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课程目标: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学会认识镜面对称的概念、图形的镜面对称性质和判断物体是否具有镜面对称的能力。

通过观察镜面对称物体和完成相关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图形特征。

二、学习(25分钟)1. 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 展示一组镜面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镜面对称轴。

3.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如下练习:a) 在图形中勾画出镜面对称轴。

b) 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

c) 找出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并画出其镜面对称轴。

4. 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镜面对称的判断方法。

三、活动(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镜面对称的图形,让他们用小木棍模仿出镜面对称轴,并观察形成的镜面图形。

2.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并找出它的镜面对称轴,然后向全班展示并讲解。

四、总结(5分钟)1. 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判断方法。

2. 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镜面对称?五、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判断它们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六、延伸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展开,可在下节课进行)1. 导入对称的概念,观察物体的旋转对称性。

2. 制作对称图案或折纸,锻炼学生的观察、创造和操作能力。

3. 分析一些具有镜面对称和旋转对称特性的自然物体,如植物和昆虫。

希望以上设计对你有帮助!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和素材,请随时告诉我。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

(板书:镜面对称)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3的图片。

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三、拓展应用: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镜面对称》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1. 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 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

- 利用镜面对称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1.2 教学内容•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图形的镜面对称判断和构造。

1.3 教学方法•输入引入法:通过提问或展示事物,引发学生思考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探究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发现图形的镜面对称特点。

•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镜面对称的判断和构造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1.4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教师呈现一幅镜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你有没有注意到镜子中的图形和实物是什么关系?•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镜子中图形与实物镜面对称的结论。

第二阶段:概念引入•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呈现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例如正方形、五角星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形的镜面对称轴。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镜面对称的特点,并完成相关练习。

第四阶段:探索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一个任意图形,并尝试找出图形的镜面对称轴。

•学生互相交换纸张,评判对方画出的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并给出理由。

第五阶段:归纳总结•学生进一步探究镜面对称的判断和构造方法,分别整理并总结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知识。

•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醒,并复习重要概念。

1.5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口头答辩,评价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尝试运用探究法和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了他们对镜面对称知识的深入理解。

然而,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学时间安排上可能过于紧凑,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探索时间不足。

如果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他们可能会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提出更多有意义的观察和思考。

数学教学:“镜像对称”教案镜像对称

数学教学:“镜像对称”教案镜像对称

数学教学「镜像对称"教案镜像对称“镜像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三课时(第69、70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镜子、教科书第71页的开放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玩一玩镜子,创设情境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师: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师:这是怎么回事?二、引导探索,体验镜像对称的特点1.出示教科书第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1) 师: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2) 生: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师:(放大房子图)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

(出示课题)2.请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

(1) 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象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象是什么?(小组活动)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2) 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

(3) 出示教科书中第69页的小朋友照镜子图(例3)师: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3.师说:“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照照镜子吧,好吗?”出示三面穿衣镜,请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笔。

我往左走,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学生任意做动作……三、运用拓展1•判断。

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镜面对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知道镜面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方式。

2. 使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能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1. 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2. 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镜子、图片、课件等。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照镜子、舞蹈表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回答:都是通过镜子实现的,左右对称等。

3.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镜面对称。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镜面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方式。

2. 教师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规律。

3.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镜面对称的,并说明理由。

4. 学生练习: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变换,并展示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创意设计?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师布置作业: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创意设计。

板书设计:1. 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2. 镜面对称的应用作业设计:1. 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练习。

2. 创意设计:运用镜面对称设计一幅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2. 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镜子、图片、实物等。

2. 学具:每人一面小镜子、练习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形象,引导学生发现镜子中的自己与实际生活中的自己是否一致,引出镜面对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用镜子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对称轴、对称点,并尝试画出对称图形。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穿衣搭配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镜面对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7. 拓展: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运用镜面对称原理设计有趣的图案或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镜子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镜面对称的应用。

4.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

2. 通过实例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镜面对称应用案例。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10篇)《镜面对称》篇1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69例3、做一做和p71的练习4、5、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教学难点:镜面对称中左右方向相反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认识,知道对称图形的特征,另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镜面对称有很多了解,这节课就是在这些基础,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听老师的口令,学生做动作,先做正确的动作,再做反向的动作(目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让学生体会左右方向相反作准备)二、故事设疑,初步感知镜面对称讲《猴子水中捞月》的故事。

你们猜一猜,小猴子能摘到月亮吗?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可能答:是影子,是水中的像),(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此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的“物体能够在水面形成倒影”)三、介绍镜子的发展史人比猴子聪明,由水面能成像而发明了镜子(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四、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大家经常照镜子,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可能回答:一模一样,大小相同等)是不是这样呢?老师示范,并调动学生的已有的旧知形成镜面对称的映像那还有什么奥秘呢?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并可以做一些动作,看你发现了什么,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情况(目的: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前后、上下的关系)(在这次活动中可能有学生会发现一些规律,也有可能说不到位) 师生游戏:请一位学生上台,师生配合扮演人和镜子中的像,通过一些动作游戏让学生感知前后、上下是相同的。

学生游戏:分两人小组活动做游戏。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活动,进一步体会物和镜子中的像的前后、上下是相同的,并总结板书出来)在此活动中,可能有的学生发现了左右的问题,如果有就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通过后面的活动再次体会;如果没有,就直接开展下面的活动。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小镜子每人一面、课件、大镜子一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二、镜面对称1、照镜子体验。

师: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生:镜子里外的小朋友动作都一样的!师:对,照镜子也是一种对称现象,叫做“镜面对称”。

一齐说一遍。

小朋友看看镜子的同桌在做什么?也可以跑到镜子前面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镜面对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2.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4、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使学生体会自然美与数学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情景在黑板前竖一面可携带的大镜子,教师组织学生依次到镜子前照一照,学生可对着镜子作各种动作,如:打招呼,做鬼脸等。

2.师提出问题:(1)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2)为什么会出现和一个自己行为一样的人呢?生回答:那是一面镜子。

师导入课题:镜面对称。

(板书)[设计意图]创设活动情景,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1、游戏设疑,感知镜面对称教师请两名学生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作一些动作。

生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实践体会。

学生讨论后,教师让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自己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镜子前作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

进一步体验镜外人与镜内像的不同之处。

师引导学生小结镜像对称的特点:照镜子时,人与像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改变。

3、找有关镜面现象的生活原型师:在生活中你能说出其他镜面对称的现象吗?生:水面上小船的倒影、池塘边树的倒影……….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1)在这幅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生:有两栋房子,六只天鹅,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里面包含着他们的影子。

(2)师:水上房子和水下房子是相同的吗?他们的方向怎样?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3)让学生观察另一幅图画并说明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主动性。

联系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欣赏图片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表演、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探究,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具: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

教学流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出示书中“倒影”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这些景色美吗?请大家再来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关。

生1:反过来了。

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长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长了。

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样,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过来的。

师:所以,我们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实,平静的水面就是一面平放的`大镜子。

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师: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研究镜面对称。

2、提出学习目标(1)照镜子,做各种动作(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动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说镜面对称的特点。

二、展示学习成果1、小组内展示(1)学生个人到大镜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归纳本组同学的发现。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镜面对称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教学用具:大镜子一面、小镜子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1、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月亮真的掉到水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2、汇报:平静的水面就象镜子一样,猴子捞的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当然捞不到月亮。

水面这个大镜子真是太奇妙了。

3、同学们,平常你见过这种现象吗?出示第一幅主题图。

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的倒影。

4、继续欣赏水面对称图片(说明这些都是对称现象,大小形状一样,是一种上下对称。

)5、导入镜面对称师:除了水以外,你还见过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东西吗?(镜子。

出示第二幅主题图。

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面对称)二、探索新知,验证结论。

1、检查预习,感知镜面对称(1)提问: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家照镜子”,通过照镜子你有哪些发现呢?(2)表演:老师请同学们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

(向前、向后、蹲下、起立、举左手、右手等动作。

)(3)讨论对错: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

(师随机各请出一名同学,重复自己的动作。

)让学生充分讨论对错?2、亲自体会,理解镜面对称:(1)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请几名同学分别到镜子前照一照。

(做各种动作)要求仔细观察体会动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的手?(3)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第三课时认识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二、学习重难点: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1、观察活动一:(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

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公开课镜面对称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公开课镜面对称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公开课镜面对称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湖面对称,镜面对称。

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体验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2、通过亲自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照镜子时,镜子里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学情分析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的知识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它富有变化性,。

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简单引起学生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比拟方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来体验,在“玩‘中学,从体验中获得知识,也有局部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特征不易理解,可能会对镜面对称特征感知、描述有肯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时采纳动静结合的方法,在操作体验中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

3、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于 2022-11-13 14:19 编辑教学过程教学课件:1、学生的镜像能力比拟欠缺,如果直接推断有困难,可以拿镜子照一照。

2、为了强化强化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直观感受,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照一照镜子,自己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例如,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么刷牙的,怎样吃饭的〔左手拿什么,右手拿什么。

〕3、面对称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玩一玩,看一看,猜一猜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教会学生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镜面对称 教案(通用8篇)

镜面对称 教案(通用8篇)

镜面对称教案(通用8篇)镜面对称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第三课时《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

二、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镜面对称及其应用,观赏镜面对称图形;思索并探究镜面对称下图形的变化。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动手操作、观看和想象力量。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照镜子、玩嬉戏等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四、教具预备:镜子、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观看“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出问题。

(二)、新知探究1、照镜子体验。

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伴侣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难点!)(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转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3、巩固练习嬉戏“照镜子”。

老师做镜外人动作,同学做镜中人动作。

4、拓展练习(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2)、利用镜子找另一半。

(3)、镜子中的数字。

(4)、图片观赏。

观看一下,图片中真实的景物和他在水中的倒影有什么关系?小结:外形、大小相同;景物中上下位置不同的两个点再倒影中的位置恰好相反。

(三)、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说说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有什么收货?(四)、布置作业:写数学日记《镜子里的学问》镜面对称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熟悉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观看力量、动手实践的力量。

3、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熟悉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二年数学上《认识镜面对称》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设计

二年数学上《认识镜面对称》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设计

二年数学上《认识镜面对称》设计100以内数的认
识板书设计
镜面对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镜面对称的变换可以得到与原图形相似但方向相反的图形。

下面是一种针对100以内数的镜面对称认识板书设计:
1. 准备材料:
- 黑色书写笔
- 彩色纸
- 剪刀
- 胶水
2. 设计步骤:
a. 准备一个A4纸张作为底板。

b. 在底板上画一个垂直的虚线,将纸张分为左右两半。

c. 在左边一半的纸张上写下1到100的数字,每个数字占用一个方格。

d. 使用剪刀将右边一半的纸张剪下。

e. 将剪下的纸张翻转过来,然后与左边的纸张对齐,粘贴在底板上。

f. 使用黑色笔在虚线右侧画出一面镜子,表示镜面对称的效果。

g. 选取几个数字,如11、22、33等,将其在虚线右侧使用黑色笔标记,表示这些数字经过镜面对称后与原来一样。

h. 在底板上写下标题:“认识镜面对称”。

3. 可选扩展:
a. 添加剪贴图片,以展示镜面对称性质在实物中的应用,如蝴蝶、人脸等图案。

b. 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些数字,并使用纸张进行剪切和对称粘贴操作,加强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应用。

这个认识板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的镜面对称性质,在实践中操练并加深理解。

二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镜面对称-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镜面对称-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镜面对称-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第五单元“图形与几何”的第三课,主要围绕镜面对称的概念展开。

教学内容将包括镜面对称的定义、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识别和创造镜面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对称图形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称轴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对准和对称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剪刀、彩纸、对称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舞蹈中的对称动作,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授:介绍镜面对称的定义,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展示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利用镜子、彩纸等学具,自己动手制作对称图形,加深对镜面对称的理解。

4.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识别和创造镜面对称图形。

5.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展示镜面对称的定义、特征和实例,同时配以图形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对称图形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镜面对称的例子。

课后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并能在实际中应用。

同时,考虑如何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练习。

---本教案按照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要求编制,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基本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的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思维。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对于本课“镜面对称”而言,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称轴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对准和对称问题。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第三课时认识镜面对称一、教课目的1、经过察看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2、经过实质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活动中,感觉镜面对称的兴趣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指引学生踊跃参加与到数学沟通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可以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论与反省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可以鉴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三、教课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课过程导入前方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特别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1、察看活动一 1 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察看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觉?生桥与影子连在一同,风景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好同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方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有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关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察看活动二 1 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 再来察看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同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类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关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挪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挪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挪动的逆向性。

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地点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地点发生了对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1、观察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

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巩固练习:
1、游戏形式完成练习十五第四题。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看到的完整图象是什么?镜子里外的事物是什么关系?
2、独立完成第5题,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3、你觉得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