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合集下载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区域认知:1.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用具体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综合思维:结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地理实践力:通过认识与制造太阳系及地球模型,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地球的基本形状。

人地协调观: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了解我国航空事业的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民间故事:同学们都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吧,牛郎和织女本来是很相爱的一家人,后来由于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抓回天上,牛郎挑着孩子,在后面紧紧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用簪子画出一道银河,从此牛郎织女分列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牵牛织女的星神爱情故事由此产生。

真正的银河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在银河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学习活动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自主学习]地球在宇宙中1.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恒星。

太阳就是一颗恒星。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

2.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在太阳系中,与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 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

[合作探究]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1.阅读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行星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距离为1计算)表面平均温度/℃金星0.72>400地球115火星 1.52-63参考答案: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在15 ℃左右,温度适宜,适合动植物生长。

2.收集资料,说说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不同,谈谈你对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家园的理解。

参考答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地球适宜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条件:①外部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②内部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和适宜生命存在的大气等。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18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18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精彩课堂
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 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 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 园。同时,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 好奇心。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扩展了对宇宙的认识,还了解到 人类探索太空历程的成就与意义。
随堂检测
① B ;② A ;③ D ;④ C 。
A.日地距离适中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D.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情景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不再满足于欣赏神话传说,而是用 科学的眼光去探寻宇宙奥秘。
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从哥白尼的日心说 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类对宇宙的观察与理解不断深化。
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踏上一段探索之旅,去认识宇宙中的地球。 思考问题: 1.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什么? 它们与我们 生活的地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它们能够发光? 2.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是不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 的星球?宇宙中是否还有类似的星球存在?
1.“TOI700d”最可能位于 ( C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小行星带
2.“TOI700d”天体属于 ( B)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彗星
随堂检测
3.判断“TOI700d”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C )
A.与地球相似的地表形态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 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阅读教材,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地球 作为宜居行星的独特性。

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②实现了对地外行星的探索
③跨越了不同级别天体系统 ④找到了地外生命
图1-1-5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科 学 素 质 ·太 空 探 索 ] 在 浩 瀚 无 垠 的 宇 宙 中 , 有 许 多 美丽而神秘的星球,我们所在的星球——地球,虽只是 茫茫宇宙中一粒细微的尘埃,但却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 的家园。地球带来的惊艳和魅力始终吸引人们不断探 索。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也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 力量。据此完成11~13题。
C. 金星
D. 木星
图1-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创新题】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 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2024年 5月15日是“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三周年纪念日。 目前,“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各系统工作正常,进一步为我 们了解火星提供帮助。图1-1-5 示意“天问一号”探测 器航行轨道。据此完 成9~10题。
图1-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与地球相比,火星( C ) A. 距离太阳更近 B. 生物种类更多 C. 地表气温更低 D. 液态水更丰富
图1-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此次探索任务( C )
①加深了对火星的了解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清单
一、地球在宇宙中 1. 宇宙:太阳系是 银河 系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

茫茫 宇宙 的一小部分。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 ⁠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1.1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课题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时间2024.09 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备课人教材人教版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1.课标摘录地球在宇宙中:①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太空探索:①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②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资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2.课标解读:地球在宇宙中的这课标:该条目没有宽泛地要求了解宇宙,而是要求从“地球”的视角了解“宇宙环境”。

在宏观层面上,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在微观层面上,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要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星星。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是本条目的要求。

本条目的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对有关宇宙的内容是感兴趣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度”。

本条目是为后面学习内容打基础的,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作用,不宜补充或加深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对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认识到”或者“知道”,不用深挖原因,落脚到“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要保护好地球的环境”即可。

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亲自观察宇宙中的天体。

例如,在晴朗的夜晚,在空旷、远离城市灯光干扰的高处,用肉眼、简易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也可以在室内或野外借助相关星空软件观察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太空探索课标解读:本条目仅要求对太空探索的发展状况和意义有基本了解,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心。

人类对宇宙观测的方式很多,结合目前国际和我国太空探索的发展状况,选择了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空间站三个方面。

本条目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来描述,学生能够根据一定的事实材料来描述太空探索的进展即可,不求全。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人类的太空探索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总结 人类在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 建设等太空探索的进展,并绘制探索历 程时间线图。
人类的太空探索
20世纪50 年代末
美国阿波罗11号 登上月球
2004年
2007年,我国 成功发射首颗 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苏联和美国 相继发射月 球探测器
1969年
宇宙究竟有多大? 我们又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开始在每个晴朗的夜晚仰 望天空。深邃的夜空总能唤起人无尽的遐想 和探索的冲动。
地球在宇宙中
可观测宇宙
通常,人们把能够观测 到的宇宙部分称为可观 测宇宙,目前它的范围 已超过137亿光年
注:图示为人类可观测宇宙辐射全景
地球在宇宙中
蝴蝶星云
A.A B.B C.C D.D
2.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B )
①存在有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堂练习
3.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D )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4.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这有利于( A )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
②探索地外新家园
③观测天体运动
④占领太空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归纳总结
地球的宇 宙环境
地球在宇 宙中
人类的太 空探索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 宙——银河系——太阳 系——地球 地球是我们目前所知适宜 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材料二、教材p7表1.1.分析温度和水的条件。
材料三、展示八大行星的质量、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的对比表,分析各大行星的大气条件。
结论:①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分布
③地球质量适中,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
过渡:因此地球成为了人类唯一的家园,但我们人类仍极力在浩瀚的宇宙寻找和我们一样的生命的存在。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图文资料,描述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通过资料,理解地球的特殊性,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3.能够说出中国探空探索取得的成就,认识到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宇宙环境、在太阳系的位置。
2.人类太空探索的进程与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展示天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二、地球的宇宙位置
1.展示太阳系的示意图
(学生上讲台从图中描述出地球的位置)
过渡: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是宇宙中普通的行星,但他也有其特殊之处——有生命的存在。
三、人类唯一的家园
(为什么地球是迄今为止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材料一、所处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有既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互补干扰。(展示太阳系的示意图)
2.举例说明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夜晚星空的图片
(你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夜空中的星星都是些什么?)
结合以往知识说说夜空中的星主要有哪些天体
二、教学过程
一、宇宙天体与天体系统
(一)天体
1.展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示意图。
(二)天系统。
1低重力环境
2稀薄的大气和强烈的宇宙辐射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

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米85 ,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 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2020年7月23日12 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4月24日,2021中 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国首 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火神祝融登陆火星 的意思。祝融英文名称采用直接音译方式确定为 :“Zhu Rong”5月17日,祝融号火星车首次 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 5月22日10时40分 ,“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 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6月11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公布。 8月23日 ,祝融号火星车平安在火星度过100天,更是行 驶里程突破1000米的关键一天。
星星的分类——卫星
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 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也 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扫帚星(星官名)。彗星分为 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 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 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彗星的质量、密度很小,当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 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 埃粒子的“脏雪球”。当接近太阳时,彗星在太阳 辐射作用下分解成彗头和彗尾,状如扫帚。
国际太空探索 我国太空探索
太阳系的组成 八颗行星
目录
01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02 人 类 的 太 空 探 索 03 课 堂 小 结 04 课 堂 小 练
PART ONE 地球在宇宙中
星星的分类
01
02
我们看到的星星, 大多都是恒星,另外还 有行星、彗星、卫星、 星云等。
星星的分类——恒星
国际太空探索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5.目标确定1.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含义,掌握天天系统的层次性。

(区域认知)2.在多层次天体系统的知识背景下,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区域认知)3.了解太阳系结构及各大行星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综合思维)4.能够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综合思维)5.体会地球的特殊性,认识保护地球宇宙环境的重要性。

(人地协调发展)6.学习评价设计1.学生能区别各类天体,区分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2.学生能通过绘制示意图,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

3.学生能利用资料,说出太阳系各大行星的特点,从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4.学生能利用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初步形成保护地球的意识。

7.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提问:今天是我们高中地理课的第一节课,在开始新课之前,老师想更了解一下大家,想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自己的星座吗?你对你的星座了解多少”?听了同学们对星座的认识,我真是受益匪浅呀,知道了很多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内容,看来以后我还是要和大家多多的交流,接下来,我也想让大家听一听我对星座的了解。

打开多媒体,展示几张星座的图片。

教师介绍:“星座是宇宙中奥秘的探索之一。

从古代神话到现代天文学,它们一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天文学中,星座被用来表示天球上的特定区域,这些区域用于确定星星的位置和运动。

星座的数量不是固定的,它们的数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教师适当予以肯定和引导。

文,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阅读课本说一说什么是天体?天体的概念。

②举例说明星空中有哪些天体?各自有哪些特征?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们地球属于这些天体里面的哪一种?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活动】思考探究——④根据天体的概念判断人造卫星是不是天体?判断天体的关键是什么?⑤方法总结:展示天体和不是天体的图片,询问学生图片中反映的判断天体的条件有哪些?学生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对部分宇宙天体进行图片展示,辅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了解宇宙中的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恒星系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太阳系
1 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星际物质
2中心天体: 太阳 同向性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特征: 共面性 近圆性
4八大行星的分类
地内行星
地外行星
太阳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海王星
远日行星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质存在形式 自然 天体和 人造 天体,自 (2)类型分为:______ 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 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恒星
行星
卫星 流星 彗星 星云 星际 物质
2.天体系统 永恒运动 维 万有引力 和天体的_________ (1)概念:__________ 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 体系统。 (2)级别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2.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并学会分析地 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 限宇宙称为 “可见宇 或 “已知宇 宙” 。 可见宇宙的半径 是 宙” 140亿光年 。
2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质量 体积 表面 (地球 (地球 均温 为1) 为1) (℃)
1.00 1.00 22
公转 自转周期 周期
23时56分 1年 24时37分 1.9年
火星 227.9 0.11
0.150 -23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 (2)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 在生命的天体之一,这是因为两者( )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
(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 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下图中的( )
A.① C.③
B.② D.④
(2)太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
2.我国将在2011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萤 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 一。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回答(1)~(2) 题。 与日 均距 (百万 千米) 地球 149.6
2.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B.唯一逆向自转的是水星 C.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D.在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含有冥王星的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
)
河外星系 其他恒 星系统 银河系 太阳系 自身 条件
其他行 星系统 地月系
普通而特殊 的行星--地球
特殊--人类--条件 外部 条件
温度---日地距离 水分---日地距离 大气---体积、质量 自转周期 稳定的光照 安全的宇宙环境
1.2010年元旦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 在我国上映。影片讲述人类试图从遥远的潘多 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 “纳美人”(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类)发生一 系列矛盾冲突。完成(1)~(2)题。三源自普通而特殊的星球----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 通的行星,在太阳系的 八大行星中,地球不是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 不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位置 形状
不规则的椭球体,与其他七大行星形状相似。
2.地球的特殊性---人类
充足的水分(液态)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范围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日 地 距 离
体 积 、 质 量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
安全的宇宙环境
人类对宇 宙的认识 地 球 的 宇 宙 环 境
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 光年 天体概念和分类(自然天体、人造天体) 天体遵循的两条规律(万有引力、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 天体系统
多层次的 总星系 天体系统 (可见宇 宙) 普通 外观 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