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高端装备制造的技术壁垒与突破
高端装备制造的技术壁垒与突破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高端装备制造已成为各国角逐的关键领域。
从航空航天的精密飞行器到深海探索的先进潜水器,从高效能的数控机床到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更是其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然而,这一领域并非坦途,存在着诸多技术壁垒,限制着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但与此同时,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也在不断努力,试图突破这些壁垒,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迈向新的高峰。
高端装备制造面临的技术壁垒是多方面的,且极为复杂。
首先,材料科学就是一个重大挑战。
例如,在航空发动机的制造中,需要使用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和高强度摩擦的特殊合金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要具备出色的物理性能,还需要在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
然而,研发和生产这样的高性能材料并非易事,需要对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制造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和精确控制。
目前,一些关键材料的技术仍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握,成为制约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瓶颈之一。
其次,制造工艺的精度和复杂性也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以半导体芯片制造为例,其加工精度已经达到纳米级别,对制造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极高。
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其技术难度极大,全球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生产。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高端光刻机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
此外,在复杂装备的组装和调试过程中,也需要极高的工艺精度和可靠性,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装备性能的下降甚至失效。
再者,控制系统和软件的研发也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
先进的高端装备通常需要配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以实现精确的操作和高效的运行。
然而,这些控制系统的开发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实验验证。
例如,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等,都需要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目前,我国在工业控制软件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还相对薄弱,许多高端装备所使用的控制系统仍然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存在着技术被封锁和信息安全的风险。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科技创新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1]。
近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布局先进制造业,我国制造业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美国提出“脱钩论”,全球产业链纵向分工上趋于缩短,横向分工上趋于区域化集聚,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存在严重的“断链”和“短链”风险,亟须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安全可控产业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的迫切需要。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2],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一、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支撑了制造业高速发展,如以铁基超导材料研究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以“天宫”“神舟”“嫦娥”等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高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以“复兴号”高速列车、特高压输变电、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等为代表的部分产业迈向中高端。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1. 二者本质上都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 1968 年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 再工业化是 “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 来实现旧工业部门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部门的 增长。 ”再工业化的实质仍然是工业化,是为了重振 产业竞争力所启动的新的工业化进程,而不是“去工 业化”。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战略任务,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 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 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 的全面协调,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再工业化与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
中国语境下的再工业化,不仅是回归工业,更是 提升工业,这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因 此,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再工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再工业化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科学内涵的 螺旋上升的回归,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要义 在于大力发展生物技术、风力发电、纳米技术、空间技 术、电动汽车等高新技术,并以此改造传统制造业,建 立新兴产业部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推动产业升级 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目前,中国经济 80%是实体经济,传统产业占有 相当比重,存在着巨大的提升、创新空间。 而要实现 “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梦想与目标,就亟需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 业,推进技术进步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 升级;以新兴产业支撑创新型经济,努力做大做强企 业规模,加速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从而走出以往制造 业发展中“产业先进、环节低端”的老路;通过市场吸 引更多的要素资源来优化 “中国制造” 的特点和个 性,按照新型工业化的思路,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跨 越式发展。 3. 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动力引擎。 我国
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启示朱晓静打闫震霞2(1•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新动能研究院,济南250014;2.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济南250014)摘要:德国制造业高度发达,“德国制造”享誉世界。
其成功经验在于,大中小企业间的紧密分工合作体系造就了整个产业生态链的强大竞争力;多元主体合作创新体系奠定了制造业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行业协会、商会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充分发挥了服务协调作用。
我国制造业体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制造业人才缺乏;生产组织方式和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产品技术与质量总体不高;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少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大力支持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与高端发展;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加大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制造业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关键词:德国;制造业;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中图分类号:F43/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238(2019)04-0092-06DOI: 10.3969/J.ISSN.2095-7238.2019.04.015一、引言德国制造业高度发达,汽车、电子、航天、精密机械、机械装备、军工等行业在世界享有盛誉。
“德国制造”被认为是可靠耐用、精益求精的代名词,德国制造业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先进经验和做法。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唯有德国率先走出衰退,学界纷纷探寻德国秘诀。
与其他欧洲国家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状况不同,德国制造业一直是整个经济的支柱,这被认为是德国成功的奥秘。
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德国于2011年率先提出了“工业4.0”的国家战略。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近年来,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日益壮大,走在了世界前列。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探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产业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业包含了军工、航空航天、铁路、核电、海洋、半导体、新材料以及机械等多个领域。
这些领域有着广泛的产业链,需要不同层次的企业、技术、工人、供应商等多个方面参与。
具体来说,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从政府支持、企业投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保障。
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优秀的生态系统,高端装备制造业才能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在于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
这些国家不仅拥有强大的工业底蕴,还有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成熟的管理经验。
而中国在这个领域虽然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企业规模小、管理能力弱、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科技水平科技是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比如,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大型飞机、高铁、核电站、高端数控机床等各种高端装备,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还可以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然而,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瓶颈,比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精度机床、动力电池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提高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企业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此外,本国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以便获得更多关于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人才培养人才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生力军。
事实上,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需要不同领域和专业的人才来参与。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培养和储备优秀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聚焦优质制造,助推质量强国——解读《优质制造》
质量强国是兴国之道,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推进质量强国和中国品牌建设。
质量已然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这种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
《优质制造》一书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完成的。
全书剖析了我国制造质量所面临的问题,阐述质量为先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之举;通过质量变革的历程分析以及借鉴发达国家质量管控经验,给出了对我国质量发展与提升的启示;围绕国家质量基础建设与示范案例,分析了其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全球经济环境下品牌的制胜效应,促进全社会对质量品牌的关注和认同。
书中还归纳整理了9家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的质量特色,这些获奖组织的做法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质量管理的最高成就,对全社会学习、交流、传播质量先进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优质制造的内涵特征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和目标的指导思想中提出5个基本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质量为先”是通过“向质量进军”迈向“中国制造”强国的第一步。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换挡升级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
既要有“从无到有”的产品创新,同时也要有“优质产品”攀登“世界级品牌”的精益求精。
“优质制造”成为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
优质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综合应用质量基础设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共性关键技术,融合客户精准需求分析、先进基础工艺、基于统计的过程监控、健康维护等面向设计、生产和服务的优质技术,考虑互联网+、服务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影响,以全面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和质量效益提升为宗旨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
大国重器观后感1000字(精选多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1000字(精选多篇)第一篇:大国重器观后感1000字大国重器观后感听说为纪念国务院《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周年,拍了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以宣传中国装备工业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共六集。
《大国重器》讲述了十八家装备工业企业的成就,以及他们的领导人、技术工人的学习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创造的精神,鼓舞人心,他们的事迹成就值得效仿。
花了几天时间看完这部系列片,感触很多。
首先,虽然这么多企业获得的这些成就都很值得说道,但除非是与之密切相关的人员,知道这些企业的国人是非常少的。
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已经上市,对这些企业的宣传,一是在全国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典型,二是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在当代的企业转型中实现自主,三是为中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指出方向。
其次,这次宣传的主要还是一些先进装备的制造,宣传的目的性很强。
这些企业都很典型的在一些领域站在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是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这充分的说明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制造业水平上的极大提升,从一个基本没有重工业基础的制造业弱国,到现在的制造业大国,我国的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和基层的技术人员经历了很多,也有了非常多的发展,应该说是基本上完成了进入跨国企业行列的初始积累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再次,这些记录篇针对企业的领导者和技术工人的篇幅很多。
一方面是对他们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更主要的是为中国众多的企业领导和广泛的技术工人树立一个先进典范,告诉他们只要“真的”想要完成一个目标,凭着中国人的能力和智慧,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完成,只是实现的时间的长短不一。
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做人必须要有相当强烈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
最后,这些企业多是打破了某些领域的垄断而获得相当大的成功的。
当今的大企业大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勇气在一个有垄断的领域中创建一番事业,这部纪录片的宣传,不仅宣传了正能量,更是要让人们有一种打破垄断,开创新事业的信念。
发达国家垄断行业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和 提 高 了 人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与 非 垄 断 行 场 经 济 的 最 终 建 立 ,而 且 影 响 中 国 基 础 然 垄 断 行 业 采取 的 改 革 措 施 主 要 包 括 以 业 比较 ,现 存 垄 断 行业 的 改 革 虽 然 取 得 设 施 、公 用 服 务 事 业 的 发 展 乃 至 整 个 现 下 几个 方 面 。 了 一 定 的成 绩 , 还 处 在 严 重 滞 后状 态 。 但
的 垄 断 行 业 , 电 信 、 力 、 草 、 航 如 电 烟 民
家 中最 早 实 行 电信 政 企 分 开 的 是 日本 。
因此 , 尽 快 打 破 垄 断 、 入 竞 争 机 其 次 是 英 国,9 4年 将 原 来 的 电 信 部 门 应 引 18 是 加 入 WT 的 需 要 ,也 是 提 高 国 内 企 和 德 国 于 9 代 初 政 企 分开 。 O 0年 实 行 政 企 分 开 后 ,使 管 理 部 门 与 企
消 费 剩 余 ,并 且 出 现 了 一 批 具 有 国 际 竞 垄 断 行 业 往 往 是 政 企 不 分 的 管 理 体 制 ,
自7 0年 代 中 期 以 来, 方 国 家 开 始 西
争 力 的 企 业 ,极 大 促进 了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不 改 革 不 仅 妨 碍 较 为 完 善 的社 会 主 义 市 了一 场 声 势 浩大 的 放 松 控 制 运 动 ,对 自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财税政策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剖析了现有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完善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政策建议一、引言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重点培育与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扶持其持续高速成长发展,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要求。
基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全球缺乏核心竞争力、扶持政策不完善的现实状况,特别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促进该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我国相关财税支持政策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有待完善问题,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今天,深入探讨高端装备制造业财税扶持政策,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财税政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一方面,研发创新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而研发创新所产生的创新收益很难被私人企业完全独占,并且经济主体无法从其他收益获得者获取补偿,这样会产生外部性,运用财税政策对该产业的研发创新行为进行必要补贴与激励支持,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技术外溢损失,激发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此外,该产业的发展会涉及多种技术、多部门与多地区的综合协同发展,相比传统制造业存在着更复杂的协调问题,高端装备制造业往往会受到传统行业排斥与阻扰,这样需要政府构建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财税机制,内统筹建立统一规范的财政税收机制,解决不同地方政府之间、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客观存在的协调失灵,这是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
再次,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幼稚期与成长期业,此时,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与服务市场份额低、在全球核心竞争力相对缺乏、面临融资困难等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运用适合的财税政策工具对该产业进性引导与激励,推动其快速成长发展,逐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与战略意义。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发达国家工业化成功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高分个人吧
发达国家工业化成功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在漫长的传统农业时代,世界各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普遍贫困。
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目标,步入工业经济时代。
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国家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的跨越。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转换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实现的。
因此,总结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对新世纪加快我国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筒要回顾1、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大多数西方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18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大多处于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时代,生产技术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劳动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发展水平落后于当时的亚洲特别是中国,人民生活大多处于贫困状态。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机器生产迅速取代手工工场,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以机械制造业为梭心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工业逐步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
但是,由于英国政府实施机器输出禁令,西方国家大规模的产业革命难以展开,资本主义生产力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19世纪20年代英国机器输出禁令的解除,法国、德国、美国等国相继步人工业化发展历程,其他西方国家也凭厝产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逐步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
西方国家到19世纪70年代初,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生活目标的跨越。
2、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大多数西方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人民生活实现从小康到小康社会的跨越19世纪70年代由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在生产上得以广泛应用,生产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其推动下,国际资本等要素大量流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以重工业、新兴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导的、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相继实现了工业化目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工业、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人均GDP大多超过3000美元。
美国、欧盟发展制造业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 科 技 论坛
(06 5 20 年 月)第 3期
英国 、 欧盟发展制 造业的经验
及 其对 我国 的启 示
郑江绥 , 董书礼
【.清华 走学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 8 ;2 I 0 0 4 .中 国科学技 术促进 发展研 究 中心,北京 10 3 ) 0 0 8
摘 要: 本文首 先论述 了美国和欧盟近期关于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措施与规划 , 通过对 比分析 , 总结出它们发展制造业的四点主 要的经验 , 其核心经验 是 ,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基 于知 汉的先进制造业 。最后 , 美国和欧盟 的经验 的启发 下, 合我 国 在 结
— —
v inf 00 。在这 份报 告 中 , io r 2 ) s o2 对欧 盟制 造业 的优
入的研究 , 提出了一系列面向 2 世纪的现代制造模 1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 精益思维 (T 、 L )敏捷制造 势、 劣势 、 机遇 、 挑战进行了分析 , 指出欧盟制造业未 式 , A 、 K E 和网络联盟企业等。 来的发展 目标是, 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和先进水平 , ( M)知识网络化企业 ( N ) 加速制造业的转变 , 确保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 欧盟制 这些现代制造模式依托计算机技术 、 信息技术 、 微电 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 , 实现了技术 、 组织 、 人员 造业能够在世 界制造业中占有较大份额。 为此 , 欧盟 子 、 优化和协同。 现代制造模式 的制造业必须调整结构 、 加速转型 , 实现从资源密集 等资源的高度有机集成 、
国、 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 , 制造业都曾达 到 G P的 1 3以上, D / 其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是其它 产业所无法替代的。虽然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 的双重背景下 , 欧美等国的制造业在本国 G P中的 D
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
第45卷 第3期 2018年3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5 No.3Mar. 2018基金项目:该论文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年骨干计划“欧洲跨国协同创新案例分析——以空客集团为例”项目支持(合同编号:201604)。
收稿日期:2018-02-01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孟 捷,王晓迪,筱 雪(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100048)摘 要:为应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各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一直保持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大在科研领域的投入、扩大研究范围、设立新的科研目标,以保证本国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对各个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士及欧盟各国所发布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分析,并从开展技术预测、设立专业管理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及加强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未来科技创新政策和措施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体系 战略 政策措施中图分类号:G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8)03-0021-03New Measure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and Their Experiencing Reference to ChinaMENG Jie ,WANG Xiaodi ,XIAO Xue(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keeping the pace of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y have increased science research investment ,expanded research scope and set up new science research goals so as to ensure their leading positions in the world .Through analyzing polic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sued by US ,UK and the European Union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policy measures for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China.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 system ;strategy ;policy measures科技创新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
它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涵盖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链长,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
技术创新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凭借其先进的飞机设计和制造技术,长期占据着全球民用航空市场的主导地位。
它们不断研发新型飞机,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噪音、增强飞行安全性,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而在智能制造领域,德国的工业 40 战略引领了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潮流。
德国企业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往往依赖于技术引进和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品牌影响力也是衡量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市场份额。
例如,日本的丰田汽车以其高品质、可靠性和节能环保的品牌形象,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
而在工程机械领域,美国的卡特彼勒以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导者。
品牌的塑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包括产品质量的提升、技术创新的推动、市场营销的加强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等方面。
一些新兴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往往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面临较大困难。
产业链整合能力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样至关重要。
一个完整、高效的产业链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转型研究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转型研究第一章:引言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当前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经济形势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需求,高端装备制造业必须开展战略转型,加快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转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1.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
虽然我国在某些领域已经有了较强的制造能力和技术储备,但在很多关键技术领域、高端材料领域和集成系统领域仍然依赖进口,因此,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依然处于低附加值、低端环节的位置。
2.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产业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设计和研发、工艺和制造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
3.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提高。
虽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在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不足、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环境不优等方面。
第三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转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本章主要介绍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转型方向和路径。
1.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是加强核心技术突破。
打通各技术领域的制约关系,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导向,集中资源打造一批自主研发创新中心。
加深产学研一体化,提高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和研发的能力。
2.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水平。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以构建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目标,形成“自主创新、突破瓶颈、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生命线,只有不断地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才能取得新的科技成果。
当前,我国在材料科学、机器人、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提高竞争力。
其次,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探索新产业模式,带动技术创新。
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需要发展新形态的产业升级模式。
例如,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研发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
第三,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工作。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高技术、高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培养人才需要全面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层面的教育工作,同时重视实践教学,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
第四,高端装备制造业还需要着力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共赢发展。
总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多方面的协作。
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才能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先进制造业发展发言稿
先进制造业发展发言稿各位尊敬的领导、专家、嘉宾,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崇高的舞台上发表演讲,今天我将围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探讨。
先进制造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
在技术革新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新技术应用的推动正在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也积极应对这一变化趋势,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新增长点,并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先进制造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首先,加强研发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只有在技术创新这个核心驱动力的引领下,我国制造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同时,应建立起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为那些有创新精神、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只有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我国制造业才有可能走向更高层次。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性的竞争,我国需要与其他国家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制造业的革新和进步。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制造业标准制定工作,加强创新型研发合作,推动跨国公司和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形成全球产业链合作的新格局。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现存问题及发展思路
一、引言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而智能制造装备则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二、技术水平不足在智能制造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
尤其是在智能装备的核心技术上,我国的研发能力还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智能装备产业普遍存在着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这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需要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低端产品,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缺乏国际竞争力。
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国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当前我国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员工创新,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市场需求不足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支撑。
目前,我国市场对高精尖智能装备的需求还不足,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激烈。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可以采取财政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开拓国际市场,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六、个人观点在我看来,要解决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现存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和创新能力,市场拓展潜在需求。
我们也应该注重国际合作,吸取国外经验,才能推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七、总结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拓展市场需求,我相信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外市场对高端装备产业的影响
国内外市场对高端装备产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端装备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市场中,高端装备产业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内市场对高端装备产业的影响1.政策环境的影响高端装备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受到了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比如《我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推动了我国高端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2.市场需求的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对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国内市场对于高端装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比如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对高端装备的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3.技术创新的影响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而国内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需求也对高端装备产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对于高端装备产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支持,不断推动了高端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国外市场对高端装备产业的影响1.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国际市场对高端装备产业的需求也对其产业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市场对一些高端装备的需求逐渐增加,比如高速铁路设备、航空器材等。
这些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对我国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对高端装备产业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壁垒对高端装备产品的出口和市场准入都具有较大影响。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动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
3.科技创新的竞争压力国外市场发达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对高端装备产业的竞争压力不容忽视。
国外市场上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对我国高端装备产业提出了挑战,需要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紧跟国际潮流。
三、结论国内外市场对高端装备产业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部分发达国家所推行的制度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借鉴
部分发达国家所推行的制度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借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不断地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各国在制度改革方面也存在着共通性和差异性。
本文将就部分发达国家所推行的制度及其对我国改革的借鉴进行探讨。
一、社会福利制度西欧国家一直以来以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而著称于世。
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补贴构成,为民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补助。
这种制度不仅使得社会的贫富差距得到有效的缩小,而且也使得社会公平和稳定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是所谓“小政府”理念,渐渐地体现出了缺乏社会保障的问题。
因此,我国政府也开始着眼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在未来,我国应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自己的社会福利制度。
二、政府监管体系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完备的政府监管体系,旨在监管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垄断和不良竞争的发生。
同时,政府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消费者和维护市场秩序。
这些体系的确是保障市场和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稳定,但仍存在一些企业存在不良竞争行为,缺乏足够的监管制度。
因此,我国还需要在政府监管方面加强措施,以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
三、教育体系与西欧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教育体系仍有不少问题。
在我国,教育仍然被看作是升学的关键,而非素质和发展的提高。
而且,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
在西欧国家,教育制度更为灵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更为公平,可以让所有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国的教育体系改革应该更注重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发展,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非数量。
四、国家管理体系在现代国家中,法治和民主是国家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我国,法治和民主也是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的。
不过,在一些具体的事例中,基层政府仍存在办事不清晰、管理混乱的问题。
同时,对于民主和法治的理解和观念还需要更多进一步的宣传和普及。
机械工程学科前沿综述
机械工程学科前沿综述班级:机械1201班姓名:孟斌学号:201211534摘要:近年来,机械工程学科在各大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繁荣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针对当前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其重要进展和成果,并对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械工程,前沿,综述1 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与机械和动力生产有关的工程学科,它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
机械工程学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和仿生技术。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无不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
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从制造简单工具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的漫长过程。
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
随着世界的进步、国家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机械工程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显著特点和趋势:一方面,高技术领域如光电子、微纳系统、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重大工程等的发展,要求机械与制造科学向这些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因而出现和发展着微纳制造、仿生及生物制造、微电子制造等制造科学新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机械与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纳米科学技术的交叉,除了推动着机构学、摩擦学、动力学、结构强度学、传动学和设计学的发展外,还产生和发展着仿生机械学、纳米摩擦学、制造信息学、制造管理学等新的交叉科学。
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作者:商伟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9期
摘要:我国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难题,迫切需要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形成清晰的战略思路以及建立配套的战略政策。
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上起步较早,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过程中有着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前瞻性。
本文通过对欧美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分析,从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新技术的吸收等角度借鉴,并以河北省为例分析如何引导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端装备产业升级经验借鉴制造业
我国进入了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转换增长动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再平衡是当前迫切所需。
世界制造业在发展趋势上逐渐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绿色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较为全面和具有前瞻性。
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上起步较早,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有着宝贵的经验教训。
学习发达国家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历史,对于现阶段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过程及经验
1.新技术的吸收和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
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利用全球网络进行资源配置,发挥科技优势进行产业转移。
日本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归功于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
日本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制造为主的重工业产业升级,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形成了赤松要提出的“雁行模式”产业结构转移。
越来越趋向于知识化和服务化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产业迅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日本GDP中份额最大的产业,实现了由技术集约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第三次制造业升级。
欧洲谋划产业转型上主要是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区的方式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制定一套完善的创新政策,如建立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如CORDIS)和技术支持创新系统,技术智能行动计划,对欧盟高端制造业项目分析和评价。
2.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影响关系。
纵观欧美国家产品制造过程,真正处于生产过程的时间很少,大部分处在研发、采购、储存、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逐步融合一体。
作业管理越来越多地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甚至国家的核心企业已经开始由制造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演变。
很多国家跨国公司,由于其服务业在产值和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从性质上很难判定它是一家制造业为主的公司还是服务业,越来越表现出产业融合的层次性特征。
2006年英国制造业发展论坛上首次提出DNS框架,表明高端制造业协
同参与研发、设计、物流、服务业等价值增值活动的国际性开放网络,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融合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3.建立产学研创新体系,扶持科技中心建设。
美国采取的是国家扶持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的政策,将产品的设计、管理制造过程通过研究中心推广到制造业实际生产中,形成研发应用体系,并对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及时响应,通过政府扶持建立工程技术中心。
欧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强化不同地区间的技术创新交流与合作。
以欧洲企业与创新中心为代表的欧洲技术创新网络,为企业接受新知识,诊断技术症结、评价企业创新项目、解决创新难题和分析企业发展前景提供了很好的咨询建议。
德国极其重视建立产学研创新体系,主要关注于产品开发方法和制造方法,开发面向制造的高效、开发可控通信技术系统,开发加速产品制造过程和减少运输费用的方法,开发面向制造的信息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以河北省为例分析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问题
现阶段我国应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经验和宝贵教训,谋划适宜的战略措施,引进发达国家研发成果,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整体创新水平和效率水平。
以河北省为例分析,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承接京津产业的重要一极。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对于河北省目前发展情况来说,医药、仪器仪表、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进入中等竞争力发展阶段,具备了一定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高端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较低,传统基础类装备制造业比重较高,从国家市场来看企业加工环节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居绝大多数,需要高技术配套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少。
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如何明确自身定位、发展方向,有效推动与京、冀周边地区的产业对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平台和基础。
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不可能为制造业的发展成熟提供充分的后备力量。
在世界价值链体系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
对于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不仅仅包括生产环节,还包括整体产业规划能力。
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有利发展背景下,迫切而需要抓住全球产业链深化的契机,积极推进以服务、制造和设计相结合的DMS网络建设,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附加值,摆脱目前面临的产业边缘化和空心化问题。
为了能进一步在国际竞争力站稳在具备高附加值的研发、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必须不断探索新技术,不断开拓产业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重考虑: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和联动,某些产业可以促使其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建设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
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全能制造业模式,减少落后的大而全的生产模式,企业专心做好核心业务,制造业模式转变为扁平结构。
2.扶持科技中心建设,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河北可以面向北京、天津的高技术企业与其搭建产业平台,有意识的主动加强产业协作,承接产业链,培养企业高技术孵化能力。
河北省产学研创新体系中,以白洋淀科技城、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设备,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在产业链协作中发展。
3.营造适合当地产业生态模式的集群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升级产业集群。
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发展重点产业,优先配置资源,促使产业结构转型。
尤其是在当前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依托北京、天津在高端制造业上的技术优势,将河北省各个地区的优势功能定位,分工协作、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借鉴欧美国家发展经验,依托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分工定位,和天津、北京等高技术科研院所、搞技术企业形成科技合作,实现高端制造业在政策刺激、科技创新推动、城市间科技合作、区域协调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波.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关论点及文献综述[J].江苏商论,2009(4).
[2]龚唯平.当代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因及新趋势[J].经济前沿,2007(11).
[3]舒春,綦良群,常伟.日本、美国、中国三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9).
[4]金碚,刘戒骄.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向[J].中国经贸导刊.2009(22).
[5]罗文,李燕.如何看待“美国制造回归”——兼评美国“再工业化”战略[J].电器工业,2012(3).
[6]章昌裕.“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1(4)
作者简介:商伟,女,河北保定人,经济学博士,河北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影响研究”(编号:SQ133002)的阶段性成果。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项目“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对河北省的借鉴研究”(编号:201601001).。