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
教育心理学作业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并谈谈您对这些观点理解与瞧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1、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就是客观的东西,而就是主体的经验、解释与假设。
为了使大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反省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观。
在学习与教学行为中,我们都隐含着一套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当我们教授科学知识时,会对学生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这里,我们用“发现”而不就是“发明”。
我们说“牛顿发现了什么定律”,言下之意,牛顿的理论就如同石油、煤矿、金矿、银矿一样隐藏在世界某处,在牛顿之前就是客观存在着的,后来被牛顿找到而已。
这意味着,我们在无形之中将牛顿的理论当作一个东西来瞧待。
为什么在教学中常常把知识当作无形的东西瞧待呢?那就是由我们头脑中的一般认识论观念造成的。
我们坚信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我们面前的桌子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我们在不在屋内,它都在这里。
也就就是说,这张桌子的存在就是客观的、确定的。
知识就是什么?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
但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能动”两个字漏掉了,换成了“直接、被动、简单”。
知识于就是就变成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简单而直接的反映。
人脑就好像一部照相机或一面镜子,有关桌子的知识,不过就是人脑中映射的桌子的底片、镜像而已。
由于外在的桌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有关桌子的底片或镜像也就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就是确定的、绝对的。
根据这一隐喻来瞧前面所举牛顿的例子,牛顿的理论就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东西。
这实际上不过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反映论。
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就是相对立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就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与假设而已。
牛顿的理论并不就是事先存在着的东西,而就是由牛顿通过实践与认识活动而发明出来的假设与解释而已,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相对性、暂定性与实用性。
学习策略之学习观的类型
学习策略之学习观的类型学习观是指个体对于学习的认知和理解方式,不同的学习观会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学习观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可以指导教学实践和学习策略的制定。
根据不同的学者和研究者的观点,学习观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学习观类型,并探讨它们对学习的影响。
1.行为主义学习观行为主义学习观是一种重视外部刺激和反馈的学习观。
它认为学习是一种从外部得到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来增强或减弱学习者的其中一种行为。
在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学习观倡导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强调通过反馈来增强正确的行为。
然而,行为主义学习观忽视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认知学习观认知学习观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
它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内部的知识重组和意义构建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和掌握知识。
认知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重视学习者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认知学习观在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忽视了学习者的情感和动机因素。
3.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建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个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创设一些情境和问题,鼓励学习者进行合作和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观注重知识的真实应用和情境化,能够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可迁移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如何在课堂中平衡个体差异和群体合作。
4.社会文化学习观社会文化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活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融入和参与社会文化的实践。
社会文化学习观强调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创设一些富有情境和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进行学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关于学生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有在日 常生活或先前学习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与知识, 即使出现一些从未接触过的问题,他们也会从 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来提出合乎逻辑的假设。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 各不相同,然而在一个学习群体中,这种差异 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23
激进建构主义
它源于皮亚杰的思想,有两条基本原则:
知识不是个体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动接受,而是通过 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
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 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因此,世界的本来面目无法知道,人们所知道的 只是自己的经验;而知识的作用在于帮助个体解 决具体问题,或者提供关于世界经验的一致性解 释,而知识主要在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得以 建构。
“建构主义是当 代心理学、认识 论和教育学中一 个广阔但不清晰 的领域。”
Ernst Von Glasersfeld
17
建构主义的先驱—皮亚杰
(J.Piaget,1896-1980)
18
社会建构主义的先驱维果斯基(L.S. Vygotsky 1896-1934)
19
一、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
何为建构?
35
关于教师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重视学生自 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 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 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颇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主义虽然侧重个体的自 我发展这一特征,但并不忽视外部引导(如教 师或同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时甚至会突 出后一方面的作用。
5
个体
行为
环境
环境、个体和行为三者的关系图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PPT课件
第一节 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 有三类影响学习的因素,即环境(资源、行 动结果、他人、物理条件)、个体(信念、期 望、态度和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 言语表述)。
➢ 这三种因素互为因果。
➢ 社会认知理论的两类学习:
角色扮演学习:就是在动手做和体验行动 结果的过程中学习
(4)依此类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观察学习
➢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观察者, 被观察者,被观察行为的后果,观 察者的预期后果和目标,自我效能 感。 ➢ 此外,班杜拉提出,存在三种促 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即:直接 强化、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二节 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
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
➢ 激进的建构主义:知识不是被动 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认识的机能 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 发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无 法知道的) ➢ 社会建构主义:儿童通过与成人 的交往活动获得新知识。
➢ 社会文化认知观:强调在实际活 动中,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
➢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 双向建构。
➢ 社会建构论:强调社会对自己发 展的影响。
➢ 控制论系统观:不仅关注人与外 界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而且强调自 我反省。
不同建构主义的共识
知识与课程
➢并非预先确定,更非绝对正确 ➢只能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 ➢需要在具体情境中不断变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个重要的观点: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强调学习者作为主动的、能动的参与者。
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每一个个体的先拥概念引导他们的理解;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人类建构起来的。
建构主义的学习本质:学习是基于个体原有知识而主动建构或者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不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学习依赖于个体的意义建构,同时,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镶嵌在一个特定的、个体融于其中的社会场景中(情境中)。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环境,学生有机会在其中应用、质疑和改变自己原有的知识及其结构。
如果没有针对儿童的先拥知识和错误概念而设计学习环境,学习就很难通过聆听老师讲解或阅读课本进行深入学习,因为儿童只能依赖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新观念。
建构主义学习的情境观:情境理论强调认知与学习的交互性,个体、认知、意义是在互动中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建构的。
学习是知识建构和意义制定的过程
学习具有高度的情境性
学习具有社会性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
情境性、实践性、复杂性是学习科学主张的共同特性。
教学应该努力创设这样的学习环境。
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学的重要启示。
(完整版)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1 学习是建构性的,已有知识将影响新知识结构的建立。
应该尽量将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新信息关联起来。
2 学习是主动性的: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核心。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更“应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过程”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做中学”,在“做”中理解、建构新知识结构。
3 学习是合作性的:建够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
个人通过同其他社会成员(教师、同学、家庭成员、朋友等)相互作用获得关于世界的全面解释。
因而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建构活动,也是学习共同体合作建构的过程。
4 学习是交流性的: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
交流是最基本的环节,他是个体意义建构由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是新旧知识体系融会整合的加速器,也是语言能力和思维那里得以提高的最佳途径。
5 学习是探究性的:新意义建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有不同任务组成。
通过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建立新体系。
6 学习有非智力因素参与(情感体验、自主意识以及自信心):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目标的达成。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因为当他们感到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学习效果最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且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于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
而且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虽然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相同的理解。
因为每个学习者对命题的理解都给予自己的经验成果而建构起来的,这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历程。
(二)学习观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为学习者并不是空者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者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第八章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建构主义
来源:维果茨基的理论 基本观点
①知识不仅通过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而 且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来建构。 两类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自上而下的知识 ②儿童知识经验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在与成人或同 伴的交往活动中,依靠他们的帮助,解决自己 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设计课例(一) 《让文件更安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 发生。在课上,我们首先向学生播放情景动画: 【播放动画情景三】:小红又想,如果别人打开我的电脑,不也是可 以偷看我的日记?我应该想个办法如何保护我的电子日记才行,但 是如何保护我的文件呀?(设下疑问) (2)确定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小红保护电子文件,看谁的方法多 (“锚”) 。
情境性 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 中。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符号,它只有通过具 体情境下的实际应用才能真正被解释和理解。
六、学习的认知建构过程
(一)
生成性学习(维特罗克)
理解的生成过程 意义建构的条件 (1)材料本身的可理解性 (2)学习者先前知识水平 (3)学习者的建构加工活动 促成意义生成的策略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设计课例(一) 《让文件更安全》
教学过程: (7)课外扩展 教师演示黑客非法入侵他人电脑的动画情景,为课外探究任务再 抛一个“锚”: ① 什么是黑客和黑客工具? ② 请就如何防止黑客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报告用WORD电子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或者网页等形式 提交。参考资源网址列表(略)。 知识迁移和课外延伸是网络课的一个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课后扩 展探究,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点,构建知识链。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全文翻译
第八章:学生中心与教学的构建筑主义取向邓巴先生的课堂故事“大家都回忆一下,”邓巴说,“上周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和立方体的体积,今天将探讨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这次由你们自己去做,在你们每个人的实验台上都有五个体积不同的圆筒,一把尺子和一台计算器,你们还可以用水槽里的水,但是你们所要利用的最重要的资源应该是头脑和同学。
记住在活动结束时,各个组的每位同学都要做到不仅能够说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而且要能够准确的解释该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有什么问题吗?好,开始吧。
”这是邓巴先生所教的中学数学/科学课程。
班上的学生们开始活动起来,他们四个人一组围坐在实验台旁边,其中“智囊组”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圆筒装满了水。
米格尔说:“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圆筒都装满了,下面该做什么了?”玛格丽特说:“我们来测量它们吧!”她拿起尺子并让戴夫记下测量结果,“这个小的圆筒高36mm,等一下,底的直径是42mm。
”“那又怎么样?”约兰达说,“我们用这种方式不能测量出体积来。
在开始测量每个圆筒体积前,我们最好先考虑一下。
”“约兰达说的对,”戴夫说,“我们最好先做个计划。
”“我明白了,”米格尔说,“我们先要有个构想。
”约兰达说:“对,让我们考虑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想一想邓巴先生让我们回忆圆的面积和立方铁的体积,我想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你是对的,米格尔。
”恰巧经过这里的邓巴说,“但是你们怎么利用这个信息呢?”“智囊组”沉默了一会儿,戴夫大着胆子说:“让我们试着测量出每一个圆筒底部的面积,刚才玛格丽特说小的圆筒底部是42mm,给我计算器,现在我们怎么算出面积?”约兰达说:“我想应该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好像是这样,那么42的平方……”“不是42,是21的平方,”玛格丽特插嘴说,“如果直径是42,那么半径就是21。
”“对我知道了,那麽21的平方是441,π是3.14,计算机上的得数是13847。
”“不可能,”米格尔说:“400×3是1200,所以441×3.14不可能是13000,你肯定错了。
第八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但不清晰的领域”
——Glasersfeld
建构主义在学习理论中的位置
行为主义 信息加工理论 皮亚杰
客观主义
奥苏伯尔
维果斯基
建构主义
2、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
激进构建主义
重视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
要想知道梨子 的味道要自己 尝
• 观察学习
注意
四要素
重复 行为
观察 学习
产生 行为
保持 信息
五后果
引导注意力
调整已有行为 改变抑制 获得新行为和新态度 引发情绪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
(1)观察者本人 (2)被观察者(示范者) (3)被观察行为的后果 (4)观察者预期行为的后果
(5)预定目标
(6)自我效能感
直接强化
如何促进 观察学习
• 良性的内部依赖,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需要同伴的支持、
理解和指导
• 明确各成员的职责
• 合作技能,如能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达成共识、发 动所有成员参与等技能 • 成员监控,小组成员要监控活动和人际关系,以保证小 组富有成效地工作
合作学习的三种方式
• 拼图式教学: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学
习材料,然后向其他成员讲解
?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把社会协商和责任分享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以多种形式表征内容?理解知识是建构的?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三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应用1研究性学习与基于问题的学习?杜威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形成假设?搜集数据来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基于问题的学习阶段教师的行为1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说明学习目标提供必要资源鼓励学生选解决问题方法2组织学生阶段指导学生确定相关的任务3协调学生独立调查和协调学生独小组调查鼓励学生搜集信息开展实验研究鼓励学生搜集信息开展实验研究寻求问题解决途径调查和4开展假设并交流协助准备结果报告录像素材或模型等鼓励他们相互交流5分析评估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某些活动可以放在小组中进行以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尤其要注意必须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愿意并有能力分担任务能力分担任务以免个别学生包办了整个小组的工作以免个别学生包办了整个小组的工作?合作学习本质上合作学习有别于小组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如下是有关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其中有些观点虽过于激进,但对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1.知识观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岀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
它一般强调:(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理解。
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来建构,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等高级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自身积极的意义建构。
3.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面对新信息、新概念和新命题,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
(3)学习的情境性。
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因而,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4.教学观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教育心理学目录
作者简介莫雷,心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特聘教授珠江学者;现任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重点学科发展教育心理学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础——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同是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莫雷教授近几年主持并完成了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在国际、国内心理学权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其指导的博士生论文2002年入选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目录第1章教师、教学和教育心理学教师的案例汇编你会怎么做?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颁布后的数学真的是教师造成的差异吗?学习的故事:对教学的赞誉什么是优秀的教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中的多样和共同性总结教师的案例汇编:他们会怎么做第2章认知发展和语言第3章个性、社会和情绪的发展第4章学习者差异和学习需要第5章文化与多元化第6章学习的行为观第7章学习的认识观第8章复杂认知过程第9章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社会建构观第10章教学中的动机第11章积极参与学习——构筑合作与协同学习的社区第12章创建学习的环境第13章为学而教第14章标准化测验第15章课堂评价和评定《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本科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教育心理学》是师范大学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理想教师应该具备学科专业、教育专业和专业精神三方面的素养,其中,教育专业指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以及了解学生(掌握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包括学生的品德、人格、智能、体能等的个别差异,学生的学习过程、方式、方法,影响学生成长的种种内外部因素等)、灵活使用教材教法并展现于实际教学的能力。
从目前的师资培养制度看,中小学教师所欠缺的不在于学科专业知识,而在于如何教导学生学习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育心理学主要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传统认知主义,这里简称为认知主义中繁衍出来的,是对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用乔纳森的说话,即向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方向发展,可称之为“后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总是与某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学习理论也不例外。
从哲学的角度看,认知主义是建立在结构主义基础上。
结构主义认为对象是由成份组成的,而成份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结构。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构成一封闭的整体结构,要了解对象或成份的性质,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整体结构的性质。
结构主义奉行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认识规则。
而建构主义是以后结构主义为基础,后结构主义用无结构”取代“结构”,认为结构不存在着终极意义,它有如洋葱头没有内核,没有中心,只是一些元素和要素,它的意义存在于这些元素或要素与理解者的语言所构成的新的结构中,因而是无限开放的,知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不断建构而产生的。
分别在这两种哲学知识观影响下的认识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别。
本文仅就两者的知识观做一比较和评价。
1、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关于知识的本质。
认知主义在其知识的本质上持客观主义立场,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知识是客观事物的表征,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它是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能够和客观事物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由于客体的基本特征是可知的和相对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稳定的、客观的、可靠的。
因而人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知,了解真实世界,从而在他们的思维中复制世界的内容和结构。
学习的目的是习得事物及其表征,使外部客观事物内化为其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采取非客观主义立场,他们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
认为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但是独立的,知识是人脑内部对客观世界提供的信息材料的主观创造,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即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升级换代”,出现新的“内涵”,而且在具体问题上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8.(上)第八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广义的学习: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 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理解: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3.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下列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B.一头牛经过训练后,会拉犁 C.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高、体重都发生变化 D.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后成绩提高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记 忆的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 的事实类知识。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领导的等 均属言语信息的学习内容。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知识” 2.智慧技能:是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 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记忆和思考的主要方法。是关于 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识。例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知道什么是肯定 句和否定句为言语信息的学习结果,怎样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则为智力技 能的学习结果。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 等内部过程的技能。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处理外部世界的 能力;认知策略则是自我调控的能力,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它支配学 习者学习和思维中的行为,并且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4.动作技能: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例如体育动作,乐器 演奏,实验操作 5.态度: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如与同学、亲人以及其 他人在交往中能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等。
2.练习律: 通过学习者的练 习和应用,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就 会增强,否则会 减弱。
3.准备律:在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处 于准备状态,给予活 动则感到满意;有准 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 恼;无准备而强制活 动,也会感到厌烦。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社会建构观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但未必一定有“正确”的答案。 目的:帮助学生学到能够用于很多情境条件的灵活的知识。
学生面对一 个实际的问
基于事实, 从情境中确 认并分析问
学生发现需
提出问题解 决方案的设 要知道用什 么方法来检 测方案是否 奏效
利用新知识 对问题解决 方案进行评
题情境
题的实质
学习者要学习可以加以应用的 知识,而不是仅仅在脑子里存 储内在的事实概念与技能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各建构主义流派都同意以下观点:
教育者将学习嵌入到复杂的、现实的以及相关的学习环境中 教育者为学生提供社会交流活动,并将此作为学习的一部分 教育者支持各种观点并利用知识内容的多种表征方式进行教学 教育者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并形成“知识是建构而来的”这种理解 教育者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4.认知学徒教学法
一个经验不足的新手在专家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关系。
特点:
学生观察专家的示范操作 学生通过专家的教练或指导(还有暗示、反馈、示范、提醒)获取外部支持 学生得到概念性的脚手架,并且随着他们学得更熟练、更深入,这个脚手架逐渐消失; 学生逐渐明晰他们获得的知识,将其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学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学生通过将自己的问题解决情况与专家的及先前他们自己的进行对比,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 学生应当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用教师尚未示范过的新方法
社会性 劝说
鼓励性谈话或某种行为反馈
02 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
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
教学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为目的
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
为何要提高自我效能感 ?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传统认知主义,这里简称为认知主义中繁衍出来的,是对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用乔纳森的说话,即向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方向发展,可称之为“后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总是与某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学习理论也不例外。
从哲学的角度看,认知主义是建立在结构主义基础上。
结构主义认为对象是由成份组成的,而成份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结构。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构成一封闭的整体结构,要了解对象或成份的性质,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整体结构的性质。
结构主义奉行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认识规则。
而建构主义是以后结构主义为基础,后结构主义用无结构”取代“结构”,认为结构不存在着终极意义,它有如洋葱头没有内核,没有中心,只是一些元素和要素,它的意义存在于这些元素或要素与理解者的语言所构成的新的结构中,因而是无限开放的,知识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不断建构而产生的。
分别在这两种哲学知识观影响下的认识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别。
本文仅就两者的知识观做一比较和评价。
1、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关于知识的本质。
认知主义在其知识的本质上持客观主义立场,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知识是客观事物的表征,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它是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能够和客观事物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由于客体的基本特征是可知的和相对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稳定的、客观的、可靠的。
因而人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知,了解真实世界,从而在他们的思维中复制世界的内容和结构。
学习的目的是习得事物及其表征,使外部客观事物内化为其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采取非客观主义立场,他们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
认为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但是独立的,知识是人脑内部对客观世界提供的信息材料的主观创造,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即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升级换代”,出现新的“内涵”,而且在具体问题上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第八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和建构主义观 教育心理学课件
教学反思
总结
第八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和
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观
创设合作小组
教学设疑 •a.面对面的互动,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面对面
的沟通交流;b.良性的内部依赖,让学生体验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自己需要同伴的支持、解释和指导;c.各成员的 职责,一开始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相互帮助,但 最终必须能够独立学习,各人都要承担学习的职 责;d.合作技能,如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达
–相互提问 学生在学完一课之后,两人或 三人一组就学习内容相互提问并回答。
–成对学习 一种学习策略,两个学生轮流 教学反思 总结学习内容和评论总结。
总结
学习目标
第八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和 建构主义观
教学对话
教学设疑 •维果茨基认为,学习与理解需要互动和对 话。具体来说,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
第一节 中尝试解决问题,需要通过与教师或其他 第二节 学生的互动来获取帮助,而教学对话为这 第三节 种互动提供了机会。这是因为,首先教学
第八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和
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观
观察学习的含义
教学设疑
班杜拉指出,在观察学习中存在四个
要素:注意、保持信息或印象、产生行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及愿意重复行为(即动机)。首先,必须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记忆是模仿行 为的前提;再次,练习可以使学习者的行
为更准确、流畅;最后,动机和强化在观
➢为什么说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有本质不同?
教学反思 ➢创设教学对话情境,其目的在于什么?
总结
➢提出认知师徒法或互惠教学法,是不是主要突出了 教师的作用?
➢从建构主义出发的各种学习或教学形式,你认为它 们的不足在那些地方?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
教育心理学作业作业题目: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并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理解和看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1、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
为了使大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先反省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观。
在学习和教学行为中,我们都隐含着一套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当我们教授科学知识时,会对学生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这里,我们用“发现”而不是“发明”。
我们说“牛顿发现了什么定律”,言下之意,牛顿的理论就如同石油、煤矿、金矿、银矿一样隐藏在世界某处,在牛顿之前是客观存在着的,后来被牛顿找到而已。
这意味着,我们在无形之中将牛顿的理论当作一个东西来看待。
为什么在教学中常常把知识当作无形的东西看待呢?那是由我们头脑中的一般认识论观念造成的。
我们坚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我们面前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着的,不管我们在不在屋内,它都在这里。
也就是说,这张桌子的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
知识是什么?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属性及其联系的能动反映。
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能动”两个字漏掉了,换成了“直接、被动、简单”。
知识于是就变成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简单而直接的反映。
人脑就好像一部照相机或一面镜子,有关桌子的知识,不过是人脑中映射的桌子的底片、镜像而已。
由于外在的桌子是客观存在的,有关桌子的底片或镜像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是确定的、绝对的。
根据这一隐喻来看前面所举牛顿的例子,牛顿的理论是一个客观的、确定的、绝对的东西。
这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反映论。
建构主义理论与这种机械的反映论是相对立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
牛顿的理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着的东西,而是由牛顿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而发明出来的假设和解释而已,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相对性、暂定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文化认知观: 社会文化认知观:强调在实际活 动中,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 动中,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 双向建构. 双向建构. 社会建构论: 社会建构论:强调社会对自己发 展的影响. 展的影响. 控制论系统观: 控制论系统观:不仅关注人与外 界的相互作用与反馈, 界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而且强调自 我反省. 我反省.
思考: 思考:
"杀鸡"可以"儆猴"吗? 杀鸡"可以"儆猴" 有人说监狱让人变得更坏,你如何看? 有人说监狱让人变得更坏,你如何看? 上高中时,如果让你"自由选择" 上高中时,如果让你"自由选择"是 否辅导比你差的学生,你愿意辅导吗? 否辅导比你差的学生,你愿意辅导吗? 我们学到的知识,大概有多少是" 我们学到的知识,大概有多少是"客 观真实的" 观真实的"?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
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 激进的建构主义: 激进的建构主义:知识不是被动 接受,而是主动建构; 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认识的机能 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 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 发现现实.( .(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无 发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无 法知道的) 法知道的)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儿童通过与成人 的交往活动获得新知识. 的交往活动获得新知识.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也侧重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更注意解决真 实的问题, 实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合作探究 方式共同解决. 方式共同解决.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同几个能力不同的 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 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并强调 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 创设合作小组要做到:1, 创设合作小组要做到:1,面对 面互动; ,内部依赖; , 面互动;2,内部依赖;3,各成 员职责; ,合作技能; , 员职责;4,合作技能;5,成员 监控
思考:
"杀鸡"可以"儆猴"吗? 有人说监狱让人变得更坏,你如何看? 上高中时,如果让你"自由选择"是 否辅导比你差的学生,你愿意辅导吗? 我们学到的知识,大概有多少是"客 观真实的"?
第八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学习目标
掌握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掌握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掌握观察学习的内容. 掌握观察学习的内容. 了解前三种建构主义. 了解前三种建构主义. 掌握建构主义的共识观 建构主义的共识观. 掌握建构主义的共识观. 在自己的教学中整合研究性学习, 在自己的教学中整合研究性学习,基于 问题的学习和合作学习. 问题的学习和合作学习.
不同建构主义的共更非绝对正确 只能以自己的经验, 只能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 需要在具体情境中不断变化
学习
学习不仅是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学习不仅是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而且要对其分析, 而且要对其分析,形成自己的思 想 学习不仅获得新知识, 学习不仅获得新知识,还要改造 旧知识
观察学习
充气娃娃实验. 充气娃娃实验.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观察者,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观察者, 被观察者,被观察行为的后果, 被观察者,被观察行为的后果,观 察者的预期后果和目标, 察者的预期后果和目标,自我效能 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事 的推测与判断). 的推测与判断).
第二节 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
问题
海盗分金币 10个海盗抢得 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后,讨论如何进行 枚金币后, 个海盗抢得 枚金币后 公正分配.他们商定的分配原则是: 公正分配.他们商定的分配原则是: (1)抽签确定各人的分配顺序号码 ) (1,2,3,4,5,6,7,8,9,10); , , , , , , , , , ); (2)由抽到 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 )由抽到1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 然后所有人进行表决, 案,然后所有人进行表决,如果方案得到过 半数以上(含半数)人同意, 半数以上(含半数)人同意,就按照他的方 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1号扔进大海喂鲨鱼 号扔进大海喂鲨鱼; 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 号扔进大海喂鲨鱼;
合作学习方式
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 拼图式教学 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小 组中的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学习材料, 组中的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学习材料,然 后向其他成员讲解. 后向其他成员讲解. 学生在学完一课之后, 相互提问 学生在学完一课之后,两人 或三人一组就学习内容相互提问并回答. 或三人一组就学习内容相互提问并回答. 一种学习策略, 成对学习 一种学习策略,两个学生轮 流总结学习内容和评论总结. 流总结学习内容和评论总结.
学生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没学课程 之前以有自己的知识或假设
教师
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 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要理解 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 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
教学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 务. 为每一个学习提供机会. 为每一个学习提供机会. 把社会协商和责任分享作为学习的一 部分. 部分. 以多种形式表征内容. 以多种形式表征内容.
注意: 注意: 金币不可分割,即只能是1或 的不整 金币不可分割,即只能是 或1的不整 数倍; 数倍; 每一个海盗都不想死; 每一个海盗都不想死; 每一个海盗都想得到尽可能多的金币; 每一个海盗都想得到尽可能多的金币; 每一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而理性的; 每一个海盗都是绝顶聪明而理性的; 抽到1号的海盗应该提出怎样的分配方 抽到 号的海盗应该提出怎样的分配方 案?
第三节 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应用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包括以下成分: 形成假 研究性学习包括以下成分:a.形成假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对 设 ; b. 验证假设 ; c.得出结论 ; d.对 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在研究性学习中,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 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本身. 知识,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本身. 教师必须做好准备,组织和监控工作, 教师必须做好准备,组织和监控工作, 以保证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以保证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教学对话 1. 教学对话 : 就是学生通过与教 教学对话: 师或其他同学的交流来学习的 一种教学方法. 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对话 2. 教学 : 确定主题 ; 激活背景知 教学: 确定主题; 必要时) 直接教学; 识 , ( 必要时 ) 直接教学 ; 引 导学生深入表达自己的观点; 导学生深入表达自己的观点 ; 鼓励学生寻找论据. 鼓励学生寻找论据. 3. 对话 : 少提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 对话: 少提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肯定学生的贡献; 肯定学生的贡献 ; 承前启后的 对话; 创设有挑战性氛围; 对话 ; 创设有挑战性氛围 ; 鼓 励全体参与. 励全体参与.
第一节 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有三类影响学习的因素,即环境(资源, 有三类影响学习的因素 , 即环境 ( 资源 , 行 动结果,他人,物理条件) 个体(信念, 动结果,他人,物理条件),个体(信念, 期 望,态度和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 态度和知识) 和行为( 个体行动, 言语表述) 言语表述). 这三种因素互为因果. 这三种因素互为因果. 社会认知理论的两类学习: 社会认知理论的两类学习: 角色扮演学习: 角色扮演学习 : 就是在动手做和体验行动 结果的过程中学习 替代性学习: 替代性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
问题
号被扔进大海, (3)如果 号被扔进大海,则由 )如果1号被扔进大海 则由2 号提出分配方案, 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活着的所有 人人进行表决, 人人进行表决,如果方案得到半数以 含半数)人同意, 上(含半数)人同意,就按照他的方 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入大海; 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入大海; (4)依此类推. )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