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一点思考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山地农业省份。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探析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资源的减少,传统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需求变化也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二、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1. 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随着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农产品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业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
2.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的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仍然是贵州省农业的主导产业,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果蔬、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升级,粮食生产由单一的种植模式逐渐向多元化、高效化的生产模式转变。
3.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政府引导下,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由传统的粮食种植向特色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高效节水农业、农业旅游等领域拓展。
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三、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1. 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培育力度贵州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优势,适宜发展各类特色农产品。
政府将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和营销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和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升级贵州省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升级,促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地处西南地区,因其广阔的山地资源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一直以来都是著名的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传统特点限制了其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
因此,贵州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以下是对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探析。
1. 传统农业结构的局限性贵州省传统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次之。
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导,同时也种植蔬菜、油料、糖料、水果和茶叶等工业作物。
然而,由于贵州省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其农业生产受制于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等限制,导致粮食产量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农业结构成为了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必要之举。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发展多样化的生产体系贵州省实行多样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注重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贵州省土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此发展特色经济成为了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针对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贵州省从茶叶、药材、烟草、油茶、水果等方面制定了发展计划,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提高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
(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效益贵州省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通过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提高了贵州省农业生产的效益。
例如,在玉米种植上,利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技术,均衡施肥、种植密度、保温保湿等,可以提高单产、晚熟度和抗灾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3)推进农业产业化贵州省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企业化和品牌化、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协调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产业化,贵州省农业产品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贵州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省份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农业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对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探讨。
贵州省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方面,主要种植茶叶、烟草、水稻、玉米、高粱、油料等农作物,其中茶叶是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
畜牧业方面,主要养殖牛、羊、猪等家畜,同时也有少量的养蜂业和水产养殖业。
1.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也随之变化。
目前,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绿色、有机、健康的食品越发注重。
因此,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向高端、绿色、健康型农业转型。
2. 提高农业效益。
现阶段,贵州省农业仍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益,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经营模式,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3. 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
因此,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和生态农业。
1. 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
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都是贵州省的农业特色,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应发挥特色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
2. 开发多元化经营模式。
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生态旅游、特色餐饮、生态养殖等农业相关产业,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4. 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应适当加大对设施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四、结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效益的必然选择。
贵州纳雍县龙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贵州纳雍县龙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贵州纳雍县龙场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龙场镇的农业产业结构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龙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龙场镇的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中茶叶、高山蔬菜、猪、鸡等农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
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产业单一化。
龙场镇的农业产业主要以茶叶和高山蔬菜为主,缺乏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导致农业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2. 资源利用不合理。
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多依赖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和人工管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水资源等要素配置不合理。
3. 技术水平不高。
龙场镇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以上问题使得龙场镇的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着发展滞后、效益低下的问题,亟待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针对龙场镇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调整:1. 提倡多样化种植业。
在种植业方面,可以推广和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茶叶、优质蔬菜、水果等,增加产品多样性和市场竞争力。
2. 发展现代畜牧业。
在畜牧业方面,可以引进优质畜种,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发展畜牧业生产链,提高肉、蛋、奶制品产量和质量。
3. 推广农业科技。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
4. 加强农产品加工。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对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的投入,提高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市场竞争力。
5. 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龙场镇风景秀丽,可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跨界融合。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实施路径设计:1. 加大政策支持。
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贵州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重工业占比过高、农业依赖性强、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等。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贵州的产业结构,推动贵州省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贵州的产业结构现状1. 重工业占比高:贵州省在过去几十年间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导,如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在贵州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重工业的发展给贵州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 农业依赖性强:贵州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的产值占贵州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较高。
农业发展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 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贵州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科技研发强度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的科技水平相对滞后,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创新型企业少。
二、贵州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1. 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
未来,贵州省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完善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2. 发展现代服务业:贵州省一直以来都在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贵州省可以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培育和发展金融、信息、教育、医疗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提升贵州省的服务业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产业升级转型:贵州省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步伐,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
贵州省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同时,贵州省还可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农业产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贵州省农业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贵州省农业产业的现状贵州省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甘蔗等作物。
同时,贵州省还拥有丰富的果蔬资源,如草莓、柿子橙、柑橘等。
除此之外,贵州省还有发达的畜牧养殖业,以猪肉、牛肉、羊肉为主。
然而,贵州省的农业产业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规模相对较小。
二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不足。
三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外地流动,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
四是市场化程度不足,农产品供给过剩、价格波动大。
五是受天气因素影响大,频繁的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解决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如: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养殖业的比重,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种植、养殖业互动发展;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含量;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材料的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合作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为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农业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推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和外地,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压力。
为提高市场化程度,应采取多种措施,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为解决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防汛、防旱、防虫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灾害应对能力;加强气象监测和气象信息发布工作,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灾后救助和灾害补偿。
对贵州经济结构的看法与建议
对贵州经济结构的看法与建议一、对贵州经济结构的看法1、贵州经济的优势明显贵州省是拥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省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具有独特的消费风格和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总量在全国排名前列,旅游资源更是资源贵州的最大财富,宁静的乡村环境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吸引力。
此外,贵州省拥有众多的优质水果、蔬菜资源,拥有着肉质纯美的毛肚土鸡,以及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农产品出口量在全国排名第十八名,还有众多优势产业,如芒果、木制品、药材、橡胶、电子产品、纤维素等等。
2、贵州经济结构的不足贵州省经济发展以政府工程投资和外贸出口为主,科技创新能力较低,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贵州省千年古都黔农技术和职业技能和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较弱,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投资体制改革滞后,规模经济发展拖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还不够,乡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等。
二、建议1、提高财政投入贵州省的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贵州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投入,建立科研项目,加快科技进步,着力推进贵州省高新技术、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完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机制,提高贵州省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制度贵州省应建立人才引进制度,除了招聘一些熟悉贵州本土的人才,还应当招聘一些具有菁英水平的海外人才,以丰富本地员工的见识,提高本地经济发展的质量。
另外,贵州省也应当加大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投资,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丰富企业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贵州省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推进工业发展,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学合理配置财政投入,建立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支持科技企业的融资,投资研发,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贵州产业结构调整之我见
贵州产业结构调整之我见文章探讨贵州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首先,在“工业强省”的大背景下,需着重考虑以下路径,即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其次,工业产业融合发展;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和加强对外开放。
标签:贵州;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一、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实现工业化、实现生产方式与结构的转变,是其必不可少的基本前提,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无一不经过工业强国这一重要过程。
中外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国是离开工业化而直接走向现代化的。
工业兴则全局兴,工业强则实力强。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看,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看,从贵州的发展目标、发展实际情况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成为必然选择。
工业不强,是贵州不富的重要原因。
贵州奔富,要从做强工业起笔。
贵州要实现单纯农业省身份的嬗变,必须更快更好地发展工业。
与此同时,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趋势息息相关。
在工业化发展进入中后期阶段及之后,服务业从制造业、农业吸收大量转移劳动力,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范围,服务业已经成为工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与支撑。
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服务业与工业同等重要,是服务业与工业共同驱动经济增长和城市文明。
从“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在节能减排与结构转型的动力下,我国服务业将迎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
我们预计,到2015年时,我国服務业占GDP 的比重将达到47%~48%,超过工业而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部门。
到2015年,服务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将贡献最大,届时我们将迎来一个服务经济时代。
结合贵州的省情,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今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各地区调结构的主要手段。
贵州恰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工业强省”大战略背景下,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双驱动”引擎,以较高水平的工业化作为支撑,大力发展服务业,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从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贵州纳雍县龙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贵州纳雍县龙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贵州纳雍县龙场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地处乌蒙山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近年来,龙场镇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直在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需要。
本文将就龙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大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龙场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如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等,适宜发展水稻、茶叶、桑蚕等作物。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提升了龙场农业的竞争力。
应该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提高产业品质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龙场镇还应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如有机蔬菜、绿色食品等。
近年来,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而龙场镇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优势能够满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条件,有望成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开发特色产业,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龙场镇应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提高龙场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竞争力。
还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培训,提升他们的科技水平和务农能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通过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可实现龙场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加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如农业合作社的成员可以共同出资购置农业生产资料,共同进行生产,共同销售农产品,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依托农业科技和品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合作社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
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贵州省作为中国内陆省份,近年来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
通过对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贵州省制造业发展现状贵州省制造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特别是在装备制造、大数据、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然而,贵州省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1、产业结构不够均衡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如化工、冶金、建材等,而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这种产业结构导致了贵州省制造业发展质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贵州省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这使得贵州省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3、环境污染问题贵州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环保设施不完善,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因此,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三、贵州省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贵州省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核心技术研发,提高贵州省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3、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减排效果。
通过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促进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对贵州经济结构的看法与建议
对贵州经济结构的看法与建议贵州是一个资源丰富、文化多元的省份,但其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我对贵州经济结构的看法与建议:1. 加强农业发展。
贵州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其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加工不足等。
因此,应该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2. 发展旅游业。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黄果树瀑布、黔东南苗族侗族风情园等,但其旅游业发展仍然不够成熟。
因此,应该加大旅游业投资力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广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特色。
3. 加强工业发展。
贵州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上,如煤炭、化工等。
因此,应该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提高工业技术水平,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4. 加强科技创新。
贵州的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5. 加强教育培训。
贵州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还有待加强,需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6.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贵州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和农村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7. 加强环境保护。
贵州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8. 加强政府服务。
贵州的政府服务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政府服务能力,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9. 加强对外开放。
贵州的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外商投资,推动贵州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10. 加强政策引导。
贵州的经济发展需要政策引导,需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邹定斌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贵州省要加大金融业改革力度,把金融资源重点投资投入到烟草业、旅游业、白酒制造业、中医药苗药制造业、能源电力业和特色旅游食品产业的开发上。
一、贵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调整,贵州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
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再向“二、三、一”型的转变,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的方向转化。
第一产业。
牧业发展较快,林业、渔业均有小幅上升,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单一传统生产格局,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但一产内部结构调整变化不大,种植业比重仍然较大。
第二产业。
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工业有所下降,非公有经济发展加快,非国有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提高,贵州省加快了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在加强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了以卷烟和饮料酒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
在巩固“两烟一酒”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电力、铝和铝加工、冶金、汽车零部件工业等新的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
贵州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仍以传统商业、服务业为主。
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尤其是房地产业稳步增长,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上升势头强劲,同时,商业、饮食业快速增长,持续保持了第三产业中主导部门的地位,运输、邮电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旅游业、房地产业迅速倔起,高科技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贵州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时期,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进一步牢固,粮食生产实现了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畜牧养殖业比重有所提高,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二是第二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三次产业中最高,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两烟一酒”、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旅游业、生物药业等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但工业产品中的主流产品仍集中在初级产品加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而机械、电子类产品所占比重还很小,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很低;三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有加速增长之势,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迅速倔起,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一定规模,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房地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扩大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贵州是中国的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因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农业产业。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单一产业结构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粮食、油料、烟叶等传统农产品产量较高,但缺乏多元化和高附加值农产品。
2. 技术水平不高贵州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智慧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3.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农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倾向于绿色、有机以及高品质、特色化的产品。
4. 农产品加工不足贵州农产品加工业相对薄弱,农产品加工环节缺乏优质设备和技术支持,导致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较低,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贵州农业面临资金供给和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面临资金短缺和政策不完善的严峻挑战。
二、对策建议1. 多元化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培育和推广,配套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土地资源,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2. 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市场需求导向广泛调研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本地农产品特色,鼓励农户和农业企业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进行产业发展,培育适地适种的特色农产品,提升贵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户投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推动多元化发展、加强科技支持、推动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等对策措施,全面提升贵州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贫困省份之一。
该省的农业产业占据贵州省经济总量的较大部分,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该省发展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前景。
一、贵州省农业产业现状贵州省是一个广大的农业省份,农业生产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近40%。
目前,贵州省主要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如水稻、小麦、油菜、茶叶等。
此外,该省还养殖了很多畜禽,如猪、牛、羊、鸡等。
但是,由于农业结构落后,该省的农业产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例如,该省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农产品质量鉴定标准不高,农产品品牌建设不够完善等。
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升级和现代化发展,贵州省需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因为:1.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改变农业单一的种植结构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保障食品安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公众健康和消费者信心。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改善乡村经济发展环境,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还可以增加农村就业,实现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协调各个方面的要求。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和前景如下:1.加快农业种植业的结构调整贵州省将逐步调整农业种植业的结构,鼓励农民选择适宜的作物种植,如蔬菜、果树、中草药等,增加农业种植业的多样性和能力。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和推广,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益和劳动力水平。
2.加强畜牧业的科技改造和品种改良贵州省将继续加大畜牧业的科技改造和品种改良力度,培育高效、高产、优质、绿色的良种畜禽。
对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对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摘要:贵州省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结合省情选择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不能盲目跟风调整。
我省应该以扬长避短的方式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本文分析了贵州省现行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
关键词:贵州省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对策怎样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调整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是贵州省乡镇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最近通过对黔东南州的实地考察,我更坚信这样一种看法,即乡镇企业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新一轮发展,必须突出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突破口,调整和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
一、贵州省现行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1、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
贵州省经济结构经过多年的努力,虽得到一定的改普,但与全省的经济产业结构对比起来仍不尽合理,还存在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滞后的局面。
工业的发展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各地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加工产品也因技术起点低、更新换代慢,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第三产业役有很好地形成为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大部分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多是一些传统性行业的发展,而一些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的现代供销渠道、社会保障、融资市场、房地产、科技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尚未或刚刚起步,广大农村因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各种为农业、工业提供服务的科技网等不健全以及其他原因,造成了工农业生产效益多年难以提高的局面。
2、经济仍属相对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我省的高技术水平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企业不多。
贵州乡镇经济的发展目前仍属外延型、粗放式的增长,高投人低产出、经济效益差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县(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人,在传统产业、低技术水平上扩张,未能行之有效地推动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严重地制约着全省经济高质量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省份。
农业产业在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贵州省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本文将对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入探讨。
一、贵州省农业产业现状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和东南亚热带交界处,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大米、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作物。
贵州省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贵州省农业产业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为主体,形成了多产业并举的发展态势。
贵州省农业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
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下,质量难以保证;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一些传统农产品的销售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贵州省亟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贵州省提出了一些主要方向和措施。
首先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其次是加大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加农业产值;再次是加强对农产品销售的引导和支持,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是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有所提高,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农民增收带来了实际效益。
其次是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农业产值的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再次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到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困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农产品销售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开拓。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不明显,农产品的附加值仍然比较低,农业产值增长速度较慢;其次是一些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贵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推荐]
贵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推荐]第一篇:贵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推荐]贵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调研组贵州日报20030401第7版贵州的工业发展至今,成就斐然。
2001年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0.8%,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工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带动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九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工业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调整结构,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明显加强,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特色食品、生物制药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逐渐成为我省工业经济新的亮点;三是传统工业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支撑作用仍十分明显;四是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五是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强;六是市场经济多元化主体逐步形成。
总的说来,呈现的特点是:结构变动的强度不断增加,结构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结构趋同现象逐步缓解。
结构转换能力有所提高,主要工业行业构成格局发生变化。
电力、黑色冶金、有色冶金、饮料、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等行业的比重上升,烟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等行业的比重下降。
应该看到,我省工业结构虽然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正逐渐趋于优化,但是问题仍然突出。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战线过长,这是多年积累下来深层次问题。
我省国有经济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而体制灵活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我省发展还不十分活跃,实力也比较弱。
国有企业涉足的领域非常广,几乎涵盖所有行业大类。
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历史造成的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办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使企业经济效益状况不佳,亏损面偏高。
一些企业长期亏损,已严重资不抵债,一些企业已失去生存能力。
在制度改革、内部经营机制转换上,国企改革进展也不是十分理想。
一些改制或组建的公司并没有真正实现规范化的公司运作,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分配机制、管理机制、决策机制等都没有真正有效建立和按市场化的方式运作,许多国有企业依旧沿用计划经济下的行政管理方式;产业链短,原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交界地带,是中国的贫困县比较多的省份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贵州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直较为单一,但自2000年以来,贵州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旨在探析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主要特点及成果,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背景贵州省的农业主要以水稻、玉米、烤烟、茶叶等传统农产品为主。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和产业链条较短,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贵州省开始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二、主要特点1. 产业多元化发展。
贵州省通过加大对优质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引导农民转产优势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在最近几年,贵州省发展了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
2. 农产品加工升级。
贵州省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形式,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推动农产品升级。
在茶叶、水果等领域,贵州省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改变了以往简单的原料销售模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农业科技创新。
贵州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贵州省的农业产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三、成果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农产品的品质和规模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茶叶、水果等领域,贵州省已经建立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农产品产业链条也得到了延伸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也提高了贵州省农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助力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
四、展望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农产品的档次和品质仍然有待提高,产业链条也需要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对贵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结构 质态 大致 相 当于工 业化 中期 。 照产业 结构 调整 的正 常进 程 , 按 农 业就 业 比重大 幅度 降低 是提 高农 业生 产率 的前 提 ,农业 生产 率 的提 高是 第二 、 三产 业加 速发 展 的需要 , 而农 业剩 余 劳动力 转 移 的快慢 和 高低 受制 于城镇 化水平 的高 低 。 省城镇 化水 平 的滞后 , 重影 响 了 我 严 生产 要素 的流动 , 其结果 是产 业发展 和结 构调 整缓慢 。
二 、 州 产 业 结构 调 整 的 设 想 贵
1 力 抓 第 一 产 业 围绕 逐 步 提 高 农 村 人 口粮 食 自给 水 平 、 、 农 怎 样 抢 抓 西 部 大 开 发 的 机 遇 , 整 结 构 , 高 经 济 运行 质量 , 调 提 实 现 新 一 轮 大 发 展 , 贵州 省 乡镇 企 业 面 临 的一 个 重 大 而 又 紧 迫 民脱 贫致 富 和逐 步 把 畜 牧业 培 育 成长 为继 乡 镇企 业 和 农业 及 农 村 是 油 水 的课 题 。最 近 通 过 对 黔 东 南 州 的 实 地 考 察 , 更 坚 信 这 样 一 种 看 经 济 又一 新 的 支柱 产 业 与 大力 发 展 市 场 前景 看 好 的 烤 烟 、 菜 、 我 药 以 3, 法. 即乡 镇 企 业 要 在 西 部 大 开 发 中实 现 新 一 轮 发 展 。 须 突 出 优 果 、 材 等 为 目标 . 建 设 各 种农 业 生 产 基 地 为 突破 1 巩 固和 完 必 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承包经营责任制 , 势 , 长 避 短 , 准 突 破 1 , 整 和 优化 产 业 及 产 品 结 构 。 扬 找 7 调 : 1 强 化 改善 农 业 生产 条 件 的 力度 ,调 整 优 化农 业 及 农 村 经济 内部 结 贵 州 省 现 行 经 济结 构 存 在 的 问 题 1 经 济 结 构 不尽 合 理 第 一 、 、 、 二 三产 业 之 间关 联 度 小 。贵 州 构 . 步提 高 农业 及 农 村经 济综 合 实 力 和农 村 工业 化 水平 。 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险峻,气候多变。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种植业主导,畜牧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贵州省政府一直在探索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调整的路径和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贵州省农业产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烤烟、蔬菜、水果等种植业和牛、羊、鸡、猪等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占据了农业产业的主导地位,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居农作物生产的前列;而畜牧业虽在农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发展相对缓慢,生产水平和效益不高。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一是农业经济的单一依赖,种植业占主导地位;二是农产品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较强,受气候影响大,市场风险大;四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技术装备滞后,生产效率低。
这些问题影响了贵州省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贵州省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缺乏多样化和高附加值的生产产业。
过分依赖传统农作物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增收的要求,导致农业发展受到了制约。
2.农产品加工链不完善贵州省农产品加工链条较短,加工生产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许多农产品只停留在原材料加工阶段,缺乏深加工和精深加工环节,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
3.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贵州省气候多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如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较高。
4.农业现代化水平低贵州省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滞后,生产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高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一点思考2010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钱龙摘要:贵州省穷的印象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如何发展贵州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贵州省的当务之急。
本文通过系统的对贵州省三大产业的分析,主要是对于贵州省的比较优势产业和潜在的比较优势产业的分析,包括电力,化工,冶金,旅游,烟草茶等产业的发展与展望,较为全面论证了贵州省的产业结构分布与走向,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政策与意见。
关键词:贵州;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增长极一、贵州省当前的经济现状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是西南地区三省之一。
贵州省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三不沿的内陆省份(即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
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常住人口约3798万,户籍人口4090.7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左右。
贵州是一个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都十分丰富的省份。
矿产方面,截止目前,贵州已发现矿种种类高达125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
其中储存丰富的矿产种类有煤、铝土、磷、锰、锑、汞、重晶石等,水泥原料、砖瓦原料、石灰岩、砂岩和白云岩等矿产资源也是贵州的优势矿产。
旅游资源方面,贵州有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宜人的夏凉气候所形成的天然避暑胜地,美丽的自然风光。
生态资源方面,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有39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可以说贵州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是贵州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却是差强人意的。
截止2009年底,全省仍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6万,低收入贫困人口388万,贫困人口数仍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十分之一,为西部各省之最。
2008年,贵州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33.4亿元,在西部省(区、市)中经济总量排名第8位,仅为最高的四川省的26.7%,占全国总量的1.1%。
就人均GDP来说,贵州在全国也是垫底的。
2009年公布的各省市人均GDP显示,贵州省连续多年垫底。
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已经达到了11320.41美元,而同期的贵州省人均收入只有1350.98美元,两者之间的绝对差距接近1万美元。
就是与邻近的其他省份相比,贵州也是相当落后的。
同期四川达到了2535.05美元,广西2430.51美元,云南也有2006.87美元。
贵阳与倒数第二的甘肃省的绝对差距也有538美元左右的差距。
由此可见,贵州的贫困程度如何。
二、贵州省产业结构布局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贵州省的总体经济状况已经大为改善,成就是值得肯定。
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的最新公报显示,2009年贵州全省生产总值为389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4.0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74.33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65.16亿元,增长12.6%。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0.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6%,金融业增长26.2%,房地产业增长17.5%,其他服务业增长9.4%。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2%、37.9%和47.9%。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9个和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10258元,折合1502美元,比上年增长10.7%。
图1 2008年贵州省三大产业分布图22009年贵州省三大产业分布贵州省的三大产业结构显然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初期的比例,第二第三产业总比重已经远远超过第一产业。
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贵州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农业比重仍然较大,农业人口依然很多,生产率低下,工业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技术,第三产业依然发展不足等等问题依旧存在。
为此,客观的分析贵州各产业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2.1 贵州省农业现状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国土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其中92.5%为喀斯特地貌,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全省约4000万的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了3323万,比例高达84.2%,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省份。
由于山多地少、交通不畅,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贫困面大。
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分散,地形复杂,,土地不肥沃是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天然制约因素,因此也就决定了贵州不可能像全国其他省份一样,进行传统的农业种植。
其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部足和农业科学知识的缺乏也史制约贵州农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贵州土地分散,地形复杂,无法像平原地区进行集中的水利、农田设施的集中建设。
没有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撑,贵州的农业基本上可以说是看天吃饭的,加上贵州省本是贫水省份,季节性缺水十分严重,这就造成了贵州的农业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据贵州省农业厅的统计资料,贵州的粮食产量变化有下表:图32005-2009年全省粮食产量显而易见的是,贵州省在2006年,因为自然灾害的因素,导致了较大的粮食减产。
第三,市场发育不完善,影响特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贵州三地多,平原少,不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种植。
但是却是十分适宜茶叶,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茶叶适合种植在高山和丘陵地带,贵州全省海拔高,山峰丘陵不计其数,气候又十分的湿润,十分适宜茶的种植。
另外贵州的草场面积和林业十分可观,畜牧业和林业也是大有前途的,如果能够实现这三个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并且有成熟的市场作为支撑,贵州的农业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但目前的状况就是,贵州本地缺乏较大的龙头企业的引导,没有一定的市场消费这些特色产品,我们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出些努力。
第四,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
农业具有双重的风险性,特别需要保险的介入以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稳定,农民也最需要小额贷款扶持。
但是就目前来讲。
我们在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流向城市现象很严重,农业发展银行无法直接给农民贷款,贷款难仍是农民的一大难题。
2.2 贵州省工业发展现状贵州是农业大省,工业仍是相对不发达的。
贵州的工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是轻工业发展较好,尤以传统支柱产业的烟酒制造业为代表。
重工业体系中缺乏代表性的制造业,多以资源性为主,例如煤化工、磷化工,铝业和电力生产。
近年来,贵州的工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业绩也十分明显。
据贵州省统计局最新资料,表12009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可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磷酸铵肥、铁合金、电解铝、化肥、原煤、发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3.7%、39.8%、38.0%、31.8%、14.8%和14.8%。
贵州的轻工行业已形成以烟草、酿酒、制药、食品为主导,涵盖家电、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皮革,家具、日化、旅游小商品、塑料、日用玻璃、室内装饰业等结构较为完整,门类较为齐全的轻工业体系。
全省轻工业产品品种多样、产品质量较高和经济效益较好,优势产业日趋集中。
烟草、白酒、制药和特色食品工业的发展优势比较突出,骨干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已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
贵州的矿产资源丰富,成为了贵州省发展资源型重工业的有利前提。
目前贵州已经形成了化工,能源,冶金为主体的重工业体系。
贵州省是我国煤炭输出主要省份之一,煤炭资源远景储量2419亿吨,目前累计探明储量约587亿吨,位居全国第5位。
为充分利用贵州省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正向分布的组合优势和条件,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
毕(节)清(镇)煤化工基地、六(盘水)兴(义)煤化工基地、黔北(桐梓、绥阳)煤化工基地,这三个大型煤矿生产基地已经或者正在建设。
贵州省磷矿储量全国排名第二,且具有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矿石品位高、有害杂质少、资源潜力大等特点,是国内外难得的优势磷资源。
贵州省立足于丰富的磷资源及业已形成的磷复肥加工产业基础,依托开阳磷矿、瓮福磷矿两大磷矿资源和宏福集团、开磷集团两大矿肥基地,建设国内大型的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储量5.1亿吨,居全国第四位,是国家规划布局的重要铝工业基地之一。
同时,省内拥有世界著名的技术服务商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和国内大型铝工业企业中铝贵州分公司,使贵州省发展铝工业具有生产、管理和技术上的综合优势。
目前,中铝贵州分公司已经形成120万吨氧化铝、40万吨电解铝、27.2万吨碳素制品的生产能力。
贵州的制造业主要脱胎于三线建设时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工业三大军工基地以及磨料磨具、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电工仪表、轴承、机床工具等行业,在航空航天制造业、矿山机械及汽车零配件等行业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
在推进贵州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和迅速的完成军转民是贵州面临的又一难题,同时这必然也是贵州发展的机遇。
2.3 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谈下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贵州省的第三产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从1993年的83亿元到2008年的1100亿元,在这十五年的时间内,第三产业的绝对规模扩大程度超过13倍。
在前面的数据中,我们也看到贵州省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48%左右,超过了第二产业,基本达到了“三二一”的结构,不过这与发达国家的60%至70%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就贵州省的第三产业来说,发展较快的就是服务业。
2008年末,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445.02万人,比2007年增加14.6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9.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服务业对于贵州经济的拉动能力也在逐年加强,以2008年贵州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为例:表2 2008年GDP构成及增长情况州的第三产业也存在种种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体制缺乏效率等还需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较低,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们以贵州省的金融服务业为例。
金融业发达与否,既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上海是我国经济中心,其金融业也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
有着发达和完善的金融业的支持,企业才能更好的吸取社会上的资金和独立融资。
没有金融业支撑的地方,广大企业无钱可贷,这制约着广大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贵州省是经济不发达省份,金融业在贵州发展的又是如何呢。
贵州全省的金融机构多年来,在存贷款与地方生产总值的比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即使在西部地区也排名靠后。
目前,贵州全省境内只有银行网点4000余处,且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才进驻贵阳市而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光大,中信,华夏,深发展和浦发等大型商业银行在贵州尚未设立分支机构。
贵州本土的金融业规模小,数量少,它们显然无法为贵州经济腾飞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