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工作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总学时:32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限定选修课。
它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和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以家庭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重点阐述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阐述原因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所形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提高分析解决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旨在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领会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家庭社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科学诊断和有效解决不同类型家庭问题奠定基础。
(三)任务1.通过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作业练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全面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通过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分析和探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家庭问题及解决不同家庭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解决不同家庭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家庭社会工作概述教学要求:了解家庭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领会家庭社会工作基本内容和原则;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及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家庭的含义二、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内涵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家庭社会工作内容分类二、家庭社会工作内容的基本方面三、我国内地家庭服务的内容第四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家庭处境化原则二、家庭成员增能原则三、家庭个别化四、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则第五节家庭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家庭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个案/小组/社区方法、家庭恳谈/教练/治疗方法)二、家庭社会工作常用方法(家庭评估常用方法/家庭干预常用方法)第六节家庭社会工作实施步骤一、接触阶段二、开始阶段三、介入阶段四、结束阶段第二章家庭及其变化趋势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沿革;领会家庭的变迁和未来走向;掌握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第十四章 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1、家庭结构图
用图示的方式来表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
绘制原则: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关系中,年长在左、年幼在右;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2、家庭生态图
用于表示家庭成员与家庭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由不同的圆圈组成,最大的圆圈代表家庭,圆圈内的家庭成员关系按照家庭结构图的要求表示,家庭外的圆圈表示与家庭有密切关系的个人或者机构、组织。
二、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
三、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直线左边,其他内容书写右边
四、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
教学主要内容:
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王思斌先生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用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三)家庭沟通理论
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分享。包括语言、表情、动作、声调等信息发送方式,涉及对方、自我和两房讨论的话题。
(四)家庭冲突理论
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动目标存在差异,或者因家庭资源有限导致的分配不均而引起的冲突。包括情境性的冲突、个性的冲突以及权力的冲突。
5、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大体上是围绕着服务对象、工作者、工作范畴、工作手法进行论述时,是以有困扰的求助家庭还是以所有家庭作为服务对象;是仅仅把懂得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作为对象还是该把各类管理服务人员都归入服务对象。工作范畴仅仅是指心理咨询辅导呢还是以涉及家庭的各种服务作为范畴。工作手法上仅仅指社工专业呢还是多元的工作模式。当然,我们需要掌握的是王思斌的定义。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
2. 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1. 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
2.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的制定。
2. 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的实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提问:什么是家庭?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20分钟)1. 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家庭解决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专业服务。
2. 分析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以人为本、关注家庭整体、注重家庭关系、强调预防和干预。
3. 阐述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促进家庭和谐、提升家庭功能、维护家庭权益、促进社会稳定。
三、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个案管理:介绍个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技巧。
2. 家庭会谈:讲解家庭会谈的目的、准备和技巧。
3. 家访:介绍家访的意义、准备和技巧。
4. 家庭治疗:阐述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巧。
四、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制定(2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份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2.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计划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制定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制定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学资源:1. 教材:《家庭社会工作》2. 教学课件3. 案例分析4. 小组讨论资料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解。
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223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一、教学目标《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这一群体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情绪困扰,通过其成长经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展开辅导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了解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特征以及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专业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
目标1:强化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了解有关青少年的成长理论,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特征以及成长背景,能够将青少年的相关知识与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有效的结合。
目标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解决不同类型青少年问题的能力。
目标3:深化学生自助助人、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同为青少年的他们,通过学习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这个群体特性,帮助别人,帮助自己。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1.教学内容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概貌性和总括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总体的视角来把握教学的各部分内容,在教师组讲授的同时保证授课内容的严密逻辑。
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在教学过程中,青少年这个群体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青少年的问题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进行内容就讲授,特别是选择案例时要与时俱进,选择和青少年群体特点非常贴合的内容和案例进行讲授。
注重教学内容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除了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之外,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见解,鼓励学生发表建议,互相讨论。
案例分析和讨论题不设标准答案。
2.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整体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的方式,第一、二、三章主要是课堂教授,再配以案例解析、视频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第四章将采用课堂讲授,特别是家庭影响那部分会配以专家讲座,再加上案例解析、视频观摩、课堂讨论等;第六章主要采用大作业的方式,由学生查阅资料,做案例分析,课堂展示,教师补充,外加课堂讨论的形式展开;第五章和第七章的内容主要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完成。
《家庭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社会学考核方式:考查课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该课程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观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家庭发展的历史,家庭的基本结构、功能、习俗以及家庭伦理道德,并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利用社会学理论对现阶段家庭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家庭的基本结构、功能、制度、习俗等的变迁及成因。
2.要求学生了解人的性别的确立机制、恋爱、约会、择偶、结婚的历程,并深入掌握家庭内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机制。
3.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学会运用理论深入剖析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家庭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处理家庭关系的智慧和技巧,为学生今后组建家庭提供基础。
三、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家庭的界定、本质;家庭的历史变迁;家庭过程;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以及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家庭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机制,比如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的变迁与社会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家庭的变化趋势;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在婚姻家庭中的实际运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身边案例,探索“体验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在对家庭问题的“研究”、“思索”、“想象”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教学手段:PPT、视频作为辅助手段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教学内容(1)家庭研究的社会学视角(2)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3)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2.重、难点提示(1)从社会整体角度、社会关系角度了解家庭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家庭社会学的意义。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30020(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四)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研究和介绍家庭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范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农村社会求助工作、农村养老保险与农村福利社会工作;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工作方法:针对特定群体的方法、针对社区发展的方法;再次,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新形势下农村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能够实际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并得出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部分,主要厘清家庭的定义以及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家庭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理论渊源。
第二部分为技能操作部分,主要运用第一部分所讲述的理论为操作支点,对家庭社会工作的诸多策略、家庭维系服务等实际问题进行“情境分析”。
第三部分为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相应的调查研究报告。
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考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2013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5318 学分:2 总学时:32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家庭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
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内部的基本关系,阐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其演化的客观规律,揭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家庭变迁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家庭社会学知识、理论与方法,介绍我国家庭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进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将来的社会参与做准备。
本课程共分十六章。
前十一章概要介绍家庭社会学的一般概念,包括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家庭管理、家庭法以及家庭伦理和习俗等;第十二章就常见的家庭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般性建议;第十三、十四章重点介绍家庭社会学理论;第十五、十六章对家庭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以及学者们对家庭未来的预测作了概要的介绍。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功能、制度、习俗等的变迁与成因;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个人的性别的确立机制,恋爱,约会、择偶、结婚的历程,家庭内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特点和沟通模式,家庭的生命周期、及在当代社会中家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能运用婚姻家庭研究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实际生活中与家庭有关的各种问题,学以致用。
教学原则和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考核方式:平时出勤和案例研讨等教学环节占30%,结束时论文考核占70%,采用百分制。
结束考核采用论文形式。
参考书目:1、 F.R.艾略特:《家庭:变革还是继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授课计划.doc
授课计划2017 — 2018学年第二学期学院:政法学院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工作课程编码:23A08012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计划学时/实际学时:56/48 (理论38:实验:10 )学分:3授课时间:周一5、6节周四3、4节授课地点:教学班:授课教师:xxx填报日期:2018年3月3日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授课计划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一)课程简介: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之一,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作为济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探索家庭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过程和方法。
全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主要为家庭社会工作概论、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以及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三个部分。
(二)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中设定的“掌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各种技能与技巧,能够设计、执行、评估社会服务方案,组织、协调、拓展社会资源”的培养目标,在学生掌握专业价值、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展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技巧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和现代家庭变迁,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任务以及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不同流派家庭治疗模式、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技巧与方法处遇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一)课程要求:1、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对家庭社会工作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各种模式;3、掌握各种学派的家庭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家庭治疗的技巧与方法;4、提升受到创伤的家庭及其家庭成员的处遇能力。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共有计划学时56学时,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16学时,主要采取讲授、案例观摩与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30020(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四)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研究和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范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首先,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婚姻、家庭的基本概念,如: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变迁以及与此有关的家庭社会工作、家庭治疗法等基本范畴。
其次,掌握家庭社会学和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家庭社会学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显示生活中所遇到的婚姻、家庭问题。
再次,能够运用婚姻与家庭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存在的各类婚姻、家庭现象,如:家庭关系、家庭管理、家庭危机等,并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给出辅导的一般性建议。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论部分,主要了解婚姻的涵义、形式、及锁具有的社会意义,家庭的概述和家庭的变迁历史以及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
第二部分为中篇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部分,主要描述了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部分为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相对的危机处理和辅导特殊家庭。
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考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婚姻概述22第二章家庭概述44第三章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66第四章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22第五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与内容66第六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66第七章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上)66第八章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下)66第九章家庭过程88第章家庭关系及其调适44第一章家庭危机及其应付88第二章特殊家庭及其辅导66第三章婚姻家庭法66总复习22合计7272(八)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家庭社会工作
集美大学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E070272.课程中文名称: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3.课程总学时:32 ,其中:讲课:28 ,实验:4 ,上机:,实习:,课外:。
4.课程学分:25.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6.开课单位:政法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7.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8.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9.课程负责人:姚进忠(注:课程编号、学时、学分、类型等均必须与2012版培养方案一致)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婚姻与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婚姻与家庭向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与家庭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婚姻关系、家庭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学生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帮助家庭提高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对社会危机的反应机制,解决婚姻和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婚姻和家庭中的个体的潜能,使家庭健康成长。
教学要求:1、了解和掌握几种代表性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2、理论联系实践,掌握解决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理论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家庭概述1.1家庭的涵义1.2社会学对家庭的考察1.3社会工作中的家庭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问、讨论、点评,讲授,PPT课件 2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的涵义;社会学对家庭考察的几个角度;社会工作实务是如何看待家庭的。
第二章家庭过程1.1择偶1.2结婚1.3中年家庭1.4老年家庭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问、讨论、点评,讲授,PPT课件 2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产生和形成、发展的过程,了解各个过程中家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使命和问题。
第三章家庭社会工作概述1.1家庭社会工作源起1.2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1.3家庭服务的源起与涵义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问、讨论、点评,讲授,PPT课件 2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内涵、家庭服务的源起与涵义;并理解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服务的关系。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教案标题: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积极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案例研究,学生将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目标和方法,并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
2. 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
4. 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
2. 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小组活动材料。
3. 案例研究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并引发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1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解释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目标。
强调家庭社会工作对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步骤三:探讨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15分钟)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他们分享他们认为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何解决家庭冲突,以及如何支持弱势群体等。
步骤四: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社会工作的场景,例如家庭暴力、儿童保护等,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案例研究(15分钟)提供一些真实的家庭社会工作案例给学生,让他们分析和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有效的计划,并提供支持和资源。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帮助改善家庭和社会的环境。
家庭社会工作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家庭社会工作二、授课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评估和干预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家庭社会工作的评估和干预技巧3.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提问: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它有哪些特点?2. 讲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1)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家庭社会工作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家庭问题,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过程。
(2)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尊重、保密、专业、服务、发展。
(3)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个案管理、家庭治疗、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3. 家庭社会工作的评估和干预技巧(1)评估技巧: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
(2)干预技巧:心理疏导、沟通技巧、家庭关系调适、资源整合等。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实际家庭问题?(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1.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
(2)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课后作业(1)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家庭社会工作的论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批改论文,给予反馈。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撰写论文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家庭社会工作》2. 案例资料3. 网络资源九、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中。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编写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编写时间:二0一0年下学期《家庭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关于家庭及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方法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家庭社会工作概述、家庭社会工作理论、家庭社会工作方法和家庭社会工作实务。
三、课程教学进程安排(实践教学部分)本实训课程安排8次,共16课时,与理论教学部分合计3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大纲内容第一、二次家庭社会工作方法4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
二、主要内容1、家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整合运用;2、家庭治疗方法及运用。
三、方式: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机构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案例及影视资料,然后,组织进行分享、讨论。
家庭结构图和家庭生态系统图的绘制,要求每个同学过关。
第三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一)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并能动手进行策划。
二、主要内容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方式: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机构开展的家庭生活教育外展活动的资料,然后,组织进行分享、讨论,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第四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二)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恋爱咨询与辅导的内容等。
二、主要内容1、恋爱沟通技巧的辅导;2、提供处理恋爱期间及婚前性接触的建议;3、咨询训练。
三、方式:案例分析、咨询训练。
第五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三)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婚姻的发展阶段与夫妻关系的调适。
二、主要内容1、婚姻的发展阶段与夫妻关系的调适;2、婚姻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3、咨询训练。
三、方式:案例分析、咨询训练。
第六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四) 2课时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掌握亲子沟通技巧和亲子冲突的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3130020(二)课程英文名称:Family social work(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四)课程性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内容、理论与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诸多理论来解决家庭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全面研究和介绍家庭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范围、分类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我国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系统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分析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重点。
(五)教学目的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农村社会求助工作、农村养老保险与农村福利社会工作;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工作方法:针对特定群体的方法、针对社区发展的方法;再次,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新形势下农村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能够实际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并得出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部分,主要厘清家庭的定义以及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家庭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及其理论渊源。
第二部分为技能操作部分,主要运用第一部分所讲述的理论为操作支点,对家庭社会工作的诸多策略、家庭维系服务等实际问题进行“情境分析”。
第三部分为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用所学理论与技能深入家庭,就儿童、青少年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相应的调查研究报告。
本课程旨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学生思考与解决家庭个案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和内容教学要点:1、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三、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四、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价值观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欧美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二、港台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三、中国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一、个案工作法二、团体工作法三、社区工作法四、家庭治疗法第二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教学要点:1、家庭系统理论2、社会冲突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与观点二、家庭系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第三节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四节社会冲突理论第五节符号互动理论第六节社会交换理论第七节社会支持理论第三章家庭治疗主要理论和方法(上) 教学要点:1、家庭治疗发展的历程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治疗简介一、家庭治疗发展的历程二、家庭治疗的概念三、家庭治疗师的角色和价值规范四、家庭治疗的一般程序第二节结构式家庭治疗一、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二、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过程三、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基本问题四、常见的家庭治疗技巧五、治疗师的角色第三节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一、基本理念二、家庭沟通及其影响因素三、治疗方法与技巧四、治疗师的角色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第四章家庭治疗主要理论和方法(下) 教学要点:1、德国式系统家庭治疗2、后现代学派对家庭治疗的发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德国式系统家庭治疗一、系统家庭治疗概述二、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三、系统家庭治疗的特色第二节现代家庭治疗的其他模式简介一、鲍温家庭系统理论二、行为主义家庭治疗方法三、心理动力性家庭治疗方法四、功能性家庭治疗五、策略性家庭治疗第三节后现代学派对家庭治疗的发展一、后现代学派对现代主义家庭治疗理念的颠覆二、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治疗策略第五章家庭过程教学要点:老年家庭及空巢家庭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择偶一、关于择偶的理论二、现代人的择偶动机和标准三、择偶与约会四、恋爱第二节结婚一、婚前准备二、结婚第三节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第四节中年家庭一中年家庭结构二中年家庭面临的婚姻问题三中年家庭婚姻关系的调适第五节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一老年婚姻家庭二空巢家庭及其辅导第六章家庭关系及其调适教学要点:1、夫妻关系2、亲子关系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夫妻关系一、夫妻关系的实质二、现代夫妻关系的特征三、夫妻关系与家庭沟通第二节亲子关系一、亲子关系及其发展特征二、亲子关系的特点三、亲子关系问题四、亲子关系调适第三节其他亲属关系一、婆媳关系二、祖孙关系三、其他可能的关系:兄弟妯娌姐妹第七章家庭危机及其应对教学要点:1、婚姻压力2、家庭压力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婚姻问题及其预防一、婚姻压力二、婚姻冲突与危机三、预防危机——婚前准确性备四、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第二节婚外恋一、婚外恋概述二、婚外恋事件的辅导第三节家庭暴力一、家庭压力二、家庭暴力的界定三、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四、家庭暴力的防治及辅导第四节离婚及辅导一、离婚与离婚率二、离婚的原因分析三、离婚的影响和辅导第八章特殊家庭及其辅导教学要点:1、单亲家庭2、丁克家庭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单亲家庭一、单亲家庭:形成原因及结构二、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三、单亲家庭的调适与辅导第二节“丁克家庭”一、“丁克家庭”的界定二、我国“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原因三、“丁克家庭”的辅导第三节再婚家庭一、再婚与再婚家庭二、再婚家庭的辅导第四节同居家庭一、同居及同居家庭:现状与成因二、同居家庭面临的问题三、同居家庭的辅导第九章婚姻家庭法教学要点:1、婚姻家庭法的含义2、婚姻家庭法的特征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婚姻家庭法的涵义及特征一、婚姻家庭法的涵义二、婚姻家庭法的特征三、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四、婚姻家庭法与家庭伦理道德、家庭习俗第二节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历史一、中国近代以前的婚姻家庭立法二、中国近代的婚姻家庭法三、建国后中国、内地婚姻家庭法的变革第三节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基本内容第四节21世纪中国婚姻法展望一、填补立法空白二、充实与健全现行的婚姻法考核要求: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和内容1.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1.1.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识记)1.1.2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领会)1.1.3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识记)1.1.4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价值观1.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1.2.1欧美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领会)1.2.2港台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领会)1.2.3中国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领会)1.3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1.3.1个案工作法(领会)1.3.2团体工作法(领会)1.3.3社区工作法(领会)1.3.4家庭治疗法(领会)2、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2.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2.1.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识记)2.1.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识记)2.1.3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领会)2.2家庭系统理论2.2.1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与观点(识记)2.2.2家庭系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应用)3、家庭治疗主要理论和方法(上)3.1家庭治疗简介3.1.1家庭治疗发展的历程(领会)3.1.2家庭治疗的概念(识记)3.1.3家庭治疗师的角色和价值规范3.1.4家庭治疗的一般程序(应用)3.2 结构式家庭治疗3.2.1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观点(识记)3.2.2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过程(领会)3.2.3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与基本问题(领会)3.2.4常见的家庭治疗技巧(应用)3.2.5治疗师的角色(应用)3.3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3.3.1基本理念(领会)3.3.2家庭沟通及其影响因素(领会)3.3.3治疗方法与技巧(领会)3.3.4治疗师的角色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领会)4、家庭治疗主要理论和方法(下)4.1德国式系统家庭治疗4.1.1系统家庭治疗概述(领会)4.1.2系统家庭治疗的技术(领会)4.1.3系统家庭治疗的特色(领会)4.2现代家庭治疗的其他模式简介4.2.1鲍温家庭系统理论(领会)4.2.2行为主义家庭治疗方法(领会)4.2.3心理动力性家庭治疗方法(领会)4.2.4功能性家庭治疗(领会)4.2.5策略性家庭治疗(领会)4.3后现代学派对家庭治疗的发展4.3.1后现代学派对现代主义家庭治疗理念的颠覆(领会)4.3.2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治疗策略(领会)5、家庭过程5.1择偶5.1.1关于择偶的理论(识记)5.1.2现代人的择偶动机和标准(领会)5.1.3择偶与约会(领会)5.1.4恋爱5.2结婚5.2.1婚前准备(领会)5.2.2结婚(领会)5.3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5.4中年家庭5.4.1 中年家庭结构(领会)5.4.2中年家庭面临的婚姻问题(领会)5.4.3中年家庭婚姻关系的调适(领会)5.5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5.5.1老年婚姻家庭(领会)5.5.2空巢家庭及其辅导(领会)6、家庭关系及其调适6.1夫妻关系6.1.1夫妻关系的实质(领会)6.1.2现代夫妻关系的特征(领会)6.1.3夫妻关系与家庭沟通(领会)6.2亲子关系6.2.1亲子关系及其发展特征(领会)6.2.2亲子关系的特点(识记)6.2.3亲子关系问题(领会)6.2.4亲子关系调适6.3其他亲属关系6.3.1婆媳关系(领会)6.3.2祖孙关系(领会)6.4其他可能的关系:兄弟妯娌姐妹7、家庭危机及其应对7.1婚姻问题及其预防(领会)7.1.1婚姻压力(领会)7.1.2婚姻冲突与危机(领会)7.1.3预防危机——婚前准确性备(领会)7.1.4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领会)7.2婚外恋7.2.1婚外恋概述(识记)7.2.2婚外恋事件的辅导(应用)7.3 家庭暴力7.3.1家庭压力(领会)7.3.2家庭暴力的界定(识记)7.3.3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领会)7.3.4家庭暴力的防治及辅导(应用)7.4 离婚及辅导7.4.1离婚与离婚率(领会)7.4.2离婚的原因分析(领会)7.4.3离婚的影响和辅导(应用)8、特殊家庭及其辅导8.1单亲家庭8.1.1单亲家庭:形成原因及结构(领会)8.1.2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领会)8.1.3单亲家庭的调适与辅导(应用)8.2 “丁克家庭”1.2.1 “丁克家庭”的界定(识记)8.2.1我国“丁克家庭”产生的社会原因(领会)8.2.2 “丁克家庭”的辅导(应用)8.3再婚家庭8.3.1再婚与再婚家庭(领会)8.3.2再婚家庭的辅导(领会)大学电脑主页——dxs ——大学生的百事通8.4同居家庭8.4.1同居及同居家庭:现状与成因(领会)8.4.2同居家庭面临的问题(领会)8.4.3同居家庭的辅导(领会)9、婚姻家庭法9.1婚姻家庭法的涵义及特征9.1.1婚姻家庭法的涵义(识记)9.1.2婚姻家庭法的特征(识记)9.1.3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领会)9.1.4婚姻家庭法与家庭伦理道德、家庭习俗(领会)9.2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历史9.2.1中国近代以前的婚姻家庭立法(领会)9.2.2中国近代的婚姻家庭法(领会)9.2.3建国后中国、内地婚姻家庭法的变革(领会)9.3现行《婚姻法》(修正案)的基本内容9.4 21世纪中国婚姻法展望9.4.1填补立法空白(领会)9.4.2充实与健全现行的婚姻法(领会)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家庭社会工作》,邓伟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周月清,《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大学生电脑主页-dxs –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