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5课《园林 探幽》

第5课《园林 探幽》
五、互动展示,分享成果
总结:在我们付出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之后一个个精美的漏窗在我们的手下诞生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做一做:
设计一个漏窗图案
技术提示:线条要相互连接,线条宽度要均匀
安全警示:使用刀具要注意安全
1.工具材料:白色KT板或白纸11*11CM,其次准备好这些工具,铅笔,圆珠笔,美工刀,橡皮,绘图尺子,胶带。为了保护桌子我们准备玻璃垫板。
——窗子绝不是为了透光和通风,一个好的窗子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
——这些漏窗具有什么特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2、漏窗何物,它是建筑构建,也是建筑技艺,镶在墙壁间,惹人端详,费人思索,借隔空间。
师补充:切换主题的是墙的处理,而乖巧的漏窗,悄悄透露墙后的风景,为的是因残健全,以小见大。这似隔非隔,予以环线的滋味,只有游园人晓得呀!它源于自然,质地朴素,砖瓦竹木,皆可为之。道法自然,一贯自然。它气象万千,寓意吉祥,虚直规矩,花鸟鱼虫,高山流水,琴棋书画,戏文小说,神仙菩萨,一应俱全,赏心悦目,其前,光影浮动,其后,红翠风光,今天传承祖先技艺的我们也要用巧手,雕琢我们,包罗万象,无限创意的漏窗。(欣赏图片学生解说)


2
二、深入欣赏,交流讨论
欣赏完苏州园林里的漏窗和听完这位同学有声有色的介绍,哪——
1、何为漏窗?
请同学们说说。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同学甲:墙壁上挂的一张画。
同学乙: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贝律铭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同学丙:“园林的墙壁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叶圣陶)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园林q探幽》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园林q探幽》教案

淮安市南陈集中学八年级美术教案主备人:李朝英审核人:彭娴第5课《园林•探幽》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目标: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第一课时:从漏窗说起一、教学目标1. 完成园林中漏窗的创作草图。

2. 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

3. 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4. 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

二、教学要点1. 漏窗在园林(苏州园林)中主要出现在什么建筑上?2. 漏窗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哪些?3. 比较有漏窗的建筑和没有漏窗的建筑在艺术上视觉上的不同。

4. 漏窗上的图案内容和园林中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样的联系?5. 列举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片并建议讨论说明。

三、创作思考1. 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漏窗并设计一幅漏窗草图。

2. 示范并解读设计制作要点。

3. 漏窗规格:40 厘米×40 厘米、30 厘米×30 厘米、20 厘米×20 厘米。

学生创意草图。

4. 展示“琴、棋、书、画”漏窗,要求学生欣赏并思考:①这组漏窗在苏州的哪座园林?②造园的人想告诉我们什么?5. 漏窗和园林建筑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四、课后延展1. 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漏窗,都来自什么建筑群呢?2. 课后思考漏窗在园林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园林中的元素再造一、教学目标1. 园林中建筑与园艺植物、山水的韵律与写意。

2.中国画中水墨与写意的艺术表现形式。

3. 基本完成与漏窗相结合的整体装置的创作。

二、教学要点1. 为什么苏州园林又被称作是“山水园林”?2. 山水在中国绘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3. 为什么山水画的形式会表现在苏州园林的园林建筑设计中?(精神因素和客观因素)4. 造园者又是通过哪些造园元素将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在园林建筑中的呢?5. 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创作思考1. 叠山、理水、种树、植花,因势利导的园林建筑中有着怎样的中国写意绘画的神韵,怎样通过一个局部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呢?2. 植物的选择在苏州园林中有何意义,人文的情怀和国画写意表现有怎样的联系?3. 中国写意绘画中“墨色”是如何应用的?4. 要求找出透过漏窗所看见的一个片段,运用水墨写意的方式,画一幅山水花鸟的局部写意作品。

园林探幽教案

园林探幽教案

园林探幽教案教案标题:园林探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园林探幽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园林探幽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参观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园林探幽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他们认为的园林探幽的特点和要素。

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园林探幽的特点和要素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展示。

4. 技巧指导:向学生介绍园林探幽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利用景观、石材、水池等元素进行布局和创造幽静的环境。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校园或社区的园林中寻找并记录园林探幽的案例,包括景观布局、植物选择等方面。

6. 分享和讨论: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园林探幽案例,并进行分享和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体会。

总结:7.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园林探幽的重要性和意义。

8.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的作业,要求他们在家中或周边环境中寻找并记录更多的园林探幽案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9.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地参观等介绍园林探幽的资源;2. 相关案例和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或著名园林,进一步了解和体验园林探幽的魅力;2. 引导学生设计和创建自己的园林探幽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 开展园林探幽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园林摄影比赛、园林设计大赛等。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欢迎进一步讨论和提问。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园林·探幽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园林·探幽

园林探幽——水墨园林写生创作单元【单元内容分析】中国画单元整合了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第4课《水墨交融写青山》第5课《园林探幽》三课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这一模块《园林·探幽——处处是画意》中园林写生创作单元,园林中可写生创作的题材很多,主要分山水(建筑)和花鸟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放在以山石、树木、建筑为主的园林创作,《园林写生创作——以山石、树木为主》这一单元又分成了四个环节:1、临摹画家园林写生作品2、评价临摹作品中存在的得与失(用笔、用墨、构图)3、借鉴画家作品学习构图4、对景写生完成创作,大约需3-4课时,以园林作为一个表现对象进入,通过园林中的元素、特征:山水、花鸟、建筑、漏窗、回廊等,运用国画的笔、墨来表现园林中的“意和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园林写生创作之前,进行了一单元4节课用笔用墨的练习,通过临摹传统文人山水画中的山石、树木来体悟国画中的用笔、用墨及构图。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园林写生创作,学生更能得心应手。

笔墨当随时代,这一模块中学生从临摹传统文人画到现代水墨画等山水画家作品中来学习笔墨、构图,最后通过写生、直接写生或者间接写生的形式来运用所来进行表达,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追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注重笔墨和意境,甚至突破时空限制。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组织欣赏视频及园林图片,感受园林的意境美,引导欣赏现代表现园林画家的作品,并从画家的作品中汲取取景与构图知识,学会运用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勾、点、皴、擦,染画出园林景物的特征,完成一件水墨园林写生创作。

过程与方法:学生临摹画家李可染、周京新、谢士强、孙宽、周尊圣等画家画园林的作品,分析每件作品表现园林的特点、笔墨、构图。

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启发学生构思,从眼中园林到心中园林,引导学生用水墨的形式来表现园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园林写生创作的完整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感悟到园林的幽、雅、闲、文等意境美,通过画面的构图、笔墨把个人的情感和意境联系起来。

初中美术园林探幽教案(精选5篇)

初中美术园林探幽教案(精选5篇)

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以诗文立意,以画境布局,是由文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以及建筑等要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因其精妙独特、妙合自然的构景造园而著称于世。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美术园林探幽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1教学目标:1.了解园林探幽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园林探幽的构图和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画纸。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园林探幽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园林探幽的兴趣,并简单介绍园林探幽的概念和特点。

Step2:学习园林探幽的构图和表现方法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园林探幽的经典作品,向学生介绍园林探幽的构图和表现方法,如利用遮挡、透视等手法来营造深远感和神秘感。

Step3:观察和分析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园林探幽的画作,并引导学生分析画作中的构图和表现方法,如遮挡的位置、透视的运用等。

Step4:实践练习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园林探幽的场景,使用所学的构图和表现方法进行绘画。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园林探幽的理解和想象。

Step5: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绘画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Step6: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思考园林探幽对美术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Step7: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感受真实的园林探幽场景,并进行素描或拍照记录。

Step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绘制一幅园林探幽的作品,并写一篇关于园林探幽的心得体会。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园林探幽的概念、特点以及构图和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实践练习,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并提高了美术绘画技巧。

园林探幽教案(五篇)

园林探幽教案(五篇)

园林探幽教案(五篇)第一篇:园林探幽教案《园林•探幽》——漏窗导学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目标: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完成园林中漏窗的创作草图。

2.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

3.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4.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

二、教学要点1.漏窗在园林(苏州园林)中主要出现在什么建筑上?2.漏窗的形式和内容各有哪些?3.比较有漏窗的建筑和没有漏窗的建筑在艺术上视觉上的不同。

4.漏窗上的图案内容和园林中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样的联系?5.列举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片并建议讨论说明。

三、创作思考1.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漏窗并设计一幅漏窗草图。

2.示范并解读设计制作要点。

3.漏窗规格:40 厘米×40 厘米、30 厘米×30 厘米、20 厘米×20 厘米。

学生创意草图。

4.展示“琴、棋、书、画”漏窗,要求学生欣赏并思考:①这组漏窗在苏州的哪座园林?5.漏窗和园林建筑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四、课后延展1.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漏窗,都来自什么建筑群呢?2.课后思考漏窗在园林中的作用。

第二篇:歌剧探幽完整教案歌剧探幽——走进中国歌剧执教:潜江市刘岭中学颜娟兰教学年级:九年级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一、欣赏歌剧《白毛女》唱腔选段:《北风吹》、《红头绳》、《恨似高山仇似海》;二、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唱腔选段:《没有眼泪,没有悲伤》;三、欣赏并跟唱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教学目标:一、能认真听赏本课的歌剧选段,能对歌剧选段的音乐(声乐和器乐)进行简单的评述;二、能结合听赏,简要叙述本课歌剧选段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三、在听赏歌剧选段《红梅赞》时,能随音乐哼唱,并体验其情感;四、能够在欣赏过程中增强对歌剧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八年级美术下册《园林探幽》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下册《园林探幽》教案、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园林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与互动相结合,深入理解:
教师在讲授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1.学生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知识储备: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素养。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园林艺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3.学习能力: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仍需教师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探索园林艺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2.教学目的:
通过展示园林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学内容:
简要介绍园林艺术的概念、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1)详细讲解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如园林的分类、构成要素、造景手法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点。
5.作业反馈: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主动学习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园林艺术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5课 园林·探幽 第1课时 教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  园林·探幽 第1课时 教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八年级美术下册
本单元从苏州四大名园入手,介绍了古典园林的人文精神,分析了园林的造园要素。教学中以苏州园林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扩展到其他的园林建筑。
学生在旅游中或从电视上多多少少接触过园林艺术,再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赏析园林对珍惜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与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活动
第1课时(初识苏州园林部分)







园林的造型要素。


中国园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呵造林艺术中的“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苏州园林”的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
教材、
学情
分析
园林艺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将自然与人工创造的山水花木建筑融为一体的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学校
市中区实验中学
版本
苏教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执教人
课题
第5课园林·探幽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认知
目标
通过对苏州四大名园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
技能
目标
在对园林艺术造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中,让学生体会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园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情感
目标
通过对园林——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赏析,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活动

播放电视《红楼梦》片断提问:这部影视作品改编自哪一部中国古典名著?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
由此导入新课——苏州园林

2020—2021学年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 园林·探幽

2020—2021学年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 园林·探幽

园林,探幽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标准对于综合探索领域提出了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认识美术与文化与自然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

教材以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为切入点,引出对园林艺术的探究。

园林艺术浓缩了建筑、绘画、雕塑、戏剧、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不仅是传统艺术文化的产物,同时折射出中国古代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寄情山林、大隐隐于市的人文精神。

本课在全册中的编辑排版别具园林特色,以一幅海棠花型洞门框景,左右分别简介苏州四大园林,而折页打开,又有移步换景之妙,一步一景,散点式构图一样编排着园林的四季美景,不仅渗透了造园美学、中国画意境也给学生较强的视觉感受。

全课以“文人的巧思、借鉴与模仿、处处是画意”三大部分展开,其中“文人的巧思”主要简述造园元素:建筑、山水、植物、门洞、花窗、铺地、陈设等,这些元素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代表着园林主人、造园者、文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设计理念,可游,可居、可赏的完美结合形成以山水为中心,粉墙黛瓦、曲径通幽、随形而变的“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园林特色。

“借鉴与模仿”主要以园林中的花窗门洞进行深入探究,设计应用园林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从而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空间美化生活。

“处处是画意”引出园林的布局、造景中充满写意的中国画意境,同时画家、文人对造园的介入更强化了人文气息,是一座文人的写意山水园。

本课之前的造型表现领域以中国画系列展开,为理解本课的中国画的意境做了铺垫,七年级上册的设计应用领域的图案装饰变化也为本课的花窗建筑图案之美做了铺垫。

以此来看,本课承前启后,可选择的切入点很多,综合探索性强,正如课标中对综合探索领域目标的描述逐步让学生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美术学科素养,本课教学目标着重在美术表现(水墨造型)、创意实践(花窗图案设计)、文化理解(园林文人气息)三方面开展,以此达到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美育育人的目的。

第5课 园林·探幽 第2课时 教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  园林·探幽 第2课时 教案-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八年级美术下册
园林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原理、园林设计布局、园林设计程序、园林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本课程还包括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景点设计,以及其他园林绿地的设计等内容。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七、忌只注重一种植物,忽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八、忌只注明园林植物的种类,不明确具体品种和规格。
园林设计-园林四大流派
世界园林可以分为四大流派:中国自然山水园林、意大利台地式园林、法国宫廷式花园、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分组讨论
选代表回答
师生互动交流。共同体验有趣的课堂气氛。
板书设计
第5课苏州园林——园林设计
应用实践
1、试着画一幅自己心目中想象中的园林设计。
2、给自己画的园林设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园林设计。
学生们根据教师要求,开始作业。
成果展示
1、展示学生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2、教师选取造型、构图较好并有创意的作业给予表扬,指出笔法和技法中存在的问题。
3、布置作业:到黑板前或在画纸上尝试描绘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形象,并结束新课。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5、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园林•探幽》导学习型教学案

《园林•探幽》导学习型教学案

《园林•探幽》导学案课件www.5yk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园林艺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苏州园林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涵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苏州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可谓“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教学中探求苏州园林的“精、巧、灵、雅、意、美”是课程的重心,建筑技巧和造园手法则是支撑园林精髓的基石。

2.课时本课课时为3课时,第一课时以江南园林中的审美节点展开,探求以点及面地层层深入。

以江南园林中的一个点进入,如漏窗、假山、回廊等,以点及面展现园林中的“精、细、巧、雅”。

第二课时从江南园林中的中国绘画的审美再造谈起,将造园中的布局、营造和中国绘画中的写意、情境相对应,建立对江南园林中审美元素的认知。

第三课时从造园者和居住者的角度进入,探寻江南园林中深层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体验江南园林中的“意和美”。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目标: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探索与查阅查阅和了解江南私家园林中著名园林的艺术特色,比较皇家园林,了解江南园林中的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重要造园元素的特点。

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

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

初中美术教案《园林探幽》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课程类型:专题课程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知识,包括园林的起源、发展、分类和艺术特点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对园林的实地考察和创作实践,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知识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3. 园林的实地考察和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园林艺术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园林的认知和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如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

2. 分析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的特点和作用,如厅堂、楼阁、亭台轩馆等建筑形式,假山、池沼、花木等山水元素。

三、案例欣赏(15分钟)1. 教师展示经典园林案例,如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等,引导学生从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欣赏和分析园林的美。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四、实地考察(课后自主进行)1.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园林实地考察,要求学生记录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的特点和组合方式。

2. 学生结合实地考察,完成考察报告。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考察报告(10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园林的基本知识和元素。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考察报告,分享考察心得。

二、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设计一个具有园林特色的景观,包括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

2. 学生动手创作,发挥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完成自己的园林作品。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园林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园林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园林•探幽》优质课
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美,充分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及其与造园艺术的关系。

技能目标:尝试设计创作漏窗,并利用多样材料完成制作。

情感目标:感受漏窗在苏州园林中人文气息的体现。

八年级学生已经从叶圣陶的文字中感受过苏州园林的“精巧、意美”,对江南园林有一探其妙的兴趣,有能力通过资料收集、欣赏感悟等方式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的某一个点或者要素深入进行探究,形成新的认识和审美感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漏窗的结构,及其窗框形状和窗棂图案变化的类型。

教学难点:
结合图案形式美的法则,设计漏窗的形状及图案,并选择多样的材料予以制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学科整合初步感知
录音展示八年级语文课文《苏州园林》片段,引出课题。

教师提问:请问这一段文字出自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语文课文?大家能说出它的题目或者描绘的内容吗?
教师:苏州园林美景之处很多,有亭台楼榭、有假山池沼,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领略的是极富江南韵味,能够表现苏州园林古典美的漏窗。

出示课题:园林•探幽——苏州园林的漏窗艺术》。

(板书)。

第五课园林探幽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五课园林探幽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五课园林探幽教学时间:第1课时/共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综合探索的内容,展示了苏州四大名园的造园特色。

教材从叠石理水、建筑植物、花窗铺地等角度引导学生探索园林之美,启发学生关注不同时节下园林自然变化。

本课主要通过赏析感悟、尝试设计和制作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进而让初中生掌握设计、表现、制作园林的表现技法,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参与动作能力,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艺术遗产。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缺乏系统知识学习和文艺知识的积淀。

对知识的提炼加工能力还很欠缺,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理解较为浅薄。

为此要帮助学生构建美术知识的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

同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确立本课三维目标。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学生们大多有游览园林的经历,但没有系统、细致地鉴赏园林。

考点分布 1.中国的古典园林,除了皇家园林以外,还有一种属于官吏、富商、文人所有的的园林,它们被统称为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就是现存的私家园林的代表。

2.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3.扬州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四季假山也各具特色。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名园”,又名“寄啸山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园林的造园要素、造园格局等。

在对苏州园林艺术造型要素的分析与研究中,让学生体会园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2、方法与过程::以家乡的园林,扬州个园为例,从山水、建筑、花木、空间几个方面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运用小组探究、合作等方法仿制园林微景观,着重培养孩子识图、探索、合作、动手的能力。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5.《园林·探幽》教学设计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5.《园林·探幽》教学设计

第5课园林•探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园林艺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苏州园林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涵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通过对本课园林艺术的探索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艺术的本质和内涵。

1.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体验园林艺术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理解造园元素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已学知识,再次深入浅出的学会欣赏园林艺术之美。

体会艺术造型所带来的成就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涵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对中国艺术的认同和传承发扬品质。

2.教学重点对苏州园林文化美的理解,艺术风貌的理解,针对造园一个小要素漏窗进行随堂设计与练习。

3.教学难点:作品要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短片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园林的意境美,为后面分析园林的诗意和画意做铺垫)以同学们最熟悉的课外为开端导入本课的主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

(出示课题)2.探究活动(一)(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造园的必要条件为后面分析造园理念做铺垫)为什么在江南会出现这么多的园林呢结合《姑苏繁华图》来分析苏州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工艺水平以及当地的物产为园林建造提供的有利条件。

水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深厚的文人艺术传统水石资源丰富能工巧匠云集3.探究活动(二)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探究古人造园理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园林的美,思考园林设计的人文思想)问:古人是按照什么理念来建造这些园林的呢?这些园林美在哪里?介绍苏州四大名园:沧浪园、狮子园、拙政园、留园亭台轩榭布局美假山池沼配合美花草树木映衬美花墙厅郎层次美门和窗图案美园内建筑形式美①山水在中国绘画中有哪些表现形式?②为什么山水画的形式会表现在苏州园林的园林建筑设计中?(精神因素和客观因素)4.综合活动:做一回设计师(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园林中漏窗的图案元素,通过一个小小漏窗设计体会园林设计的别具一格,并了解漏窗与造园艺术的关系)①分析漏窗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漏窗,又称途花窗、花墙洞。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春) 第课 园林·探幽【全国一等奖】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春) 第课 园林·探幽【全国一等奖】

《园林•探幽—透雕花窗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园林•探幽》综合探究部分,主要内容是以探求苏州园林的“精、巧、灵、雅、意、美”为载体,引导学生用“慧眼”寻找园林的美景。

用巧手创作花窗,透过“花窗”呈现别样意境。

要求掌握漏窗雕刻的技法,并运用这个方法动手设计、制作透雕花窗。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及生活中装饰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薄弱,同学间刀法水平有差距,甚至有个别学生没用美工刀雕刻过,因此教师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教授刀法,并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刀法和制作步骤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想象,刻制精细的透雕花窗模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雕花窗的制作步骤,掌握垂直入刀、双向切角等刀法,并进行透雕花窗模型制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示范、任务驱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垂直入刀、双向切角的雕刻技能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学会严瑾的操作方式和工艺流程以及一丝不苟的的学习精神,场地的整理和工具的摆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了解花窗图稿设计的一般方法。

【难点】掌握在KT板上应用刻、切等技法刻制透雕花窗模型。

【教学方法】教师用诗句引入本课目标任务,通过观看苏州园林景观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用教师演示和学生示范让学生掌握雕刻基本技能技法,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协作学习法、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等方法进行学习,掌握本节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教具及教学准备】实物教具、白纸、KT板、铅笔、橡皮、绘图尺、圆规、透明胶带、笔刀或30度美工刀、垫板等【教学设计过程】。

以《园林·探幽》为例引导学生体验园林艺术的美术教学

以《园林·探幽》为例引导学生体验园林艺术的美术教学

以《园林·探幽》为例引导学生体验园林艺术的美术教学以《园林·探幽》为例引导学生体验园林艺术的美术教学徐琼摘要:美术教学区别于过去单一的绘画范畴,引导学生同时接受两种艺术——园林艺术和绘画艺术,进行综合性艺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欣赏苏州园林自然意境的同时,感受园林中的绘画意境,品味园林中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境。

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欣赏和艺术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更加珍爱极其宝贵的祖国悠久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苏州园林;自然美;笔墨;意境《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美术义务教育第5课《园林·探幽》就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苏州园林浓缩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含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众人。

我校是常熟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有的去过也只是走马观花,不懂得如何欣赏。

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园林之美,领悟中国建筑文化之精美,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面就以《园林·探幽》这一课举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苏州园林中感受其自然意境及体验笔墨意境之美。

一、感受苏州园林自然意境之美作为初中生,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一些现象和物体,感觉多是生活状态的。

走进园林,在不了解造园者的理念下,即使看到一些建筑、假山、植物、桥梁等,也不会了解其中的联系所表达了什么样的美感。

美术学科需要学生通过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通过感悟,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的缩影,放大生活的乐趣。

作为老师,需要根据课程需要,让他们体验生活中的美感,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扩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发展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追求生活中的美。

所以在课前,我搜集了大量关于苏州园林的资料,研读了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一文,叶老曾有一阕《洞仙歌》赞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画册:“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

园林探幽教学设计

园林探幽教学设计

园林探幽教学设计第5课《园林·探幽——漏窗之美》教学设计《园林·探幽——漏窗之美》是选自苏少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学习内容改编而成。

对于“综合·探究”的学习领域,笔者以最有代表性的园林漏窗艺术文化工艺美术为入手,从而达到以点盖面,画龙点睛之作用。

本课主要通过赏析感悟、尝试设计和制作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典范工艺美术,进而让初中生掌握设计和制作的表现技法,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参与动作能力,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艺术遗产。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缺乏系统知识学习和文艺知识的积淀。

对知识的提炼加工能力还很欠缺,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理解较为浅薄。

为此要帮助学生构建美术知识的能力,重视国学的修养,从学生实际出发,同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确立本课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园林艺术文化,了解园林漏窗之美,体验设计与制作之快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园林漏窗艺术的魅力,再通过老师带领学生参与设计制作分享喜悦的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中国独特的园林漏窗艺术的魔力,体验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传统思想,驱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设计与制作。

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漏窗的形状构成、纹样寓意、视觉审美作用,针对造园一个小要素漏窗进行随堂设计与练习。

难点:对漏窗视觉审美作用的理解,突破局限的设计思维创造新作品。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设计与制作材料。

学具:卡纸、剪刀刻刀等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突破重难点采用:1、情景体验法以视频素材导入,轻松愉快的让学习感知苏州园林漏窗之美。

2、教授归纳法3、演示法以小见大,演示中国传统纹样图案的设计制作,让学生感受到设计意识。

学法指导1、欣赏体验法通过欣赏,身临其境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从身边最熟悉的窗花设计入手,分组体验设计元素带来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探幽》导学案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 探索领域。

园林艺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苏州园林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涵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

苏州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可谓“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 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教学中探求苏州园林的“精、巧、灵、雅、意、美”是课程的重心,建筑技巧和造园手法则是支撑园林精髓的基石。

2. 课时本课课时为3 课时,第一课时以江南园林中的审美节点展开,探求以点及面地层层深入。

以江南园林中的一个点进入,如漏窗、假山、回廊等,以点及面展现园林中的“精、细、巧、雅”。

第二课时从江南园林中的中国绘画的审美再造谈起,将造园中的布局、营造和中国绘画中的写意、情境相对应,建立对江南园林中审美元素的认知。

第三课时从造园者和居住者的角度进入,探寻江南园林中深层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体验江南园林中的“意和美”。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

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

情感目标: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
图片资料。

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探索与查阅查阅和了解江南私家园林中著名园林的艺术特色,比较皇家园林,了解江南园林中的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重要造园元素的特点。

了解不同时期江南园林造园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环境,体验这些因素对江南园林的影响。

二、交流与探讨寻找例证。

将江南园林所蕴含的人文情境的场景和中国山水画作对比,体会江南园林中缩景模拟的山水写意,从小景、小品、窗格、题咏、花草植物中寻找应对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人文思想,体会江南园林中的深层意味。

三、创意与制作江南园林是从画中走出来的,所以江南园林的景致随处都是可以入画的,以线描、速写的形式记录园林的一角,配以自己对园林认识的文字,完成对园林的初步认知。

寻找园林中最具有特点的景致、物件,由点展开,呈现园林的人文风貌,制作和绘画相结合,形成大型活动式场景,完成江南园林的再创造。

教学评价1. 本课在
教学中,赏析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进入江南园林中“诗、情、画、意”的文化情趣之中,并通过对这一境界的体验,赏析园林中的建筑之美、文化之美,以便浅析江南园林背后的人文情怀和艺术之美。

2. 作业设计中的重点是以点带面地展现对江南园
林的理解和视觉感受,建议着重由园林向其他艺术形式的转变中展现“园林”的韵味。

课题一:江南之韵――从漏窗说起。

一、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