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哲学选择题强化训练
哲学测试题及答案
哲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B. 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什么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世界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答案:C2. 唯物主义认为:A. 存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存在C.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决定的D. 物质和意识是完全独立的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辩证法的基本原则?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永恒不变的C.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D.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答案:B二、填空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________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5.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对立;统一三、简答题6.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发展性。
自然界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发展是不断变化和进化的过程。
7.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认识和改造社会。
四、论述题8. 论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实践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实践中,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的创新。
9. 论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答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和态度。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发展变化的,强调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倾向于用片面、绝对的观点看待问题。
《2016思想政治理论强化训练1500题》增值视频配套讲义(1-17)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特色习题班讲义编讲:石磊主讲介绍:★全国十二家辅导机构思想政治首席主讲★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知识点解析总主编★全国鲜有的思想政治所有课程全讲奇才★全国考研辅导界精英人物和权威代表★讲课内容与方法紧密结合,善将深奥的原理化解于通俗的事例中,既诙谐风趣、深入浅出又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被广大考生称为“疯狂的石头”“应试天才”联系石磊老师新浪微博微信公共号【疯狂的石头石磊】【疯狂的石头石磊】2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部分哲学一、哲学搞定单项选择题的应试技巧2011年至2015年哲学单选题真题回顾(一)2011年哲学单选题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
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二)2012年哲学单选题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2016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三)
第三章 ⼀、单项选择题 1.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2.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 A.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B.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C.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D.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之间⽭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3.“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A.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B.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C.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D.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4.⼀些地⽅的⼈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草,虽获得了⼀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地荒漠化,⼀遇⼤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们带来了巨⼤灾难。
这些⼈的做法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的观点 5.唐代诗⼈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有根本,种⽲终不⽣⾖苗”。
这⾸诗蕴含的哲理有 (1)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4)特殊的⽭盾构成了⼀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A.(1)(2)(3)B.(1)(2)(4)C.(1)(3)(4)D.(2)(3)(4) 6.2001年底,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改⾰和脱困总体⽬标已经基本实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三年改⾰和脱困”是⼀个阶段性⽬标,实现这个⽬标绝不是国有企业改⾰的结束,⽽是深化改⾰的新起点。
这⼀认识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式 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于写⼈,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近妖”。
2016考研政治哲学部分最新习题
2016考研政治最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认为()A. 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D. 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2、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A. 正确肯定了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B. 根本忽视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C.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属于历史决定论的观点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A.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D.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4、我国农村推广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之所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它遵循了()A.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6、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
”这说明()A.社会发展是由多种力量综合决定的B.社会发展规律是自发实现的C.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同的D.社会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高二下学期 哲学生活 强化训练6
高二政治强化训练(六)高二政治备课组2013 04 09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 在《自然辨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
这充分体现了( )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③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来变革社会④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2. 2012年世界末日是虚构的,但人类面对的危机是真实的。
“世界比我们伟大,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我们比世界渺小,必须遵循它的法则。
”本杰明•惠奇科特这句话告诉我( ) A.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遵循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3.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认识水平的提高C.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D.英雄人物的智慧和才能4. 对于中国而言,烟草业实际上已成为“赔本买卖”。
一项最新报告表明,相对于烟草制品带来的巨额利税,它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两者的差值达618亿元。
上述认识:(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③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④是对客观事物的最终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 库布其沙漠中生长着160多种珍稀沙旱生植物,这些植物既能防风固沙,又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某资源集团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大面积种植了甘草、肉苁蓉、藻类等中药材和植物,改善了环境的同时,还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并发展了沙漠旅游产业。
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一事实表明( )A.科技进步为人类战胜沙漠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B.治理沙漠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C.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利用客观规律为前提D.既要利用外部条件,又要重视内在因素6. 近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哲学1-5课试题
2016—2017年秋期高2018级10月月考政治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联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区别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3-4题。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存在即是被感知④气者,理之依也⑤上帝创造一切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上述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②③④⑥ B.③④ C.①②③⑤ D.④⑥4.上述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5、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6.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含”。
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 ) 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C.前者肯定物质决定意识,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7.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016-12西方哲学智慧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80,共50.0 分)1康德把人类理性分为()和()。
(0.6分)∙A、理论理性和感觉经验∙B、理论理性和实际理性∙C、实际理性和感觉经验∙D、实际理性和直觉我的答案:B2西方哲学史中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这一时期的哲学叫做(0.6分)∙A、近代哲学∙B、现代哲学∙C、中古哲学∙D、古代哲学我的答案:D3()分为理论学和政治学。
(0.6分)∙A、社会哲学∙B、公民哲学∙C、自然哲学∙D、伦理学我的答案:D4“读黑格尔的书是治疗失眠最好的药”,是谁说的?(0.6分)∙A、列宁∙B、斯大林∙C、黑格尔∙D、毛泽东我的答案:A5康德是建立在()基础上讲问题的。
(0.6分)∙A、算数∙B、代数∙C、牛顿力学∙D、欧几里得几何学我的答案:D6以下哪项没有尝试用公理化系统的模型来建立哲学体系。
(0.6分)∙A、笛卡尔∙B、斯宾诺沙∙C、老子∙D、莱布尼茨我的答案:C7下列著作不属于黑格尔的是?(0.6分)∙A、《精神现象学》∙B、《逻辑学》∙C、《精神分析引论》∙D、《法哲学原理》我的答案:C8()现象和本质两个世界。
(0.6分)∙A、康德∙B、卢梭∙C、洛克∙D、柏拉图我的答案:B9贝克莱的哲学研究最终目的是()(0.6分)∙A、证明世界是观念的世界∙B、批判洛克∙C、证明世界是客观的∙D、证明上帝存在我的答案:D10“大地浮在水上”是谁的观点?(0.6分)∙A、泰勒斯∙B、韦尔南∙C、沃勒斯坦∙D、雅斯贝尔斯我的答案:D11莱布尼兹和()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
(0.6分)∙A、笛卡尔∙B、牛顿∙C、高斯∙D、康德我的答案:B12“虚无主义就是绝对精神的丧失”这是谁对虚无主义下的有名的定义?(0.6分)∙A、笛卡尔∙B、康德∙C、黑格尔∙D、尼采我的答案:D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级学科。
(0.6分)∙A、一∙B、二∙C、三∙D、四我的答案:B14康德说()和()就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2016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五)
第五章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在阶级社会,从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我们可以推断出没有超阶级的⼈性 B.意识形态有时候是不反映经济基础的 C.在阶级社会中,对事物的标准与看法随着阶级地位的不同⽽不同 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当时是正确的意识形态 2.唯物史观认为,⼈类的第⼀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物质⽣活资料的⽣产C.⼈的⾃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量是()A.经济基础B.⽣产⽅式C.科学⽂化D.精神⽂明 4.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主要通过() A.对⼈的⼼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的⽣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5.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是()A.⽣产关系的发展史B.⽣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争的发展史 6.“在共同⽣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
国家的⽬的是利⽤社会⼒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
“这段话() A.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 B.确认了国家是具有强制⼒的机构 C.承认国家是个历史范围 D.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7.“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种⾃然历史过程”这说明()A.社会发展受思想影响B.社会发展具有不以⼈的意志为转移C.社会发展是道德发展的过程D.社会发展是⾃发的 8.美国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国⼀些少数民族由前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些说明了() A.它们违反历史发展规律 B.它们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 C.社会发展不遵循任何客观规律 D.这种直接过渡违反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法 9.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争问题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 10.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C.物质⽣产发展⽔平的⾼低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1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12.恩格斯所讲的“两种⽣产”是指()A.⼯业⽣产和农业⽣产B.物质资料的⽣产和精神资料的⽣产C.⽣活资料的⽣产和⼈类⾃⾝的⽣产D.⽣活资料的⽣产和⽣产资料的⽣产 13.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物学、道德、宗教B.逻辑学、哲学、道德C.法律思想、艺术、语⾔学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 14.先进⽣产⼒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式 15.⽣产关系是⼈们在⽣产过程中结成的()A.⼈与⾃然的关系B.⼈与⼈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协作关系⼆、多选择题 1.物质资料⽣产⽅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量,这是因为⽣产⽅式() A.是⼈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制约着整个社会⽣活、政治⽣活和精神⽣活的过程 C.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下列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形式逻辑B.哲学C.美学D.语⾔学 3.⼈⼝在社会发展中的作⽤在于() A.⼀定数量的⼈⼝是⼈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活动的承担者 C.⼈⼝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的作⽤受⽣产⼒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4.⽣产⼯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A.它在⼈们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 B.是⽣产中的“⾻架”“肌⾁” C.它决定劳动资料其他因素的发展状况 D.它不仅是劳动资料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且是⽣产⼒发展的物质标志 5.古猿构筑巢⽳和⽤⽯块、⽊棒觅取⾷物的活动是()A.⽣产劳动B.包含劳动的萌芽C.对⾃然的改造D.动物的本能 6.⼈类当今⾯临环境问题主要指()A.空⽓污染严重B.世界性⽔源危机C.森林惨遭毁灭性破坏D.⽣物物种的不断减少 7.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中,正确的是() A.是不是反映经济基础 B.是不是具有阶级性 C.是不是带有阶级性的⼀整套社会观念体系 D.是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8.马克思说:“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016年考研哲学辅导练习(1)
人文学院 代璐遥
基础练习部分
一、单选题
1、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 这一观点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经验论的观点
1、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 这一观点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经验论的观点
1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 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最基本的内 容是 A 地理环境 B 人口 C 阶级斗争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关系发展史 C 社会意识发展史 D 劳动发展史
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关系发展史 C 社会意识发展史 D 劳动发展史
8、下列谚语能够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掌握火候,当机立断 C 防微杜渐 D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9、下列方法符合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 折性的统一原理的是: A “欲擒故纵” B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C “为了前进而后退” D “有备无患”
9、下列方法符合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 折性的统一原理的是: A “欲擒故纵” B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C “为了前进而后退” D “有备无患”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 A 否认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 义观点 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 A 否认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 义观点 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马原选择判断题
练习一一、选择题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一切哲学都是()A. “科学之科学”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正确概括与总结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进行正确概括和总结的是()A.一切哲学B.唯物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现代哲学3.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4.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5.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不同的哲学派别可以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一元论和二元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A.首次使哲学系统化.理论化B.是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C.是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标志D.使哲学成为所有知识的总汇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7世纪英国哲学B.18世纪法国哲学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D.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8.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的“基本内核”是()A.休谟的经验论B. 康德的先验论C.黑格尔的辩证法D.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A.科学性B.阶级性C.革命性D.实践性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A.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B.提高我们理论思维的能力C.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D.更好地掌握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二)多项选择题(从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1.唯物主义都坚持()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D.意识依赖于物质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包含的内容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C.关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问题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3.近代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猜测性B.形而上学性C.机械性D.不彻底性4.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自然科学基础和论证的有()A.细胞学说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5.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内容来说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C.说明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机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二、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和错误的理由)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5·卷)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5·卷)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
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这表明: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5·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4、(2015•卷)世间万物,变动不居。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5•卷)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B.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创造性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6、(2015•卷)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2016年哲学第一课达标题(含答案)
2016年高二政治哲学第一课达标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已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闲》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
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 、1 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
可见 ( )A、哲学就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科学家只有学哲学.才能取得辉煌成就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4、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①哲学可以代替艺术②艺术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艺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 )A、前者是科学的,后者不一定科学B、前者是自觉形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理论论证的零散的观点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6、下列能够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的有( )①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世界观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④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A、①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7、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例如伽利略、笛尔、爱闻斯坦等也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例如培根、莱布尼茨、康德等。
2016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试题答案
2016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单选试题答案
1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
c 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 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2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3 下列各项不能正确说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相对真理通过绝对真理表现出来
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4 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5 任何真理都是()。
a 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b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 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2016北京市高中会考哲学选择带答案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 143.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 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 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 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
144. 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做出杰 出贡献的人才,除了他们的天赋外,还要做足够数量的 “练习”。如莫扎特用了十年创作出了惊世作品;曹雪 芹历经十年写出了鸿篇巨制《红楼梦》。“一万小时定 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否定一切 D. 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 15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
154. 下面的漫画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体 力以及各种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方面都优 秀,也许你在某个方面略胜一筹,但在其他方面, 别人却会领先”。下列说法与漫画寓意相符的是 A.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
155.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 一匹马出关。守关的士兵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能带 马出关。”公孙龙回答:“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 白马非马。”“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的关系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
135.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 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 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 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 的形象。 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认识是具有生动、具体和丰富特性 C. 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16北京卷25)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知识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试题解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①不选;文物承载看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就是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②正确;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③正确;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并不能使国家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答案】C2.(2016天津卷11)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
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从中看出A.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C.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试题解析】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A不选;用4D技术来展示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有效地吸引观众,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B项正确;C的说法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不选D。
哲学常识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哲学常识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和本质的关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2. “存在即合理”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目的B. 认识的基础C. 认识的来源D. 认识的动力4. 下列哪项不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5. 以下哪个命题不属于唯物主义?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D. 意识是物质的属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________。
7. 哲学上的“二律背反”是指________。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9.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________。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12. 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4.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15. 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公司领导决定进行改革,但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该公司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D5. B二、填空题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7. 两个相互矛盾但各自都有合理性的命题8. 事物内部矛盾9. 精神或意识10. 为社会做贡献三、简答题1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2016级《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6级《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选择题30题,主观题3题。
用时9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据此回答1~2题。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2.“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人类能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
这说明 ( )A.人类可以改变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D.台风的形成是有规律的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D.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5.有人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上述观点( )①否认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②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③夸大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④肯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6.2011年10月,第十届艺术节标志《祥和》亮相,取“详和如意、和谐安康”之意,通过对泰山自然风貌的解读,对山东古文明、儒家文化精髓的全面阐析,融合山东宽厚质朴民风,详瑞和谐的社会风尚提炼创作而成。
这一标志的出现说明()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家的创意D.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7.2011年7月26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试验海区成功突破5000米海底深度,达5056.8米,这将有力推动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具体的物质形态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其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是说()A.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运动B.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有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D.规律是客观的5.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这说明()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D.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有存在着相对静止6.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7.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或消雨的方法产生降雨或不下雨,用人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
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B.人的意识能决定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存在与变化C.物质和意识相统一,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D.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8.广东煤矿规模小,煤炭质量低,全省煤炭年产量仅800多万吨,在全省经济中所占份额很小,且大部分煤矿证照不齐全,开采技术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据此广东省政府决定依法关闭小煤矿、违规煤矿的唯物论道理是()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D.认识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9.“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10.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
这一事实说明()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物质决定意识11.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回答12—13题:12.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3.“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是因为()①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②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B.①②③④14.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5.有人说:“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B.规章制度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C.支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道”、“理”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16.物质、运动、规律三者间的联系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7.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正确说明这一论断的选项是()①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③人类思维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④意识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也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19.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20.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B.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C.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21.“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 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挎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说明()A.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23.人与规律的关系是()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规律的客观性服从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24.从“毛主席万岁”、“小平你好”到“胡哥加油”,反映的都是民众对领袖的崇敬爱戴,只是时代变迁,风景别样。
这体现了()A.意识会随社会实践变化而变化 B.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D.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6.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⑥27.“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
”这是因为()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2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合理想像D.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29.随着中国航天业的向前推进,一些新的课题又等待着我们去突破。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30.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
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
”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B.它揭示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D.它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31.“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③④32.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和日记中,如“PK(对决)”“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等。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
这说明()①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②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③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④经典作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D.②④33.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34.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A.蜘蛛结网 B.学生认真学习C.医生治病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35.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告诉我们(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36.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从认识论上说,这是由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B.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C.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D.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知识37.国务院采取四大举措后,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其实我们做事情要()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④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D.③④38.“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主要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A.还不是真理性认识 B.只是不完全的近似的真理C.是仍然要不断发展的真理D.是暂时的正确认识39.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40.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B.真理都是具体的C.真理的客观性D.真理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