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低血压验方

合集下载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低血压是指人体动脉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低于正常的压力,通常低于90/60mmHg。

中医调理低血压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活血化瘀、壮阳补肾、养生保健等方面来提高血压水平。

以下是一个成功的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29岁的女性患者,主要症状是出现了长期头晕、乏力、心悸、手脚发凉等低血压的症状。

她之前就医过西医,但是西医反复检查了很多次,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最终,她来到了一家中医诊所寻求帮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辩证分析,中医师认为这位患者是由于气血虚弱、经络不通而导致的低血压。

根据中医理论,气血虚弱会导致心脏功能不足,经络淤滞会影响血液的流通,从而导致低血压的症状。

中医师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

首先,他建议患者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其次,他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的运行。

中医师还为患者开出了一副中药方剂。

这个方剂主要是以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等为主要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作用。

患者每天按时服用这副药方,并且坚持了一个月。

在一个月的中医调理之后,这位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她表示头晕、乏力的症状有所缓解,心悸和手脚发凉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她的血压水平也有所上升,达到了正常范围。

继续调理了三个月之后,这位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血压水平也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她感到更有精力,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这个成功的案例表明,中医调理低血压是有效的。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活血化瘀、壮阳补肾、养生保健等方面来提高血压水平。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调理低血压需要持续的时间和坚持的治疗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总之,中医调理低血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中药治疗、养生保健等手段,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活血化瘀、壮阳补肾,从而提高血压水平。

但是,在选择中医治疗低血压时,患者应该找到一位正规的中医师,并且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不能自行随意调整药物的用量。

低血压的原因表现及治疗模板

低血压的原因表现及治疗模板

低血压有急慢性之分:1、急性低血压是血压由正常水平或较高的水平突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类临床综合征。

2、慢性低血压又分为体质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两种,前者常见于体质弱者,女性较多,并有家庭遗传倾向,多半没有自觉症状,其低血压只在体检中偶然发现,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些患者有头晕、头痛甚至晕厥、心悸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通常是因某些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后者是从平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其典型症状是直立时血压下降,有衰弱感,但无汗,发病机理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小动脉收缩功能障碍所致。

由此可见,贫血和低血压在临床上是无任何因果关系的两大类不同的疾病。

饮食调理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

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 克。

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

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补气升压汤治低血压效果好

补气升压汤治低血压效果好
,
用法
研末
分为

用 棉花擦 去脓
,
再 把此药 用麦秆 或鹅 毛 管吹入 耳 中
。 ,

,
日三 次
【 按 】 化脓性 中耳 炎
多因外感 风 火
4 次
,
药 末用 白酒 调糊
,
大青叶 桔梗
: :
1 5 9
蚤休 元参
, .
109 9
苏叶 甘草

6 9

一般 1 次 即 可

9
6 9
个 别 严 重 者 不 超过 2 0 天
:
,
功效
,
发 汗 解表 外感 发 热 水煎 两 次
1
清 热解 毒
,
疗效
~
3
治疗7 6 例
,
l
次治愈 者 2 例
,
l

.
:
6 例 治疗3
1
痊愈
有 效 3
化 脓性 中耳 炎 ( 急
枯矾 散 各
3
:

慢性 )

无效
.

所 有 病 例 治疗 期 间均 未 用抗 枯矾
.
生素
( 周聪 和 ) ④
6
.

,
黄连
5

黄等

冰片

,
雄黄0
:
5克
,
补气 升 压 汤 治 低 血压 效 果 好
映西 省中 医药 研 究院 附属 医 院戴 双 明用 汁
4 帖 服药 最多 2
最少 3 帖
:
七 叶一 枝 花
, ,

见肿 消 ( 菊 叶三

经方治疗低血压

经方治疗低血压

经方治疗低血压(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来给你聊一张,用于治疗低血压的专方。

这张方子,我很喜欢。

喜欢的原因,在于它合乎法度,实用性强。

你来看一下——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制附子、炙甘草、白术、柴胡、陈皮各12克,当归15克,升麻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口服。

这张配伍,在业界很有名。

它最初刊载于1989年的《陕西中医》上。

刊发之后,业界不少人效仿,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关于这个方子,还有一张验案。

我给你复述一下,咱们一起体会。

话说有一个女子,年54岁,是一个工人。

她说,自己从最近这半个月以来,一直都头晕,还有些恶心,不爱吃饭,睡眠质量下降,经常半夜醒来,再难睡去。

和以前比,爱忘事儿。

当时,这个人还以为自己头晕是源于高血压。

结果到医院一查,发现是低血压。

所有这些,都是低血压带来的。

其实,这个人从前的血压,也都是在正常范围的低值偏上一点。

这一回成了低血压,也让此患有些意外。

刻诊,见脉象弱,舌苔薄白,口干。

结果,医家立刻给她用了上面我讲的方子。

结果3剂以后,自觉诸证消失。

一量血压,正常了。

随后,再服上方三剂,停药。

随访两个月,没有复发。

这个验案很简单,但是十分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上方的适应症。

其实,这个人的低血压,就属于典型的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的低血压。

你看啊,这个人,脉象弱。

脉象弱啥意思?就是你搭上去以后,轻易感受不到,只能重取,才能感受到细微的脉象。

这就说明,这个人的气血不够,脉道鼓不起来。

其次,此人舌苔薄白,口干。

口干,如果真的是因为缺水、阴虚,那患者的舌苔往往不是薄白的,而是说少苔、无苔,或者黄苔。

既然不是因为阴虚而口干,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口干?很显然,是患者的中气不足,脾胃之气虚弱,不能输布津液,这才导致口干。

名中医低血压

名中医低血压

名中医低血压(眩晕)五个秘方低血压(眩晕)秘方(5首)21.1益气健脑汤【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组成】潞党参、黄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陈皮、当归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麦冬、焦白术、炒枣仁、朱茯神、怀山药、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取汁,连煎2次。

然后,取2次药汁混合,日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健脑。

【方解】本方主治病证属于心脾气虚,究其因多由思虑伤脾,运化之官失职所致。

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怀山药益气健脾;当归、生地、麦冬、酸枣仁补血养心;复配以龙骨、牡蛎,微寒潜镇以安心神;升麻、柴胡升发清阳;茯神、朱砂镇心宁心;天麻、半夏化痰祛浊,合而为用,对头痛健忘症属心脾气虚者较为适宜。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脑鸣,短气懒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肢软神疲,脉细缓无力,口干不渴,舌淡苔少,血压偏低之心脾气虚患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凡阴虚火旺者慎服本方。

21.2加味扶正升压汤【来源】张三合,《千家妙方·上册》【组成】人参10克(或用南五加皮15克代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生地20~30克,炙甘草、陈皮各15克,枳壳10克,阿胶15克(烊化兑服),黄芪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养阴。

【主治】低血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一般连服10剂左右即获显效或痊愈。

21.3升压汤【来源】李以松,《福建中医药》(5)1984年【组成】黄芪、党参各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北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5剂为1疗程。

【功用】益气升压、安神定志、增强机体免疫力。

【方解】本病多因气血亏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心阳不足,心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脑髓及五脏失养所致,治以补益气血为主,故方用黄芪、党参补气生血,升压强心;麦冬、五味子安神定惊;柴胡引诸药上行,并有镇静、镇痛作用。

中医治疗低血压经验方——升压汤

中医治疗低血压经验方——升压汤

中医治疗低血压经验方——升压汤
【仅供参考】
升压汤组成:黄芪、白术、人参、当归、五味子、桔梗、陈皮、炙甘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低血压主要是因为气血不足所致。

方解: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补气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增强,气血生化自然源源不绝,故共为君药。

当归补血养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为臣药。

五味子收敛精气,防止气血散失,妙用少量桔梗引气血上行直达巅顶。

补气之品容易壅滞气机,用少量陈皮燥湿理气,三药共为佐药。

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而为使药。

诸药合用有明显升高血压作用。

备注:禁食白萝卜。

这是多年临床经验方。

经典验方

经典验方

经典验方一、心血管1、高血压(1)海带30克,草决明15克。

海带凉浸泡3小时后,用两样放在一起煎煮,海带可以吃,汤可以喝。

轻者一日一次,重者一日二次。

(2)取新鲜莲藕2.5斤切碎,生芝麻1斤压碎,加冰糖1斤压碎,放入锅内蒸熟。

取出等凉时分成5等份。

每天服用一份,在严格忌口的情况下,一般人五天可以降到正常,重者再服五天。

(3)降压枕:菊花1000克,川芎、白芷、丹枝各200克,用洁净布缝枕袋,装上药当枕头用。

(4)每天贴足治疗高血压:吴茱萸100克,醋少许。

将吴茱萸研成细粉,用醋调。

每晚临睡时,贴涌泉穴。

每日一次,过几天测量一下血压,正常后停止使用。

(5)高血压秘方:白胡椒7粒,南杏仁4粒,桃仁100克,枝子50克。

说明:A、将上例中的药研成粉末。

B、用鸡蛋清混合后捏成饼状。

C、晚上睡前贴在脚心上,用纱布包好,男左女右。

D、第二天起床后除去。

(一副只能用一次)E、如发现脚上有青色,乃是正常现象。

F、轻者3副,重者5副,连续使用,不可隔天。

(注意:此方忌口服)(6)无糖尿病降压方:银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蒸熟早晚服用适量。

(7)500克红葡萄酒泡洋葱(洋葱切八瓣),泡七天后,每天喝100克。

(8)十个山楂片加冰糖熬,连服10天。

(9)天水膏:爱发脾气念佛珠清火气,10-20克冰片放瓶子里,生气时嗅冰片的香气可以清肝火。

用2——3克冰片磨粉调白色的医用的凡士林膏,调成两个蚕豆大小每晚贴在脚心的太冲穴(肝火型的高血压)肾虚型的高血压贴在脚心的涌泉穴上。

(10)醋浸花生米治疗高血压:花生500克,醋适量。

将花生米放入碗内,用好醋泡七天,每日早晚各吃10粒,血压上降后可隔数日服用一次。

清热、活血。

用治高血压,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2、心绞痛(1)花生壳一次50克,绿豆16—17克,加水煮,早晚喝半月即可,忌口。

(2)五倍子粉9克用水调成糊状晚上贴肚脐,第二天揭下,一次即可。

(3)干山楂30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煎煮当茶喝。

中医治疗低血压要分型论治

中医治疗低血压要分型论治

中医治疗低血压要分型论治*导读:中医认为低血压多由于气虚阳虚,阴血亏虚或气阴两虚所致。

治疗时要分型而治,切不可一概而论。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低血压多见于脾胃虚弱者;脑力劳动者;或脆弱的老年心脏病人。

认为多由于气虚阳虚,阴血亏虚或气阴两虚所致。

气虚阳虚心脉鼓动无力,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心脉失养;阴血虚亏,血脉不充也致心脑失养,或由肾阳虚,脑髓空而致头晕,眼花甚者晕厥;气阴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低下而发头晕,耳呜,畏寒肢冷,腰酸腿软,不欲饮食,疲乏无力,临床伴有低血压等症状。

*以下是分型论治:*(一)气虚阳虚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

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a.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

方可选独参汤加减。

经验方: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b.脾虚或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

方可选补中益气汤。

c.肾阳虚有身寒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

方可选保元汤,真武汤,四逆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

经验方: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1剂。

*(二)气阴两虚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

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a.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

常用生脉饮,炙甘草汤。

经验方: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煎后一日分三次服用。

(有发炎疾病、火气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气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方。

)b.肾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耳呜、耳聋、腰酸、腿软、神疲、健忘等症状。

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等加减。

中医怎么治疗低血压

中医怎么治疗低血压

中医怎么治疗低血压一、肉桂五味子治低血压【功能主治】升压。

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低血压患者35例,其中显效26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

二、党参黄芪治低血压【功能主治】升压。

主治低血压。

【处方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6例低血压患者,1年后随访,痊愈32例,好转18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89.2%。

三、黄芪当归治低血压【功能主治】补元益精,疏肝升清。

主治体质性低血压。

【处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鹿角胶10克(烊冲),枸杞子10克,熟地30克,柴胡10克,升麻6克,醋香附10克,炒积壳15克,葛根10克,陈皮6克,砂仁(后下),山萸肉15克,桔梗10克,细辛3克,麦芽30克,炙甘草10克,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

30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张某,女,54岁,农民。

眩晕旋作,伴头昏、乏力、心慌多年,近已影响劳动及家务活。

面色带白、精神不振、头晕头昏,活动加甚;耳鸣、心慌,全身乏力,腰膝酸软,脉细弱,苔薄白,舌质黯红。

血压10.0/6.0千帕(75/45毫米汞柱),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界限性脑电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心率60次/分,S-T段轻微改变。

诊为体质性低血压。

证属肾元不足,肝用疏泄不及,心脑血虚。

按此方治疗3个月痊愈,随访1年,症未复发。

四、制附片枸杞子治低血压病【功能主治】本方温肾填精,适用于肾精亏损所致低血压。

主治头晕耳呜,健忘,腰酸腿软,神疲嗜睡,怯寒,手足不温,夜多小便。

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组成】制附片10克,肉桂、仙灵脾各9克,补骨脂12克,熟地、山萸肉各10克,枸杞子9克,黄精12克。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该法适用于体质性、体位性及内分泌功能性低血压,多因禀赋不足、房事不节、精气神亏损而致脾肾两虚。

症见头晕目眩,乏力肢倦,少气懒言,健忘神疲,腹胀便泻,肢冷,巅顶凉,畏寒喜暖,面色清淡,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妇女月经不调,带下清稀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以健脾益气、温肾壮阳。

方药:九制黄精饮与异功散加减,药如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

典型案例患者,男,32岁,素体虚弱,血压波动于75~90/45~6Omill Hg,时头晕目眩伴肢冷神疲5年,多方医治无效,现症状加重,出现健忘,腰膝酸软,畏寒喜暖,便稀夜尿多,面色清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

中医诊断:眩晕,脾’肾两虚证;西医诊断:原发性低血压。

治以滋阴补气、温肾健脾,方选九制黄精饮合异功散加减,药用肉桂10g,附子lOg,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lOg,党参20g,白术10g,黄精20g,陈皮10g,杜仲10g,炙甘草lOg,水煎服。

l剂/d,分2次服,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

守方服用半月后改服桂附地黄丸,每次l丸,2次/d,人参10g煎汤送服,治疗月余,血压恢复正常至97/60~75 i11 Hg,诸症消失。

燥湿健脾法该法适用于脾虚湿盛、湿困脾胃之证,多见于内分泌功能病变或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症见头痛如裹,时欲卧难久立,身重肢胀,口黏腻或见纳呆胸闷腹胀或时有恶心,便稀尿清长。

多于阴湿时节及食甜腻之物后加重,查见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腻,脉缓,治法燥湿健脾、化痰理气。

方选九制黄精饮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如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砂仁、木香、天麻、生姜、大枣。

典型案例患者,男,44岁,自述慢性低血压病史20余年,于春夏时加重,血压波动于79~90/52~68 lnnl Hg之间,就诊时血压79/65 nlm ,胃镜检查诊为肥厚性胃炎。

低血压中医案例

低血压中医案例

低血压中医案例低血压是指人体血压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出冷汗等。

中医认为低血压是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来改善症状。

下面将列举10个低血压中医案例,供大家参考。

1. 案例一:女性患者,23岁,低血压多年。

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心悸,常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治疗方案为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采用益气养血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案例二:男性患者,42岁,低血压伴有心悸、出冷汗。

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治疗方案为补益心气,调理脾胃。

采用养心气汤配合健脾和胃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3. 案例三:女性患者,35岁,低血压伴有头晕、乏力,经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治疗方案为健脾益气,补充营养。

采用补脾益气汤配合补益营养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4. 案例四:男性患者,50岁,低血压伴有乏力、出冷汗,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治疗方案为滋补肝肾,调理气血。

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5. 案例五:女性患者,30岁,低血压多年,经常感到头晕、乏力。

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治疗方案为补气养血,激活身体机能。

采用四物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6. 案例六:男性患者,45岁,低血压伴有心悸、乏力,经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心肾不交,治疗方案为滋补心肾,调理气血。

采用补心肾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7. 案例七:女性患者,28岁,低血压伴有头晕、乏力,常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治疗方案为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采用益气养血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8. 案例八:男性患者,38岁,低血压伴有心悸、出冷汗。

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治疗方案为补益心气,调理脾胃。

千古验方

千古验方
十二、治疗增加血小板验方
1、维生素B 4口服2片,(维生素B 4每片2.5毫克)每日服3次,连服3个月。
2、生吃带红皮花生米,(红皮不要去掉)每日吃100克,连吃3个月。
(以上1、2两种方可同时服用,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血小板数可增加。)
连服3天咳嗽即止。(食后如口腔内有蒜味,可用红茶水加糖少许漱口可除味。)此方效果颇佳。
13、止咳化痰:老醋,冰糖等量。将冰糖捣碎,在醋中泡二天,待冰糖溶化后可
服,每天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0—15毫升,有特效。
14、慢性气管炎:五味子250克,鲜鸡蛋8—10个。把五味子放入盛器中浸泡15
十三、治疗白细胞减少验方
花生米50克,大枣10个,猪蹄2个炖熟,一日分二次服。
十四、治疗肺结核验方
1、鸡蛋壳6个,研成细末,放入蛋黄搅均后放在搪瓷器内,于碳火上炒拌黑色,即有褐色油渗出,将此油盛有盖的碗内备用,每次饭前1小 时服5粒,每日3次。
8、大蒜十几瓣,去皮捣成泥状,放在杯中,加入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混合后
当茶饮,每日一次,严重者日服二次,(胃病者不适合)此方特效。
9、减轻咳嗽:睡前喝一口香油,第二天起床后再喝一口,咳嗽能明显减轻,坚
持数日可治愈。
10、小儿咳嗽: 挑个大、汁液饱满的鸡胆用针挑破,把胆汁挤到小勺里喝下。吃一个就好,若不好第二天再吃一个。
4、感冒:鲜白萝卜一个,葱白3根,生姜3片,将将萝卜洗净后切片,葱白切断,
煎水服用。
5、伤风感冒:搓脚心的涌泉穴,直到手心、额头出汗为止。
(二)、治疗防治感冒验方
将生姜洗净(500克)整个用盐搓揉腌制,然后以酱油、白糖、味精、香油做卤汁,再把姜浸泡其中,置于瓶中封闭,放入冰箱,7天后食用。随吃随取,每天早餐当下饭小菜吃6~8片。(此方既防感冒又对治鼻炎有效果)

刺五加治疗低血压

刺五加治疗低血压

刺五加治疗低血压案例:陈大妈的家离镇上比较远,一天,她儿子来到药店对我说,近半年来陈大妈精神很不好,头总是晕晕的,老是想睡觉,要我推荐些药给她吃。

我问他,陈大妈还有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他说没有。

我想,这些症状如果服用西药,还真没有什么好的药物;如果用中药则可能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中老年妇女来说,引起这些症状最为常见的原因,按中医的说法就是气血虚。

于是,我嘱他买三服十全大补汤给陈大妈补补身子,我还交代,在煎药时,加些瘦猪肉,不仅味道较好,效果可能也会更好些。

半个月后,陈大妈和她儿子一起走进了我所在的药店。

她儿子说,陈大妈上回吃了三服十全大补汤,一点效果都没有。

于是,他带她去卫生院检查,检查结果是患了低血压。

医生说,治疗这种病目前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引起陈大妈血压低的原因,可能是营养不足,建议用些补药。

于是,卫生院的医生给陈大妈开了一个星期的点滴,药物是氨基酸和生脉饮。

然而钱花了不少,效果却没有。

我给老人量了血压,结果是80mmHg/55mmHg。

据我所知,对于低血压,基层医疗单位还真没有什么好的西药来对付它!于是,我建议陈大妈到三甲医院诊治。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我也很快把它忘记了。

后来的一天,我和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读卫校时的同学通电话时,无意中讲起了治疗低血压的经验,从他处我得知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于是,我又记起了陈大妈的事,并很快和她儿子取得了联系。

她儿子说,陈大妈已吃了近两个月的药,还是没有用!不知是什么缘故,这病怎么这么难治?于是,我要他立即前来拿药。

可是,她儿子说,陈大妈看了好几个医生,吃了好多药,钱花了一大把,治疗却没有一点效果,他和陈大妈对治疗都失去了信心。

在我的再三劝说下,陈大妈答应先服用一个月的药试试。

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是,服药20天后,陈大妈不仅症状有了明显好转,血压也升到了90mmHg/60mmHg;继续服用一个月,血压达到了100mmHg/65mmHg。

陈大妈这回服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简单,就是刺五加片。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中医药治疗低血压目录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中药治疗低血压方法中医验方治疗低血压按摩食疗治低血压三个小药方帮你调治低血压民间偏方治疗低血压民间饮食治疗低血压低血压的饮食疗法老年人低血压的小妙方低血压患者自我按摩疗法补中益气汤治疗低血压低血压病人推荐饮食疗法低血压治疗偏方治疗低血压民间小偏方阿胶可改善低血压症状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虚劳”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乏力,心慌,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等。

青年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经色淡红。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生黄茂10g 党参15g 桂枝10g 当归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白芍12g 炒白术12g 升麻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

早晚空腹各服1次,10剂为1疗程。

加减: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加构祀子129,熟地黄15g;气血两虚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黄茂、当归用量加倍,另加桑堪子12g;脾肾阳虚,腰膝凌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10g;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加地骨皮10g,生龙骨生牡砺各25g。

低血压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获愈;亦有属于体位性低血压者,但相当部分患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属所谓原发性低血压。

慢性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多为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加之劳伤而发。

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脉道不利,运行无力,可见心慌,气短,血压较低,脉细无力;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气血来源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

若脾失健运,不能化生阴血,则影响气血的生化,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营卫不和,畏寒汗出,进而促成气血俱虚。

本方中桂枝重在振奋心阳,温经通脉,温荣营血以助气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党参、生黄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和血脉;白术、炙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以通血脉;更助升麻提升气血的作用,共奏益气养血,和营通脉之效汽血得充,心血得养,脉运畅达,则诸症俱消,低血压亦随之而趋升至正常。

中医辨证施治低血压

中医辨证施治低血压

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收缩压≤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

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

中医诊治低血压,临床表现以头晕为主,但应根据症状不同分清病变脏腑所在。

中医分型:气血亏虚:多见心悸、健忘多梦、神疲、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面色苍白等症。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乌鸡白凤丸牛肉黄鳝黑芝麻黑豆大枣三阴交关元太溪血海气阴两虚:脘腹坠胀、面色萎黄,心慌,气短,血压较低,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治法:益气滋阴,宁心安神。

生脉饮:人参10克,麦冬8克,五味子5克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咽干舌燥、腰酸盗汗、关节痛、脱发、乏力、失眠、耳鸣治法:补肾柔肝,滋阴降火。

五子衍宗丸桑椹、葡萄、樱桃、乌骨鸡、猪肉、猪肝、鹌鹑、鹌鹑蛋、兔肉、青蛙、鸭肉、鸽肉、心肾阳虚腰膝酸软、腰痛、小便余沥,气短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治法:温补心肾,振奋阳气天王补心丸+右归丸肾精不足:早衰,脱发齿松,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精神呆钝,健忘,舌瘦,脉细无力治法:补益肾精,充养脑髓。

六味地黄丸、河车大造丸按摩食疗治低血压按摩法:1. 用大拇指用力按压两只手掌心的“心包区”3~5分钟,每日1~3次;2. 晨起后,取橡皮筋2根在双手中指和无名指第1个关节处各绕几圈,1分钟后取下,每日1~3次;3. 用拇指按压双手上的“神门穴”(位于掌心“手腕线”下小指侧)、“大陵穴”(位于掌心“手腕线”下面中央),各5分钟,每天3次。

【注意事项】1. 增加营养。

多食一些温补脾肾的食物,如狗肉、羊肉、公鸡肉、鸭肉、黄鳝、蚌肉、黑芝麻、大枣、扁豆、桂圆、莲子、辣椒、韭菜等。

2. 适当多吃食盐。

可提高血压,改善头昏、困倦无力的症状,但食盐摄入量也不可太高(一般来说,以不每天不超过6克为宜)。

3. 常吃生姜。

生姜含有挥发油,能促消化,健胃,升高血压。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医学上把成人连续3次测量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称低血压。

临床上,有症状的低血压常出现头晕目眩、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失眠烦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位性眼前黑矇甚则倾倒等症状,中医按“眩晕”、“虚劳”等范畴施治,有独特优势。

中医辩证低血压中气下陷症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甚则眼曚仆倒,神疲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补脾益气,升阳举陷。

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枳壳10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山药15克,桔梗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成药有补中益气丸等。

气阴两虚症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甚则眼曚仆倒,精神萎靡,口干咽燥,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纳差,舌红少苔,脉细弱。

治宜补气养血,滋阴润燥。

方选归脾汤合生脉散加减: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2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6克;成药有归脾丸、生脉饮口服液等。

肾阴不足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健忘,五心烦热,眠差盗汗,舌红苔少,脉细弦。

治宜益肾补阴。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5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龟板15克,枸杞15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知母10克;成药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心肾阳虚症见眩晕,心悸或心胸憋闷,自汗,神倦嗜卧,腰背酸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便溏,或有阳痿遗精,舌淡或淡胖有齿痕或紫暗,苔白,脉细弱或沉迟。

治宜温补心肾,振奋阳气。

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干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制附子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黄芪20克,牡丹皮10克;成药有金匮肾气丸等。

湿困中焦症见头矇不清,胸闷纳呆,食欲不振,口干口黏,大便不畅或伴有恶臭,舌淡红,苔厚腻或黄,脉濡缓。

四逆汤加味治疗顽固性低血压两则

四逆汤加味治疗顽固性低血压两则
因情 志 不 遂 , 肝 火 旺 , 火 交 织 ,日久 不 愈 。皮 损 以燥 痒 为 心 湿
主 , 似 阴 血 不 足 , 肤 失 养 , 为 湿 热 内 蕴 , 织 缠 绵 , 于 看 肌 实 交 阻 肌 腠 , 肤 经 络 阻滞 , 于 濡 养 而 成 内 越 湿 外 越 燥 之 证 。 同 时 肌 失 心 烦 口苦 舌 苔 黏 腻 , 为 湿 热 内蕴 之 故 。本 证 热 重 于 湿 , 重 均 故
用龙 胆草 、 栀子 、 黄芩 、 黄连 、 生地黄 、 叶 、 竹 丹皮清 心肝火为
主 , 湿 热 为 辅 , 用 当 归 、 芍 、 梅 滋 阴 补 血 。服 用 6剂 后 , 祛 再 白 乌 病 情 明显 减 轻 , 火 渐 去 。后 期 加 用何 首 乌 以养 血 滋 阴 为 主 。 湿 其治疗切 中病机 , 年顽疾 1 而 愈。 多 月
( 收稿 日期 2 0 0 9—0 7—2 4)
甚 。皮 肤科 诊 断 为 泛 发性 神经 性 皮 炎 ,服 用 多 种 药物 及 外 用 药 膏, 未愈 。 : 身 皮 肤 弥 漫性 肥 厚 , 糙 干燥 , 纹 加 深 , 之 硬 查 全 粗 皮 触 如皮 革 , 上有 细 薄 脱 屑 , 以 背部 , 尤 四肢 伸 侧 为 重 。平 素 烦 躁 易

3 2・ 3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1 0 0年 2月 第 1 9卷 第 2期 JT M. e. 0 0 V 11 N . E C Fb 2 1 , o.9, o2
1g 5 。继 服 3剂 后 皮 疹 消退 , 肤 干 燥 、 屑 , 胆 草 、 子 、 皮 脱 龙 栀 黄 芩 减 至 6 , 车 前 子 、 鲜 皮 、 公 英 、 泻 , 当归 1g 白芍 g去 白 蒲 泽 加 5, 1 g 又 服 3剂 , 愈 。 5。 病 12 阴 囊瘙 痒 症 . 郑某 ,男 性 ,3 0岁 ,2 0 0 6年 5月 2 初 01 3

医案纪实……低血压症

医案纪实……低血压症

医案纪实……低血压症某网诊女患者,平素头昏头疼、心烦无力,依靠咖啡缓解度日。

于是遍访西医治疗,西医谓低血压,敷衍其多运动增强营养就行。

无奈又寻于中医,医以补中益气汤、桂枝汤、麻黄汤之类纷乱杂投,初觉稍有缓解,然一停药,即前功尽弃。

患者倍感绝望,幸当今网络之发达,患者于网上得知王师之大名,见王师治疗低血压之撰文巧妙绝伦,顿感柳暗花明。

遂网络求诊于王师,尽诉其病:现年36岁,血压50/80左右,头疼头昏,极易犯困,尤到中午时分。

时常心烦意乱,入睡困难,睡后又易醒来。

四肢冰凉,食欲不佳,性欲冷淡。

腰部不舒,哺乳期曾有严重腰疼,难起床席。

月经常持续十几天,而量又极少。

自小以来,不常出汗,大便亦不通畅且有痔疮脱肛。

据以上诸症,王师细细思量,飘然处方:生黄芪30g 当归15g 太子参30g 白术30g 干姜15g桂枝15g 肉桂10g 生甘草30g 枳实15g 陈皮10g 生麻黄10g 川芎10g 北五味子15g 熟地30g 卷柏15g 栀子10g 生姜30片大枣10g 7付水煎服日三次。

待药至尽剂,患者反馈,诸症皆失,精神倍增,睡亦安稳,大喜不已。

医案解读:此患者头昏无力,心烦不眠,手足厥逆,纳差性冷,月事淋漓量少,汗少便艰,痔疮脱肛虽诸症庞杂,然分明一派气虚血弱,中气不足,阳气难布之侯,故现之于脉可见低血压。

治当补气养血,重振中气,温阳通脉为法。

乃以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理中汤疗倦怠少气,四肢不温,食少纳差。

又用阳和汤合桂枝汤将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予以加强。

至于枳实更妙,既有行气升压之功,又有疗脱肛之效。

五味子则更是孙思邈疗苦夏虚乏无力之妙味。

心烦不眠则有栀子,痔疮脱肛又有卷柏。

诸药合用,交相呼应,火力全开,扫荡诸症,尽显“汤者荡也”之本色,其高明以为何如!(学生徐飞写于2017.12.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低血压验方
1、枸杞子25克,红枣30个,红糖适量,加水煮到枣烂为止,一次服完,每天一次,服一周后可恢复正常。

2、甘草20克,桂枝40克,肉桂50克,将三种药混合,分三天当茶饮服。

(对有实热症或血虚、有热症者不宜用)
十一、治疗贫血验方
1、何首乌8两,放在米饭上,两蒸两晒,晒干研末,早晨饭前冲服5钱。

2、取西红柿2个洗净,鸡蛋1个,煮熟,同时食下,每日1~2次。

、治疗降脂、降压验方
1、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先将玉米粉在碗内加少许水调稀备用,再将粳米洗净,放锅内加清水,用武火煮九成熟时,再把已调稀的玉米粉倒入锅内,边煮边搅(改为文火),当米煮成粥后食用,每日二次,早晚餐服用。

老生常谈降压三招
(1)、每天早晚搓脚心(涌泉穴)各180次,该穴降压要穴。

(2)、经常吃山楂或山里红,每天3—4个即可。

(3)、长吃芹菜,一是经常凉拌(叶别)
治疗降血脂验方
1、山楂12个,水煮熟,凉后去核,冲水饮。

2、顶花带刺嫩黄瓜3根,洗净,晚上每隔1小时食1根。

3、大米100克,山楂30~40克,(鲜的60~80克)砂糖10克。

先把山楂用水适量煎取汁,在加上大米煮成粥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