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教材特点 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外延

合集下载

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温儒敏总主编的最新5点建议

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温儒敏总主编的最新5点建议

语文老师如何用好统编新教材?温儒敏总主编的最新5点建议!中国教师报导读10月18日,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会议上发表讲话,就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和语文教师业务提升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下面的正文就是他的5点看法。

我先发言,不是什么专题报告,就是漫谈吧,希望能与在座老师互动,能听到你们的意见,向大家学习。

我先就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中大家议论较多的问题讲几点意见,然后再讲讲语文教师业务提升的问题。

1减轻使用统编教材带来的压力统编教材改动比较大,老师们拿到新教材,看到许多课文是新的,体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担心跟不上,用起来困难。

这可以理解。

但也要看到,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它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

所以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

特别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推开使用的步子应当稳一点。

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学就来个天翻地覆。

使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这是时代要求,大家对语文教学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进教学。

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语文教学说得一无是处,那并不符合事实,别把语文老师弄得“灰头土脸”。

其实我们就是那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要尊重历史,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有所发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学校或者班级的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与更新。

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让我们的教学更上层楼,关键是教师,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必须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

而这需要时间,不可能靠几次培训就解决问题。

使用新教材,我不赞成一哄而起搞“运动”,不赞成形式主义,不赞成“一刀切”。

办学条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条件差的,也可以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后老师才拿到教材,时间这么紧张,现在对新教材还来不及熟悉和消化。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亮点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亮点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亮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亮点-----------------------------------------------------------------随着高中语文教材统编的开展,一批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出现了。

这些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亮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一、多样化学习内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了传统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诗歌文学、作文训练和古代汉语语法等多样化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跨专业交流。

二、融入当代文化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着力融入当代文化,以当代人的思想和观念为基础,在教材中引入了当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代社会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注重实践性教学,强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更直接的方式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如模仿写作、古今对比分析、古典文学剧本表演等,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实际,进行实践性学习。

四、重视语言应用能力高中语文教材不仅重视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也重视语言的应用能力,在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语言应用内容,如报刊新闻阅读、口头表达、写作能力强化等,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理解文本,同时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五、重视古典文化传承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重视古典文化传承,引入了大量古典文化相关内容,如古代历史、古典小说、古代诗歌、古代汉语语法等,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建立一套完整的古代文化体系。

总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以及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古典文化传承的特点和亮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化意识。

语文教学的方向

语文教学的方向

对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有“三然”意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

“必然”者,方向也。

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能增强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语言能力”走向“语文素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核心概念是“语言能力”。

这种定位是有价值的,并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定位日益表现出它的保守性、单一性。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素养”这一角度对语文课程目的进行了新的规定。

有关素养的提法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语文素养”等等,其中“语文素养”一词前后出现十多次。

在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史上,首次把语文课程目的规定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

对这一规定,可作4 点引申说明:(1)“致力于”不同于以往的“培养”。

“致力于”要求加大力度。

重点关注。

(2)“语文”不同于以往的“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套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其功能是单一的。

而“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多元的。

(3)“语文素养”不同于“语言能力”。

“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重在“功用性”。

而“素养”指的是人通过长期学习逐渐养成的涵养达到的某一高度,它既有“功用性”,又有“非功用性”。

从内容上看,“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而“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还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位、人文精神等等。

可见。

语文素养的概念比语文能力的概念更为宽泛。

这能进一步开发语文教学在“功用”之外的功能,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水平。

四年级语文教学好的建议书

四年级语文教学好的建议书

四年级语文教学好的建议书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建议书,建议书是单位或集体向有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和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建议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教学好的建议书,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语文教学好的建议书1(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实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学生学习有着很大影响。

教师应该对教材不断创新,讲出新意,使课堂教学与学生融为一体。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实现了教育目标,这是错误的。

作为主讲教师应了解“小教”专业的特点,从思想上认识到“小教”专业学习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更新知识,调整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积极与学生交流,使课程教学出新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普遍认为只有专业和英语课程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考试和学分是其奋斗的目标,最终使语文课程的学习变为一种被动。

“小教”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

学生需改变学习态度,大力提高专业修养,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不断转变观念,把对学生的爱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找准突破口,实现观念的转变。

(二)重新审视课程,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归因于教学方法单调、陈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成为必然。

语文是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感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丰富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外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内容,优化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重实用性、观赏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助学型多媒体课件,开展个别化学习。

助学型课件具有简易的操作性和灵活的交互性,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章节学习结束后能提供相应的评价策略。

加之,课件中动态优美的图片,动听的背景音乐,煽情的配乐朗读,大大提高课件的观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通过认识统编版教材的整体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理解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理念,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向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利用统编版教材的多样化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学习中培养综合能力。

通过统编版教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通过统编版教材学习语文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特点、学生语文素养、教学资源、综合素养、教学理念、学习兴趣、未来发展、有效提升、准确把握、重要性、学习热情。

1. 引言1.1 为何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在当今社会,教育教学工作正不断向前发展,而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之中。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是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时的重要任务。

统编版教材是经过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精心设计的,具有权威性和权威性,对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教材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特点还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拓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们应当深入研究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准确把握教材的精髓,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1.2 为何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思维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表达能力。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国家出台了统编版教材,以期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统编版教材特点统编版教材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统编版教材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突出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注重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统编版教材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统编版教材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认知规律。

要深刻理解统编版教材的设计理念。

统编版教材的设计是紧密围绕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展开的,要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强调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

要把握这一设计理念,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内容特点。

统编版教材的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

要充分理解统编版教材的新颖、全面和前瞻之处,突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要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多方面、多角度感知和体验教材,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教学特点。

统编版教材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注重启发性和探究性教学。

要善于设计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探索知识,体验乐趣,提高语文素养。

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情绪进行引导和塑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材和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使用特点。

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其中的特点之一。

部编版中高中语文教材特点

部编版中高中语文教材特点

部编版中高中语文教材特点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了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增加大量的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 聚焦素养能力导向。

新教材采用双线组元,一条线是人文主题,另一条线是以任务群学习来组元,这种编排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梳理和比较中开展深度学习。

3. 注重整本书的阅读和深阅读。

新教材要求学生阅读整本书,注重引导考生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也注重引导考生进行深阅读,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4. 增加综合活动,注重实际运用。

新教材增加了很多综合活动,更加注重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师生树立大语文观念,以阅读和生活为源头活水,语文学习更加要注意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时事。

5. 便学易教。

部编本课文的版面编排设计美观,使学生不致因为呆板的设计觉得无趣,也不会因为过于花哨而分散注意力,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同时,偏旁、笔顺等小细节的设计,使教师更加容易把握教学的具体要求及重点和难点,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的来说,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采用多种编排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整本书的阅读和深阅读,增加综合活动和实际运用,使教材更加便学易教。

2024年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四篇)

2024年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四篇)

2024年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四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口号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elf-assessment, slog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2024年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四篇)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一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

2023年版语文新课标变化及解读

2023年版语文新课标变化及解读

回答:2023年版语文新课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变化首先,新课标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强调语文学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其次,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最后,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为语文学科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新课标在课程目标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应该具备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新课标还提出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求,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

三、课程内容的变化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新课标增加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内容,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实用性的阅读方法和交流技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新课标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新课标还强调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文化自信。

解读:1. 综合性更强: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这意味着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的教学,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更加注重人文性: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作者:滕桂平(小学语文黑龙江大庆肇州小学语文五班) 评论数/浏览数: 15 / 38 发表日期:2011-10-24 18:12:51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感动学生,必先感动自己。

这要求教师角色的转换,其实就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对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而这一定位,凸显师道尊严,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则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法,严重背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人,是带有个人兴趣爱好、思想情感的社会人。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新课程标准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老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做法。

传统上,语文教师是消极、被动使用教材,是为教教材而教语文的,将语文定义在狭小的课本这一空间。

然而,时下我们必须努力去拓展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结合校本课程——研究客家文化,带领同学们到校外去参观客家围龙屋;在教学诗歌单元后,我又引导同学们了解客家文化,要求搜集客家山歌,进而仿写山歌,使他们感受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感受到的东西。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感动学生,必先感动自己。

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境界,将作品的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以情动人的文章很多,我们可以采用有表情地美读,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加任何掩饰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

所以,在课堂上,我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我有何其芳的热烈,有余光中的愁情乡思,有艾青的深沉……通过自己的激情投入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比较准确地、到位地将作者于文章中的情感抒发出来,将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生动、传神地演绎出来。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审视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审视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审视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审视中学语文教育》,看了之后,心里沉甸甸的,但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中学的语文教育真的是这样的吗?在这里还是先给大家摘几段书中的语言吧:对学生,书中是这样说的:你们学了12年的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你们学过数百篇课文,居然听不懂一首歌谣;你们呕心沥血背诵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几个小时的高考。

假如你考上了中文系,大学老师第一天就会告诉你:“把你从前所学的,全部扔掉!”——难道中学语文就这么一无是处?看了上面的这段内容后,我当时的感受是当头棒啊,等看了下面的许多例子后,更感受到触目惊心。

心里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中学的语文教育真的是这样的吗?而作为同样是一个语文老师的我,却也开始承认,上面的话也许说得有失偏颇,甚至是偏激,但却绝不是毫无道理。

常常会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某学生不堪学校的重负,离家出走。

某家长在学生从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学习之外,还替学生安排了双休日的作息表:语文、数学、英语、书法、音乐等等在周未轮番上阵。

生活中,眼睛所到之处常常是背着沉重的书包在街上行走着的学生、双眼茫然架着比啤酒瓶底还厚的眼镜的学生、行色匆匆大步流星的学生。

对他们来说,已不知何为双休日,生活中所剩下的只有考试、成绩、练习、升学。

娱乐对他们来说已成了奢侈品,他们唯一的目的便是考上高一级的学校。

他们——成了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

幸运的是,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几个词:素质教育、大语文教育、为学生减负等等。

而事实上,生活中也确实有了这样的改变。

书店中,有关素质教育的书已摆上书架。

学校里,涌现了许多有名的语文教育家。

社会上,也开始对这些问题加以密切的关注。

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中不断发生着的新变化。

而实际上,在近二十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不断改革,不断成熟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晴雨表,反映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最新成果,其显著标志之一是众多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名家及其创立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大量涌现,使中学语文教学这个百花园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新课标语文课程特点是啥

新课标语文课程特点是啥

新课标语文课程特点是啥
新课标语文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
和文化素养。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要与学生的生活实
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提高
学生的实际语文应用能力。

4. 倡导跨学科的整合:新课标鼓励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通过
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5. 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标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信息
素养。

6. 重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
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新课标强调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
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8. 强调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这些特点,新课标语文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3篇)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3篇)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23篇)2022版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3篇)1在本次学习中,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如同做人,都是一门艺术,想做得更好,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

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发展,在民族精神上对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从情感价值观中对学生有了更深的要求,也对教师在语文教学生提出了教育方向,在总目标中对学习过程的对个人的爱国精神的培养和了解国家的目标有了更重的讲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吸取名族精华。

如果不理解课文内容,自己提问。

学生是教室里的演讲者,而不是老师。

学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

资源的整合,多种视听手段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相辅相成。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学习教材,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亮点。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针对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

在识字中要求了学生正确拼读,纠正地方言的教学出发点,“精要、好懂、有用”这六个字一直被奉为语文知识教学的“六字箴言”。

这六个字对语文教师是一个考验能力水平的测试,是对语文知识教学方法提出的要求——情景化、动态化。

静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动态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对语文学科学习有了指定的框架,让我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让我在语文教学中有了新的体验和收获。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部编版最新修订版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部编版最新修订版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部编版最新修订版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小学语文新课标部编版最新修订版的心得体会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尽管主要任务是要顽强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

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中,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发生巨大转变。

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少时候会把教师请下讲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二、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__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

三、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四、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建议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建议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建议更新。

我们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转变为“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在研究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讲解和课堂讨论,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实践操作。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总之,使用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逐步适应和改进。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材,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为了更好地理解材的“新”在哪里,我们需要认真研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材,以了解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是按照高中语文新课标编写的,初中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主要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但也接受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某些新理念。

因此,初中和小学老师也有必要研读一下高中新课标,以了解教材的变化和创新源于哪些理论和政策的要求。

现在,全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在研究如何实施材提出的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使用材和实施教学改革,我们需要澄清一些误解,提出几点意见。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研究任务群”的概念。

材是以“研究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的,这样做的好处是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建构“语文核心素养”。

将课文教学分为若干“研究任务群”,以任务群来组织单元教学,教学的目标就会比较集中而且清晰,避免了面面俱到和“同质化”弊病。

因此,备课时应当根据“研究任务群”所提示的“任务”去组织教学,把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让每个单元教学有哪些“干货”,都做到心中有数,这将有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

采用“研究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灌输式讲解和“刷题”,让学生自主研究,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这对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会有帮助。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其中统编版教材作为最新的教材体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在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结构,统编版教材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教材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的叠加,而是系统地构建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框架,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统编版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

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环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题材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是突出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语文教育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统编版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得学生不仅仅能够理解知识,更能够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是注重价值观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而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层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统编版教材通过精心设计的内容和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全面的人格培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教材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和有效。

家长和社会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推广统编版教材,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解读高中语文从2020年开始实施新的课标和教材,这对于广大高中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改革。

新的课标和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对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学习资料。

一、新教材的特点新的高中语文教材突出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

教材内容广泛覆盖了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历史、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

教材中的课文选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新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阅读理解题、写作训练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新的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思辨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系统地分析文本,准确地归纳总结文本的主题和要点。

此外,新课标还提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形成独立的见解并能够清晰地进行论述。

三、教师的教学重点对于教师而言,新的教材和课标要求他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料和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学生的学习策略对于学生而言,要想顺利掌握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他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首先,学生应该注重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修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统编版教材作为目前国内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版本,其特点较之前版本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及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统编版教材在选材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

教材选材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从教材中感受到身边的人和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

教材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实用的生活常识,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学习,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统编版教材在知识点的讲解和拓展上更加系统和全面。

教材的知识点讲解更加系统和全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知识点的拓展方面,教材也给出了相关的延伸阅读和拓展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系统和全面的知识点讲解和拓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统编版教材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材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统编版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上更加注重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

教材涵盖了丰富的诗歌、散文和小说,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感悟人生,体会美好。

教材还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种情感熏陶和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和精神的双重滋养。

统编版教材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角度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 材 料 , 可 拓 展 涉 猎 面 , 可 作 为 对 比教 材 , 既 又 训
首 先是 系统 性 强 。第 一 、 册 以现 代 优 秀散 文 、 二 议论 文 为主 , 三 、 第 四册 以诗 歌 、 剧 、 说 欣 赏 为 戏 小 主, 册各有侧重 , 每 自成 体 系 又 互 相 呼 应 , 如第 三 册
诗 歌 阅读 部 分 , 者 按 顺 序 选 取 了从 早 期 的《 经 》 编 诗
练学 生 欣 赏 、 合 分 析 能力 。 如背 诵 篇 目中苏 轼 的 综 例
《 城 子 ・十年 生 死 两 茫 茫 》 与 正 文 的《 奴 娇 ・ 江 可 念
赤壁 怀 古 》 比较 阅读 , 析 两首 词 沉 郁 婉 约 与豪 迈 作 分 奔放 的不 同风 格 , 生 也 可 更 全 面地 了解 苏 轼 两 种 学 词 风 兼 工 的全 貌 。《 凭箜 篌 引 》 与 《 琶 行 》 比 李 可 琵 对 分 析 作 者 用 形 象 的 比喻 描 摹 无 形 的 音 乐 的 摹 声 技 巧 。值 得 注 意 的是 教材 在 一 些 精典 篇 目后 还 配有 相 关 网址 , 导 学 生在 网上查 阅有 关 赏 析 文章 , 可 发 引 还

学 的 目的是 提 高 学 生 对 文学 作 品 的 阅 读 、 赏 和 创 欣 造 能 力 , 想 真正 达 到 这 个 目标 仅 仅 依 靠 教科 书 有 要
限 的篇 目是远 远 不够 的 。 近 年 高考 的命 题 趋 势 看 , 从
也 是 越 来 越 倾 向综 合 判 断 、 析 比较 能 力 和发 散 性 分
20 0 0年 9月 以来 , 版 高 中《 文 》 材 陆续 面 新 语 教
审 美感 染 力 都 堪称 一 流 , 次 编者 打 破 文 化 背景 、 此 意 识 形 态领 域 的差异 和对某 些 题 材 的禁 忌 将 他 们请 入 高 中语 文 教 材 , 是 我 们 这 个 时代 文 化 自信 力 和 亲 正 和 力 的体 现 , 适 应 了 高 中 阶 段 学 生 欣 赏 水 准 日益 也 提高 , 审美 判 断力 不 断增 强 的实 际需 要 。
生在 呤诗 诵 赋 中沐 浴 唐 风 宋韵 , 中外 小说 经典 人 在 物形 象 之林 分 辩 美 丑善 恶 。整 套教 材 大 致形 成 三个
阶 梯 : 、 册 注 重 语 言 作 为 工 具 的 实 用基 础 阶段 ; 、 这 三 四册 着 重对 文学 作 品欣 赏 能
第 2 O卷 第 5期
把 握新 教 材特 点 重新 审视 语 文教学 的 外延
徐 明
( 徽 贸易学校 , 安徽 安 合肥 200 ) 3 0 1
[ 图 分 类 号 ]D6 3 3 中 3 .
[ 献标识 码]A 文
[ 章 编 号 ] 1 0 —5 1 ( 0 2 0 - 0 2 — 0 文 0 1 1 2 0 ) 5 1 2 2 6
第三 , 向课 外 延伸 、 射 面广 。 所 周 知 , 文 教 辐 众 语
世 , 教 材 选 材 范 围 更 宽 , 品意 识 更 强 , 现 了语 新 精 体
文 教学 理 念 的 变 化 : 即更 注 重 对 学 生 文 化 底 蕴 的 夯 筑 和 人 文 精 神 的培 养 , 年 高 考 试 题 的变 化 也 明确 近
地 标 识着 语 文 教学 由“ ” 传递 转 到 “ ” “ ” 知 的 情 与 意 的 感 悟 与表 达 上 。因 此 , 针对 新 教材 的特 点 , 们有 必 我
要 在 教学 内容 、 学 空 间 、 练手 段 上 都作 相 应 的调 教 训
整, 以适 应 新 世 纪语 文 教 学在 情 感传 递 、 意志 培 养方 面 的新要 求 。
表 自己见解 , 这样 , 教材 的辐射 面 由课 本延 伸 至 互 联 网上, 由被 动 接 受扩 展 到 双 向交 流 , 符 合 网络 时代 更 青 年 学 生 的需 求 。 第 四 , 重 引导 学 生 感 悟 生 活 的真 谛 和 生命 的 注 意义 。第 三册 选 人青 年 诗 人 海子 的那 首《 朝 大海 , 面 春 暖花 开 》 这是 诗人 临终 前 三个 月 的遗 作 。虽 然 面 ,
力 的培 养 , 算 提 高 阶段 ; 、 册 侧 重 综 合 阅读 能 可 五 六
力, 审美 判 断 力 , 造力 方 面 选 编 , 属 高 级 阶段 , 创 应 纵
观整 个 教 材体 系 , 觉 系 统性 较 强 。 感 其 次 , 容 面宽 。 教 材 体 现 了“ 容并 包 ” 包 新 兼 的思 想, 吸纳 了过 去 因种 种 因素而 回避 的一 些作 家 作 品 。
到顶 盛 时期 的唐 宋 诗词 , 精选 历 代 诗 歌精 典 , 四册 第 则 集 中 了 古今 中外 优 秀 的 戏 剧 小说 选 段 , 数 名 家 历
名篇 … …这 些 中外 文 学 最 华 彩 的篇 章 , 学 生 能 大 让
体 观 瞰 古 代 中 国诗 歌 发展 轨 迹 和 外 国文 学概 貌 。学
思维 能 力 的考 查 。 因此 , 教 材选 编 内容 向课 外 作 了 新

新 教 材 的几 个 特 点
相 对 于老 教 材 , 版 教材 选 材 系统 性 强 , 容 面 新 包 广 , 注 重 对 生 活 的感 悟 。 更
延 伸 。 三 册诗 歌 单 元 都配 有 背 诵 篇 目 , 为正 文 的 第 作
维普资讯
20 0 2年 9月
安 徽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An u n tt t fEd c t n o r a h iI s iu e o u a i o o
Se p.20 02
V OI O N O .2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