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_调查报告_0.doc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的调研报告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的调研报告作者:吴慧苏堆玉曹荣刚黄心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03期摘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与纠纷日益扩张化、复杂化、尖锐化。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出发,以求真务实的理性态度,采用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的对策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清除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的积弊,以期有益于已被提上日程的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的立法工作,对该领域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劳动争议司法实践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
作者简介:吴慧、苏堆玉,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曹荣刚,法学硕士,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助理审判员,研究方向:诉讼法学、民商法学;黄心宇,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253-05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案件数量增多、案情日益复杂、案件处理难度增大且社会影响较大,同时这类案件通常带有群体性特征,处理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但我国的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相关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且对这类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务求调研成果在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存在的相关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利于法官对此类问题的审理和裁判,以期有益于已被提上日程的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后劳动争议案件的立法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一些微薄之力,对该领域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于一个国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一个国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调查报告摘要国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转型和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国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
本文以某国营企业为例,通过调查和研究,总结了该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和发展方向。
调查背景该企业成立于上世纪初期,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勘探、开采、加工和销售等业务的国营企业,是国内石油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该企业需要推进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调查内容企业现状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该企业存在如下问题: 1. 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上下层之间的沟通不畅,影响了管理效率; 2. 企业生产工艺有待提高,导致能源消耗较大; 3. 企业内部存在多余人员,部门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待推进;4. 企业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导致形象和品牌降低。
改革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针对该企业提出如下的改革建议: 1. 推进管理创新,加强沟通和协作,完善内部体制机制; 2. 推进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能效,降低成本; 3.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内部培训和激励机制; 4. 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忠诚度。
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该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推进: 1. 着力推进“绿色石油”战略,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方向; 2. 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技术在石油勘探、生产和销售领域中的应用; 3. 加强国际合作,开发国际市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4. 探索产业多元化,逐步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
总结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该国营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只有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的推进,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努力和深入改革,该企业一定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国有企业改制的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改制的调研报告1. 引言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产权、管理、经营等多方面的重大改革,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有企业改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查询、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收集了相关数据和意见。
3. 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与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制经历了多个阶段。
起初是1980年代的改革试点阶段,随后是1990年代的全面推进阶段。
在2000年后,国有企业改制进入了新的阶段,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多元化和国资监管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尽管国有企业改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改制进展不平衡,一些企业改制措施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其次,一些企业改制后效益仍然不高。
再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依然突出,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国有企业改制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缺乏科学依据,导致一些改制举措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其次,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利益相关方各自追求自身利益,导致改制进程中存在阻力和矛盾。
再者,国有企业改制的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影响了改制效果的实现。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财务风险和管理困难等问题。
5. 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考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科学的改制方案,通过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式,确保改制举措的有效实施。
- 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形成改制的合力,解决存在的阻力和矛盾。
- 加快改制进程,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确保改制效果的实现。
- 强化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管理效能。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为了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前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
共访谈了10家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对100名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了相关的财务数据和市场研究报告。
三、调研结果1. 成果与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和市场化经营等措施,很多国有企业提高了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国有企业依然存在过度行政干预、财务状况不稳定和内部管理不规范等困扰。
2. 难题与挑战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
首先,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国有企业难以剥离与政府相关的职务安排和资金援助。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和方向不够明确,一些企业缺乏清晰的改革路径和目标。
此外,改革还需要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和人员流动问题。
四、改革建议1. 加强企业治理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同时,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2. 强化市场化经营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经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国有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同时,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3. 加强改革路径指导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有明确的路径和目标。
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关的改革指导意见和政策,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和重点。
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监管和评估,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4. 突出人才培养与流动国有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国有企业改制的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改制的调研报告国有企业改制的调研报告引言: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面之一。
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开展了一项调研活动,以便了解国有企业改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研目的我们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国有企业改制的现状和问题,了解国有企业改制的障碍和挑战,以及了解改制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教训。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
我们选择了10家中央和地方的国有企业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改制的进展情况、改制措施和效果。
同时,我们还对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和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收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国有企业改制的现状: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国有企业改制的进展较为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改制措施不够有力,改制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问题,改制后的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等。
2. 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和障碍:调研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改制存在以下问题和障碍:顽症不除,改制进程受阻;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等。
3. 创新实践和经验教训:我们调研了一些改制成功的国有企业,并总结了它们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教训。
这些企业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引进市场化机制,加强技术创新等方式,实现了经营状况的改善和效益的提升。
四、建议1. 加强改制措施的力度:政府应加大改制力度,出台切实有效的改制政策和措施,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向纵深发展。
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确保改制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合理权益。
3.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运作: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 引进市场化机制:国有企业应引进市场化机制,加强市场竞争意识,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结论: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改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国有企业改制调查报告
XX年国有企业改制调查报告XX市区仍有109家国有企业未改制,完成企业改制需要46 亿元总成本,约有万名职工需就业和社保安置。
这是全市实现科学发展、奋起赶超要直接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有着显著地域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的XX市区,为何国有企业改制进程如此缓慢, 以致目前改制成本高筑,推动企业改制如此艰难; 目前影响企业改制的冻结问题在哪里; 要采取哪些措施整体推进改制,是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实现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需要,是市直各部门,各企业班子要认真分析、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滞后的成因分析1997 年全市学南通,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全市上下刮起了改革风。
但未能从企业机制和职工身份转变上实行彻底改革。
遇上1998 年全市抗洪救灾文秘杂烩网与灾后重建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市属企业改革拖后了三年。
XX年起全省掀起国有企业改革热潮,XX各县区都集中时间、精力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但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力度较小,进展缓慢。
XX年起,市属企业市直各行业纷纷向政府呈送改制方案,但政府要抓的大事太多,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似乎提不上主要议题。
XX 年各部门以企业为单位向政府呈报改制方案,但市政府未成立改制办。
一个企业改制从改制立项、职工分流方案初审、资产评估、职代会成立、企业改制方案通过到最后的领导小组批复,全程要经过六个部门、八个程序,最快要八个月至一年,有的甚至是一年半或两年。
因此,一段时期政府叫得响、企业干着急、部门慢慢来WWW的改革态势,桎梏着市属国有企业的改制进程。
XX年市政府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改制,成立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和市政府改制办,促进了市属国有企业改制。
但XX年4月调整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标准,和改制企业“四零五零”人员养老、医疗保金续缴年龄,增加了企业改制成本,在有些部门与行业引发了新的矛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府推进企业改制的工作力度、部门服务企业改制的态度、改制政策标准制定和前后一致的尺度、企业班子实施企业改制的同心度,是近几年XX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
国有企业改制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改制调研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有企业改制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有企业改制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制的调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方式和影响,为未来的改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报告将分析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改制的形式和方式、及改制的影响和效果,以期为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发展提供借鉴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概述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和目的,然后介绍了本篇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最后阐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包括改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改制的形式和方式,包括国有企业改制的常见模式和步骤;及改制的影响和效果,包括改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改制后的运营效果。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改制的主要成果,展望未来改制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建议,以期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调研报告的目的是对国有企业改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旨在了解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形式和方式,以及改制的影响和效果。
通过对改制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改制的发展方向,并提出针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经济支撑和社会稳定的角色,然而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有企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管制过度和垄断经营,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企业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低效率。
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汇编
---------------------------------------------------------------范文最新推荐------------------------------------------------------ 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入化阶段以及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为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增强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形成产权明析、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讲究效率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集体、国有企业为主的企业改制正进入新一轮高潮。
企业改制是对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改变以前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划分,依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对集体、国有企业采取由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投资入股或股份转让,将集体、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为。
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案件是指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造中发生的民商事纠纷和涉及被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案件。
雨花法院民二庭在审理涉及集体、国有企业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中,发现有大量案件纠纷的发生与企业改制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统计近年来我庭审理的案件,现抽取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143件加以比较分析,研究各类案件的成因、比重,并从审判实践出发探研司法对策。
一、与企业改制有关案件的表现形式1、与企业改制有关的债权债务纠纷此类案件所占比重最大,直接1 / 17或间接的涉及到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有118件,占总调查案件数的82.5,其中因为企业改制而直接导致企业债权分配、债务承担纠纷的约7件,占4.8,由买卖、承揽、租赁等合同关系而形成债务债务关系,因企业改制而导致债权分配、债务承担不清,使所生之债难以得到及时清偿,而间接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有111件,占所统计案件的77.7。
2、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发生的股权纠纷、出资纠纷企业产权改造以形成《公司法》所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向。
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精选范文
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入化阶段以及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为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增强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形成产权明析、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讲究效率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集体、国有企业为主的企业改制正进入新一轮高潮。
企业改制是对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改变以前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划分,依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对集体、国有企业采取由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投资入股或股份转让,将集体、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为。
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案件是指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造中发生的民商事纠纷和涉及被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案件。
雨花法院民二庭在审理涉及集体、国有企业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中,发现有大量案件纠纷的发生与企业改制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统计近年来我庭审理的案件,现抽取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143件加以比较分析,研究各类案件的成因、比重,并从审判实践出发探研司法对策。
一、与企业改制有关案件的表现形式1、与企业改制有关的债权债务纠纷此类案件所占比重最大,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有118件,占总调查案件数的82.5,其中因为企业改制而直接导致企业债权分配、债务承担纠纷的约7件,占4.8,由买卖、承揽、租赁等合同关系而形成债务债务关系,因企业改制而导致债权分配、债务承担不清,使所生之债难以得到及时清偿,而间接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有111件,占所统计案件的77.7。
2、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发生的股权纠纷、出资纠纷企业产权改造以形成《公司法》所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向。
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由一个国有企业单独出资,或几个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形成国有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这类改制由于是国家出资,有的由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因此纠纷较少,即使产生纠纷也由主管部门协调,通过诉讼解决的很少,在案件审理中还未遇到。
改制企业调研报告
改制企业调研报告改制企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作为调研小组的一员,对某家企业进行了调研,该企业正在进行改制工作。
我们的调研目的是了解企业改制的进展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
二、调研结果1.改制进展情况据悉,该企业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改制工作,改制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目前,改制工作已经进展到了中期阶段。
企业已经对各个部门进行了重新组织和调整,优化了工作流程和人员配置。
2.存在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沟通不畅:由于工作流程的变动和人员的重新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信息传递不及时,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低下。
(2)员工不适应:由于改制带来的工作环境的变化和职责的重组,许多员工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
他们需要进行培训和转岗,但目前尚未得到足够的支持。
(3)企业文化重塑困难:改制过程中,企业文化的重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企业的文化重塑进展缓慢。
三、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1.加强沟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内部通讯平台、组织定期沟通会议等方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2.员工培训和转岗:为员工提供培训和转岗机会,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职责。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请专业培训机构提供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企业文化重塑:制定明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通过内外部宣传、员工培训等方式,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四、调研结论通过对该企业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该企业的改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沟通、员工适应和企业文化重塑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企业的改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五、建议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建议企业管理层能够重视沟通、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企业的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改制摸底调研报告
改制摸底调研报告改制摸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提纲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公司改制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员工对改制的态度和期望。
调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公司改制的背景和目的2. 公司改制的方式和进展情况3. 员工对改制的认知和态度4. 员工对改制后的期望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包含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以获取员工内心真实想法。
样本为公司全体员工,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50份。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公司改制的背景和目的针对改制的背景和目的,72%的员工表示了解公司改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但只有36%的员工对公司改制的目标有清晰的认知。
2. 公司改制的方式和进展情况对于公司改制的方式和进展情况,59%的员工表示公司改制的方式比较明确,透明度较高。
但只有42%的员工认为公司改制的进展情况能够及时沟通和公开。
3. 员工对改制的认知和态度调研结果显示,50%的员工对公司改制不了解或者了解有限。
而对于公司改制给员工带来的影响,64%的员工表示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受到重大影响。
另外,在沟通和决策过程中,只有33%的员工感到自己的意见得到了重视。
4. 员工对改制后的期望关于改制后的期望,调研结果显示,员工对于公司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福利待遇和加强沟通交流等方面提出了较多的期望。
四、问题分析和建议1. 公司改制的目标和方式应该更清晰地传达给员工,提高员工对公司改制的认知度,以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担忧。
2. 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和决策权,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3. 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和适应改制后的工作环境。
4. 增加员工福利待遇,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改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公司改制的现状、问题和员工的期望。
建议公司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和参与,提高员工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在改制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发展机会,以达到公司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目标。
最新-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1 精品
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入化阶段以及迎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为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增强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形成产权明析、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讲究效率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集体、国有企业为主的企业改制正进入新一轮高潮。
企业改制是对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改变以前所有制为标准的企业划分,依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对集体、国有企业采取由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投资入股或股份转让,将集体、国有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为。
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案件是指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造中发生的民商事纠纷和涉及被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案件。
雨花法院民二庭在审理涉及集体、国有企业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中,发现有大量案件纠纷的发生与企业改制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统计近年来我庭审理的案件,现抽取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件加以比较分析,研究各类案件的成因、比重,并从审判实践出发探研司法对策。
一、与企业改制有关案件的表现形式⒈与企业改制有关的债权债务纠纷此类案件所占比重最大,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改制企业的债权债务纠纷的有件,占总调查案件数的,其中因为企业改制而直接导致企业债权分配、债务承担纠纷的约件,占,由买卖、承揽、租赁等合同关系而形成债务债务关系,因企业改制而导致债权分配、债务承担不清,使所生之债难以得到及时清偿,而间接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件,占所统计案件的。
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发生的股权纠纷、出资纠纷企业产权改造以形成《公司法》所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向。
国有大中型企业往往由一个国有企业单独出资,或几个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形成国有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这类改制由于是国家出资,有的由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因此纠纷较少,即使产生纠纷也由主管部门协调,通过诉讼解决的很少,在案件审理中还未遇到。
国有中小企业在改制中,个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参与形成共同出资的情况因涉及不同利益群体产生纠纷的机会较大,主要表现在出资比例、资产分配等方面,在统计案件中有件,占。
改制企业调研报告
改制企业调研报告第1篇:改制调研报告科研设计所院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为保证我院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2001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院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同志对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有关设计院(所)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领导参考。
一、各设计院体制改革中的基本情况:1、铁道第二设计研究院:铁道部第二设计研究院已完成企业外部改名和登记注册,现更名为“铁道第二设计研究院”,并且已进行了内部机制调整,实行了岗位工资制度,内部退养,有偿解除劳动关系(采取提前五年以内的内退,提前五年以上的买断,一年工龄4200元/年),实行了干部、职工竞争上岗和院内的机构调整。
行政后勤部门分离出来成立实业开发公司。
对下阶段改革工作是从二级部门开始搞还是全院整体推进还在研究之中,但有一个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运作股份公司并上市,现阶段正在和有关承销商接触。
2、西南化工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院已改制成立了一个上市公司—天科股份,从1997年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作,今年2月份上市,资产评估请的是东方资产评估公司,财务工作是请的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并聘请了深圳的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
公司由化工系统五家单位组成,有国有经济成分的,也有私营经济成分的,但西南化工研究院占绝对控股。
并通过双高认证,以高科技企业形成上市,无内部职工股。
现阶段公司已开始对内部机制进行调整,对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也将做相应的调整。
3、电子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作为电子工业的特殊性,对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的体会更早、更深,如不加快竞争步伐,很难在加入WTO后立住足,但上级主管部门的改制方案是要求他们把几个效益较差的兄弟院(所)合并考虑,他们不愿意,所以改制的进展受到了影响。
院已进行了内部经营体制的调整,分离了后勤职能部门并成立了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全院的物业管理。
实行了工较工资,按300、400、500(元/月)分成三档,每月考核发放,技术系列按职称分档,行政系列按岗位分档,每年考核上岗,待岗三月内发全工资,三月后发基本生活费。
改制企业调研报告
改制企业调研报告改制企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意义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某企业是否需要进行改制,并分析改制后的可能影响。
调研的意义在于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企业员工,访谈则是与企业管理层进行的。
三、调研结果分析1. 问卷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有60%的员工认为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需要进行改制。
他们认为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导致决策缓慢,无法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此外,有30%的员工表示他们对改制并不感兴趣,主要是担心改制后岗位安全问题。
2. 深度访谈结果在与企业管理层的深度访谈中,他们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管理层指出,当前企业的运营效率较低,需要进行改制来提升竞争力。
他们认为改制可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培训资源。
3. 拟定改制方案根据调研结果,拟定了以下改制方案:(1)调整组织结构,建立更加灵活的管理体系,提高决策效率;(2)提升员工薪资待遇和福利,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3)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4)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改制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1. 员工担心岗位安全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岗位,或者提供内部培训和转岗机会来解决。
2. 改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
建议企业在改制前充分与员工沟通,解释改制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五、改制后的预期影响根据改制方案的实施,预期改制后将会带来以下影响:(1)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决策效率提高;(2)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提高,员工流失率降低;(3)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4)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提高。
六、改制过程的建议1. 提前制定改制计划,并充分与员工沟通,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企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
企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企业单位改革是指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组织、制度、产权等方面的调整与变革。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单位改革成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展开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企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分析企业单位改革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3.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推动企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调研方法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1. 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企业单位改革的案例和经验。
2. 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与企业领导、员工代表、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3. 发放问卷以获取更广泛的意见和观点。
四、调研结果1. 企业单位改革的现状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大部分企业单位都在积极推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再造、员工激励机制改革等方面。
然而,仍有部分企业对改革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改革进展缓慢。
2. 企业单位改革存在的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意识观念不够到位:有些企业尚未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
- 改革进展缓慢: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单位的改革进展缓慢,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 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加剧,企业单位改革的压力也日益增大。
- 内部沟通不畅:在企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内部沟通不畅导致信息共享不及时,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 企业单位改革对竞争力的影响企业单位改革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革,企业可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改革还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4. 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单位改革的意识。
- 设立改革推进小组,明确改革目标和时间表,加快改革进程。
企业化改革调研报告
企业化改革调研报告企业化改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企业化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转型为企业化运营的形式,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化改革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企业化改革的实施情况、经验和问题。
2. 实地访谈:选择一些企业化改革较为成功的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其改革过程和成果。
三、调研结果1. 实施情况:调研显示,大部分国有企业已开始进行企业化改革,通过设立独立法人、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逐步实现企业自主经营。
2. 经济效益:企业化改革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提升作用。
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企业能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员工素质:企业化改革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提高,需要员工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这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强培训和提升人才梯队建设。
4. 政策支持:调研发现,政府在企业化改革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减税优惠、贷款支持等,为企业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问题与建议1. 股权激励机制:企业化改革需要引入民营资本,但部分企业在股权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民营资本投入不足。
建议政府加大对股权激励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
2. 人才培养:企业化改革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高,但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困难。
建议加大对企业的培训投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3. 市场竞争:企业化改革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在竞争中暴露出短板。
建议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论企业化改革是国有企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通过实施企业化改革,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但企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忽视,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推动企业化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企业改制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分析_调查报
告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改制方式。
但在债转股改制中,由于负债企业急于减轻债务,往往采用欺诈手段骗取债权人信任,损害债权人利益。
在统计中有2件就属此种情况,占1.4%。
二、企业改制中诸种纠纷的成因企业改制是我国企业提高实力,迎接国际竞争大潮的必由之路,对于改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不能回避,视而不见,要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去分析问题,目前产生改制纠纷的主要原因是:1、改制不规范虽然就企业改制全国并无统一的法律法规,但仍有《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民事诉讼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基本法规可以遵照。
但在改制中,企业乃至主管改制的部门不依法改制,侵害国家、集体、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如被改制企业在清理中不通知债权人低价出让国家、集体资产,被清理的企业不依法进行注销登记等。
2、对行政部门领导改制缺乏有效监督作为集体、国有企业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主持改制,领导“一言堂”拍板决定的情形较多。
虽然各级部门都有改制办,但未能形成有效的决策集体。
改制中缺乏专业人士如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及资深律师的参与。
地方改制有跟风倾向,你改、我改、大家改,不管是否符合条件改制效果怎样,只要行政部门决定改制一律都要改。
改制步伐的快慢、改制企业的多少往往成为行政机关的政绩,真正对企业效益提高多少却关心甚少。
3、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前已述及,对于改制仍只有几部基本法规,没有针对改制制定出一部统一的、有效的法律规范,这也是造成目前改制比较混乱纠纷频出的重要原因。
我们也应当承认,目前企
业改制仍处在试验阶段,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到公司制,改制的模式仍未定型。
现在虽然大力倡导公司制的改制方式,但由于《公司法》本身的不完善,有些条文缺乏可操作性,使得改制之途更是困难重重。
例如,目前各公司中普遍存在着监事会监督不力,股东会无权状态,就是《公司法》对监事会、股东会权利保障不利而造成。
4、司法特别是法院对改制的规制不力司法权对纠纷具有最终裁决权。
但目前我国司法存在不够独立依赖于行政的倾向,导致司法机构对企业改制规制不力。
法律调整分为事前调整和事后调整。
所谓事前调整是已颁布的法律指导人们的行为,事后调整是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和对合法行为的确认和保护。
对违法行为的惩治不力会使人们对法律遵从心理大大下降,乃至会无视法律的存在而为所欲为。
司法依附于行政,使司法机构对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企业改制产生的纠纷不能进行有效的审理,有些法院要么不立案受理,要么立案受理后不能依法正确审理,加剧了企业改制的混乱局面。
三、对策1、实事求是,深入研究要以一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态度对待企业改制。
我们在统计案件中查阅了卷宗,也翻看了改制资料,发现其中有些改制材料过于简单。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草草的几页纸就改制完毕,显然是不能制定出完善改制方案措施的,我们也遇到过制定很详细的改制企业,企业也诉讼到法院,但由于方案细致,权责明确,案件审理很顺利,原、被告双方也服判。
在经济转型期企业改制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不能跟风而上盲目改制,不能搞数目要改多少多少企业,不能搞比率要改百分之多少多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很好地掌握改制的规律,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依法律法规进行改制虽然关于企业改制并无统一的法律法规,但现行法律仍有很多基本
原则可以依据。
《民法通则》就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被誉为民法的帝王原则,它要求平等主体在交易时要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不能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方式而谋取私人之得。
改制中遵守诚信原则就要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保护企业以及与企业有关联的债权人、企业职工的利益,追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不能为了其中一方的利益的满足而侵害他方利益,所颁布《合同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合同法》通过规定合同无效可撤销的情形而保障受害方的利益。
在企业公司制改制中,现行的《公司法》又成为改制中依据的主要法律之一。
严格依照《公司法》规定的组织形式和设立程序建立公司,是规范改制的重要保障。
我们也应认识到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造成了目前改制的混乱,因此应当在不断总结改制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订有关改制的专门法律法规以适应需要。
3、加强政府各部门间协调与监督企业改制不单单是企业自身的事情,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的登记、变更、注销涉及到工商部门、债转股牵扯到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其它还有会计、审计、评估、劳动用工等等。
各部门间能否相互协调分工,能否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改制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统计的案件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纠纷的产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于有些政府部门没有有效地屡行其职能。
例如,有些企业进行注销时并未清理完毕债务,也未通知债权人,依法不能注销,但却也取得了工商部门的注销登记。
4、司法机关应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改制中作为司法机关特别是法院乃是平庭狱讼,解决纠纷之所,对于民事纠纷素有不告不理之原则。
但作为法院对现有案件的处理,也应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
由于立法的滞后,在法律依据不足的情况下,应从“三个有利于”出发保护债权人、企
业股东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
最高院副院长李国光在2000年10月28日最高法院《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