测试用例部分 (10)8.1. 系统消息 (10)8.1.1.系统广播消息 (10)8.2. PLMN选择与重选 (10)8.2.1.PLMN自动选择 (10)8.2.2.PLMN手动选择 (11)8.3. 小区选择与重选 (12)8.3.1.开机小区选择 (12)8.3.2.基于S准则的小区重选 (12)8.3.3.基于R准则的小区重选 (13)8.3.4.异频小区重选(未设置频点优先级) (15)8.3.5.异频小区重选(设置频点优先级) (15)8.4. RRC功能 (16)8.4.1.RRC连接建立 (16)8.4.2.RRC连接重配 (19)8.4.3.RRC连接释放 (26)8.4.4.寻呼 (28)8.4.5.RRC重建 (31)8.4.6.RRC测量控制 (32)8.4.7.UE能力 (37)8.4.8.RRC连接移动性管理 (39)8.4.9.安全管理 (46)8.5. NAS层功能测试 (48)8.5.1.EMM公共过程 (48)8.5.2.EMM专用过程 (53)8.5.3.EMM连接管理过程 (61)8.5.4.NAS会话控制 (63)8.5.5.NAS信令保护 (68)8.6. 合并流程测试 (69)8.6.1.呼叫过程 (69)8.6.2.新承载激活和去激活 (70)8.6.3.同频切换 (71)8.6.4.异频切换 (72)8.6.5.上行功控 (73)8.6.6.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73)8.6.7.多用户调度 (74)9. 编制历史 (75)前言本标准规定了TD-LTE移动终端(UE) 的协议信令方面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供中国移动通信TD-LTE终端Uu口IOT测试使用。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总汇编(MME、SAE-GW分册)v3.0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总汇编(MME、SAE-GW分册)v3.0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2.0)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目录 (2)前言 (3)第一章总则 (4)一、验收工作内容 (4)二、验收测试规范的制定 (4)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 (5)一、网管功能验收 (5)二、系统安全评估验收 (6)三、安全管控接入验收 (7)四、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 (8)五、系统功能验收 (8)六、计费验证测试 (10)七、性能测试 (10)八、系统硬件验收测试 (11)九、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 (12)十、资产管理验收 (13)十一、文档验收 (13)第三章系统验收工作一览表 (14)一、系统验收工作一览表 (14)第四章建议 (15)前言本手册主要针对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的验收工作而制定。

本手册明确了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及相关网络设备)在入网前进行验收测试时,应该完成的相关工作和遵循的相关要求,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应按照本手册开展验收工作。

第一章总则一、验收工作内容对于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系统验收测试,主要包括网管功能验收、安全评估验收、安全管控接入验收、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系统功能验收、计费验证测试、系统性能验收测试、系统硬件验收测试、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资产管理验收、文档验收等。

要求对于每个测试项目都形成书面文档,各方面签字确认。

二、验收测试规范的制定验收测试规范应在验收前由工程建设负责人组织编订。

系统验收前,工程建设负责人应组织验收方案讨论会,网络部、研究或设计院、计划部、工程部、计费部门、运营部门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并提出意见。

对验收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组织验收。

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一、网管功能验收1、MME/SAE-GW设备割接入网前,应完成网管接入工作。

2、网管功能验收内容详见网管功能合同。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2.0)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前言本手册主要针对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的验收工作而制定。

本手册明确了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及相关网络设备)在入网前进行验收测试时,应该完成的相关工作和遵循的相关要求,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应按照本手册开展验收工作。

第一章总则一、验收工作内容对于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系统验收测试,主要包括网管功能验收、安全评估验收、安全管控接入验收、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系统功能验收、计费验证测试、系统性能验收测试、系统硬件验收测试、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资产管理验收、文档验收等。

要求对于每个测试项目都形成书面文档,各方面签字确认。

二、验收测试规范的制定验收测试规范应在验收前由工程建设负责人组织编订。

系统验收前,工程建设负责人应组织验收方案讨论会,网络部、研究或设计院、计划部、工程部、计费部门、运营部门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并提出意见。

对验收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组织验收。

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一、网管功能验收1、MME/SAE-GW设备割接入网前,应完成网管接入工作。

2、网管功能验收内容详见网管功能合同。

网管功能的验收重点包括告警功能、性能监控功能、巡检功能、统计功能、以及其他网管功能。

其中:(1)告警功能涵盖所有设备的告警采集(应包括设备不可达、设备负荷如CPU过高、SAE-GWAPN地址池容量等影响分组域业务的重要告警)、呈现,设备日志消息的上报、呈现等;(2)性能监控功能包括所有设备(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板卡负荷、端口转发流量等重要性能的监控及历史性能的统计;(3)巡检功能指通过网管实现对MME/SAE-GW等相关网络设备的自动巡检功能;(4)统计功能;必须具备关键业务指标的15分钟粒度的统计功能,关键业务指标的统计必须具备一定的准确性,统计指标的误差率在允许的范围内(<8%)。

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__无线功能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__无线功能分册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C-A-001.1-2012中国移动T D-L T E无线网络主设备规范—基本功能分册C M C C T D-L T E R A N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2.0.02013-1-6发布2013-1-6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4.1. TD-LTE无线功能要求 (5)4.1.1系统带宽 (5)4.1.2子帧配置 (6)4.1.3公共信道配置 (7)4.1.4随机接入 (8)4.1.5上行功控 (9)4.1.6调度及链路自适应功能 (10)4.1.7下行覆盖增强功能 (12)4.1.8空口安全性管理 (13)4.1.9无线资源控制(RRC) (13)4.1.10终端省电 (14)4.1.11业务质量保证(QoS) (15)4.1.12测量及移动性管理 (16)4.1.13接纳与拥塞控制 (17)4.1.14小区间干扰抑制 (18)4.1.15小区合并 (19)4.1.16负载均衡 (19)4.1.17多天线功能 (21)4.1.18无线设备网管要求 (23)4.1.19无线设备故障告警管理要求 (24)4.1.20 S1/X2接口 (28)4.1.21 VoLTE (29)4.2. TD-LTE-Advanced无线功能要求 (30)4.2.1载波聚合 (30)4.2.2多天线增强 (31)4.2.3 eMBMS (33)4.2.4 eICIC (33)4.2.5 MDT (34)4.2.6 Relay (34)4.2.7 CoMP (34)表5-1 编制历史列表 (35)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的无线功能模块提出要求,是中国移动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所涉及到的无线功能模块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TD-LTE无线网络主设备无线功能要求、S1、X2接口要求等。

5.1.13 中国移动LTE USIM卡技术规范V1_0_0. pdf

5.1.13 中国移动LTE USIM卡技术规范V1_0_0. pdf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I

1 2 3 4

5 6
7
8
9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USIM 卡产品概述 ...........................................................4 4.1. 产品概述 ..........................................................4 4.2. 单模 USIM 卡 .......................................................4 4.3. 复合 USIM 卡 .......................................................4 USIM 卡架构 ...............................................................5 5.1. USIM 卡架构 .......................................................5 物理及电气特性 ............................................................5 6.1. 物理特性 ..........................................................5 6.2. 电气特性 ..........................................................6 逻辑特性 ..................................................................6 7.1. 通信初始化建立过程 ................................................6 7.2. 传输协议 ..........................................................6 7.3. 文件结构 ..........................................................6 7.4. 安全特性 ..........................................................7 7.5. 命令结构 ..........................................................7 7.6. 命令描述 ..........................................................7 USIM 功能要求 .............................................................7 8.1. 文件内容 ..........................................................7 8.1.1. MF层下的EF文件 ................................................7 8.1.2. USIM ADF层的EF文件 ............................................8 8.1.3. USIM ADF层的DF文件 ............................................8 8.1.4. USIM ADF层的DF下的EF文件 ......................................8 8.1.5. TELECOM层的EF文件 .............................................8 8.1.6. TELECOM层的DF文件 .............................................8 8.1.7. USIM文件结构 ..................................................8 8.2. USIM 机卡接口协议..................................................8 8.2.1. USIM管理过程 ..................................................8 8.2.2. 安全相关过程 ..................................................8 8.2.3. 注册相关过程 ..................................................8 8.2.4. USAT相关过程 ..................................................9 8.3. 安全特性 ..........................................................9 8.4. USIM 命令 .........................................................9 8.4.1. 鉴权相关命令 ..................................................9 8.4.2. 返回状态字 ....................................................9 USAT 功能要求 .............................................................9 9.1. USAT 概述 .........................................................9 9.2. 概要信息下载 .....................................................10 9.3. 主动式 UICC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中数字序号1)、2)…表示安装步骤;字母序号a)、b)…表示不同场景
抵达现场,依据EHS要求着装,在作业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后开始设备安装
Step1:开箱验货
1)确认现场设备安装位置、走线路由及长度,电源、传输、地排等配套与设计文件相符,开箱并按装箱单清点货物并签字确认,记录BBU框ESN报后台
Step2:安装机柜
/机框并接地
将机柜
/
机框安装在设计位置,并用
25mm
2黄绿地线连接至机房室内接地排
a)BTS3900L
机柜场景:
b) IMB/OMB机框场景:
c) APM30
机柜场景:
Step3:安装DCDU/ ETP48100及BBU
1)按照机柜门背面的安装指示标识,安装DCDU/ETP48100和BBU
若模块安装在非华为机柜,需用6mm2接地线通过设备外壳或面部的接地连
接至机柜内部就近接地点,安装在华为机柜/机框,无需再做接地
模块安装后需与原有设备前面板在同一平面
Step4:安装DCDU/ETP48100电源输入线
a)直流:裁剪16mm2蓝黑电源线并压接端子,连接至DCDU与电源柜
b)交流:将交流输入电源线两端分别连接至ETP48100与AC220V电源插排,
多余线缆盘绕绑扎在机框旁边
线缆布放时须用绝缘胶带缠绕端头,使之绝缘,电源柜侧接电时,须使用经
过绝缘处理的工具,接电前需确认空开关闭或拔出熔丝
电源线和信号线需间隔30mm固定,室内用白色线扣十字交叉绑扎,齐根剪
平不拉尖,室外用黑色线扣,留3-5mm后剪掉
Step5:天线预安装并连接跳线
1)安装天线支架并调至预定下倾角;
2a)常规天线:连接跳线并做好防水-常规天线(9个跳线头)用防水盒;
2b)合路天线:(4个跳线头)用绝缘胶带和防水胶带做1+3+3防水
3)在天线侧安装标识牌,在跳线尾部做临时标识
Step6:安装天线及RRU到抱杆或墙面
1)若为改造场景,原网天馈参数测量记录,然后拆除原网天线与RRU;
2)安装滑轮和吊绳,将天线吊到预定高度,调整好方位角与下倾角后紧固天线;
3)安装RRU扣件后将RRU挂装在抱杆或墙面主扣件上
天线安装角度最大误差:方位角2度,下倾角0.5度
跳线与天线的连接处300mm以内不能有折弯
Step7:RRU侧电源线、光纤、GPS馈线布放
1)参照设计路由将RRU电源线、光纤、GPS馈线沿走线路由穿过馈窗布放至
机柜,在馈窗处留好避水弯后密封馈窗,馈线夹固定可靠、整齐
Step8:机柜侧RRU光缆及电源线连接
1a)光纤盒场景:将光纤连接至BBU LBBP和光纤盒(需现场安装)特定接口,
冗余长度盘盘绕成直径200mm的线盘,固定至光纤盒附近走线架上
1b)直连光纤场景:将光模块和光纤连接至LBBP,从机柜侧布放固定至室外
单模多模共框
ESN
2)将电源线从走线架垂直穿入机柜,制作接头连接DCDU/ETP48100
DCDU-12B ,1-3扇区分别连接LOAD 5-3,风扇LOAD 9,
BBU LOAD 8&7
DCDU-03B ,1-3扇区分别连接LOAD 0-2,风扇LOAD 9,BBU LOAD 8&7 Step9:连接传输
1a)若机房内有传输设备,直接安装传输光纤到传输设备,BBU侧光纤插在6号槽位FE1端口,从机柜左侧出线穿入走线架连接至PTN
1b)若机房内不配置传输设备,传输光纤连接至ODF
tep10:馈窗处接地
1)用美工刀剥除RRU电源线外护套60-70mm
2)将接地夹的金属片缠绕在屏蔽层上,用扎带绑扎固定,通过“防水胶带、绝缘胶带3+3
”防水规范,将接地夹另一端连接至室外接地排
Step11
:连接RRU
线缆
1)
量测并裁剪
25mm2地线,两端连接至RRU接地螺栓和地排
2)连接跳线到
RRU底部相应接口(天线和RRU端口连接关系:1-ANT1;2-ANT2…)
用绝缘胶带、防水胶、冷缩管做1+1+1防水
3a) 光纤盒场景:将RRU光纤两头分别连接至光纤盒及维护腔的光口
3b) 直连纤场景:安装光模块后连接光纤,将多余长度盘绕固定在RRU背面
4)按RRU上的标识制作电源插头并连接,紧固维护腔底部的线缆固定螺钉及电
源线屏蔽夹紧螺钉,合上盖子,紧固面板螺钉
RRU维护腔防水胶塞不能剪断,未走线的接口使用防水胶棒塞好
Step12:安装GPS并接地
1)选定安装位置打孔(M10*60mm)固定天线支架,接头处用绝缘胶带、防水
胶带做1+3+3防水
2)在室内馈窗1m内剪断GPS馈线,制作接头连接至避雷器,压接6mm2地线
端子,保护地线两端分别安装到GPS避雷器的GND端和室外地排
3)将GPS馈线在走线架上布放固定至机柜右侧,垂直进入机柜,平齐BBU后
剪断制作接头
4)将GPS时钟信号线黄色接头连接至UMPT单板GPS端口,从BBU右侧穿
入,连接至GPS馈线接头
GPS天线必须安装在避雷针45度角的保护区域内,且天线垂直张角90°范
围无遮挡
Step13:标签制作与粘贴
1)裁剪室内各接头(含:DCDU电源线、地线、传输、RRU光纤、RRU电源线、
GPS馈线、告警线)的标签纸,撕掉背面的离型膜,粘贴于塑料标签架上
2)将室内标签用白色线扣固定于线缆端头20mm处
3)室外跳线、地线、光纤选用相应标签,用黑色线扣固定
施工时,若现场没有配发客户标签,需粘贴临时标签
固定标签时,需考虑方向和朝向,以便查看标签内容
Step14:安装自检及拍照
按照《中国移动LTE项目设备安装质量标准Checklist》,完成质量自检,现场
督导、监理确认硬装质量并签字
Step15:上电测试
1)用万用表调至欧姆档测量确认DCDU的正负极和地线绝缘
2)接通输入电源,测量DCDU正负极电压在-36V DC ~-60V DC后,将DCDU上
对应各部件的开关拨至ON,打开BBU的PWE开关,测量BBU、RRU的输入电压
在-36V DC ~-60V DC
3)查看确认各模块状态正常
4)待设备调试运行正常后,利用测试手机进行数据业务测试
Step16:清理现场、离站
1)整理现场工具和多余线缆,清洁打扫机房及天馈施工区域,将施工垃圾打
包带离站点
2)填写机房出入记录,关闭机房门锁,通知网管中心确认无告警后离站
3)拍摄完工照片
DCDU-12B RRU接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