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 第二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合集下载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名词解释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名词解释

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锁经过的驱离为1光年。

2.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0万km,用于测定太阳系天体的距离3.行星:指位于围绕太阳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以及清空了其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

4.矮行星:指位于围绕太阳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还没有清空其轨道附近区域以及不是一颗卫星的天体。

5.太阳系小天体:其余所有围绕太阳运转又不是卫星的天体。

6.柯伊伯带:沿黄道带平面的一个带状天区内,存在10亿至100亿颗以冰态为主要成分的小天体绕太阳公转。

是众多小行星和彗星的发源地。

是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留下的遗物,是太阳系的“化石”。

7.食分:一是表明日、月被掩食的程度,即食分愈大,被遮掩的面积愈大;二是表明日、月食过程的时间长短,即食分愈大,日、月食过程的时间愈长。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或春分点)与地心连接的时间间隔。

2.太阳日: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3.时区:使用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区域。

4.区时: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平时,作为区内使用的标准时。

5.恒星年:地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年长为365.2564日。

也是地球公转的正周期。

6.黄道:地球的轨道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圈。

是地球日心天球投影,与天赤道有23°26′的交角。

7.春分点:黄道与天赤道有两个交点,其中太阳向西向东作用年视运动时,从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的交点。

第三节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大地水准面:全球静止海面,是假设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将其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粉笔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它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

第二章地壳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1.矿床:包括成矿作用和经济技术开发因素的变化,其范围随科技的进步不断扩大。

最新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PPT完整版

最新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PPT完整版
• 这些都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它们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
天体 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
•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 图为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
……
……
宇宙星云•墨西哥草帽星系104
Cosmic nebula, straw hat galaxy, Messier 104
• 因星系中央隆起明亮的核与核附近像草帽的帽檐般向四周辐射 又称墨西哥草帽星系
•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
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
E-Moon s
地月
• 地月系由 •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 • 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
Solar s
太阳
•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 •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 • 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 •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
• 距离地球2930万光年的Sa-Sb型之旋涡星系,梅西耶编号M1
宇宙星云•环状星云梅西耶57
Cosmic nebula, Ring Nebula, Messier 57
• 环状星云(Planetary nebulae),也被称之为“Messier 57 • 因此类星云中心有颗高温星,外围环绕着一圈云状物质,就好
……
……
Kagantuya
• 卡冈图雅黑洞来自于《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中,主人公从中跳
进入了五维文明构建的超立方体(三维)中; Nhomakorabea量达到了太阳
• 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发射到宇宙 • 运行规律与自然天体相同或基本相同;包括宇宙飞行器
……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①地球的体积 ②地球的密度 ③地球的质量 ④地球的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 B
随堂测试
8.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卫星个数适当 C.地壳运动的缓慢性和稳定性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
正确答案: A
感谢聆听
喜欢就去探索,地球在呼唤我们。
正确答案: C
随堂测试
4.对“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正确的认识是( ) A.都属于天体 B. “神舟十一号”是天体,“天宫二号”不是天体 C.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构成了天体系统 D.都是行星
正确答案: A
随堂测试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 成5~6题。
地球的宇宙环境
某某老师
目录
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行星地球 3 随堂测试
PART 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之中有什么?
太阳
地球
月球
行星带
黑洞
人造卫星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人造天体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自然天体
恒星:太阳 行星:地球 卫星:月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 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 空,叫做流星现象
• 图一:吉林1号陨石.重1770公斤, 世界最大的陨石。
• 图二:新疆大陨铁,重约30吨,在 世界陨铁中居第三位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木卫二
月球
•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卫 星 • 大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彗星: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 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当彗星接近恒星时, 彗星物质升华,在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 长的彗尾。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数量众多。
流星现象
流星雨
陨星
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燃烧 未烧尽的流星体降落
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叫做流星现象
到地面,叫做陨星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
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 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 都在此发现,约2.17-3.64 天文单位内,聚集了约50万 颗以上的小行星。
玉兔二号月球车
闪电 云
判断图示地理事物是否属于天体
哈勃太空望远镜
待发射的火箭
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地月系
• 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
• 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P3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天体系统? 2.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的级别?
条 件
内部条 件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存在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存在液态水
能力提升:分析某个行星是否适宜高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方法
温 度 大 气 液态水 宇宙环境
从与恒星距离、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方面分析是否有适宜 的温度条件
从行星的体积、质量,以及大气演化等方面分析是否有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从温度的高低等方面分析是否可能存在液态水

宇宙中的地球 (60张PPT)

宇宙中的地球 (60张PPT)

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等
其他恒
星系统
地球在宇 第 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 总星系 一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 系统

太阳系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太阳系中的
宇 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身 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距太阳越近,慧尾越长 距太阳越远,慧尾越短
行星际空间的 尘粒和固体小块, 数量众多.
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
流星体(群),流星现象(雨)和陨石的 关系
流星体

● ● ●●
大气上界

流星现象


陨星

地面
宇 宙
天 空













(3)天体的判断方法 判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一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活动: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其他七大行星不会呢?
●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 ►太阳稳定——光照稳定
球 ►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存
在 ● 适宜的自身条件(金锁链条件)


►适宜的温度
距日远近适中


►适合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充足的水分条件
地球内部结晶
水气化及适宜的温度
考考你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BD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轮廓模糊的星云 D、待发射的人造卫星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PPT课件
✓ 定义: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 分类: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星际物质与尘埃
自然卫星 人造卫星 (月球) (导航/气象……)
学习目标2:天体 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什么手段了解它们的相关信息?
天文望远镜、其他空间探测手段……
(教材P7:自学窗《人类观测宇宙的工具——天文望远镜》)
① 什么是“宇宙”?它是怎么起源的?如何理解宇宙的概念? ② “星体” 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什么手段了解它们的相关信息?
学习目标1:宇宙
① 什么是“宇宙”?它B是ig怎么B起an源g的?如何理解宇宙的概念?
宇宙
整个空间世界 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
广义上:即广宇自然,所有空间、时间、物质以及事物的总称。 狭义上: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
学习目标3:天体系统
【自主学习2】


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




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
① 天体如何才能运动形成天体系统? ② 根据书中描述,尝试用简图构建可观测宇宙的层次结构。 ③ 每个层次有什么的特点? ④ 如何描述“浩渺宇宙我们家——地球”的具体位置? ⑤ 据图1.4,构建太阳系的层次结构(关注位置关系)。
A.A
B.B
C.C
D.D
学习目标3:天体系统 太阳系与八大行星
小行星带
学习目标4: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阅读教材第6页的图文资料,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 如何对八大行星进行分类?依据是什么? ② 为什么有人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说明具体理由。 ③ 为什么有人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说明具体理由。
学习目标4: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① 如何对八大行星进行分类?依据是什么?

地球的宇宙环境(共28张PPT)

地球的宇宙环境(共28张PPT)

认识太阳系: 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小行星
带的位置;哈雷彗星的周期;
行星的分类,运动特征。
76年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太阳系概况:
1、中心天体—— 太阳(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氦)
2、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距日由近及远为—— 3、矮行星—— 冥王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天体的概念: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2) 天体的分类
物质性、运动性
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人造天体: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等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球——卫星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 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
●第或上一下节“四地方球已曰的宇宇知,宙往环宇古境来宙今曰”宙 。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活动】根据课本P6 —— 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
】根据课本 —— 【活动 P6 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③ 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③ 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恒星、星云 1250亿 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 有宇星宙际 中总物的质奥结秘—无—穷气,体有光和待尘于埃年我们为进一光步的在探索真。 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层结构及各圈常结合宇宙探测、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或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考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错误!1. 宇宙的两大特征(1)物质性——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1________和□2________。

(2)运动性——天体□3________、□4________构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如下图所示:2. 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太阳系模式图①主要成员:由里到外分别排列。

⎩⎨⎧类地行星:□7 、□8 、□9 、□10 巨行星:□11 、□12 远日行星:□13 、□14②运动特性⎩⎨⎧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15 自西向东□16 近圆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17 共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光照,有利于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②适宜的□18________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19________的存在。

命题角度一地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经典例题](2019·山西省重点学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1)~(2)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 日温度的两极化现象D. 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思维建模]1. 材料分析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3 总星系(了解) 2.1.1.3.2 总星系
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星系群 星系团 超星系团 总星系 地月系-太阳系 银河系-星系群 星系团-超星系团 总星系; 地月系 太阳系-银河系 星系群-星系团 超星系团-总星系 地月系:地球、月球,平均距离:384400km; 太阳系:太阳、周围小天体,最大30天文单位; 银河系:1500亿颗恒星、直径10万光年 银河星系群: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300万光年、40个星系组成的星系群体 星系团:几十个以至成百上千个星系聚集组成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 超星系团:比星系团更高一级、直径达2-3亿光年的星系结构 总星系:以120亿光年为半径 亿光年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所有星系的总称。星系数目达10亿 亿光年为半径 个以上。
2.1.1.1.4 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光谱:由连续光谱和吸收线组成。由于不同恒星的温度、密度、磁场 和化学成分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恒星光谱型。 恒星的光谱型 光谱型 O B A F G K M 颜色 蓝 蓝、白 白 黄、白 黄 橙 红 表面温度 40000-25000 25000-11000 11000-7500 7500-6000 60006000-5000 5000-3500 3500-2500 典型星 参宿一、参宿二 参宿二、参宿七 天狼、织女 老人、南河三 太阳、 太阳、南门二 大角、北河三 参宿四、心宿二
知识回顾 1、宇宙中有哪些天体?
知识回顾 2、什么是恒星?有哪些特点?
由炽热气体 炽热气体构成的,能自行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 自行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炽热气体 自行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 特点(1)质量巨大 (2)在高温高压下,内部进行热核反应,外部抛射物质; (3)数量最多、最重要的天体。
史 匹 哲 望 远 镜
Persueus Arm 英仙臂
Sagittarius arm 人马臂
猎户臂 Orion arm
Scutum-Centaurus Arm 盾牌 半人马臂 盾牌-半人马臂
3kpc arm 三千秒差距臂 Norma arm 矩尺臂
2.1.1.2.3 银河系的运动 银河系的自转运动:银河系所有的恒星除各自运动外,都有围绕 着银河系中心的旋转运动; 银河系运动方向及速度:朝麒麟座方向,以214km/s运动 朝麒麟座方向, 运动; 朝麒麟座方向 运动
2.1.1.2 银河系 2.1.1.2.1 银河和银河系的区别 银河:指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一条从东北方向向西南方线延伸 东北方向向西南方线延伸 的乳白色的光带; 的乳白色的光带 银河系:指太阳所在的整个星系,是比太阳系更高层次的庞大 天体系统,是由构成银河系的气体、尘埃、恒星、星团以及星 云所组成的密集区。 银河和银河系的联系:银河是银河系在天空上的投影,是肉眼 银河和银河系的联系 所见到的部分银河系 部分银河系。 部分银河系
第二阶段:主序星阶段 第二阶段:主序星阶段——壮年期 壮年期 红外星因引力收缩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增高,当中心温度达到80万K以上 时,恒星内部开始出现热核反应 热核反应,当中心温度升高到700万K,热核反应所 热核反应 万 热核反应所 产生的热量和向外辐射消耗的热量,达到相对平衡,星体不再收缩,引力 产生的热量和向外辐射消耗的热量,达到相对平衡 与斥力处于平衡,此时恒星进入壮年期 壮年期。 壮年期 第三阶段:红巨星阶段 第三阶段:红巨星阶段——中年期 中年期 恒星的温度和密度越向中心越增加,致使中心部分氢氦聚变反应进行的 最快。当中心区氢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热核反应减弱,产生的能量供应不足, 而在中心区外围,氢核聚变反应继续进行,恒星内部斥力和引力的相对平 斥力和引力的相对平 衡及其稳定状态遭破坏,内部又开始收缩。由于收缩释放出来的能量,使 衡及其稳定状态 恒星外壳急剧膨胀,变成体积大、密度小、表面温度低、光度仍然很强的 体积大、 体积大 密度小、表面温度低、 红巨星。恒星内部继续收缩,温度不断升高,当达到1亿K时,就产生新的 红巨星 热核反应,由三个氦核聚变成一个碳核,再次产生巨大的能量,恒星内部压 力增高,斥力与引力再度相对平衡,恒星又稳定下来,渡过它的中年期。
秒差距:恒星周年视差 周年视差为1“时的恒星距离被称为秒差距。 秒差距 周年视差 1秒差距 秒差距:当星日连线和星地连线 星日连线和星地连线的最大张角为1“时,该星的 秒差距 星日连线和星地连线 日距离长度定义为1秒差距。 周年视差:地球轨道半径对于某恒星的最大张角就是该恒星的 周年视差。(周年视差对应的角度) 。(周年视差对应的角度 。(周年视差对应的角度)
2.1.1.5 宇宙的起源 宇宙起源的假说,1948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的大 爆炸宇宙说。 基本观点:该学说认为,宇宙早期是一个超高密度、超高温的 基本观点 “宇宙蛋”。在某种物理条件下,发生迅猛的大爆炸,于是便开 始不断膨胀起来,结果物质也随着时空膨胀而从密到稀、从热到 冷地演化着,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恒星体系。
大爆炸的过程: 大爆炸的过程 宇宙早期,密度近于无穷大 无穷大的状态,温度极高,在100亿K以 无穷大 亿 上,当时宇宙只存在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及中微子 质子、 质子 中子、电子、光子及中微子等基本粒 子。 随着宇宙的绝热膨胀,温度下降很快。当温度降到10亿K时, 亿 中子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氢、氦,各种化学 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氢、 质子与中子结合成氢 元素开始形成。当温度下降到100万K时,早期形成的各种化学元 100 K 素告一段落。 宇宙继续膨胀和冷却,直到约1000万年以后,温度下降到 3000K时,电子和核才组成稳定的原子。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 是气态物质,并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星系和恒星, 成为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具有各种类型天体的宇宙。
第四阶段:白矮星、中子星、黑洞阶段 第四阶段:白矮星、中子星、黑洞阶段——晚年期 晚年期 红巨星内部在进行着剧烈的氦-碳核反应,温度愈来愈高。当内部温度 达到60亿k时,产生极强的辐射,向外放射着极强的能量,使其本身光度突 然增高几万倍甚至几亿倍,形成新星或超新星。 新星和超新星外层的物质大量抛向宇宙空间,又成为孕育新恒星的星际 物质。内部高密度的核心部分,成为爆炸后的残骸。 恒星的质量不同,残骸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质量小于太阳质量的1.44倍的恒星,可演化成白矮星 白矮星; 白矮星 质量介于太阳质量1.44-2倍之间的恒星,内部物质急剧坍缩成超高密的 中子星; 中子星 质量大于太阳质量2倍恒星,内部物质更加急剧坍缩,成为密度更大的 坍缩星,或成为黑洞 黑洞。 坍缩星 黑洞 黑洞是巨大质量高度集中在很小的体积内,密度极大,引力大到任何物 质无法逃脱,辐射也被禁锢出不来的天体,黑洞不发光,但可以根据其强大 的引力场,推测它的存在。
主要观测事实: 主要观测事实
• 多数河外星系存在谱线红移现象 谱线红移现象。星系距离愈远,红移愈大,符合哈勃定律, 谱线红移现象 因此,哈勃红移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 所有天体都是在温度下降后的产物。 理论上,任何天体年龄都应比大爆炸温 度下降之间的200亿年时间短,现今天体的年龄都不超过200亿年; • 宇宙中各天体氦丰度约占30%。银河系(29%)、大麦哲伦星系(25 % )、 小麦哲伦星系(29% ); • 宇宙存在各向同性的相当于3K热辐射微波段的背景辐射。1965年,在微波波 段上发现了3K的微波辐射。
2.1.1.4 无限的宇宙(了解) “我们的自然科学的极限,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的宇宙,而 在我们的宇宙以外的无限多的宇宙,是我们认识自然界时所用不 着的。” 恩格斯所阐述的宇宙的无限观,是把我们的宇宙和我们宇宙 以外的无限多的宇宙区别开来。 宇宙的有限和无限,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为随着我们的宇宙 范围不断扩大,愈来愈证明宇宙是无限的;而且从有限的,我们 的宇宙中得到的知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外推到无限的,尚未 认识到的宇宙中去。这就是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光度:恒星的真正发光能力叫做光度,其等级用绝对星等(M) 光度 来表示 绝对星等:将恒星移到距地球10秒差距(32.6光年)处,恒星 所具有的星等。 m, M 和r的关系 2.512m-M=r2/102 如何得出? 如何得出? M=m+5-4lgr
2.1.1.1.3 特殊的 恒星 变星:在较短时间内(几年或更短),亮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恒 变星 星; 三种类型: 几何变星:两颗星的几何位置 几何位置发生变化,即二者相互遮掩而引 几何变星 几何位置 起的亮度变化的星,又称为食变星。 脉动变星:由于恒星的体积作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 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而引起亮度 脉动变星 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 变化的变星,约2/3变星属于此类。 爆发变星:是由于恒星本身的爆发 恒星本身的爆发现象而引起亮度的突然变化 爆发变星 恒星本身的爆发 的变星,如新星和超新星。
2.1.1.1.4 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演化过程,具体表现为恒星的收缩和膨胀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 阶段: 第一阶段:引力吸收阶段 第一阶段:引力吸收阶段——幼年期 幼年期 宇宙空间弥漫着密度极小的星际物质,数量级约为10-24g/cm2。星际物 质在密度较大处可成为引力中心,形成了星际云 星际云。星际云在自身引力作用 星际云 下进一步收缩,引力动能部分转化为热能,使内部温度升高,演化成恒星胚 胎,最后逐渐成为向外辐射红外线的红外星。红外星是幼年期的恒星。 在这过程中,引力收缩起支配作用,引力动能为其主要热源。 引力收缩起支配作用,引力动能为其主要热源。 引力收缩起支配作用
脉冲星和中子星:
在很短周期内发射出强烈的无线电脉冲 无线电脉冲的恒星被称为脉冲星 脉冲星; 无线电脉冲 脉冲星 由中子组成的恒星就是中子星 中子星; 中子星 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呢? 恒星演化到后期,发生超新星爆发现象,爆发后核心部分急剧收缩,内 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情况下,把电子挤入原子核内,电子与质子结合成中子, 从而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的特征: 中子星的特征 • 具有恒星般的质量(质量可以达到太阳的两倍) • 具有行星般的体积(直径一般仅10km) • 具有极强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可以高达108特拉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