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一、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见下表)
2、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其它致病性微生物。

二、灭菌的物品要求无菌。

三、使用中的消毒剂的细菌总数应w 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四、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v 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

五、血液透析: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w 200cfu/ml ,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w 2000cfu/ml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六、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20cfu/g 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200cfu/g或100cm 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
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 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 样4个规格板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 采样方法 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试管口后,将棉拭子放入
试管内,烧去手接触部分棉拭子,将棉拭子放 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 表面采样。 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 应中和剂。
消毒供应中心、血透室、急诊室、感染疾病科、 胃镜室、输血科、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 人流室、儿科病房等地点暴露 5分钟 后,及时 送检。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 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 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 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 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 开(手不能跨越打开的无菌平皿),扣放于平皿 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15分钟,Ⅲ和Ⅳ类环 境5分钟)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手臂越过平皿×

皿盖朝上×

洁净室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4
Ⅱ 房;1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 (15min)
≤5
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
直径9cm平皿
Ⅲ 儿科病房、2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 ≤4(5min)
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直径9cm平皿
≤10
Ⅳ 3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妇产科检查室、人流 ≤4(5min)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应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l、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l00CFU/ml;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必须无菌生长。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消毒内镜时戊二醛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2、对消毒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每次检查3-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3、对灭菌质量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灭菌植入型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4、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 试验。

5、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6、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必须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生物监测。

7、紫外线消毒。

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问和使用人签名。

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每年一次。

8、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应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总数< 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无菌检浏合格。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详细内容: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效果是否达标,以及掌握医院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2. 原则: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应遵循科学性、规范化、持续性和改进性原则,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

二、监测项目和标准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及环境外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1)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2)物体及环境外表监测:对医院各类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环境外表进行定期监测。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手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医院各类消毒剂、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设备进行监测。

(1)消毒剂监测:定期对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无菌物品监测:对医院各类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消毒设备监测:对高压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消毒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工作正常。

三、监测方法和程序1.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包括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等环节。

2. 监测程序:(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2)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结果处理和持续改进1. 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2. 持续改进: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持续改进。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与环境卫生学监测

合格标准一、环境卫生学包括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12(一)空气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 (或0.2cfu /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小弟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练球为小弟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 (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为消毒合格。

(二)物体表面Ⅰ、Ⅱ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细菌总数≤10cfu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Ⅳ类区域细菌: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

(三)手: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为合格;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合格;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 / cm2,并未检出金黄社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合格;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得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合格。

二、医疗用品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三、使用中消毒剂和无菌器械保持液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2无菌器械保持液:必须无菌。

四、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1、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应≥90μ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应≥70μW/cm2;2、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μw/cm2为合格。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有关的清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有关的清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1、物品准备: (1)衣帽整齐、戴帽子口罩。 (2)准备物品:采样化验单、5×5cm标准灭
菌规格板、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 洗脱液的试管、无菌棉签 酒精灯、打火机、试管架、 标记笔。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2、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
用 5cm × 5cm的灭 菌标准规格板,放 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棉签蘸取
在规格板内横竖 往返均匀涂擦各5

5cm 横竖往返各五次
烧试管口
剪除手接触部分
烧试管口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3、结果判定: (1)I、Ⅱ环境 :洁净手术部、非洁净手术部
(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烧伤病 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 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注意事项
采样时 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边延,暴露
规定时间,盖好,做好标记,填写申请单立 即送检。培养皿要倒置,防止培养基的水 分蒸发, 防止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 造成染菌。
注意事项
布点上方避免遮挡物,打开培养皿盖,平移 至培养皿边缘,暴露后的培养皿上方禁止操 作,防止污染。采样后及时送检。
比试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用于检测 培养皿是否合格。 • 操作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皿,方法是 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盖。 • 2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
计算方法
• 9cm普通培养基,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 置于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然后直接计 数培养皿上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 为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注意手术 区与周边区分别计算
有关时进行采样。 (2)根据物体表面是否规则,采取规格板或直接涂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2)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大修后的灭菌器应进行物理监测、 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 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对于小型 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 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并重 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重 要措施。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遵循原则:
监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识, 熟悉消毒设备和药剂性能,具有熟练的检验技能;
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热力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软式内镜消毒效果监测采样;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空气、物体表面、工作
–3
图1 手术间准备 图2 采样物品准备,培养皿采样前室温放置30分钟 图3 采样人员准备,穿戴与待测洁净区相应的工作服
–4
–5
图4 不同级别区域采样布点,布点上方避免遮挡物
图5 打开培养皿盖,平移至培养皿边缘,暴露的培养皿上 面禁止操作,防止污染
Ⅲ类 环境
儿科病房、血液透析中心、消 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 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其他普通 住院病区
≤4.0(5min)
≤10.0
Ⅳ类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 环境 疗(注射、换药等)室;感染
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4.0(5min)
≤10.0
a CFU/皿为平板暴露法, CFU/ m³为空气采样器法 b 平板暴露法检测时的平板暴露时间
包内化学指示卡,可以准确反映灭菌的时间、 温度和饱和蒸汽的综合变化,用以鉴定每一个 包裹内部的情况,指示剂与对照色块颜色相符, 表示灭菌彻底。

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管理,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无菌物品等的监测。

第三条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的各项工作。

第二章环境卫生学监测第四条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一)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抽查。

(二)物体表面监测:对医疗设备、器械、床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监测。

(三)医务人员手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监测,评估其手卫生状况。

(四)消毒剂监测:对使用的消毒剂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无菌物品监测:对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第五条空气监测应采用自然菌落计数法或滤膜法,物体表面监测应采用涂抹法,医务人员手监测应采用涂抹法或湿片法,消毒剂监测应采用比色法或滴定法,无菌物品监测应采用无菌生长法。

第六条监测结果判定标准:(一)空气监测:细菌总数≤500 CFU/m³为合格。

(二)物体表面监测:细菌总数≤5 CFU/mL为合格。

(三)医务人员手监测:细菌总数≤10 CFU/mL为合格。

(四)消毒剂监测:细菌总数≤100 CFU/mL为合格。

(五)无菌物品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第三章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第七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内容包括:(一)高压蒸汽灭菌器监测: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进行B-D试验和生物监测。

(三)其他消毒设备监测: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监测。

第八条高压蒸汽灭菌器监测应每锅进行,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应每日进行,记录B-D试验结果和生物监测结果。

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平板暴露法
营养琼脂平皿(ɸ90mm)高度距地面0.81.5m
II类环境 15min
Ш、IV类环 境5min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各类环境空气菌落总数卫生 标准
环境类别
空气平均菌落数
CFU/皿(平板暴露法)
CFU/m3(空气采 样器法)
I类环境
洁净手术部 符合GB50333要求 其他洁净场所 ≤4.0(30min)
≤150
II类环境
≤4.0(15min)
——
III类环境
≤4.0(5min)
——
IV类环境
≤4.0(5min)
——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 环境有关时,进行空气目标微生物检 测。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环境卫生学和消 毒灭菌效果监测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采样检查原则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5982-2012)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一、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 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时 间不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 0℃-4℃时,送检不超过24h。
平板暴露法
Π、III、IV类环境
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布点距墙壁1m;
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布点距墙壁
1m。
危险性大
崇尚医德 精益求精 廉洁博爱 开拓创新
平板暴露法
Π、III、IV类环境
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 布点距墙壁1m;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 中央五点,四角布点距墙壁1m。 危险性大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患者群体的免疫功能普遍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因此,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科学、规范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体系,以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二、监测范围和内容1. 监测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包括门诊、住院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消毒供应室、实验室等。

2.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无菌物品、紫外线灯管等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三、监测方法和频次1.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沉降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采样前,清洁并消毒采样区域,然后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定时间,培养后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擦拭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无菌棉签和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将棉签放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3.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医务人员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后,取一定量的消毒剂涂抹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手卫生状况。

4. 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使用中的消毒剂中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5. 无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的无菌物品中随机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无菌物品的消毒效果。

6.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紫外线灯管强度测试仪测试紫外线灯管的强度,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数据分析和处理1. 监测数据由院感科负责收集和整理,建立监测数据库。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In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Wl。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W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W15cfu/cm一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为消毒合格。
三、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L。mI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 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己溶化的45〜48C的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C±IC温箱培养48 小时,计数菌落数。
四、结果判断
1、H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n?,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消毒合格。
(4)结果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333-2。2),洁净手术 室等级标准以及主要洁净辅助用房等级标准分别见表I卜4、表If
(5)注意事项。
1)检测细菌密度时,必须有2次空白对照。第1次对用于检测的培养皿做对比试验,每批1个对照皿;第2次检 测时,每室或每区1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盖.2次对照结果必 须为阴性,整个操作过程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被采样物体表面2100Cm2,则取100CmJ
(二)采样方法
1.平面的物体,将5cmX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吐温801g、蛋白陈10g、氯化钠8.5g、蒸做水1。ml配制而成,pH值7.2〜7.4,121C压力蒸汽灭菌20分钟)的棉拭子1支,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然后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 拭子投入I。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要求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及要求一、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监测要求(一)空气细菌培养(科室每月取样,注明抽检室间、编号)监测室间: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重病室、抢救室、处室、注射室、输液室、抽血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无菌物品室、五官科(口腔)、供应室、内镜室、检验科储血室、手术室及产房(层流净化室间按洁净分级每月每个级别至少抽检一个室间)、防保科(接种室)、舱及救护车。

(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科室每月取样,注明抽检室间)监测室间: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重病室、抢救室、处室、注射室、输液室、抽血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无菌物品室、五官科(口腔)、供应室、内镜室、检验科储血冰柜、手术室及产房层流空气室间回风口、入风口网的物体表面、各科重点室间的空调网格及空气消毒机网格(每季度一次)。

(三)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科室每月取样,不能固定监测对象)监测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产房)、骨科、儿科、五官科、口腔、手术室、供应室、门急诊、内镜室、检验科、防保科。

(四)医务人员咽试子培养(新生儿、爱婴区(妇产科)、每月取样2人,不能固定监测对象,医护工勤人员均要,每年至少轮抽一次)。

(五)使用中消毒液细菌培养(科室取样、每季一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含氯消毒剂的监测)(注明名称、生产批号和开启时间)。

其中戊二醛每月取样。

(六)内窥镜细菌培养(内镜室及手术室取样,每月一次)包括:胃镜、肠镜、纤支喉镜、鼻咽喉镜、腹腔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宫腔镜以及使用中浸泡内镜的戊二醛。

注明内镜的编号,要求每季度各型号的内镜均有一次采样监测。

(七)消毒物品(科室取样、每季一次)包括:湿化瓶及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等,注明消毒时间。

(八)低温灭菌器生物监测(手术室、供应室负责、每周一次)。

(九)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生物监测(供应室负责、每炉次)。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

2/27/2024
医学文档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特点
01
02
03
高洁净度要求
手术室需要保持高度洁净 ,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 尘埃粒子等污染物,以降 低手术感染风险。
2/27/2024
严格消毒措施
手术室需定期进行全面的 清洁和消毒,包括空气、 物体表面、手术器械等, 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医学文档
特殊区域划分

2/27/2024
医学文档
效果评价标准与指标
评价标准
根据消毒灭菌后物品上微生物的残留情况来评价消毒灭菌效果,一般分为灭菌、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和低水 平消毒四个等级。
评价指标
包括微生物杀灭率、芽孢杀灭率、灭菌保证水平(SAL)等。
2/27/2024
医学文档
监测方法与结果分析
监测方法
包括采样检测法(如棉拭子涂抹法、平板暴露法等)和化学指示剂 法(如化学消毒剂的浓度监测)等。
CHAPTER
2/27/2024
医学文档
环境卫生学定义与重要性
环境卫生学定义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及保护措施的科学,涉及空气、水 、土壤、食物等环境因素。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重要性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因此加强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至关重要。
空气中的微生物沉降
手术室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沉 降在物体表面,导致污染。
2/27/2024
人员接触传播
医务人员和患者接触物体表面 时,可能将微生物带到物体上 。
医学文档
医疗器械与物品污染
医疗器械和物品在生产、运输 、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
危害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根据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为了有效评价我院消毒设备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合理规范我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具体如下:一、监测目的定期对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压力灭菌器等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保证消毒效果和灭菌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全院各科室空气、物表及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压力蒸汽锅等消毒灭菌器材,消毒灭菌后物品,透析器的透析液,透析用水。

三、监测要求各科室按照《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项目和检查频次表》的要求进行监测。

空气监测:感染高风险部门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供应室、输血科等每季度进行监测一次;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其他监测:每个科室对医务人员手、物表、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每季度进行监测一次,当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四.监测时间一般安排在每个季度中间那个月的中旬。

各科室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进行造假、走形式,对不合格项目要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并重新监测。

如仍不合格的应立即书面报告院感科,由院感科组织相关专家查找原因,每次整改、监测要有相关记录。

监测相关资料要妥善保管。

微生物室兼职检验人员与院感科负责督查、指导与协调工作,以保证监测效率;此项工作纳入临床科室质量考核系统。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及监测频次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及监测频次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及监测频次
a CFU/皿为平板暴露法,CFU/m3为空气采样器法。

b 平板暴露法检测时的
平板暴露时间。

说明:I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Ⅲ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Ⅳ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医务人员手: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

消毒剂:
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mL;
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二、监测频次
1、以上项目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每月监测一次,其中供应室压力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等离子灭菌器每周监测一次。

病房每季监测一次。

院感办每季抽查一次。

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70uW/cm2。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幵展并做好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修订本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重点部门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计划生育手术室、内镜室、儿童口腔保健科等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空气等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二、重点部门每季度对本科室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对监测结果不达标者应追踪监测,直至达标;三、当有医院感染暴发疑与相关部门的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增加采样点,査找、分析原因;四、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进行化学监测,对使用中的含氮消毒剂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每日进行浓度监测,对稳定的消毒剂.如戊二醛的浓度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五、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一次,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IO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若怀疑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与消毒剂或灭菌剂有关时,随时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结果须符合要求;六、压力蒸气灭菌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 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新灭菌器或大修后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应用;如果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与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有关时,应当增加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和效果的监测频率与内容;七、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开展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内镜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八、对监测不合格结果应有追溯记录,查明原因再次监测符合要求,记录详实;九、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向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反馈,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相关文件: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必须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监测时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按卫健委《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2、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应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3、对消毒、灭菌物品应同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4、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高度危险物品包、大包和难以达到消毒部位中央的物品包等包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生物监测应每周进行。

新灭菌器使用前及大修后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5、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灯管和使用中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30W普通石英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 cm2,每半年监测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99.9%。

6、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5
300000级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4.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 采样。
母婴同室空气采样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5.监测频次
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 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 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等每季度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 滤器后进行监测。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 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监测结果符合GB50333要求。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 微生物的监测。
(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设7点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Ⅳ级洁净手术室面积>30㎡设4点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Ⅳ级洁净手术室面积<30㎡设2点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科室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 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 房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 护病房,新生儿室等
空气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4cfu (15min
(2)表面面积<100c㎡的物品采样:
c㎡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剪除、掰断或烧断手接触前部分: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烧试管口与橡胶塞: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监测 3、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 导管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 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室、急诊室、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 菌落总数≤10cfu/c㎡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D县人民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一、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二、监测项目及频次(一)空气监测: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母婴同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导管室、介入室、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室等每季度监测一次。

(二)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监测: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导管室、介入室、口腔科、内镜诊疗及清洗消毒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等每季度监测一次。

(三)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四)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每季度做生物监测;浸泡灭菌的内镜应每月做生物监测。

(五)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每锅做、化学监测每包做、常规生物监测做每周做,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六)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每次做、— 1 —化学监测每包做、生物监测每天使用时应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七)环氧乙烷灭菌的监测:物理监测每次做、化学监测每包做、生物监测每灭菌批次应进行。

(八)紫外线灯的监测:分日常监测和灯管辐照强度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科室日常使用的监测记录,包含消毒时间、消毒地点、累计时间、灯管清洁等项目。

灯管辐照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九)血液净化系统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每月1次,细菌总数<100cfu/ml;内毒素检测至少每季度1次,透析用水内毒素<0.25EU/ml;透析液内毒素<0.5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

化学污染物至少每年测定1次,软水硬度和游离氯的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

(十)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随时对其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

三、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
监测制度
1、本科室每月要对手术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空气、物体表面、医
护人员手)监测。

层流手术间空气
100级:
手术区0.2个/(30min.90皿);周边区0.4个/(30min.90皿)1000级:
手术区0.75个/(30min.90皿);周边区1.5个/(30min.90皿)10000级:
手术区2个/(30min.90皿);周边区4个/(30min.90皿)
物体表面≤5cfu/㎝2,医护人员卫生手消毒≤10cfu/cm2,外科手
消毒≤5cfu/cm2
2、当医院潜在有感染流行趋势与手术室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
应及时进行监测,增加采样点查找、分析原因。

3、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消毒
剂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
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不得检出
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4、紫外线灯管,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进
行一次),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5、由手术室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应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
性微生物。

6、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进行生物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